高中时期所有名著导读整理
高中语文必修课本1~5名著导读梳理

高中语文必修课本1~5名著导读梳理名著导读是高中语文必修教材重要的板块之一。
必修1~5出现的多篇名著:比如《大卫·科波菲尔》、《家》、《巴黎圣母院》、《红楼梦》、《高老头》、《三国演义》、《唐吉珂德》等。
今天小简老师帮同学们整理了必修1~5中出现的名著,对于同学们积累作文素材,提升阅读能力有很重要的帮助!一起来看看吧!一、《大卫-科波菲尔》(必修一)作者是英国作家狄更斯。
主人公大卫·科波菲尔尚未来到人间,父亲就已去世,自幼受尽继父的虐待,因反抗被送进一所寄宿学校,母亲死后,就被送去当童工。
后在姨婆的抚养下成为名作家。
作品围绕大卫的生活遭遇生动描绘了维多利亚时代一幅幅社会画面,揭露了司法界的黑暗,会议对人民的欺压,资产阶级对人民的剥削,寄宿学校对儿童的虐待;刻画了形形色色得人物,特别是下层劳动者的形象。
作品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部教育小说,它通过主人公经个人奋斗成为名作家的经历,赞美了忠诚正直、勤奋坚毅的品质,贬斥了贪婪伪善的恶习,鼓励人们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要对生活充满信心。
二、《家》(必修二)艺术成就《家》是巴金30年代创作的“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它从1931年问世至今,一直以其特有的反封建的思想光辉和动人的艺术魅力吸引着广大读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着重要的地位。
长篇小说《家》以20年代初期中国内地城市四川成都为背景,真实地写出了高家这个很有代表性的封建大家庭腐烂、溃败的历史。
作品中的高家是中国封建社会和家族制度的缩影。
作品在揭露这个封建家庭罪恶的同时,还侧重表现了封建制度、封建礼教对青年一代的摧残和迫害。
同时还表现了以觉慧为代表的一代觉醒了的青年同这个罪恶家族的斗争。
这些青年受“五四”反封建巨浪的影响,一方面在社会上积极参加宣传革命思想的学生运动,一方面在家庭内部和封建势力、封建礼教展开勇猛的战斗,最后,他们真正敲响了这个封建大家庭的丧钟。
《家》是一部思想相当深刻的现实主义力作,作品通过以觉慧为代表的青年一代与以高老太爷为代表的封建腐朽势力的激烈斗争,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和家族制度的腐败与黑暗,控诉和揭示了大家族和旧礼教、旧道德的罪恶以及吃人本质,并且揭示了其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
必修1—必修5文学常识+名著导读总结

必修1—必修4文学常识必修1文学常识1、《雨巷》戴望舒:30年代“现代派”诗人的领袖。
因成名作获得了“雨巷诗人”的美称。
2、《再别康桥》徐志摩: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诗派”代表人物。
3、《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现代著名诗人,被誉为“卓越的民族诗人”。
4、《左传》:原名《左氏春秋传》,又称《春秋左氏传》。
它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
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左转。
第一部编年史,春秋。
纪传体,史记。
国别体,国语。
断代体,汉书,作者班固5、《战国策》:西汉学者刘向所编辑、一部国别体的史书。
6、《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叙述了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到汉武帝太初四年约三千年间的历史。
全书130篇,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书8篇,表10篇,。
鲁迅赞誉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7、《记念刘和珍君》鲁迅:原名周树人, 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也是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
第一部小说集,呐喊。
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中篇小说,阿Q正传,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篇8、《小狗包弟》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灭亡》等,中篇小说《寒夜》等,以及散文集《随想录》等。
他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
本文选自《随想录》9、《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梁实秋:现代著名散文家。
梁启超,中国维新派的领袖,著名的学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
10、《包身工》夏衍:现代著名剧作家,有杰出电影家的荣誉称号。
本文属于报告文学【新闻性,文学性,政论性】10.沁园春,长沙——毛泽东,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诗人,书画家。
必修2文学常识1、《荷塘月色》朱自清:现代作家、学者。
高中语文名著导读内容梳理

高中语文名著导读内容梳理“名著导读”课在高中学语文教学中起着一定的作用,它的内容是语文教材中的重要内容。
下面店铺给大家带来高中语文名著导读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语文名著导读内容(一)《大卫·科波菲尔》作者是英国作家狄更斯。
主人公大卫·科波菲尔尚未来到人间,父亲就已去世,自幼受尽继父的虐待,因反抗被送进一所寄宿学校,母亲死后,就被送去当童工。
后在姨婆的抚养下成为名作家。
作品围绕大卫的生活遭遇生动描绘了维多利亚时代一幅幅社会画面,揭露了司法界得黑暗,会议对人民的欺压,资产阶级对人民的剥削,寄宿学校对儿童的虐待;刻画了形形色色得人物,特别是下层劳动者的形象。
作品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部教育小说,它通过主人公经个人奋斗成为名作家的经历,赞美了忠诚正直、勤奋坚毅的品质,贬斥了贪婪伪善的恶习,鼓励人们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要对生活充满信心。
《高老头》《高老头》发表于1834年,是巴尔扎克最优秀的作品之一。
主人公高利奥老头出身微寒,年轻时以贩卖挂面为业,后来当上供应军队粮食的承包商而发了大财。
他疼爱他的两个女儿,让她们打扮得珠光宝气、花枝招展,最后以价值巨万的陪嫁把她们嫁给了贵族子弟,使面粉商的女儿成了伯爵夫人;然而两个女儿挥金如土,像吸血鬼似的榨取父亲的钱财,当老人一贫如洗时,便再也不许父亲登门,使之穷困地死在一间破烂的小阁楼上,女儿们连葬礼也不参加。
主题:一方面暴露了金钱关系泯灭人性,使道德沦丧的丑恶现实;另一方面展现了封建贵族日益没落,资产阶级上升得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确立的历史事实。
高中语文名著导读内容(二)《家》艺术成就:《家》是巴金30年代创作的“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它从1931年问世至今,一直以其特有的反封建的思想光辉和动人的艺术魅力吸引着广大读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着重要的地位。
长篇小说《家》以20年代初期中国内地城市四川成都为背景,真实地写出了高家这个很有代表性的封建大家庭腐烂、溃败的历史。
高中语文必修课本1~5名著导读梳理

高中语文必修课本1~5名著导读梳理名著导读是高中语文必修教材重要的板块之一。
必修1~5出现的多篇名著:比如《大卫·科波菲尔》、《家》、《巴黎圣母院》、《红楼梦》、《高老头》、《三国演义》、《唐吉珂德》等。
今天小简老师帮同学们整理了必修1~5中出现的名著,对于同学们积累作文素材,提升阅读能力有很重要的帮助!一起来看看吧!一、《大卫-科波菲尔》(必修一)作者是英国作家狄更斯。
主人公大卫·科波菲尔尚未来到人间,父亲就已去世,自幼受尽继父的虐待,因反抗被送进一所寄宿学校,母亲死后,就被送去当童工。
后在姨婆的抚养下成为名作家。
作品围绕大卫的生活遭遇生动描绘了维多利亚时代一幅幅社会画面,揭露了司法界的黑暗,会议对人民的欺压,资产阶级对人民的剥削,寄宿学校对儿童的虐待;刻画了形形色色得人物,特别是下层劳动者的形象。
作品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部教育小说,它通过主人公经个人奋斗成为名作家的经历,赞美了忠诚正直、勤奋坚毅的品质,贬斥了贪婪伪善的恶习,鼓励人们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要对生活充满信心。
二、《家》(必修二)艺术成就《家》是巴金30年代创作的“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它从1931年问世至今,一直以其特有的反封建的思想光辉和动人的艺术魅力吸引着广大读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着重要的地位。
长篇小说《家》以20年代初期中国内地城市四川成都为背景,真实地写出了高家这个很有代表性的封建大家庭腐烂、溃败的历史。
作品中的高家是中国封建社会和家族制度的缩影。
作品在揭露这个封建家庭罪恶的同时,还侧重表现了封建制度、封建礼教对青年一代的摧残和迫害。
同时还表现了以觉慧为代表的一代觉醒了的青年同这个罪恶家族的斗争。
这些青年受“五四”反封建巨浪的影响,一方面在社会上积极参加宣传革命思想的学生运动,一方面在家庭内部和封建势力、封建礼教展开勇猛的战斗,最后,他们真正敲响了这个封建大家庭的丧钟。
《家》是一部思想相当深刻的现实主义力作,作品通过以觉慧为代表的青年一代与以高老太爷为代表的封建腐朽势力的激烈斗争,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和家族制度的腐败与黑暗,控诉和揭示了大家族和旧礼教、旧道德的罪恶以及吃人本质,并且揭示了其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
共读经典高中语文名著导读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汇报人:
目录
CONTENTS
01 经典名著概览 02 名著导读方法 03 名著中的文化内涵 04 名著中的主题与情感 05 名著中的语言艺术 06 名著教学实践
PART ONE
经典名著概览
中国古代文学名著
《诗经》: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生活面貌和思想感情。 《楚辞》: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等人的作品,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史记》:西汉时期司马迁的著作,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汉书》:东汉时期班固的著作,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三国志》:西晋时期陈寿的著作,记载了东汉末年至西晋初年的历史。 《资治通鉴》:北宋时期司马光的著作,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红楼梦》:清代曹雪芹的著作,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衰败和腐朽。 《水浒传》:明代施耐庵的著作,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描写了梁山好汉的英勇事迹。 《西游记》:明代吴承恩的著作,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讲述了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故事。 《三国演义》:明代罗贯中的著作,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描写了东汉末年三国鼎立的历史。
进行教学
教学内容:包 括名著的背景、 作者、主要人 物、故事情节、
主题思想等
教学组织:合 理安排教学时 间,设计有效 的教学活动, 引导学生积极
参与
教学评价:通过 测试、作业、课 堂表现等方式, 评价学生的学习 效果,及时调整
教学策略
名著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
阅读与讨论:引导学生阅读名著,并进行深入讨论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名著中的角色,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写作练习:让学生根据名著内容进行写作练习,提高写作能力 跨学科融合:将名著与其他学科相结合,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
高中生必读名著导读书籍

高中生必读名著导读书籍高中生必读名著导读:1、《水浒传》《水浒传》是明末清初唐实甫笔下最伟大的叙事诗作品。
它以宏大的历史画卷,展示了那个时代中百态人物激烈的斗争。
以梁山好汉为主角,呈现出一段精彩的故事,诠释了顽强拼搏勇往直前的精神。
2、《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也是全国最受欢迎的历史小说。
它以现实与虚构相结合的方式,重现了三国时代中的策略勾心斗角和爱国情操的故事。
它揭示出古代的那些历史人物之间的关系、交锋、斗争、吏衙秩序,也更深刻地揭示出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念。
3、《西游记》《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神话小说作品之一。
它用丰富而生动的文字,重现了唐僧玄奘取经历程中见识宏大的历史长河,以及尘世之间那些人物百态、众多历史寓言的传奇历程。
4、《红楼梦》《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也是古代中国小说创作巅峰时期最重要的作品。
通过把普通人家庭的日常生活放在批判生活的大背景之中,展现出中国传统社会的百态与文化的精华。
它具有深厚的哲理思考,也给人以一种深刻的思索,洞察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良品质。
5、《三侠五义》《三侠五义》是中国古代英雄叙事文学中作品。
故事以三个侠客为主角,为抗击官贵执金。
它充满了一种精神力量面对困难的决心,也描绘了很多实用和可行的抗争斗争的方法。
它让人们明晰了优良的人生价值观和生活态度,也体现了中国民族的优秀精神。
6、《封神演义》《封神演义》是中国神话文艺史上最后一部大型的长篇神话小说,也是迄今为止最重要的神话作品之一。
它主要讲述了神仙与凡人之间的精彩故事,以手法精曆的结构、色彩浓烈的描写,述说出一段段宏大而奇特的神话故事。
它展现出以神仙各家比武、格斗获胜的要理,以及旷世的传说,令人迷醉入梦。
高中语文必修1-必修5名著导读与知识梳理

1.《大卫-科波菲尔》(必修一)作者是英国作家狄更斯。
主人公大卫·科波菲尔尚未来到人间,父亲就已去世,自幼受尽继父的虐待,因反抗被送进一所寄宿学校,母亲死后,就被送去当童工。
后在姨婆的抚养下成为名作家。
作品围绕大卫的生活遭遇生动描绘了维多利亚时代一幅幅社会画面,揭露了司法界得黑暗,会议对人民的欺压,资产阶级对人民的剥削,寄宿学校对儿童的虐待;刻画了形形色色得人物,特别是下层劳动者的形象。
作品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部教育小说,它通过主人公经个人奋斗成为名作家的经历,赞美了忠诚正直、勤奋坚毅的品质,贬斥了贪婪伪善的恶习,鼓励人们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要对生活充满信心。
2.《家》(必修二)艺术成就:《家》是巴金30年代创作的“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它从1931年问世至今,一直以其特有的反封建的思想光辉和动人的艺术魅力吸引着广大读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着重要的地位。
长篇小说《家》以20年代初期中国内地城市四川成都为背景,真实地写出了高家这个很有代表性的封建大家庭腐烂、溃败的历史。
作品中的高家是中国封建社会和家族制度的缩影。
作品在揭露这个封建家庭罪恶的同时,还侧重表现了封建制度、封建礼教对青年一代的摧残和迫害。
同时还表现了以觉慧为代表的一代觉醒了的青年同这个罪恶家族的斗争。
这些青年受“五四”反封建巨浪的影响,一方面在社会上积极参加宣传革命思想的学生运动,一方面在家庭内部和封建势力、封建礼教展开勇猛的战斗,最后,他们真正敲响了这个封建大家庭的丧钟。
《家》是一部思想相当深刻的现实主义力作,作品通过以觉慧为代表的青年一代与以高老太爷为代表的封建腐朽势力的激烈斗争,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和家族制度的腐败与黑暗,控诉和揭示了大家族和旧礼教、旧道德的罪恶以及吃人本质,并且揭示了其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
同时,作品还以极大的激情歌颂了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抗争以及他们与罪恶的封建家庭的决裂。
人物鉴赏:1.觉新觉新是以巴金刚刚辞世的大哥为生活原型的一个人物,他的身上凝聚着作者对自己最亲爱的人的深切痛惜,对他的刻画涓滴无遗地流露出作者对这个人物的情感,因而从艺术角度而言,这个人物堪称是全书中最成功的人物——最真实的往往也是最动人的。
高中语文必修课本名著导读梳理

高中语文必修课本名著导读梳理一、《大卫-科波菲尔》(必修一)作者是英国作家狄更斯。
主人公大卫·科波菲尔尚未来到人间,父亲就已去世,自幼受尽继父的虐待,因反抗被送进一所寄宿学校,母亲死后,就被送去当童工。
后在姨婆的抚养下成为名作家。
作品围绕大卫的生活遭遇生动描绘了维多利亚时代一幅幅社会画面,揭露了司法界的黑暗,会议对人民的欺压,资产阶级对人民的剥削,寄宿学校对儿童的虐待;刻画了形形色色得人物,特别是下层劳动者的形象。
作品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部教育小说,它通过主人公经个人奋斗成为名作家的经历,赞美了忠诚正直、勤奋坚毅的品质,贬斥了贪婪伪善的恶习,鼓励人们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要对生活充满信心。
二、《家》(必修二)艺术成就《家》是巴金30年代创作的“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它从1931年问世至今,一直以其特有的反封建的思想光辉和动人的艺术魅力吸引着广大读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着重要的地位。
长篇小说《家》以20年代初期中国内地城市四川成都为背景,真实地写出了高家这个很有代表性的封建大家庭腐烂、溃败的历史。
作品中的高家是中国封建社会和家族制度的缩影。
作品在揭露这个封建家庭罪恶的同时,还侧重表现了封建制度、封建礼教对青年一代的摧残和迫害。
同时还表现了以觉慧为代表的一代觉醒了的青年同这个罪恶家族的斗争。
这些青年受“五四”反封建巨浪的影响,一方面在社会上积极参加宣传革命思想的学生运动,一方面在家庭内部和封建势力、封建礼教展开勇猛的战斗,最后,他们真正敲响了这个封建大家庭的丧钟。
《家》是一部思想相当深刻的现实主义力作,作品通过以觉慧为代表的青年一代与以高老太爷为代表的封建腐朽势力的激烈斗争,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和家族制度的腐败与黑暗,控诉和揭示了大家族和旧礼教、旧道德的罪恶以及吃人本质,并且揭示了其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
同时,作品还以极大的激情歌颂了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抗争以及他们与罪恶的封建家庭的决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必备名著导读《红楼梦》导读曹雪芹生平所处的“康乾盛世”,实际上是中国封建社会行将崩溃的“末世”。
那时,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初期的民主主义思想已经产生。
《红楼梦》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着重描写了贾家荣、宁二府由盛转衰的过程,从多方面对腐败、黑暗的封建社会和封建礼教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无情的批判,歌颂了贵族阶级中具有叛逆精神的青年和某些奴隶的反抗行为,反映出争取男女平等、婚姻自由等民主思想,显示出中国封建社会行将走向灭亡的历史趋势主要人物1、贾宝玉:率性、多情、温和、善良、富有同情心,单纯,没有功利心。
构成他性格的主要特征是叛逆。
他鄙视功名利禄,不愿走“学而优则仕”的仕途。
他不喜欢所谓的“正经书”,却偏爱于“杂书”,钟情于《牡丹亭》、《西厢记》。
他认为“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儿,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
2.林黛玉:敏感、细心、淡泊、真实、易伤感,绝顶聪明,悟性极强。
才华横溢而性格孤“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则是她的写照。
她从小失去双亲,寄居在荣国府,虽然贾母对她疼爱有加,但由于清高自尊的个性,她常生“寄人篱下”的伤感。
3.薛宝钗:外表冷漠,内心炽热,雄心勃勃.她容貌美丽,肌骨莹润,举止娴雅。
她热衷于“仕途经济”,恪守封建妇德,而且城府颇深,能笼络人心,得到贾府上下的夸赞。
4.王熙凤:尖酸刻薄、两面三刀、心狠手辣。
荣府内,王熙凤的阴毒可谓人人皆知,作为荣府“总管”,她弄权作势,两面三刀。
5.史湘云:她心直口快,开朗豪爽,爱淘气,又不大瞻前顾后6、.晴雯:她向往平等、公正,美丽能干,反抗婚姻,永远反抗她低人一等的命运。
她虽是婢女,却绝不低声下气,没有自我。
晴雯地位卑微、刁钻、刻薄,同时她也高傲、纯净,目下无尘。
正是由于晴雯的泼辣、倔强和对人的刻薄、喜怒无常,才使她的纯洁、天真、坦荡显得更加宝贵。
《三国演义》导读《三国演义》思想内容1.通过三国之间军事、政治、外交事件的描述,形象生动地反映了当时各种斗争的经验和智慧。
这些可供我们借鉴。
孔明身上就集中反映了各种斗争的经验、智慧和才能。
2.揭示了当时矛盾重重、动乱不安的局面。
这能帮助我们认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封建统治阶级的反动本性。
3.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动乱年代里人民群众的苦难生活与和平统一的愿望4.“尊刘贬曹”的思想倾向十分鲜明。
人物形象1、“仁”的代表——刘备刘备是“中山靖王之后,孝景帝阁下玄孙”,无限忠于汉室。
他听说黄巾造反,危及汉朝天下,就与关羽、张飞结为兄弟,聚集乡勇,积极镇压;当董卓擅权乱国时,他不顾兵微将寡,积极加入讨伐董卓的行列;当曹操野心暴露、把持朝政时,他见到汉献帝的玉带诏,就义无反顾地书名画押,誓灭瑛贼;他对汉帝忠心耿耿,看到进行陵替、汉室衰微,就悲愤得心胆欲裂,甚至痛哭流涕,决心“伸大义于天下”,为重整汉室江山而拼杀:这些都是表现他的“忠”。
刘备少年早孤家贫,但事母极其孝顺,贩屦织度以奉养老母;他在危难中得到谋士徐庶,当听说徐母身陷曹营,就毅然放走富有孝心的徐庶:这是在描写他的“孝”。
刘备从不做损人害己之事,爱民如子,心系天下,具有一片仁爱之心。
在火烧新野时,人事先把居民迁移他乡;在败走江陵时,仍不忍抛弃百姓;陶谦三让徐州,他坚决不受;这些都在显示他的“仁”。
关羽在华容道上义释曹操,孔明按军令状欲斩关羽,刘备以结义之情为其开释;关羽失荆州,走麦城,为东吴所杀,刘备不顾劝阻为其雪恨,以致兵败彝陵;他把赵去救护的阿斗掷之于地,因为这险些使他丧失一员爱将:这些情节都在刻画他的“义”小说赋于刘备如此之多的美德,一是突出了“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二是反映了人民在动乱中盼望出现圣君的幻想。
2、“义绝”----关公(五虎上将之首)关羽,是我国的武圣,与文圣孔子一起,受到国人的推崇。
关羽在蜀国五虎大将中排名第一位,为人忠直仁义,广受民间崇祀,尊其为“关公”、“关夫子”。
关羽幼年时,熟读《左传》《春秋》,长的一副美髯,人称“美髯公”。
小说在写到关羽的正面形象外,也对关羽的缺点提出了批评。
主要从个性、武艺、人格这几个方面进行刻画的。
武艺上,温酒斩华雄、赚城斩车胄、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水淹七军等,都是对这位武圣人的精彩武艺描写,其中更有一段关云长刮骨疗毒,写出了一个铁汉的形象。
同时,作为受到历代统治者和百姓推崇的武圣,人格是更重要的一方面,关云长“忠义”这方面体现得尤为出色,封金挂印护嫂千里走单骑体现了他的“忠”,义释曹操体现了他的“义”。
在人格上,他与其它英雄不同,立身行事,光明磊落。
正是由于这种“忠义神武”,才使他成为武圣。
但《三国演义》也批评了他的缺陷,就是骄。
从想跟马超争高低,封五虎将时不服黄忠时可见一斑。
关羽在这方面主要犯了三个错,一错没有处理好与同盟关系,拒绝孙权联姻要求,得罪便者。
二错没有处理好与同事关系,看不起同守荆州的糜芳、博士仁等人,导致孤立无援。
三错轻视敌人,被人从后偷袭,大意失荆州,最后兵败竟被吴军的一个小将马忠生擒。
关羽被擒后,坚决不降,被东吴斩杀,死时约五十六岁,遗恨千古。
3、“智绝”---- 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他是智慧的化身。
从第三十七回诸葛亮出山,到一百零四回于五丈原病逝,他的预见和实现预见的计谋成为情节发展的主要脉络。
他隐居茅庐,已预见天下可以三分;隆中对策,他提出联孙抗曹、进取益州的战略决策,对天下大势了如指掌。
出山首建奇功,火烧博望坡,出奇制胜;又火烧新野,以少胜多;赤壁之战前,他舌战群儒,结成孙刘联盟;继之智激周喻、草船借箭,预测将有东南大风,又随之以三气周喻,牢固地占有荆州;这一系列的策略制定来源于他对客观形势的调查了解、分析和把握。
在西城他敢于运用弄险的疑兵之计,是由于他深深了解司马懿的性格。
他的众多的“神机妙算”都能获得成功,是因为他有渊博的天文、地理知识,以及高超的政治、军事、外交才能。
他还从正统观念出发,择主而事,为了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竭尽忠忱为其效力,辅佐后主忠心不二,具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
这一切生动的描写,不仅使孔明成为封建社会忠臣、贤相的典型,也是性格鲜明、血肉丰满的艺术形象。
4.奸雄——曹操罗贯中也将曹操描写成了一个既奸诈又颇具雄才大略的政治野心家和军事家的典型。
但是,曹操的大多主要的军事行动与做法在当时是可以理解的,三国时期,尔虞我诈,每个小集团都有其自身的利益与目的,再加上当时黄巾起义,各地势力军阀自立门户,对周围的土地都虎视眈眈,朝廷昏暗,皇帝也无能为力,所以,那个时期,就是需要一个像曹操那样有远见和政治野心的人物出现,虽然说他的“携天子令诸侯”的做法很是惹人非议,当时汉朝已经是名存实亡,刘备等人的“复国主义”思想又如何行的通?天下就应当让有德者,有能力的人去统治,这样才能推动历史的发展,符合社会的发展规律,而不是刘备所追求的天下必须姓刘。
而且,那曹操本人来说,他又何尝不想做一个太平“贤相”呢!他的乐府诗《对酒》中,所描绘出的一幅太平盛世的蓝图:“对酒歌,太平时,吏不呼门。
王者贤且明,宰相股肱皆忠良。
咸礼让,民无所争讼。
三年耕有九年储,仓谷满盈。
斑白不负载。
雨泽如此,百谷用成。
却走马,以粪其土田。
爵公侯伯子男,咸爱其民,以黜陟幽明。
子养有若父与兄。
犯礼法,轻重随其刑。
路无拾遗之私。
囹圄空虚,冬节不断。
人耄耋,皆得以寿终。
恩德广及草木昆虫。
”另一方面,曹操懂得珍惜人才并且会笼络人心是他的一大优点,以至于手下贤士与猛将极多,也都心甘情愿的为他卖命。
所以我认为,这与他后来的成功有很大的关系。
但是,曹操此人多疑而且心狠手辣,有些宁可错杀一千,不能放过一个,虽然当时的危险重重的环境这样做不是不无道理,但是可以看出曹操的仁义不够,这一点其不如刘备。
但总体看来,曹操是那个时代的枭雄,也是一位优秀的有远见的政治家与军事家。
《大卫·科波菲尔》导读写了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资本主义社会寻求出路的故事。
大卫出生前,他的父亲就去世了,母亲在他八岁时改嫁,继父贪婪凶狠,继父的姐姐也一样的铁石心肠,他们姐弟二人把大卫母亲折磨致死,对大卫也是百般虐待。
在大卫母亲去世后,大卫被继父强迫去做童工,在此期间,大卫逃了出去,投奔了姨婆,好心的姨婆把他送进了一所很好的学校,他有幸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经过不屈不挠的奋斗,终于获得了事业上的成就和家庭的幸福。
小说的主题:民主思想;善有善报,而有恶报。
(1)大卫·科波菲尔:善良,诚挚,聪明,勤奋好学,有自强不息的勇气、百折不回的毅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在逆境中满怀信心,在顺境中加倍努力,终于获得了事业上的成功和家庭的幸福。
(2)佩葛蒂:大卫的保姆,对他忠心耿耿,关怀爱护他。
(3)密考伯夫妇:大卫的房东,密考伯“债多不愁,乐天知命”的性格成为文学中的典型,被称作“密考伯主义”。
(4)大卫的姨婆脾气古怪,嫌恶如仇,她说出了做人的箴言:“永不卑贱,永不虚伪,永不残忍。
”(5)摩德斯通:大卫的继父,骗娶大卫的母亲是觊觎她的财产;(6)安妮斯:作者着力美化的理想的女性。
她既有外在的美貌,又有内心的美德,既坚韧不拔地保护着受希普欺凌的老父,又支持着饱受挫折之苦的大卫。
她最后与大卫结合《家》导读成都高公馆,一个有五房儿孙的大家族。
高老太爷是这个大家庭的统治者,五房中的长房有觉新、觉民、觉慧三兄弟,因为父母早亡,现在是大哥觉新当家。
觉新是长子长孙,早熟而性格软弱,受过新思想的熏陶却不敢顶撞长辈,他年轻时与梅表妹相爱,但却接受了父母的安排另娶了珏。
婚后他过得很幸福,有了孩子,也爱自己美丽的妻子,但又忘不了梅,特别是出嫁不久后梅就成了寡妇,回到成都,两人的再次见面带给他无穷的痛苦。
不久,梅在忧郁中病逝。
觉民与觉慧在外参加新文化运动和学生运动,遭到爷爷的训斥,并被软禁家中。
觉民与表妹琴相爱,但爷爷却为他定下亲事,觉民为此离家躲避,觉新夹在弟弟与爷爷中间受气。
觉慧是三兄弟中最叛逆的一个,他对家中的丫头鸣凤有朦胧的好感。
高老太爷却要将鸣凤嫁给自己的朋友孔教会会长冯乐山做妾,鸣凤在绝望中投湖自尽,觉慧决心脱离家庭。
高老太爷发现最疼爱的儿子克定骗妻子的钱去组织小公馆,并在外欠下大笔债务,老四克安也大嫖戏子,在此打击下高老太爷一病身亡。
家中大办丧事,即将生产的觉新的妻子珏被高老太爷的陈姨太以避血光之灾为由赶到郊外生产,觉新不敢反对,最终珏因照顾不周难产而死。
觉新在痛悔的心情中认识到这个家庭应该出个叛徒,他支持觉慧离家去了上海。
(1)高老太爷高老太爷是作品中“封建宗法制度”的化身,是这个大家族的最高统治者,他掌握着全家人的命运,他的专横、衰老和腐朽,象征着旧家庭和专制制度走向崩溃的历史命运。
(2)高觉新高觉新是封建家庭和旧礼教毒害下人格分裂的悲剧人物,由于他凡事任人摆弄,一味敷衍,致使昔日恋人梅含恨而死,妻子瑞珏也因避丧城外,难产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