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史通史整合

中国现代史通史整合
第一阶段、过渡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准备与启动(1949—1956)
阶段特征:处于过渡时期即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新中国成立后,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我国 进入社会主义。一五计划的开展,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步。
重要史实:
政治上:




经济上:





思想上:





第二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曲折与延误(1956—1976)
阶段特征:1956——1976年的基本特征是“探索性”。一方面,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为寻找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而艰苦探索,取得了巨大成就。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经验,由“左倾”思想发展到“极左”泛滥,给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造成极大危害。总之,这一时期成就与挫折并存。
(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
政治上:
经济上:




(二)、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
政治上:



经济上:



思想上:(1956-1976)
1、思想:

2.文化:

3.极“左”思潮泛滥。“

4、科技:




第三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6年后)
阶段特征:从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至今,是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基本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纠正“左”倾错误,从中国国情出发,大力推进改革开放,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努力奋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即邓小平理论,随着改革开放应运而生并发展、完善。
政治上:
民主与法制建设:

2.外交事业的新突破:


3.“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大业:


经济上:
1.伟大的转折:

经济体制改革:




思想上:
1.

2.

3.科技、文化和教育: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确立教育优先发展地位,提出“科教兴国”战略,提出“三个面向”的指导方针;继续贯彻“双百”方针;“银河-Ⅰ”型和“银河-Ⅲ”型计算机研制成功;1999年第一艘“神州”号宇宙飞船安全返回、2003年“神州”五号宇宙飞船发射成功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