蜻蜓目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实验9.昆虫纲的分类ppt课件

实验9.昆虫纲的分类ppt课件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1、昆虫不同类型的口器、翅、足和触角的 玻片标本观察
2)昆虫不同类型足的观察(实验教材图15—5) ①步行足:如蜚蠊的足,适一地步行。 ②捕捉足:如螳螂的前足。适于捕捉与把握食物。 ③开掘足:如蝼蛄的前足。 ④游泳足:如松藻虫的后足。适于游泳。 ⑤抱握足:如雄龙虱的前足。 ⑥携粉足:如蜜蜂的后足。 ⑦跳跃足:如蝗虫的后足。适于跳跃。 ⑧攀缘足:如虱的足。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1、昆虫不同类型的口器、翅、足和触角的 玻片标本观察
1)观察昆虫不同类型的口器 ①咀嚼式:如蝗虫的口器(上唇1片、大颚
1对、小颚1对、下唇1片、舌1个)。 ②嚼吸式:如蜜蜂的口器,由以下几个部分
蜜蜂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丽蝇
麻蝇(科)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食虫虻(科)
1、昆虫不同类型的口器、翅、足和触角的 玻片标本观察
4)观察昆虫不同类型的触角(实验教材图15—6)
刚毛状触角:如蜻蜓、蝉的触角。 念珠状触角:如白蚁的触角。 羽状(双栉状)触角:如雄家蚕蛾的触角。 丝状触角:如蝗虫;或细长如丝,如蟋蟀的触角。 锯齿状触角:如芫菁的触角。 球杆状触角: 如蝶类的触角。 具芒状触角: 如蝇类的触角。 锤状(头状)触角:如露尾虫、郭公虫等的触角。 鳃状触角:如金龟子的触角。 环毛状触角: 如雄蚊、摇蚊的触角。 膝状触角: 如蚂蚁、蜜蜂的触角。 栉齿状触角: 如一些甲虫、蛾类雌虫的触角。

蜻蜓特征简单介绍

蜻蜓特征简单介绍

蜻蜓特征简单介绍
蜻蜓是一种无脊椎动物,属于昆虫纲、有翅亚纲、蜻蜓目、差翅亚目。

它们的身体修长且色彩艳丽,通常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其中头部较大,有两只大眼睛和一对触角。

蜻蜓的翅膀发达,后翅基部比前翅基部稍大,翅脉也稍有不同,休息时四翅展开,平放于两侧。

此外,蜻蜓的触角短,复眼发达,有3个单眼,咀嚼式口器强大有力,腹部细长,足细而弱,上有钩刺,可以在空中飞行时捕捉害虫。

蜻蜓的生活习性也很有趣,它们通常以稚虫的形式在水中生活,捕食小鱼和昆虫幼虫等,经过多次蜕皮和发育后,最终成为成虫。

成虫一般在池塘或河边飞行捕食飞虫,其寿命仅有1-8个月左右。

此外,蜻蜓还是一种优秀的捕食性昆虫,它们以强大的飞行能力和灵敏的视觉系统而著称,每小时可以飞行60公里左右,而且可以在空中急速飞行和悬停。

蜻蜓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有一定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

在中国西南地区,人们有食用蜻蜓的习俗,主要的食用虫态为稚虫。

蜻蜓也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其味微咸、性凉,具有益肾壮阳、强阴秘精的功效,主治阳痿、遗精及肾虚等疾病。

总之,蜻蜓是一种美丽而有趣的昆虫,它们具有独特的身体结构和生理特征,以及独特的生活习性和生态价值,是人类和自然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蜻蜓

蜻蜓

蜻蜓蜻蜓,无脊椎动物,昆虫纲,蜻蜓目,差翅亚目昆虫的通称。

一般体型较惖大,翅长而窄,膜质,网状翅脉极为清晰。

视觉极为灵敏,单眼3个;触角1对,细而较短;咀嚼式口器。

腹部细长、扁形或呈圆筒形,末端有肛附器。

足细而弱,上有钩刺,可在空中飞行时捕捉害虫。

稚虫水虿,在水中用直肠气管鳃呼吸。

一般要经11次以上蜕皮,需时2年或2年以上才沿水草爬出水面,再经最后蜕皮羽化为成虫。

稚虫在水中可以捕食孑孓或其他小型动物,有时同类也相残食。

成虫除能大量捕食蚊、蝇外,有的还能捕食蝶、蛾、蜂等害虫,实为益虫。

中文名称:蜻蜓外文名称:dragonfly别称:猫猫丁,咪咪洋,丁丁,蚂螂,河嘻嘻,蜻蜻界:动物界目:蜻蜓目分布区域:世界性分布目录外型特征分布文艺作品生活习性种群现状十五个科大蜓科蜓科春蜓科大蜻科蜻科色蟌科蟌科扇蟌科腹鳃蟌科犀蟌科昔蟌科原蟌科扁蟌科丝蟌科山蟌科传说蜻蜓赋展开外型特征分布文艺作品生活习性种群现状十五个科大蜓科蜓科春蜓科大蜻科蜻科色蟌科蟌科扇蟌科腹鳃蟌科犀蟌科昔蟌科原蟌科扁蟌科丝蟌科山蟌科传说蜻蜓赋展开编辑本段外型特征蜻蜓目(Odonata)所有昆虫的通称。

包括人们熟悉的蜻蜓、豆娘。

黄蜻蜓幼虫称为稚虫,完全水生,形态与习性与成虫完全不同。

各种的稚虫形态差异极大。

成虫有两对等长的窄而透明的翅,脉序网状,翅前缘近翅顶处常有翅痣。

咀嚼式口器发达。

胸部斜列,前胸小,能活动。

足接近头部(以便于捕食)。

腹部细长。

复眼突出,触角小而不明显。

成虫的构造虽颇一致,但大小差别悬殊,翅展一般为5公分蜻蜓在荷叶上舞蹈从最小的1.8公分(0.7吋)到最大的19.3公分(7.5吋)。

蜻蜓是世界上眼睛最多的昆虫。

蜻蜓的眼睛又大又鼓,占据着头的绝大部分,且每只眼睛又有数不清的“小眼”构成,这些“小眼”都与感光细胞和神经连着,可以辨别物体的形状大小,它们的视力极好,而且还能向上、向下、向前、向后看而不必转头。

此外,它们的复眼还能测速。

当物体在复眼前移动时,每一个“小眼”依次产生出反应,经过加工就能确定出目标物体的运动速度。

脉翅目、双翅目、半翅目、螳螂目、蜻蜓目天敌的识别---实验三

脉翅目、双翅目、半翅目、螳螂目、蜻蜓目天敌的识别---实验三

1、细腹食虫虻
• 下颚须仅1节。翅无翅瓣,缘 室开放。身体上的毛和鬃稀少, 第2后室基部尖锐。爪较长, 无爪垫。腹部极细长,由8节 组成。后足很长,腿节和胫节 或多或少呈棒状加粗。胸部背 面仅具沟前鬃和翅前鬃各一根。
2、黄脚食虫虻
体长20~24mm。 体色黑色;头部具金 黄色长毛,前胸背板 外侧具金黄色短毛密 集形成的带状斑纹; 各足腿节末端、胫节、 跗节黄褐色,并具有 金黄色长毛;翅膀呈 黄褐色。
脉翅目、双翅目、半翅目、螳螂 目、蜻蜓目天敌的识别
植保职31001 第四组
主要内容
• • • • •
脉翅目 双翅目 半翅目 螳螂目 蜻蜓目
一、脉翅目代表科---草蛉科
• 体小至中形,细长而柔弱,草绿 色、黄色或灰白色 • 触角丝状 • 复眼相距较远,具金属光泽 • 前后翅形状、脉序相似,前缘区 内横脉多,不分叉 • 成虫、幼虫主要捕食蚜、螨、蚧 及鳞翅目、鞘翅目卵和幼虫,故 有“蚜狮”之称
盲蝽科
• • • • 半翅目中最大科 触角4节,喙4节 无单眼 前翅革区分为革片、 爪片和楔片段膜片有 翅室2个,无纵脉。 • 多为植食性,为害花 蕾‘嫩叶和幼果子少 数肉食性或植食性和 肉食性
1、三点盲蝽 中胸小盾片与前翅楔 片呈3个黄绿或白色的 三角形斑
2、苜蓿盲蝽 黄褐色,前胸背板前方有两个明显的黑斑
二、双翅目代表科---
食蚜蝇科 食虫虻科 虻科
食蚜蝇科
成虫体小型到大型,体 宽或纤细,光滑或具毛,体 色单一暗色或常具黄、 橙、灰白等鲜艳色彩的 斑纹,形似蜂,头部新 月片不显著,腹节上常 有黄黑相间的斑纹,R脉 与M脉间有1游离的伪脉
1、黑带食蚜蝇
• 体长7-11毫米,头黑 色,被棕黄毛,头顶 呈狭长三角形,额前 端有1对黑斑。触角桔 红色,中胸盾片黑色, 中央有1条狭长灰纹.两 侧的灰纵纹更宽,在 背板后端汇合;足黄 色,第五节全黄色或 中央有I黑斑。腹面黄 色或第2-4腹片中央具 黑斑。

幼儿园中班《蜻蜓》教案

幼儿园中班《蜻蜓》教案
2.新课讲解:约10分钟,讲解蜻蜓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等。
3.实践活动:约15分钟,组织幼儿捕捉蜻蜓和绘画活动。
4.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约10分钟,巩固所学知识。
5.作业布置:约5分钟,明确作业要求。
三、课堂提问
1.提问要具有针对性和引导性,如:“大家观察蜻蜓有什么特点?”
2.鼓励幼儿积极回答问题,对正确回答给予表扬,对错误回答给予鼓励。
四、情景导入
1.利用蜻蜓图片、实物模型等教具,营造生动的教学氛围。
2.结合户外捕捉蜻蜓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提高学习兴趣。
教案反思
1.教学内容方面:是否涵盖了蜻蜓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等知识点,以及趣味性。
2.教学方法方面:是否采用了生动的语言、形象的动作,以及丰富的实践活动。
3.课堂氛围方面:是否注重启发式教学,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重点和难点解析
1.教学难点:蜻蜓的生活习性和与人类的关系。
2.教学重点:蜻蜓的外形特征和趣味知识。
3.实践活动:捕捉蜻蜓和绘画活动。
4.作业设计:画一幅蜻蜓的画。
一、蜻蜓的生活习性和与人类的关系
蜻蜓属于昆虫纲蜻蜓目,生活在水边、湿地等环境中。它们以蚊子、苍蝇等小型昆虫为食,具有捕食害虫的能力,因此被视为益虫。在教学中,应通过视频资料、实物观察等形式,让幼儿了解蜻蜓的生活习性,培养他们关爱小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绘画活动:在捕捉蜻蜓后,组织幼儿进行绘画活动。教师应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画出自己心中的蜻蜓。在绘画过程中,教师可适时指导幼儿注意蜻蜓的外形特征,提高绘画作品的质量。
四、作业设计:画一幅蜻蜓的画
作业要求幼儿画一幅蜻蜓的画,旨在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绘画能力。在评价幼儿作品时,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底栖动物—昆虫纲(水生生物课件)

底栖动物—昆虫纲(水生生物课件)
昆虫纲 Insecta
一、概 述
动物界中种类最多的一类,约100万种。多为陆生,少 数种类和一部分幼虫为水生(4%)。水生的共包括11 个目,其中常见为7个目。
有些昆虫对水产养殖有害,如蜻蜓的稚虫、半翅目和 鞘翅目中一些种类的成虫和幼虫,它们常袭击幼鱼, 尤其是对夏花鱼苗有较大的危害; 但也有些昆虫,如蜉蝣目、襀翅目、毛翅目、双翅目的幼 虫可作为鱼类的天然饵料。
蜻蜓(差翅)亚目Anisoptera
(2)蜻科Libellulidae
稚虫体短粗,下唇侧叶远端有发达锯齿。腹 部扁而宽,有小背刺,末端无气管鳃而有肛 门锥,用直肠鳃进行呼吸。稚虫常栖于小型 淡水水域的水草中。对鱼苗危害甚大,养殖 渔民称之为“鱼老虎”。如赤卒Sympetrum。
(3)蜒科Aeschnidae
(2)蝎蝽科Nepidae
体形多变,有细长如螳螂者,称水螳螂或螳蝽(Ranatra) ○ 有体阔呈长卵形,称水蝎(红娘华)或蝎蝽(Nepa)
体暗灰褐色。头小,陷入前胸中。触角短小,3节。缺单眼。喙3节,短。 前胸长,呈颈状。足伸向前胸前方,前足适于捕捉。中足与后足细长,跗节 1节,有爪,后足基节球状,能旋转。腹部11节,腹部末端有两根呼吸管。
石蛾科Phryganeidae
幼虫大型,体长达 40mm,巢筒由规则的 碎块排成直管,长达 50mm。常见有石蚕
Phryganea
7.双翅目Diptera
(1) 蚊科Culicidae 蚊科幼虫总称孑孓。全部发育都在水中进行,几乎任何一点水都可生存,
所以灭蚊时要翻缸倒罐,填沟堵洞以破坏其孳生地。它们因常在水中扭 动,故有“跟斗虫”一俗名。蚊科种类很多,常见有按蚊(疟蚊) Anopheles、伊蚊(黑斑蚊)Aedes、库蚊(家蚊) Culex、幽蚊 Chaoborus等

(优秀课件)-幼儿园中班教案《蜻蜓》含反思

(优秀课件)-幼儿园中班教案《蜻蜓》含反思

中班教案《蜻蜓》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美术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通过说说、做做、玩玩,体验制作蜻蜓的快乐,在认识蜻蜓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蜻蜓的基本特征,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蜻蜓》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1、在认识蜻蜓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蜻蜓的基本特征。

2、通过说说、做做、玩玩,体验制作蜻蜓的快乐。

3、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4、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说说、做做、玩玩,体验制作蜻蜓的快乐。

活动准备彩色吸管、彩色卡纸、剪刀、胶水、记号笔、背景音乐、蜻蜓图片、制作图活动过程一、谈话讨论1.最,森林里的小动物们在举办一场昆虫玩具比赛,老师呢准备了一件作品去参加。

2.让幼儿猜猜准备了什么昆虫玩具?3.蜻蜓是益虫还是害虫?为什么?4.组织幼儿重新观察,说出蜻蜓的身体组成部分。

我们来找找蜻蜓的身体有些什么部分组成出示蜻蜓图片5.小结:蜻蜓眼睛是大大的,翅膀是细细长长的,身体也是细长的。

二、制作蜻蜓1.启发幼儿也做个蜻蜓参加比赛。

2.制作蜻蜓需要些什么?3.我们要先做哪一个部分?4.剪翅膀和眼睛:卡纸对折,用记号笔在上面画上一个细细长长的翅膀,把它剪下即可,眼睛采用同样的方法。

出示制作图5.动作示范吸管的使用:左手捏吸管,幼儿用剪刀剪6.尾巴可以做什么动作呢?幼儿自由探索7.提醒幼儿小心使用剪刀8.个别指导三、成功体验带领幼儿到室外操场上,组织幼儿边念儿歌边玩玩具蜻蜓。

教学反思本次活动属于学艺术领域,《幼儿园教育新纲要》指出:幼儿教育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操作活动,使他们感受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

因此,作为教师的我要成为引发者、支持者和引导者,使幼儿获得乐学、会学。

整个活动以游戏化、情节化的形式展开。

活动中,我创设了良好的游戏情节,提供了丰富的、开放性的教、学具,充分调动了孩子学习的主动性,使孩子始终在积极的状态中自主地学习。

昆虫种类 PPT

昆虫种类 PPT
简要介绍:体黄褐色至褐红色,头、前胸背板、 小盾片和鞘翅边缘多为黑色或暗褐色;上颚端部、 前胸背板中央色泽深,在前胸背板两侧近后角处 有1灰黑色圆斑。虫体大小:体长20-43mm(不 含上颚) 宽3-16mm 区域分布:北京、河南、河北、湖北、浙江等
昆虫种类_介绍各种各样的昆虫
昆虫种名:苏氏步甲
Carabus(Titanocarabus) sui Imura & Zhou 所属类别:鞘翅目 步甲科
所属类别:半翅目 猎蝽科 简要介绍: 虫体大小:体长18mm
昆虫种名:山西姬蝉 Cicadetta shanxiensis (Esaki and Ishihara)
所属类别:同翅目 蝉科 简要介绍:体小型,复眼暗红色,鸣叫为高低相间 且短促的“嗞嗞”声;常在低矮灌木、乔木、草叶 甚至地面上鸣叫。 虫体大小:体长16mm,翅展40mm 区域分布:陕西、山西、河北、北京
昆虫种类_介绍各种各样的昆虫
昆虫种名:金凤蝶 Papilio machaon
Linnaeus 所属类别:鳞翅目 凤蝶科 拍摄时间:2001.09.11 简要介绍:成虫翅面金黄色;前翅基部1/3为黑 色,上面散布一层黄色鳞粉;后翅臀角橙色斑 大而明显,中间没有黑点。 虫体大小:翅展74--95mm 区域分布:我国广大地区;朝鲜、日本等
昆虫种类_介绍各种各样的昆虫
蜻蜓目Odonata在昆虫纲中是比较原始的类群,也是 较小的一个目。蜻蜓目分为三个亚目: 差翅亚目 (Anisoptera)统称“蜻蜓dragonflies”;均翅亚 目(Zygoptera) 统称“蟌damselflies”以及发现 于日本和印度的两种间翅亚目(Anisozygoptera) 昆虫。全世界约有5000种,我国有300多种。蜻蜓身 体粗壮,休息时翅膀平展于 身体两侧;蟌身体细长,休 息时翅膀束置于背上。间翅亚目则拥有粗壮的身体和 束 置于背上的翅膀。蜻蜓目属不完全变态昆虫,稚虫“水 虿”在水中营捕食性生活。 成虫也为肉食性种类,捕食 小型昆虫,飞行迅速,性情凶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蜻蜓目是昆虫纲有翅亚纲中的一个 目,可分为蜻蜓类的差翅亚目和豆娘 类的束翅亚目,另有将日本大绿和 在印度发现的一种蜻蜓等仅二种划 为间翅亚目的。蜻蜓,大型昆虫,也 是有翅亚纲里的最原始的昆虫。不 完全变态,幼虫“水虿(chai)”生 活在水中,用极发达的脸盖捕食。 无论成虫还是幼虫均为肉食性,多 食害虫。约有4500余种.
• 初一十班 石一然
白尾灰蜻
碧伟蜓
艾氏施春蜓
小黄赤蜻
东北弓蜻
异色灰蜻(雄)
混合蜓
异色多纹蜻
黄蜻
长者头蜓
马奇异春蜓
黄腿赤蜻
竖眉赤蜻
旭光赤蜻
大团扇春北京大蜓
黄斑宽套大蜓
碧伟蜓 (綠胸晏蜓)
蜓科

长者头蜓
合 蜓
艾氏施春蜓
马奇异春蜓
棘角蛇纹春蜓
大团扇春蜓(細鉤春蜓)
春 蜓科
小团扇春蜓(粗鉤春蜓)
小团扇春(粗鉤春蜓)
绿色蟌种类
华 艳 色 蟌
七 条 蟌
褐斑异痣蟌(青紋細蟌) 紅 腹 細 蟌
)
(
(橙尾細蟌)
)
)(
(
二 色 异 痣 蟌 褐斑异痣蟌
(青紋細蟌)
白 粉 細 蟌
蔚 藍 細 蟌
扇 蜻 科
(環紋琵蟌)




蟌 种


为什么蜻蜓比其他昆虫飞得快而远
蜻蜓能有这么高强的飞翔能力,首先是因为在它的胸背上,生 有扑动翅膀的特别强韧而发达的肌肉,和两对发达的膜质翅膀,翅 膀坚硬,有翅痣。晴蜓的两对长翅膀,飞翔时前翅稍向前上方拍动, 后翅稍向下方拍动,能够自由地停在原处,或者向前。当它高速飞 翔时,改变后翅内缘的方向,向前伸平或向后方缩,蜻蜓快速爬高 和下降,就是现代飞机的升降装置,也比它逊色三分。另外,蜻蜓 的复眼特别大,整个头部几乎全被两只凸出的复眼所占据,每只复 眼里约有1万-2.8万只小眼睛,等于其它昆虫的十倍。蜻蜓的这 对复眼,要比其它昆虫灵敏,不管是飞行多快,那怕是瞬息间即过 的小虫,都能在蜻蜓的复眼中造成清晰的图像,科学家做过实验, 一只蜻蜓在1小时里,能捕捉到40只苍蝇或上百只蚊子,用来提供 飞行所需的能量。因此,蜻蜓不必特地停下来到处去寻找食物。这 样,它就比其它昆虫飞得快,飞得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