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物形象——诗歌鉴赏(修改)

合集下载

鉴赏诗歌的形象--事物形象

鉴赏诗歌的形象--事物形象

小松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
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
直待凌云始道高。
1、开头两句描写了“小松”怎样的特点。
2、说说你对本诗主题的理解。
①②描 这写 首了诗小以松“由松小”而写大人,,具用有“顽小强松生”命初力时的不特为点。 人注意而最终长成凌云大树,比喻人才虽出身卑 微而终能成就大业,批判了世人以身世取人的浅 陋。
牛 王安石 朝耕及露下,暮耕连月出。 自无一毛利,至有千箱实。 这三首诗显示出“牛”各自不同的思想境界, 请各用一句话阐明。
《病牛》:病牛耕耘千亩,换来了劳动成果装满千座 粮仓的结果,但它自身却精神极为疲惫,力气全部 耗尽,然而,又有谁来怜惜它力耕负重的劳苦呢? 但为了众生都能够饱,即使拖垮了病倒卧在残阳之 下,也在所不辞。
早梅 张渭
翻译:有一树梅花凌寒早开,枝条洁白如玉。 它远离人来车往的村路,临近溪水桥边。人 们不知寒梅因靠近溪水而早发,以为那是经 冬而未消融的白雪。
赏析:全诗即在于写一个「早」字。寒冬刚过, 百花未开,在冰雪尚未消融之际,为世界带 来生机和希望的只有一束寒梅,因此无数文 人墨客踏雪寻访,寻觅这凌寒独放的早梅。 在远离道路的溪水桥边,诗人终于看到了似 玉如雪的早梅。早梅的形象被刻画得惟妙惟 肖,韵味十足,与诗人的精神心有灵犀。
第二首:“老牛”在结了债之后的轻松与满足之 中,追求平和与淡泊的生活情趣。
第三首:“牛”朝暮耕耘全是为了人们的利益, 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决不索取。
鉴赏咏物诗时需注意下面两个方面:
①从物人一体的角度来把握事物的特点 如:外形、内心世界、品质、感情等。 ②运用拟人的手法来表述事物的特点。
事物形象
(1)设问方式:①这首诗选取的意象有什么 特点?②本诗通过哪些意象抒发了作者的思想 感情?

古典诗歌鉴赏之二形象(事物形象)

古典诗歌鉴赏之二形象(事物形象)

(1)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是怎样描写的? (3分) 【参考答案】这首诗描写了素蝶随蜂悠游,遇雀躲藏; 映衬日光腾起,顺着风势返回;在花丛中时出时没,于 树叶间上下翻飞。是通过素蝶与周围事物的关系、对不 同情况的反应来描写的。
【全国卷1】12.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8分) 咏素蝶诗 刘孝绰[注] 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注]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 徐州)人。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 途数起数伏。
•鉴赏
• 诗中“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 颈望八荒”四句体现了“凰”高洁(或“超然脱 俗”、“清高傲世”)的品性。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 托物言志(或“比兴”、“象征”)的表现手法, 以凤凰自喻,抒发了诗人孤独无奈的苦闷心情和壮 志难酬(或“报国无门”)的悲伤情怀。根据凤凰 “饮醴泉”、“栖山冈”、“彻九州”、“望八荒” 的举动,可以判断出凤凰志向远大、高洁。显然作 者以凤凰自比(自况),根据它的心情“催藏”、 “恨”、“心伤”几个词及伤心的原因的描写“高 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和 “一去昆仑西,何时复 回翔。但恨处非位,怆悢使心伤”可以推知,作者 是孤独苦闷、壮志难酬。
(1)作者通过咏月主要抒发了怎样的感情?(3分)
(2) 从“万里”、“时时”、“夜久”三个词中任选两 个,分别简析它们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4分)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诗歌形象和情感,首 先通读全文,结合背景,从诗歌所描绘的 意象出发。 【解析】第⑴题考查诗歌景和情的关系, “月”是本诗的主要意象,抓住作者所描 写的月的特点,再结合诗人遭遇和国家的 局势作答。第⑵题考查诗歌情感,结合注 释①作答。

诗歌鉴赏之事物形象

诗歌鉴赏之事物形象

诗歌鉴赏之事物形象物象,指有些作品以某些事物为具体描写对象,在形象描写中赋予事物以人格化。

从全诗来说,即以象征性的形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诗人的品格节操或思想感情,或托物言志。

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

诗人通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他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

作者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

一、知识总结1、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咏物诗运用的是托物言志(象征)的手法,通过对某一具体事物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以物喻人,言在此而意在彼。

2、具有特定含义的形象:古诗词中有一些意象具有特定的含义,比如:柳,谐音“留”古代有折柳送别之俗,所以有惜别怀远之意。

1、某联描写了某物的什么形象?有何作用?2、某物象有什么特征?3、某物象象征什么?4、某物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或何种情怀)?5、简析某句中的物象。

【答题步骤】(1)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形态、色泽、特征)和环境特点,(2)、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形象(结合表现手法);挖掘物象的内在品格,抓物与志的“契合点”(3)塑造此形象的意义(体现作者的某种操或情感,表达作者的某种向往或追求古诗刻画事物形象,展示特征的方法,主要有:(1)从整体构思看,托物言志,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

(2)从具体描写的方法看,除了正面描写之外,还常用侧面烘托的手法。

对所咏之物的喜爱;寄情自然,闲适自得;洁身自好,坚贞自守;渴望施展抱负,建功立业;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等。

二.高考真题1、(2011年重庆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明]张弼扬子江头几问津,风波如旧客愁新。

西飞白日忙于我,南去青山冷笑人。

孤枕不胜乡国梦,敞裘犹带帝京尘④。

交游落落俱星散,吟对沙鸥一怆神。

指出“吟对沙鸥一怆神”中“沙鸥”意象的作用。

(2分)【参考答案】以到处飞翔的沙鸥衬托作者的孤单漂泊。

【诗歌翻译】:在这扬子江头我已经是几度经过渡口了,江中的风波还像以前一样作为客人的我却又添了新愁。

诗歌鉴赏:诗歌中的事物形象

诗歌鉴赏:诗歌中的事物形象

事 物 形 象 鉴 赏
3
步 骤



鉴赏事物形象题答题步骤



4
步 骤
[典例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蝶恋花,少住春还去。犹自风前飘
柳絮,随春且看归何处?
绿满山川闻杜宇,便做无情,莫①也愁人苦。把酒问春
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参考答案:上片描写了一个喜爱春天、对
某一具体事物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 以物喻人,言在此而意在彼。
(2)具有特定意义的形象。 古诗词中有一些意象具有特定的含义,比如,
“柳”谐音“留”,古代有折柳送别之意,所以有惜 别怀远之意。
(二)考查角度 高考对事物形象的考查主要是针对某些事
物形象的象征意义来设题。通过分析事物形象 的特点,来探求象征体和本体之间的联系,进 而分析并把握诗歌的思想和情感。
诗歌鉴赏:诗歌中的事物形象
(一)事物形象 所谓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这些物
象大多带有诗人的主观色彩,曲折地表现诗人的品格和思 想感情。
“托物言志”是其常运用的表达技巧,故此,明确 “物”的特征,找出“志”的内容,即鉴赏事物形象两个 关键要素。
具体分类:
(1)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 咏物诗运用的是托物言志(象征)的手法,通过对
诗人刻画“笼莺”这一形 才不遇(或:白白浪费
象,有何实际意义?
青春年华)的怨恨。
[典例3] (2018·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 面题目。
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 陆游 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 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 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 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

诗歌鉴赏之事物形象

诗歌鉴赏之事物形象
7
解析: 这股泉水的清静和淡泊没有人看见,但 泉水年复一年地依旧是那么清澈。 诗人借赞美山泉来表明自己的脱俗、清 高。 (2)明确诗歌意境。最后一句才切入到山 泉恬淡和自清的本质,寓意十分深刻。
8
(四)评分细则要明了
从山泉表象分析出山泉品格,得2分;由山 泉到人,分析出情怀,得2分。
(五)组织答案要规范
自己的情思。(2分)
19
4
例题1——(2011· 山东高考)阅读下面这 首唐诗,回答问题。
咏山泉 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 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 恬淡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问题:这首诗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 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怎样的情怀?
5
(一)诗歌大意要读懂
《咏山泉》是一首有所寄托的咏物诗:作 品采用拟人手法,寓情于景,写山泉的 “不知名”,说山泉的“无人见”;写 山泉的“恬淡”,说山泉的“长自清”。 这一切,都在暗示人们:山泉即诗人自 己,山泉的特点即诗人要追求的个性, 其崇尚恬淡自然、飘逸出俗的高洁境界 了了可观,耐人回味。
10
问题: 诗中的孤雁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作者塑造孤 雁这一形象的目的是什么? 参考答案:形象:孤雁在潇潇暮雨中独自飞 翔悲鸣,在静静的寒塘上面盘旋,欲下却又 迟疑,只恐遇险。 (2分)目的:通过对孤雁形象的描绘抒发诗人
飘泊异乡孤独凄凉的情感。(2分)
11
例题3: 墨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注 墨梅:水墨画的梅花。 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 王羲之有“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传说。 这里化用这个典故。
这首诗在表现山泉得天地之声色,具满涧 平池之能的同时,又表现了山泉恬淡自然、 清高自守的品格。(2分)诗人借咏山泉表现 了淡泊清高、任性自然的情怀。(2分)

景物,事物形象鉴赏(已修改)

景物,事物形象鉴赏(已修改)

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游月陂 宋 程颢 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台。 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 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 世事无端何足计,但逢佳节约重陪。 (1) 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请结合 诗歌内容分析。 (2)“林下泉声静自来”一句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请简析其效 果。
马诗 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问1:这首诗塑造了骏马什么样的艺术形象? 问2:抒写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描绘了一匹威武雄健,渴望驰骋疆场、大显 身手的骏马形象。
抒写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抱负和怀才不遇 的激愤之情。
白鹭图
刘羽 芳草垂杨荫碧流, 雪花公子立芳洲。 一生清意无人识, 独向斜阳叹白头。
2014年高考诗歌鉴赏之 景物事物形象鉴赏
复习要点
1、如何鉴赏诗歌的景物描写 2、如何鉴赏诗歌的物象
诗歌中的景物形象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讲究的是“一切景语皆情语 也”的天人感应模式,所以我们在鉴赏景或物的形象 的同时,往往要联系鉴赏诗人的形象。这两者是一致 的。 一般有:景物描写(季节、时令、地域等)、场 面描写(农事、战争、狩猎、离别等)、色彩描写。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分) 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 唐 ·韦应物
前舟已眇眇,欲渡谁相待?秋山起暮钟,楚雨连沧海。 风波离思满,宿昔容鬓改。独鸟下东南,广陵何处在?
“一切景语皆情语。”请从“山”、“雨”、 “鸟”三个角度入手,简要评析这首诗所表达的感情。 评析示例:秋日远山传来寺庙悠长的暮钟,茫茫楚 天挂上了霏霏雨幕,苍凉黯淡的傍晚景色烘托出诗 人思家念远的孤寂、凄怆的情感;最后,诗人运用 反衬手法,写一只失群的小鸟飞往家乡广陵方向, 鸟飞东南,离巢愈近;而诗人前往西北,去亲愈远。 这更引起了他满腹思乡的离思哀愁。

诗歌鉴赏之事物形象

诗歌鉴赏之事物形象

诗歌鉴赏之事物形象诗歌是语言的艺术,也是形象的艺术。

在诗歌中,形象往往承载着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悟,成为诗歌的灵魂。

其中,事物形象在诗歌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下面,我们就来一起探讨一下诗歌鉴赏之事物形象。

一、什么是事物形象?事物形象,是指诗歌中所描绘的具体事物,如山川、草木、鸟兽、风霜雨雪等。

这些形象并非简单的自然景观,而是经过诗人主观情感加工、提炼、升华的形象,它们往往寄寓着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情感体验。

二、事物形象的作用1、营造意境:诗歌中的事物形象可以帮助读者构建起一种独特的情感氛围,使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

例如,李白的《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通过月光这个形象,营造出一种思乡的意境。

2、表达情感:诗歌中的事物形象往往承载着诗人的情感体验。

例如,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通过描绘秋风、落叶、长江等形象,表达出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

3、象征寓意:诗歌中的事物形象有时会具有象征意义,寄托着诗人的寓意。

例如,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里的古原草形象,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生命力,寓意着离别的痛苦和希望的力量。

三、如何鉴赏事物形象?1、深入理解形象:在鉴赏诗歌时,要深入理解诗歌中的事物形象,包括其特点、内涵和象征意义。

例如,《沁园春·雪》中的“雪”这个形象,既是自然的雪,又具有高洁、纯净的象征意义。

2、把握情感体验:在鉴赏事物形象时,要把握好诗人的情感体验,理解其背后的寓意和内涵。

例如,《登鹳雀楼》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通过描绘壮观的自然景象,表达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短暂的思考。

3、时代背景:在鉴赏事物形象时,要到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文化背景,理解其文化内涵和价值观念。

例如,《春夜喜雨》中的“春雨”这个形象,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喜爱和对生命的赞美,也体现了中国文化中对滋润万物、造福人类的价值的肯定。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真题解析:鉴赏诗歌的事物形象(附答案详解)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真题解析:鉴赏诗歌的事物形象(附答案详解)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真题解析:鉴赏诗歌的事物形象(附答案详解)一、(2022·全国甲卷)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画眉鸟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画眉禽文同尽日闲窗生好风,一声初听下高笼。

公庭事简人皆散,如在千岩万壑中。

15.这两首诗中,画眉鸟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

请简要分析。

【答案】①欧诗中的画眉鸟寄托了诗人的感情,诗歌表面上是写鸟,实际上是写人,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②文诗中画眉鸟的鸣叫声烘托出轻松的气氛,有助于表现诗人在公务闲暇时悠然自得的状态。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事物形象的能力。

欧诗对画眉鸟进行正面描写,通过对比画眉鸟在“山花红紫树高低”和“锁向金笼”两种截然不同的环境中的叫声,将画眉鸟作为寄托情怀的对象,表面写鸟,实则写人,抒发的是诗人归隐山林、挣脱羁绊、向往自由的感情。

文诗本诗通过对比“公庭事简人皆散”前后对画眉鸟鸣声的听觉感受,烘托出了诗人高洁出尘、闲散淡泊、襟韵洒落的人物形象,表现诗人在公务闲暇时悠然自得的状态。

二、(2020·新课标Ⅲ)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苦笋陆游藜藿盘中忽眼明①,骈头脱襁白玉婴。

极知耿介种性别,苦节乃与生俱生。

我见魏征殊媚妩②,约束儿童勿多取。

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

【注】①藜藿:藜和藿。

泛指粗劣的饭菜。

②唐太宗曾说,别人认为魏征言行无礼,我却觉得他很妩媚。

15. 诗人由苦笋联想到了魏征,这二者有何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

【答案】①历史上的魏征以“犯颜直谏”著称,其言行常常令人难以接受,好比苦笋的滋味并不适口;②苦笋与生俱来的“苦节”,象征“耿介”的性格,与魏征方正的人格相似,应该得到认可。

【解析】本题考查结合诗歌手法,概括诗歌形象特点的能力。

诗人先写见到一对洁白鲜嫩的苦笋的感受,不禁眼前一亮;三、四两句直接描写苦笋,并将其人格化,指出“耿介”是此物种的本性,“苦节”是与生俱来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牛”心有不平而无怨尤。 第一首: 第二首: “老牛”在结了债之后的轻松与满足
之中,追求平和与淡泊的生活情趣。
第三首: “牛”朝暮耕耘全是为了人们的利益,
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决不索取。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小结1:鉴赏咏物诗时需注意下面两个 方面: ①从物人一体的角度来把握事物的特点, 如:外形、内心世界、品质、感情等。 ②运用拟人的手法来表述事物的特点。
认知理解形象
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
画 菊 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从,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注]郑思肖:南宋故臣,宋亡后不仕。 ★本诗中作者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参考答案】作者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以菊花 自况,借菊花傲然不屈的品格,表达了自己不屈 从于元朝统治者,对宋朝耿耿忠心、铮铮铁骨,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高风亮节。
鉴赏方法: ①鉴赏的依据——事物形象的自然 属性(事物特征)。 ②鉴赏的角度——事物形象的社会 属性(作者借此抒发的感情、表现 的寓意等)。 鉴赏流程:物的外形特征——物的 神韵、品格——诗人的理想情操
规范答题
【例题】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后面 的问题。 早梅 张渭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问: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 象的?
【答案】 (步骤1)本诗展现了早梅耐寒而立、 迎风而发的形象。 (步骤2)“寒”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 的恶劣;“迥”字表现出早梅的孤单; “白玉条”之喻、疑梅为雪之错觉, 鲜明地表现出早梅冰清玉洁之质。 (步骤3)作者以梅自喻,展示了一个 孤寂傲世、坚韧刚强、超凡脱俗的自 我形象。
小结2:鉴赏物象要注意以下几点: (1)熟记物象的象征意义。 (2)鉴赏一般物象要注意结合作者的处 境,了解作者的身世,分析作者所塑造形 象的象征意义。 (3)抓住物象的特征与作者所寄寓的感 情。
答题步骤 (1)指出形象(物象)并概括 物象的基本特征; (2)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形象(结 合表现手法); (3)点出形象的意义(作者的 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物的形象鉴赏窍门
诗人托物寓意
表达诗人……情 感(追求、理想)
+寓意
诗人笔下的
诗人借物喻人
+物+ 诗中描绘的 物的 特征 诗中的 +
诗人以物自喻
诗人托物明理 诗人托物象征
表明了……生 活哲理 象征了……人 物或精神
❀归纳答题步骤:诗人笔下物+特征+结 合诗句+诗人托物言志+表达了什么感情 (表明了什么哲理/象征怎样的精神)
白梅(元)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 (1)在这首诗中,诗人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 么?突出了它的哪些特征? (2)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 诗人 借此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三首宋诗,完成后面的习题。 病牛 李纲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禾熟 孙平仲 百里西风禾黍香,鸣泉落窦谷登场。 老牛粗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斜阳。 牛 王安石 朝耕及露下,暮耕连月出。 自无一毛利,至有千箱实。 这三首诗显示出“牛”各自不同的思想境界,请各用一句话阐 明。
具有特定含意的形象
鹧鸪天 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 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 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 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 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 情?
【参考答案】古人认为杜鹃的啼叫声好像在说: “不如归去!不如归去!”极易勾起游子的思乡 之情。这首词的主题是写游子思乡,最适宜从描 写杜鹃的啼叫声入手,形象生动,委婉含蓄。最 后两句是说:不是不想回家,只是自己也不知道 回家的日期。表达了作者无法主宰自己的生活, 浪迹天涯,有家难归的感慨。
【考向探究】 古典诗歌中有一类诗叫“咏物诗”,这类诗 歌以某些事物为具体描写对象,在形象描写中将 事物人格化。从全诗看,即把诗人要表现的品格 节操或思想感情用象征性的形象曲折的表达出来, 这种象征性的形象就是事物形象。大自然中的万 物,大至山川河流,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 诗人描摹的对象,都可以寄托诗人的感情。所以 所谓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诗人 通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他的品 格节操、思想感情。作者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 言情、言心声。
描绘了一匹威武雄健,渴望驰骋 疆场、大显身手的骏马形象。
问题2:抒写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抒写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抱负 和怀才不遇的激愤之情。
白鹭图 (刘羽) 芳草垂杨荫碧流,雪花公子立芳洲。 一生清意无人识,独向斜阳叹白头。 问题:这是一首题画咏物诗,诗人笔下 的白鹭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白鹭是一个孤独、寂寞、追 求清高而无人理解的悲剧形 象。
诗歌鉴赏之事物形象
分析下面诗歌中的形象。 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答案】刻画了一个要把自己的清白留在人间 的石头形象。诗歌通过对经过千万次锤打出深 山,熊熊烈火焚烧也视若等闲,即使粉身碎骨 又何所畏惧,只为把一片清白长留人间的石头 的描写,以此自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 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古诗中的事物形象: 1、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 2、具有特定含意的形象
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诗
人通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来曲折地表 现他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
作者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
分析思路: 欣赏这类诗时,一要注意物象的特 点,提炼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 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 ,二要 注意作者在描摹的事物中所寄托的 情感,抓物与志的“契合点”,就 能明白作者意在何为,情为何端。
课堂演练
【答案】(1)诗人塑造的主要形象是梅花; 突出了它耐寒、清高、报春的特征。 (2)主要运用了衬托(用冰雪衬托梅之坚 毅)、对比(用桃李对比以显示梅之高洁守志) 的手法;诗人借此表达了坚持理想操守,不与 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马诗 (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问题1:这首诗塑造了骏马什么样的艺术形象?
知识点指津
(一)事物形象分类 1、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咏物诗运用的是 托物言志(象征)的手法,通过对某一具 体事物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 格,以物喻人,言在此而意在彼。 2、具有特定含义的形象:古诗词中有一些 意象具有特定的含义,比如:柳,谐音 “留”古代有折柳送别之俗,所以有惜别 怀远之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