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梅州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广东省梅州市某重点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_0.doc

广东省梅州市某重点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盗跖(zhí)提(tí)防症(zhēng)候半身不遂(suí)B.罪愆(qiān)自诩(xǔ)伺(sì)候自怨自艾(ài)C.佣(yōng)金剔(tì)除斡(wò)旋既往不咎(jiū)D.吮(shǔn)吸横(hèng)财罗绮(qǐ)舐(shì)犊情深【答案解析】D(A提dī症zhèngB伺cì艾yìC剔tī咎jiù)(3分)2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李书记的精彩发言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发了与会者的深入思考,大家因此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
B.人们只看到了这位莘莘学子考入全国知名学府时的风光,又有谁知道他为此付出的艰辛努力呢?C.这次试验眼看就要成功了,大家一定要坚持下去,千万不要懈怠。
如果功亏一篑,实在可惜。
D.地质勘探队员生活十分艰苦,但他们对此却不以为然,他们一心扑在工作上,要为国家找出丰富的矿藏。
【答案解析】C(抛砖引玉:抛出砖去,引回玉来。
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
功亏一篑:堆九仞高的山,只缺一筐土而不能完成。
比喻作事情只差最后一点没能完成。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
表示不同意或否定。
)(“莘莘”形容“众多”,“莘莘学子”就是“许多学生”、“众多学生”的意思。
)(3分)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我生在五华,长在五华,竹马舞对我并不陌生。
B.我国约近百分之六十左右的青年认为“诚实守信”、“助人为乐”是优秀的传统美德。
C.高三复习有三忌:一忌题海战术,二忌查漏补缺,三忌好高骛远。
D.年轻时什么都可以拒绝,就是不可以拒绝学习,就象一棵树苗,如果在生长阶段拒绝吸收养分而错过了生长期,未来的这棵树就永远在其他树的遮蔽下。
【答案解析】D(A、主客倒置,改为“我对竹马舞”。
梅州市2020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B卷

梅州市2020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B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10分)1. (6分) (2019高三上·广州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比拉彗星自1826年被命名后,一直在预计回归的年份准时出现。
1846年比拉彗星,形成了两颗小彗星________,并各自逐渐产生彗尾。
这是人类第一次真切地观测到彗星分裂的现象。
然而,1852年比拉彗星如期回归后,两颗由它分裂而成的彗星出现在人们视野中的距离已经拉大到240万公里却从此失踪了。
无论天文学家如何地________计算,无论世界各地的天文台和爱好者们如何地________寻找,全世界再没有人观测到比拉彗星。
直至1872年11月27日,奇异的事情发生了,一场意外又异常壮丽的流星雨造访地球,从黄昏到黎明,天空中流星________,如焰火般盛放。
据估计,这一夜可见的流星总数约16万颗,是一场真正的“流星暴雨”。
而这天正是地球穿过原比拉彗星轨道的日期。
天文学家醒悟过来:分裂后的彗星已经碎解为颗粒尘埃,()——人们终于发现了流星雨真正的成因。
确实,大多数流星雨都与彗星瓦解或喷发的产物密切相关,至今天文学界已经证实有十多个颗粒尘埃流星群与彗星的轨道相合。
(1)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由它分裂而成的两颗彗星出现在人们视野中的已经拉大到240万公里的距离却从此失踪了。
B . 出现在人们视野中的由它分裂而成的距离已经拉大到240万公里的两颗彗星却从此失踪了。
C . 距离已经拉大到240万公里的出现在人们视野中的由它分裂而成的两颗彗星却从此失踪了。
D . 两颗由它分裂而成的彗星出现在人们视野中的距离已经拉大到240万公里,却从此失踪了。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正是由于地球碰上了比拉彗星轨道上运行的颗粒尘埃而出现这场流星雨B . 正是由于比拉彗星轨道上运行的颗粒尘埃碰上了地球而出现这场流星雨C . 这场流星雨正是因为比拉彗星轨道上运行的颗粒尘埃碰上了地球而出现D . 这场流星雨正是由于地球碰上了比拉彗星轨道上运行的颗粒尘埃而出现(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分道扬镳殚精竭虑苦心经营络绎不绝B . 一分为二精益求精煞费苦心川流不息C . 一分为二殚精竭虑苦心经营川流不息D . 分道扬镳精益求精煞费苦心络绎不绝2. (2分) (2017高二下·溧水期中) 下列句子的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B . 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C . 骑能属者百余人耳D . 吾所以待侯生者3. (2分)(2017·河东模拟) 古人将一昼夜划分为十二个时辰,下列从早到晚的时辰排列正确的一项是()A . 日出、平旦、日中、隅中B . 鸡鸣、食时、黄昏、日昳C . 日昳、食时、夜半、人定D . 鸡鸣、日中、黄昏、人定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4. (6分) (2020高二上·桂林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19-2020学年梅州市梅江区梅州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9-2020学年梅州市梅江区梅州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反映了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时代精神,汲取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与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具有鲜明的时代内涵。
首先,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确立了一种新价值观。
当前,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信息化程度日益加深,倡导对话协商、共享共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成为世界各国的现实需要,当今国际社会发展所需的共同价值得到凸显。
“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
”这种共同价值是对不同国家、民族价值观念的融合与升华,体现了当今世界的价值共识。
应当看到,共同的生活条件和共同的价值尺度,是联结共同体的纽带,而共同的价值观念则是共同体的精神存在方式和思想基础。
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纽带,这种共同价值观打破了零和博弈、丛林法则等旧观念,明确了一种以和平发展、责任共担、合作共赢为特征的新价值观,成为改进全球治理体系的观念基础。
其次,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彰显了一种新时代观。
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应在人类文明的制高点上审视时代问题,对实现各国共同发展的现实需要做出当代的自我阐明。
正如黑格尔所言,“每一哲学都是它的时代的哲学”。
作为我们时代的思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体现了对时代发展变化的真知灼见,反映了对时代境况和发展取向的准确把握,从而彰显了时代精神的精华。
在当今时代,体现世界文明意识的纽带将各国联系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为此必须增强互信、促进平等和共享,基于满足共同利益的需要,实现更加公平合理、包容互惠的全球治理。
最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倡导了一种新文明观。
人类历史是由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融汇而成的波澜壮阔的画卷,不同文化主体在交流与对话中增进共识,人类未来的命运处于相互构成的境遇中。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旨在消除现实生活中的文明壁垒,打破阻碍人类交往的精神隔阂,汇聚世界各国共同繁荣发展的文化合力,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中国主张。
梅州市高一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梅州市高一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6分)1. (6分)(2016·成都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儒家廉德思想任松峰“廉”是中华传统伦理的重要范畴,也是儒家政治伦理思想的重要内容。
在“何为廉”“为何廉”以及“何以廉”的问题上,儒家有一套系统阐释。
关于“廉”的含义,清代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解释说:“廉,棱也。
引申之,为清也,俭也,严利也。
”大致可知,“廉”的本义为侧边、棱角,后来引申为正直、清廉、俭朴、收敛、廉耻的意思。
而这些含意也正是儒家所追求的道德修养。
儒家如何释“廉”呢?《论语》中,孔子虽仅有一次用到“廉”字,但实际上“行己有耻”“欲而不贪”等思想中已包含了“廉”的内容。
可以说,先秦时期,儒家主要是从道德伦理层面来认识“廉”的,认为“廉”是君子所具有的一种基本道德操守。
汉代以后,随着儒家思想的制度化,廉”更多地与政治行为联系在一起。
汉代实行察举制度,出现了专门的举廉科,将“廉”作为官员选拔、任用的主要依据。
儒家学说是一种内圣外王之学。
儒家倡“廉”,主要基于内圣与外王的需要。
从内圣来看,“廉”是个人修身、成就完美品格的必然要求。
无论是孔子心中的圣人、君子,还是孟子心中的大丈夫,都内蕴着“廉”这一基本道德操守。
从外王来看,“廉”是为政之本,能“廉”则政兴。
《晋书•阮种传》中说:“夫廉耻之于政,犹树艺之有丰壤,良岁之有膏泽,其生物必油然茂矣。
”廉洁对于为政的重要性,就像土壤和雨露于生物之必不可少,一旦失去,政权终会倾覆,为官者的廉洁是实现政权稳固持久的客观需要。
实现“廉”的目标,为政者既需“修身以德”,也需“为政以德”。
《大学》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强调上至天子、下到百姓,都要以修身为本。
孟子“仁政”思想,论及的是如何做一名好官。
在儒家思想中,包含着这样的逻辑:要做一名好官,先要做一个好人。
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近年来,“人机大战”引起世人关注,人工智能发展引发的忧虑和争论开始从学术圈进入公众视野,要将这些思考引向深入,就需拓宽视域,厘清思路,特别要善用底线思维来把握问题,对无限制发展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后果,可从近期、远期和终极威胁三个层面来分析。
近期威胁的一个表现是人工智能开始大批量取代蓝领工人和下层白领。
这在发达国家的制造业中表现较明显,我国一些工厂也开始这么做。
从经济效益看,工业人工智能成本的下降使“取代”变得有利可图。
“汽车的出现没有让马车夫找不到新工作”只是以往的经验,这次并非如此:大批工人陆续失业,只要达到某个临界点,社会就有可能发生动荡。
近期威胁的另一表现是军用人工智能的研发。
史蒂芬•霍金、比尔•盖茨等人曾呼吁世人警惕人工智能的盲目研发,特别是军事用途的研发,认为这有可能导致比原子弹更可怕的武器出现。
因为军用人工智能有可能直接操控武器,一旦失控,后果难以设想;即使没有失控,研发出这类更冷酷、更高效的杀人武器,亦非人类之福。
人工智能的远期威胁中,最容易想到的就是它们可能的反叛,这点很容易理解,《黑客帝国》《未来战士》等科幻影片对此已做过大量设想。
人工智能业界和一些盲目乐观人士常用“人工智能还很初级”之类的说法宽慰公众,但这种理由是站不住脚的,“老虎还小”不能成为养虎的理由。
因此,我们对这一威胁必须保持足够的警惕。
人工智能的终极威胁更加发人深省。
这种威胁并非建立在人工智能反叛的假定之上,而是恰恰相反。
阿西莫夫提出的一个很少有人注意的重要观点是,所有依赖人工智能的文明都终将灭亡,他给出的理由之一:“一个完全依赖机器人的社会,因极度单调无趣,终究会变得孱弱、衰颓、没落而奄奄一息。
”这个看法很有见地。
这里排除人工智能反叛人类的可能,假定未来人工智能可承担人们所希望的“任何工作”,人类就会变成整天混吃等死的寄生虫了。
广东省梅州市高一下学期语文期初考试试卷

广东省梅州市高一下学期语文期初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8题;共36分)1. (2分) (2017高三上·丹东期末)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组是()①最近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因为一个演讲视频火了。
视频中单院长对故宫的各种藏品如数家珍,被大家誉为有智慧、金句多的“段子手”。
②唐朝诗人王维被边塞的奇景震撼,写下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名句。
无独有偶,宋代范仲淹在边塞军中也对这样的风光作过描写。
③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有详细周密的总体规划,零敲碎打的改革不能达到我们预想的目标。
④短短十天的军训过去了,但我们忘不了教官不胜其烦地重复单调的动作,更忘不了烈日下我们共同奋斗的身影。
⑤短暂的20分钟节目浓缩了王华同志对新疆、农四师、家庭的热爱,他在事业上的坚守展现了一名共产党人冰壶秋月的松柏胸襟。
⑥人们普遍认为《简·爱》是一部自传性质的作品,夏洛蒂·勃朗特以鲜明独特的女性视角和叙事风格侃侃而谈,真实而有艺术感染力。
A . ①②⑤B . ①③⑤C . ②⑤⑥D . ①③④2. (2分) (2018高二上·哈尔滨月考)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风骨是文艺批评的一个标准,也代表着文艺作品的品质,但遗憾的是,近些年来,风骨不再成为多数作家的自觉追求,风骨之说颇有些大音希声。
②优秀的文学作品清新自然,不落言筌,用朴实的语言、平常的事物创造出似浅而实深的意境,使读者在平淡的语句中体味作者的深意。
③许多走红的网络文章文辞并不精美,甚至不通文墨,言不达意,却因其观点与网友的心理相契合而被追捧。
④钱钟书先生用文言文写成的《谈艺录》《管锥编》博大宏深,其用词运斤成风,最可表现文言词汇的活力和生命力。
⑤子女求学在外,对于父母,虽然无法做到冬温夏清,昏定晨省,但每日问声祝福,道个平安,也能尽份孝心。
梅州市高一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梅州市高一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10分)1. (6分) (2019高二上·榆林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以高铁为镜,我们砥砺苦练内功的自主创新品格。
十几年前,高铁技术还掌握在少数几个发达国家手中。
中国冲破技术封锁,弯道超车,________________,靠的就是自主创新。
从车辆到线路,从制动到通信信号,没有技术,就从国外引进消化吸收;()。
一步一个台阶,中国高铁企业苦练内功、_________________,实现了国人高铁产业腾飞的梦想。
以高铁为镜,我们涵养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
_________________,中国制造面临过这样的尴尬:号称是世界工厂、制造大国,老百姓却_________________,去国外抢购保温杯、电饭煲、马桶盖等普通日用品。
中国铁路凤凰涅盘的过程,为中国制造突围提供了有益借鉴。
如今,中国高铁的检验标准精确到了0.01毫米以内;为了突破碰撞安全防护系统关键,我们做了18种概念模型,历经近百次仿真计算和试验验证,仅仿真计算生成的结果数据就高达5000G。
解码中国高铁成功的深层次密码,以优取胜的品质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最重要的关键词。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后来居上厚积薄发毋庸讳言舍近求远B . 后发先至养精蓄锐毋庸讳言舍本逐末C . 后发先至养精蓄锐毋庸置疑舍近求远D . 后来居上厚积薄发毋庸置疑舍本逐末(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狠下决心奋力攻关外国不愿提供的核心技术。
B . 狠下决心奋力攻关,如果外国不愿提供核心技术。
C . 外国不愿提供核心技术,就狠下决心奋力攻关。
D . 外国提供了核心技术,就狠下决心奋力攻关。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如今,中国高铁的检验标准精确到了0.01毫米;为了突破碰撞安全防护系统关键技术的难关,我们做了18种概念模型。
广东省梅州市某重点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粤教版(1)

2021年上期高一中考试题语文(时刻:120分钟分值:150分)一、语言文字应用(每题3分)1. 以下加横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鱼凫(fú) 石栈(jiàn) 抚膺(yīnɡ)B.猿猱(róu) 扪参(shēn) 号古木(hào)C.巉岩(chán) 喧豗(huī) 峥嵘(zhēnɡ)D.吮血(shǔn) 砯崖(bīnɡ) 咨嗟(jiē)2. 以下语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为哪一项()A.战斗游戏时,动物相互亲热地撕打,看似战斗猛烈,其实极有分寸。
B.动物常常兴高彩烈地独自奔跑、跳跃,在原地打圈子。
C.通过自得其乐的游戏,使动物紧张的自然竞争生活取得某种调剂和补偿。
D.游戏的实践性强,能产生直截的成效反馈,对锻炼动物的能力很有效。
3.下面四句中符合语言简明要求的一项为哪一项()A.他喜爱冬泳、登山,要把自己锻炼成具有强健体魄的人。
B.进了学校,咱们看到同窗们正在进行学习,教师们正在进行认真的备课。
C.教师们反复多次地苦口婆心地教诲过咱们要尽力学习。
D.他对我的帮忙真是太大了,我真是从内心由衷地感激他。
4.下面是《祝愿》中的几句话,语序被打乱了,其正确的顺序应是()①满天飞舞②下午竟下起雪来③将鲁镇乱成一团糟④天色愈阴暗了⑤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⑥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A.②③④⑤①⑥B.④②③⑤①⑥C.④②⑤①⑥③D.⑤①②③④⑥5.以下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语,利用不适当的一项为哪一项()A.麦积山高仅142米,但山形独特,孤峰突起,犹如麦垛。
在山崖上,开凿了成千的石窟和佛像,有很高的艺术价值B.在坎坷的山路上,这款新型越野车充满力道的轮胎仍然牢牢抓住地面,转向的指向性准确,车尾的随动性也超级好。
C.法国新闻台在报导中说,神七发射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整个进程十全十美,说明中国在航天领域又迈出重要一步。
D.在动物心中,人类的行为也可能显得十分怪僻,不可理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梅州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36分)1. (6分) (2019高三下·吉林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网络信息时代,高新技术对社会生活领域的广泛渗透,不仅严重地冲击了当下的社会秩序和规则体系,更加深了人类现代生活的风险程度,极大地增加了个人生活的流变系数,使人的全面发展面临多重困境。
在物理空间的维度里,人们在血缘的身份确证、地缘的时空限制和业缘的群体认同等因素的制约下,进行着有限的交往。
然而,虚拟空间极大地拓展了人们的生存和交往领域,交往主体以符号化的形式开展着全新的网际交往。
借助于数字化的信息符号,构成了虚拟主体的符号化表达,使得虚拟环境中的交往主体摆脱了现实世界中生理、地域和身份的束缚,增强了交往的自主性,丰富了交往的形式。
但是,新型交互模式的出现,也不可避免地给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难题。
人的自主性生存、多样化选择程度的加深与自我身份的迷失、社会归属的削弱相伴而生,虚拟生存虽然改变了现代人的技术体验和空间体验形式,但也滋生着现代生存的深层焦虑。
虚拟主体是一个符号,进行着自觉选择下的行为体验,然而,这一符号又随时变成一副面具,遮掩了行为主体的“本我”,进而导致了人的多重人格。
现实生活世界与网络虚拟世界的不同境遇和生活规范将造成“本我”与虚拟主体“网我”的分离甚至对立。
自我存在方式的分裂,带来的不仅是自我认同的危机,更遮蔽了“本我”的真实性,严重影响人的全面发展。
科技巨大的革命力,在为人类创造超越现实、实现自我、追求解放的条件和手段的同时,也逐渐演化成为一种框架,使人类反被置于技术的框架之中,正如马克思当年指出的:“我们的一切发现和进步,似乎结果是使物质力量成为有智慧的生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
”现代技术的无节制扩张,形成了巨大的张力,形成了巨大的科技漩涡,让越来越多的人不得不遵循技术逻辑而生存。
事实上,原始的技术充分地凝结和释放着人文智慧,但现代技术的崛起,魔幻般地幻化出巨大的物质力量的同时,也导致人与自然、技术与人文之间的关系空前紧张。
这种片面性的急剧扩张所形成的科技漩涡,无情地将人类抛入一个机械力高度发达,但生存危机丛生的世界之中,技术逻辑约定着人的生存逻辑,从而使人文价值和人的生命意义走向了失落。
在网络信息空间里,人们在面临多元文化交相辉映、多元价值交相激荡、多元信仰交相碰撞的文化样态的同时,还受制于技术理性的支配,导致人的全面发展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
假设技术理性被不断泛化成主导其他理性和衡量意义价值的标尺,被认定为这个时代人的最根本的,也是唯一的思维方式和生存方式,那么,根植于人类生活意义的文化生活便彻底地失去了价值根基。
这样,科技文化的发展,反过来也制约了人文文化。
随着虚拟时代的到来,人文理性和技术理性、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这一系列矛盾加剧了科技文化与人文诉求的断裂,彰显人类生活意义的文化褪去了人文价值理性的关怀,这种人文失落必然滋生着文化的嬗变。
(摘编自王丽鸽、李炳毅《试论网络社会下人的虚拟生存与全面发展》)(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 人的全面发展面临多重困境,与高新技术冲击当下的社会秩序和规则体系,加深人类现代生活的风险程度有关。
B . 与物理空间不同,在虚拟空间里的网际交往中,人们的血缘的身份、地缘的时空和业缘的群体将不复存在。
C . 原始技术充分地凝结和释放着人文智慧,而现代技术在幻化出巨大的物质力量的同时,也产生了负面作用。
D . 人在网络信息空间里,除了面临多元文化、多元价值等文化样态,也受到技术理性的支配,人的全面发展受到影响。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文章从空间扩大、科技旋涡和文化嬗变三个结果阐述网络时代人的发展的困境。
B . 文章除了阐述网络社会带来的现实症结外,也提到了其带来的好处,有辩证意味。
C . 文章第三段引用马克思的有关言论,论述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带来的负面作用。
D . 与重视人的全面发展的写作动机有关,文章着重论证了虚拟空间对人生存的影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 自我身份的迷失、社会归属的削弱,导致人的自主性生存、多样化选择程度的加深,滋生现代生存的深层焦虑。
B . 人在网络世界中的虚拟主体“网我”比在现实世界中的行为主体“本我”更真实,两者可能产生分离甚至对立。
C . 现代技术的巨大张力使人们自觉主动地按技术逻辑约定生存逻辑,使人文价值和人的生命意义走向了失落。
D . 技术理性如果成为主导其他理性和衡量意义价值的标尺,会制约人文文化的发展,甚至会使人类失去人文价值理性的关怀。
2. (18分) (2016高一上·龙江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一钵了却谁的浮生闫荣霞李叔同“二十文章惊海内”,会做诗、会填词、会书法、会作画、会篆刻,又会音乐、会演戏……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是他不会的?鲁迅、郭沫若也以得他一幅字为无上荣耀。
他作的《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我毕业的时候还在唱;这样的歌就是诗了,他的诗又怎能不好:“梨花淡白菜花黄,柳花委地芥花香。
莺啼陌上人归去,花外疏钟送夕阳。
”连他给友人夏丏尊的画随便题两句话,都好得不行的:“屋老。
一树梅花小。
住个诗人,添个新诗料。
爱清闲,爱天然;城外西湖,湖上有青山。
”(《为题小梅花屋图》)可是一入佛门,以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今后种种,譬如今日生,就完全置之度外了。
叶圣陶谈弘一晚年书法:“就全幅看,好比一位温良谦恭的君子,不亢不卑,和颜悦色,在那里从容论道。
……毫不矜才使气,功夫在笔墨之外,所以越看越有味。
”就像一道虹敛去七彩,白气藏身天地间,非为字变,实则人变。
当了和尚,字也有了一颗为僧为佛的心,自然是“刊落锋颖,一味恬静”。
就如他这个人。
初始华丽,剃须裹腰在舞台上扮茶花女,如今却是面容清癯,眉目疏淡,一个过午不食、行脚度世的老和尚。
就像烟花“啪”地炸开,整个天地都为之增了色彩。
眼看着亮了,更亮了,大了,更大了,圆了,又更圆,然后暗了,又更暗……整个人生就这样由绚丽归于平淡。
环顾当年,人们对大才子李叔同出家动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大师的弟子、著名美术家丰子恺则提出独到的见解,他说:“我以为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层: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
物质生活就是衣食。
精神生活就是学术文艺。
灵魂生活就是宗教。
‘人生’就是这样一个三层楼。
而弘一法师,就是一层一层走上去的。
”丰子恺的“人生三层楼”的说法,切合实际,振聋发聩,一扫世俗们对李叔同出家因由的所有推测之说。
庄子讲天地有大道,却是一定要做到“无己”,成为“至人”,才能得之。
世事不再关注,生死不再思虑,贫富得失不是挂在心尖上的事,形如槁木,心如死灰,游于宇内。
可是,要想得到大道的快乐,却要能熬得过刳骨剔肉的痛苦。
剃度后,与他有过刻骨爱恋的日籍夫人伤心欲绝地携了幼子千里迢迢赶到灵隐寺,他铁石心肠,竟然连庙门都没有让他们进,妻子无奈离去,只是对着关闭的大门悲伤地责问道:“慈悲对世人,为何独伤我?”他用刳骨剔肉的痛苦,置换了真正的自由。
一切他都舍得,只为追求心中那一点萤火。
我们对于追求自由的人一向是敬仰的。
自身是燕雀,怎不羡鸿鹄?林语堂说:“他曾经属于我们的时代,却终于抛弃了这个时代,跳到红尘之外去了。
”张爱玲说:“不要认为我是个高傲的人,我从来不是的——至少,在弘一法师寺院围墙的外面,我是如此的谦卑。
”赵朴初评他是:“无尽奇珍供世眼,一轮圆月耀天心。
”其实他才不要当什么奇珍和明月,他不过是为了自己的心罢了。
所以他出家也不是为当律宗第十一代世祖,更不为能和虚云、太虚、印光并称“民国四大高僧”。
弃家毁业不为此,大彻大悟不消说。
那些虚名,他是不要的。
真实的他,63个流年,在俗39年,在佛24年,恪遵戒律,清苦自守,传经授禅,普度众生,却自号“二一老人”:一事无成人渐老,一钱不值何消说。
1942年10月13日,弘一写下“悲欣交集”四字。
三天后,沐浴更衣,安详圆寂。
“问余何适,廓而忘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一钵了却他的浮生,他的粗钵里盛满自由。
注:在中国近百年文化发展史中,弘一大师李叔同是学术界公认的通才和奇才,作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他最早将西方油画、钢琴、话剧等引入国内,且以擅书法、工诗词、通丹青、达音律、精金石、善演艺而驰名于世。
在他艺术发展如日中天时,他毅然摒弃了世俗,中年出家后成为南山律宗一代祖师,被誉为“民国四大高僧”。
(1)下面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A . “在弘一法师寺院围墙的外面,我是如此的谦卑”一句,以高傲的张爱玲的谦卑,体现出了李叔同的大家风范。
B . 作者将弘一人生的转变比作烟花,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他前半生的绚丽与后半生的平淡,以二者强烈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其人生轨迹转变的深深的忧伤。
C . “一钵了却谁的浮生”这个题目新颖别致,一方面与李叔同的身份、性格紧密相连,另一方面也有引人入胜、发人深思的作用。
D . 弘一在写下“悲欣交集“四字后圆寂,表明他认为自己的人生既有喜的一面,也有悲的一面,是留有遗憾的,对自己的抉择隐隐流露出悔意。
E . 全文不仅在写李叔同的才华——天才般的才华,更在写他坚定舍弃,对真正自由的追求。
在当今物质至上、利益为先的商品时代,李叔同的这种追求,是照鉴我们灵魂的一面镜子。
(2)文章中有一句话,“要想得到大道的快乐,却要能熬得过刳骨剔肉的痛苦。
”作者认为,“快乐”和“痛苦”分别指什么?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3)作者在文中直接引用了李叔同作的《送别》和他的诗,又大量地引用了名家的言论,请简要分析这些引用的作用。
(4)李叔同“二十文章惊海内”,可谓是传奇般的天才,在艺术事业如日中天之时毅然毁家弃业,皈依佛门,以一钵了却浮生。
你如何理解他的人生抉择?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3. (12分) (2020高二上·怀远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反对票刘清才李希三从局长位子上退下来,走进霍然茶社,在一个靠窗的位置坐下,要了一杯茶,眼睛投向窗外。
这是他第一次来这家茶社,这里的一切他都感到新鲜。
虽然每天上下班都要路过这里,也曾想上来喝喝茶,聊聊天,但是,一个接一个的工作催着他,就像大风中的风车,一个劲儿转不停,一直没有时间。
回眸担任局长的这些年,每日每时不如同箭在弦上,片刻不敢放松,深恐有半点闪失。
还好,自己在任期间,所作所为有目共睹,虽不敢说有口皆碑,但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是肯定的!王大为在李希三对面一屁股坐下,一口喝光服务员端过来的一杯热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