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典型零件的数控车削、铣削加工工艺编制

合集下载

铣削加工工艺讲解

铣削加工工艺讲解

切入切出路径
铣削内轮廓的切入切出路径
铣削内圆的切入切出路径
切入切出路径
铣削内轮廓的切入切出路径
从尖点切入铣削内轮廓
切入切出路径
粗、精加工分开及对称去除余量等措施来 减小或消除变形的影响
零件结构的工艺性分析
提高工艺性的措施 :
减少薄壁零件或薄板零件 尽量统一零件轮廓内圆弧的有关尺寸
保证基准统一原则
零件图形的数学处理
数控加工的数值计算是程序编制中一个关键的环节。
编程尺寸确定的步骤:
基本尺寸换算成平均尺寸
保持原重要的几何关系不变并修改一般尺寸
数控铣床的坐标系统
立式升降台铣床的 坐标方向为:Z轴垂 直(与主轴轴线重 合),向上为正方向; 面对机床立柱的左右 移动方向为X轴,将 刀具向右移动(工作 台向左移动)定义为 正方向;根据右手笛 卡尔坐标系的原则, Y轴应同时与Z轴和X 轴垂直,且正方向指 向床身立柱。
立式铣床的坐标系统
数控铣床的坐标系统
确定对刀点与换刀点
对 刀 点 与 加 工 原 点 重 合
确定对刀点与换刀点
对刀点在几何对称中心
确定对刀点与换刀点
×对刀点
对刀点在加工过程中便于检查
确定对刀点与换刀点
对刀点可以设在零件上、夹具上或机床上,但必须与零 件的定位基准有已知的准确关系。当对刀精度要求较高 时,对刀点应尽量选在零件的设计基准或工艺基准上。 对于以孔定位的零件,可以取孔的中心作为对刀点。
切入切出路径
铣削外圆的切入切出路径
切入切出路径
铣削外轮廓的切入切出路径
切入切出路径
当铣切内表面轮廓形状时,也应该尽量遵循 从切向切入的方法,但此时切入无法外延,最好 安排从圆弧过渡到圆弧的加工路线。当实在无法 沿零件曲线的切向切入、切出时,铣刀只有沿法 线方向切入和切出,在这种情况下,切入切出点 应选在零件轮廓两几何要素的交点上,而且进给 过程中要避免停顿。

数控加工工艺

数控加工工艺
26
2.1 数控加工工艺基础
(4)在同—次安装中进行的多个工步,应先安排对工件 刚性破坏较小的工步。
(5)为了提高机床的使道工序。
(6)加工中容易损伤的表面(如螺纹等),应放在加工路线 的后面。
(7)上道工序的加工不能影响下道工序的定位与夹紧,中 间穿插有通用机床加工工序的也要综合考虑。
3)加工顺序的安排
25
2.1 数控加工工艺基础
(1)尽量使工件的装夹次数、工作台转动次数、刀具更 换次数及所有空行程时间减至最少,提高加工精度 和生产率。
(2)先内后外原则,即先进行内型内腔加工,后进行外 形加工。
(3)为了及时发现毛坯的内在缺陷,精度要求较高的主 要表面的粗加工一般应安排在次要表面粗加工之前; 大表面加工时,因内应力和热变形对工件影响较大, 一般 也需先加工。
(2)对于既有铣面又有镗孔的零件,可先铣面后镗孔。按 此方法划分工步,可以提高孔的精度。因为铣削时切 削力较大,工主件要易内容发生变形。先铣面后镗孔,使其有 一段时间恢复,减少由变形引起的对孔的精度的影响。
(3)按刀具划分工步。某些机床工作台回转时间比换刀时 间短,可采用按刀具划分工步,以减少换刀次数,提 高加工效率。
2.1 数控加工工艺基础
2)零件各加工部位的结构工艺性应符合 数控加工的特点 (1)统一几何类型或尺寸。 (2)内槽圆角的大小决定着刀具直径的大小,因而内槽圆角 半径不应过小。
16
2.1 数控加工工艺基础
(3)零件铣削底平面时,槽底圆角半径r不应过大。
图2.6 零件底面圆弧对结构工艺性的影响
(4)应采用统一的基准定位。
数控技术及应用
1
数控技术及应用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数控加工工艺 第三章 数控加工编程 第四章 数字控制原理 第五章 计算机数控装置 第六章 数控机床检测装置 第七章 数控机床伺服系统 第八章 数控机床的机械结构 第九章 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

数控加工工艺学课程标准

数控加工工艺学课程标准

《数控加工工艺学》课程标准(数控专业)职业技术教育中心二〇一四年五月八日目录1.概述 (3)1.1课程性质 (3)1.2课程设计思路 (3)2.课程目标 (3)3.课程内容和要求 (4)4.实施建议 (8)4。

1 教学建议 (8)4。

2 教材编写建议 (9)4。

3考核评价建议 (9)4.4实验实训设备配置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0)一、概述(一)课程性质1、授课对象《数控加工工艺学》课程是一门以数控技术基本理论为基础,并与生产实际紧密相关的专业理论课。

课程要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职业能力发展为本的思想.它的主要授课对象是数控专业二年级的学生,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数控加工工艺的技能。

2、参考课时总课时为210课时,理论教学课140时,实践教学70课时.3、课程性质《数控加工工艺学》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数控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课程,也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的内容包括:数控入门知识、数控机床的组成,数控编程基础、数控机床切削加工工艺和数控机床电加工工艺。

(二)课程设计思路1.知识与技能并重,通过实践巩固知识,通过知识的掌握扩展实践方法和技巧.2.任务驱动,促进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教学改革。

3.设置学生思考和实践环节。

二、课程目标(一)总目标使学生掌握数控机床加工操作工所需要的技术基础理论;对本专业所需要的数控加工技术具有一定的分析、处理能力;能与数控加工编程和数控机床操作实训课程相配合,掌握数控加工全过程所必需的基础理论,为其职业生涯的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二)具体目标1、知识教学目标熟悉数控与数控机床的概念;掌握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了解数控技术的发展。

了解数控机床各部分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以手工编程作为重点,掌握数控编程的过程、步骤,程序的结构等基础知识,掌握数控编程所必需的工艺处理、数学处理的基本知识;了解自动编程的基础知识。

了解本专业数控加工工艺基础知识,并结合数控机床操作实训掌握其完整的加工工艺。

数控铣削加工工艺与编程实例

数控铣削加工工艺与编程实例

(3)工、量、刃具选择
(4)合理选择切削用量
2.编制参考程序 1)认真阅读零件图,确定工件坐标系。根据工件坐标系 建立原则,X、Y向加工原点选在φ60H7mm孔的中心, Z向加工原点选在B面(不是毛坯表面)。工件加工原点 与设计基准重合,有利于编程计算的方便,且易保证零 件的加工精度。Z向对刀基准面选择底面A,与工件的定 位基准重合,X、Y向对刀基准面可选择φ60H7mm毛坯 孔表面或四个侧面。 2)计算各基点(节点)坐标值。如图3-112所示各圆的 圆心坐标值见表3-32。
子程序:
3.6.4 加工中心零件的编程与操作
图3-105所示为端盖零件,其材料为45钢,毛坯尺寸为 160mm×160mm×19mm。试编写该端盖零件的加工 程序并在XH714加工中心上加工出来。
(1)加工方法 由图3-105可知,该盖板材料为铸铁,故毛坯为铸件,四 个侧面为不加工表面,上下面、四个孔、四个螺纹孔、 直径为φ60mm的孔为加工面,且加工内容都集中在A、 B面上。从定位、工序集中和便于加工考虑,选择A面为 定位基准,并在前道工序中加工好,选择B面及位于B面 上的全部孔在加工中心上一次装夹完成加工。 该盖板零件形状较简单,尺寸较小,四个侧面较光滑, 加工面与非加工面之间的位置精度要求不高,故可选机 用平口钳,以盖板底面A和两个侧面定位,用机用平口 钳的钳口从侧面夹紧。
3)参考程序:数控加工程序单见表3-33。
加工φ160mm中心线上孔的子程序的数控加工程序单见 表3-33。
加工φ100mm中心线上孔的子程序的数控加工程序单见 表3-33。
3.操作步骤及内容 1)机床上电。合上空气开关,按“NC启动”。 2)回参考点。选择“机械回零”方式,按下“循环启动”按钮,完成 回参考点操作。返回零点后,X、Y、Z三轴向负向移动适当距离。 3)刀具安装。按要求将所有刀具安装到刀库,注意刀具号是否正 确。 4)清洁工作台,安装夹具和工件。检查坯料的尺寸,确定工件的 装夹方式(用机用虎钳夹紧)。将机用虎钳清理干净装在干净的工 作台上,通过百分表找正、找平机用虎钳并夹紧,再将工件装正在 机用虎钳上,工件伸出钳口8mm左右。

数控铣削加工工艺与编程

数控铣削加工工艺与编程

第三章数控铣削加工工艺与编程第一节数控铣削加工工艺序号:19要紧内容:一、数控铣床的要紧加工对象数控铣床的要紧加工对象有:1.平面类零件2.变歪角类零件3.曲曲折折曲曲折折折折面类(立体类)零件。

二、数控铣削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数控加工程序不仅包括零件的工艺规程,还包括切削用量、走刀路线、刀具尺寸和铣床的运动过程等,因此必须对数控铣削加工工艺方案进行具体的制定。

1.数控铣削加工的内容〔1〕零件上的曲曲折折曲曲折折折折线轮廓,特别是由数学表达式描绘的非圆曲曲折折曲曲折折折折线和列表曲曲折折曲曲折折折折线等曲曲折折曲曲折折折折线轮廓;〔2〕已给出数学模型的空间曲曲折折曲曲折折折折面;〔3〕外形复杂、尺寸繁多、划线与检测困难的部位;〔4〕用通用铣床加工时难以瞧瞧、测量和操纵进给的内外凹槽;〔5〕以尺寸协调的高精度孔或面;〔6〕能在一次安装中顺带铣出来的简单外表;〔7〕采纳数控铣削后能成倍提高生产率,大大减轻体力劳动强度的一般加工内容。

2.零件的工艺性分析〔1〕零件图样分析1〕零件图样尺寸的正确标注;2〕零件技术要求分析;3〕零件图上尺寸标注是否符合数控加工的特点。

〔2〕零件结构工艺性分析1〕保证获得要求的加工精度;2〕尽量统一零件外轮廓、内腔的几何类型和有关尺寸;3〕选择较大的轮廓内圆弧半径;4〕零件槽底部圆角半径不宜过大;5〕保证基准统一原那么;6〕分析零件的变形情况。

〔3〕零件毛坯的工艺性分析1〕毛坯应有充分、稳定的加工余量;2〕分析毛坯的装夹适应性;3〕分析毛坯的余量大小及均匀性。

小结:数控铣床要紧加工对象的特点、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序号:20课题课题二数控铣削工艺路线课时 2目的要求具体了解制定数控铣削工艺路线的各个环节,明确各项细那么,掌握“合理〞度。

知识点加工方法、工序、加工顺序、装夹方案、进给路线、切进、切出、行切、环切。

要害点加工方法、加工顺序、进给路线、切进、切出教学进程设计1.具体介绍数控铣削工艺路线的各个环节;2.强调合理性;3.举例引证。

浅议数控车削典型零件工艺路线的制定

浅议数控车削典型零件工艺路线的制定

浅议数控车削典型零件工艺路线的制定摘要:本文对零件图样进行了分析、确定数控车削加工内容,阐明了机械类数控车削加工工艺主要内容及加工工艺,拟定数控车削加工方案。

探讨了工程实践中加工表面的加工方法、安排工序的先后顺序、确定刀具的走刀路线等内容。

关键词:加工工艺零件图样走刀路线1 概述本文根据数控机床的特点,针对具体的零件,进行了工艺方案的分析,工装方案的确定,刀具和切削用量的选择,确定加工顺序和加工路线,数控加工程序编制。

通过整个工艺的过程的制定,充分体现了数控设备在保证加工精度,加工效率,简化工序等方面的优势。

数控车床的加工的适应性分析,包括:填写数控加工工艺技术文件;编制数控加工程序;确定切削用量、选用刀具、确定装夹方案、选择定位基准等,数控加工工序的设计;处理与非数控加工工序的衔接、安排加工顺序,划分工序等,确定加工方案,制定数控加工工艺路线;分析零件图,明确加工内容和技术要求;确定进行数控加工的零件内容(即加工对象)。

2 数控车削加工工艺根据车削加工的一般工艺原则并结合数控车床的特点,制订零件的数控车削加工工艺显得非常重要。

其主要内容有:分析被加工零件图样,确定在数控车床上加工内容,在此基础上确定在数控车床上的工件装夹方式、加工顺序、刀具的进给路线以及刀具、夹具、切削用量的选择等。

3 分析零件图样3.1 确定数控车削加工内容3.2 数控车削加工方案的拟定数控车削加工方案的拟定是制定数控车削加工工艺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主要内容包括:选择各加工表面的加工方法、安排工序的先后顺序、确定刀具的走刀路线等。

数控车削加工工序划分常有以下几种方法:①按粗、精加工划分工序。

②按所用刀具划分工序。

③按加工部位划分工序。

④按安装次数划分工序。

3.3 设计内容数控车削加工工序划分后,对每个加工工序都要进行设计。

设计主要包括选择定位基准、确定装夹方案、选用刀具、确定切削用量等内容。

3.3.1 确定装夹方案数控车削加工在零件加工定位基准的选择上相对比较简单。

典型零件数控加工工艺分析实例

典型零件数控加工工艺分析实例

说明:表格中刀尖半径和备注栏可以不要;25×25 指车刀刀柄的截面尺寸。
(5)切削用量选择
一般情况下,粗车:恒转速 n=800r/min 恒线速 v=100m/min
进给量 f=0.2mm/r 以下
vf=120m/min
背吃刀量 ap=2mm 以下
精车:恒转速 n=1100r/min 恒线速 v=150m/min
以零件右端面和中心轴作为 坐标原点建立工件坐标系。
根据零件尺寸精度及技术要 求,零件从右向左加工,将粗、 精加工分开来考虑。
加工工艺顺序为:车削右端面→复合型车削固定循环粗、精加工右端需要加工的所有轮 廓(粗车Φ44、Φ40.5、Φ34.5、Φ28.5、Φ22.5、Φ16.5 外圆柱面→粗车圆弧面 R14.25→ 精车外圆柱面Φ40.5→粗车外圆锥面→粗车外圆弧面 R4.75→精车圆弧面 R14→精车外圆锥 面→精车外圆柱面Φ40→精车外圆弧面 R5)。 (4)选择刀具
所选定刀具参数如表 1-2 所示。 说明:铣削内、外轮廓时,铣刀直径受槽宽限制,可选择φ6 的立铣刀;精铰的量通常 小于 0.2mm;刀刃和长度通常要比切削的深度大。 5.切削用量选择 一般情况下,粗铣:恒转速 n=600r/min
进给量 f=180mm/min 以下 背吃刀量 ap=5mm 以下 精车:恒转速 n=800r/min 进给量 f=120mm/min 以下
零件的底面和外部轮廓已经加工,本工序是在铣床上加工槽与孔。 1.零件图分析
凸轮内外轮廓由直线和圆弧组成。凸轮槽侧面和
20
0.021 0

12
0.018 0
两个内孔尺寸精
度要求较高,表面粗糙度要求也较高,Ra1.6;内孔

20

数控技术专业课程标准精选全文完整版

数控技术专业课程标准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2、数控编程与加工操作《数控编程与加工操作》课程标准适用专业:数控技术课程类别:职业能力课程修课方式:必修教学时数:96编制人:审定人:一、课程定位《数控编程与加工操作》根据数控技术专业“数控机床编程与加工操作”岗位能力需求,设定本课程为数控技术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教、学、做一体化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数控机床的组成,工作原理,会编制简单零件数控加工工艺文件,会编制数控车床加工、数控铣床加工、加工中心加工及线切割加工的加工程序并能熟练操作数控机床,完成加工任务。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机械制图》、《电工电子》、《机械基础》、《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普通机床加工实训》是学习此门课程的专业基础,后继课程《数控机床的故障诊断及维护》、《职业技能(数控车)鉴定》是此门课程的延伸学习,是对此门课程的巩固和提高。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产品质量意识和加工生产安全意识;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社会责任心;掌握必备的数控编程与加工操作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数控机床实践操作技能。

通过职业技能鉴定取得“数控车加工(中级)技能等级证书”。

二、设计理念与思路(一)课程设计理念本课程立足于数控技术专业岗位能力培养,引入职业标准,秉承“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驱动为导向,工学结合”的课程设计理念,注重学生加工工艺、编程、操作等技能的培养,夯实基础,由浅入深,把编程指令与生产单位的典型零件的加工任务相融合,教、学、做一体,教会学生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学习热情。

(二)课程设计思路该课程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任务驱动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并让学生在完成具体任务的过程中学会构建数控编程与加工操作等相关知识,并发展相关职业能力。

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并融合了数控机床加工(中级工)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职业能力的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先加工内孔各表 面,再加工外轮廓表 面。由于该零件为单 件小批量生产,外轮 廓表面车削走刀路线 可沿零件轮廓顺序进 行。
外轮廓加工走刀路线
4、刀具选择
5、切削用量选择
根据被加工表面质量要求、刀具材料 和工件材料,参考切削用量手册或有关资 料选取切削速度与每转进给量,计算结果 祥见工序卡。
6、数控加工工艺卡片拟订
2)先加工左、右端面。
3)内孔尺寸较小,镗1﹕20锥孔、φ32孔及 15°斜面时需掉头装夹。
2、确定装夹方案
1)内孔加工时以外圆定位,用三爪自动 定心卡盘夹紧。 2)加工外轮廓时,需要设一圆锥心轴装 置,用三爪卡盘夹持心轴左端,心轴右 端留有中心孔并用尾座顶尖顶紧。
外轮廓车削装夹方案
3、确定加工顺序及走刀路线
6、填写数控加工工艺卡片
确 定 进 给 路 线
确 定 所 用 刀 具
确 定 切 削 参 数
填 写 工 艺 文 件
三、典型零件数控加工工艺分析实例
(一)数控车削加工典型零件工艺分析实例
轴承套 数控车削加 工工艺(单 件小批量生 产),所用 机床为 CJK6240。
1、零件图工艺分析 采取以下工艺措施: 1)编程时取基本尺寸。
2、确定装夹方案
1) 加工φ20、φ12两个孔时,以底面A定 位(必要时可设工艺孔),采用螺旋压 板机构夹紧。 2) 加工凸轮槽内外轮廓时,采用“一 面两孔”方式定位,即以底面A和φ20、 φ12两个孔两个孔为定位基准。
3、确定加工顺序及走刀路线
1)加工顺序的确定
先加工用作定位基准的φ20、φ12两个 孔,再加工凸轮槽内外轮廓表面。且粗、精 加工分开,其中φ20、φ12两个孔的加工采 用钻孔一粗铰一精铰方案。
1)走刀路线的确定
走刀路线包括平面进给和深度进给两部分。
平面内进给时,采用顺铣方式铣削。
外凸轮廓从切线方向切入。 内凹轮廓从过渡圆弧切入。 在xz平面(或yz平面)来回铣削逐渐进刀到 既定深度。
深度进给有两种方法:

先打一个工艺孔,再从工艺孔进刀到既定深 度。
4、刀具选择
5、切削用量选择 凸轮槽内、外轮廓精加工时留0.1 mm铣 削余量,精铰φ20、φ12两个孔时留0.1mm铰 削余量。 选择主轴转速与进给速度时,先查切削用 量手册,确定切削速度与每齿进给量,再计算 主轴转速与进给速度。
(二)数控铣削加工典型零件工艺分析实例
加工平面凸 轮零件上的槽 与孔,外部轮 廓已加工完, 零件材料为 HT200。
0.021 0
1、零件图工艺分析 1) 凸轮槽内外轮廓及φ20、φ12两个孔的 加工应分粗、精加工两个阶段进行,以保 证表面粗糙度要求。 2) 应以底面A定位,提高装夹刚度以满足 垂直度要求。
典型零件的数控车削加工工艺编制
数控车削加工工艺文件
数控车削加工工序卡片 数控加工工序说明卡 数控加工走刀路线图
工艺文件
数控车削加工刀具卡片
数控车削加工刀具调整图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典型数控车削零件的 加工工艺分析
工艺分析和制定过程:
零 件 图 纸 工 艺 分 析
确 定 装 夹 方 案
确 定 工 序 方 案
确 定 工 步 顺 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