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教资统考中学《综合素质》高频考点:教师的历史与传统文化素养(一)
广东省2016年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教师的历史与传统文化素考试题

广东省2016年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教师的历史与传统文化素考试题本卷共分为2大题6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20分,80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60分。
)1、相对于人的一生,岁月的长河沉静缓慢,一个小小的转弯,也往往会耗上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时间。
而历史的记录,浓缩这缓慢过程中关键性的拐点,放大这冗长沉闷中戏剧化的细节,甚至是剑拔弩张的氛围,慷慨激昂的情绪……读史,确实让人沉迷。
这段话的中心议题是。
A:记录历史B:岁月C:读史D:历史记录2、中国古人饮食文化中。
很强调座次的重要性,将座次上升为一种因包含礼仪的饮食文化。
在现代社会中,一般宴请也保留了一些座次礼仪,一般贵客应该坐在。
A:靠近门口的位置B:正对门口的位置C:坐北朝南D:坐西向东3、根据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A:具体思维与抽象思维并行发展阶段B:由抽象思维向具体思维过渡阶段C:由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D:完全属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4、揭示了个体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发生认识论的创立者是瑞士心理学家()A:皮亚杰B:柯尔伯格C:格塞尔D:洛克5、心理定势对解决问题具有____A:努力程度B:能力高低C:任务难度D:运气好坏6、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策略是()A:元认知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组织策略D:复述策略7、下列有关操作技能的特点正确的是。
A:物质性、协调性、简缩性B:适应性、协调性、简缩性C:物质性、外显性、展开性D:观念性、协调性、适应性E:重视个别差异8、社会主义价值观分为两类,一是____,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职业道德B:八荣八耻C:以人为本D:五讲四美9、小娜是她们班的班长,她带领着班委会的成员维护班级的纪律.组织各种团体活动,大家都觉得自己在这个班级里像是在一个大家庭里一样,任课老师都说她们班的班委是整个年级最好的。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带答案解析《教师的历史与传统文化素养》考点新版考题 卷1

教师招聘题库带答案《教师的历史与传统文化素养》考点word版可编辑1.单选题。
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思想的是_____A、孔子B、老子C、孟子D、庄子2.单选题。
中国古人饮食文化中,很强调座次的重要性,将座次上升为一种包含礼仪的饮食文化。
在现代社会中,一般宴请也保留了一些座次礼仪,一般贵客应该坐在_____A、靠近门口的位置B、正对门口的位置C、坐北朝南D、坐西向东3.单选题。
“中国”作为我国国名的简称,开始于_____A、夏朝B、秦朝C、清朝D、辛亥革命后4.单选题。
秦朝郡守和县令的产生方式是_____A、世代相袭B、皇帝任命C、考试选拔D、地方推荐5.单选题。
秦、隋虽然是两个短命王朝,但分别为汉、唐盛世奠定了基础,它们共同的历史贡献是_____A、制定了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制度和政策B、开辟了沟通南北经济交流的水上运输通道C、修筑了大规模的军事防御工事D、推行了以思想统一服务于政治统一的统治方法6.单选题。
著有奠定了中医治疗学基础的《伤寒杂病论》的医学家是_____A、扁鹊B、张仲景C、华佗D、孙思邈7.单选题。
中国最出名的纸是产自什么地方?_____A、端州B、徽州C、苏州D、宣州8.单选题。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国人民抗日中心是_____A、晋察冀抗日根据地B、晋冀豫抗日根据地C、晋绥抗日根据地D、陕甘宁革命根据地9.单选题。
中国四大名楼中,不是位于长江以南的是_____A、岳阳楼B、鹳雀楼C、滕王阁D、黄鹤楼10.单选题。
成语“草木皆兵”反映的历史事件是_____A、淝水之战B、赤壁之战C、官渡之战D、长平之战11.单选题。
被称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的是_____A、林则徐B、魏源C、严复D、孙中山12.单选题。
科举制度创立于_____A、隋朝B、唐朝C、北宋D、明朝13.单选题。
春秋时期,周天子的地位一落千丈,诸侯王不再听命于周王,一些强大的诸侯趁机发动兼并战争,强迫其他各国承认其霸主地位。
2016年上半年北京中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教师的历史与传统文化素考试试卷

2016年上半年北京中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教师的历史与传统文化素考试试卷本卷共分为2大题6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20分,80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60分。
)1、一般而言,过度学习的程度达到一定程度时,效果较好,这个程度经研究为____A:100%B:80%C:150%D:200%2、下列各句在表达上没有语病的一句是____A: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B: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球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顶峰。
C:该市有人不择手段仿造伪劣产品,对这种坑害顾客骗取钱财的不法行为,应给以严厉打击。
D:马教授领导的科研组研制出能燃用各种劣质煤并具有节煤作用的劣质煤稳燃器,为节能作出了重大贡献3、我国《教师法》对教师的身份定位是__。
A.自由职业者B.国家公务员C.国家雇员D.专业人员4、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学习结果称为()A:学习目的B:教学目的C:学习目标D:教学目标5、关于知识与智力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二者是相互统一的B: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C:发展智力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D:掌握的知识越多.智力越高6、以下不属于影响迁移的客观因素的是____A:有意想象B:无意想象C:再造想象D:幻想7、教育心理实验法是_______的一种重要形式。
__A.实验室实验法B.教育经验总结法C.局外观察法D.自然实验法8、从法治角度讲,学生是__的社会个体。
A.特殊B.独立C.“边际”D.从属9、建立学习时间表属于学习策略中的__A.认知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元认知策略D.资源管理策略10、通常课堂里某些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是指()A.群体凝聚力B.课堂气氛C.群体规范D.课堂人际关系11、教育功能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的依据是()A:作用的对象B:作用的方向C:作用的呈现形式D:作用的目的12、下列哪种现象能表明新生儿的视听协调____A:有些婴儿听到音乐会露出笑容B:听到巨大的声响,婴儿会瞪大眼睛C:婴儿听到母亲叫“宝宝”,就会去找妈妈D:婴儿看到大人逗他说话,会一跳一跳表现出快乐的样子13、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除要求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外,还要求具有一定的____A:交往能力B:研究能力C:管理能力D:学习能力14、提出动机性遗忘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弗洛伊德B.罗杰斯C.布鲁纳D.斯金纳15、对有效完成任务所需的技能、策略及其来源的意识称为。
西藏2016年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教师的历史与传统文化素试题

西藏2016年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教师的历史与传统文化素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4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1、()是全部教育活动的核心、主题和灵魂。
A:教育理论B:教育目C:教学科研D:教书育人2、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是给学习者提供__A.图表B.新知识C.认知框架D.以上都对3、学生文化是介于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的一种文化现象,具有以下特点__ A.过渡性、非正式性、多样性、互补性B.过渡性、多样性、群体性、互补性C.非正式性、多样性、互补性、成熟性D.多样性、互补性、群体性、不成熟性4、《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基本普及学前教育。
重视()教育。
A:0—3岁婴幼儿B:2—5岁幼儿C:3—6岁儿童D:4—7岁学龄前儿童5、”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这副对联所指的历史人物是()A:诸葛亮B:文天祥C:林则徐D:岳飞6、教师要确立现代教育思想观念,最为主要的内容是指__。
A.教育观B.人才观C.应试升学观D.教育质量观E.精英教育观7、安德森的心理技能形成三阶段论的第二个阶段是__A.认知阶段B.联结阶段C.评价阶段D.自动化阶段8、在学业成功与失败归因中,内在的、可控的、不稳定的因素是。
A:努力程度B:能力高低C:运气好坏D:任务难易E:重视个别差异9、德育个体性功能的最高境界是__。
A.享用性功能B.教育性功能C.发展性功能D.生存性功能10、一个孩子帮妈妈洗碗,不小心打破了五个碗;另一个孩子在柜子上拿糖吃,打破了一个碗。
谁犯的错要大一些这是皮亚杰研究道德发展阶段经常采用的方法。
属于__A.两难故事法B.对偶故事法C.个案分析法D.文献研究法11、班级人际关系形成和发展的手段是。
A:学习B:交往C:锻炼D:考试E:重视个别差异12、我国小学德育主要由以下三部分构成()A: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B:道德教育、理想教育和劳动教育C:道德教育、公民教育和政治教育D:道德教育、爱国教育和理想教育13、-I’m going to study engineering in Qinghua University tomorrow.-____ .A:All the best in your studyB:All the best with your studyC:All the best in your businessD:All the best in your new job14、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
教师资格(统考)-中学综合素质-知识点归纳35-第四章 传统文化素养

第四章传统文化素养第三节传统文化素养一、关于称呼中国古代称谓总览中国人的称呼,实质上就是一部中国文化的发展史,其中蕴含着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历史的沉淀与变迁。
中国人的称呼是宗法、习俗、等级、地位、声望等的反映,尊长、后辈、上级、下属各有各的一套称呼,谁也不能逾越。
从称呼中我们可以看到国人对宗法礼制、尊卑长幼等礼法习俗的重视,对官职、科举的表示方式。
古往今来,中国人的称呼既反映出了人们对于成功的观念,又透射着一种“自卑下之道”的“谦恭精神”,这种人生精神,必定要在人们的语言、称呼中体现出来。
1.别称桑梓:家乡。
桃李:学生。
杏林:医生。
社稷、轩辕:国家。
丝竹:音乐。
汗青:史册。
桂冠、鳌头、榜首、问鼎、夺魁:第一。
父母:高堂、椿萱、双亲。
妻父:俗称丈人,雅称岳父、泰山。
兄弟:昆仲、棠棣(táng dì)、手足。
老师:先生、夫子、恩师。
学生:门生、受业。
学堂:寒窗、鸡窗,同学为同窗。
女婿:东床、东坦、娇客。
2.特殊称谓百姓:布衣、黎民、庶民、白丁。
兄弟排行:伯(孟)仲叔季。
伯:嫡长子;孟:庶长。
朋友称呼:贫贱之交;金兰之交;刎颈之交;忘年之交;竹马之交;布衣之交;患难之交。
3.年龄称谓垂髫:三四岁至八九岁。
总角:八九岁到十三四岁。
豆蔻:女孩还未成年,十三四岁到十五六岁。
其他:弱冠(20);而立(30);不惑(40);知天命(50);耳顺、花甲(60);古稀(70);耄耋(80-90);期颐(100)。
2.合称岁寒三友:松、竹、梅。
花中四君子:梅兰菊竹。
文人四友:琴棋书画。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三纲五常: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仁义礼智信。
三皇:天皇、地皇、人皇或伏羲、女娲、神农。
五金:金银铜铁锡。
五彩:青黄赤白黑。
五味:酸甜苦辣咸。
五行:金木水火土。
五声:宫商角徵羽。
三教九流:三教:儒佛道;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二、古代教育1.学校庠序:指古代的地方学校,后也泛称学校或教育事业。
2016年福建教师中学《综合素质》高频考点教师的历史与传统文化素养

2016年福建教师中学《综合素质》高频考点:教师的历史与传统文化素养(三)通过最新福建教师招聘考试资讯、大纲可以了解到2016年福建教招将于3月底报名,4月底笔试,笔试科目为《教育综合知识》和《学科专业知识》,福建中公教师考试整理了福建教师招聘备考资料大全供考生备考学习。
需要更多指导,请选择在线咨询一对一解答。
【高频考点速记】三、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一)1.四象2.五更我国古代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作五更、五鼓,或称五夜。
一更——黄昏、一鼓、甲夜——19—21点二更——人定、二鼓、乙夜——21—23点三更——夜半、三鼓、——23一1点四更——鸡鸣、四鼓、丁夜——1—3点五更——平旦、五鼓、戊夜——3—5点3.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和顺序为:正月:、二月:、三月:清明、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处暑八月:、九月:寒露、十月: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十二月:、大寒4.四时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
5.干支的合称。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
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古人以此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叫“于支纪法”。
6.纪年法我国主要有四种:(1)。
以王公在位年数来纪年。
(2)。
起开始有年号()。
此后每个皇帝即位都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
如《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等。
(3)于支纪年法。
于支纪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纪年法。
即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和子、丑、寅、卵、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按照顺序组合起来纪年。
如、乙丑等,经过六十年又回到甲子。
周而复始,循环不已。
我国传统纪年法依旧沿用于支纪年。
如:“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丁卵”指1627年。
(4)年号于支兼用法。
纪年时皇帝年号置前,干支列后。
(二)古代称谓1.年龄称谓12岁(女)——13岁(女)——豆蔻年华15岁(女)——及笄之年16岁(女)——20岁(女)——桃李年牮24岁(女)——花信年华始龀、龆年:男孩八岁束发:男子十五岁弱冠:男子二十岁而立:男子三十岁不惑:男子四十岁知命:男子五十岁2.别称父母称高堂、椿萱、双亲。
2016年上半年北京中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教师的历史与传统文化素考试试卷

2016年上半年北京中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教师的历史与传统文化素考试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共29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1、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要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是()A:国家课程B:地方课程C:学校课程D:基础型课程2、按照学习迁移内容的不同抽象与概括化水平进行的划分,可以分为。
A: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B:正迁移与横向迁移C:普通迁移与特殊迁移D: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3、我国《教师法》规定,取得初级中学教师资格的学历要求是__A.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B.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或者其他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C.高等师范院校本科以上学历D.研究生或大学本科毕业学历4、从迁移的观点来看,“温故而知新”属于。
A:顺向负迁移B:逆向负迁移C:逆向正迁移D:顺向正迁移5、《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任何人不得在中小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室.寝室.活动室或其他未成年人集中活动的场所吸烟.饮酒。
”这是为了保护学生的()A:人身自由权B:身心健康权C:人格尊严权D:隐私6、有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让孩子去各种各样的补习班、辅导班,结果往往适得其反,这说明我们在教育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____规律。
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互补性E:个别差异性7、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在履行对他人对社会的义务过程中所形成的道德责任感和自我评价能力是。
A:教师的义务B:教师的责任C:教师的良心D:教师的能力8、在教师的人格特征中,有两个重要特征对教学效果有显著地影响,,一是教师的热心和同情心,二是教师的。
A:敬业精神B:渊博的知识C: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D:高超的能力9、()把幼儿教育看作是整个学制系统的最初阶段,认为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提出“整个国家的基础在于童年的正确教育”。
教资文化素养高频考点

教资文化素养高频考点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教资考试是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是用来测评教师的专业知识、能力和素养的重要考试。
文化素养是考生在教资考试中最为重要的一个考点,也是考试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一个考点。
文化素养涵盖了广泛的知识领域,考生需要具备扎实的文化素养才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教资考试中文化素养的高频考点。
一、中国古代文化中国古代文化是教资考试中文化素养的一个重要部分。
考生需要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历史演变、思想文化、艺术成就等方面的知识。
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是如何影响当代社会的;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家思想等各种思想流派的主要内容和特点;中国古代的绘画、诗歌、音乐、舞蹈等各种艺术形式的代表作品和特色等。
这些知识点在教资考试中会以各种形式出现,考生需要对这些知识点有所了解和掌握。
二、世界文化除了中国古代文化,考生还需要了解一些世界文化的知识。
世界文化包括了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印度文化、埃及文化等各种文明的内容和特点。
考生需要了解这些文明对当今世界的影响,以及它们在文化交流、民族融合等方面的作用。
世界各国的文学、艺术、音乐、舞蹈等方面的知识也是考试中的高频考点,考生需要对这些内容有所了解和掌握。
三、教育思想教育思想是教资考试中一个重要的考点,也是一个常见的高频考点。
考生需要了解中国和世界各国的各种教育思想,如儒家教育思想、法家教育思想、民族主义教育思想、新儒家教育思想等,以及这些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考生还需要了解教育的基本原则、教育理论、教育方法等方面的知识。
这些内容在考试中会以各种形式出现,考生需要对这些知识点有所了解和掌握。
在教资考试中,文化素养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常见的考点。
考生需要了解中国古代文化、世界文化、教育思想、教育法规、教育改革等方面的知识,才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希望考生们认真备考,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水平,取得优异的成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频考点提要】
1.重大的历史事件、重要的历史人物;
2.中国传统的天文历法、思想文化以及民俗节日。
【高频考点速记】
一、中国历史重要事件
(一)原始社会
1.原始人群
♊元谋人
♋北京人
2.氏族公社时期
♊半坡文化和河姆渡文化
♋龙山文化和大汶口文化
(二)农业社会
1.中国文明时代的开始(夏一西周)
(1)夏朝
夏朝的建立
(2)商朝
♊盘庚迁都
♋甲骨文的出现
♌武王伐纣
(3)西周
封邦建国
西周分封始于周武王,为了巩固统治,成王时大规模分封诸侯。
2.中国封建时代的开始(东周一秦)
(1)春秋战国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商鞅变法
♌“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是我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形成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
(2)秦
♊秦统一六国
♋焚书坑儒
♌陈胜、吴广起义
3.封建制度的巩固到灭亡时期《汉一清》
(1)汉
♊楚汉之争
♋文景之治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张骞通西域
♎汉匈和亲
♏王莽改制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2)三国
(3)西晋
(4)东晋
(5)南北朝
(6)隋
♊科举制
♋开凿大运河
(7)唐
♊贞观之治
从627年至649年,是李世民统治的贞观年代。
♋玄奘西行
♌武则天改唐为周
♍文成公主人藏
♎鉴真东渡
♏开元盛世
在唐玄宗的治理下,社会政治比较安定,生产继续发展,唐朝进入全盛期,史称“开元盛世”。
♐安史之乱
♑黄巢起义
(8)五代十国
陈桥兵变
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东京(河南开封)东北的陈桥驿发动兵变,黄袍加身,取代后周,建立宋朝,定都东京,史称北宋。
(9)宋
♊杯酒释兵权
♋澶渊之盟
♌王安石变法
宋神宗即位后,锐意改革,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
♍靖康之变
(10)元
♊元统一中国
♋马可•波罗游历中国
♌红巾军起义
(11)明
♊明成祖迁都
1421年,明成祖朱棣将都城正式迁至北京,改北京为京师,改应天府为南京,成为留城。
♋郑和下西洋
♌戚继光抗倭
♍郑成功收复台湾
1661年,在东南沿海坚持抗清斗争的郑成功击败荷兰殖民者。
♎李自成起义
(12)清
♊康乾盛世
♋文字狱
文字狱是指封建社会统治者迫害知识分子的一种冤狱。
♌册封达赖喇嘛
♍林则徐虎门销烟
林则徐主持在虎门海滩销毁收缴的鸦片,使禁烟运动达到最高潮。
♎第一次鸦片战争和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
♏太平天国运动
♐英法火烧圆明园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八国联军侵略中国
(三)工业文明
1.辛亥革命
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东京正式成立,这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同盟会以“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革命纲领。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次年2月12日清帝退位,宣告清王朝专制统治结束。
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2.新文化运动
1915年9月。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易名《新青年》),揭开新文化运动序幕。
新文化运动猛烈地冲击了千百年来束缚中国人心智的道德,对于民国政治、思想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3.“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是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4.中国共产党成立
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此,在中国出现了一个完全崭新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其行动指南的、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
中国的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5.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民党改组完成和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6.南昌起义、秋收起义
7.红军长征
8.“九一八”事变
1931年9月18日晚,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突然向驻守在沈阳北大营的中国军队发动进攻,之后中国东北全部沦陷。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9.“七七”事变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称丢失一名士兵,要求进入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严词拒绝。
日军向城内的中国守军进攻,史称“七七”事变,拉开了日军全面侵华战争的序幕。
(四)现代文明
1.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1949年一1956年)
(1)开国大典
1949年10月1日下午,举行开国大典,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
(2)抗美援朝
(3)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总路线
(4)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5)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6)“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7)“文化大革命”
(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9)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0)《: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1)香港、澳门回归
(12)党的会议
♊中共十二大与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
♋中共十三大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及党的基本路线
♌中共十四大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中共十五大与邓小平理论
♎中共十六大与“三个代表”理论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与科学发展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