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山引水隧洞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某山引水隧洞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某山引水隧洞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工程特性表1 综合说明1.1 项目背景1.2 项目可研报告编制依据1.3 工程概况1.4 水文1.5 地质1.6 工程任务和规模1.7 工程布置及建筑物1.8 工程机电设备1.9 施工组织设计1.10 环境保护1.11 投资估算1.12 经济评价1.13 今后工作的建议2 水文2.1 流域概况2.2 气象2.3 水文基本资料2.4 径流2.4.1 长轩岭站径流2.4.2 吴家寺水库径流2.5 降雨及洪水2.6 泥沙分析3 工程地质3.1 勘察工作经过及主要成果3.2 区域地质概况3.3 输(引)水线路工程地质条件3.4 天然建筑材料3.5 工程地质初步评价及结论4 工程任务和规模4.1 本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及工程建设的必要性4.1.1 本区现状及近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4.1.2 灌区历年旱灾情况4.1.3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4.2 工程任务4.3 灌区需水分析4.3.1 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分析4.3.2 灌区农业灌溉需水量分析4.3.4 供需平衡分析计算4.4 工程规模4.4.1 引水工程设计流量确定4.4.2 特征水位5 工程选线、工程总布置及主要建筑物5.1 工程等别和标准5.1.1 主要建筑物级别的选定5.1.2 工程地震设防烈度的确定5.2 方案比较5.3 工程选线5.3.1 工程选线原则5.3.2 工程选线方案5.4 工程总布置5.5 主要建筑物5.5.1 主要建筑物布置、控制高程及主要尺寸5.5.2 主要建筑物输水能力计算5.5.3 围岩稳定分析及支护衬砌型式的选定5.5.4 排沙、泄洪的工程情况5.5.5 主要建筑物沉降位移观测布置设计5.6 主要工程量清单6 机电及金属结构6.1 机电6.1.1 节制闸启闭机选型6.2 金属结构6.2.1 钢闸门设计6.2.2 金属结构规格、数量汇总7 工程管理7.1 管理机构7.1.1 工程规模及任务7.1.2 管理机构设置7.2 工程管理范围及保护范围7.2.1 设计原则7.2.2 管理范围7.3 量水设施7.4 工程监测7.5 工程管理运用7.6 管理运行费来源及使用8 施工组织设计8.1 施工条件8.2 建筑材料、设备及器材供应情况8.3 施工水电供应及排水安排8.4 主体工程施工8.4.1 主体工程施工方法8.4.2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计划及劳力计划8.5 施工弃土、弃石的堆放和处理8.6 施工总布置8.6.1 施工总平面布置原则8.6.2 施工总平面布置8.7 施工总进度8.7.1 施工总进度安排原则8.7.2 工程筹建期、准备期、施工期和完建期进度控制计划8.7.3 施工总进度网络计划9 工程永久占地9.1 占地范围及实物指标9.2 占地补偿安排10 环境影响评价10.1 环境状况10.2 环境影响预测评价10.3 综合评价与结论11 工程投资估算11.1 编制说明11.1.1 工程概述11.1.2 投资主要指标11.1.3 编制原则和依据11.2 投资估算12 经济评价12.1 概述12.2 国民经济评价12.2.1 估算投资费用12.2.2 效益估算12.2.3 经济评价指标12.2.4 国民经济评价12.3 财务评价12.3.1 估算财务投资年费用12.3.2 供水成本12.3.3 供水水价测算12.3.4 财务评价12.4 综合评价附图:1、某市某区蔡榨镇某山引水隧洞工程位置图2、某市某区蔡榨镇引水隧洞工程方案布置图3、某市某区蔡榨镇某山引水隧洞工程总平面布置图(方案一)4、某市某区蔡榨镇某山引水隧洞工程纵剖面图(方案一)5、进口节制闸总体布置图(方案一)6、出口节制闸总体布置图(方案一)7、某市某蔡榨镇盘山渠整险加固和防渗处理设计图(方案二)1 综合说明1.1 项目背景某市某区蔡榨镇位于某市城区东北部60km,某城区东部20km,东与红安县交界,西与王家河镇接壤,北与塔耳岗乡隔山相望,南与六指店毗邻,地势北高南低,其北部与大别山余脉相连,属武湖流域上游的低山丘陵缺水死角地区,某山为全镇地形制高点,海拔高程为280m。
隧道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隧道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一、研究目的隧道工程是一项重大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对城市交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次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目的在于分析隧道工程的可行性,包括交通需求、地质条件、环境影响、经济效益等方面,为后续隧道工程的实施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
二、研究范围本次隧道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范围包括:隧道工程的地理位置、规模、技术方案、成本估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的分析。
涉及的隧道工程为城市地下交通隧道。
三、交通需求分析1. 城市道路交通状况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城市交通压力也日益加剧。
目前城市道路交通普遍拥堵,尤其是上下班高峰时段,交通状况恶化严重影响了市民的生活和工作。
2. 隧道交通需求针对城市道路交通拥堵问题,建设一条地下隧道是一种有效的缓解交通压力的手段。
根据城市交通需求分析,隧道交通需求大,如果能够建设一条贯穿城市的地下隧道,则能够有效改善城市道路交通状况。
四、地质条件分析1. 地质勘探结果通过地质勘探和工程地质勘察,获得了隧道工程的地质条件情况。
地质条件对于隧道工程具有重要的影响,包括地层岩性、地下水情况、地下构造等方面。
2. 地质条件的影响地质条件是隧道工程的基础,对隧道工程的设计、施工、运营具有重要的影响。
地质条件的恶劣会增加隧道工程的风险和施工难度,因此需要充分考虑地质条件对于隧道工程的影响。
五、环境影响评估1. 隧道施工环境影响隧道施工过程中会对周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包括土地利用、噪音、振动、尘土等方面。
因此,在隧道工程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环境影响,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以减轻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2. 隧道运营环境影响隧道建成后将对周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包括交通、噪音、空气质量等方面。
因此,在隧道运营过程中需要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六、经济效益评估1. 隧道工程投资隧道工程的投资主要包括工程建设投资和运营管理投资。
根据隧道工程的规模、技术方案、地质条件等情况,对隧道工程的投资进行了估算。
隧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隧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摘要:隧道是一种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隧道工程建设的可行性研究对于隧道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通过对隧道工程可行性的相关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和措施,以确保隧道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和最终实现预期目标。
一、引言隧道是一种特殊的地下交通通道,其建设对于城市的交通网络和基础设施具有重要意义。
隧道工程的规划、设计和施工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包括地质条件、交通需求、施工技术和经济效益等。
本报告将对隧道工程的可行性进行研究,旨在分析和评估隧道工程建设的可行性,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二、隧道工程可行性分析1. 交通需求分析隧道工程的建设首先要考虑的是交通需求。
通过对当前交通流量和未来交通需求的分析,可以确定隧道工程的规模和设计参数。
此外,还需考虑隧道与周边道路网络的连接情况,以确保隧道工程的交通效益和便利性。
2. 地质环境分析地质条件是隧道工程建设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通过对隧道所经过地质环境的勘测和分析,可以评估隧道工程的地质风险和施工难度。
同时,还需要制定相应的地质调查和处理方案,以减少地质灾害对隧道工程的影响。
3. 施工技术分析隧道工程的施工技术是保障工程质量和进度的重要保障。
通过对不同施工技术的比较和评估,可以选择最适合的施工方法和工艺流程。
同时,还需考虑施工设备和人员的配备情况,以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的可控性。
4. 经济效益分析隧道工程的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资源。
通过对工程造价、运营成本和收益回报的评估,可以确定隧道工程的经济效益和可行性。
同时,还需考虑风险管理和资金筹措的措施,以确保工程资金的稳定和可持续性。
三、隧道工程可行性评估1. 交通需求满足度通过对交通需求的分析和评估,可以确定隧道工程的交通需求满足度。
在当前交通流量和未来交通需求不断增长的情况下,隧道工程建设可以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和减少交通拥堵,从而提升城市交通运输的效益和便利性。
2. 地质风险评估地质条件是隧道工程建设中的重要影响因素。
武汉黄陂区红岗山引水隧洞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武汉市黄陂区蔡榨镇红岗山引水隧洞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工程设计证书等级:* 级证书编号:*********武汉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二○○四年八月批准:王怀清核定:邓克烈审查:郑杰校核:胡金平张冬梅编制:郑春林陈国富刘光辉周志华余和国吴冬贵肖晓凤万天新万学厚目录工程特性表1 综合说明1.1 项目背景1.2 项目可研报告编制依据1.3 工程概况1.4 水文1.5 地质1.6 工程任务和规模1.7 工程布置及建筑物1.8 工程机电设备1.9 施工组织设计1.10 环境保护1.11 投资估算1.12 经济评价1.13 今后工作的建议2 水文2.1 流域概况2.2 气象2.3 水文基本资料2.4 径流2.4.1 长轩岭站径流2.4.2 吴家寺水库径流2.5 降雨及洪水2.6 泥沙分析3 工程地质3.1 勘察工作经过及主要成果3.2 区域地质概况3.3 输(引)水线路工程地质条件3.4 天然建筑材料3.5 工程地质初步评价及结论4 工程任务和规模4.1 本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及工程建设的必要性4.1.1 本区现状及近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4.1.2 灌区历年旱灾情况4.1.3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4.2 工程任务4.3 灌区需水分析4.3.1 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分析4.3.2 灌区农业灌溉需水量分析4.3.4 供需平衡分析计算4.4 工程规模4.4.1 引水工程设计流量确定4.4.2 特征水位5 工程选线、工程总布置及主要建筑物5.1 工程等别和标准5.1.1 主要建筑物级别的选定5.1.2 工程地震设防烈度的确定5.2 方案比较5.3 工程选线5.3.1 工程选线原则5.3.2 工程选线方案5.4 工程总布置5.5 主要建筑物5.5.1 主要建筑物布置、控制高程及主要尺寸5.5.2 主要建筑物输水能力计算5.5.3 围岩稳定分析及支护衬砌型式的选定5.5.4 排沙、泄洪的工程情况5.5.5 主要建筑物沉降位移观测布置设计5.6 主要工程量清单6 机电及金属结构6.1 机电6.1.1 节制闸启闭机选型6.2 金属结构6.2.1 钢闸门设计6.2.2 金属结构规格、数量汇总7 工程管理7.1 管理机构7.1.1 工程规模及任务7.1.2 管理机构设置7.2 工程管理范围及保护范围7.2.1 设计原则7.2.2 管理范围7.3 量水设施7.4 工程监测7.5 工程管理运用7.6 管理运行费来源及使用8 施工组织设计8.1 施工条件8.2 建筑材料、设备及器材供应情况8.3 施工水电供应及排水安排8.4 主体工程施工8.4.1 主体工程施工方法8.4.2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计划及劳力计划8.5 施工弃土、弃石的堆放和处理8.6 施工总布置8.6.1 施工总平面布置原则8.6.2 施工总平面布置8.7 施工总进度8.7.1 施工总进度安排原则8.7.2 工程筹建期、准备期、施工期和完建期进度控制计划8.7.3 施工总进度网络计划9 工程永久占地9.1 占地范围及实物指标9.2 占地补偿安排10 环境影响评价10.1 环境状况10.2 环境影响预测评价10.3 综合评价与结论11 工程投资估算11.1 编制说明11.1.1 工程概述11.1.2 投资主要指标11.1.3 编制原则和依据11.2 投资估算12 经济评价12.1 概述12.2 国民经济评价12.2.1 估算投资费用12.2.2 效益估算12.2.3 经济评价指标12.2.4 国民经济评价12.3 财务评价12.3.1 估算财务投资年费用12.3.2 供水成本12.3.3 供水水价测算12.3.4 财务评价12.4 综合评价附图:1、武汉市黄陂区蔡榨镇红岗山引水隧洞工程位置图2、武汉市黄陂区蔡榨镇引水隧洞工程方案布置图3、武汉市黄陂区蔡榨镇红岗山引水隧洞工程总平面布置图(方案一)4、武汉市黄陂区蔡榨镇红岗山引水隧洞工程纵剖面图(方案一)5、进口节制闸总体布置图(方案一)6、出口节制闸总体布置图(方案一)7、武汉市黄陂蔡榨镇盘山渠整险加固和防渗处理设计图(方案二)红岗山引水隧洞工程特性表红岗山引水隧洞工程特性表红岗山引水隧洞工程特性表红岗山引水隧洞工程特性表红岗山引水隧洞工程特性表红岗山引水隧洞工程特性表1 综合说明1.1 项目背景武汉市黄陂区蔡榨镇位于武汉市城区东北部60km,黄陂城区东部20km,东与红安县交界,西与王家河镇接壤,北与塔耳岗乡隔山相望,南与六指店毗邻,地势北高南低,其北部与大别山余脉相连,属武湖流域上游的低山丘陵缺水死角地区,红岗山为全镇地形制高点,海拔高程为280m。
隧道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3)

隧道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3)隧道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八部分隧道工程项目实施进度安排项目实施时期的进度安排也是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所谓项目实施时期亦可称为投资时间,是指从正式确定建设项目到项目达到正常生产这段时间。
这一时期包括项目实施准备,资金筹集安排,勘察设计和设备订货,施工准备,施工和生产准备,试运转直到竣工验收和交付使用等各工作阶段。
这些阶段的各项投资活动和各个工作环节,有些是相互影响的,前后紧密衔接的,也有些是同时开展,相互交叉进行的。
因此,在可行性研究阶段,需将项目实施时期各个阶段的各个工作环节进行统一规划,综合平衡,作出合理又切实可行的安排。
一、隧道工程项目实施的各阶段(一)建立项目实施管理机构(二)资金筹集安排(三)技术获得与转让(四)勘察设计和设备订货(五)施工准备(六)施工和生产准备(七)竣工验收二、隧道工程项目实施进度表三、隧道工程项目实施费用(一)建设单位管理费(二)生产筹备费(三)生产职工培训费(四)办公和生活家具购置费(五)其他应支出的费用第九部分隧道工程项目财务评价分析图-4 财务评价基本思路一、隧道工程项目总投资估算二、隧道工程项目资金筹措一个建设项目所需要的投资资金,可以从多个来源渠道获得。
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资金筹措工作是根据对建设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估算和流动资金估算的结果,研究落实资金的来源渠道和筹措方式,从中选择条件优惠的资金。
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应对每一种来源渠道的资金及其筹措方式逐一论述。
并附有必要的计算表格和附件。
可行性研究中,应对下列内容加以说明:(一)资金来源(二)项目筹资方案三、隧道工程项目投资使用计划(一)投资使用计划(二)借款偿还计划四、项目财务评价说明&财务测算假定(一)计算依据及相关说明1.《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主席令第24号],2000年1月1日起实施。
2.《企业会计准则》,[财政部令第5号],2007年1月1日起实施。
引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引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增多,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水资源短缺成为制约城市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重要因素。
因此,利用河流水源进行引水工程,将丰富的水资源从丰水区引到缺水区,已成为解决城市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
本报告旨在对引水工程的可行性进行深入研究,为相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项目概况引水工程是指通过建设输水渠道、管线等设施,将水资源从丰水区输送到缺水区,以满足缺水区的用水需求。
本项目拟选取A河为引水区,B市为缺水区,通过建设输水管道将A河的水源引入B市。
预计引水工程的输水能力为1000万立方米/年,年输水量将能够满足B市70%的用水需求。
三、引水工程的必要性1.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
B市地处干旱地区,缺水问题严重,引入外部水源是解决用水困难的有效途径。
2.提高城市用水供应能力。
引水工程建成后,B市用水供应能力将大幅提高,为城市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更好保障。
3.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引水工程的建设将创造就业机会,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促进当地经济增长。
四、引水工程的可行性分析1.技术可行性:引水工程涉及工程设计、施工、运营等多个环节,技术方面需考虑工程设计合理性、施工难度及设备选型等问题。
通过技术评估,引水工程的设计方案可行性较高。
2.经济可行性:引水工程的建设投资较大,需考虑运行成本、维护保养费用、水资源价格等多个因素。
通过经济评估分析,引水工程的收益期较长,但整体经济效益仍具有可行性。
3.社会可行性:周边居民对引水工程的环境影响、用水价格等方面的看法和态度也是项目可行性评估的重要考量因素。
需充分考虑社会影响,合理调整方案,保障当地居民的合法权益。
五、引水工程的风险评估1.技术风险:工程设计不合理、施工难度大、设备故障等问题可能影响引水工程的正常运行。
2.经济风险:水资源价格波动、运行成本增加等因素可能导致引水工程经济效益低于预期。
3.政策风险:政府政策、法规变化、政治环境不稳定等因素可能对引水工程的建设和运营产生影响。
引水隧洞进水口板梁柱结构计算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引水隧洞进水口板梁柱结构计算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 计算总说明 (3)1.1目的与要求 (3)1.2 设计依据资料 (3)1.3 计算原则和假定 (4)1.4 参考书目 (4)2 计算过程 (4)2.1 板B1、B2内力及配筋计算 (4)2.1.1荷载计算 (4)2.1.2 板B1内力计算 (5)2.1.3 板B2内力计算 (6)2.1.4配筋计算 (7)2.2 清污抓斗吊车梁内力及配筋计算 (8)2.2.1 梁DL1-1荷载计算 (8)2.2.2 梁DL1-1内力计算 (9)2.2.3梁DL1-1配筋计算 (12)2.3 拦污栅吊车梁内力及配筋计算 (14)2.3.1 梁DL2-1荷载计算 (14)2.3.2 梁DL2-1内力计算 (15)2.3.3 梁DL2-1配筋计算 (18)2.4 L1、L2、L3内力及配筋计算 (19)2.4.1 梁L2荷载计算 (19)2.4.2 梁L2内力计算 (21)2.4.3 梁L2配筋计算 (23)2.5PJ1及PJ2内力及配筋计算 (25)2.5.1PJ1荷载计算 (25)2.5.2PJ1 内力计算 (26)2.5.3PJ1 配筋计算 (28)2.6 事故检修门启闭平台板内力及配筋计算 (31)2.6.1 荷载计算 (31)2.6.2 内力计算 (32)2.6.3配筋计算 (33)2.7 梁L6内力及配筋计算 (34)2.7.1 梁L6荷载计算 (34)2.7.2 梁L6内力计算 (35)2.7.3 梁L6配筋计算 (38)2.8PJ3内力及配筋计算 (39)2.8.1PJ3荷载计算 (39)2.8.2PJ3 内力计算 (41)2.8.3PJ3 配筋计算 (44)3. 成果分析 (46)4.附表、附图及资料 (48)4.1互提资料单(203.01-02[2008]) (48)4.2DL1-1移动集中荷载内力计算表 (48)4.3DL2-1移动集中荷载内力计算表 (48)4.4引水隧洞进水口排架结构布置图(2张) (48)4.5XX-金结-14 (48)XX 进水口板梁柱结构计算1 计算总说明1.1目的与要求该项计算属于施工详图的设计阶段,对进水口板梁柱进行结构计算,通过对板梁柱的内力和配筋的计算,确保工程安全运行。
隧道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

一、引言隧道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地下工程结构,隧道工程涉及的方面较多,如地质条件、环境影响、施工技术等,因此在进行隧道工程建设前,需要进行可行性研究,以评估隧道工程的可行性,确保隧道工程能够顺利推进,达到预期的效果。
本报告旨在就某地区某隧道建设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并对隧道建设的各个方面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
二、项目概况(1)项目位置:某地区(2)项目背景:隧道建设的目的和背景(3)项目规模:隧道长度、宽度、深度等(4)项目预算:隧道建设的预算和资金来源(5)项目时间表:隧道建设的时间计划三、地质勘探与地质条件分析(1)地质勘探:对隧道建设区域的地质情况进行详细调查(2)地质条件分析:分析地质条件对隧道工程的影响,包括地层结构、岩性、地下水、地震活动等因素(3)地质风险评估:评估地质风险对隧道工程的影响,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四、环境影响评估(1)环境影响调查:对隧道建设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进行调查(2)环境影响评估:评估隧道建设对生态环境、水资源、空气质量等方面的影响(3)环境保护措施: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减少隧道建设对环境的影响五、交通需求分析(1)交通状况调查:对隧道建设区域的交通状况进行调查,包括道路拥堵情况、交通安全等(2)交通需求分析:分析隧道建设对交通需求的影响,预测隧道建成后的交通情况(3)交通效益评估:评估隧道建设对交通效益的影响,包括交通流量、通行时间等(1)施工工艺方案:对隧道建设的施工工艺进行论证,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案(2)施工设备和材料:对施工所需的设备和材料进行评估,保证施工能够顺利进行(3)施工安全措施:制定施工安全措施,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七、经济效益评估(1)投资规模:对隧道建设的投资规模进行评估(2)经济效益分析:分析隧道建设对当地经济的影响,预测隧道建成后的经济效益(3)投资回收期:评估隧道工程的投资回收期,进行经济效益的综合评估八、可行性研究结论根据以上分析和评估,综合考虑地质、环境、交通、施工技术和经济等方面的因素,得出以下结论:(1)隧道建设在地质条件、环境影响、交通需求等方面具有较好的可行性(2)隧道建设采用的施工技术和安全措施得到了较好的保障(3)隧道建设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投资回收期基于以上结论,推荐继续推进该隧道项目的建设,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以确保隧道工程能够顺利推进,并取得预期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山引水隧洞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工程特性表1 综合说明1.1 项目背景1.2 项目可研报告编制依据1.3 工程概况1.4 水文1.5 地质1.6 工程任务和规模1.7 工程布置及建筑物1.8 工程机电设备1.9 施工组织设计1.10 环境保护1.11 投资估算1.12 经济评价1.13 今后工作的建议2 水文2.1 流域概况2.2 气象2.3 水文基本资料2.4 径流2.4.1 长轩岭站径流2.4.2 吴家寺水库径流2.5 降雨及洪水2.6 泥沙分析3 工程地质3.1 勘察工作经过及主要成果3.2 区域地质概况3.3 输(引)水线路工程地质条件3.4 天然建筑材料3.5 工程地质初步评价及结论4 工程任务和规模4.1 本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及工程建设的必要性4.1.1 本区现状及近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4.1.2 灌区历年旱灾情况4.1.3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4.2 工程任务4.3 灌区需水分析4.3.1 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分析4.3.2 灌区农业灌溉需水量分析4.3.4 供需平衡分析计算4.4 工程规模4.4.1 引水工程设计流量确定4.4.2 特征水位5 工程选线、工程总布置及主要建筑物5.1 工程等别和标准5.1.1 主要建筑物级别的选定5.1.2 工程地震设防烈度的确定5.2 方案比较5.3 工程选线5.3.1 工程选线原则5.3.2 工程选线方案5.4 工程总布置5.5 主要建筑物5.5.1 主要建筑物布置、控制高程及主要尺寸5.5.2 主要建筑物输水能力计算5.5.3 围岩稳定分析及支护衬砌型式的选定5.5.4 排沙、泄洪的工程情况5.5.5 主要建筑物沉降位移观测布置设计5.6 主要工程量清单6 机电及金属结构6.1 机电6.1.1 节制闸启闭机选型6.2 金属结构6.2.1 钢闸门设计6.2.2 金属结构规格、数量汇总7 工程管理7.1 管理机构7.1.1 工程规模及任务7.1.2 管理机构设置7.2 工程管理范围及保护范围7.2.1 设计原则7.2.2 管理范围7.3 量水设施7.4 工程监测7.5 工程管理运用7.6 管理运行费来源及使用8 施工组织设计8.1 施工条件8.2 建筑材料、设备及器材供应情况8.3 施工水电供应及排水安排8.4 主体工程施工8.4.1 主体工程施工方法8.4.2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计划及劳力计划8.5 施工弃土、弃石的堆放和处理8.6 施工总布置8.6.1 施工总平面布置原则8.6.2 施工总平面布置8.7 施工总进度8.7.1 施工总进度安排原则8.7.2 工程筹建期、准备期、施工期和完建期进度控制计划8.7.3 施工总进度网络计划9 工程永久占地9.1 占地范围及实物指标9.2 占地补偿安排10 环境影响评价10.1 环境状况10.2 环境影响预测评价10.3 综合评价与结论11 工程投资估算11.1 编制说明11.1.1 工程概述11.1.2 投资主要指标11.1.3 编制原则和依据11.2 投资估算12 经济评价12.1 概述12.2 国民经济评价12.2.1 估算投资费用12.2.2 效益估算12.2.3 经济评价指标12.2.4 国民经济评价12.3 财务评价12.3.1 估算财务投资年费用12.3.2 供水成本12.3.3 供水水价测算12.3.4 财务评价12.4 综合评价附图:1、某市某区蔡榨镇某山引水隧洞工程位置图2、某市某区蔡榨镇引水隧洞工程方案布置图3、某市某区蔡榨镇某山引水隧洞工程总平面布置图(方案一)4、某市某区蔡榨镇某山引水隧洞工程纵剖面图(方案一)5、进口节制闸总体布置图(方案一)6、出口节制闸总体布置图(方案一)7、某市某蔡榨镇盘山渠整险加固和防渗处理设计图(方案二)1 综合说明1.1 项目背景某市某区蔡榨镇位于某市城区东北部60km,某城区东部20km,东与红安县交界,西与王家河镇接壤,北与塔耳岗乡隔山相望,南与六指店毗邻,地势北高南低,其北部与大别山余脉相连,属武湖流域上游的低山丘陵缺水死角地区,某山为全镇地形制高点,海拔高程为280m。
全镇东西最大横距约12km,南北最大纵距约14km,版土面积约82km2,辖35个村,总人口46715人,耕地面积41000亩,山林面积15000亩,水面面积7490亩。
蔡榨镇农业以种植小麦、水稻、油菜、花生、芝麻等作物为主,还有某山茶场、上岗银杏、长岭岗板栗等三大农业基地。
乡镇企业有20余家,以生产化工设备和金属结构为主。
2003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 1.685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 63亿元,农业总产值0.055亿元,财政收入654.4万元,人平年纯收入2550元,是湖北省重点贫困乡镇之一。
蔡榨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冷夏热,雨热同季,春夏秋冬四季分明,无霜期长,多年平均气温16.50C,最高气温380C,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170mm。
全镇土壤为黄沙土和黄粘土,局部地区为粉红色强风化岩石。
镇域范围内只有吴家寺河上游可利用的有限河川径流,且承雨面积太小,远远不能满足工农业及人民生活的用水要求。
因特殊的地理位置,全镇地下水缺乏且开采价格昂贵,水质较差,是某市目前唯一没有使用自来水的乡镇。
长期以来,该镇4.67万人的生产生活用水主要依赖于1959年兴建的吴家寺水库(小(一)型水库)。
由于吴家寺水库库容大,承雨面积小,难以发挥水库调节的作用,水源有限,供水缺口较大。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和发展,供需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为此,国家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滠水流域的夏家寺水库东南库汊修建了吴家洼电力抽水站(总装机2×630kw),并在夏家寺水库与吴家寺水库之间的流域分界山岗——某山修建于长14.2km的半挖半填盘山渠道,拟在干旱年份从夏家寺水库提水补充吴家寺水库水源。
夏家寺水库至吴家寺水库的盘山渠道,因建设时间较长,地势较高,地质条件太差,渠线较长,年久失修,渠内淤塞严重,杂草丛生,半填的渠堤大部份被山洪冲垮,滑坡严重,未冲垮的渠段其渗漏也非常严重,渠系利用系数仅0.33。
更为严重的是,此渠道贯穿某区王家河镇,大旱季节不同地域的群众肆意挖垮渠道抢水的事件时有发生,不仅使有限的水资源得不到合理调度利用,而且浪费也十分严重,使下游的蔡榨镇4.76万人经受了缺水之苦,极大地制约了该镇的经济发展,使该镇成为全市闻名的贫困乡镇。
为了解决人民群众的缺水问题,当地镇政府于2003年举债修建了一座供水能力为0.25万吨/日的自来水厂,厂地选在吴家寺水库南侧,取吴家寺水库之水。
由于前述的原因,吴家寺水库急需开辟新的水源渠道,以弥补该库的来水不足。
根据某市国际工程投资咨询公司编制的“某市某区蔡榨镇某山引水隧洞工程项目建议书”和某区蔡榨镇政府的委托,我院承担了该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工作。
1.2 项目可研报告编制依据(1)某市某区蔡榨镇某山引水隧洞工程可行性研究委托书;(2)某市某区蔡榨镇某山引水隧洞项目建议书;(3)陂政文[2004]7号文“某市某区人民政府关于请求批准蔡榨镇某山隧洞开挖配套工程项目的请求”;(4)某市某区财政局关于落实某山引水隧洞工程配套资金的承诺函;(5)《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DL5020—93);(6)《水利水电工程水文计算规范》(SL278—2002);(7)《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8)《水工隧洞设计规范》(SL279—2002);(9)《某县水资源评价及开发利用分析》(1997.8);(10)夏家寺水库和吴家寺水库相关水文及设计资料;(11)吴家洼泵站工程设计资料;(12)《某山引水隧洞工程地质勘察报告》(2004.7).1.3 工程概况某市某区蔡榨镇某山引水隧洞工程位于滠水流域左岸的夏家寺水库与武湖流域的吴家寺水库之间的某山,全长2600m,其主要任务是将滠水流域的夏家寺的水通过吴家洼泵站提水和某山引水工程输水至武湖流域的吴家寺水库,以解决某区蔡榨镇城镇供水、农村人畜饮水和农业灌溉的缺水问题。
某山引水隧洞工程的取水水源为某市某区北部的滠水支流夏家寺河的夏家寺水库,该水库于1959年11月动工兴建,至1976年6月分四次完成全部设计内容,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为主,兼有养殖、发电等综合效益的大型水库,承雨面积142km2,总库容2.89亿m3,兴利库容1.206亿m3,死库容0.9亿m3,相应设计洪水位51.20m,正常蓄水位49.90 m,死水位44.87m,设计灌溉面积19.6万亩,设计年发电量8万度。
某山引水隧洞工程的取水枢纽为夏家寺水库东南汊的吴家洼泵站。
该站兴建于1978年8月,装机容量为2×630kw(一用一备)。
设计流量1.5m3/s,设计扬程30.52m;进水池设计高水位48.24m,设计水位44.74m,设计低水位42.24m,底部高程39.54m;出水池设计水位75.26m,设计低水位72.76m,底部高程70.75m。
吴家洼泵站出水池下游原有一段长为3.2km的挖方渠道,修筑时质量较好,输水能力较强,只需对部分局部地方进行整修加固即可运用。
某山引水工程第一方案内容是从此段3.2km渠道开始,从上游至下游布置进口明渠、进口钢筋砼箱涵、输水隧洞、出口钢筋砼箱涵和出口明渠,共计长2.6km,并在引水工程进出口分别设置节制闸各1座。
某山引水工程第二方案内容是将分水闸下游原14.2km的半挖半填盘山渠道和附属建筑物进行整险加固处理和防渗处理。
对上述第一、二方案在技术、经济和社会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和综合比较,提出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社会影响简单的择优方案(具体内容和设计详见“工程选线、工程总布置及主要建筑物”)。
1.4 水文本灌区属典型的亚热带大陆性气候区,多年平均降水量1170mm,年日照时数1980—2350小时,年平均气温16.3℃,无霜期约250天。
本工程水文分析的主要内容有:设计灌溉保证率的选定、设计代表年的选择、灌区供用水调节计算及引水流量的确定。
经计算,设计灌溉保证率为P=85%,设计代表年为1976年。
灌区水量平衡按长系列(1960—1998年)共39年的来用水资料进行逐旬的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整个灌区存在资源性的缺水问题。
现状情况下,灌区的灌溉保证率只有P=50%;2015年本工程建成后,灌区灌溉保证率将达到P=85%,设计引水流量Q=1.5m3/s。
1.5 地质本阶段,在该工程的引水区域进行了地质勘察工作,共布孔5个,完成钻孔进尺90m。
根据钻孔揭露及室内分析研究成果,引水工程区域地基结构主要分为:第①层残坡积碎石土,第②层石英片岩,第③层为千枚岩,第④层石英片岩。
主要特征见下表:引水隧洞工程区域工程地质特征表表1本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