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女生过度通气综合征25例临床分析
过度通气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治疗

过度通气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治疗过度通气综合征(hyperventilation syndrome)是指人体的呼吸过度频繁或过度深吸气导致的一系列症状和疾病,包括焦虑、胸闷、呼吸困难、手指发麻、头晕、胃部不适等。
本文将讨论过度通气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和常见的治疗方法。
1. 呼吸症状:过度通气综合征的最主要症状就是呼吸不适,患者常常感觉呼吸困难、气短或无法深呼吸,呼吸频率明显增加。
有些患者可能还会有呼吸急促、气喘等症状。
2. 神经系统症状:过度通气还会引起一系列与神经系统相关的症状,比如头晕、眩晕、头痛、手指或四肢发麻、颤搐等。
这些症状可能会使患者感到非常不舒服,甚至影响日常生活。
3. 心血管症状:过度通气综合征可能使心血管系统受到影响,导致心悸、胸闷、心动过速等症状。
有些患者可能担心自己正在经历心脏病发作,增加了焦虑感。
4. 情绪与行为:过度通气综合征常常与焦虑和抑郁相关。
患者往往会因为呼吸不适而感到焦虑和恐慌,这进一步加重了呼吸症状。
一些患者可能出现运动恐惧症,因为运动会加重呼吸困难。
治疗过度通气综合征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呼吸调节训练:通过呼吸调节训练可以使患者重新学习正确的呼吸方式,包括缓慢、深呼吸和腹式呼吸。
这些训练可以帮助患者减少呼吸频率和深度,从而缓解呼吸不适和其他症状。
2. 放松技巧: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松弛等放松技巧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紧张情绪,从而改善过度通气综合征的症状。
3. 心理治疗:过度通气综合征往往与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相关,心理治疗包括认知行为疗法和心理辅导等,可以帮助患者调整不正确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减轻症状。
4. 药物治疗:对于一些严重症状的患者,可能需要使用药物来缓解症状。
常用的药物包括抗焦虑药物和抗抑郁药物。
除了上述治疗方法外,加强体育锻炼、改善生活习惯、避免刺激性物质和减少应激等措施也可以帮助患者减轻过度通气综合征的症状。
过度通气综合征是一种由呼吸过度频繁或过度深吸气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疾病。
过度通气综合征20例临床分析

过度通气综合征20例临床分析发表时间:2013-01-31T10:30:05.26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43期供稿作者:张春李东海苏航[导读] 目的探讨过度通气综合症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张春李东海苏航 (黑龙江省鸡西市人民医院 158100)【中图分类号】R5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3-0184-02 【摘要】目的探讨过度通气综合症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方法心理疏导;药物辅助治疗,如镇静剂、钙剂等;腹式呼吸训练:方法是患者接受20次腹式呼吸训练,每次1小时,2~3个月为1疗程。
结论过度通气呼出大量的二氧化碳,血氧降低,可发生低碳酸血症和呼吸性碱中毒,碱血症可引起冠脉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
【关键词】过度通气综合征过度通气状态过度通气综合征是由于通气过度超过生理代谢需要而引起的一组症候群。
本征所指的是没有器质性病变的任何原因,而发作时有呼吸运动加快,产生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降低(低于5kPa),呼吸性碱中毒,并有交感神经系统兴奋,临床上表现各种各样症状。
所有症状都可以用过度通气和呼吸性碱中毒来解释,症状的发生与呼吸控制系统异常、自主呼吸调节丧失了稳定性有关。
过度通气综合征即高通气综合征,它是由于呼吸调节异常导致的过度通气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侯群, 表现为呼吸困难、胸闷、胸痛、心悸、手指针刺麻木感、手指强直、口周麻木发紧和晕厥等,其特征是临床症状可以由过度通气激发试验复制出来。
我科2009年1月—2012年06月收治20例患者,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20例,其中男性5例,女性15例;年龄20~50岁;职业:公司职员5例,教师5例,学生8例,其他2例;既往有发作史者10例。
1.2临床特点:均有呼吸困难、呼吸快、肢体麻木、情绪紧张,伴四肢无力10例,晕厥或抽搐5例;均有情绪诱因。
体征:呼吸频率35~45次/min,心率100~125次/min。
25例高通气综合征临床体会

s r s v n , x mp e n n e s , a c s rc e e a e a o h r3 e mp e n n— s i l to a t r Th l i a n f s a i n h st eb e t i t e s e e t 3 e a lsa d i t n e p ni— ti k n r lt d, n t e xa l 0 tmu a i n f c o . eci c l n ma ie t to a h r a h d f — fc ly c e t p i t e p l i to d z i e s a d S n iu t , h s an, h a p t in, izn s n O o .Tr a me t Br a h t e t n , a e gu r e v r a h, o r c i n e e t o y e d s r e , am. a e t n : e t r a me t f c a d h a y b e t c r e t lc r l t io d r c l o Co c u i n: n l so The b e t r a me ti h fe tv e d a a u e wh c tp e e ta c p s o d n r . r a h t e t n S t e e f c i e r me i l me s r i h a r s n c e t r i a y Ke wo d : e h g e t a i n s n h ssdr fs y r s Th i h v n i to y t e i a t l Tr a s e t
A s a tObe t e An lz st e l i l nfsain t ea s tn e n p ci tete t n n h x e s nwhc h ihv ni t n s n b t c : jci : ay e h i c r v c n a ma i tt ,h s i a c s et n,h rame t d t e tn i i t ehg e t a i y — e o s i o a e o h l o
过度通气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治疗

文章编号:WHR2019011072过度通气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治疗褚婉婷 杜丽娟宁夏固原市人民医院呼吸科,宁夏固原 756000【摘 要】目的:探讨过度通气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治疗。
方法:本研究选取本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40例过度通气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进行分析。
结果:过度通气综合征的主要发病诱因为精神紧张、情绪激动等心因性因素;患者平均Nijmegen总积分(27.9±3.1)分;主要临床症状为呼吸深快、呼吸节律不规则、呼吸频率为30~50次/min,气短、憋气,精神紧张、焦虑不安;经心理、物理及药物对症治疗后所有患者症状均得到缓解,后期1例再次发作,经腹式呼吸训练后缓解。
结论:掌握过度通气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诱因有利于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的选择,因此,临床医生应加强对过度通气综合征疾病的认识,以期更准确的进行临床诊断,避免误诊。
【关键词】过度通气综合征;临床特征 过度通气综合征是由于超过生理代谢需要的过度通气导致的一组症候群,又称为呼吸性碱中毒综合征,临床主要表现为以呼吸困难为主的多系统综合征,该病的特征为过度通气激发试验复制临床症状。
由于对该病的认识有限,常被误诊,影响治疗。
本研究对本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40例过度通气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同时给予对症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进行总结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研究选取本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40例过度通气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有典型临床症状,Nijmegen总积分≥23,过度通气激发试验阳性;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器质性疾病患者,精神疾病患者,不能配合完成研究者。
其中男13例,女27例;年龄19~43岁,平均年龄(31.5±3.8)岁;初次发作37例,多次发作3例;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11例,初中及以下29例。
青年女生过度通气综合征25例临床分析

青年女生过度通气综合征25例临床分析目的:总结过度通气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诱因及治疗反应等临床特点。
方法:对2004年8月~2006年4月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东材医院收治的25例过度通气综合征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具有典型症状者25人,占100%;发病前有心因性诱因者25人,占100%;所有病例均为15~16岁女性新生,经积极治疗均可于短时间内缓解症状。
结论:临床医生应提高对过度通气综合征的认识,及时治疗,引导患者正确认识和对待致病的精神因素。
学校应加强对青年女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减少诱发因素,从而避免本病的急性发作。
标签:过度通气综合征;青年女生;分析通气综合征(hyperventilation syndrome)也稱呼吸神经综合征、呼吸性碱中毒综合征、努力综合征,是由于通气过度超过生理代谢所需而引起的一组症候群,其特征是临床症状可以由过度通气激发试验复制出来[1]。
由于对该病的认识不足,常被误诊。
现将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东材医院2004年8月~2006年4月间收治的25例过度通气综合征患者进行分析总结,旨在提高对过度通气综合征的认识。
1 对象与方法1.1 一般资料04年8月~2006年4月到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东材医院就诊的25例过度通气综合征患者,均符合以下诊断标准:①有典型的症状,Nijmegen症状学问卷总积分达到或超过23。
②过度通气激发试验阳性。
③发病前有精神创伤或过度劳累、精神紧张、或应激等心因性诱因[1]。
所有病例均为女性职高新生,年龄15~16(15.1±0.3)岁,所有患者均在发病后10 min内到医院就诊。
1.2 方法1.2.1 Nijmegen 问卷调查采用Nijmegen问卷调查,16项症状总分达到或超过23分作为症状学诊断标准。
1.2.2 患者一般情况调查对患者年龄、是否为独生子女、职高新生、第一次离开父母、有否类似发作史、发作时间、班主任性别、发病前均有精神紧张或精神创伤等心因性因素进行调查统计。
过度通气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治疗

过度通气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治疗过度通气综合征(ovsrdventilation syndrome, OVS)是一种罕见的呼吸功能障碍,其主要特征是呼吸频率过快、通气量过大,导致肺泡过度通气。
本文将介绍过度通气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
临床特征:1. 呼吸频率过快:患者的呼吸频率通常明显增加,超过正常成人的呼吸频率。
正常成人的呼吸频率为每分钟12-20次,而OVS患者的呼吸频率可达每分钟40-80次。
呼吸频率过快是OVS最突出的临床特征之一。
2. 通气量过大:OVS患者的通气量通常明显增加,导致肺泡过度通气。
通气量是指每分钟呼吸气体的容积,正常成人的通气量大约为每分钟5-8升,而OVS患者的通气量可达每分钟10-20升,甚至更高。
3. 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由于OVS患者的通气量过大,常常需要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
通常,患者会使用辅助呼吸肌来帮助深、快的呼吸,以保证足够的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
4. 强迫呼气:OVS患者的呼气呈现强迫性,呼气时间明显缩短。
呼气是肺部排出二氧化碳的过程,而OVS患者的强迫呼气导致二氧化碳排出过快,进一步加重了通气不足。
5. 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由于OVS患者通气量过大,导致动脉血二氧化碳水平下降,导致血管收缩,进而引起心跳加快和血压升高。
治疗方法:1. 确认诊断: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包括呼吸频率、通气量、辅助呼吸肌参与程度等。
结合肺功能检查和血气分析结果,可以确诊过度通气综合征。
2. 治疗原发疾病:过度通气综合征往往是其他疾病的并发症,如肺部感染、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
治疗过度通气综合征的关键是针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以减轻和控制疾病的症状。
3. 氧疗:由于OVS患者的通气量过大,但氧气交换效率并不高,因此氧疗是治疗OVS 的常用方法之一。
通过给予氧气,可以提高患者的氧气供应,减轻肺泡过度通气的程度。
4. 呼吸肌训练:对于OVS患者,通过呼吸肌训练可以增强呼吸肌的力量和耐力,改善呼吸功能。
28例高通气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范畴 , 高通气综 合 征 的诊 断标 准 有 3条 : 1 有 典 型 的症 状 , ()
Nj gn症状 闻卷 总积 分达到或超过 2 i e me 3分 ;2 过 度通气激发 () 试验 阳性 ; 3 发 病前有精神创伤或过度 劳累 , () 精神紧张或应激 等心 因性诱 因 , i ee Nj gn症状问 卷高通气 综合 征的十六 项常见 m 症状 , 括胸 痛 , 包 精神紧 张 , 物模 糊 , 昏, 视 头 精神混乱或对周 围 的情 况 完全 不加 注意 , 胸部 发 紧或 不适 , 吸 困难 , 吸深 而 呼 呼
1 材 料与 方法
11 一般资料 . 本组病例 均为女性 , 年龄 1 6~4 5岁 , 平均 2 8岁 , 职业分布
为农 民 8 、 例 工人 6 、 例 学生 5例 、 士 3例 、 护 其他 6例 。文化程
度均 为中专 以下 , 诱因有夫妻关 系紧 张或离异 6例 , 失恋及男女 朋友发生矛盾 5例 , 与人 口角 2例 , 外伤后诱发 1 , 例 其他 尚有 劳累 , 工作学 习压力诱发 6 。 例
阳性 , 否则 为阴性 。但 过度 通气 本身 可降低 P C 可 出现 机 a0, 体 对过 度通气 和低碳 酸血 症的全部 症状 的生理 反应 ,故诊 断
价 值受 到 限制。 高通气 综合征 的典 型病例 , 常是在想象 到危 常
采用 Nj gn问卷调查 ,6项症状总分 ≥2 i e me 1 3分为症状诊断 标准 , 本组患者评分为 2 ~3 分 , 6 8 平均 2 , 8分 同时 3 i m n过度通
结果 Nj ee i gn量表及按通气激发试验可迅速准确的诊断高通气综合征 , m 腹式呼吸是一种较好 的治疗方法。结论 高通气综
过度通气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治疗

过度通气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治疗
过度通气综合征(Excessive Ventilation Syndrome, EVS)是一种生理反应,它在
进行长时间、高强度、高氧气性的运动时会出现。
这种反应通常是由运动员因为持续性的
大量呼吸来获取更多的氧气所引起的。
研究发现,使运动员过度通气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是运动耗散的能量大,二是运动时运动员体能耗散的氧气的量大。
过度通气综合征的主要症状包括氧饱和度下降、呼吸频率加快和呼吸深度增加。
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嗜睡和疲劳,运动表现可能急剧下降,甚至出现恶心和呕吐等症状。
治疗过度通气综合征的有效方法主要有:重视休息和营养,运动期间科学安排休息时间,保证充足的休息和营养才能获得最佳的运动效果;科学训练,运动训练过程中采用有
效的恢复和阶梯式的增加的因素,以达到最大的运动表现;尽可能增加氧气的供给;减少
呼吸频率或者减少运动强度。
此外,治疗过度通气综合征也可以采用药物治疗,如秋水仙
碱和苯海拉明等,以缓解症状。
总之,过度通气综合征是一种很常见的,而且容易受到忽视的病症,不仅会影响运动
员的体能表现,而且会影响运动员的健康,因此,加强休息和营养,以及科学训练和药物
治疗是治疗过度通气综合征的最有效方法,以避免发生严重的健康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等 ) 。
23 心 电 图 检 查 .
20 0 4年 8月~ 0 6年 4月 到 四川 省 绵 阳市 游 仙 区东 材 20 医院 就诊 的 2 5例过 度 通气 综 合征 患 者 ,均 符 合 以下 诊断 标
高 新 生 、 一 次 离 开父 母 、 否类 似 发 作 史 、 作 时 间 、 主 第 有 发 班 任性 别 、 发病 前均 有精 神 紧 张或 精神 创 伤等 心 因性 因素进 行 调查 统 计 。
1. . 3辅助 检 查 来 院后 即 行常 规 心 电图及 胸部 X光 片检查 。 2
症 状 总分 达 到或超 过 2 3分作 为症 状 学 诊断 标准 。 1. . 2患者 一般 情 况 调查 对 患者 年 龄 、是 否 为独 生子 女 、 2 职
过 度通 气 综 合 征 的 概 念包 含 以下 三 个 含 意 : 一 , 第 有躯 体 症状 ; 二 , 可 以导致 过 度 通气 的呼 吸调 节 异常 ; 三 , 第 有 第 躯 体 症状 与 呼吸调 节 异常 之 间存 在 因果 联 系 ,也就 是 说 , 躯 体 症状 是 由呼吸调 节 异常 引起 的 。 当肺 泡二 氧化 碳分 压低 于
过 度通 气综 合 征 (y evni t nsn rm ) h p re tai y do e 也称 呼 吸神 lo 经综 合 征 、 吸性 碱 中毒综 合 征 、 呼 努力 综 合 征 , 由于通 气过 是 度超 过 生理 代谢 所 需而 引起 的一组 症 候 群 , 特 征是 临 床症 其 状可 以 由过 度通 气 激发 试验 复 制 出来口 由于 对该 病 的认 识 I 。
精神 因素 。学校 应 加强 对 青年 女生 的心理 素质 教 育 , 减少 诱 发 因素 , 而避 免本 病 的急 性发 作 。 从 f 键 词1 度通 气综合 征 ; 年女 生 ; 关 过 青 分析
【 中图分 类 号】R5 6 【 献标 识码 】A 文 【 文章 编号】 1 7 — 2 0( 0 7)2( 一 3 — 2 6 3 7 1 2 0 0 b) 0 6 0
学 问卷 总积 分 2 3分 1 2人 .5分 1 2 0人 .8分 3人 。 2 22 患 者 一 般 情 况 调 查 .
8月~ 0 6年 4月 间 收 治 的 2 20 5例 过 度 通 气综 合 征 患 者 进 行 分 析 总结 . 旨在 提高 对过 度 通气综 合 征 的认 识 。
1对 象 与方 法 11一般 资 料 ,
结果 : 5 ①2 例患者均为独生女 、 一次长时间离开父母 第 上学 , 所有学生均为同一职业高 中学校新 生; 1 ② 8例患者 曾 有类似发作史 ; ③发作时间: 每年 2 3月及 8 9 ( ~ - 月 新生人校 2 内)④班主任均为男性老师 ; 月 ; ⑤发病前均有精神紧张或
1 . 过度 通 气激 发试 验 .4 2 1. . 5治疗 和预 后 全 部 病例 给予 聚氯 乙烯 塑料 袋 重呼 吸 ; 2 同 时 给予 心理 疏 导 , 免精 神 刺 激 , 持 环 境 舒适 , 免外 伤 、 避 保 避 感染 : 给予 安定 肌 注 ; 量 补 液 。结果 均在 1 i~ 9例 适 5m n 1h内
1 n内到 医院就 诊 。 0mi
12 方 法 .
均 为 窦 性 心 动过 速 , 率 f1+ ) i, 中 3例 有 房 性 心 15 7 m n 其 /
期 前 收缩(2 , 1%)2例有 S — T T改 变 (%) 8 。胸 部 x光片 检查 未
见 异常 。
24 过 度 通 气 激 发 试 验 .
维普资讯
・
临床 研 究 ・
27 2 第 卷 5 0年 月 4第 期 0
青年女生过度通气综合征 2 5例 临床分析
唐 拂 晓
( 川省 绵 阳市游 仙 区东 材 医院 , 四 四川 绵 阳
6 10 ) 2 00
【 要】 摘 目的 : 过 度 通气综 合 征 的 临床表 现 、 因 及治疗 反 应 等临 床特 点 。 总结 诱 方法 : 20 对 04年 8 2 0 月~ 06年 4月 四 川 省绵 阳市 游 仙 区 东材 医院 收治 的 2 5例 过度通 气综 合 征患 者 的病 例 资料进 行 回顾 性分 析 。 结果 : 有典 型 症状 具 者2 5人 , 10 发 病前 有 心 因性 诱 因者 2 占 0 %; 5人 , 10 ; 有 病例 均 为 1~6岁 女性 新 生 , 积极 治 疗均 可于 占 0% 所 51 经 短 时间 内缓 解 症状 。结 论 : 床 医生应 提 高对 过度 通 气综 合征 的认 识 , 时 治疗 , 临 及 引导 患者 正 确认 识和对 待致 病 的
不足 , 常被 误诊 。 将 四川 省绵 阳市游 仙 区东材 医院 2 0 现 0 4年
紧 1 例 , 7 %; 手脚冰冷 1 例 , 4 %; 悸或心慌 9 占 6 ⑩ 2 占 8 ⑩
2 5例 , 10 焦 虑 不安 2 占 0 %; 5例 , 10 占 0 %。Nj gn症 状 i e me
准 :①有典型的症状 , i ee 症状学问卷总积分达到或超 Nj gn m 过 2。 3 ②过度通气激发试验 阳性 。 ③发病前有精神创伤或过
度劳累、 精神 紧 张 、 或应 激 等 心 因性诱 因I l j 有 病 例均 为女 。所 性 职 高新 生 , 龄 1 ~ 6(51 03 岁 , 有 患 者均 在 发病 后 年 5 1 1 .+ .) 所
过 度 通气 激发 试验 阳性 2 5例 , 10 占 0 %。
25 预 后 .
1 . N m g n 问卷 调查 .1 1 e e 2 J
采 用 Nj g n问卷 调 查 ,6项 i e me 1
2 5例 经治 疗后 均在 1 n 1h内症 状 缓解 。 5mi~
3 讨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