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病理学》
2022年川北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病理学》科目期末考试卷A

2022年川北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病理学》科目期末考试卷A一、判断题1、结节病属于感染性肉芽肿。
()2、SLE想者的皮肤损害,可表现为在四肢形成环形红斑。
()3、金属汞很稳定,不容易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
()4、血友病A、B为X连锁隐性遗传,由女性传递、男性发病。
()5、凋亡是活体内单个细胞程序性的被动的死亡方式。
()6、血管反应是炎症的中心环节。
()7、A型和B型慢性萎缩性胃炎好发部位一致。
()8、绿色瘤多伴有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9、半数以上的乳腺癌发生于外上象限。
()10、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病理变化肉眼观称“大红肾”。
()11、心肌梗死形态,一般在梗死后6小时后才能肉眼可辨。
()12、硅肺患者在接触硅尘10~15年后发病.病程进展缓慢,在脱离硅尘作业后,病变可停止发展。
()13、Parkinson 病患者可出现Ncgri小体。
()14、垂体性巨人症是生长激素分泌增多,引起患者身材异常高大,通常患者生殖器官发育不全。
()15、血吸虫病形成的假结核结节不属于慢性肉芽肿性炎。
()二、选择题16、关于梗死的描述错误的是()A.动脉阻塞是引起梗死的常见因素B.具有双重血液循环的器官不易发生梗死C.动脉痉挛促进梗死的形成D.有效的侧支循环的建立可防止梗死的发生E.全身血液循环状态对梗死的形成无影响17、在炎症时,漏出血管外的细胞是()A.中性粒细胞B.嗜酸性粒细胞C.红细胞D.单核细胞E.淋巴细胞18、关于纤维素样坏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结缔组织常见的坏死形式B.以纤维素渗出为基础C.形成颗粒状无结构物质D.常见于变态反应性疾病E.与胶原纤维肿胀崩解有关19、关于皮肤创伤愈合过程的描述错误的是()A.伤口局部出现炎症反应B.伤口收缩由伤口边缘新生的肌成纤维细胞的牵拉作用引起C.健康的肉芽组织对表皮再生十分重要D.表皮、毛囊和汗腺可通过再生修复E.伤口过大时难以通过表皮再生覆盖伤口20、恶性肿瘤发生淋巴结转移时,肿瘤细胞首先出现在()A.淋巴结副皮质区B.淋巴滤泡的生发中心C.边缘窦D.淋巴结门部E.被膜21、慢性酒精中毒每天摄入量的标准是()A.大于45g/dB.大于100g/dC.大于300g/dD.大于400g/dE.大于500g/d22、诊断肾母细胞瘤最重要的标准是()A.发生于儿童B.腹部肿块C.综合治疗效果良好D.镜下见到原始肾小球和肾小管样结构及各种肉瘤成分E.患者有先天畸形23、间质常有淀粉样物质沉着的甲状腺肿瘤是()A.乳头状癌B.滤泡癌C.髓样癌D.未分化癌E.滤泡性腺瘤24、乳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不包括()A.家族史B.哺乳C.雌激素水平高D.吸烟E.不孕不育25、关于消化性溃疡并发症,错误的是()A.出血B.幽门梗阻C.穿孔D.癌变E.形成肉芽肿26、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早期最具特征性的细胞成分是()A.泡沫细胞B.平泄肌细胞C.淋巴细胞D.单核细胞E.中性粒细胞27、下列哪项不是先天性心脏病常见的畸形()A.房间隔缺损B.室间隔缺损C.动脉导管未闭D.左心房扩大E.Fallot 四联症28、海绵状脑病的致病因子是()A.脂蛋白EB.阮蛋白C.tau蛋白D.β-淀粉样蛋白E.a突触蛋白29、死者心脏标本可见心脏明显增大呈球形,心脏扩张,乳头肌、肉柱扁平,心室壁可见灰色小的频痕,有附鉴血栓。
基础医学院《病理学》考试试卷(10)

基础医学院《病理学》课程试卷(含答案)__________学年第___学期考试类型:(闭卷)考试考试时间:90 分钟年级专业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A型题(35分,每题1分)1. 门脉性肝硬化最严重的并发症是()。
A.睾丸萎缩B.痔静脉曲张C.肝性脑病D.腹腔积液答案:C解析:肝性脑病(肝昏迷)是门脉性肝硬化最严重的后果,系肝功能极度衰竭的表现,是肝硬化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
2. 恶性程度较高的胃癌可以跳跃式淋巴结转移,其中最常见的转移是()。
A.锁骨上淋巴结B.脾门淋巴结C.腹腔淋巴结D.肝总动脉淋巴结答案:A解析:淋巴转移是胃癌的主要转移途径,通常是由原发部位→第一站淋巴结→第二站淋巴结→第三站淋巴结,循序逐步转移,但恶性程度较高的胃癌可以发生跳跃式转移,可经胸导管向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三项,脾门淋巴结、肝总动脉淋巴结、腹腔淋巴结均属于胃的区域淋巴结。
3. 使用正压静脉输液时,可能发生的栓塞是()。
A.肿瘤栓塞B.血栓栓塞C.脂肪栓塞D.空气栓塞答案:D解析:空气栓塞多由于静脉损伤破裂,外界空气由缺损处进入血流所致,如头颈、胸壁和肺手术或创伤时损伤静脉、使用正压静脉输液以及人工气胸或气腹误伤静脉时。
项,血栓栓塞多见于凝血功能障碍、血液流通不畅,如下肢深静脉血栓导致的肺栓塞。
项,肿瘤栓塞见于肿瘤经血道转移,堵塞血管,如恶性肿瘤。
项,脂肪栓塞是由于脂肪粒聚集脂滴导致的血流障碍,多见于长骨骨折、脂肪组织严重挫伤和烧伤等。
4. 该患者最可能的病理类型是()。
A. 膜性肾病B.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C. 微小病变型肾病D.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答案:C解析:电镜下广泛脏层上皮细胞足突消失,为轻微病变型肾病的病理特点。
项,膜性肾病的病理特点为钉突形成,广泛足突融合。
项,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特点为肾小球系膜细胞和系膜基质弥漫增生,电镜下在系膜区可见到电子致密物。
基础医学院《病理学》考试试卷(167)

基础医学院《病理学》课程试卷(含答案)__________学年第___学期考试类型:(闭卷)考试考试时间:90 分钟年级专业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A型题(35分,每题1分)1. 超急性排斥反应时,血管病变的特点是()。
A.血管内膜纤维化B.血管周围纤维组织增生C.血管壁玻璃样变性D.血管壁纤维素样坏死答案:D解析:实体器官移植后排斥反应分超急性、急性和慢性排斥反应:①超急性排斥反应一般于移植后数分钟至24小时内出现,以受累小动脉壁纤维素样坏死为特征。
②急性排斥反应常发生于术后数天内,小动脉内膜由于纤维母细胞、单核细胞增生而增厚。
③慢性排斥反应常发生于术后数月,以小动脉内膜纤维化为其特征。
2. 下列选项中,符合NKT细胞淋巴瘤免疫表型的是()。
A. CD19B. CD65C. CD56D. CD20答案:C解析:3. 透明血栓主要发生的组织部位是()。
A.动脉管壁B.静脉瓣膜C.心房内膜D.毛细血管答案:D解析:透明血栓主要发生于毛细血管内,由纤维蛋白构成,最常见于发生于末梢小血管及毛细血管。
4. 下列病理改变符合病毒性肺炎的是()。
[西医综合2017研] A.肺泡内常有大量纤维渗出B.常有肺泡结构破坏C.肺泡间隔水肿,炎细胞浸润D.局部区域中性粒细胞浸润答案:C解析:5. 下列甲状腺癌中,出现砂粒体结构的是()。
A.髓样癌B.梭形细胞癌C.滤泡癌D.乳头状癌答案:D解析:甲状腺癌分为乳头状癌、滤泡癌、髓样癌和未分化癌。
项,乳头状癌镜下可见乳头分支多,乳头中心有纤维间质血管,间质内常见同心圆状钙化小体(即砂粒体),癌细胞分化程度不一,核染色质少,常呈毛玻璃状。
项,髓样癌的特点是间质内常有淀粉样物质沉着。
项,滤泡癌镜下可见大量分化程度不同的滤泡。
项,梭形细胞癌属于未分化癌。
6. 该患者的诊断是()。
A. 套细胞淋巴瘤B. 脾边缘区细胞淋巴瘤C. 滤泡性淋巴瘤D. Burkitt淋巴瘤答案:A解析:根据“5(+),20(+),ylin1(+)”,可诊断为套细胞淋巴瘤。
2022年沈阳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病理学》科目期末考试卷A

2022年沈阳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病理学》科目期末考试卷A一、判断题1、肿瘤坏死因子(TNF)可以引起患者发热。
()2、急性排斥反应以细胞免疫为主者,以血管炎为特征。
()3、男性慢性酒精中毒者可出现不育、性欲下降、男性乳腺发育。
()4、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综合征患者常出现雄激素水平过高。
()5、变性时,异常物质或增多的正常物质可聚积在细胞器、细胞质、细胞核或细胞间质中。
()6、结节病属于感染性肉芽肿。
()7、在胃镜观察时,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黏膜下血管模糊不清。
()8、B细胞淋巴瘤的病理学分类与B淋巴细胞的分化过程密切相关。
()9、慢性子宫颈炎时,常伴有鳞状上皮的增生及异型增生。
()10、肾细胞癌多见于肾脏下极。
()11、高血压主要造成细动脉硬化。
()12、慢性支气管炎是指临床上以反复发作的咳嗽、咳炭或伴有喘息症状为特征,且症状每年至少特续3个月,连续两年以上。
()13、脑桥出血以两侧瞳孔极度缩小呈针尖样改变为特征。
()14、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增生结节通常无完整包膜。
()15、肠结核溃疡多呈环形的原因是结核病变沿肠壁淋巴管环形扩散。
()二、选择题16、促进血小板黏集反应的因子主要是()A.胶原、ADP和凝血酶B. 胶原、血栓素A2和ADPC.ADP、血栓素Aa和凝血酶D.ADP、前列环素和凝血酶E.前列环素、血栓素A,和ADP17、细菌进入血中大量繁殖,产生大量毒素,并在肺、肾等处形成多发性脓肿,被称为()A.菌血症B.毒血症C.败血症D.病毒血症E.脓毒血症18、细胞缺氧时最常见的病理变化是()A.线粒体肿胀B.内质网破裂C.核糖体脱落D.脂褐素增多E.溶酶体增多19、关于肝细胞再生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肝细胞属于不稳定细胞,肝部分切除后可快速再生B.肝脏干细胞具有分化为胆管上皮细胞和肝细胞的双向潜能C.肝细胞广泛变性伴点状坏死时可完全再生修复D.肝细胞坏死,网状支架完整,可通过再生恢复正常结构E.肝细胞大片坏死,网状支架塌陷,则再生肝细胞难以恢复原来小叶结构20、属于癌前病变的是()A.慢性浅表性胃炎B.乳腺增生C.病毒性肝炎D.结肠多发性腺瘤E.十二指肠溃疡21、以下不属于基因芯片优点的是()A.操作技术简单B.序列数量大C.检测效率高D.应用范围广E.成本相对高22、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多见于儿童B.上皮下驼峰样沉积物C.肾小球毛细血管内有链球菌菌栓D.明显血尿E.肾小球内皮及系膜细胞增生23、属于弥散神经内分泌细胞源性的甲状腺癌是()A.滤泡性癌B.髓样癌C.未分化癌D.乳头状癌E.间变性癌24、乳腺癌最常发生的部位是()A.外上象限B.外下象限C.内上象限D.内下象限E.乳头部25、有关胰腺癌的说法,错误的是()A.患者多为老年人B.最主要的环境因素是吸烟,使风险加倍C.胰头是最好发的部位D.有时难与慢性胰腺炎相鉴别E.90%患者出现C-myc基因点突变26、心包摩擦音会出现在以下哪一种疾病中()A.纤维素性心包炎B.出血性心包炎C.化脓性心包炎D.缩窄性心包炎E.浆液性心包炎27、下列哪种疾病不属于多基因遗传病()A.精神分裂症B.原发性高血压C.糖尿病D.肿瘤E.肺脓肿28、患者,女,60岁。
2022年右江民族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病理学》科目期末考试卷B

2022年右江民族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病理学》科目期末考试卷B一、判断题1、在炎症过程中,中性粒细胞具有吞噬细菌、坏死组织碎片、异物,并引起组织损伤的作用。
()2、口眼干燥综合征是以鳞状上皮为靶器官的自身免疫病。
()3、假性肥大是由于间质脂肪细胞等增生引起的。
()4、线粒体病患者受影响最明显的组织器官包括中枢神经系统、骨骼肌、心肌、肝和肾脏。
()5、颅脑外伤常致硬脑膜外出血和硬脑膜下出血。
()6、纤维素性炎可以发生于白喉杆菌、痢疾杆菌、肺炎双球菌等细菌感染。
()7、“蜘蛛状血管虑”是肝硬化患者的表现之一,与体内雄激素水平异常有关。
()8、Ph染色体常见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9、高危型HPV-16、l8、31、33等与子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10、在喉癌中喉内癌比喉外癌多见,约占70%,且大部分发生于声带。
()11、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形成的赘生物主要由脓性渗出物、血栓、坏死组织和大量细菌菌落混合而成。
()12、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增生结节通常无完整包膜。
()13、臭氧化学性质高度稳定,容易与细胞膜表面的不饱和脂肪酸发生反应,导致炎性介质的释放,引起呼吸道的炎症。
()14、慢性肾盂肾炎时两侧肾脏改变不对称。
()15、继发性肺结核病患者对结核杆菌已有免疫力,因此病情较原发性肺结核病患者轻微。
()二、选择题16、下列易发生出血梗死的器官是()A.心B.脑C.脾D.肾E.肺17、下列哪项是高血压最严重的并发症()A.脑软化B.脑出血C.脑水肿D.脑梗死E.高血压危象18、细胞坏死的主要形态学标志是()A.核溶解B.核增大C.细胞肿胀D.细胞质嗜酸性增强E.细胞内酶释放人血19、关于皮肤创伤愈合过程的描述错误的是()A.伤口局部出现炎症反应B.伤口收缩由伤口边缘新生的肌成纤维细胞的牵拉作用引起C.健康的肉芽组织对表皮再生十分重要D.表皮、毛囊和汗腺可通过再生修复E.伤口过大时难以通过表皮再生覆盖伤口20、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一般不出现()A.甲状腺肿大B.眼球突出C.全身淋巴组织增生、胸腺和脾脏增大D.甲状腺内淋巴组织增生E.间质内常有淀粉样物质沉积21、宫颈做小浸润性鳞状细胞癌是()A.缩没润深度不超过基底膜下5mmB.癌浸润深度超过基底膜5mmC.癌浸润深度不超过基底膜下7mmD.癌浸润深度超过基底膜lmmE.癌没润深度不超过基底膜下5mm、宽度不超过7mm22、关于lgA肾病的肾小球基本病理特征,不正确的是()A.系膜细胞增生B.IgA沉积为主C.系膜区电子致密物沉积D.系膜基质增多E.毛细血管壁明显增厚23、在炎症时,漏出血管外的细胞是()A.中性粒细胞B.嗜酸性粒细胞C.红细胞D.单核细胞E.淋巴细胞24、瘦素等激素及其受体通过体内能量平衡的正负反馈作用来调节体重,主要由以下哪三部分组成()A.传人系统、传出系统和效应系统B.传人系统、传出系统和反馈系统C.传人系统、受体结合和效应系统D.传人系统、补体系统和效应系统E.以上说法均错误25、关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错误的是()A.病变呈弥漫性分布B.肠黏膜呈铺路石样改变C.见黏膜隐窝脓肿D.假性息肉形成E.癌变风险高26、肿瘤的生长速度主要取决于()A.肿瘤的大小B.肿瘤细胞的生长分数和肿瘤细胞的生成与丢失之比C.机体的免疫状态D.肿瘤间质的血管是否丰富E.肿瘤的良恶性27、完全型21-三体(先天愚型)最常见的原因是()A.父亲年龄大,精子形成时染色体不分离B.母亲年龄大,卵子形成时染色体不分离C.受精卵分裂时染色体发生不分离D.母亲妊娠期间有病毒感染E.以上都不是28、患者男性,45岁,感中上腹不适。
2022年成都医学院护理学专业《病理学》科目期末考试卷B

2022年成都医学院护理学专业《病理学》科目期末考试卷B一、判断题1、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通常引起患者的末梢血中单核细胞“核左移”。
()2、同种异体骨髓移植的排斥反应由宿主的B细胞和NK细胞介导。
()3、内分泌性增生都是病理性增生。
()4、血友病C患者常在新生儿发病,皮肤、黏膜出血,关节大量积血。
()5、颅内无固有的淋巴组织和淋巴管。
()6、病毒感染通常引起患者的末梢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7、胰腺癌最好发的部位是胰体。
()8、小淋巴细胞淋巴瘤常伴有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9、乳腺浸润性小叶癌常呈多灶性、弥漫性分布.因此不容易被临床和影像学检查发现。
()10、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起病急,预后差,病死率可高达5%以上。
()11、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最常侵犯二尖瓣和主动脉瓣。
()12、功能性肾上腺皮质腺瘤临床上均表现为Cushing综合征。
()13、砷中毒不会引起皮肤过度角化和皮肤鳞癌的发生。
()14、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是变态反应性炎。
()15、在血吸虫感染过程中,尾幼、童虫、成虫以及虫卵等均可对宿主造成损害,其中以成虫引起的病变最严重,对机体的危害也最大。
()二、选择题16、易发生出血性梗死的是()A.冠状动脉血栓形成B.脾动脉分支血栓栓塞C.肾动脉分支受压阻塞D.肺动脉分支血栓栓塞E.肠套叠17、风湿病的发生与下列哪种病原体相关()A.金黄色葡萄球菌B.草绿色链球菌C.脑膜炎双球菌D.流感嗜血杆菌E.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18、关于端粒,正确的是()A.保护基因组的完整性,B.端粒越长,细胞越老化C.端粒酶可促进端粒的缩短;D.端粒只是一段DNA.E.端粒可位于染色体的任何部分19、促进细胞再生的因素中不包括()A.胶原蛋白B.基质细胞蛋白C.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D.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E.内皮抑素20、Shechan综合征最常见的原因是()A.长期接受类固醇激素的治疗B.垂体肿瘤C.垂体区手术D.分娩时大出血E.肾上腺萎缩21、巧克力囊肿是指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于()A.直肠阴道陷窝B.盆腔腹膜C.卵巢D.阴道E.腹部手术微痕22、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镜下主要变化是()A.肾小球内皮细胞及系膜细胞增生B.肾小球系膜基质增生C.肾小球间质中结缔组织增生D.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增厚E.肾小球壁层上皮细胞增生23、血管通透性增加最常见的机制是()A.内皮细胞穿胞作用增强B.内皮细胞损伤C.内皮细胞收缩D.新生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E.血管扩张24、流式细胞仪采用的光源系统是()A.可见光B.激光C.紫外线D.射线E.荧光25、肝脏门管区淋巴细胞浸润,可见到完整的淋巴滤泡。
2022年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病理学》科目期末考试卷B

2022年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病理学》科目期末考试卷B一、判断题1、在炎症中,巨噬细胞的功能包括:搬运、吸收坏死组织,刺激纤维组织增生,吞噬杀灭病原体,形成炎性肉芽肿,参与免疫反应。
()2、同种异体骨髓移植的排斥反应由宿主的B细胞和NK细胞介导。
()3、线粒体膜功能损害不可恢复,意味着细胞发生了不可逆性损伤。
()4、血友病A、B为X连锁隐性遗传,由女性传递、男性发病。
()5、病原体可经神经感染侵入神经系统。
()6、花生四烯酸的代谢产物在炎症中可引起:发热、疼痛、血管扩张、组织损伤、白细胞渗出。
()7、溃疡性结肠炎病变呈连续性、弥漫性分布。
()8、多发性骨髓瘤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
()9、侵蚀性葡萄胎可以发生远处转移。
()10、良性胸膜间皮瘤罕见。
()11、动脉粥样硬化主要累及中小动脉,基本病变包括动脉内膜的脂质沉积、内瑟灶状纤维化、粥样斑块形成。
()12、对于年轻的高血压患者,需考虑有无内分泌系统疾病。
()13、酒精引起的维生素B,缺乏可造成Wernicke-Korsakoff脑病。
()14、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光镜下基膜呈双线或双轨状。
()15、在血吸虫感染过程中,尾幼、童虫、成虫以及虫卵等均可对宿主造成损害,其中以成虫引起的病变最严重,对机体的危害也最大。
()二、选择题16、心衰细胞见于()A.右心衰竭时肺泡腔内B.左心衰端时肺泡腔内C.肝淤血时肝脏内D.牌淤血时脾脏内E.肺水肿时肺泡腔内17、下列哪种是原发性心肌病()A.风湿性心脏病B.高血压心脏病C.克山病D.肺源性心脏病E.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18、下列变化与细胞水肿发生有关的是()A.细胞内钾、钙离子增多B.细胞外钾、钙离子增多C.细胞内钠、钙离子增多D.细胞内钠、钾离子增多E.细胞外钠、钾离子增多从论持19、下列哪种病变常通过纤维性修复来完成()A.心肌梗死B.胃黏膜糜烂C.肝细胞点状坏死D.月经期子宫内膜脱落E.细菌性痢疾20、关于垂体性库欣(Cushing)综合征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可由下丘脑功能紊乱引起B.可由垂体腺瘤引起C.血清中ACTH减少D.双侧肾上腺皮质增生E.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多21、易发生腹腔和盆腔种植性转移的是()A.绒毛膜癌B.子宫颈鳞癌C.子宫内膜样腺癌D.卵黄囊瘤E.恶性卵巢黏液性肿瘤22、光镜下基膜有钉状突起的肾小球疾病是()A.微小病变性肾小球病B.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C.膜性肾小球肾炎D.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E.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23、炎症引起的末梢血中白细胞的变化,不包括()A.计数增高B.核右移C.计数降低D.嗜酸性粒细胞增多E.淋巴细胞增多24、酒精中毒引起机体出现的病变有()A.脂肪肝B.肝硬化C.脑萎缩D.肌肉萎缩E.以上病变均可出现25、不是肝硬化引起门脉高压的原因为()A.肝血窦闭塞B.肝血窦扩张淤血C.肝血窦窦周纤维化D.肝内肝动脉与门静脉形成异常吻合E.假小叶压迫小叶下静脉26、对于恶性肿瘤的诊断,最有力的证据是()A.肿瘤边界不清B.肿瘤出血坏死C.出现转移D.肿瘤较大E.切除后复发27、染色体结构异常错误的是()A.缺失B.重复C.倒位D.易位E.扩增28、患者男性,45岁,感中上腹不适。
2022年长沙医学院护理学专业《病理学》科目期末考试卷B

2022年长沙医学院护理学专业《病理学》科目期末考试卷B一、判断题1、白介素1(IL-1)可以引起患者发热。
()2、免疫耐受的丧失和隐蔽抗原的暴露可致自身免疫病的发生。
()3、气球样变时细胞核往往位于一侧,而脂肪变时细胞核往往位于中央。
()4、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综合征患者年幼时就发病,睾丸小而硬。
()5、神经鞘瘤是椎管内最常见的肿瘤。
()6、血管反应是炎症的中心环节。
()7、甲型肝炎病毒(HAV)经消化道感染,不引起慢性肝炎。
()8、Ph染色体常见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9、Paget病乳头常呈湿疹样改变,因此又被称为湿疹样癌。
()10、在喉癌中喉内癌比喉外癌多见,约占70%,且大部分发生于声带。
()11、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主要由毒力较弱的草绿色链球菌引起。
()12、甲状腺腺痛的组织学分类和预后无关,甲状腺癌的组织学分类和预后有关。
()13、血栓形成的危险性增加是口服避孕药的不良反应之一。
()14、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光镜下基膜呈双线或双轨状。
()15、阿米巴肝脓肿内容物呈棕褐色果酱样,主要由液化性坏死物质和陈旧性血液混合而成。
()二、选择题16、大量空气迅速进入血液循环引起死亡的原因是()A.脑栓塞B.心肌梗死C.心脏破裂D.肺梗死E.急性心力衰竭和呼吸衰竭17、二尖瓣关闭不全可引起心脏何种形态的改变()A.球形心B.靴形心C.梨形心D.绒毛心E.虎斑心18、脂肪坏死后,可形成肉眼可见的()A.动脉阻塞B.静脉阻塞C.含铁血黄素蓄积D.蛋白变性凝固E.钙皂19、下列哪项因素不利于骨折的愈合进()A.清除局部感染和异物邮B.骨折断端的及时复位C.骨折断端及时、牢靠的固定心交D.长期卧床,避免活动E.提供充足的营养20、青春期后骨循已闭合,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可能引起()A.肢端肥大症B.垂体肿瘤C.巨人症D.尿崩症E.性早熟症21、乳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不包括()A.家族史B.哺乳C.雌激素水平高D.吸烟E.不孕不育22、临床诊断急性肾盂肾炎的最可靠依据是()A.血尿和菌尿B.蛋白尿和菌尿C.尿频、尿急、尿痛D.白细胞管型尿和菌尿E.血培养找到细菌23、不属于纤维素性炎的病变是()A.白喉B.绒毛心C.病毒性肺炎D.细菌性痢疾E.大叶性肺炎24、下列哪一种物质中毒可引起周围神经系统病变,出现脱下垂或足下垂,还可刺激牙跟使近齿跟处的色素沉着()A.铅B.汞C.锅D.砷E.氟25、与胃消化性溃疡不易愈合的相关因素是()A.溃疡黏膜皱向溃疡集中B.溃疡底部神经纤维断裂C.溃疡底部小动脉增殖性内膜炎D.溃疡大E.溃疡深26、属于间叶性肿瘤的是()A.腺癌B.鳞状细胞癌C.脂肪瘤D.动脉瘤E.淋巴瘤27、不能世代垂直传递的疾病是()A.遗传印记区改变引起的疾病B.常染色体疾病C.单基因遗传病D.多基因遗传病E.性染色体隐性遗传病28、患者男性,45岁,感中上腹不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院《病理学》名词解释及问答题《病理学》名词解释及问答题一、名词解释0.1.01 病理学(pathology)0.1.02 病理解剖学(pathologic anatomy or anatomical pathology) 0.1.03 病因学(etiology)0.1.04 发病机制(pathogenesis)0.1.05 病理变化(pathologic changes)0.1.06 尸体解剖(autopsy)0.1.07 活体组织检查(biopsy)0.1.08 细胞学(cytology)0.1.09 组织培养(tissue culture)0.1.10 组织化学(histochemistry)0.1.11 分子病理学(molecular pathology)0.1.12 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0.1.13 基因诊断(gene diagnosis)四、问答题0.4.01 举例说明病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0.4.02 简述病理学常用研究方法的应用及其目的0.4.03 简述病理学的发展史答案一、名词解释(此处仅列出答案要点)0.1.01 ①一门医学基础学科;②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形态、代谢和功能变化);③目的:认识疾病的本质和发生发展规律,为防病治病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0.1.02 ①病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②从形态学角度研究疾病;③研究病变器官的代谢和功能改变及临床表现;④研究病因学和发病学。
0.1.03 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生条件的一门科学。
0.1.04 ①即发病学;②在原始病因和发生条件的作用下,疾病发生发展的具体环节、机制过程。
0.1.05 ①在病原因子和机体反应功能的相互作用下;②疾病过程中脏器和组织功能、代谢和结构的变化。
0.1.06 ①一种病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②对死者遗体进行病理剖验;③目的:确定诊断、查明死亡原因,提高临床医疗水平;及时发现传染病和新的疾病;为科研和教学积累资料和标本。
0.1.07 ①患者机体的病变组织;②组织获取方法:局部切除、钳取、穿刺针吸以及搔刮、摘除等;③目的:研究疾病、诊断疾病。
0.1.08 ①病理检查方法;②黏膜或组织表面脱落或刮取的或深部穿刺所得的细胞;③诊断疾病,尤其是肿瘤的诊断。
0.1.09 ①常用的研究技术;②体外条件下;③疾病(病变)的发生发展。
0.1.10 ①能与组织细胞某些化学成分特异结合的显色试剂;②病变组织细胞内的化学成分;③认识形态和代谢改变;④疾病诊断。
0.1.11 ①病理学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细胞化学的结合;②分子水平上研究疾病发生的机制。
0.1.12 ①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②未知抗原或抗体;③肿瘤病理诊断0.1.13 ①DNA或RNA中碱基序列;②内源性基因的异常和外源性基因的存在;③生物性病原因子、遗传性疾病、肿瘤性疾病和个体基因的识别和诊断。
四、问答题(此处仅列出答案要点)0.4.01 ①桥梁作用;②以其他基础学科如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寄生虫学、微生物学等为基础;③为临床医学提供学习疾病的必要理论。
0.4.02 ①尸体解剖:查明病因,提高临床工作质量,减少同种疾病的漏诊与误诊率;通过尸体解剖,积累教学、科研素材;帮助解决法律纠纷等;②活检:及时准确诊断疾病,判断疗效,并能利用活检组织进行特染、超微结构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组织细胞培养等对疾病进行深入研究;③动物实验:复制疾病的模型,了解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变过程的动态变化及外来因素如药物对疾病的影响等;④组织培养和细胞培养:可以观察细胞和组织病变的发生发展过程,了解外来因子对组织细胞的影响等。
0.4.03 ①病理学的发展大致分四个阶段;②来源于古希腊哲学的病理学:古希腊名医Hippocrates的液体病理学和Asclepiades的固体病理学,都对疾病的来源作了阐述,但未对医疗实践起到理论指导作用;③器官病理学的建立:1761年,意大利医学家Morgagni发表了《疾病的部位和病因》一书,从而创立了器官病理学,标志着病理形态学的开端;④细胞病理学的建立:1858年,德国病理学家Virchow根据对大量尸检材料的显微镜改变,提出了细胞病理学的理论,认为细胞的改变和细胞的功能是一切疾病的基础,并指出了形态学改变与疾病过程和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⑤现代病理学的发展:a 超微结构病理学—从亚细胞(即细胞器)水平观察病变;b 组织化学和细胞化学—能显示细胞内的化学成分;c 免疫病理学—用免疫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来阐述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d 遗传病理学—从染色体畸变和基因突变的角度进行疾病的探讨;e 分子病理学—从分子水平研究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f 免疫组织化学—免疫学与组织化学相结合的方法去探讨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组织发生。
(刘钧)一、名词解释1.1.01 适应(adaptation)1.1.02 损伤(injury)1.1.03 萎缩(atrophy)1.1.04 肥大(hypertrophy)1.1.05 假性肥大(pseudohypertrophy)1.1.06 增生(hyperplasia)1.1.07 化生(metaplasia) 1.1.08 鳞状上皮化生(squamous metaplasia)1.1.09 肠上皮化生(intestinal metaplasia) 1.1.10 心身疾病(psychosomatic disease)1.1.11 医源性疾病(iatrogenic disease)1.1.12 变性(degeneration)1.1.13 细胞水肿(cellular swelling)1.1.14 脂肪变性(fatty degeneration or fatty change)1.1.15 虎斑心(tigroid heart) 1.1.16 心肌脂肪浸润(myocardial fatty infiltration)1.1.17 透明变性(hyaline degeneration)1.1.18 淀粉样变性(amyloid degeneration)1.1.19 黏液变性(mucoid degeneration)1.1.20 含铁血黄素(hemosiderin)1.1.21 心衰细胞(heart failure cell)1.1.22 脂褐素(lipofuscin)1.1.23 病理性钙化(pathologic calcification)1.1.24 营养不良性钙化(dystrophic calcification)1.1.25 迁徙性钙化(metastatic calcification)1.1.26 细胞死亡(cell death)1.1.27 坏死(necrosis)1.1.28 凝固性坏死(coagulative necrosis)1.1.29 干酪样坏死(caseous necrosis)1.1.30 坏疽(gangrene)1.1.31 液化性坏死(liquefactive necrosis)1.1.32 纤维蛋白样坏死(fibrinoid necrosis)1.1.33 糜烂(erosion)1.1.34 溃疡(ulcer)1.1.35 窦(sinus)1.1.36 瘘(fistula)1.1.37 空洞(cavity)1.1.38 机化(organization)1.1.39 包裹(encapsulation)1.1.40 凋亡(apoptosis)1.1.41 凋亡小体(apoptotic body)四、问答题1.4.01 试述萎缩的基本病理变化。
1.4.02 试以肾盂积水为例,说明萎缩的发生常是综合性因素所致,并简述肾盂积水的病理变化。
1.4.03 缺氧从哪些方面导致细胞损伤?1.4.04 化学性物质和药物是通过哪些途径造成细胞损伤的?其损伤程度与哪些因素有关?1.4.05 导致细胞遗传变异的主要原因有哪些?细胞遗传变异可致哪些后果?1.4.06 试述细胞水肿的主要原因、发生机制、好发器官和病变特点。
1.4.07 试述肝脂肪变性的原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后果。
1.4.08 举例说明纤维结缔组织的透明变性易在何种情况下发生,其形态学表现如何?1.4.09 含铁血黄素是如何形成的?有何形态学特点?有何临床意义?1.4.10 简述坏死的过程及其基本病理变化。
1.4.11 变性与坏死有何关系?如何从形态学上区别变性与坏死?1.4.12 试从病变部位、发病原因、病变特点及全身中毒症状等方面比较干、湿性坏疽的异同。
1.4.13 坏死对机体的影响与哪些因素有关?举例说明。
1.4.14 坏死与凋亡在形态学上有何区别?1.4.15 病案分析男,63岁。
6年前确诊为脑动脉粥样硬化。
一周前发现右侧上、下肢麻木,活动不自如。
1天前出现右侧上、下肢麻痹,无法活动。
诊断为脑血栓形成。
请分析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脑可能发生的改变及病变特点和发生机制。
答案一、名词解释(此处仅列出答案要点)1.1.01 ①细胞、组织或器官;②耐受刺激作用;③存活的过程;④形态:萎缩、肥大、增生、化生。
1.1.02 ①细胞和组织;②不能耐受有害因子刺激;③结构改变;④形态:变性或细胞死亡。
1.1.03 ①发育正常;②细胞、组织或器官体积缩小;③实质细胞体积缩小和或数量减少;④间质增生。
1.1.04 ①实质细胞的细胞器增多;②实质细胞、组织器官体积增大。
1.1.05 ①实质细胞体积缩小和或数量减少;②纤维或脂肪组织大量增生;③组织或器官体积增大。
1.1.06 ①实质细胞增多;②组织、器官体积增大。
1.1.07 ①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②刺激因素作用;③转化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细胞的过程;④发生于同源性细胞;⑤未分化细胞向另一种分化。
1.1.08 ①非鳞状上皮;②转化为鳞状上皮;③常见于气管、支气管、子宫颈等处。
1.1.09 ①炎症或其他因素刺激;②胃黏膜或胃腺上皮;③转化为肠上皮;④常见于慢性萎缩性胃炎。
1.1.10 ①思想、情感障碍;②细胞损伤;③器质性疾病。
1.1.11 ①疾病诊治过程;②诊治本身继发的伤害。
1.1.12 ①可逆性损伤;②代谢障碍;③细胞质内或细胞间质内呈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增多。
1.1.13 ①细胞轻度损伤;②钠-钾泵功能降低;③细胞内水分增多,胞质淡染、清亮;④肝、肾、心等。
1.1.14 ①非脂肪细胞;②胞质内三酰甘油蓄积;③心、肝、肾等。
1.1.15 ①心肌脂肪变性;②左心室内膜下心肌和乳头肌;③黄色条纹与暗红色心肌相间;④似虎皮斑纹。
1.1.16 ①心包脏层脂肪组织显著增多;②心肌间质出现脂肪组织;③心肌萎缩;④可致心肌破裂、出血、猝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