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 狮子王进行曲 》
《狮王进行曲》音乐教案

《狮王进行曲》音乐教案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狮王进行曲》音乐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狮王进行曲》音乐教案1活动目标:1:通过故事和图谱,初步了解作品的结构、形象和内容。
2:倾听音乐,感受音乐中各个角色形象,并能用身体动作表现音乐。
3:体验并享受音乐欣赏过程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1:完整音乐一段,分开三段音乐2:图谱活动过程:一、音乐导入老师请小朋友听一段音乐,这段音乐是从森林里传出来的,认真听,听完后告诉我,音乐里都有什么声音?可能会有谁?二、完整欣赏,借助故事和图谱辅助理解乐曲内容。
1:这段音乐里还藏着一个好听的故事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2:这段音乐不仅能用故事来讲,老师还把它编成了图谱,但是刚才进来的时候我不小心把他们的顺序给弄乱了,小朋友能帮我一起把顺序整理好吗?下面请小朋友边听音乐,边看图谱,听一听,看一看,图谱是怎么讲这个故事的?孩子们,这段音乐听起来是轻很温柔的,还是很有力量很雄壮的?这种听起来很有力量的音乐我们叫他“进行曲”,那么你觉得这段音乐是关于谁的进行曲呢?三、听音乐,表现乐曲的内容和形象。
1、分乐句表现音乐形象和内容,鼓励幼儿大胆用动作表现。
孩子们。
你们想不想听着有力量的《狮王进行曲》,一起参加小动物们的狂欢节呢?但是我们可不能让狮子大王小看了我们中三班的小朋友,我们先来排练一下怎么样?2、欣赏全曲,完整表演。
排练完成了,我们的演出马上就要开始了!活动延伸:根据乐曲内容,想想“狮子王和小动物”的.游戏可以怎么玩。
附故事:早晨,森林里特别安静,小动物们有的刚刚起床,有的在草地上安静地玩耍,这时候,机灵的小猴子从树上滑下来,边滑边喊——狮子大王驾到!话刚说完,小猴子吹起了喇叭,小动物们也赶紧站好两队,迎接狮王的到来。
狮王进行曲音乐教案

狮王进行曲音乐教案活动目标:篇一1、了解作品的结构、形象和内容。
2、用动作、表情、嗓音等表现音乐。
3、体验想象、创造和表演的快乐。
4、借助图谱、动作、游戏情景理解记忆歌词并学唱歌曲。
5、通过教师讲解舞蹈动作学会跳。
活动准备:篇二图谱、动物头饰、录音。
《狮王进行曲》篇三神奇的大森林是动植物的王国,各种各样的动物在森林里世代繁衍,生生不息,孩子们对大森林充满了好奇向往,非常想了解森林中发生的故事,本节课从孩子们喜爱的动物故事引入教学,使学生了解人类对威风凛凛的狮子大王对小动物们的保护与帮助,引发学生对动物的了解与关怀。
并获得一些基础的艺术知识技能,以及各方面的艺术能力。
在设计这节课,关键是要引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对音乐的举,通过听赏、游戏,表现艺术活动,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动手能力,在活动中指导学生模仿动物的神态、动作、声音、形象进行艺术表现,促进学生的合作交流,使学生体验成功、合作的快乐。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井井有条,紧扣主题,因为此曲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陌生,有一定的难度,把握的深度不够,整堂课的过程比较平淡,没有这点闪烁出来,狮子的吼叫声学生听出来了,但狮子王有力的行走没有充分表现出来,在这方面,如何让学生突出表现出音乐中狮子王的机智、勇敢还应在教学思路和方法上现深入一些。
狮王进行曲音乐教案篇四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想象音乐所表现的故事情节,使其初步了解作品的三段式结构和它表现的形象、内容。
2.启发幼儿创造性地用动作表现音乐中的形象及动作。
3.培养幼儿注意倾听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材料准备:录音机、磁带、图形谱、磁铁数块,狮子、兔子、羊、松鼠、树等头饰;报纸数张、黑板两块。
经验准备:课前反复让幼儿听《狮王进行曲》,但不告诉幼儿乐曲的名称。
活动过程1.引起幼儿听的兴趣师:(在黑板上画一只耳朵)“这是什么?(耳朵)耳朵是干什么用的?”(听声音、听音乐等)“好!那就请大家闭上眼睛,专心用你的耳朵来听声音。
(师拿一张报纸在幼儿的面前晃一晃)你听到什么声音?”(师将报纸揉成一团,再把报纸撕成一条一条的,继续让幼儿听辨)2.节奏练习和发声练习(1)节奏练习师:“今天,森林里要举行一个盛大的晚会,森林里的小动物们特别希望我们大二班的小朋友也去参加,你们想去吗?(想)哎呀!是什么样的晚会呢?我特别想知道,你们想不想知道呢?(想)别着急,我们一起来做火车司机,把火车检修一下,这样才能很安全地到达森林。
小学音乐《狮王进行曲、大象》教学设计

《狮王进行曲》《大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欣赏乐曲《狮王进行曲》和《大象》,区分狮子与大象不同的音乐形象。
2.引导学生能用简单的肢体动作把音乐形象表现出来。
教学重、难点1.感受基本音乐要素在塑造音乐形象上的作用。
2.引导学生运用语言描述自己对乐曲中音乐形象的联想。
3.通过欣赏乐曲以及表演活动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热爱动物的情感。
教材分析《狮王进行曲》和《大象》两首乐曲都选自法国作曲家圣-桑创作的《动物狂欢节》。
《狮王进行曲》中狮子的主题音调是由弦乐器奏出的,钢琴作为伴奏乐器。
4/4拍子,中速,钢琴快速的上行和下行音阶弹奏表现出狮子凶猛的吼叫声,而弦乐则刻画出百兽之王狮子威严的样子。
《大象》是一首圆舞曲,由一架钢琴演奏出沉重有力的舞曲节奏,在低沉的低音提琴上奏出主旋律,从音色上造成一种笨拙的感觉,使人联想起大象的憨厚神态,旋律具有浓郁的舞曲律动特点。
教学过程(一份供任课教师参考的完整教案)一、欣赏《狮王进行曲》1.导入。
师生共同复习歌曲《在动物园里》。
教师:动物园里的动物们脾气可是让人琢磨不透的,我们来听一首乐曲,听听这首乐曲中的动物脾气怎么样?2.感受《狮王进行曲》乐曲。
初次聆听乐曲《狮王进行曲》音频。
提问:(1)乐曲所表现的动物体型是大的还是小的?(2)这个动物的动作是迟缓的还是敏捷的?(3)它的脚步是轻盈的还是沉重的?(4)这个动物的性格是温和友善的,还是凶猛威严的?学生带着问题欣赏。
学生回答:这个动物是大型的,动作很敏捷,脚步是轻盈的,性格非常凶猛……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做评价。
3.分析乐曲。
(1)复听。
复听乐曲《狮王进行曲》音频,请学生听完后回答音乐为什么会给你这些感觉?学生回答:音乐非常低,让人听着有些害怕、紧张……(2)教师评价并引导学生说出音乐的力度、速度、旋律、乐器音色都是怎样的?(3)师生共同讨论。
(4)教师总结:这首乐曲的力度很强,好象这个动物体形很强壮、威猛。
速度时而是中速时而又变快,表现出这个动物的行动非常敏捷。
狮王进行曲欣赏教案

狮王进行曲欣赏教案狮王进行曲欣赏教案1教材分析(重点与难点)《狮王进行曲》是法国音乐家圣·桑斯的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中的作品之一,乐曲生动形象,用钢琴的颤音、沉重有力的顿音以及浑厚低沉的旋律,表现了万兽之王威风凛凛的步伐和神态。
全曲总共分为三段:第一段是狮王出场前的情景;第二段是狮王出现在小动物们面前的情景;第三段是狮王与小动物们狂欢的情景。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欣赏乐曲,感受乐曲受雄壮有力的进行曲风格并根据图谱符号,理解乐曲结构和含义。
难点是:能根据乐曲大胆创编作品中的故事内容,并且能准确表演出动物的动作及神态。
幼儿基础分析(能力、经验基础)大部分幼儿有一定的音乐感知能力,能够创编所听到乐曲的故事内容,并能用肢体语言表达乐曲中动物的动作及神态;小部分幼儿对乐曲的理解能力有些薄弱,难以理解乐曲内容。
活动目标1.感受乐曲雄壮有力的进行曲风格,根据图谱符号,理解乐曲结构和含义。
2.能大胆创编所欣赏到的音乐内容和动物形象。
3.感受音乐欣赏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材料、环境、知识准备)材料准备:故事《狮王的生日》、乐曲《狮王进行曲》、图谱环境准备:U字形座位知识准备:幼儿已经有音乐欣赏的经验一、导入情境,引起幼儿兴趣导语:今天,森林里格外热闹,原来森林之王狮子的生日晚会就要开始了。
小朋友们,让我们大家一起去凑凑热闹吧!二、讲述故事,理解图谱,根据图谱分段欣赏乐曲1.完整欣赏乐曲,初步感受乐曲性质提问:(1)听完这首乐曲,你有什么样的感觉?(2)你都想到了些什么?过渡:这是你们的想法,你们听得都很认真,那我们再次欣赏一下,没有听出来的小朋友们可以仔细听一听哦!2.再次完整欣赏乐曲,了解乐曲创作背景总结:这首乐曲是法国音乐家圣·桑斯的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中的作品之一,名字叫做《狮王进行曲》,乐曲旋律雄壮有力,生动形象。
三、结合乐曲尝试表演每一段落1.教师讲述故事过渡语:关于这首乐曲,有一个好听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狮王进行曲》大班音乐优秀教案

《狮王进行曲》大班音乐优秀教案《狮王进行曲》大班音乐优秀教案1活动目标:1、根据故事线索,初步感知和理解乐曲的结构和、内容和形象。
2、探索用简单的符号制作图谱,3、创编身体动作来表现不同的音乐形象。
4、体验欣赏与表现乐曲的快乐。
活动准备:1、乐曲录音带,录音机。
2、欣赏图谱。
活动过程:1、完整欣赏乐曲。
(1)欣赏乐曲,组织幼儿讨论交流感受。
(2)教师边组织幼儿欣赏乐曲,边讲述故事,帮助幼儿理解乐曲的内容、形象和结构。
2、分段欣赏。
(1)引导幼儿欣赏乐曲中的主要音乐形象:吹号、狮王走路、狮王吼叫等。
(2)教师边听音乐边制作图谱。
(运用幼儿选用的符号)(3)欣赏的基础上鼓励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各段的音乐形象(4)组织幼儿中有表现力的动作集体学习。
3、整体欣赏表演。
完整边看图谱边表演。
《狮王进行曲》大班音乐优秀教案2活动目标:1、在观察和欣赏时能集中注意力,专注地听,游戏表演时能和同伴共享活动空间。
2、在分角色表演时,进一步体验与同伴表现乐曲地快乐。
活动准备:图谱、录音机和录音带活动过程:1、看图谱整体表演乐曲。
启发幼儿观看同伴表演,互相学习,注意倾听音乐。
2、分角色表演。
(1)先由教师扮演狮王,再让幼儿扮狮王,引导幼儿扮狮王,引导幼儿分角色听音乐表演。
(2)幼儿自由选择同伴,协商角色,分组表演。
(3)教师组织幼儿互相观察,集体评价,进一步感受、理解乐曲的结构、内容和形象。
3、学习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
(1)在欣赏乐曲的基础上,可进行打击乐器演奏,演奏方法参照教学挂图“狮王进行曲”打击乐器演奏图谱。
(2)教师指挥幼儿边看图谱,边随音乐演奏。
4、复习歌曲:十二生肖《狮王进行曲》大班音乐优秀教案3设计意图:我国的儿童并不习惯于听音乐,对于没有太多聆听经验的儿童来说,安静地坐下来欣赏音乐是非常枯燥的,但是如果在听音乐的同时配合一些自然的动作的话,不仅会使听音乐的过程充满乐趣,还能帮助孩子们对音乐的理解。
孩子们对大森林充满了好奇向往,非常想了解森林中发生的故事,因此设计了《狮王进行曲》活动。
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七单元 狮王进行曲|苏少版

《狮王进行曲》教学设计一、作品分析《狮王进行曲》是一首管弦乐合奏作品。
是法国作曲家圣-桑斯所作管弦乐组曲《动物狂关节》中的第一曲。
一开始便以钢琴的颤音形成威严的森林气氛。
接着弦乐和钢琴一起奏出逐渐增强的音响,渲染威严紧张的气氛。
随后用很强的力度引出狮王进行曲。
乐曲采用单三部曲式。
先是钢琴奏出狮王出场行进的节奏,接着弦乐奏出狮王的主题:沉重的顿音,浑厚低沉的旋律表现出狮王威风凛凛的神态和坚实的步伐。
这主题重复一遍后,出现由低音区的音阶组成模仿狮子的吼叫声。
然后钢琴在高音区再现狮王的主题,最后在狮子的吼叫声中结束。
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聆听、演唱、情境表演感受《狮王》的形象,并通过学习教育学生有保护动物的意识。
2.能够模唱乐曲的主题,体会音乐所表现的形象,理解音乐作品。
3.借助图谱,声势活动和打击乐器来参与《狮王》的活动,培养学生表现力,创造力和自信心。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能够模唱乐曲的主题,体会音乐所表现的形象。
2. 教学难点:理解音乐作品,感受音乐描绘的动物形象,并能自信地表演,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串铃小鼓狮王头饰等五、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体验音乐师:在森林里,住着许多可爱的小动物们。
有一天清晨,天气晴朗,空气清新。
小动物们在森林里愉快的玩耍。
突然,他们向森林的深处跑去,像是去迎接一位重要的人物……想知道它们迎接的是谁吗?请听音乐。
(播放视频并聆听《狮王进行曲》)师:听完音乐,告诉老师你听到的是谁来啦?生:老虎,大象,狮子,大狗熊….师: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
你们所说的动物都有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体型庞大,强壮。
那到底是谁来了呢?老师揭晓答案。
(出示狮王的图片)师:原来是狮王来啦!它是来看望小动物们的。
那你们想知道狮王是怎么出场的吗?请听音乐…(二)A段音乐欣赏,模唱乐曲1.播放A段音乐师:狮王迈着沉重的步伐并唱着狮王自己的《狮王之歌》出场了。
你们想当狮王吗?想当狮王得有个条件,那就是必须会唱《狮王之歌》。
人音版音乐二年级下册第6课聆听《狮子王进行曲》教学设计

人音版音乐二年级下册第6课聆听《狮子王进行曲》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狮子王进行曲》是人音版音乐二年级下册第6课的一首歌曲。
歌曲以狮子王为主题,富有童趣和生动性,旋律简单易学,节奏明快,易于学生接受。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进行曲的特点,培养音乐节奏感和集体合作意识。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具有较高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他们善于模仿和表现,对于生动有趣的音乐作品容易产生共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音乐节奏和音高的把握还不够准确,需要在教学中加以指导和练习。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进行曲的特点,感受音乐节奏和旋律。
2.培养学生集体合作意识,提高音乐素养。
3.通过学习《狮子王进行曲》,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表现欲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能够集体演唱。
2.难点:部分学生对音高的把握和节奏的准确性。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狮子王的故事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模仿教学法:引导学生模仿动物行走、奔跑等动作,体验音乐节奏。
3.游戏教学法:通过音乐游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节奏和旋律。
4.集体演唱法:鼓励学生集体演唱,培养集体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狮子王的故事图片、音乐播放设备。
2.教学乐器:打击乐器(如鼓、铃等)。
3.教学道具:狮子头饰、动物脚印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狮子王的故事图片,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教师简要介绍《狮子王进行曲》的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播放《狮子王进行曲》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节奏和旋律。
教师引导学生模仿动物行走、奔跑等动作,体验音乐节奏。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音高的把握和节奏的准确性。
分组进行演唱,互相观摩和交流。
4.巩固(5分钟)开展音乐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所学的节奏和旋律。
如:动物脚印游戏、音乐抢答等。
5.拓展(5分钟)邀请学生展示自己的才艺,如舞蹈、朗诵等,将音乐与其它艺术形式相结合。
小学音乐《狮王进行曲》教学设计

《狮王进行曲》常熟市颜港小学邹芝涵课型:欣赏课教学内容:《狮王进行曲》课时安排:一课时教材分析:管弦乐曲《狮王进行曲》是法国作曲家圣桑《动物狂欢节》组曲里的第一首。
乐曲用钢琴的颤音,沉重有力的顿音、浑厚低沉的旋律,表现了万兽之王威风凛凛的步伐和神态,加上狮子威猛的吼叫,使整个森林都为之震撼。
教材侧重点在于想象力和聆听习惯的培养。
学情分析:参与本课学习的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好奇心强,善于模仿,有一定的音乐感知能力,但由于学生的年龄较小,引导学生如何去聆听音乐,感受音乐,大胆表现音乐是本课的重难点。
设计思路:本课聆听乐曲,从音乐作品中的要素特点出发,设计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学生对音乐的喜爱,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各项音乐实践活动,以获得对音乐的亲身体验。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乐曲,学生能培养对音乐兴趣和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渗透“保护环境,珍爱动物”的人文理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音乐作品,学生能对音乐有一定的想像力,能感受音乐在描绘动物形态时的妙趣,能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
3、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听辨出《狮王进行曲》中演奏狮子吼叫的乐器,能用“beng”哼唱出乐曲的主题旋律,并能用动作表现音乐中狮子威武的形象。
教学重点:感受乐曲所表现的音乐形象,能够模唱出乐曲的主题乐句。
教学难点:理解音乐作品,创编故事情节,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教学用具:课件、钢琴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导入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丛林里寻找小动物,你们听,小动物们都在干什么?(一)、故事导入:先放《森林狂想曲》歌,学生边唱边做动作(设计意图:为后面的律动先做好准备)“今天森林里正在开一个动物联欢会,想知道谁先上场吗?这一节课啊,每位同学都是演员,呆会儿老师要看看哪些同学是最佳小演员,首先上场的会是谁呢?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听一听。
”出示:青蛙、小鸟节奏谱出示:小马、小松鼠节奏谱师生合作二声部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