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银缓释型抗菌敷料

合集下载

银离子敷料技术要求

银离子敷料技术要求

银离子敷料技术要求
银离子敷料是一种新型的医疗敷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为了保证其品质和安全性,以下是银离子敷料技术要求:
1. 选材要求:选用纯度高、无杂质的银粉,载体材料应该具有良好的渗透性和透气性。

2. 制备工艺:制备过程中应采取合理的工艺流程,确保银粉充分分散均匀并与载体材料结合紧密。

3. 银离子释放量:银离子的释放量应该符合国家标准,能够在有效杀菌范围内释放。

4. 细菌抗性:银离子敷料应该对常见的细菌具有一定的抗性,能够达到良好的消炎效果。

5. 生物相容性:银离子敷料应该经过生物相容性测试,确保对皮肤无刺激和过敏反应。

6. 包装和储存:银离子敷料应该在无菌环境下包装,并存放在干燥、阴凉的地方,有效期限应该明确标示。

以上是银离子敷料技术要求,只有严格按照要求制备,才能确保其安全有效地应用于医疗领域。

- 1 -。

抗菌敷料总结报告范文(3篇)

抗菌敷料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抗菌敷料作为一种新型的医疗材料,在伤口护理、烧伤治疗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抗菌敷料的种类、特点、应用及发展趋势进行总结和分析。

二、抗菌敷料的种类抗菌敷料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 银离子抗菌敷料:银离子具有强大的抗菌作用,能有效抑制细菌生长,防止感染。

根据银离子的应用方式,银离子抗菌敷料可分为以下几种:银离子医用抗菌敷料:适用于创伤、手术切口、褥疮、溃疡和感染性伤口等创面护理,具有抗菌、消炎、护创的作用。

银离子烧烫伤抗菌敷料:适用于度、浅度和深度烧烫伤创面的治疗,能有效地预防感染,促进创面愈合。

2. 物理抗菌敷料:物理抗菌敷料主要通过物理作用达到抗菌效果,如:神洁物理抗菌喷雾敷料:采用有机硅季铵盐作为主要成分,喷洒皮肤后形成物理抗菌网膜,对细菌、真菌、霉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具有强大的吸附杀灭作用。

3. 其他抗菌敷料:包括:透明膜抗菌敷料:具有良好的透氧性、透气性,可防止细菌侵入,同时保持伤口干燥。

藻酸盐抗菌敷料:具有良好的吸水性,能迅速吸收伤口渗出液,减轻疼痛,促进创面愈合。

三、抗菌敷料的特点1. 高效抗菌:抗菌敷料能有效抑制细菌生长,防止感染,提高伤口愈合速度。

2. 安全无毒:抗菌敷料成分安全无毒,对皮肤无刺激性,适用于各类伤口。

3. 方便快捷:抗菌敷料使用方便快捷,操作简单,可随时用于伤口护理。

4. 适应性强:抗菌敷料适用于各类伤口,如创伤、手术切口、烧伤、褥疮、溃疡等。

四、抗菌敷料的应用1. 伤口护理:抗菌敷料可用于各类伤口的护理,如创伤、手术切口、烧伤、褥疮、溃疡等。

2. 烧伤治疗:抗菌敷料在烧伤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能有效预防感染,促进创面愈合。

3. 术后护理:抗菌敷料可用于术后伤口的护理,防止感染,促进伤口愈合。

4. 慢性伤口治疗:抗菌敷料可用于慢性伤口的治疗,如糖尿病足、褥疮等。

五、抗菌敷料的发展趋势1. 多功能抗菌敷料:未来抗菌敷料将朝着多功能方向发展,如具有抗菌、止痛、促进愈合等功能。

载银医用抗菌敷料的研究与发展

载银医用抗菌敷料的研究与发展
38
纳米银溶液的抗菌性能
1聚合物,自动调节伤口的 湿润度,有少量吸收渗液的能力,不粘伤口,容易去除。
18
第二部分:载银医用敷料的应用与发展
一、抗菌医用敷料及抗菌剂 二、载银抗菌敷料的提出 三、载银抗菌敷料的应用现状 四、载银技术分类
19
一、抗菌医用敷料及抗菌剂
抗菌医用敷料主要是依靠敷料上所含有的抗菌剂来对 伤口进行杀毒消菌的。
❖ 为患者节省护理费用 ❖ 降低患者住院时间与护理时间 ❖ 增进患者伤口愈合的质量 ❖ 缩短患者伤口愈合时间
在大多数的情况下采用新型医用敷料总的医疗成本 远比疗效差的不良或是传统的医用敷料要节省很 多。
7
新型医用抗菌敷料市场分析:
❖ 根据Frost & Sullivan的统计,2003年全球生医材 料的市场规模约为480亿美元,美国为最大市场占 52%,其次为欧洲的25%,而日本则占13%。
15
五、泡沫敷料
多数由高分子材料发泡而成的敷料,表面覆盖一层聚氨酯半 透膜。高度的渗液吸收能力,高效的渗液管理能力,高度的亲水 材料,减少伤口粘连的的风险,促进伤口愈合,泡沫垫缓冲外界 压力。
16
六、水胶体敷料 采用密闭保湿原理,亲水CMC微粒与伤口渗出相
接触作用,创面表面形成一层湿润的凝胶体,持续 营造湿润环境,不与创面粘连,水胶体敷料对慢性 创面的效果尤为突出。
受到热带痢疾的感染,大多数士兵得病死亡,东征被迫终止。但 是,皇帝和军官们却很少染疾。这个迷直到现代才被解开。原来 皇帝和军官们的餐具都是用银制造的,而士兵的餐具都是用锡制 造的。
23
银的杀菌机理和触媒反应类似:

在水中 Ag+ 吸附微生物
微生物赖以呼吸 的酶失去作用,

一种缓释抗菌敷料的制备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缓释抗菌敷料的制备方法[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缓释抗菌敷料的制备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卢亢,庄壮辉,韦加娜,唐汉颖
申请号:CN201610568961.1
申请日:20160720
公开号:CN105999358A
公开日:
20161012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属于医用敷料领域,公开了一种缓释抗菌敷料的制备方法,将季鏻盐负载到细菌纤维素上,季铵盐壳聚糖和海藻酸盐复合交联将负载季鏻盐的细菌纤维素和功能性辅料进行包埋,制得的缓释抗菌敷料具有双重缓释抗菌作用,能够持久杀菌、抑菌,具有保湿、透气、吸收伤口渗出液、快速止血、促进伤口愈合等等多重功效。

申请人:广东泰宝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515300 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流沙南东埔工业区科技楼
国籍:CN
代理机构: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新型复合敷料的研制及临床应用可行性探讨

新型复合敷料的研制及临床应用可行性探讨

新型复合敷料的研制及临床应用可行性探讨蔡健【摘要】创面修复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目前临床上多采用敷料外敷、生物疗法、物理疗法和手术植皮等予以治疗,其中敷料外敷因使用便捷、经济实惠在临床中应用较为广泛.然而,目前临床使用的抗菌敷料主要有载银缓释型抗菌敷料和纳米银抗菌敷料等,主要用于创面抗菌,性能单一且价格昂贵,故研制一种同时具备促进创面愈合和控制感染两种功能的新型创面敷料迫在眉睫.研究显示,将易获取的动物胶原蛋白作为载体,采用微网格技术将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及银离子等网络到由胶原-壳聚糖组成的扩散膜内,可能能够在获得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为改进和研制新型敷料服务于临床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此,笔者于本研究中探讨了新型创面敷料的研制及其临床应用进展,旨在为创面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期刊名称】《中国烧伤创疡杂志》【年(卷),期】2019(031)004【总页数】3页(P297-299)【关键词】复合敷料;创面;修复;研究进展;可行性;综述【作者】蔡健【作者单位】250033 山东济南,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急诊科【正文语种】中文随着社会老龄化的不断加剧,糖尿病足、下肢静脉性溃疡、压疮等慢性难愈合创面的发病率也呈现出逐年增高的趋势[1]。

此类疾病的传统治疗方法主要有抗生素全身应用、敷料外敷、生物疗法、物理疗法和手术植皮等,其中敷料外敷因使用便捷,且经济实惠在临床中应用较为广泛[2]。

然而,目前临床所应用的敷料作用均较单一,在复杂、深度创面的治疗中往往不能各方面兼顾,从而导致创面愈合时间较长,故研制一种同时具备促进创面愈合和控制感染两种功能的新型创面敷料迫在眉睫。

为此,笔者于本研究中对新型创面敷料的研制及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旨在进一步明确新型复合敷料的研制方法及其在临床投入使用的可能性。

1 新型复合敷料的原料组成敷料的构成通常包括支架原料和添加原料。

目前常用的支架原料包括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胶原蛋白和壳聚糖[3-5],胶原蛋白是机体含量最多、分布最广的蛋白质,也是皮肤真皮结缔组织最重要的细胞外间质成分,对细胞的增殖、分化和迁移等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却存在收缩性大、湿拉伸强度和耐水解能力差以及无抗菌性等缺陷;壳聚糖是一种天然聚阳离子多糖,具有抗菌、吸湿、促进凝血、促进创面愈合、镇痛等功能,且在生物相容性、黏附性、柔软性、成膜性等方面均比胶原蛋白更有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胶原蛋白的不足。

纳米银颗粒的制备及抗菌敷料的应用

纳米银颗粒的制备及抗菌敷料的应用

结果与讨论
3.1物理性能测试结果 材料的拉伸强度为82.6MPa,吸水率为464%,相对保湿率为42.5%,透气率为36.7%, 结果显示该样品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可以满足作为敷料的物理要求。 3.2材料细胞毒性测试结果 下图是L929小鼠成纤维细胞在空白组、对照组CS/PVA海绵和实验组含纳米 Ag/Si02的CS/PVA海绵随时间生长的变化图。随时间延长,空白组A、对照组B和实 验组C的OD值均不断增大,到14天实验组的OD值明显超过空白组和对照组。这说 明了材料对L929细胞无明显毒性,且有促进该细胞生长的效果。
2010生物颗粒与粉体制备、应用技术研讨会
Omyl
3.4材料抗菌性能测试结果
下表中‘‘+、.”是空白组、对照组(CS/PVA)和实验组(含Ag/Si02的CS/PVA)的 杀菌效果。随着材料对菌种的作用时间延长,从20min起,除对铜绿假单胞菌外,实验 组对其他四种实验菌种的作用结果均为“.”,说明本材料具有广谱抗菌、强效抗菌的特点。
2010生物颗粒与粉体制备、应用技术研讨会
纳米银颗粒的制备及抗菌敷料的应用
魏坤宰.曹晓峰,韩雪,罗云,舒丽君,吴远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粤工程学院;广州510640) 摘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过纳米级的吸附相反应法制得Ag/Si02纳米颗粒,与壳聚糖(CS)/聚乙烯醇 (PVA)反应液复合制得含Ag/Si02纳米颗粒的CS/PVA海绵。研究结果表明:材料具 有良好的物理性能;材料对小鼠成纤维细胞无明显毒性,并且能促进该细胞的生长;材 料对所有五种实验菌种均有良好的杀菌效果。 关键词:壳聚糖;二氧化硅;纳米银;抗菌;敷料
结论 本研究通过纳米吸附相反应法中制备Ag/Si02纳米颗粒,然后与CS/PVA复合制得

新型医用抗菌敷料_银敷料

新型医用抗菌敷料_银敷料

24.2
25.5
26.8
27.6
13.8
14.9
12.7
13.6
14.0
14.5
14.5
14.9
14.0
14.6
9.7
11.2
9.1
9.4
12.5
15.2
Acticoat
阴性
湿度控制敷料
对照
21.1

24.2

21.9

24.2

14.9

12.5

12.8

14.0

14.1

9.0

8.9

12.2

表2含银敷科中含银量的比较
样品
清华源兴纳米银敷料 Acticoat湿度控制敷料 Acticoat烧伤敷料 Silverlon创伤敷料
兴生物医药科技公司(以下简称“清华源兴”)。深圳清华源
都将从中受益。
表 1 抗菌对比实验结果(mm)
试验菌株
金黄色葡萄球菌 表皮葡萄球菌 枯草杆菌 八叠球菌 大肠杆菌 变形杆菌 肺炎克雷伯氏菌 绿脓杆菌 须癣毛癣菌 白色念球菌 热带念球菌 黑曲霉菌
清华源兴 纳米银敷料 22.1 27.2 25.8 26.8 15.6 13.9 15.6 16.6 14.6 8.6 8.1 11.7
各种抗菌材料的抑菌圈直径
Silverlon
Acticoat
创伤敷料
烧伤敷料
23.8
24.0
24.7
28.0
含银量 %(w/w)
1.27 2.53 19.70 22.11
含银量(μ g/mm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2008年9月,收修改稿:2008年12月 3C orresponding author e 2mail :anshjun @载银缓释型抗菌敷料温 昕 安胜军3 侯志飞 焦 展(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 石家庄050026)摘 要 近10年来,载银缓释型抗菌敷料因其优良特性,在医药、卫生等领域引起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

本文综述了银的抗菌机理和载银缓释型抗菌敷料的缓释机制;重点介绍了目前在国际市场上销售的代表性载银缓释型抗菌敷料的性能,并从不同的载体材料角度(如生物高分子、合成高分子、生物和合成高分子共用、有机硅材料)总结了新型载银抗菌敷料的研究进展;最后,讨论了载银抗菌医用敷料在研究和应用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抗菌敷料 银 缓释 制备中图分类号:T Q314;T B39;T Q342+.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281X (2009)07Π821644211Ag 2Loaded Sustained R elease Antimicrobial DressingsWen Xin An Shengjun3 Hou Zhifei Jiao Zhan(The Chemical and Pharmaceutical C ollege of Hebei ,Shijiazhuang 050026,China )Abstract During recent ten years ,Ag 2loaded sustained release antimicrobial dressings have been drawn great attention in the fields of medicine and sanitation because of their excellence characteristic.This review highlights the antimicrobial mechanisms and sustained release methods of silver.It em phatically introduces the functions of the primary Ag 2loaded sustained release antimicrobial dressings on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and summarizes the progress in the novel Ag 2loaded sustained release antimicrobial dressings from the area of material ,including biopolymer ,synthetic polymer ,blended biopolymer and synthetic polymer and silicone materials.Finally ,the challenge and problem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g 2loaded sustained release antimicrobial dressings are discussed.K ey w ords antimicrobial dressing ;silver ;sustained release ;preparationContents1 Introduction2 Antimicrobial mechanisms of silver 2.1 Antimicrobial mechanisms of silver ion 2.2 Antimicrobial mechanisms of silver nanoparticle 3 Sustained release mechanisms of silver ion 3.1 Interaction of electrovalent and coordinate bond 3.2 Adjustion of the hydrophilicity of carrier 3.3 Crosslinking3.4 Enhancement of the crystallinity degree 3.5 Others4 Properties of Ag 2loaded sustained release antimicrobialdressings on the market 4.1 Biopolymers 4.2 P olyurethanes4.3 Artificial fibers Πpolyesters5 Materials and characters of the novel Ag 2loadedsustained release antimicrobial dressings 5.1 Biopolymers 5.2 Synthetic polymer5.3 Biopolymers and synthetic polymers 5.4 P olysilicone resins 6 Problems and prospects第21卷第7Π8期2009年8月化 学 进 展PROG RESS I N CHE MISTRYV ol.21N o.7Π8 Aug.,20091 引言 银及其化合物以其优良的抗菌和抑菌性能已经在医学、卫生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1]。

而医用敷料相对于传统敷料具有良好的组织适应性、血液适应性、可吸收性、缩短伤口愈合时间、不粘连伤口新生组织等优点,在医学等领域备受关注[2,3]。

因此,载银抗菌医用敷料结合银的抗菌性和医用敷料的优良性能,成为医用敷料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4,5]。

其中,载银缓释型敷料因其持续释放出用于抗菌、抑菌的银离子或原子,从而避免伤口感染,已成为一个备受瞩目的课题[6—8]。

20世纪70年代,Lawrence报道了负载1%磺胺嘧啶银(silver sulfadiazine,AgS D)的纱布的制备及性能,证明载银纱布比普通纱布有更高的抗菌功效,且AgS D对伤口没有任何副作用[9]。

20世纪90年代末,Choi等[10]由海藻酸盐和交联明胶海绵合成的载银缓释型抗菌敷料,其银离子缓释性能可持续4天,并显示了很好地促进表皮细胞增殖的能力,在12天内显著降低了健康细胞感染的几率,同时阐明了药物的释放速度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药物与载体材料的相互作用、聚合物载体的吸水性能和药物的分子量等因素。

由此,载银缓释型医用敷料在材料选择、制备技术、生产应用等方面得到极大的推动。

许多厂家针对不同的需求开发出一系列载银缓释型敷料[11],也有文献报道了许多有望成为新型载银缓释型抗菌敷料的新材料[12,13]。

本文概述了银的抗菌机理和缓释机制,重点从载体材料分类的角度,对载银抗菌敷料的研究情况和此领域的新型材料进行了评述,并指出了载银抗菌敷料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趋势。

2 银的抗菌机理研究 银的抗菌作用很早就为人所知,但其抗菌机理尚不明确。

已经报道了多种机理,其中被人们所接受如下。

2.1 银离子的抗菌机理银离子的抗菌剂机理主要包括两种:与电子给体作用和催化产生活性氧。

一方面,银离子可以与含有电子给体(包括氮、氧原子等[14])基团的分子螯合或吸附(例如蛋白质[15]、酶[16]、肽聚糖[14]),从而阻碍了细菌的正常新陈代谢,也可破坏DNA分子内嘧啶与嘌呤氮原子间的氢键[17],抑制DNA复制。

也有报道银离子可使细菌物质传输系统发生异常,使之产生依赖性的能量堆积[15],破坏微生物电子传输系统、呼吸系统[18],导致死亡。

此外,高价态银离子(Ag2+,Ag3+)还原势极高,可强烈吸引细菌体内酶蛋白质,并迅速与之结合,致使细菌死亡。

另一方面,微量银离子可激活空气或者水中的氧,产生活性氧离子O2-。

活性氧离子O2-有极强的化学活性,能与细菌及多种有机物发生氧化反应[19],如这些活性氧可以导致DNA链中的碱基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裂,引起DNA分子单链或双链断裂,破坏DNA双螺旋结构,从而破坏微生物细胞的DNA复制而扰乱细胞的正常代谢,起到抑制或杀灭细菌的作用[2]。

2.2 纳米银的抗菌机理纳米银在使用过程中,银离子和银原子均可从其表面溶出,而发挥抗菌作用[20]。

迄今为止,纳米银的抗菌机理尚未明确。

事实上,银原子的杀菌过程均是通过与细胞膜作用,而使其失去正常传输介质的能力,最终导致细菌死亡。

银原子可在细胞壁的外部形成不规则的凹陷,进而影响细胞膜的通透性,致使银颗粒在细胞内堆积而使细菌死亡[21—23]。

纳米银可产生自由基,直接破坏细胞膜[24,25]或使细菌发生质壁分离,阻碍细胞壁的正常合成[20],而导致细菌死亡。

阿莫西林也可以与银颗粒螯合,形成核心为银颗粒,周围为阿莫西林分子的“抗菌笼”,二者协同作用具有更强的杀菌作用[26]。

由以上机理我们可以看出,银通过直接或间接与细菌基体作用而起到抗菌效果,并具有广谱、高效杀菌的优点,但由于抗菌剂种类很多,其抗菌性能也有很大差别。

3 银离子缓释机制 载银缓释型抗菌敷料是用来预防和处理伤口感染的,因此为使敷料具有抗菌性能稳定、杀菌作用时间长等优点,敷料必须缓慢地释放出银离子并长期保持有效银离子浓度。

以下就银离子的4种缓释机制予以简要概述。

3.1 离子键和配位键作用银离子作为阳离子,能与羧酸根等阴离子发生静电相互作用;银离子有未饱和的配位能力,同样可以与含孤对电子原子(例如氮、氧、硫)发生配位作用[10]。

常见的敷料载体包括海藻酸钠、羧甲基纤维素、壳聚糖、甲壳素等,在这些载体材料分子中均含有羧基、氨基等与银离子产生化学束缚作用的基团。

・5461・第7Π8期温 昕等 载银缓释型抗菌敷料因此,以离子键和配位键形式形成的羧酸银和氨基络合银,阻碍银离子由化学束缚状态迅速转入自由离子状态,也可能由于这些官能团的存在,银离子由敷料纤维的内部向渗出液传输过程中受到阻力,从而延迟了银离子释放速度。

现在市售产品大都采用这种缓释机制。

例如,Bowler等[27,28]将硝酸银、氯化银等银盐与两亲性聚合物(如聚乙烯基吡咯烷酮、聚酰胺酯或聚丙烯酰胺)或亲水性阴离子聚合物(如多聚糖、聚丙烯酸),再加入适量的氯化铵(与银离子作用起到光稳定效果[27]),再进行后处理得到了光稳定银离子缓释医用敷料。

硫脲及其衍生物与贵重金属(例如Pa2+、Pt4+、Ag+、Ar3+等)离子有强烈的螯合作用[29]。

Chen 等[30]首先用脱乙酰度90%以上的壳聚糖与硫氰酸铵合成了硫脲壳聚糖,再与银离子发生螯合反应,得到了载银高抗菌活性硫脲壳聚糖敷料,并用硬软酸碱理论成功解释了银离子与硫脲螯合反应的机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