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离子藻酸盐抗菌敷料换药配合口服维生素C治疗皮脂腺囊肿感染的效果观察

合集下载

藻酸盐敷料用于皮脂腺脓肿切开引流创面换药的效果观察

藻酸盐敷料用于皮脂腺脓肿切开引流创面换药的效果观察

藻酸盐敷料用于皮脂腺脓肿切开引流创面换药的效果观察周桂花;朱玉芳;王胜琴【摘要】[目的]观察藻酸盐敷料用于皮脂腺脓肿切开引流创面换药的效果.[方法]62例皮脂腺脓肿切开引流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用凡士林纱布覆盖创面,观察组采用藻酸盐敷料覆盖创面.每2 d~3 d换药1次,直到创面愈合.对比两组换药时疼痛程度、切口愈合时间及换药次数.[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病人疼痛减轻(P<0.05),切口愈合时间缩短(P<0.01),换药次数减少(P<0.01).[结论]藻酸盐敷料可明显缩短皮脂腺脓肿切开引流伤口换药次数、换药时间,减轻病人疼痛.【期刊名称】《全科护理》【年(卷),期】2011(009)033【总页数】2页(P3040-3041)【关键词】皮脂腺脓肿;藻酸盐敷料;换药【作者】周桂花;朱玉芳;王胜琴【作者单位】230061,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230061,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230061,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6皮脂腺囊肿继发感染后形成脓肿,一般需切开引流。

术后常规凡士林纱条填塞换药,其伤口愈合时间长,换药时病人痛苦,愈合后瘢痕明显。

藻酸盐敷料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渗出液、形成凝胶,降低感染率,进而换药次数少,伤口愈合快,现已广泛应用于压疮、肛瘘、造口、糖尿病足等护理[1],而在皮脂腺脓肿引流术后换药中应用报道较少。

对62例皮质腺脓肿病人引流术创面,采用藻酸盐敷料及凡士林纱条换药,观察伤口引流停止时间及伤口愈合时间并比较,以明确藻酸盐敷料是否有益于皮质腺脓肿术后伤口的愈合。

1.1 一般资料收集2010年3月—2011年4月因皮脂腺脓肿于本院伤口中心行脓肿切开引流并换药的病人共62例,其中男50例,女12例;年龄10岁~35岁,平均22.4岁;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经统计学检验,其年龄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藻酸盐敷料在面部感染伤口中的应用体会

藻酸盐敷料在面部感染伤口中的应用体会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存在额面部感染伤口的患者48例进行分析研究,将全部患者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各24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发现并无明显区别(P>0.05),具有较强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常规清创处理,测量评估创口的大小及组织坏死程度,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为其清除坏死组织及清洗创口。为对照组患者配置0.9%的生理盐水,将无菌盐水纱布浸润后对创面进行湿敷,敷料的湿润程度取决于额面部创口的分泌情况,若患者的伤口较浅,则可将纱布直接湿敷于创面,若患者存在窦道或腔隙,则应先进行填充,同时保证纱布与创面紧贴在一起;更换频率应为每l~2d一次;若患者分泌物较多,则纱布的应每天更换一次,若敷料受潮或被污染也要马上进行更换。给予观察组患者藻酸盐银离子敷料贴于创面。提前观察患者的创口形状以裁剪敷料,在填充好敷料后,将无菌敷料加于外层包扎,保持每3~4d一次的敷料更换频率:若发现患者的创面有较多的分泌物,则应叮嘱患者家属密切留意外敷料层有无渗出的分泌物,应立即通知医护人员进行外部敷料的更换。
藻酸盐敷料料应用于感染伤口治疗中的具体效果和多维效益。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存在额面部感染伤口的患者48例进行分析研究,将全部患者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各24例。为对照组患者配置0.9%的生理盐水,将无菌盐水纱布浸润后对创面进行湿敷;给予观察组患者藻酸盐银离子敷料贴于创面。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切口愈合时间及换药次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将藻酸盐银敷料应用于伤口感染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2]高筠,曹秀堂,索继江,等.111例外科手术切口感染调查及防范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17(4):397-398.

银离子敷料在感染伤口的应用效果观察

银离子敷料在感染伤口的应用效果观察

银离子敷料在感染伤口的应用效果观察作者:付曦陈玲邵继春来源:《医学信息》2015年第05期摘要:目的观察银离子敷料在感染伤口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2012年12月~2013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术后感染伤口患者6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按传统方法用生理盐水+凡士林纱布进行换药,观察组患者使用银离子抗菌敷料换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关键词:银离子敷料;感染伤口;临床疗效伤口感染是一种严重干扰术后伤口愈合的因素,目前临床上常应用全身抗生素联合局部清创,庆大生理盐水纱布及凡士林纱布进行伤口换药,往往会出现换药时间长,患者伤口难以愈合的现象,导致患者病程的延长,生活质量的下降。

银离子敷料是一种新型的用于处理术后感染伤口的敷料,其具有杀菌、促进患处组织生长的作用[1,2]。

为控制患者局部伤口的感染,加速患者创面的愈合,本研究对术后感染伤口患者应用银离子敷料进行伤口换药,得到较好的效果,现总结经验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12月~2013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术后感染伤口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感染创口的诊断标准且无其他合并症。

按入组先后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20~51岁,平均年龄(32.1±5.6)岁;对照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21~50岁,平均年龄(32.3±5.7)岁。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换药处理,使用庆大生理盐水进行伤口清洗后,以凡士林纱布进行创面的覆盖;观察组患者使用生理盐水进行伤口的清洗,刮除伤口附近的坏死组织后擦干其边缘皮肤,根据伤口创面的大小剪裁出相应大小的银离子敷料并敷贴于伤口的表面。

所有患者均使用二代头孢进行抗感染治疗5~7d。

1.3观察指标观察并记录患者的换药的天数,周期,伤口渗液情况,恢复情况直至伤口愈合。

银离子敷料(silver ions dressing)用于难愈性伤口换药效果观察

银离子敷料(silver ions dressing)用于难愈性伤口换药效果观察

银离子敷料(silver ions dressing)用于难愈性伤口换药效果观察目的:探讨银离子敷料(silver ions dressing)在慢性难愈性伤口换药中的效果。

方法:将我科伤口修复中心近一年来的126例慢性难愈性伤口换药患者采用随机分类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

观察组使用银离子敷料处理伤口;对照组用传统方法处理伤口。

观察两组慢性难愈性伤口在使用银离子敷料或因经济原因未使用银离子敷料的伤口恢复时间、换药频率、伤口愈合面积、及换药费用。

结果:观察组病人的慢性伤口愈合率高于对照组、换药频率低于对照组、治疗费用低于对照组(P<0.01)。

结论:银离子敷料使用于慢性难愈性伤口换药无论是从安全有效性还是从患者伤口恢复情况及患者关注的经费问题几大特点考虑,都是优于传统方法换药的;银离子敷料是一种用于慢性难愈性伤口理想、安全、经济的换药敷料。

标签:难愈性伤口;银离子敷料我科成立慢性伤口修复门诊以来接诊的患者主要是:糖尿病足、因切口脂肪液化导致的切口迁延不愈的肿瘤患者以及难愈性压疮患者。

长期的难愈创面及经济负担让患者苦不堪言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也是临床医护人员近年来研究的重要课题。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年化和糖尿病患者及慢性疾病的增加,慢性难愈性伤口的患者日益增长。

据统计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足的发生率为15%至20%;还有肿瘤患者切口的脂肪液化导致伤口难愈及长期卧床患者的压疮都是临床中的处理棘手问题。

银离子敷料(silver ions dressing)是一种抗菌吸收覆盖敷料,其抗菌敷料工作原理:银离子敷料在与伤口渗出液接触后释放银离子,银离子能与细菌体中的蛋白酶上的巯基(-sh)结合,使蛋白酶丧失活性,杀灭细菌;另一方面银离子能与细菌、病毒等的dna、rna结合,阻止其复制;银离子和锌离子的交换机制,可减少伤口表面锌离子,增加钙离子的释放,从而促进伤口愈合。

从2012年6月-2013年6月,我们将患者使用银离子敷料的换药作以总结取得满意的效果。

藻酸盐敷料治疗皮肤溃疡的疗效观察

藻酸盐敷料治疗皮肤溃疡的疗效观察
Bm , 0 , 1 : 6. 02 ( )5 一 2 us0 6 2 4
[J 6 陈秀军. 糖尿病足的护理进展〔]解放军护理杂志, J.
20 , ( )1 1. 6 : 一 8 001 7 6
[〕 7 张翠英, 张灵芝, 李学拥, 封闭负压引流治疗慢性创 等. 面过程中的观察与护理【7解放军护理杂志, 0'9 J. 2 21 0,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 Jl 27 05 , ( ) u2
22 疼痛程度 实验组换药时溃疡面疼痛程度明 . 显轻于对照组, 实验组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 < 尸 00 ) .1 。见表 t o
表 1 两组疼痛程度对比( ) n
分级
闭的 无大气氧环境, 加速新生微血管增生〔, 4 对维 ]
〔 参考文献〕
在伤口 ’ 多爱敷藻酸盐敷料是当 上[。 〕 代湿性敷料
的一种, 其活性成分为海藻中具有高度亲水性、 类 似凝胶并能被生物降解的藻阮, 可与氯化钙反应后 制成蚕丝状细纤维, 按一定顺序交织排列, 加压后可 制成2 m m厚的藻酸盐敷料。本品覆盖创面后与创 面渗液接触, 通过离子交换将不溶性藻酸钙变为可 溶性藻酸钠, 同时释放钙离子, 可吸收自身重量 2 0 倍的渗液量( 为纱布的 5 7 , 一 倍)吸收液体后膨胀 成藻酸钠凝胶, 在创面上形成柔软、 潮湿、 类似凝胶
氧 死, 致慢性溃疡不能治愈川。 坏 导 临床大多数溃
疡患者创面有脓液, 有坏死组织及异臭。 多爱敷水解胶有清除坏死组织、 止痛、 滋润创面 的作用, 水解胶体混合物主要是由8%水、 0 明胶、 果 胶和梭甲基纤维素混合形成, 并在混合的过程中掺 人液体石蜡和橡胶勃结剂, 使得敷料比较容易粘附
Cer.
K y rsa i td sn; u e; i e w d:g a r sgs n rnrn o ln e i k l u g e i c s

社区医院皮脂腺囊肿的治疗情况及疗效分析

社区医院皮脂腺囊肿的治疗情况及疗效分析

社区医院皮脂腺囊肿的治疗情况及疗效分析发布时间:2023-06-23T12:46:28.019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3年1月1期作者:周建杰[导读]社区医院皮脂腺囊肿的治疗情况及疗效分析周建杰(江苏省武进区嘉泽镇嘉泽卫生院;江苏常州213100)【摘要】目的:评估皮脂腺囊肿患者社区医院治疗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确诊为皮脂腺囊肿患者,确诊患者数量为62例,患者的治疗时间属于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分组应用奇偶法形式,2组均31例,传统治疗纳入到对照组之中,微创治疗的患者视为观察组,就组间治疗前后BWAT评分、临床指标实施比较。

结果:(1)治疗前、治疗3d后BWAT评分未可见明显的组间差异性,期间差异性水平较低,P>0.05。

观察组的皮脂腺囊肿患者治疗7d、2周后BWAT评分较之于对照组得以降低,能够明显发现组间具有显著的差异性水平,P<0.05。

(2)观察组的皮脂腺囊肿护理后换药次数较少、感染控制时间、创口愈合时间较短、满意度评分较之于对照组得以提升,能够明显发现组间具有显著的差异性水平,P<0.05。

结论:皮脂腺囊肿通过微创治疗效果确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皮损症状,患者预后时间较短,患者满意率高。

【关键词】皮脂腺囊肿;社区医院;微创治疗皮脂腺囊肿是临床中十分常见的皮肤科疾病,一般是由于患者皮脂腺导管不畅或阻塞后,其皮脂腺内容物聚集,形成囊肿,多发于人体油脂分泌较多的位置[1]。

本研究针对皮脂腺囊肿治疗手段加以分析,讨论社区医院治疗情况及效果。

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确诊为皮脂腺囊肿患者,确诊患者数量为62例,患者的治疗时间属于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分组应用奇偶法形式,2组均31例。

观察组男性患者共计17例、女性患者共计14例。

皮脂腺囊肿患者以21-68岁作为其年龄分布区间,(44.57±11.02)岁是患者的平均年龄水平。

对照组男性患者共计19例、女性患者共计12例。

银离子联合藻酸盐敷料用于术后感染伤口的临床效果研究

银离子联合藻酸盐敷料用于术后感染伤口的临床效果研究

银离子联合藻酸盐敷料用于术后感染伤口的临床效果研究摘要:目的:分析在术后感染伤口中应用阴离子联合藻酸盐敷料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0月在医院接受术后伤口感染的5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n=29)患者应用传统敷料,观察组(n=29)患者应用银离子联合藻酸盐敷料,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基本资料,比较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所需时间、换药次数和疼痛评分。

结果:从第6天开始,观察组患者的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平均愈合所需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观察组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术后感染伤口中应用阴离子联合藻酸盐敷料,明显提高愈合率,加快伤口愈合进程,可在临床中推广。

关键词:银离子联合藻酸盐敷料;术后感染;临床疗效;术后常见的一类并发症是伤口感染,延缓伤口愈合进程,银离子、藻酸盐敷料等均具有抑菌、杀菌的作用,有效促进伤口愈合[1]。

本次研究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0月在医院接受术后伤口感染的5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在术后感染伤口中应用阴离子联合藻酸盐敷料的临床效果,现具体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研究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0月在医院接受术后伤口感染的5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患者的切口感染符合手术部位感染的诊断标准[2],切口表面或是切口深部有感染的伤口;排除糖尿病患者以及对银离子、藻酸盐敷料过敏的患者。

入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n=29)中男18例,女11例,年龄在24~72岁,平均年龄(45.2±4.2)岁;根据手术部位进行分类,胃部手术的有8例,结直肠手术16例,阑尾手术患者5例;根据感染类型分类,其中切口表面感染患者12例,切口深部感染患者17例。

观察组(n=29)中男19例,女10例,年龄在24~75岁,平均年龄(45.8±4.5)岁;根据手术部位进行分类,胃部手术的有6例,结直肠手术17例,阑尾手术患者6例;根据感染类型分类,其中切口表面感染患者13例,切口深部感染患者16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手术部位、感染类型等资料方面相仿,具有可比性。

皮脂腺囊肿合并糖尿病伴创口感染1例护理

皮脂腺囊肿合并糖尿病伴创口感染1例护理

皮脂腺囊肿合并糖尿病伴创口感染1例护理朱松颖;谭然;徐秀莲【期刊名称】《齐鲁护理杂志》【年(卷),期】2015(000)024【总页数】1页(P96-96)【关键词】皮脂腺囊肿;糖尿病;伤口感染;护理【作者】朱松颖;谭然;徐秀莲【作者单位】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山东济南 250012;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山东济南250012;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山东济南 2500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5皮脂腺囊肿中医称“粉瘤”,主要为由皮脂腺排泄管阻塞,皮脂腺囊状上皮被逐渐增多的内容物膨胀而形成的潴留性囊肿,囊内为白色凝乳状皮脂腺分泌物。

皮脂腺囊肿继发感染时可表现为局部皮肤红肿、变软、皮温升高、疼痛、化脓[1]。

我院普外科门诊于2014年3月24日收入1例皮脂腺囊肿合并糖尿病伴创口感染的患者,经术前准备,患者在局麻下行囊肿切开引流术,术后选用银离子敷料提供湿性愈合环境,控制感染,并通过科学合理、实用可行的其他护理干预措施,三次换药后于2014年3月31日获得良好转归效果。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患者女,63岁,医院退休职工,中专学历。

家族糖尿病史,血糖控制不佳,无治疗史、无饮食控制,空腹血糖11.6 mmol/L,餐后血糖18.4mmol/L。

发现左大腿根部皮脂腺囊肿多年,不影响生活,未行任何治疗。

近期1周内囊肿破溃,周围皮肤红肿热痛明显,行动困难、影响睡眠,自服多种抗生素未缓解。

于2014年3月24日来普外科就诊。

查肝肾功未发现明显异常,查血常规提示白细胞增多:15×109/L;测体温:低热37.6 ℃。

1.2 创口评估囊肿呈圆形,位于皮内,并向皮肤表面突出,囊壁与皮肤紧密粘连。

中央可有一小色素点,创口破溃呈圆形,与周围组织界限明显,有大量豆腐渣样恶臭物渗出。

周围皮肤红肿热痛明显。

创口问题和难点分析:①血糖控制不佳导致愈合不良;②感染弥散、水肿严重;③创口位置特殊,靠近会阴部;④影响睡眠、活动,心情焦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银离子藻酸盐抗菌敷料换药配合口服维生素C治疗皮脂腺囊肿感染的效果观察发表时间:2014-10-17T14:42:39.653Z 来源:《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年9月27期供稿作者:宋全荣厉岩朱秀娜林强[导读] 常规伤口换药方法采用凡士林油纱布条填塞,并用数层纱布敷料覆盖伤口。

宋全荣厉岩朱秀娜林强[摘要]目的观察银离子藻酸盐抗菌敷料换药配合口服维生素C治疗皮脂腺囊肿感染的效果方法 90例皮脂腺囊肿感染切开引流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银离子藻酸盐抗菌敷料填塞并覆盖创面并口服维生素C,对照组用凡士林纱布填塞并覆盖创面,每2d~3d换药1次,直到创面愈合。

对比两组换药时疼痛程度,伤口愈合时间及换药次数。

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换药时病人疼痛较轻(P<0.05),伤口愈合时间缩短(P<0.01)换药次数减少(P<0.01)。

结论银离子藻酸盐抗菌敷料伤口换药配合口服维生素C可明显缩短皮脂腺脓肿切开引流伤口换药次数、换药时间,减轻病人疼痛。

[关键词]皮脂腺囊肿银离子藻酸盐抗菌敷料维生素C 伤口换药DOI:10.3760/cma.j.issn.1672-7088.2014.27.5作者单位: 276826 山东日照,日照市人民医院[作者简介] 宋全荣(1971-),女,本科,日照市人民医院主管护师。

厉岩,朱秀娜:就职于日照市人民医院。

林强:通讯作者,就职于日照市人民医院。

The Efficacy Observation on Oral Vitamin C Combined with Alginate Dressing with Silver for Sebaceous Cyst Song Quanrong, Li Yan, Zhu Xiuna,Lin Qiang.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oral Vitamin C combined with alginate dressing with silver for sebaceous cyst. Method 90 patients of sebaceous cyst incision and drainag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treatment group (50 cases) and the group (40 cases). The treatment group used alginate dressing with silver packing the wound and oral Vitamin C,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used Vaseline gauze packing the wound. Change the dressing 1 time every 2d-3d until the wound healed. The degree of pain of dressing, healing time and dressing change tim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treatment group had less pain (P<0.05), shorter healing time (P<0.01) and fewer dressing change times (P<0.01). Conclusion Oral Vitamin C combined with alginate dressing with silver can not only shorten the dressing change times and healing time of wound, it can also reduce pain. Key words: sebaceous cyst; alginate dressing with Silver; Vitamin C; wound dressing change 皮脂腺囊肿,是指因皮脂腺导管阻塞后,腺体内分泌物淤积而形成囊肿,是外科门诊的常见病、多发病。

好发于头皮和颜面部,其次是躯干部、臀部等部位。

皮脂腺囊肿一般生长缓慢,但经常合并化脓性感染。

感染后,局部红肿、疼痛、高突,甚至化脓溃破,易反复发作,并可形成窦道。

皮脂腺囊肿继发感染后形成脓肿,一般需切开引流,术后常规凡士林纱条填塞换药,其伤口愈合时间长,换药时病人疼痛明显,愈合后易形成瘢痕。

银离子藻酸盐抗菌敷料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渗出液,并在伤口表面形成凝胶,降低感染率,使换药次数减少,伤口愈合快,现已广泛应用于压疮、肛瘘、造口、糖尿病足等创面换药护理,而在皮脂腺囊肿感染切开引流术后换药中应用较少[1]。

本研究对90例皮脂腺囊肿继发感染形成脓肿的病人行切开引流术后,分别采用银离子藻酸盐抗菌敷料及凡士林纱条填塞换药,记录伤口换药次数及伤口愈合时间,观察银离子藻酸盐抗菌敷料对皮脂腺囊肿感染切开引流术后伤口愈合的影响。

1.资料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0月在我院门诊手术室行脓肿切开引流并在门诊换药的皮脂腺囊肿合并感染患者90例。

其中男68例,女22例,年龄14~62岁,平均(22.4±6.8)岁,病程2周~6个月,平均(2.8±0.8)个月;病变部位:颜面部9例,头部10例,颈肩部13例,腰背部24例,腹部12例,臀部22例。

全部病例按就诊先后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年龄、病程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符合皮脂腺囊肿感染并脓肿形成的诊断;年龄14岁~62岁;无严重心、肝、肾及血液系统疾病;同意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存在严重营养不良病人;合并全身严重感染的病人(体温超过37.6℃,血RT>10.0×109/L);血糖控制不良的病人(空腹血糖>9.0mmol/L)。

恶性肿瘤及代谢性疾病等影响伤口愈合的病人。

2.方法2.1 伤口处理两组均在门诊手术室由外科医师在局部浸润麻醉下行脓肿切开引流术,用刮匙刮除脓腔、坏死组织及分泌物,至窦道壁有鲜血渗出,再剪去窦道口及周围的坏死组织,3%过氧化氢和生理盐水冲洗脓腔,伤口周围皮肤0. 5% 碘伏消毒。

2.2治疗组:使用无菌剪刀剪取适量银离子藻酸盐抗菌敷料以适合伤口大小,松散地填塞到伤口深部,确保敷料不会堆积在伤口边缘,再用外敷料覆盖伤口后包扎固定。

同时口服维生素c 200mg tid。

次日换药1次以后,敷料更换频率可根据伤口状况及渗出液的量而定,当外层敷料吸收饱和时,应及时更换银离子藻酸盐抗菌敷料。

伤口内无脓性分泌物溢出,可隔3d~5d换药1次至伤口愈合。

2.3对照组:在切口内填塞凡士林油纱布条,外用无菌纱布覆盖,绷带包扎,渗液多时每天换药 1~2 次,渗液少时 2 d换药 1 次。

两组术后遵医嘱使用口服抗菌素3~7d。

嘱病人保持伤口周围清洁干燥,避免敷料浸湿,局部制动,忌食辛辣刺激食物和烟酒。

2.4疗效观察2.4.1记录换药时疼痛程度:疼痛观察指标采用中华医学会编著《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疼痛学分册》[2]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VAS用于疼痛的评估在我国临床使用较为广泛,基本的方法是使用一条长约10厘米的游动标尺,一面标有10个刻度,两端分别0分端和10分端,0分表示无痛,10分代表难以忍受的最剧烈的疼痛,临床使用时将有刻度的一面背向病人,让病人在直尺上标出能代表自己疼痛程度的相应位置,医师根据病人标出的位置为其评出分数,临床治疗前后使用同样的方法即可较为客观的做出评分,并对疼痛治疗的效果进行较为客观的评价。

检测方法:利用疼痛尺让病人从中选择数字来反映最接近其疼痛的程度。

如下图1。

图1 VAS疼痛评分尺疼痛程度判定:疼痛评定以0分为无痛,1~3分为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10分为重度疼痛。

2.4.2记录两组伤口愈合时间:观察伤口愈合情况,有上皮组织覆盖为伤口愈合,分别记录两组伤口愈合时间。

2.4.3记录两组伤口换药次数:记录两组伤口换药时间和换药次数。

2.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 ±s),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表1 两组病人更换敷料时疼痛程度比较例组别 n 无痛轻度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治疗组 50 2 34 12 2对照组 40 0 13 20 7注: P<0.01表2 两组病人伤口愈合时间、换药次数比较组别 n 伤口愈合时间(d) 换药次数(次)治疗组 50 16.8±2.4* 6.1±1.3△对照组 40 22.5±2.9 10.2±2.1注:*P<0.01 △P<0.014. 讨论皮脂腺囊肿一旦合并感染形成脓肿则需手术切开引流治疗。

本研究所选病例均为皮脂腺囊肿急性感染形成脓肿者,脓肿切开引流后填塞换药是基本的护理治疗措施,其目的是引流脓性分泌物,清除坏死组织,控制感染,促使肉芽组织生长,加快伤口愈合。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换药次数明显减少,伤口愈合时间明显缩短,换药时疼痛较轻,说明采用银离子藻酸盐抗菌敷料能有效促进皮脂腺囊肿感染脓肿切开引流伤口的愈合,缩短伤口愈合时间,减少换药次数,减轻病人痛苦。

银离子藻酸盐抗菌敷料是一种抗菌吸收覆盖敷料,结构为柔软、亲水性聚亚氨酯泡沫,背衬为弹性、半透气性薄膜。

具有独特的三维原位吸收性能,同时在吸收渗液时释放银离子来杀菌。

银离子逐步释放,避免了银离子过度沉积的缺点,纳米量级的银离子颗粒其杀菌活性也将成倍提高。

银离子的杀菌机制主要是基于重金属离子对细菌蛋白质的变性作用,因而具有广谱杀菌及很少产生耐药菌的特点。

银离子藻酸盐抗菌敷料中的藻酸盐是棕藻中提炼出的藻蛋白酸,是一种类纤维素的不溶解多糖[3],在制作过程中被转换成一种钙盐,在与创面渗液接触时,能通过离子间交换,使不溶解性藻酸盐钙变为可溶性藻酸钠,并释放出钙,具有极强的吸收性,能吸收相当与自身重量20倍的液体,保证了伤口湿性愈合环境,延长换药时间,同时使伤口内的坏死组织自溶,藻酸盐中的钙离子在伤口表面形成一层网状凝胶有助于促进止血[4]。

膨胀的藻酸钠凝胶填充封闭伤口,创面上覆盖柔软、潮湿、类似凝胶的半固体物质形成湿性愈合环境,从而避免了伤口神经末梢的暴露、脱水及某些炎症性物质的刺激,达到止痛效果[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