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结直肠癌手术治疗指南(五)

合集下载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结直肠癌手术治疗指南(完)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结直肠癌手术治疗指南(完)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结直肠癌手术治疗指南(完)
李立;汪晓东;舒晔;于永扬;王存;王自强;王天才;周总光
【期刊名称】《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年(卷),期】2009()4
【总页数】2页(P327-328)
【关键词】结直肠癌;手术;指南
【作者】李立;汪晓东;舒晔;于永扬;王存;王自强;王天才;周总光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肛肠外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2;R656.9
【相关文献】
1.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结直肠癌手术治疗指南(五) [J], 李立;汪晓东;舒晔;于永扬;王存;王自强;王天才;周总光
2.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结直肠癌手术治疗指南(二) [J], 李立;汪晓东;舒晔;于永扬;王存;王自强;王天才;周总光
3.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结直肠癌手术治疗指南(三) [J], 李立;汪晓东;舒晔;于永扬;王存;王自强;王天才;周总光
4.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结直肠癌手术治疗指南(六) [J], 李立;汪晓东;舒晔;于永扬;王存;王自强;王天才;周总光
5.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结直肠癌手术治疗指南(四) [J], 李立;汪晓东;舒晔;于永扬;王存;王自强;王天才;周总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龚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民事二审民事判决书

龚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民事二审民事判决书

龚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民事二审民事判决书【案由】民事侵权责任纠纷侵权责任纠纷医疗损害责任纠纷【审理法院】四川省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法院】四川省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结日期】2021.08.24【案件字号】(2021)川01民终9583号【审理程序】二审【审理法官】徐苑效付冬琦陈丽华【审理法官】徐苑效付冬琦陈丽华【文书类型】判决书【当事人】龚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当事人】龚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当事人-个人】龚某【当事人-公司】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代理律师/律所】江敏泰和泰律师事务所;钟雨珂泰和泰律师事务所【代理律师/律所】江敏泰和泰律师事务所钟雨珂泰和泰律师事务所【代理律师】江敏钟雨珂【代理律所】泰和泰律师事务所【法院级别】中级人民法院【被告】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本院观点】龚某提交的证据1第1页关于骨巨细胞瘤的定义部分载明,骨巨细胞瘤是一种间质来源,富含特征性多核巨细胞,以局部骨质溶解为主要表现,具有局部侵袭性、潜在恶变和转移倾向的交界性骨肿瘤;该证据不能达到龚某关于骨巨细胞瘤系恶性肿瘤的证明目的,本院不予采信;证据2不能证明龚某遭受具体损害的事实,本院不予采信;证据3、证据4为双方当事人在一审诉讼中已经提交并经举证、质证的证据,不属于二审新证据,本院不作为二审证据进行认定;证据5不能达到龚某关于免疫组化检测在2006年就广泛运用于临床的证明目的,本院不予采信。

龚某认可华西医院在一审诉讼中已经提供了龚某进行放射治疗的病历资料;2014年9月10日会诊记录。

【权责关键词】法定代理过错无过错法定代理人鉴定意见证据不足新证据重新鉴定质证证明责任(举证责任)诉讼请求维持原判执行【指导案例标记】0【指导案例排序】0【本院查明】二审经审理查明的事实与一审一致,对一审法院认定的事实,本院予以确认。

【本院认为】本院认为,归纳各方当事人的诉辩意见,本案二审的争议焦点是:1.渝法正[2019]医过鉴字第48号鉴定意见书应否作为认定本案事实的依据?2.华西医院是否存在伪造病历资料的情形?3.华西医院应否赔偿龚某经济损失166523元、精神损害赔偿金200000元,以及龚某父母的精神损害赔偿金200000元?针对前述争议焦点,本院评述如下:一、关于渝法正[2019]医过鉴字第48号鉴定意见书应否作为认定本案事实依据的问题一审诉讼中,因龚某申请,一审法院委托法正鉴定所对华西医院的医疗行为是否具有过错、过错与龚某所述的损害后果之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及因果关系参与度进行司法鉴定。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_结直肠癌手术治疗指南_五_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_结直肠癌手术治疗指南_五_

指 南【文章编号】1007-9424(2009)02-0162-02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结直肠癌手术治疗指南(五)Surgical T reatment G uideline for Colorectal C ancer of West China H ospital in Sichuan U niversity (5)李 立3,汪晓东3,舒 晔3,于永扬3,王 存3,王自强3,王天才3,周总光3【关键词】 结直肠癌;手术;指南【中图分类号】R-62;R 656.9;R 657.1;R 735.34 【文献标识码】C (承2009年第01期)2.6.2 后入路2.6.2.1 经肛肿瘤切除术(1)手术指征a.肿瘤距肛缘<7cm 是中、低位局部切除的适应证,多在5cm 以内,超过腹膜返折部则需借助内窥镜;b.癌细胞限于黏膜及黏膜下层,部分T 2期癌;c.肿块移动性良好,尤其是基底部活动良好,指检时能够在基底部推动,手指可将在肿瘤上、下、左、右方向掌控;d.肿瘤直径≤3cm 、占肠壁周径1/4以内,肿瘤大小本身并不是限制,有蒂肿瘤超过4cm 手术也不困难,短蒂肿瘤达到3cm 就很难操作,无蒂肿瘤基底若超过2cm ,则要考虑放弃经肛途径;e.肿瘤大体类型中隆起型和浅表溃疡型都是适宜的。

直径>1.5cm 的质地较硬、溃疡较深的癌,多是T 2~T 3期且伴有区域性转移者,已不是根治性局部切除指征;f.组织学类型为高、中分化腺癌。

黏液腺癌或印戒细胞癌,恶性程度高、转移早、预后差者是绝对禁忌;g.无淋巴结转移或血管、神经浸润征象;h.因高龄、体弱、伴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而不能耐受开腹微创手术的T 2~T 3期病例,局部姑息性切除也是相对适应证,术后辅以中药或免疫治疗;i.新辅助综合治疗Ο有效前提下,适宜于某些低位肿瘤直径>4cm 、肿瘤浸透肠壁(T 3)及系膜淋巴结转移(N 1),同时合并极度肥胖、盆腔明显狭窄、下腹部多次手术史等生理病理异常条件,即使前切除术也难以保证保留肛门而患者对此又过于看重者(注:Ο新辅助治疗可能涉及新辅助化疗、放疗或介入治疗等,需要经由多学科协作诊治模式团队评估)。

结直肠癌择期手术术后早期胃管拔除临床研究

结直肠癌择期手术术后早期胃管拔除临床研究

结直肠癌择期手术术后早期胃管拔除临床研究作者:邹斌杨骏曹文清来源:《中外医疗》 2012年第27期邹斌杨骏曹文清湖南省娄底市中心医院,湖南娄底 417000[摘要] 目的分析讨论结直肠癌手术术后早期胃管拔除和肠道功能恢复的关系。

方法选取2009年5月—2011年10月的150例因为结直肠癌择期进行手术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根据早期拔除胃管和常规安置胃管随即分为观察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之后腹胀、恶心呕吐、鼻咽部不适、肺部感染、切口感染等手术后容易出现的并发症和患者肛门恢复排气时间情况。

结果通过比较分析,所有患者在手术后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结直肠癌患者在术后进行常规安置胃管进行胃肠减压在降低并发症、增进患者恢复、减少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上没有明显帮助,在术后进行早期胃管拔除无显著优势,仍需进一步临床验证。

[关键词] 结直肠癌;择期术后;早期胃管拔除[中图分类号] R7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2)09(c)-0048-02在以往观念中,进行消化道吻合手术之后采用鼻胃管能够降低患者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强患者胃肠功能康复[1]。

但是一些医学专家们认为择期剖腹手术之后的常规安置胃管使胃肠减压是不必要的,随着近几年来快速流程这一概念的提出,更加注重简化甚至对手术患者不进行常规安置胃管[2],本文针对这一现象,选取150例因为结直肠癌限期进行手术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早期胃管拔除和常规安置胃管各自的优点和弊端,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资料共有150例,均选自2009年5月—2011年10月因为结直肠癌限期进行手术的患者,其中男88例,女62例;患者年龄在33~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4.6±14.8岁,其中升结肠癌患者28例,横结肠癌患者12例,降结肠癌患者10例,乙状结肠癌患者30例,直肠癌患者70例,所有患者在手术前全部进行电子结肠镜及病理确诊,在手术之后通过病理得以证实。

结直肠癌MMR蛋白和MSI检测对比及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结直肠癌MMR蛋白和MSI检测对比及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医学研究杂志 2021年5月 第50卷 第5期·论 著· 结直肠癌MMR蛋白和MSI检测对比及临床病理特征分析孙林雍 王紫静 唐 源 陈 昶 江 丹摘 要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CRC)患者MMR蛋白表达与微卫星不稳定(MSI)检测的一致性以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分析两种检测结果不一致的原因。

方法 选取392例CRC石蜡包埋组织(FFPE)样本,采用免疫组化(IHC)法检测4种MMR蛋白(MLH1、MSH2、MSH6及PMS2)表达,至少1种蛋白表达缺失判定为错配修复蛋白表达缺失(dMMR),全部阳性判定为错配修复蛋白表达完整(pMMR);采用PCR毛细管电泳法检测MSI,将至少2个单核苷酸重复位点发生改变,归纳为高度MSI(MSI-H);仅有1个单核苷酸重复位点发生改变,归纳为低度MSI(MSI-L);未发生改变,归纳为微卫星稳定(MSS)。

结果392例CRC中,dMMR为18.9%(74/392),MSI-H占比18.1%(71/392)。

IHC法检测的敏感度、特异性分别为97.2%和98 4%;PCR法检测结果的敏感度、特异性分别为93.2%和99.4%,两种检测方法的一致性为98.2%。

7例检测结果不一致的样本中,2例PCR法检测结果为MSI-H,IHC法检测结果为pMMR;5例PCR法检测结果为MSS,IHC法检测结果为dMMR,其中2例MSH6蛋白单独缺失,3例肿瘤为黏液腺癌。

dMMR组与pMMR组、MSI-H组与MSS/MSI-L组在发病年龄、肿瘤直径、肿瘤部位、组织类型、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IHC法检测MMR蛋白与PCR法检测MSI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MSH6单独缺失时,PCR检测可能表现为MSS。

肿瘤中含黏液时,肿瘤实际占比<50%可能对PCR检测有一定的影响。

CRC中dMMR/MSI-H患者具有明显的临床病理特点,对临床病理诊断、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结直肠癌手术规范

结直肠癌手术规范

腹主动脉区域 中央淋巴结
肠系膜上动脉区域 中央淋巴结
肠系膜下动脉区域 中间淋巴结
回结肠动脉、结肠右动脉区域 中间淋巴结 直肠上动脉区域 肠旁淋巴结
D3清扫与CME+CVL的对 比
CME组和D3组88%、73%的病 例 切除系膜完整(P=0.002)
D3根治术的切除肠管较短 (162 vs 324 mm,P<0.001) 切除肠系膜面积小 (8309 vs 17957 mm2,P<0.001) D3清扫淋巴结较少 (18 vs 32,P<0.001)
CME+CVL收获淋巴结个数更多可能与切除的肠管更多有关。
该项研究的弊端:没有直接分析两种手术方式与患者生存 预后的关系。
03 直肠癌的TaTME、侧方
直肠癌中的TaTME
TaTME(Transanal 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 )是经腹切除经肛门拖出吻பைடு நூலகம்术 (Transabdominal and transanal TATA)、经肛门内镜显微手术(Transanal endscopic microsurgery TEM)、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 TME)有机的结合起来的新式手术方式。
日本《大肠癌诊疗规范》(第7版)
上、下切缘及环周切缘
环周切缘是指肿瘤离最近软组织的深度,环周切缘>1mm;环周切缘很大程度上 与直肠系膜完整性有关。据报道,环周切缘阴性患者相比阳性患者的局部复发 率低,5年生存率高。
Birbeck KF. Rates of circumferential resection margin involvement vary between surgeons and predict outcomes in rectal cancer surgery. Ann Surg 2002;

结肠拖出术在治疗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及围手术期护理

结肠拖出术在治疗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及围手术期护理

结肠拖出术在治疗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及围手术期护理陈玲 印义琼 文曰 刘春娟(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胃肠外科,四川成都610041) 关键词 直肠癌 结肠拖出 健康宣教 护理 Key words Rectal cancer Colon dragged out surgery Health education Nursing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6975(2012)22-2068-02 作者简介:陈玲(1982-),女,四川西昌,本科,护师,从事临床护理工作 通信作者:印义琼 直肠癌(rectal cancer)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仅次于胃和食道癌,是大肠癌的常见部位,占65%左右。

据最新研究显示[1],近五年来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呈现不断攀升的趋势,并且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40岁以下的年轻人占发病人数的30%,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其治疗以外科治疗为首选。

直肠癌的手术方式有很多,各种手术方式都有相应的适应指征,可根据病情需要及医生的技术而选择。

为了减轻术后患者肛门处坠胀感,减少吻合口瘘及感染的发生率,我科室对部分直肠癌患者采用了新的手术方式,即:在切除直肠原发病灶后,保留肛门外括约肌,将患者部分结肠经肛门拖出,并手工缝合于肛门处,术后3周内患者通过结肠拖出部分排便,3周后再行肛门成形术,切除外露的结肠,从而达到保肛,并减少吻合瘘及感染的发生率。

这一新的手术方式对护理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其围手术期护理特别是术后护理、健康指导,对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及出院后的自护能力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组24例患者术后均取得了良好疗效,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24例患者中,男5例,女19例,年龄34~84岁,平均年龄57.79岁,平均住院日11d。

其中4例诊断为直肠肛管癌,20例诊断为直肠癌。

术前常规行肠镜、全腹增强CT、腹部B超、胸片、肺功能及心电图检查。

华西医院直肠癌MRI报告模板(打印版)

华西医院直肠癌MRI报告模板(打印版)

备注:直径小于3mm,0分;3-10mm,1分;10mm以上2分;形态不规则+1分;信号不均
双侧腹股沟淋是巴结
腹主动脉淋巴是结
C 直肠的 癌结节或淋巴结 系膜环周筋膜否受累:
E 直肠壁外血管否侵犯
距离直肠系膜距(离)mm
EMVI评分
()分
影像学诊断
直肠

距离肛门下缘 ()cm
环周切缘 阳性
侧方淋巴结 可疑转移
DIS
直肠位置: 中
位于: 腹膜反折下
肿瘤下极距肛缘 ()cm
T
肿瘤中心位于全:周
侵出肠壁:犯临近器官:
A
肿瘤侵犯肛管是
N
直肠系膜区淋巴结()个
DWI信号: T2信号:
最大位于:
直径:
()mm
侧侧方淋巴结右侧
部位
髂内
闭孔
髂外
髂总
骶骨岬
个数
最大径
形态及信号
评分
段癌, T()N()M()。
位于
全周
壁外血管侵犯阴性
骶正中 形态不规则+1分;信号不均匀+1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7、
311例预期纳入患者的长期随访研究 一个对2 结直肠癌开放式切除术后患者的术后发热和生存的关系: 医海集萃
(供稿日期2008一I卜13)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肛肠外科魏瑷琳供稿) Rectum,2008;51(11);1649~16553。 Colon 素。术后发热的影响也可能是由于联合了其他的风险因素[Dis 素,而术后发热不是癌症特殊生存期和总生存期的独立因素。该研究结果并不支持结直肠癌切除术后发热是独立的预期因 252例(10.9%)患者出现术后发热。Cox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分期、组织学类型、肿瘤位置和输血是癌症特殊生存期的预测因 除术的连续病例。主要终点是癌症特殊生存期和总生存期。生存率风险因素的多变量影响采用Cox回归分析。结果:总共 31l例进行了选择性结直肠癌开放式切 者的术后发热与长期生存间的可能关系。该研究选取了1995~1998年同一机构的2 目前,有2篇关于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发热对生存期影响的报道,其结论产生分歧。因此。该研究旨在探讨结直肠癌切除患 (本文编辑李缨来) (2008一10—10收稿) ( 一 ”处为本指南中可找到详细解释的内容。 注:文中划曲线“ 治疗等,需要经由多学科协作诊治模式团队评估)。 除术(注:o新辅助治疗可能涉及新辅助化疗、放疗或介入 选择经骶局部切除术或范围更宽但要求较高的经骶管状切 部分后壁低位癌,也可采取经骶尾部后入路手术方式,依此 术),直肠大部分系膜或选择性系膜切除(PME或sME)。对 括约肌部分或大部或全部切除、结肠肛管或结肠肛门吻合 留植物神经功能,100%保留肛门功能(极低位癌可作改良内 ’、,‘、,、√,、,、J~ cm切口)或腹腔镜辅助的直肠癌前切除术,要求完全保 (<8 或经骶切除2种途径),前切除依此选择全腹腔镜或微创化 ’、,、u‘、,、,’.7、,、,‘-’、~’、_,、_,、-/、一 高密度大剂量新辅助放化疗·+微创化根治性手术(前切除 对高危组病理和高危组病例追加术式的方案是:短程 (4)追加术式 4一11 JGatroenterol,1999;34(1); guidelines.Scand and options polyps:management colorectal a1.Sporadic J,HallC,et S,White oAnwar 术前是否进行过新辅助放化疗,术中是否进行治疗。肿瘤是否破溃。是否冲洗。是否贯彻实施无瘤技术等。 高危组病例包括:不规范手术;非专业手术}复发癌灶;年轻患者;部位较高的T2期癌;溃疡面深大的低位癌等。 切除;有淋巴管或脉管内侵犯;不完整病理报告。 4级或SM3癌以上病例;低分化癌;不完全切除(残端发现癌细胞)和可疑不完全 侵犯),高危组病理包括:Haggitt 级·;癌组织学分化程度及腺管分化比例;切缘有无异型细胞、癌细胞及与切缘的距离;有无淋巴管或血管或神经 包括常规术中冰冻和术后准确全面的全瘤活检病理报告(含癌是否侵犯黏膜下及范围深度,是否发芽,Haggitt分 好是切除肠擘全层)、无术后出血、直肠阴道瘘等并发症、安全缝合无肠腔狭窄、括约肌功能完好无损。 cm、安全基底部切除至少达到肌层(最 理想的早期直肠癌局部切除术要求完整无损切除肿物、安全切缘距肿瘤至少I 治疗质量 病例质量 病理质量 手术质量 (2)局部切除术类型 ·163· Surg,V01.16,No.2.Feb.2009 General Clin B 待续> Jases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9年2月第16卷第2期Chin
West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结直肠癌手术治疗指南(五) 南 指
医师。主研方向:肛门、结直肠疾病。 【作者简介】李立(1963年一),男,重庆市人,医学学士,副主任 【通讯作者】李立.E—mail:drlilill6@126.corn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肛肠外科(成都610041) 根除的病例 线留转移淋巴结或癌灶,T,期或有明显区域甚至全身转移证据的手术范围不可能 前、后榆☆右,T:期有局部淋巴转移让据又未进行新辅助治疗的局部切除}丙例 呵能存存或残留小淋巴结,如高危组俩例进行小标准的伞瘤切除或术进行常规术 助治疗有效tLTMM术Ii{『、术^j榆古尢转移、浸润的T:期癌 达到伞瘤切除标准的M痛和sMl癌,规范/kETMT/TEM}术I'ICJSM2癌/SM3癌.新辅 姑息性局部切除(R:) 局部切除(R。~R.) 根治性局部切除(R。) 硬度,处要确定钉见解剖qi理异常等 月T门环及括约肌层的厚度‘j松紧,盆底和直肠黏膜松弛程度,直肠肛管的长度,肿瘤方位、质地 确定肿瘤周边缘笨底部分的大小与活动度最为莺要,注意有无溃疡和仔细体验溃疡面的深浅, CEA和CA72.4升高要考虑癌浸润和转移町能性大 建,以明确有无邻近器官和直肠系膜受侵状况;对商危组病例还·叮同时选拌弥敞MRI榆有 腹膜返折FT,期以l-痛,新辅助治疗青。有条件心做64排螺旋CT加t维软组织及ffIL管图像重 赍存指导术式的选择I:更有意义 此对肿瘤浸涧深度及周围淋巴结情况u丁作精确判断。强调超卢内镜的必要性比术后病理检 方案以避免随便钳墩组织报告癌变后冉作处拜!,活检组织最好能作l叶J分化类型的初步诊断 确定单发还是多发性病变,再初步确定痫变性质’j内镜分、√4~7、√‘’4、,、v4k,、√6-~ 放疗或介入治疗等,需要经由多学科协作诊治模式团队评 此又过于看重者(注:o新辅助治疗町能涉及新辅助化疗、 病理异常条件,即使前切除术也难以保证保留肛门而患者对 时合并极度肥胖、盆腔明显狭窄、下腹部多次手术史等生理 cm,肿瘤浸透肠壁(T。)及系膜淋巴结转移(N。),同 直径>4 i.新辅助综合治疗·有效前提下,适宜于某些低位肿瘤 证,术后辅以中药或免疫治疗; 微创手术的Tz~T。期病例,局部姑息性切除也是相对适应 h.因高龄、体弱、伴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而不能耐受开腹 g.无淋巴结转移或血管、神经浸润征象} 癌,恶性程度高、转移早、预后差者是绝对禁忌; f.组织学类型为高、中分化腺癌。黏液腺癌或印戒细胞 且伴有区域性转移者,已不是根治性局部切除指征; 【文献标识码】C 直肠指检 癌相关抗原 CT/MRI/PET 直肠腔内超声 纤维结肠镜 局部切除术性 cm的质地较硬、溃疡较深的癌,多是T2~T。期 直径>1.5 e.肿瘤大体类型中隆起型和浅表溃疡型都是适宜的。 虑放弃经肛途径; Cm,则要考 cm就很难操作,无蒂肿瘤基底若超过2 达到3 cm手术也不困难,短蒂肿瘤 身并不是限制,有蒂肿瘤超过4 cm、占肠壁周径1/4以内,肿瘤大小本 d.肿瘤直径≤3 够在基底部推动,手指可将在肿瘤上、下、左、右方向掌控; c.肿块移动性良好,尤其是基底部活动良好,指检时能 b.癌细胞限于黏膜及黏膜下层,部分T:期癌; cm以内,超过腹膜返折部则需借助内窥镜; 在5 ClTI是中、低位局部切除的适应证,多 a.肿瘤距肛缘<7 (1)手术指征 2.6.2.1经肛肿瘤切除术 2.6.2后入路 (承2009年第01期) 【中图分类号】R一62;R656.9;R657.1:R735.34 【关键词】结直肠癌;手术;指南 存。,王自强’,王天才’,周总光。 晔。,于永扬。,王 立 李 University(5) Sichuan in Hospital China of Cancer Colorectal for Guideline Treatment Surgical 【 ’,汪晓东。,舒 Surg,V01.16,No.2,Feb.2009 ClinGeneral B 文章编号】1007—9424{2009}02—0162—02 Jases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9年2月第16卷第2期Chin -16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