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治疗新药物_GLP_1类似物_魏玉敏

合集下载

GLP-1RA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

GLP-1RA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
RCT, 随机对照试验
临床3期试验
6个RCTs
至少26周 (LEAD-3包含2年的延长期研究)
40个国家
>5000名患者
成人18-80岁伴有T2DM
Marre M, et al. Diabet Med. 2009 ;26(3):268-78; Nauck et al. Diabetes Care 2009;32;84–90. Pratley RE,et al. Lancet. 2010; 375(9724):1447-56.
GLP-1RA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
中国2型糖尿病患病率不断攀升
全国糖尿病研究协作组调查研究组。中华内科杂志,1981;20(11):678-683; Pan XR, et al. Diabetes Care. 1997;20(11):1664-1669; Gu D, et al. Diabetologia. 2003;46(9):1190-1198; Yang W, et al. N Engl J Med. 2010;362(12):1090-101; Ning G, et al. JAMA. 2013;310(9):948-59.
利拉鲁肽可以有效减少BMI和腰围
长期临床实际应用研究显示: 利拉鲁肽高效“控”糖同时降低体重、缩减腰围
Ponzani P. Minerva Endocrinol. 2013;38(1):103-12.
7.2 %
85.4kg
104.3cm
相较传统降糖药物,让更多患者在血糖达标的同时避免低血糖的发生以及体重的增加
患病率(%)
(年)
1980
1994
2001
2008
2010
0.67

2型糖尿病治疗新药——利拉鲁肽

2型糖尿病治疗新药——利拉鲁肽

2型糖尿病治疗新药——利拉鲁肽苏培【摘要】利拉鲁肽(Liraglutide)是新一代的人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高度同源长效类似物,具有葡萄糖浓度依赖性的降糖效应及β细胞保护作用,每日只需皮下注射1次,就可持续发挥作用而起到良好的降糖效果,单独使用很少引起低血糖,同时还具备多种降糖外效应:如减轻患者体重量,调节血压、血脂等心血管危险因素.上述效应不仅提高利拉鲁肽在糖尿病治疗中控制血糖的作用,同时还有降糖药物不具备的优势,这将大大促进2型糖尿病(T2DM)治疗水平的提高.GLP类似物作为新型的T2DM治疗药物,也有着弊端和不足.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儿童、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不宜使用.利拉鲁肽在临床研究中还报道了可能与免疫原性有关的不良事件,包括荨麻疹、血管水肿以及注射部位皮疹、红斑的发生.有些人还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反应.尽管如此,利拉鲁肽还是性价比较高、能为广大患者接受的2型糖尿病治疗药物.【期刊名称】《天津药学》【年(卷),期】2012(024)003【总页数】4页(P53-56)【关键词】利拉鲁肽;GLP-1类似物;2型糖尿病【作者】苏培【作者单位】天津市第三医院,天津3002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7.1+.52型糖尿病(T2DM)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

随着病程进展,β细胞功能逐渐衰竭,血糖水平不断提高,心血管危险因素日益增多,同时多种药物联合治疗还可能进一步增加低血糖和体重增加风险。

然而,现有的治疗手段大多是针对性地降低血糖水平,而对β细胞功能、低血糖、体重和心血管危险因素等没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此时,新的肠促胰素类药物引起了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

基础研究和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表明,每日1次长效人GLP-1类似物利拉鲁肽可以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β细胞功能和血糖控制,同时显著减少低血糖风险、患者体重和收缩压等心血管危险因素,从而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本文就利拉鲁肽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介绍。

2型糖尿病患者一周只注射1次!首款国产长效GLP-1激动剂获批上市

2型糖尿病患者一周只注射1次!首款国产长效GLP-1激动剂获批上市

2型糖尿病患者一周只注射1次!首款国产长效GLP-1激动剂
获批上市
5月7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信息显示:国产1类创新药聚乙二醇洛塞那肽注射液通过优先审评审批程序批准上市。

该药是豪森自主研发的长效GLP-1受体激动剂,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只需每周注射1次。

洛塞那肽是第一个上市的国产长效GLP-1制剂,也是国内第三个获批的长效GLP-1受体激动剂。

聚乙二醇洛塞那肽是长效GLP-1受体激动剂,可促进葡萄糖依赖的胰岛素分泌,配合饮食控制和运动,单药或与二甲双胍联合,用于改善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

聚乙二醇洛塞那肽注射液的上市将为2型糖尿病患者提供新的治疗手段。

据了解,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受体激动剂属于肠促胰素类药物,可激动GLP-1受体,经食物刺激后由肠道细胞分泌入血、能够促进胰岛素分泌。

截至目前,全球共有8个GLP-1受体激动剂类药物上市,6个在国内上市。

其中,国内已有2个长效GLP受体激动剂上市,分别是阿斯利康的注射用艾塞那肽微球(商品名:百达扬)以及礼来的度拉糖肽(商品名:度易达),等到豪森的洛塞那肽正式上市,国内长效GLP-1激动剂市场将出现三足鼎立格局。

GLP-1类似物治疗中国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meta分析

GLP-1类似物治疗中国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meta分析

GLP-1类似物治疗中国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meta分析袁硕;陈本丽;张鹏飞;刘鹏【摘要】目的:系统评价胰升血糖素样肽-1(GLP-1)类似物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检索1989~2015年国内发表的关于胰升血糖素样肽-1类似物治疗中国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按既定的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资料处理采用Rev Man 5.3统计软件做Meta分析处理.结果:研究共纳入6个RCT,各实验的基线均可比.Meta分析结果表明:与单纯常规降糖治疗方案相比,胰升血糖素样肽-1类似物可以使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患者的体重、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降低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胰升血糖素样肽-1类似物治疗优于常规治疗.结论:胰升血糖素样肽-1类似物可通过降低血糖和减轻体重来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可以指导临床.【期刊名称】《大众科技》【年(卷),期】2015(017)012【总页数】4页(P87-89,108)【关键词】胰升血糖素样肽-1类似物;肥胖;2型糖尿病;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作者】袁硕;陈本丽;张鹏飞;刘鹏【作者单位】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广西南宁 530000;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广西南宁 530000;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广西南宁 530000;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广西南宁 5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7.15目前糖尿病患病率正呈逐年增高的流行趋势。

根据糖尿病联盟统计,2011年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已达3.7亿,其中绝大部分患者在发展中国家[1]。

肥胖已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2],在中国 20岁以上的人群中[3],糖尿病患病率为9.7%,其中2型糖尿病(T2DM)患者约在 90.0%以上,而T2DM中又以肥胖者居多。

肥胖是T2DM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能够促进高血压、脂代谢紊乱的发生,与T2DM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利拉鲁肽

利拉鲁肽

药代动力学稳定
肝肾疾病不影响代谢
诺和力®最常见的不良反应: 一过性恶心
以周计算发生恶心的患者比例 – 安全性人群
利拉鲁肽
利拉鲁肽
格列美脲
Garber et al. Lancet 2008; 373:473–81
LIRA-2014-23
Pratley et al. Int J Clin Pract.2011:65;397–407. (Lira vs. DPP-4i ext.) Buse Jb,et al. Lancet. 2009 ;374(9683):39-47. (LEAD6)
HOMA- β (%)
艾塞那肽 10 μg BID
对照
GLP-1 治疗
Adapted from Farilla L, et al. Endocrinology.2002;143(11):4397–408.
2、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治疗的 一大困扰
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中1:
• 在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 者中,体重增加患者的心血 管死亡风险和全因死亡风险 均更高4 • 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的死 亡的风险是正常者的近7倍2 •糖尿病负担的44%来自超 重和肥胖3
随着疾病的进展,传统治疗方案面临 诸多挑战
疾病的进展
β 细胞功能 逐渐减退
血糖的控制 逐渐恶化
患者体重增加
低血糖风险
治疗的依从性
时时关注2型糖尿病
1、传统降糖药物未能解决糖尿病治 疗中的核心问题: β细胞功能减退
肌肉 肝脏 脂肪组织 双胍类 双胍类
游离脂肪酸释放
葡糖糖 游离脂肪酸
双胍类 噻唑烷二酮
利拉鲁肽可以显著、持久的降低 体重
Buse et al. Lancet 2009;374:39–47

2型糖尿病治疗新药物:GLP-1类似物

2型糖尿病治疗新药物:GLP-1类似物
16 88
V 12 N . 0 o. 1 o1
Ae o p c e ii e rs a e M dcn
0t00 c2 1
2型 糖 尿 病 治 疗 新 药 物 : L G P一1类 似 物
魏 玉敏 , 王 琪, 邬金迪
哈尔 滨 10 1) 50 0
( 尔 滨 医 科 大 学 附属 第 一 医 院 精 神卫 生 中心 药 局 , 哈 黑龙 江
拉鲁 肽 的三 期 研 究 项 目一 L A Lr |t eEf t n c E D( i gu d fc adA . a i e
制出具 有多种作 用机制 的新 型抗糖尿 病药 物用 于临床评
价 和 治疗 。
肠促胰岛素 ( 又称肠降血糖素) 它是 一类 能在摄食 营 ,
养 物 后 通 过 与 一 种位 于 B细 胞 表 面 的特 异 性 受 体 结 合 , 刺 激 胰 岛 素 分 泌 、 制 胰 高血 糖 素 分 泌 和 促 使 产 生 饱 食感 的 抑 肽 激 素 。其 中胰 高 血 糖 素 样 肽 1 G P一1 作 为 一 种 肠 (L ) 促 胰 素 可 以增 强 进 食 引 起 的 胰 岛素 分 泌 , 呈 葡 萄 糖 浓 度 并 依 赖性 地 促 进 胰 岛 素 分 泌 和 释 放 ; 时 可 改 善 胰 岛 素 敏 感 同 性 , 缓 胃排 空 , 少 患 者 食 欲 及 食 物 摄 人 以 减 轻 体 重 。 减 减
关键 词 二 型 糖 尿 病 ( 2 M) G P一1 G P一1类似 物 q 鲁肽 TD ;L ;L 拉 文献 标 识 码 :B
d i 0 3 6 / . s. 0 5—9 3 . 0 0 1 . 8 o :1 . 9 9 ji n 1 0 s 34 2 1 .00 4

GLP_1类似物在2型糖尿病中的临床应用进展_宋智慧

GLP_1类似物在2型糖尿病中的临床应用进展_宋智慧
[1 ] 中 2 型糖尿病患者占总数的 90% ~ 95% 。 目前,
1 类似物, 初应运而生, 如胰高糖素样肽这类药物 1 ( GLP1 ) 的基础上经过结 是在内源胰高糖素样肽1 能根据体内葡萄 构改变而成的。 内源性的 GLP糖水平按需促进胰岛素分泌, 但却又很快被体内的 半衰期大约 2 min。 结构改造 二肽基肽酶 IV 降解, 1 制剂既保留了 GLP1 的药理作用, 后的 GLP又大 大提高了药物的作用时间, 目前已被 SFDA 批准用 1 类似物有艾塞那肽注射 于 2 型糖尿病治疗的 GLP液和利拉鲁肽注射液。本文主要对此类药物的临床 应用特点以及最新研究进展等方面作一综述 。 1 GLP1 类似物作用特点 1. 1 GLP1 类似物的优点 1. 1. 1 1 类似物有良好的 良好的降糖效果 GLPGLP1 类似物能显著降 降糖效果。与安慰剂相比,
[22 ] 发生甲状腺相关疾病的风险 。 1 . 2 . 3 对胰腺的影响 目前已有在使用艾塞那肽
和利拉鲁肽治疗过程中出现急性胰腺炎和慢性胰腺 [23 ] 炎的报道 , 尤其是存在胆结石、 高甘油三酯、 酗酒 等胰腺炎高危因素的患者。虽然一项回顾性的队列 2 型糖尿病本身发生急性胰腺炎的概率 研究表明,
的甲状腺 C 细胞肿瘤。 利拉鲁肽与甲状腺 C 细胞 1 受体结合, 中 GLP促进降钙素的释放, 之后便导 致啮齿动物甲状腺 C 细胞出现增生性改变。 这些 改变包括在局灶形成良性或恶性肿瘤, 而且这些增
[21 ] 生性改变是剂量依赖性的。 但是 Knudsen 等 的 1 受体的表达是有 甲状腺 C 细胞中 GLP研究表明, GLP1 受体虽然在啮齿动物的甲状 种属特异性的,
Abstract] The glucagonlike peptide1 ( GLP1 ) analogue,which acts like the naturally occurring hor[ mone glucagonlike peptide1 in vivo,is based on the incretin. It regulates the plasma glucose level through acting on islet α cells and β cells. GLP1 analogue can stimulate insulin secretion,promote the proliferation of β cells, and inhibit the apoptosis of β cells, resulting in inhibition of glucagon secretion. In this article, we briefly reviewed 1 ,position in some the characteristic of GLP1 ,announcements in clinical application,drug interactions of GLPkinds of guidelines and the latest progress. [ Key words] glucagonlike peptide1 analogue; clinical application; progress 2 型糖尿病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的代谢紊乱综合 征, 其基本病理损害是在胰岛素抵抗的基础上又合 2007 年全球大 并有胰岛功能的明显减退。 据统计, 2025 年将达到 3. 8 亿, 其 约有 2. 46 亿糖尿病患者,

新型糖尿病治疗药物GLP-1类似物的研发情况

新型糖尿病治疗药物GLP-1类似物的研发情况

新型糖尿病治疗药物GLP-1类似物的研发情况
魏臻
【期刊名称】《药品评价》
【年(卷),期】2013(000)023
【摘要】GLP-1类似物具有独特的药理学特性,降糖作用呈现“血糖浓度依赖性”,最接近内分泌降糖生理状态,不会引起显著地临床低血糖反应,还可以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此外,还可可控制热量摄入,增强饱腹感而降低食欲。

GLP-1类似物已成为降血糖领域研究的热点。

本文就目前已上市及处于研发晚期的GLP-1类似物进行综述。

【总页数】5页(P42-46)
【作者】魏臻
【作者单位】江苏省药学会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87.1
【相关文献】
1.GLP-1类似物:糖尿病预防和治疗的新型药物 [J], 刘瑞;胡仁明;王庆华
2.新型2型糖尿病治疗药物研发进展 [J], 马培奇
3.新型糖尿病治疗药物-肠降血糖素类似物依克那肽(Exenatide) [J], 阮健;肖志梅
4.滁州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发展情况初探 [J], 张丁阅
5.GLP-1类似物及DPP-4抑制剂国内上市情况分析 [J], 周黎;方煜;胡明;龙恩武;周乃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型糖尿病治疗新药物:GLP-1类似物魏玉敏,王 琪,邬金迪(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卫生中心药局,黑龙江 哈尔滨 150010)摘要 肠胰升血糖素样肽1(GLP-1)作为一种疗效显著的二型糖尿病治疗药物,但体内半衰期过短,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

因此,科研人员在GLP-1原有的结构基础上进行改造,产生了疗效类似但半衰期显著增长的GLP-1类似物,其中以利拉鲁肽较为有代表性。

关键词 二型糖尿病(T2DM);GLP-1;GLP-1类似物;利拉鲁肽doi:10.3969/j.issn.1005-9334.2010.10.084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B 糖尿病是一种困扰全球的慢性疾病,目前全世界约有2.3亿例患者。

随着对糖尿病基础理论研究的深入,已研制出具有多种作用机制的新型抗糖尿病药物用于临床评价和治疗[1]。

肠促胰岛素(又称肠降血糖素),它是一类能在摄食营养物后通过与一种位于B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刺激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和促使产生饱食感的肽激素[2]。

其中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作为一种肠促胰素可以增强进食引起的胰岛素分泌,并呈葡萄糖浓度依赖性地促进胰岛素分泌和释放;同时可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减缓胃排空,减少患者食欲及食物摄入以减轻体重。

通过增强胰岛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而减少其凋亡,促进B细胞再生和修复,从而增加B细胞量。

但GLP-1在体内过短的半衰期(1~2min)限制了在临床应用。

所以,研究者便致力于寻找一种既拥有GLP-1各种优点,又不像GLP-1那样在体内很短时间内便被分解的物质。

有人在一种毒蜥蜴体内获得了GLP-1类似物,也就是艾塞那肽注射液(百泌达);另一部分人则通过对体内GLP-1的天然结构进行改造.最终也获得了另一种GLP-1类似物,这就是利拉鲁肽。

GLP-1经皮下注射后,很快被降解,很少引起低血糖,但缺点是必须注射给药。

天然GLP-1易被二肽酶降解和被肾清除,半衰期短是限制GLP-1开发价值的主要原因。

因此,对它研究集中到开发长效抗降解的GLP-1类似蛋白。

典型的例子是诺和诺德公司生产的GLP-1类似物利拉鲁肽,利拉鲁肽是GLP-1的长效类似物,与天然GLP-1有97%同源,半衰期约12~14h,1次/d皮下给药就能起到良好的降糖作用。

为进一步证实利拉鲁肽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其它临床益处,诺和诺德公司曾启动过利拉鲁肽的三期研究项目—LEAD(LiraglutideEffectandAc-tioninDiabetes)项目。

这可作为描述与证明GLP-1类似物药理特性的一个典例。

LEAD项目包含了LEAD-1到LEAD-6的6项研究。

其中LEAD-1~4为随机双盲对照研究,LEAD-5、6为随活性差。

氧氟沙星为杀菌剂,通过作用于细菌DNA螺旋酶的A亚单位,抑制DNA的合成和复制而导致细菌死亡。

氧氟沙星为速效杀菌剂,广谱高效,特别对耐药菌引起的严重感染有效,与其他抗生素无交叉耐药性[1]。

呼吸道感染,包括敏感革兰阴性杆菌所致支气管感染急性发作及肺部感染。

本组病例曾用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等抗生素治疗,7d后,病情控制不满意,改用0.2%氧氟沙星100mL静滴,2次/d,疗程为5d,85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痊愈52例,显效28例,总有效率为93.4%。

与氧氟沙星抗菌作用强有关外,也与耐药性少有关[2]。

氧氟沙星穿透力强,从血中向气管黏膜、痰移行良好,静脉给药可迅速分布于肺组下呼吸道感染常见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厌氧菌感染[3-4]。

厌氧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厌氧菌中的脆弱类杆菌对青霉素都是耐药的。

而氧氟沙星对厌氧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本组85例仅5例患者出现轻微的不良反应,不影响治疗。

因此,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单独使用氧氟沙星可取得良好效果,不仅安全、方便、不良反应少,而且又可避免发生过敏性休克的危险,该药疗效高、见效快,值得在社区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1 李强,白冲.呼吸内镜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276.2 王文娟.支气管肺局部灌洗治疗严重肺部感染[J].临床肺科杂志,2007,23(10):65.3 陈嘉馨,吴荣华,农海玲.纤维支气管镜治疗重症肺部感染的临床应用[J].临床肺科杂志,2008,24(9):48. 4 马春燕.202例老年住院患者痰液细菌培养及耐药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08,26(3):52.(收稿日期:2010-06-12)1868Vol.21 No.10AerospaceMedicine Oct2010 机的部分或全部药物开放标签的对照研究。

LEAD-1研究中,分别应用利拉鲁肽(0.6、1.2或1.8mg,1次/d)、罗格列酮(4mg/d)或安慰剂与格列美脲(2~4mg/d)联合治疗。

26周后发现利拉鲁肽(1.2、1.8mg)组HbA1c、FPG与PPG水平降低幅度均显著大于罗格列酮及安慰剂组,最低剂量的利拉鲁肽0.6mg组降HbA1c能力也与罗格列酮组相当(-0.60%vs-0.44%)。

LEAD-2研究中,共1091例患者在口服二甲双胍的基础上随机接受利拉鲁肽(0.6、1.2、1.8mg,1次/d)、格列美脲(4mg/d)或安慰剂治疗。

26周时利拉鲁肽各组HbA1c、FPG及PPG平均值较安慰剂组均有显著降低,但与格列美脲组相当。

利拉鲁肽1.8mg组有42%的患者达到HbA1c<7%的治疗目标,格列美脲组有36%,安慰剂组仅有11%。

继续治疗2年后,利拉鲁肽组HbA1c与格列美脲组仍无明显差别,但利拉鲁肽组有更多患者治疗达标。

LEAD-3研究选取以往单纯饮食运动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随机给予利拉鲁肽(1.2、1.8mg,1次/d)或格列美脲(8mg/d)单药治疗。

治疗1年后,与基线相比,利拉鲁肽组HbA1c、空腹(FPG)及餐后血糖(PPG)降低值均显著优于格列美脲组,达到ADA(<7.0%)或IDF/AACE标准(≤6.5%)的患者比例也显著高于格列美脲组(利拉鲁肽组:51%<7.0%,38%≤6.5%,格列美脲组分别为28%和16%,P值均<0.0001)。

继续治疗2年后,利拉鲁肽组HbA1c达标比例更高(58%<7.0%)。

LEAD-4研究在二甲双胍联合罗格列酮的基础上分别加用利拉鲁肽(1.2、1.8mg,1次/d)或安慰剂治疗26周。

结果显示,利拉鲁肽组HbA1c、FPG或餐后90min血糖值与安慰剂组相比均有显著改善(P值均<0.001)。

C肽水平与HOMA-B实验结果均表明利拉鲁肽组B细胞功能有了显著改善(P<0.05)。

LEAD-5研究对利拉鲁肽与胰岛素治疗疗效的比较进行了评估。

共581例患者在应用二甲双胍和格列美脲的基础上分别加用利拉鲁肽(1.8mg,1次/d)、安慰剂和甘精胰岛素治疗。

表明在两种口服药基础上加用利拉鲁肽疗效优于甘精胰岛素。

LEAD-6研究则对利拉鲁肽与另一种GLP-1受体激动剂(艾塞那肽)的疗效进行了比较。

结果显示,利拉鲁肽对血糖的控制疗效显著优于艾塞那肽(HbA1c降低值: 1.12%vs0.79%;HbA1c<7%的比例:54%vs43%;HbA1c<6.5%的比例35%vs21%)。

以上LEAD1-6各项研究从不同治疗阶段对利拉鲁肽的临床疗效、低血糖安全性、体重控制及心血管获益等方面进行了评估。

心血管疾病是糖尿病患者严重并发症之一。

因此,降低心血管相关危险因素也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目标。

利拉鲁肽对心血管和内皮功能有明显的益处,包括对体脂分布无不良影响、显著降低体重并减少相关的内脏和皮下脂肪、降低收缩压、改善心血管风险标志物水平等。

另外,胰岛B细胞功能障碍是T2DM的发病机制之一。

研究发现,利拉鲁肽在改善B细胞功能障碍、逆转B细胞量的减少方面有显著的效应。

机制是利拉鲁肽直接作用于B细胞激活抗凋亡信号,此外还可抑制氧化应激和内质网应激。

综上所述,GLP-1类似物对于T2DM有着很多治疗优势:(1)智能降糖。

GLP-1类似物的降糖被称之为糖依赖性的降糖,也就是说她的降糖作用与血糖高低有关,血糖越高,降糖作用越强,血糖正常或血糖偏低。

基本上不发挥降糖作用,这样就大大减少了低血糖反应。

(2)有加有减。

既往降糖药物包括胰岛素在内,都是单方面地从“加”入手,如增加胰岛素、增加糖的转化,这就造成了剂量逐渐加大,联合用药的结局。

而GLP-1类似物还从“减”人手,不但通过增加“胰岛素”的分泌来增加降糖作用,还通过减低胰升糖素的作用来减弱体内的升糖作用.做到辩证降糖。

(3)控制源头。

美食当前,GLP-1类似物可以抑制胃肠道蠕动延迟胃排空,产生短暂的食欲下降和饱胀感,只看不吃的滋味也就没那么难受了。

(4)标本兼治。

GLP-1类似物降糖的同时。

还可以不同程度的增加胰岛B细胞数量。

当然,GLP-1类似物作为新兴的T2DM治疗药物,也有着弊端和不足。

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儿童、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不宜使用。

有些人还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不适。

但还是性价比较高、能为广大患者接受的二型糖尿病治疗药物参考文献1 刘丽英.抗糖尿病药物的药理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导报,2009,(6):8.2 刁傅勇,李蓬秋.GLP-1抗糖尿病作用研究进展[J].实用糖尿病杂,2006,3(3):53.(收稿日期:2010-08-18)1869 第21卷 第10期 航空航天医药2010年10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