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四章 第13讲 氮及其化合物优化训练

合集下载

2021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4.4 氮及其化合物课后强化作业 新人教版

2021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4.4 氮及其化合物课后强化作业 新人教版

2021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4.4 氮及其化合物课后强化作业 新人教版一、选择题1.为了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化工生产过程应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副作用。

“绿色化学”是当今社会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它要求从经济、环保和技术上设计可行的化学反应。

据此,由单质铜制取硝酸铜的下列衍变关系可行且符合“绿色化学”要求的是( )A .Cu ――→HNO 3Cu(NO 3)2B .Cu ――→O 2CuO ――→HNO 3Cu(NO 3)2C .Cu ――→O 2CuO ――→H 2O Cu(OH)2――→HNO 3Cu(NO 3)2D .Cu ――→H 2SO 4浓CuSO 4――→Ba NO 32Cu(NO 3)2 答案:B2.某稀硝酸中,加入5.6g 铁粉充分反应后,铁粉全部溶解,放出NO 气体,溶液质量增加3.2g ,所得溶液中Fe 2+、Fe 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 .1:1B .2:1C .3:2D .4:1答案:C3.(xx·湘潭模拟)NH 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如图)。

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A .NH 4Cl 和NaHCO 3都是常用的化肥B .NH 4Cl 、HNO 3和Na 2CO 3受热时都易分解C .NH 3和NO 2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 .图中所涉及的盐类物质均可以水解答案:C4.(xx·湛江调研)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A .向Fe(NO 3)2稀溶液中加入盐酸:3Fe 2++4H ++NO -3===3Fe 3++NO↑+2H 2OB .铜片与浓HNO 3:Cu +NO -3+4H +===Cu 2++NO↑+2H 2OC .氯化铵浓溶液跟浓NaOH 溶液混合后加热:NH +4+OH -=====△NH 3·H 2OD .碳酸氢铵溶液与足量的NaOH 溶液混合后加热:NH +4+OH -=====△NH 3↑+H 2O解析:B 项应为Cu +4H ++2NO -3===Cu 2++2NO 2↑+2H 2O ;C 项应为NH +4+OH -=====△NH 3↑+H 2O ;D 项中HCO -3也参与反应,应为NH +4+HCO -3+2OH -=====△NH 3↑+CO 2-3+2H 2O 。

完整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氮及其化合物 知识点总结及答案

完整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氮及其化合物  知识点总结及答案

完整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氮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及答案一、选择题NH+,你认为下列试纸和试剂可用到的是1.为了检验某固体物质中是否含有4①蒸馏水②NaOH 溶液③红色石蕊试纸④蓝色石蕊试纸⑤稀硫酸A.①②④B.②③C.①②③D.①③⑤【答案】C【详解】NH+时,为便于反应,通常将固体先溶于水,然后加入强碱溶液、加检验固体物质中的4热,逸出的NH3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所以应选择①②③,故选C。

2.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A.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一定有NH4+ B.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无味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则一定有CO32-C.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入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42-D.某溶液加入稀盐酸酸化的AgNO3产生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l-【答案】A【详解】A.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说明该气体为氨气,推出原溶液中一定有NH4+,A项正确;B. 原溶液中若含HCO3-,加入稀盐酸后也会产生无色无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原溶液中不一定有CO32-,B项错误;C. 产生不溶于盐酸的白色沉淀也可能是AgCl,则原溶液中不一定有SO42-,C项错误;D. 加入盐酸酸化的AgNO3溶液时,则引入了Cl-,故不能证明是原溶液中是否含有Cl-,D 项错误;答案选A。

3.取三张蓝色石蕊试纸放在玻璃棒上,然后按顺序分别滴加65%的浓HNO3、98.3%的浓H2SO4和新制氯水,三张试纸最后的颜色为A.红、红、红B.白、黑、白C.红、黑、红D.红、黑、白【答案】B【详解】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将试纸中的有色物质氧化成无色,最后试纸呈现白色;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试纸和其中的有色物质都是有机物,浓硫酸夺取其中的H、O,只剩下黑色的碳,最后试纸呈黑色;新制氯水具有漂白性,将试纸漂白,最后试纸呈白色;即三张试纸最后呈现的颜色依次为白、黑、白;答案选B。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氮及其化合物 复习题含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氮及其化合物  复习题含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氮及其化合物复习题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某溶液加入AgNO3溶液产生了白色沉淀,证明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l—B.某溶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HNO3,沉淀不消失,证明原溶液中一定存在SO42—C.某化合物在焰色反应实验中出现黄色的火焰,则该化合物一定是钠盐D.某溶液与NaOH溶液共热,产生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气体,说明原溶液中存在NH4+【答案】D【详解】A选项,某溶液加入AgNO3溶液产生了白色沉淀,该溶液中可能含有Cl-、CO32-、SO42-等,故A错误;B选项,某溶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HNO3,沉淀不消失,该溶液中可能含Ag+、SO32-、SiO32-、SO42-等;故B错误;C选项,某化合物在焰色反应实验中出现黄色的火焰,则该化合物一定含钠元素,但不能说一定是钠盐,故C错误;D选项,某溶液与NaOH溶液共热,产生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气体,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在高中化学里只有氨气,所以说明原溶液中存在NH4+,故D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D。

2.X、Y、Z、W 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则 X、W可能的组合有( )①C、O2②Na、O2③Fe、HNO3④S、O2 ⑤N2、O2 ⑥H2S、O2 ⑦NH3、O2A.四项B.五项C.六项D.七项【答案】A【详解】①氧气不足时,碳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能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碳在足量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①符合;②常温下,钠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加热时氧化钠可与氧气反应生成过氧化钠,钠在氧气中燃烧生成过氧化钠,②符合;③过量的铁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亚铁,硝酸亚铁与稀硝酸反应转化为硝酸铁,铁与足量的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铁,③符合;④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在催化剂和高温条件下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硫与氧气不能直接反应生成三氧化硫,④不符合;⑤氮气与氧气在放电或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氮气与氧气不能直接生成二氧化氮,⑤不符合;⑥氧气不足时,硫化氢燃烧生成硫,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硫化氢在足量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⑥符合;⑦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氨气与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与氧气化合生成二氧化氮,氨气与氧气不能直接生成二氧化氮,⑦不符合;所以,符合图示转化关系的有:①②③⑥,故答案为:A。

完整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氮及其化合物 知识点及练习题

完整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氮及其化合物  知识点及练习题

完整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氮及其化合物知识点及练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每步转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就实现的是A.NH3→NO→NO2→HNO3B.Al→Al2O3→Al(OH)3→NaAlO2C.S→SO2→H2SO4→MgSO4D.Fe→FeCl2→Fe(OH)2→Fe(OH)3【答案】B【详解】A.氨气发生催化氧化生成NO,NO与氧气反应生成NO2,NO2溶于水生成硝酸,A正确;B.铝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氧化铝不溶于水,不能直接转化为氢氧化铝,B错误;C.S燃烧生成SO2,SO2被氯水氧化可以转化为硫酸,硫酸与镁等反应可以生成硫酸镁,C 正确;D.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氯化亚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氢氧化亚铁被氧气氧化转化为氢氧化铁,D正确;答案选B。

2.对于硫酸和硝酸的比较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冷的浓硫酸和浓硝酸都可以用铝、铁的容器盛装B.稀硫酸和稀硝酸都具有氧化性C.浓硫酸和浓硝酸都具有很强的腐蚀性、脱水性D.硫酸和硝酸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答案】C【详解】A. 铝、铁与冷的浓硫酸和浓硝酸发生的钝化,因此冷的浓硫酸和浓硝酸都可以用铝、铁的容器盛装,故A正确;B. 稀硫酸和稀硝酸都具有氧化性,稀硫酸和金属反应生成氢气,表现氧化性,稀硝酸和金属反应生成硝酸盐和一氧化氮表现氧化性,故B正确;C. 浓硫酸和浓硝酸都具有很强的腐蚀性,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浓硝酸不具有,故C错误;D. 化工生产中用硝酸、硫酸生产化肥、农药、炸药、燃料,金属加工前的酸洗等,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C。

3.取三张蓝色石蕊试纸放在玻璃棒上,然后按顺序分别滴加65%的浓HNO3、98.3%的浓H2SO4和新制氯水,三张试纸最后的颜色为A.红、红、红B.白、黑、白C.红、黑、红D.红、黑、白【答案】B【详解】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将试纸中的有色物质氧化成无色,最后试纸呈现白色;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试纸和其中的有色物质都是有机物,浓硫酸夺取其中的H、O,只剩下黑色的碳,最后试纸呈黑色;新制氯水具有漂白性,将试纸漂白,最后试纸呈白色;即三张试纸最后呈现的颜色依次为白、黑、白;答案选B。

优化方案(教师用书)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四章 第四讲 氮及其重要化合物

优化方案(教师用书)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四章 第四讲 氮及其重要化合物

第四讲氮及其重要化合物[考纲展示]1.了解氮单质及其主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2.了解常见的氮的氧化物(NO 、NO 2)的性质及对环境的影响。

3.会用硝酸的氧化性解释硝酸与金属、非金属及其他具有还原性物质反应的特点。

4.掌握氨气的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剂、仪器、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

考 点 一 氮气及氮的氧化物一、氮在自然界中的存在与转化1.氮元素的存在与氮的固定2.N 2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3.N 2的化学性质(1)与氧气反应:N 2+O 2=====放电或高温2NO 。

导致汽车尾气中产生氮的氧化物和雷电固氮。

(2)与氢气反应:N 2+3H 2催化剂高温、高压2NH 3。

性质 NO NO 2物理性质 通常为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溶于水 通常为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与水反应 3NO 2+H 2O===2HNO 3+NO与氧气反应 2NO +O 2===2NO 2实验室制备 铜与稀硝酸反应:3Cu +8HNO 3(稀)===3Cu(NO 3)2+2NO↑+4H 2O 铜与浓硝酸反应:Cu +4HNO 3(浓)===Cu(NO 3)2+2NO 2↑+2H 2O收集方法 常用排水法 常用向上排空气法与人体、环境的关系 ①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②转化成NO 2形成酸雨、光化学烟雾形成酸雨、光化学烟雾其他 2NO 2N 2O 41氮的氧化物都有毒,其中NO 2与N 2O 4存在下列平衡:2NO 2N 2O 4,因此实验测得NO 2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总大于46。

2NO 只能用排水法收集,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而NO 2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3验证某无色气体是NO 的方法是向无色气体中通入O 2或空气,无色气体变为红棕色。

(2015·山东枣庄模拟)室温时,在容积为a mL 的试管中充满NO 2气体,然后倒置在水中至管内水面不再上升时为止;再通入b mL O 2,则管内液面又继续上升,测得试管内最后剩余气体为c mL ,且该气体不支持燃烧。

2021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训练 氮及其化合物(含解析)

2021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训练 氮及其化合物(含解析)

氮及其化合物1.(2020·通化高三月考)下列有关氮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氮气是由氮原子构成的双原子分子,所以化学性质不活泼B.1 mol N2可与3 mol H2完全反应生成2 mol NH3C.电闪雷鸣的雨天,雨水中会含有一定量的硝酸,其中发生的反应之一是N2+2O2===2NO2D.NO、NO2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且二者都是引起光化学烟雾的大气污染物答案 D解析A项,氮原子最外层5个电子,氮与氮形成三对共用电子对,达8电子的稳定结构;B项,氮气与氢气反应生成氨气是可逆反应;C项,氮气与氧气在放电的条件下生成一氧化氮;D项,NO和氧气能反应生成NO2;NO2和水反应生成NO。

2.下图为装有活塞的密闭容器,内盛22.4 mL一氧化氮。

若通入11.2 mL氧气(气体体积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定),保持温度、压强不变,则容器内物质的密度为()A.等于1.369 g·L-1B.等于2.054 g·L-1C.在1.369 g·L-1和2.054 g·L-1之间D.大于2.054 g·L-1答案 D解析一氧化氮与氧气恰好发生反应生成了二氧化氮,2NO+O2===2NO221 222.4 mL 11.2 mL 22.4 mL反应后生成了22.4 mL 二氧化氮,假设二氧化氮的体积不变,则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为ρ(NO 2)=46 g·mol -1×22.4×10-3 L 22.4 L·mol -122.4×10-3L ≈2.054 g·L -1,因存在转化平衡:2NO 2N 2O 4,则混合气体的体积小于22.4 mL ,所以容器中气体的密度应大于2.054 g·L -1。

3.如图所示,相同条件下,两个容积相同的试管分别装满NO 2和NO 气体,分别倒置于水槽中,然后通过导管缓慢通入氧气,边通边慢慢摇动试管,直到两个试管内充满液体。

2021高考人教版化学一轮复习讲义: 第4章 第4节 氮及其化合物

2021高考人教版化学一轮复习讲义: 第4章 第4节 氮及其化合物

第四节氮及其化合物考纲定位考情播报1.掌握氮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和应用。

2.了解氮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3.掌握氨气的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剂、仪器、反响原理和收集方法)。

4.了解氮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2021·全国甲卷T26(4)(5)/全国乙卷T8(B)、T10(B)、T26/全国丙卷T272021 ·全国卷ⅠT7、T8(D)、T10(A)/全国卷ⅡT13(B)2021·全国卷ⅠT8(C)、T27/全国卷ⅡT282021·全国卷ⅠT7(B)2021·全国卷T9(C)考点1| 氮气及其氧化物的性质[根底知识整合]1.自然界中氮的存在和氮的固定2.N2的性质及应用(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熔点、沸点比O2的低。

(2)化学性质N2的电子式为N⋮⋮N,构造式为N≡N。

①与H2反响的化学方程式:N2+3H2高温、高压催化剂2NH3,N2表现氧化性。

②与Mg反响的化学方程式:N2+3Mg=====点燃Mg3N2,N2表现氧化性。

③与O2反响的化学方程式:N2+O2=====放电或高温2NO,N2表现复原性。

3.NO、NO2的比拟NO NO2颜色无色红棕色毒性有毒有毒溶解性难溶于水易溶于水与O2或与H2O反响2NO+O2===2NO23NO2+H2O=== 2HNO3+NO收集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与人体、环境的关系①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②转化成NO2,形成酸雨、光化学烟雾形成酸雨、光化学烟雾22322425其中①N2O3、N2O5分别为HNO2、HNO3相应的酸性氧化物(酸酐)。

②NO2与N2O4可相互转化2NO2N2O4。

[应用体验]1.(1)氮元素的非金属性很强,但N2的化学性质特别稳定,其原因是什么?(2)溴蒸气和NO2都为红棕色气体,如何区分?用湿润的淀粉-KI试纸或NaOH溶液可以吗?[提示](1)N2的构造式为N≡N,N原子间以三键结合,键稳定,难破坏,所以N2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

全国通用近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四章非金属及化合物高效演练直击高考4.4氮及其重要化合物(2021年

全国通用近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四章非金属及化合物高效演练直击高考4.4氮及其重要化合物(2021年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四章非金属及化合物高效演练直击高考4.4 氮及其重要化合物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四章非金属及化合物高效演练直击高考4.4 氮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四章非金属及化合物高效演练直击高考4.4 氮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全部内容。

4.4 氮及其重要化合物高效演练·直击高考1。

下列装置适用于实验室制氨气并验证氨气的某化学性质,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装置甲制取氨气B.用装置乙除去氨气中的水蒸气C。

用装置丙验证氨气具有还原性D。

用装置丁吸收尾气【解析】选C。

用装置甲制取氨气需要加热,A错误。

氨气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铵,B错误;氨气与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NO、水和铜,可以验证氨气具有还原性,C正确;用装置丁吸收尾气容易引起倒吸,D错误.2.将51。

2 g铜片与浓硝酸反应生成0.9 mol氮的氧化物(NO、NO2、N2O4),这些氧化物恰好溶解在0.5 L 2 mol·L-1的NaOH溶液中得到NaNO3和NaNO2的混合溶液,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

生成0.2 mol NaNO3B.常温下,Cu遇浓硝酸发生钝化,不可能发生上述反应C.标准状况下收集的氮氧化物为20。

16 LD.反应过程中生成的Cu(NO3)2既是氧化产物,也是还原产物【解析】选A。

分析整个反应过程可知仅有两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即Cu→Cu2+,HNO3→NaNO2,5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四章 第13讲 氮及其化合物优化训练 题组一 氮及其氧化物1.(xx 江苏卷)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应用正确的是( )A .液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作制冷剂B .二氧化硅不与强酸反应,可用石英器皿盛放氢氟酸C .生石灰能与水反应,可用来干燥氯气D .氯化铝是一种电解质,可用于电解法制铝【答案】A2.(xx 北京卷节选)NO x 是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1)NO x 能形成酸雨,写出NO 2转化为HNO 3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

(2)在汽车尾气系统中装置催化转化器,可有效降低NO x 的排放。

①当尾气中空气不足时,NO x 在催化转化器中被还原成N 2排出。

写出NO 被CO 还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当尾气中空气过量时,催化转化器中的金属氧化物吸收NO x 生成盐。

其吸收能力顺序如下:12MgO <20CaO <38SrO <56BaO 。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金属氧化物对NO x 的吸收能力逐渐增强。

【答案】(1)3NO 2+2H 2O===2HNO 3+NO(2)①2NO+2CO =====催化剂N 2+2CO 2 ②由Mg 、Ca 、Sr 、Ba 的质子数,可知它们均处于第ⅡA族,同一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增大,金属性增强【解析】(1)NO 2与H 2O 反应生成HNO 3与NO 。

(2)①NO 被CO 还原N 2,CO 被氧化为CO 2。

②由Mg 、Ca 、Sr 、Ba 的质子数,可知它们均处于第ⅡA 族,同一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增大,金属性增强。

题组二 氨与铵盐3.有关氨气的实验较多,下面对这些实验的实验原理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 .氨气极易溶解于水的性质可以解释氨气的喷泉实验B .氨气的还原性可以解释氨气与氯化氢的反应实验C .铵盐的水溶性大是实验室中用NH 4Cl 和Ca(OH)2的混合物制取氨气的原因D .NH 3·H 2O 的热不稳定性可以解释实验室中用氨水和铝盐反应的方法制取氢氧化铝【答案】A【解析】氨气与氯化氢的反应与氨的还原性无关,B 不正确;实验室制氨气是利用了铵盐与碱反应的性质,与铵盐的水溶性无关,C不正确;用氨水和铝盐反应制取氢氧化铝是利用了NH3·H2O的弱碱性,D不正确。

4.(xx福建卷)下列物质与水作用形成的溶液能与NH4Cl反应生成NH3的是( )A.二氧化氮B.钠C.硫酸镁D.二氧化硅【答案】B【解析】A项二氧化氮溶于水形成硝酸溶液;C项硫酸镁溶于水形成硫酸镁溶液,这两者都不能与NH4Cl反应;D项二氧化硅不溶于水;B项钠溶于水形成的NaOH溶液能与NH4Cl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NH3。

5.氨水是一种常用的化学试剂。

(1)以浓氨水和生石灰为原料,用如下装置为发生装置,可制取少量氨气。

已知:NH3·H2O+CaO===Ca(OH)2+NH3↑。

①生石灰应该装在________(填“A”或“B”)中。

②试从电离平衡角度分析该实验中氨气逸出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现要用试管和必要实验用品收集一试管氨气,请在C处补充相应收集装置。

(2)化学兴趣小组用氨水与硝酸银溶液配制好银氨溶液后,进行乙醛的银镜反应实验,但部分同学实验时间长,且效果不明显。

影响乙醛银镜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哪些呢?请你完成如下猜想:①猜想:因素一:银氨溶液的pH大小;因素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你设计实验验证上述影响因素一,完成下表中内容。

提供试剂:乙醛、2%稀氨水、0.25 mol/L NaOH溶液、盐酸、2% AgNO3溶液实验用品:烧杯(装有热水)、试管实验步骤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及结论(步骤1只填现象) 1在A、B两支洁净的试管中各加入1 mL 2%的AgNO3溶液,然后边振荡试管边逐滴滴入2%稀氨水,至最初产生的沉淀恰好完全溶解,此时制得pH 均约为8的银氨溶液2(3)吸取20.00 mL 上述氨水于锥形瓶,滴加3滴甲基橙指示剂,用0.005 0 mol/L 标准硫酸滴定,滴定至出现红色为终点,重复3次实验,平均消耗标准硫酸20.04 mL ,计算上述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

【答案】(1)①B ②CaO 与水反应生成Ca(OH)2,溶液中OH -浓度增大,使NH 3+H 2ONH +4+OH -平衡逆向移动,有利于NH 3逸出 ③如右图所示(2)①反应(水浴)的温度②实验步骤 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及结论 1 在A 、B 两支洁净的试管中各加入1 mL 2%的AgNO 3溶液,然后边振荡试管边逐滴滴入2%稀氨气,至最初产生的沉淀恰好完全溶解,此时制得pH 均约为8的银氨溶液先出现白色沉淀后沉淀溶解 2 往A 、B 试管加入3滴乙醛,然后在A 试管中多加1滴NaOH 溶液;振荡后将两支试管放在热水浴中温热若A 试管比B 试管出现银镜的时间短、光亮,则溶液pH 大,反应速率快;或反之【解析】(1)①CaO 为固体,应该放在烧瓶中,分液漏斗中滴加液体——氨水。

②CaO 与氨水中的水化合生成Ca(OH)2,放出大量热,Ca(OH)2电离出了OH -,使溶液中c (OH -)增大,使NH 3+H 2O NH +4+OH -平衡逆向移动,有利于NH 3的逸出。

③氨气极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因其密度比空气小,应用向下排空气法,导管伸入试管底部,排气较完全,棉花团可防止空气和氨气的对流,提高其收集的纯度。

(2)提出合理假设,根据反应CH 3CHO +2[Ag(NH 3)2]+――→水浴加热CH 3COO -+NH +4+3NH 3+2Ag↓+2H 2O 可知,除了银氨溶液浓度的影响,还有温度、乙醛浓度等影响因素,假设合理即可。

②第1步先配制银氨溶液,AgNO 3+NH 3·H 2O===AgOH↓+NH 4NO 3;AgOH +2NH 3·H 2O===Ag(NH 3)2OH +2H 2O ;现象是先出现白色沉淀后沉淀溶解,第2步就是要控制pH 不同,可根据题目限选试剂,多加NaOH 来实现,然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进行对比实验,看出现银镜的时间长短、银镜光泽等差异。

(3)根据中和滴定计算原理计算可知,2NH 3·H 2O +H 2SO 4===(NH 4)2SO 4+2H 2O ,c (NH 3·H 2O)=2×20.04 mL×10-3L·mL -1×0.005 0 mol·L-10.020 00 L=0.010 02 mol·L -1。

题组三 硝酸6.下列关于浓硝酸和浓硫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常温下都用铜制容器贮存B .露置在空气中,容器内酸液的质量都减轻C .常温下都能与铜较快地反应D .露置在空气中,容器内酸液的浓度都降低【答案】D【解析】常温下Cu 会与浓HNO 3很快地反应,Cu 与浓H 2SO 4需加热才反应,故浓HNO 3不能用铜制容器贮存;露置在空气中,容器内硝酸挥发,浓H 2SO 4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故酸液的浓度都降低,但酸液的质量变化不同,浓HNO 3减轻,浓H 2SO 4增重。

7.(xx 安庆二模)以下物质间的每一步转化中,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 A .SO 2→SO 3→H 2SO 4B .Al 2O 3→Al(OH)3→NaAlO 2C .FeCl 2→Fe(OH)2→Fe(OH)3D .NO→NO 2→HNO 3【答案】B【解析】B 项Al 2O 3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由Al 2O 3―→Al(OH)3不能一步实现。

8.(xx 辽宁调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 .液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作制冷剂B .光化学烟雾的形成与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有关C .Mg 、Al 、Fe 均能在冷的浓硝酸中钝化D .NH 4Cl 受热易分解,可用加热法除去I 2中的NH 4ClE .H +、Fe 2+、ClO -、NO -3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F .FeS 固体放入稀硝酸溶液中:FeS +2H +===Fe 2++H 2S↑G .5.6 g 铁粉与硝酸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一定为0.3N AH .常温下,1 mol Fe 与足量浓硝酸反应,转移2N A 个电子I .如下图所示,用于制取纯净的NO 2气体J .将铜片放入浓硝酸中产生大量红棕色气体,溶液变为蓝绿色,说明浓硝酸有强氧化性和酸性【答案】ABJ29587 7393 玓34498 86C2 蛂21550 542E 吮eE26100 65F4 旴e826015 659F 斟38602 96CA 雊38879 97DF 韟 31904 7CA0 粠35753 8BA9 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