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城市防洪水位拟定

合集下载

200年一遇的防洪设计标准

200年一遇的防洪设计标准

200年一遇的防洪设计标准洪水是自然界的一种自然灾害,它对人类社会和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为了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防洪设计成为一项重要的工程任务。

在面对日益频繁和严重的洪水威胁时,200年一遇的防洪设计标准成为了保护社会的基础。

防洪设计标准是指在预定的设计周期内,一次性洪水的水位、流量、波浪等水文参数的设计。

而200年一遇的标准是指在设计周期为200年的情况下,洪水的水位、流量和波浪等水文参数的要求。

200年一遇的防洪设计标准的制定是基于对历史洪水资料的统计和分析。

通过对多年的洪水记录进行分析,可以得出洪水发生的概率分布。

根据洪水的概率分布,可以确定200年一遇的洪水水位和流量。

同时,还需要考虑洪水的波浪等因素,以确保设计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200年一遇的防洪设计标准的制定需要考虑多种因素。

首先是地理环境因素,包括河流的流域面积、坡度、地形等。

这些因素决定了洪水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对洪水的水位和流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其次是气候因素,包括降水量、降水强度、降水分布等。

气候因素直接影响了洪水的发生频率和强度。

再次是人类活动因素,包括城市化程度、土地利用方式、河道的改建等。

这些因素对洪水的水位和流量也有一定的影响。

200年一遇的防洪设计标准的制定还需要考虑经济和社会因素。

在确定洪水的水位和流量时,需要权衡投资和效益之间的关系。

如果设计的标准过高,可能会导致巨额的投资和资源浪费;如果标准过低,可能会危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因此,需要综合考虑经济效益和社会风险,制定合理的防洪设计标准。

200年一遇的防洪设计标准的制定需要综合考虑上述因素的影响。

通过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如数学模型、水文统计分析等,可以准确地计算洪水的水位和流量。

同时,还需要进行灾害风险评估和经济效益分析,以确定合理的设计标准。

200年一遇的防洪设计标准的制定对于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它可以提供一个科学的依据,确保防洪工程的设计和建设符合实际需要和合理要求。

宜兴黄墅水库改造工程方案

宜兴黄墅水库改造工程方案

宜兴黄墅水库改造工程方案一、工程概况宜兴黄墅水库位于江苏省宜兴市境内,是宜兴市的重要水源地之一,也是宜兴市的重要旅游景点之一。

然而,由于黄墅水库建设年代久远,设施老化严重,加之近年来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水库面临多方面的问题,如水库水质问题、防洪能力不足等。

为了更好地保护水库水源、提高水库利用效率、加强防洪能力,有必要对黄墅水库进行改造工程。

二、改造目标1.提高水库的防洪能力,减轻水库对周边地区的水灾风险。

2.改善水库水质,保障供水质量,同时保护周边环境。

3.提高水库的水文利用效率,实现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

4.加强水库的景观功能,促进水库的旅游开发和经济效益。

三、改造方案1.提高水库坝体的防洪能力针对水库防洪能力不足的问题,改造工程将对水库坝体进行加固和提高,增加坝体的防洪高度和坝体的防渗稳定性,确保水库在遭遇极端天气情况下的安全性。

同时,在水库坝体附近设置相应的泄洪设施,加强对水库的监测和管理,以应对突发的洪水。

2.改善水库的供水设施水库供水设施的改造包括对水库的取水口、输水管道等供水设施进行的升级改造。

通过更换老化设施、增加新的取水设备,提高供水设施的运行效率,保证水库供水质量和供水稳定性,满足日益增长的城市和农村用水需求。

3.水库水质治理水库水质治理包括对水库周边的环境进行治理,减少外部环境对水库水质的污染,以及对水库内部的水质进行监测和调控。

在改造过程中,可以增加水库的植被覆盖,采用生态防护措施,减少土壤侵蚀和污染物输入,保护水库水质。

4.提高水文资源综合利用效益水文资源综合利用效益的提高主要包括水库水文资源的合理利用、鱼类资源的保护和开发等方面。

在改造过程中,可以修建配套的水利农业设施、开展水产养殖等项目,充分发挥水库的综合效益,提高水文资源利用效率。

5.加强水库景观功能在改造工程中,可以对水库周边的景观进行修复和设计,增加水库的观光设施和服务设施,提高水库的旅游吸引力,促进水库旅游产业的发展,提升水库的经济效益。

防洪标准与几个重要的防洪水位【范本模板】

防洪标准与几个重要的防洪水位【范本模板】

防洪标准与几个重要的防洪水位防洪标准 (flood contro1 standard)防洪保护对象要求达到的防御洪水的标准。

通常以某一重现期的设计洪水为防洪标准,也有一些地方以某一实际洪水为防洪标准。

在一般情况下,当实际发生不大于防洪标准的洪水时,通过防洪系统的正确运用,能保证防护对象的防洪安全,具体体现为防洪控制点的最高水位不高于防汛保证水位,或流量不大于河道安全泄量。

设防水位是指汛期河道堤防已经开始进入防汛阶段的水位,即江河洪水漫滩以后,堤防开始临水,需要防汛人员巡查防守.此时堤防管理单位由日常的管理工作进入防汛阶段,开始组织人员进行巡堤查险,并对汛前准备工作进行检查落实.设防水位是同防汛部门根据历史资料和堤防的实际情况确定的。

警戒水位是堤防临水到一定深度,有可能出现险情、要加以警惕戒备的水位,是根据堤防质量、保护重点以及历年险情分析制定的,到达该水位时,防汛工作进入重要时期,防汛部门要加强戒备,密切注意水情、工情、险情的发展变化,在各自防守堤段或区域内增加巡堤查险次数,开始日夜巡查,并组织防汛队伍上堤防汛做好防洪抢险人力、物力的准备。

保证水位是根据防洪标准设计的堤防设计洪水位,或历史上防御过的最高洪水位。

当水位达到或接近保证水位时,防汛进入紧急状态,防汛部门要按照紧急防汛期的权限,采取各种必要措施,确保堤防等工程的安全,并根据“有限保证、无限负责”的精神,对于可能出现超过保证水位的工程抢护和人员安全做地积极准备。

保证水位的拟定是根据堤防规划设计和河流曾经出现的最高水位为依据,考虑上下游关系、干支流关系以及保护区的重要性制定的.设计洪水位当遇到大坝设计标准洪水时,水库经调洪后(坝前)达到的最高水位,称为设计洪水位.设计洪水位是水库设计的重要参数之一,它决定了设计洪水情况下的上游洪水淹没范围,它同时又与泄洪建筑物尺寸、型式有关,而泄洪设备型式(包括溢流堰、泄洪孔、泄洪隧洞)的选择,则应根据设计工程所在地的地形、地质条件和坝型、枢纽布置特点拟定,并注意以下几点:(1)如拦河坝为不允许溢流的土坝、堆石坝等坝型,则除有专门论证外,应设置开敞式溢洪道。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江苏省防洪规划的批复-苏政复[2011]21号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江苏省防洪规划的批复-苏政复[2011]21号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江苏省防洪规划的批复正文:----------------------------------------------------------------------------------------------------------------------------------------------------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江苏省防洪规划的批复(苏政复〔2011〕21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国土资源厅、住房城乡建设厅、交通运输厅、水利厅:省水利厅《关于报批〈江苏省防洪规划〉的请示》(苏水计〔2010〕75号)收悉。

经研究,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江苏省防洪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同意《规划》提出的全省防洪排涝目标任务、主要工程布局和防灾减灾措施,请认真组织实施。

到2020年,长江干流和太湖流域防洪标准全面达到50年一遇以上,洪泽湖及淮河下游流域防洪标准达到100年一遇,沂沭泗流域防洪标准全面达到50年一遇,城市防洪标准达到规划设防标准。

二、各市、县人民政府要加大防洪排涝工程建设力度,加强河湖工程维护管理,切实提高流域、区域、城市防洪排涝标准。

在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发展、产业布局、资源开发中,要依法执行防洪影响评价制度,同步规划建设防洪排涝设施,确保防洪保安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

三、在《规划》实施过程中,要坚持“蓄泄兼筹、以泄为主”的方针,坚持“流域与区域统筹、左右岸兼顾、上下游协调、城乡一体、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结合”的原则,不断巩固和完善防洪减灾体系,全面提升我省水利防御洪涝灾害的能力。

各地、各有关部门编制区域和城市防洪规划,推进防洪排涝工程建设,开展涉水基础设施建设和水土资源开发等活动,都应符合防洪规划要求。

四、各市、县人民政府要按照统一规划、分级负责的要求,统筹推进防洪排涝工程的建设和管理。

一市、一县范围内的防洪排涝工程,原则上由市、县人民政府负责建设和管理,城市防洪排涝工程由城市人民政府负责建设和管理;流域和跨市跨县(市)的区域骨干防洪排涝工程,由省人民政府组织相关市、县共同建设。

宜兴市城市雨洪控制利用研究

宜兴市城市雨洪控制利用研究

宜兴市城市雨洪控制利用研究许军良;李晓贝;仲晓林;杨侃【摘要】以宜兴市宜城街道为研究区域,进行了城市雨洪控制利用研究.通过对宜兴市概况、降雨、地形及土地利用情况以及现状洪涝问题的分析,在考虑了整个宜兴市及其上下游的情况后,提出了宜城街道外来洪水应对措施、内涝控制措施以及雨洪资源收集利用措施,为解决城市洪涝及水资源短缺问题提供了参考.【期刊名称】《江苏水利》【年(卷),期】2019(000)005【总页数】5页(P50-53,58)【关键词】宜兴市;城市洪涝;控制利用【作者】许军良;李晓贝;仲晓林;杨侃【作者单位】宜兴市周铁镇水利农机站,江苏无锡214200;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江苏南京210098;扬州市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扬州225000;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江苏南京21009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122+.10 引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导致城市下垫面不透水率增高,具有渗透性的绿地及自然裸土面积比例下降,城市径流系数与洪峰流量增大,峰现时间提前,城市内涝灾害频发。

此外,城市开发建设与市政雨水排放矛盾越来越激烈。

雨水排放管道建成后,其排水能力基本上是静态固定的,而城市地块开发建设是高强度动态的发展,这势必会使城市雨水管道的排放压力越来越大,导致近年来城市内涝问题频发[1]。

中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到2500 m3,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2],加之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常住人口的快速增加导致城市缺水量越来越大。

而城市化发展导致城市不透水面积大幅度增加,雨水作为优质的可再生资源不能及时补充城市地下水,反而导致城市洪涝灾害频发,河道水质下降。

由此可见,我国许多城市一方面面临着水资源短缺与水质污染问题,另一方面又面临着雨水资源白白流失,城市洪涝灾害频发的问题[3]。

因此,研究城市雨洪的控制利用对于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对于城市雨洪控制利用问题,国内外进行了广泛研究实践。

横山水库洪水预报方案技术报告讲解

横山水库洪水预报方案技术报告讲解

横山水库洪水预报方案技术报告(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无锡分局盛龙寿)1.基本情况 (1)1.1流域概况 (1)1.2工程概况 (1)1.3水文站点 (2)2.产流计算 (3)2.1产流模型 (3)2.2产流计算 (4)3.汇流计算 (4)3.1单位线率定 (4)3.2汇流计算 (6)4.方案精度 (7)5.预报软件 (7)5.1运行环境 (7)5.2资料录入 (7)5.3水库调洪 (8)5.4输出成果 (9)5.5调洪程序 (10)附件:单位线率定图表 (11)1.基本情况1.1 流域概况自然地理:横山水库位于江苏省宜兴市,是厔溪河水系的拦蓄工程。

水库集水面积154.8km2,上游山高岭陡,南部主要为太华山区,最高海拔500m以上,地势由南向北减缓,平均高程300m以上,流域内有100多条纵横交错的涧水由南向北呈扇形汇合而下,主要来水有两处:一是来自宜兴的太华山、襄王岭、分介岭、唐盘山等;二是来自溧阳的金牛岭、同官岭、松岭等。

两处水源约占横山水库总来水的60%和40%。

流域干流全长13km,河道坡降6.58‰,水库周围为建德群火山岩、茅山群灰白、紫红、黄色砂岩,石质坚硬,渗水性小。

流域内植被达98%以上,山上生长成片竹林及各种用材林,浓郁成荫。

山地占80%,可耕地约占10%。

流域气象:平均年降雨量为1310mm,平均雨日135.6日,平均年水面蒸发约870mm,平均相对湿度为80.1%,平均风速3.0m/s,年平均气温15.7℃左右,属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全年降水的50~60%集中于6~9月份,6、7月份冷暖气团在上空遭遇,常产生锋面低压和静止锋,形成连续阴雨的梅雨天气,7至9月多受热带风暴影响,易形成来势迅猛的特大暴雨。

1.2 工程概况横山水库是无锡地区唯一的一座大(Ⅱ)型水库,也是江苏省六大水库之一。

水库于1958年动工兴建,1969年9月基本竣工。

经省水利厅、太湖局立项批复,横山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于2001年10月开工建设,总投资9938万元,按100年一遇设计,2000年一遇校核。

宜兴20060708暴雨分析new

宜兴20060708暴雨分析new

宜兴2006.7.8特大暴雨分析(无锡水文局盛龙寿)一、雨情概况7月8日下午19:30时起,宜兴市宜城、环科园及新街、丁蜀部分地区突降暴雨,宜城日降雨达230.2 mm,仅次于宜兴历史上最大日雨量1957年的236.7 mm,接近了231 mm的100年一遇降雨标准。

短历时最大45分钟~最大12小时雨量均创造了历史记录。

受强降雨影响,多个居民小区一度受淹,积水一般达0.5-0.6米,最深处达1米左右,环科园内数十家工厂进水,大批原材料和成品受淹,灾害损失较为严重。

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受灾村8个,居委会35个,受淹住宅3564户,受灾人口1.2万人,受淹企业136家,因灾停产45家,道路积水35条110公里,损坏房屋305间,倒塌房屋35间,直接经济损失1.0669亿元。

二、降雨过程这次降雨为梅雨期局地性强降雨过程,降雨范围不大,但雨量集中,雨强大。

降雨主要发生在宜兴市宜城镇,以设站时间长、观测质量高、资料系列全的宜兴南仓河宜兴站为代表站(下同),各时段降雨过程见表1。

这次降雨主要集中在7月8日19时~23时4小时,雨量达到209.8 mm。

各时段最大降雨量85.4 mm,出现在7月8日21时~22时。

三、降雨强度分析以5分钟为单位滑动进行降雨强度统计,统计结果见表2:根据表内数据和历史统计资料比较,宜兴站2006.7.8特大暴雨最大45分钟~最大12小时雨量均创造了历史记录。

表1 宜兴2006.7.8特大暴雨降水过程表表2 南仓河宜兴站各时段最大降水量表年份:2006 单位:降水量(mm)四、短历时暴雨的频率分析对各时段最大降水量采用最小二乘法分别进行频率计算,并用目估适线法调整,计算各项设计值,统计年限为1954年~2006年。

所谓目估适线法,首先通过计算机准则适线,即通过计算机对雨量数据的处理,定出频率曲线的大致走向(理论频率曲线,采用P-Ш型曲线),再用目估适线的方法确定频率曲线,适线时在考虑曲线通过点群中心的同时,还要注意照顾雨量较大的点据。

宜兴规划--水利部分1209(1)

宜兴规划--水利部分1209(1)

外运方式 驳船外运 驳船外运 驳船外运 驳船外运 驳船外运
驳船外运
驳船外运
8
临溪河
9
尚武河
城北河至芜申运河
2580 11-23.
2.1
东庭桥团氿口经常福桥至芜申运河交 界
2165
9-62
8.7
3 不排水机械疏挖 驳船外运 4.8 绞吸挖泥船疏挖 驳船外运
10
太滆河
福德桥团氿口至小溪河交界下漳河口 2176 13-86 10.7
开挖河道 Dug channel
东 西 通 , 南 北 清
4 规划方案
清淤疏浚
15条河流,清淤总长度26.3km,清淤土方量49.9万m³。
宜北河
尚武河
锡溧运河
太滆河
长桥河 南虹河
谢桥河
城南河
谢桥河
城南河
溪隐河

临溪河
清淤施工措施
清淤机械车
清淤船
大溪河
泥浆泵清淤
4 规划方案
疏挖连通
拓挖河道长900m,土方量3.5万m³;输水管道建设3.24km。
溪隐河
下漳河
1 现状分析
存在问题
河道被侵占
• 在河道沿岸搭建平台、风雨长廊 等建筑物等。扁担河情况较为严 重。
• 河道上方铺设盖板,使明河变成 了暗河;
扁担河
太滆菜场 兴隆菜场
宜兴宾馆
1 现状分析
存在问题
断头河多
• 主要为南北向河道 • 规划区域内部分水体流动性较差,
多为断头河和非流动河。 • 长桥河由于受到城市建设影响,
➢ 宜兴市城市防洪规划(2014年10月)
• 防洪标准: 宜兴城市防洪标准按50年一遇设计,确定宜兴城市防洪50年一遇水位为5.5m;随着流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宜兴城市防洪水位拟定
摘要:宜兴地理位置特殊,东濒太湖,湖西区主要行洪通道西氿—宜城六河—东氿穿城而过,其承泄水量及太湖水位直接影响着城区防洪安全,南部又受本市山洪威胁,加上城区本身排涝系统不完善,导致城市防洪、排涝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变得越发突出,为保障宜兴市经济快速、稳定发展,必须加快推进适应城区发展的防洪保安工程建设,首先拟定合适的防洪水位,为城市防洪工程建设提供基础,推进城市防洪建设。

关键词:城市防洪;防洪标准;降雨;防洪水位
中图分类号:tv8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城市概况
宜兴市地处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江、浙、皖三省结合部,隶属江苏省无锡市,其南部和西南部分别与浙江长兴、安徽广德毗邻,西邻溧阳,北接金坛和常州市武进区,水利分区属太湖流域湖西区。

宜兴属我国东南丘陵向长江下游平原的过渡地带,境内地貌形态多样,山、丘、平原、圩区并存,其中丘陵山区占34.12%,平原占29.74%,圩区占19.39%,水域(不包括太湖水面)占16.75%。

市域地势总趋势是南高北低,南部山丘区,山丘高程为200~400米,其中茗岭境内的市最高峰黄塔顶达611.5米,岗地一般为20~200米;北部为宽广的太滆平原,地面高程约为5~7米;东、西部为圩区,地面高程为3~4.5米。

2、防洪标准
根据宜兴市城市总体规划要求,近期宜兴城市人口为34万人,远期至2020年将达到45万人。

按照国家《防洪标准》(gb50201-94)和《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gjj50-92)的规定,人口在20~50万之间,属于ⅲ级中等城市,其防洪标准应该达到50~100年一遇标准。

考虑宜兴洪水主要受上游区域洪水压境和下游太湖洪水顶托的影响,宜兴城市防洪标准近期按50年一遇设计;远期,随着流域按第二轮防洪规划进一步扩大望虞河、实施吴淞江分洪工程和湖西区扩大通江河道工程新孟河等的实施使宜兴城市防洪达到100年一遇标准。

3、暴雨类型及其特性分析
宜兴市地处太湖上游、湖西区的下游,汛期洪水位既受湖西区上游来水的影响,同时又受太湖洪水位的顶托的影响,因此,宜兴市洪涝灾害与流域、湖西区暴雨密不可分。

根据流域、湖西区(包括宜兴市)洪涝灾害分析,造成流域、区域洪涝灾害的降水类型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历时较长、连绵不断的梅雨型降水;另一种是历时较短、强度较大的热带风暴雨型。

4、防洪水位分析
宜兴市由于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推算各标准防洪设计水位比较复杂,须通过多种技术途径综合分析确定。

由于区域发展较快,流域、区域工况及下垫面条件都发生了较大变化,水位排频成果难
以直接作为宜兴防洪设计水位。

因此,本文考虑工况及下垫面条件的变化,利用设计暴雨推求设计洪水,并根据以往研究成果综合分析确定设计洪水位,其中,由于宜兴地理位置的特殊,设计暴雨须考虑流域设计暴雨和区域设计暴雨两种分布状况。

4.1、太湖流域设计暴雨、年型及地区组成
本次各洪水频率、流域、设计雨量直接采用《太湖流域防洪规划简要报告》成果,流域设计典型年及暴雨采用四种组合中对湖西区和宜兴城区洪水位影响较大的“91上游”、“91北部”和“99南部”三种组合。

流域设计暴雨以30、60、90日雨量控制,湖西区设计暴雨以15日雨量控制。

流域上述雨型50年一遇和100年一遇设计暴雨,湖西区雨量最大分别为20年一遇和70年一遇左右。

4.2湖西地区设计暴雨及设计典型年
暴雨频率成果:根据《太湖流域湖西防洪规划》,湖西地区暴雨采用的设计时段为15天。

与流域防洪规划相协调,区域暴雨频率成果采用太湖流域管理局、河海大学于2000年12月编制的《太湖流域防洪规划——设计暴雨及产流计算》中的分析成果。

设计暴雨典型年:通过对湖西区和宜兴市主要成灾年份的暴雨特性以及太湖水位作对比分析,宜兴城市防洪50年一遇和100年一遇洪水设计典型年均选用1991年。

设计暴雨过程:根据1991年实况降雨,暴雨分两个时段,第一
个时段是5月21日~6月20日;第二个时段是6月30日~7月15日。

湖西区最大1、3日降雨量均发生在第一个时段内,为6月12日左右;最大7日和最大15日降雨量均发生在第二个时段内,即7月初的的暴雨。

宜兴站实际发生最高洪水位的时间为7月14日,达5.21米,属于由第二个时段降雨所形成的洪水位。

对形成宜兴城区最高洪水位的设计暴雨过程,采用湖西区1991年最大15天降雨过程,即以1991年型第二时段6月30日~7月14日的暴雨作为基本过程。

太湖流域其它地区采用1991年实况降雨过程。

5、水利计算
5.1计算方法
采用流域与区域防洪规划中常用且比较成熟的、由河海大学程文辉教授等研制开发的水文水动力学模型进行模拟计算进行模拟计算,计算范围为整个太湖流域,面积36895km2。

模拟计算中的河网是在天然河网、湖泊的基础上进行适当合并概化,概化河道为平底、棱柱形断面。

概化河网、湖泊在输水能力与调蓄能力两个方面与天然河网、湖泊相似。

本次全流域河网模型概化河道总计1486条,概化节点总计1228个。

计算整套模型分为产、汇流模型和河网水流运动模型两部分。

5.2计算条件
现状工况:1986年《太湖流域综合治理总体规划方案》确定的
十大骨干工程全部完成,芜申运河未开挖。

规划工况:新一轮防洪规划工程包括望虞河后续工程、太浦河后续工程、新孟河延伸拓浚工程、吴淞江行洪工程、东太湖疏浚整治工程、扩大杭嘉湖南排工程、东西苕溪防洪后续工程、新沟河延伸拓浚工程等全面完成,芜申运河按三级航道标准开挖完成。

模型中涉及流域、区域内控制建筑物的控制运用方式,当推算近期50年一遇宜兴城区防洪设计水位时按1999年国家防总批准的调度办法运行;推算远期100年一遇宜兴城区防洪设计水位时,采用流域、区域防洪规划中相应规划的调度办法运行。

5.3计算成果
根据现状和规划的工况及相应控制运行条件,通过全流域模型分析计算,宜兴城区及周边外河最高水位见表1。

表1宜兴城区及周边最高洪水位计算成果表
6、防洪设计水位
根据水利计算成果,由流域和区域设计暴雨分别计算得到宜城区50年一遇和100年一遇不同工况下的最高水位,经综合分析,确定宜兴城市防洪近期50年一遇水位为5.5米。

远期,在太湖流域新一轮防洪规划工程全面实施,特别是下游望虞河扩大、吴淞江分洪工程及湖西通江河道新孟河工程等的实施,使流域洪水北排长江能力加强、下游通道进一步打通,对降低
宜兴城区水位作用明显。

因此,宜兴城区100年一遇水位也定为5.5米,对远期规划工况下宜兴城区防洪是安全的。

参考文献:
1、《太湖流域土地利用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与预测》水利部太湖局、中科院南地所在1999年10月联合编制
2、《太湖流域防洪规划——设计暴雨及产流计算》太湖流域管理局、河海大学于2000年12月编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