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传记选读)检测:02马克思传 Word版含解析.doc
高中语文 02 马克思传教师用书 苏教版选修《传记选读》(2021年最新整理)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02 马克思传教师用书苏教版选修《传记选读》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02 马克思传教师用书苏教版选修《传记选读》)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02 马克思传教师用书苏教版选修《传记选读》的全部内容。
马克思传简介弗兰茨·梅林(1846-1919),德国和国际工人运动的著名活动家,德国社会民主党左派领袖和理论家,历史学家和文艺评论家,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家,德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
主要著作有《马克思传》、《德国社会民主党史》和《社会主义的敌人和自由主义者海尔·冯·特莱奇克》等.《马克思传》是梅林的主要著作之一,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到他逝世后才出版。
在这部著作里,梅林叙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马克思主义的经过,叙述了马克思在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创立和活动中所起的重大作用以及第一国际建立的历史。
第1步读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1)单音字誊.清(ténɡ)舐犊..之乐(shì)(dú)浩瀚.(hàn)梦魇.(yǎn)秽.物(huì)愤懑.(mèn)桎梏..(zhì)(ɡù)缄.默(jiān)隐匿.(nì)媲.美(pì)债.务(zhài)阐.述(chǎn)(2)多音字藉错误!煞错误!削错误!佣错误!第2步写字形-—奥妙无穷方块字错误!错误!错误!第3步用词语——送你一双慧眼(1)权利·权力“权利”指公民或法人依法享有的权力和利益,与“义务”相对.“权力”指国家、公众或上级赋予的职权、强制力,与“责任”相对。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传记选读)写作 序列训练3 Word版含解析

写作·序列训练三一、课内素材1.这个不幸的人永远受着忧患磨折,永远想讴歌“欢乐”之美;然而年复一年,他延宕着这桩事业,因为他老是卷在热情与哀伤的漩涡内。
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日他才完成了心愿,可是完成的时候是何等的伟大!(《贝多芬传》)【应用指南】贝多芬受忧患折磨的程度很深,时间很长。
但是他对自己的目标始终不渝。
贝多芬的一生是充满忧患的一生,更是抗争命运和讴歌欢乐的一生。
可以适用于“如何面对困难和挫折”、“如何在逆境中让自己成长”等话题。
2.在这些沸腾的乐章内,我们可以听到贝多芬的气息,他的呼吸,与他受着感应的呼喊的节奏,活现出他在田野间奔驰,作着他的乐曲,受着如醉如狂的激情鼓动,宛如大雷雨中的李尔老王。
(《贝多芬传》)【应用指南】贝多芬的音乐充满艺术魅力,给人带来无尽的享受。
可见其作品真正融入了他的情思,既震撼了自己,也感染了别人。
可以适用于“真正的艺术作品可给人以震撼,给人以灵魂的洗涤”等话题。
3.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好似他用那句豪语来说明的——那是可以总结他一生,可以成为一切英勇的心灵的箴言的:“用痛苦换来的欢乐。
”(《贝多芬传》)【应用指南】“用痛苦换来的欢乐。
”这既是贝多芬一生的历程,也是他至高无上的人生价值。
我们世上的每个人何尝不应向他学习呢?可以适用于“即使我们生活在痛苦的边缘,也应学会给自己创造欢乐”等话题。
4.《约翰·克里斯朵夫》恰似生活本身一样充满插曲和偶然。
对他来说,作品的意义在于生命的延续,从一个灵魂到另一个灵魂的火花。
(《罗曼·罗兰》)【应用指南】作品来源于生活,反映生活。
一部优秀的文艺作品不仅反映生活,更为重要的是能够折射生命,乃至灵魂的光辉。
可以适用于“文学作品与生活之间的关系”、“欣赏经典名著要注意联系生活,品味生活”等话题。
5.在这样的一个娇弱、变坏的时代里,罗曼·罗兰缠身于他的时代的主要社会、政治和宗教事件中。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传记选读)检测:模块综合测评 Word版含解析.doc

模块综合测评(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夏商周三朝,被中国传统史学家称为“三代时期”。
商人性格活泼,注重感官享受,殷墟妇好墓挖掘出的210件礼器中,仅酒器就有方彝、尊、献、壶、爵等15种175件,占全部礼器的74%,酒器在墓葬中的批量摆置反映了商人重酒的风气。
《诗·商颂·烈祖》中强调祭祖时美酒的重要性,“既载清酤,赉我思成”。
张光直在《商代的巫与巫术》中提出:“酒是一方面供祖先神祇享用,一方面也可能是供巫师饮用以达到通神的精神状态。
”可见早期的祭祀离不开酒,而祭祀时候的饮酒也有特别的规定,一般先由巫师或祭司饮酒,传达神灵的旨意。
上世纪80年代出土的平民墓葬中,有随葬品的均为爵、觚等酒器。
商代酒器最简单的组合是一爵一觚。
现代考古学家认为,这种酒器之所以命名为“爵”,是由于它的造型像一只雀鸟,前面有流,好像雀喙,后面有尾,腹下还有细长的足,而古代“爵”与“雀”同音通用。
宾主酒酣耳热之时,乐舞表演将把宴会的气氛推向高潮。
根据《商颂》中的描述,重要的祭礼都以舞队的“万舞”开始,伴随着鼓、管、钟、磬等乐器的伴奏,最后在盛大的宴飨中结束。
被总称为“万舞”的舞蹈包括舞者手持马辔的武舞,以及脚踩双杆,类似高跷的林舞。
与商代不同,周代的酒成了王室弘扬“礼制”与仪典的载体,饮酒聚宴往往只是繁琐而庄重的祭祀典礼结束后的附属程序。
对于饮宴具体制度,《礼记》记载了很多严格要求,比如参与祭祀宴会者的身份不同,其使用的酒器也有所差异:“宗庙之祭,贵者献以爵,贱者献以散;尊者举觯,卑者举角。
”祭祀之时,酒之种类不同,摆放位置也有严格繁琐的规定,比如明确要求祭典时,淡薄的酒放置于内室,甜酒在门边,浅红色的酒在堂上,清酒在堂下。
周平王东迁洛邑后,周王室对诸侯国的控制能力一落千丈,随之的春秋战国时代“礼崩乐坏”,个人生活自由化,诸子百家兴盛。
2019年-苏教语文选修《传记选读》课件:专题二马克思传-PPT精选文档

演 练
梦魇.(yǎn)
噩.梦(è)
课
秽.物单(huì)
堂
互 动 探
隐匿.(nì)
究
诡.秘(ɡuǐ)
美 文 佳 作 欣 赏
山东水浒书业有限公司·
优化方案系列丛书
专题二 穿越时空的思想火炬
二、字形辨认
基
知
础
自 主 学 案
①誊 荣.写 誉.ytéùnɡ
②谦赚..虚取qzhiāunàn
美 文 佳 作 欣 赏
山东水浒书业有限公司·
优化方案系列丛书
专题二 穿越时空的思想火炬
诗海探珠
基 础
山园小梅
知 能
自 主 学
[宋]林 逋
优 化 演
案
众芳摇落独暄妍, 占尽风情向小园。
练
疏影横斜水清浅, 暗香浮动月黄昏。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霜禽欲下先偷眼, 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①,不须檀板共金尊②。 【注】 ①微吟:轻声念新作的诗.相狎(xiá):
优化方案系列丛书
专题二 穿越时空的思想火炬
基
知
础
能
自
优
主 学
专题二 穿越时空的思想火炬
化 演
案
练
—传主与时代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美 文 佳 作 欣 赏
山东水浒书业有限公司·
优化方案系列丛书
专题二 穿越时空的思想火炬
基
知
础
能
自
优
主
化
学
演
案
马克思传
练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两者都有“舍不得离开”之意.“流连”也写作“
优 化
学
演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02马克思传精学精练苏教版选修《传记选读》

马克思传[基础巩固层次A]1.改正下列加点字中的错误注音。
誊.清(ténɡ)秽.物(wū)愤懑.(mèn)慰藉.(jiè) 荒谬.(miù) 缄.默(zhān)浩瀚.(hàn) 梦魇.(yàn) 舐.犊(sh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秽huì;缄jiān;魇yǎn。
2.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
消磨松驰煞有介事噩梦膨胀焦燥不安锁碎停滞一知半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驰—弛;燥—躁;锁—琐。
3.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与连篇累牍的电视剧本身相比,剧中翻书的动作、人物的坐姿等,只是一些细节。
然而,令专家如鲠在喉、遭观众调侃的,正是其中与历史常识相冲突的文化“倒刺”。
梳理这些细节,无论是将死后谥号、庙号当作生前名号,还是“早产”的线装书、字画、历史事件等,其中的知识性错误都不难发现。
高中语文 第二专题 第3课 马克思传讲义 苏教版选修《传记选读》-苏教版高二《传记选读》语文教案

马克思传1.了解马克思的革命实践,理解他对所处时代以及整个人类历史的发展所产生的巨大作用。
2.感受蔡元培博学、谦逊和真实的人格魅力,体味精神境界升华的快乐。
3.掌握“自传”的相关常识及写法;认识评传既记述人物事迹,又探讨评介人物思想、所处时代等的特点。
第3课马克思传(对应学生用书P10)弗兰茨·梅林(1846—1919),德国和国际工人运动的著名活动家,德国社会某某党左派领袖和理论家,历史学家和文艺评论家,德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
1866年毕业于柏莱芬伯格中学,1866年10月进入莱比锡大学哲学系,1868年又转入柏林大学哲学系。
在大学期间他刻苦学习,成绩优异,获得哲学博士学位。
1870年起他在一家由资产阶级某某主义者雅科比和小资产阶级某某主义者魏斯等人主办的某某报纸《展望》编辑部工作。
1871年该报被查封后,他又成为魏斯博士主编的《平衡》周刊的工作人员。
大学毕业后他以一个某某主义者的面目出现在新闻工作舞台上,曾为《法兰克福报》撰稿。
主要著作有《马克思传》。
本文选自《马克思传》第12章,有改动。
关于本书的背景,弗兰茨·梅林在《马克思传》序言中有这样的文字:关于这本书的来历,有一段小小的掌故。
有人提出要出版《马克思—恩格斯通信集》。
马克思的女儿劳拉·法格夫人表示同意(这件事必须得到她的同意)这个建议,但是有一个条件,就是一定要我作为她的代理人参加该通信集的编辑工作。
1910年11月10日,她从德拉伐尔写了一份委托书来,全权委托我作一些我认为必要的注释、说明和删节。
但是,在编辑该通信集的很长一段时期中,由于以往多年研究而在我脑海里已经成型的卡尔·马克思的形象,变得更为鲜明、突出了。
因此,不由地想写一部传记来刻画这个形象。
而且我知道,这个主意一定会使劳拉·法格夫人非常高兴。
我之所以获得她的信任和友情,绝不是我在她心目中是她父亲的最博学、最贤明的学生;而是,在她看来,我比别人更了解他的为人,因而也就能够在这方面描写得更为真实。
苏教语文选修《传记选读》课件:专题二马克思传

__________________
五、文学常识
1.走近作者
弗兰茨· 梅林(1846~1919),德国工人运 动活动家、历史学家、政治家和文艺 马克思传 评论家,德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__________》 是他的主要著作之一,在他逝世后出版.列宁曾 说:“梅林不仅是一个愿意当马克思主义者的人, 而且是一个善于当马克思主义者的人.”
哗众取宠的学者风范。
2.选文是如何集中体现作为革命家的马克思的 坚定革命立场和无私革命情怀的? 【提示】 选文是通过直接引用马克思书信的方 式来表现马克思的坚定革命立场和无私革命情怀 的,如“阵痛”中,引用马克思给齐格弗里特· 迈耶 尔的回信,回信说,“我必须把我能够工作的每一 分钟用来完成我为之牺牲了健康、人生幸福和家 庭的著作”. 选文还通过生活情节的客观记述来表现马克思的 坚定革命立场和无私革命情怀。
(2)增殖· 增值
两者都有“增加”之意.“增殖”是增生、繁殖之
意(殖:繁殖,指动植物产生新个体);“增值”指资产
增加价值.
增殖 例:①在价值______过程中,资本的这两个组成部分 表现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②在房地产开发中,许多投资者往往会买上三四套 房子,因为他们知道一旦楼市开盘,他们手中的资产
六、整体预知
马
克
思
课堂互动探究
1.选文中哪些地方集中体现了作为学者的马克思 的艰苦探索和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写法上有 什么特点? 【提示】 选文多处记述中体现了马克思的这一 科学态度,如“阵痛”中,“他曾一再为他的著 作定下完成的期限:在1851年是‘五个星期’, 在1859年是‘六个星期’”,“从1866年1月到 1867年3月这一期间,马克思从这批浩瀚的草稿 中去粗取精,把《资本论》第1卷加工成为一件 精美的‘完整的艺术品’”。
苏教版传记选读《马克思传》评课稿

苏教版传记选读《马克思传》评课稿导言近年来,苏教版传记选读教材备受关注。
作为中学生的必修教材,它不仅具有重要的思想启蒙作用,更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对苏教版传记选读中的《马克思传》进行评课,从内容设计、文本解读、课堂教学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 内容设计1. 书目简介《马克思传》是苏教版传记选读中的重要篇章,通过生动的描写和详实的史料,展现了马克思的生平、思想和贡献。
这本传记不仅仅是一部对马克思的简单介绍,更是帮助学生深入了解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教材。
2. 内容概述本篇传记选读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 马克思的成长背景 - 马克思的思想转变 -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 马克思的社会实践与影响通过这些部分的挖掘,让学生逐步了解马克思的生平及其对世界的重大影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观点传递通过对马克思的生平与思想的描述,本文旨在让学生明确以下几个观点: -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大成果。
- 马克思的思想贡献深远,对当代社会和人类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 学习马克思的思想,对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二. 文本解读1. 描述生平本文通过对马克思从小到大的生平描述,展现了他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所经历的重要事件。
如他的童年成长环境、求学经历以及与恩格斯、巴黎公社等人和事件的关系。
这些细节描写,旨在让学生更加真实地感受马克思的人生旅程。
2. 引导思考本文对马克思的思想进行了深入的解读和分析。
通过对马克思写作的背景和思考过程的揭示,引导学生思考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则和基本观点。
同时,通过对马克思思想中的矛盾和不足之处的探讨,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 文本语言本文采用简练的语言,既符合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又保留了马克思思想的主要内容。
通过精心挑选的词汇和句式安排,使得学生能够清晰理解文章的表达意图,并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三. 课堂教学1. 教学目标通过对《马克思传》的选读和讨论,教师应设定以下教学目标: - 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发展历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传·特莱奇克》等。
《马克思传》是梅林的主要著作之一,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到他逝世后才出版。
在这部著作里,梅林叙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马克思主义的经过,叙述了马克思在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创立和活动中所起的重大作用以及第一国际建立的历史。
第1步读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1)单音字誊.清(tén ɡ) 舐犊..之乐(shì)(dú) 浩瀚.(hàn) 梦魇.(yǎn) 秽.物(huì) 愤懑.(mèn) 桎梏..(zhì)(ɡù) 缄.默(jiān) 隐匿.(nì) 媲.美(pì) 债.务(zhài) 阐.述(chǎn) (2)多音字藉⎩⎨⎧ (jiè)慰藉(jí)狼藉 煞⎩⎨⎧ (shā)煞风景(shà)煞有介事 削⎩⎨⎧ (xiāo )削铅笔(xuē)削弱 佣⎩⎨⎧(yōnɡ)雇佣(.y .òn ɡ)佣金 第2步写字形——奥妙无穷方块字 ⎩⎨⎧ 荒miù(谬)láo (醪)醴 ⎩⎨⎧ 目xuàn (眩)xuàn (泫)然泪下 ⎩⎨⎧钻yán (研)yán (妍)媸 第3步用词语——送你一双慧眼(1)权利·权力①这种立法在调节工厂和作坊的劳动时,原来不过表现为对资本家剥削工人的权利(权利/权力)的干涉。
②当选的酋长微笑着坐在高台上,望着把信任、爱戴的目光投向他的子民们,接过象征权力(权利/权力)的花冠和手持饰物。
(2)探索·摸索①因为他的无情的自我批判精神和无比的认真态度,不断地驱策他去做新的探索(探索/摸索)。
②如何找到中国数字音乐业的成功模式,逐渐走出困局,一切都正在摸索(探索/摸索)中前行。
(3)体验·体会①只有深入群众,才能真正体会(体验/体会)群众的思想感情,才能更好地去为群众办事。
②他不得不用自己的身体来体验(体验/体会),过长时间的劳动意味着什么。
第4步辨熟语——于细微处细斟酌请判断下列加点的熟语使用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我们要防止那些打着消费者旗号、以一己之私利或不可告人的目的而无事生非、弄虚作假、制造耸人听闻....事端、引起社会恐慌的事件发生。
(×) 请说明理由:“耸人听闻”指故意说夸大或惊奇的话,使人震惊。
而此处应该指制造一些让人吃惊的坏事,所以应该用“骇人听闻”。
“骇人听闻”指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
(2)研究孔子和儒家思想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坚持古为今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深化研究,使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发挥积极作用。
(√) 请说明理由:“去粗取精”指除去杂质,留取精华。
此处符合语境。
(3)他因为在家乡一家剧院参加新年招待会时抽了几根烟,竟然受到家乡检察官煞有介事....的调查,并面临法律的诉讼。
(×)请说明理由:“煞有介事”指好像真有这回事似的。
多指大模大样,好像有什么了不起。
用在此处不符合语境。
(4)事实很快就证明了这一点,因为杜林不久就改变态度,不遗余力....地来攻击马克思的书了。
(√)请说明理由:“不遗余力”指把全部的力量都使出来,一点不保留。
用在此处符合语境。
(5)从日前上海银监局对全市26家银行业金融机构案防和内控制度落实情况督查结果看,上海银行业案防体系建设日益完善,案防工作卓有成效....。
(√) 请说明理由:“卓有成效”指有突出的成绩和效果。
用在此处符合语境。
预习完成后,请把你认为难以解决的问题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本文概括叙述了1867年《资本论》第1卷德文版在德国汉堡出版前后的情况,侧重介绍了《资本论》第1卷的主要内容,体现了马克思重要的学术观点,也反映了作为学者的马克思严谨的科学态度、执着的追求精神和为人类服务的伟大人格。
马克思传⎩⎪⎨⎪⎧写作校订《资本论》―→认真、细致、严谨访问库格曼 帮助俾斯麦亲戚―→和蔼、善良、热情《资本论》主要内容―→深刻、睿智、独到《资本论》的遭遇―→求实、不哗众取宠1.“阵痛”部分主要通过引用书信的方式,表现了马克思在完成和出版《资本论》过程中所遭受的种种磨难。
采用这种表达方式的好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课文转引恩格斯在4月27日给马克思的回信,以及在这一段时间里马克思分别给恩格斯和齐格弗里特·迈耶尔的回信。
从这些信可以看出,撰写《资本论》,马克思付出了毕生的精力、财力和心血。
说明他为了社会大多数人能够摆脱苦难,做出的正确选择。
同时这些信也说明了马克思和恩格斯有着牢不可破的真挚、深厚的友谊。
2.作者为什么要写马克思给迈耶尔回信一事,并说“这封回信再一次清楚地说明了马克思的‘冷酷无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马克思给迈耶尔回信中揭示自己对迈耶尔的来信“久拖未复”的原因时说,“这是因为我一直徘徊在坟墓的边缘。
因此,我必须把我能够工作的每一分钟用来完成我为之牺牲了健康、人生幸福和家庭的著作”。
“如果我没有完成我的著作(哪怕是仅仅完成初稿)就死去,我就会认为我是真正不实际的”。
这说明马克思全身心扑在《资本论》的写作上。
作者写马克思给迈耶尔回信一事就是为了表现马克思对《资本论》写作的重视和牺牲,表现他对人类的关注。
“冷酷无情”一词指的是他为完成《资本论》而做出的巨大牺牲——“牺牲了健康、人生幸福和家庭”。
3.《资本论》第1卷出版后,马克思既焦急地关心“他的书能否成功”,但又不愿意在报刊上刊登“耸人听闻的广告”,这体现他作为一个学者、思想家的哪些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从这个细节可以看到马克思的学者风范:求实而严谨,决不哗众取宠。
4.从这篇传记可以看出马克思是一个什么样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有着艰苦的探索精神和认真、严谨的态度,如:一再推迟《资本论》完成的时间,从浩瀚的草稿中去粗取精;②和蔼可亲,如:去探望“朋友库格曼”;③有高远的志向。
如:“只有禽兽才会漠视人类的苦难,而只关心自己;”④有革命家的坚定。
如:当德意志宰相俾斯麦企图“利用他和他的卓越才能来为德国人民效力”,但马克思“自然没有为这种诱惑所陶醉”,以其“素常的冷静”不予理睬;⑤有着普通人的善良、热情和乐于助人,如帮助俾斯麦的内侄女;⑥求实严谨,决不哗众取宠的态度,如发行《资本论》,绝不同意刊登“耸人听闻的广告”。
1.引用书信,塑造传主形象在课文的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中,为了说明传主在写作和出版《资本论》过程中遭受的种种磨难,作者在记述中引用了传主和他的朋友的有关书信,这些书信既体现了传记作品的真实性的特点,又为我们塑造了一位真实可信的伟人形象。
在这两部分中,作者侧重写马克思的工作和生活经历,从马克思在汉诺威库格曼家里等待初校期间,他与恩格斯通信的信件中,可以了解有关他们生活、思想等诸多真实的情况,如马克思生活的窘困,恩格斯的经济支持,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谊,甚至还流露出他们对自己所作出的这样人生选择的矛盾心态……让我们看到了他们作为普通人的真实的生活经历。
读之,不仅感到真实可信,而且觉得十分亲切。
2.行文缜密,逻辑性强课文第二部分是传记作者转述《资本论》第1卷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马克思的《资本论》博大精深,作者仅用几千字来体现这部巨著的结构体系和主要内容是很不容易的。
梅林作为最早的马克思主义史的研究者,以他渊博的学识和对所掌握的材料的驾驭能力,在这部分中概括介绍了《资本论》第1卷的内容和观点。
通篇行文缜密,逻辑性强。
文中从货币如何转化为资本分析入手,得出雇佣工人的生产产生剩余价值,由对剩余价值的分析,提出资本的积累及其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趋势。
阐述过程环环相扣,逻辑严密。
不仅集中体现了《资本论》的丰富和深刻,而且更重要的是展示了作为思想家的马克思的学术体系和远见卓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