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优质教案全册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优质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解社区基本构成和功能,认识到社区对日常生活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爱护公共设施良好习惯,提高社会责任感。
3. 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社区功能和作用,提高他们爱护公共设施自觉性。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关心社区、爱护公共设施良好品德。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挂图等。
2. 学具:学习单、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社区生活图片,引发学生对社区生活关注,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社区是什?社区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作用?”2. 讲解:详细讲解教材第四章“我们社区”第一节“社区生活”和第二节“爱护公共设施”内容,让学生解社区构成、功能以及爱护公共设施重要性。
3. 实践活动:(1)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爱护公共设施,提高公共意识。
(2)情景剧表演:组织学生表演关于爱护公共设施情景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氛围中认识到爱护公共设施重要性。
4.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典型例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5.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及时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主题:共建共享美好家园2. 板书内容:(1)社区生活:社区构成、功能(2)爱护公共设施:原因、方法、意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你所熟悉社区设施,并说明它们作用。
(2)谈谈你在生活中如何爱护公共设施,与同学分享经验。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对社区和公共设施有更深入认识。
但在课堂组织方面,还需加强对学生引导,提高课堂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参与社区活动,亲身体验社区生活,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提高自身社会责任感。
2024年教科版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全册

2024年教科版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爱心传递2. 尊重他人3. 美德同行4. 社会和谐5. 诚信守法6. 勇于担当二、教学目标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的良好品质,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3. 培养学生诚信守法,勇于担当的精神风貌。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尊重他人,诚信守法,勇于担当。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视频、图片等教学资源。
2. 学具:品德与社会教材、练习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感受品德教育的重要性。
2. 新课内容:讲解教材中的案例,引导学生学习中华传统美德。
3. 例题讲解:分析案例,让学生学会如何尊重他人,诚信守法,勇于担当。
4.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主题: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板书2. 内容:以思维导图形式呈现各章节重点知识,突出尊重他人、诚信守法、勇于担当等核心观念。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你谈谈在生活中如何尊重他人?(2)举例说明诚信守法的重要性。
(3)谈谈你在遇到困难时,如何勇于担当?2. 答案:(1)尊重他人:礼貌待人,关心他人,不嘲笑他人,学会倾听等。
(2)诚信守法:遵守学校纪律,诚实做人,不作弊,遵守交通规则等。
(3)勇于担当:面对困难,勇敢承担责任,不逃避,寻求帮助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家庭、学校、社会中践行所学品德知识,提高道德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2.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5. 作业设计的生活化6.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教学内容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择具有时代特色和代表性的案例进行教学。
要关注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将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整合,使之更具针对性。
二、教学目标的明确性教学目标应具体、明确,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
2024年教科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教案

2024年教科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热爱祖国》:介绍祖国的地理、历史、文化等,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2. 《尊重他人》:教育学生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学会倾听和赞美。
4. 《团结协作》:让学生学会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团队精神。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祖国的地理、历史、文化等知识,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的品质,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3. 培养学生勤奋学习、自觉学习的习惯,提高学习成绩。
4.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尊重他人、勤奋学习、团结协作和遵守纪律等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教学挂图等。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感受品德与社会课的重要性。
2. 新课内容:根据教材内容,详细讲解每个章节的知识点,结合实践情景,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分享。
3.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章节的重点和难点,设计相关例题,进行讲解和示范。
4. 随堂练习:布置与新课内容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过程,设计简洁明了的板书,体现教学目标和重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你列举出自己了解的祖国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2)谈谈你在生活中是如何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的。
(3)请描述一次你与同学合作完成任务的经历。
(4)列举出你知道的学校和社会纪律,并说明你如何遵守。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志愿服务等。
(2)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关心他人,学会合作与分享。
(3)开展学习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新教科版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精品教案

新教科版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1章:我们家乡1.1节:家乡自然环境1.2节:家乡历史文化1.3节:家乡发展变化2. 第2章:我们学校2.1节:学校规章制度2.2节:尊敬老师,团结同学2.3节:爱护校园环境3. 第3章:我们节日3.1节:传统节日3.2节:现代节日3.3节:节日里礼仪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解和热爱自己家乡,培养他们乡土情怀。
2. 增强学生对学校规章制度认识,培养他们尊敬老师、团结同学良好品质。
3. 使学生解我国传统与现代节日意义,提高他们文明礼仪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家乡历史文化、学校规章制度、节日礼仪等方面知识。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尊敬老师、团结同学、文明礼仪等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材、多媒体设备、黑板、挂图等。
2. 学具:练习本、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家乡自然风光、历史文化等,引发学生兴趣。
2. 新课导入:结合教材内容,详细讲解每个章节知识点。
1) 第1章: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家乡解,引导他们学习家乡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和发展变化。
2) 第2章:组织学生讨论学校规章制度,分享尊敬老师、团结同学例子,教育学生爱护校园环境。
3) 第3章:讲解传统节日和现代节日来历、习俗,引导学生学习节日里礼仪。
3. 实践情景引入:组织学生参加家乡实践活动,如参观博物馆、采访老人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家乡历史文化。
4.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章节重点内容,设计典型例题,进行详细讲解。
5. 随堂练习:布置与教材内容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新教科版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2. 板书内容:每个章节核心知识点,以提纲形式展示。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 请你介绍一下自己家乡,包括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和发展变化。
2) 请谈谈你在学校是如何遵守规章制度、尊敬老师、团结同学。
2024年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全册

2024年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我们的朋友详细内容:友谊的重要性,如何与他人建立友谊,友谊中的相互尊重与帮助。
2. 爱心传递详细内容:关爱他人,助人为乐,传递爱心,弘扬传统美德。
3. 遵守规则详细内容:规则的意义,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如何遵守规则。
4. 环保小卫士详细内容:环境保护的意义,低碳生活,节约资源,保护地球。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学会与他人建立友谊,懂得友谊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品质,弘扬传统美德。
3. 让学生认识到遵守规则的重要性,自觉遵守校纪校规。
4. 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低碳生活、节约资源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将品德教育融入日常生活,引导学生付诸实践。
教学重点:友谊、关爱、规则、环保等品德素养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友谊树图片、环保标语牌、规则图标等。
2. 学具:彩笔、剪刀、胶水、作业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展示友谊、关爱、规则、环保等方面的典型事例,引发学生思考。
2. 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详细讲解友谊的重要性,如何与他人建立友谊,关爱他人,遵守规则,环保意识等。
3.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知识点,设计典型例题,进行讲解。
4.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将所学品德素养付诸实践,分享经验。
7. 课后实践:布置课后实践作业,引导学生将所学品德素养运用到生活中。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内容:友谊、关爱、规则、环保。
2. 板书形式: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简洁明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举例说明你是如何与朋友建立友谊的。
(2)谈谈你在生活中是如何关爱他人的。
(3)列举三个你认为重要的规则,并说明原因。
(4)请从环保角度出发,提出一个节约资源的建议。
2. 答案:(1)示例:我通过与同学一起玩耍、互相帮助、分享快乐等方式建立友谊。
教科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我们的家乡》:介绍家乡的地理、历史、文化特点,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2. 《身边的人》:了解父母、老师、同学等身边的人,培养关爱他人的品质。
3. 《我会安全地生活》:学习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4. 《我们的地球》:认识地球资源,倡导环保,培养节约意识。
5. 《我爱我家》:了解家庭结构,培养家庭责任感。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地理、历史、文化特点,增强热爱家乡的情感。
2. 培养学生关爱身边的人,尊重他人,善于合作的品质。
3. 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学会自我保护。
4. 增进学生对地球资源的认识,培养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
5. 让学生了解家庭结构,增强家庭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行为,体现在日常生活中。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提高道德认识,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图片、视频等。
2. 学具:课本、练习册、画笔、彩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我们的家乡》一课中,展示家乡的美景图片,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对家乡的了解和感受。
2. 新课导入:详细讲解教材内容,穿插实践情景、例题讲解、随堂练习。
例如:在《我会安全地生活》一课中,讲解安全知识,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
3.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就教学内容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教学重点。
例如:1. 我们的家乡地理特点历史文化热爱家乡2. 我会安全地生活安全常识自我保护紧急求助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描述一下你的家乡,包括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
(2)举例说明你身边的一位值得尊敬的人,并说明原因。
(3)列举三种地球资源,谈谈如何保护这些资源。
2. 答案:(1)示例:我的家乡位于我国南方,气候温暖湿润,山清水秀。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精品教案全册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精品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主要围绕“我是社会小主人”主题展开,涉及第三章“我们社区”和第四章“社会生活大家谈”相关内容。
详细内容包括:解社区基本构成和功能,认识社区中公共服务设施,学习社会生活中基本礼仪和道德规范,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解社区基本构成和功能,认识社区中公共服务设施。
3. 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感,使其积极参与社区建设,为社会贡献力量。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教学视频、板书材料等。
学具:笔记本、文具、调查问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社区图片,引导学生解社区基本构成和功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第三章“我们社区”和第四章“社会生活大家谈”相关内容,让学生解社区重要性,认识社区中公共服务设施。
3. 实践情景引入:组织学生参观社区,实地解社区中公共服务设施,感受社区生活便利。
5.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用能力。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为社区做出贡献,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六、板书设计1. 社区构成与功能2.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3. 社会生活中基本礼仪与道德规范4. 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社区”为主题,写一篇作文,描述自己所在社区特点和公共服务设施,分享自己在社区生活中感悟。
答案示例:我社区位于城市中心地带,这里交通便利,设施齐全。
社区里有医院、学校、超市、图书馆等公共服务设施,为我们提供便利生活环境。
在社区生活中,我学会遵守交通规则,尊重他人,关心邻居,积极参与社区活动。
作为一名社区小主人,我会为社区和谐发展贡献自己力量。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社区志愿者活动,提高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解社区基本构成和功能,认识到社区重要性。
2023年教科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教案

2023年教科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以2023年教科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教材为基础,共包含六章内容。
具体章节及详细内容如下:1. 我们的朋友大自然:认识大自然,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 做一个有礼貌的小公民:学习礼仪,尊重他人,展示良好品行。
3. 安全伴我行:了解生活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4. 我们都是一家人:认识家庭,学会关爱家人,传承家庭美德。
5. 我们的社区:了解社区,参与社区活动,培养社区责任感。
6. 祖国在我心中:了解祖国,培养爱国情怀,立志报效祖国。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自然,增强环保意识,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3. 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学会自我保护,避免意外事故。
4. 让学生了解家庭的重要性,学会关爱家人,传承家庭美德。
5. 增进学生对社区的认识,培养社区责任感,参与社区建设。
6.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为祖国发展贡献力量的决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环保意识的培养、礼仪素养的提高、安全知识的掌握。
2. 教学重点:家庭美德传承、社区责任感培养、爱国情怀激发。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材、多媒体设备、图片、卡片等。
2. 学具:笔记本、文具、实践操作材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教材内容,注重例题讲解,引导学生思考。
3. 练习:设计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经验,提高课堂氛围。
六、板书设计1. 章节2. 重点知识3. 例题及解答4. 学习要求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你列举出身边的环保行为,并说明其意义。
(2)设计一个有礼貌的情景对话,展示你的礼仪素养。
(3)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如何提高安全意识。
2. 答案:见附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开展环保主题活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2)组织礼仪比赛,培养学生的礼仪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课本教科版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班级______教师______日期______教科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教师_______日期_______一、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正处于思想形成的重要时期,求知欲强,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
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参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他们但缺少社会经历。
本班孩子们的年龄大多在十岁左右,思维非常活跃,好奇心较强,见识较广,对综合性、活动性较强的品德与社会课颇有兴趣。
通过多年的学习与生活,他们已经懂得了不少做人的道理和生活常识,也了解了一些社会现象,但实际操作与现实表现还有待加强。
二、教材内容:本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第一单元《诚信是金》第二单元《伸出我们的手》第三单元《我的绿色日记》第四单元《交通连着千万家》第五单元《祖国真大》三、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共有五个单元,各单元的主题与教学要点如下:第一单元的主题是诚信是金,通过对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明白诚实是自尊自爱的表现,诚信是事业成功的法宝,是现代社会正常运行的基本保障,努力做一个讲信用的人。
第二单元的主题是伸出我们的手,通过对本单元的学习,激发学生的爱心,使他们愿意伸出自己的手,献出自己的爱。
第三单元的主题是我的绿色日记,通过对本单元的学习,引导学生对家乡的水、空气、动植物等环境问题的原因和危害进行考察和探究,使学生初步树立环保的意识和责任感,激发他们对美好绿色家园的热爱与向往之情。
第四单元的主题是交通连着千万家,通过对本单元的学习,了解交通发展的状况,感受社会的飞速进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自觉遵守交通法规。
第五单元的主题是祖国真大,通过对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知道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有许多名山名川和名胜古迹的国家,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四、教学目标:1. 通过第一单元《诚信是金》这一单元的学习让学生知道:懂得做人要自尊、自爱,有羞耻感,爱惜自己的名誉。
学习反省自己的生活和行为,理解和体验做人要诚实守信,学会尊重人。
2. 通过第二单元《伸出我们的手》的学习引导学生走进社会,观察生活,去认识各种社会福利机构和设施,并了解和参与一些社会公益活动,知道社会大家庭如何关爱和帮助弱势人。
让学生得到生动形象的爱的教育,收到美的熏陶。
3. 通过第三单元《我的绿色日记》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家乡生态环境的一些问题。
启发学生思考、探究;或为环境问题的写调查报告,鼓励学生坚持写绿色日记,持久地关注家乡的环境问题,关注家乡环保事业的意思。
4. 通过第四单元《交通连着千万家》的学习让学生知道有关的交通知识,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注意安全;了解交通发展的现状,感受交通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关注交通发展带来的问题。
本单元通过学生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通过有趣的、今昔对比方式,了解当地交通的发展状况,感受现代交通队人们生活的巨大影响。
同时,以交通的发展作为认识社会的一个窗口,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直观地感受祖国现代化建设的成就,激发学生对日益美好的生活充满喜悦之情、自豪之感。
5.通过第五单元《祖国真伟大》的学习让学生知道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海陆疆域、行政区划,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领土神圣不可侵犯和了解我国的自然概况,知道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有着许多名山大川和名胜古迹的国家,体验热爱国土的感情,以及萌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等方面的内容。
学看地图和地球仪,从地图中认识自己祖国的地理概况,了解祖国的名山大川和名胜古迹,增进对祖国的认识与了解,这不仅是学生社会生活的需要,也是一个普通公民必备的基本素质。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1.引导学生理解、体验诚信的可贵,帮助他们构建健康人格,为将来更好的融入社会打下基础。
2.鼓励学生走进广阔的社会,了解当前的一些社会现实,知道有哪些弱势群体需要关怀,引导学生伸出自己的双手,主动参与各种力所能及的爱心行动,真正感受助人为乐,从而提升自己的内心体验。
3.鼓励、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力所能及的环保行动,持久地关注家乡的环境问题,激发学生对美好绿色家园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4.引导学生辩证的看问题,观察、感受交通带给人们生活的种种不利影响,用自己的方式来关注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看,从而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敏感性及社会责任感。
5. 知道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海陆疆域、行政区划,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领土神圣不可侵犯和了解我国的自然概况,知道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有着许多名山大川和名胜古迹的国家,体验热爱国土的感情,以及萌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六、教学措施1、认真学习新课程教学目标,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精心设计课堂上的趣味较浓的活动,让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学习,在愉快的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得到教育。
2、善于充分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
3、多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特别是要给予来自外地农村的孩子更多锻炼的机会,让学生增长见识,陶冶情操,并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4、充分利用各种媒体,扩充学习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教学进度五:教学课时安排:第一单元:《诚信是金》诚实不需要理由 2课时拍手拉钩不要变 2课时诚信就在身边 2课时第二单元:《伸出我们的手》同在蓝天下 2课时生活因爱更美丽 2课时我们的爱心行动 2课时第三单元:《我的绿色日记》流过家乡的小河 2课时我们时刻在呼吸 2课时大自然中的朋友 2课时呵护绿色家园 2课时第四单元:《交通连着千万家》马路修到家门口 2课时交通海陆空 2课时平安走天下 2课时第五单元:《祖国真大》在世界的东方 2课时我们的大中国 2课时壮丽的河山 2课时海峡两岸盼统一 2课时期末复习 2课时期末考试 1课时教科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教师_______日期_______第一单元诚信是金一、单元目标及课时划分:○教学目标1、知道诚实自尊自爱的表现,爱惜自己的名誉。
能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懂得守时、说到就做到,都是守信的表现。
懂得社会需要诚信,诚信是商业成功的法宝,是现代社会正常运行的基本保障。
2、了解撒谎的危害性,学习正确地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不隐瞒错误。
学习反省自己的生活和行为,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体会同学之间真诚相待,讲信用的可贵。
3、引导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培养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建立自己的诚信小档案,努力做一个讲信誉的人。
我不能说谎活动目的1、理解诚实的含义及其重要性,知道撒谎的危害性。
2、知道因为“偶尔撒一次慌”也会失去别人的信任。
3、能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体会诚实是令人轻松坦荡的事活动准备:学生:找列宁小时侯的故事、讲砍倒樱桃树小男孩的故事老师:《狼来了》的故事活动过程:一、动画故事导入,明确活动主题1、播放学生熟悉的动画故事片《狼来了》。
2、老师问:故事中的小孩为什么会被狼吃掉?3、学生回答。
小男孩一次又一次撒谎,山下的农民伯伯一次又一次被骗后,不再相信他。
真的有狼来时,他只有活活地被狼咬死。
这都是他撒谎种下的恶果。
4、老师相机板书活动主题:我不能说谎5、说谎带来的后果是可怕的,我们不能说谎,绝不能说谎!二、小组讨论交流,揭示诚实含义1、活动一:小组讨论诚实的行为有哪些?课件出示教材第二页两幅图生汇报:诚实就是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诚实就是要敢于说“不知道”诚实就是要勇于承认错误、勇于改正错误诚实就是不隐瞒别人的错误…………2、活动二:夸夸我自己诚实的表现。
学生说说:在家里,我是诚实的好孩子……在学校,我是诚实的好学生……老师小结:真正诚实的孩子不只在几件事、几天不说谎,要做到事事不说慌,天天不说慌。
3、活动三:讲讲身边诚实的人和事。
身边有很多诚实的人和事让我们感动,让我们夸夸这些人,讲讲这些事。
4、老师小结:诚实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品质,它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们身边有许多诚实的人和事,小朋友刚才也说了自己那么多诚实的行为表现。
在一件事上、几件事上做到诚实不说谎较容易,在一天或几天内做到诚实不说谎也较容易,困难的是每天都不说慌,每件事上都不说慌。
看看,下面这些小朋友就遇到难题了。
三、设置生活情境,辨析明理导行情境一:课件展示教材3月6日王明宇的日记1、议一议:怎样帮帮苦恼的王明宇?2、说一说:你有过小男孩这种心情吗?3、想一想:你以后遇到这种事怎么做?情境二:课件展示教材中“乐乐该怎么做”的图片文字。
1、讨论:乐乐该怎么做?2、交流:你认为撒一次慌有没有关系?情境三:老师和一个学生表演:忘掉作业撒谎被揭穿的情境。
1、交流:你想对这个撒谎的同学说什么?2、这样一幕在班级经常发生,有同学尝到苦头,有同学尝到甜头,你想对尝到甜头的同学说什么?老师小结:犯了错误不要紧,只要勇敢承认,并勇于改正,同样是一个值得别人信赖的人,请听下面的故事。
四、树立诚实榜样,反思提升自我活动一:讲故事,树榜样1、学生讲故事:列宁小时侯打破姑妈家花瓶勇于承认的故事。
砍倒樱桃树的小男孩乔治.华盛顿的故事。
2、学生汇报:这两个故事说明什么?3、老师小结:一个人犯错误实在平凡不过了,最重要的是要勇于承认错误,并且改正错误,才能少犯错误,直到不犯错误。
伟大领袖列宁和乔治.华盛顿给我们作出了榜样,。
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犯错不要紧,要紧的是能勇敢地自我反思,承认错误,不隐瞒错误。
希望小朋友从小养成不撒谎的好品质。
活动二:自我反思:你有勇气把你曾经撒过的慌说出来吗?1、小组交流:和组内的小伙伴说说你曾经说过的慌。
2、小组互助:帮你分析撒谎的心理,反思撒谎的原因。
3、老师小结:通过刚才与小朋友的交流,老师知道很多小朋友说谎都是有难处、有这样和那样不得已的原因,这也就是说谎的借口,不能说是说谎的理由。
在遇到麻烦时得想办法积极解决而不是撒单了事,撒谎暂时解决的问题,总有一天事情的真相要暴露的,你还将为之付出更大的代价,所以我们绝不能撒谎!活动三:拓展交流:怎样的谎言是善意的谎言。
1、情境表演:医生告诉病人家属病人身患绝症,家属撒谎安慰病人只是性肿瘤,住院很快会好。
2、学生交流:说谎对不对?为什么?3、举例说说怎样的谎言是善意的谎言。
老师小结:善意的谎言是爱的谎言,它常常能让糟糕的事情朝好的方向转折,但我们要把它用好,才能不带来伤害。
我们只有从小做一个诚实的孩子,做一个对待错误有勇气的孩子,长大才会有出息。
五、课外实践1、收集关于诚实的格言、谚语,想想它对你有什么启发?以小组为单位建立“诚实小档案”,记录自己优秀的表现和违纪的行为,经常自我反思,不断提高。
没有人会知道活动目标: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即使在没有人知道的情况下都要做到诚实,对自己的行为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