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卫版药理学第8版 016 抗癫痫药

合集下载

药理学 第十六章 抗癫痫药

药理学 第十六章 抗癫痫药

四、关于停药换药
癫痫治疗过程中,不宜随便更换药物,如因药物毒副作用需 更换时,应采取逐渐过渡的方法,先在原药基础上加用新药, 而后逐渐减少原药至完全停用,以免出现癫痫持续状态。
五、关于毒副作用
大多数抗癫痫药物在长期应用中,可致粒细胞减少,注意定 期查血相,有少数患者可出现过敏反应,肝、肾损伤等,在 治疗过程中,要认真观察,及时处理。
膜稳定作用的机制:
> 阻断电压依赖性的Na+、Ca2+(N、L)通道;
> 抑制突触传递的强直后增强
(PTP,posttetanic potentiation)
> 对钙调素激酶系统的影响,抑制突触传递
苯妥英钠(Phenytoin Sodium 大仑丁)
【体内过程】
> 口服吸收缓慢而不规则,强碱性,刺激性大, 不宜肌肉注射;治疗癫痫持续状态宜静脉注射。 > 血浆蛋白结合率高;
第十六章 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
河北医科大学药理教研室
第一节 抗癫痫药 antiepileptics
癫痫
是一类多种病因引起的长期反复发作 性大脑功能失调。病灶神经元突发性 异常高频放电并向周围扩散。表现为 突然发作性的短暂的运动、感觉、意 识和自主神经功能异常,可伴脑电图 改变
癫痫病的分类
部分性发作
增强GABA的作用
干扰Na+、K+、Ca2+等离子通道
第二节
常用抗癫痫药
• 苯巴比妥(1921) • 苯妥英钠(1938) • 丙戊酸钠(1964) • 苯二氮卓类(60年代末期) • 卡马西平------70年代
苯妥英钠(Phenytoin Sodium 大仑丁)
药理作用和作用机制

《抗癫痫药》课件

《抗癫痫药》课件
新一代抗癫痫药物
这些药物是在传统抗癫痫药物之后开发的,如加巴喷丁和左乙拉西坦。
辅助性抗癫痫药物
这些药物用于与其他抗癫痫药物一起使用,以增强疗效。
抗癫痫药的作用机制
抗癫痫药通过调节神经传递物质的活动,改变脑细胞的兴奋性和抑制性,以 控制癫痫发作。
常用的抗癫痫药物
Hale Waihona Puke 药物 苯妥英酸钠 加巴喷丁 卡马西平
《抗癫痫药》PPT课件
抗癫痫药的课件将介绍癫痫药物的定义、分类、作用机制、常用药物、副作 用以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让您全面了解这一领域。
抗癫痫药的定义
抗癫痫药是一类药物,用于控制癫痫发作并减少或预防病情的恶化。
抗癫痫药的分类
传统抗癫痫药物
这些药物是癫痫治疗的第一代药物,包括苯妥英酸钠和卡马西平。
作用机制 增加抑制性神经递质的活动 增加抑制性神经递质的合成 减少兴奋性神经递质的活动
常见副作用 嗜睡、共济失调 头晕、乏力 皮疹、消化不良
抗癫痫药的副作用
1 注意力缺失
一些抗癫痫药物可能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和注意力缺失。
2 情绪变化
部分患者可能在使用抗癫痫药物期间经历情绪波动和抑郁。
3 肝功能受损
某些抗癫痫药物可能对肝功能产生影响,需要监测肝功能。
抗癫痫药的使用注意事项
1
遵医嘱
请按照医生的指导和药物说明进行用药。
2
定期复诊
定期复诊以监测病情和调整药物剂量。
3
避免突然停药
不可突然停止使用抗癫痫药物,应缓慢减少剂量。

癫痫药理学

癫痫药理学

二病因 遗传 感染 肿瘤 脑损伤--瘢痕 “GABA学说”
P/Q~Ca2+,Na+,K+,GABA-R
三、癫痫发作分类
局限性发作 1.单纯性局限性发作 2.复合性局限性发作
1.失神性发作(小发作) 2.肌阵挛性发作 全身性发作 3.强直-阵挛性发作(大 发作) 4.癫痫持续状态
大发作:高幅棘慢波或棘波 小发作:3Hz/S高幅左右对称同步化棘波
卡马西平 同上。对中枢性疼痛综合征的疗效优于苯妥英钠。
苯巴比妥 除失神小发作以外的所有各型癫痫。
扑米酮 部分性发作和大发作
乙琥胺 小发作常用药。对其他类型发作无效。
丙戊酸钠 各型癫痫
地西泮 癫痫持续状态首选药。
硝西泮 肌阵挛性癫痫,不典型小发作,婴儿痉挛。
氯硝西泮
各型癫痫,尤其用于不典型小发作,失神小发作, 肌阵挛发作。
.机制
(1)抑制T型钙通道 (2)抑制Na+-K+-ATP酶, (3) 抑制GABA转氨酶, GABA降解 ↓
乙琥胺(ethosuximide)*
不良反应:胃肠反应;2~3周,再用本品
丙戊酸钠(sodium valproate)
【作用】 广谱
3、+卡马西平--血浓↓
苯巴比妥(phenobarbital,鲁米那)
[作用与应用]
抑制病灶异常放电,抑制放电扩散
用于:大发作 持续状态 单纯局限性、精神运动性有效 小发作、婴儿痉挛--较差
苯巴比妥(phenobarbital,鲁米那)
〔作用机制〕
(1)增强GABA功能有关 Cl- 内流 (2)阻断突触前膜对钙的摄取→ ↓N递
2.治疗外周神经痛 用于治疗三叉神经、 舌咽神经和坐骨神经等神经性疼痛。

药理学课件 第16章 抗癫痫药及抗惊厥药.ppt

药理学课件 第16章 抗癫痫药及抗惊厥药.ppt


痫持续状态。
(2) 失神性发作: 即小发作, 以突然神志丧失为主要表现, 持续5~30秒钟,

不出现抽搐, 清醒后对发作无记忆。
(3) 肌阵挛性发作: 突然、短暂、快速的肌肉收缩, 可遍及全身, 也可局限

于面部、躯干或四肢。

抗癫痫药的作用方式及作用机制
药物作用方式:
1. 直接抑制病灶神经元过度放电。 2. 作用于病灶周围正常神经组织,以
机制:Mg2+与Ca2+性质相似,竞争拮抗Ca2+的作用,抑 制神经化学传递和骨骼肌收缩,从而使肌肉松弛。同时, 也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引起感觉和意识消失。
[作用和用途]
1、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中枢 2、抗惊厥作用: 阻断神经—肌肉接头的传递,
骨骼肌松弛。 3、心血管系统: 抑制心脏,舒张外周血管平滑
乙琥胺 ethosuximide
1. 仅对失神发作(小发作)有效, 疗效不及 氯硝基安定 ,但副作用和耐受性小,临床 任然为首选药。
2. 作用与阻断Ca2+通道有关。
3. 能加重大发作,并有大发作者,应合用苯 巴比妥或苯妥英钠。不可骤停。
4. 对其他癫痫无效。 5. 副作用较少,但不可忽视。
苯二氮卓类( benzodiazepines )
地西泮 Diazepam,Valium ,安定:治疗癫痫 持续状态的首选药,静注显效快。不良反应 少,久服骤停可引起惊厥;婴儿、青光眼、 重症肌无力者忌用。
氯硝西泮 clonazepam , 氯硝安定:抗惊厥 作用较安定强5倍,抗癫痫谱广,尤以对小 发作、肌阵挛性发作和不典型小发作为佳。 疗效稳定,作用快,维时长。不良反应少。 不可骤停,连服半年可产生耐受性。

药理学抗癫痫及抗惊厥药

药理学抗癫痫及抗惊厥药

抗癫痫药
癫痫类型: 大发作、 小发作、 精神运动 型发作、 局限性发 作
主要 用于防止 和控制癫 痫的发作
理想的抗癫 痫药:
毒性小,抑 制发作, 快速控制 症状
抗癫痫药物的作用机制
• 作用方式:直接抑制病灶神经元过度放电或作用 于病灶周围正常神经组织,防止异常放电扩散。
• 机制: 1.增强GABA介导的抑制性突触传递功能
苯巴比妥(鲁米那)和扑米酮
苯巴比妥由于化构含有苯基,选择性作用大脑皮层 运动区而具有抗癫痫作用。对大发作效好,可作首选 药之一,对精神运动性发作,部分发作有效,但对小 发作无效。本品中枢抑制作用较强,不作长期维持用 药。
扑米酮(primidone)
中间代谢产物有苯巴比妥、苯乙基丙二酰胺,三者 都具抗癫痫活性。临床主要用于不能耐受苯妥英钠或 苯巴比妥的大发作,对小发作无效。
用药原则
1.局限性发作、症状性大发作首选苯妥英钠、次选卡马西平、 鲁米那。
2.原发性大发作首选丙戊酸钠、次选苯妥英钠。 3.失神发作首选丙戊酸钠。次选扑癫酮。 4.间脑型癫痫首选苯妥英钠。 5.大发作持续状态首先安定静脉注射。
疗效评价
1.治愈:上述各类型发作均已得到完全控制,停药后不再发 作须在停用药物有2-3年内未发作者或脑电图结果正常者。
苯妥英钠(phenytoin sodium; 又名大仑丁,dilantin)
NH C C ONa CN O
作用特点:
5,5-二苯基-2,4咪做烷二酮钠盐
1、起效慢,一次给药后约12小时血浆达峰浓度,连
续服用的治疗量6~10天达稳态血浓。
2、个体差异大,吸收慢且不规则,刺激性大不易肌注。
制剂生物利用度显著不同。有条件最好在临床药物

人卫版药理学第8版-抗癫痫药-PPT

人卫版药理学第8版-抗癫痫药-PPT
第十六章 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
Antiepilepsy Drugs & Anticonvulsion Drugs
1
【目的要求】
• 掌握苯妥英钠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作 用机制和不良反应;
• 熟悉卡马西平、苯巴比妥、乙琥胺、丙戊 酸钠及苯二氮卓类的抗癫痫作用特点与应 用;
• 了解癫痫的分类发病机制、抗癫痫药的作 用机制。
三、外用热敷:消炎消肿
26
【Acute Toxicity】
• 抑制延脑呼吸中枢和血管运动中枢,引起 呼吸抑制,BP骤降、心跳停止。腱反射↓ 或消失是呼吸抑制的先兆。
• 解救: 立即人工呼吸,缓慢静注CaCl2或 葡萄糖酸钙对抗。
27
要点回顾
1 抗癫痫药的作用机制。 2 常用抗癫痫药的特点;各型癫痫首选药。 3 苯妥英钠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 与防治。 4 硫酸镁不同作用途径药理作用的差别。
2. 增强脑内GABA介导的突触抑制效应,如BZ类。
8
第二节 常用的抗癫痫药
苯妥英钠(phenytoin sodium) 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 苯巴比妥(phenobarbital, luminal) 丙戊酸钠(sodium valproate) 苯二氮卓类(benzodiazepines) 乙琥胺(primidone)氟桂利嗪(flunarizine) 拉莫三嗪(lamotrigine) 托吡酯(topiramate) 加巴喷丁(gabapentin) 扑米酮(primidone)
梢对GABA的摄取、诱导GABA-R增加)。
APD:动作电位时程;
12
【体内过程】
PO吸收慢慢而不规则;强碱性;不宜im.不同 制剂F显著不同,个体差异大;

抗癫痫药(药理学)

抗癫痫药(药理学)

一、传统抗癫痫药
苯妥英钠(phenytoin sodium) 2.作用及应用
(3) 抗心律失常 苯妥英钠可缩短动作电位间期及有 效不应期,主要用于强心苷中毒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
一、传统抗癫痫药
苯妥英钠(phenytoin sodium) 3.不良反应与用药护理
(1) 局部刺激 主要是胃肠道反应。静脉注射可致静脉 炎,宜稀释后选用较粗大的血管缓慢给药。 (2) 牙龈增生 久用可致牙龈增生。为胶原代谢改变引 起结缔组织增生所致,多见于青少年。经常按摩牙龈可减 轻。
小发作
乙琥胺、丙戊酸钠、苯二氮䓬类
精神运动性发作 卡马西平、苯妥英钠、苯巴比妥、丙 戊酸钠
部分性发作
苯妥英钠、扑米酮
癫病持续状态
地西泮、异戊巴比妥、 苯巴比妥、 苯妥英钠
一、传统抗癫痫药
传统抗癫痫药物大多有以下缺点:
¬需经肝氧化代谢消除,易与其他药物产生相互作用; ¬或多或少与血浆蛋白结合; ¬大部分抗癫痫药物为非水溶性或极少溶于水; ¬毒副作用较大;较重的肝、肾损害; ¬容易产生耐受性。
2. 癫痫类型: 单纯局限性发作
复杂局限性发作(精神运动性发作) 强直-阵挛性发作(大发作) 失神性发作(小发作) 癫痫持续状态Biblioteka 典型发作的脑电图与临床表现
抗癫痫药物定义及分类 1. 定义 抗癫痫药是一类抑制脑细胞异常放电的
产生和扩散从而阻止运动、感觉、意识或精神失常发生 的药物。
2. 分类 传统抗癫痫药 苯妥英钠、卡马西平等
❖ 为广谱抗癫痫药,可用于各型癫痫,主要用于单纯或复杂 失神发作、肌阵挛发作。
❖ 常见不良反应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对肝功能有损 害,引起血清碱性磷酸酶和氨基转移酶升高,严重时可出 现肝功能衰竭。

药理学试题(抗癫痫药、抗精神失常药)

药理学试题(抗癫痫药、抗精神失常药)

第五章抗癫痫药一、单项选择题1、临床最常用的抗癫痫药()A.苯妥英钠B.苯巴比妥C.地西泮D.抗痫灵2、治疗癫痫大发作首选()A.苯妥英钠B.苯巴比妥C.地西泮D.抗痫灵3、治疗强心甙中毒所致的心律失常首选()A.苯妥英钠B.利多卡因C.奎尼丁 D .普萘洛尔4、长期服用苯妥英钠引起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宜选()治疗A.甲酰四氢叶酸B.硫酸亚铁C.叶酸D.维生素B125、长期服用苯妥英钠引起的低血钙宜选()预防A.维生素DB.硫酸亚铁C.叶酸D.维生素B12二、多项选择题1、苯妥英钠用于()A.可治疗舌咽神经痛 B.强心甙中毒引起的心律失常C.坐骨神经痛D.三叉神经痛2、苯妥英钠用于()A.抗癫痫B.治疗外周神经痛C.抗心律失常D.麻醉3、苯妥英钠的不良发应有()A.胃肠道刺激反应B.血液及神经系统反应C.过敏反应D.牙龈增生三、判断题1、苯妥英钠对小发作无效()2、苯妥英钠宜饭后服用()3、孕妇禁用苯妥英钠()4、苯妥英钠不宜静滴给药()四、填空题1.苯妥英钠的临床用途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2.应用苯妥英钠的不良反应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3.苯妥英钠是治疗癫痫_______和_______ 的首选药物,对癫痫_______无效。

4.癫痫持续状态的首选药物是_______ ;癫痫大发作应首选______ _。

三、问答题苯妥英钠的作用用途、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第六章抗精神失常药一、单项选择题1、氯丙嗪引起的低血压应选()A多巴胺B肾上腺素C去甲肾上腺素D异丙肾上腺素2、大剂量也不会引起麻醉作用的是()A.氯丙嗪B.异戊巴比妥C.苯巴比妥D.硫喷妥钠3、氯丙嗪引起的帕金森综合征宜用()缓解A用多巴胺B有左旋多巴C用阿托品D苯海索4、最常用的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是()A氯丙嗪B奋乃静C舒必利D硫利达嗪5、氯丙嗪翻转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是由于该药能()A激动M受体B阻断M受体C激动α受体 D阻断α受体6、氯丙嗪最严重的不良反应是()A.胃肠道反应 B.体位性低血压C.肝功能损害D.锥体外系反应二、多项选择题1、氯丙嗪主要用于()A各型精神分裂症B顽固性呃逆C人工冬眠疗法 D 人工低温麻醉2、长期大剂量应用氯丙嗪可出现()A帕金森综合症B急性肌张力障碍C静坐不能D迟发性运动障碍3、氯丙嗪对植物神经系统的影响表现为()A激动M受体B阻断M受体C激动α受体 D阻断α受体4、氯丙嗪禁用于()A严重肝功能减退 B昏迷、抑郁症C骨髓造血功能不良 D癫痫三、填空题1、抗精神失常药分为三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癫痫的发病机制与临床表现
发病机制: 脑神经元突发性异常高频放电,并向周围正常 脑组织扩散。
临床表现: 反复发作的﹑突发性的、短暂的运动、感觉、 意识或精神等失常。
Epilepsy
• The cause of most cases of epilepsy is unknown, although some people develop epilepsy as the result of brain injury, stroke, brain tumor, and drug and alcohol misuse.
开始时选一种适当药物,从小剂量开始,逐渐 增量至控制发作而不产生毒性反应。
突然停药/换药可加重发作或引起癫痫持续态。
四、抗癫痫药的作用机制
作用方式:
1. 作用于病灶神经元,抑制异常放电; 2. 作用于病灶周围正常脑组织, 阻止异常放电扩散。
作用基础:
1. 阻滞Na、K、Ca通道, 抑制神经元的持续重复放电, 如苯妥英钠。
二、癫痫的发作类型
(一)全身性发作: 强直-阵挛性发作(大发作) 失神性发作(小发作)(<30s) 肌阵挛性发作(1s) 癫痫持续状态
(二)局限) 复合性局限性发作(0.5-2min)
三、癫痫的治疗方法
目前主要是长期口服抗癫痫药,一般用至完全 无发作2-3年,然后在数月或1-2年内逐渐减量 停药。
作用方式:阻止异常放电向外周脑组织扩散。 作用基础: 1. 膜稳定作用: 与阻滞Na+、Ca2+通道、抑制钙
调素激酶的活性有关。 2. 抑制突触传递的强直后增强。 3. 抑制K+外流,延长APD和ERP(较高浓度)。 4. 增强GABA能神经功能(较高浓度抑制神经末
梢对GABA的摄取、诱导GABA-R增加)。
• 2013 it resulted in 116,000 deaths up from 111,000 deaths in 1990. Epilepsy becomes more common as people age.
• In the developed world, onset of new cases occurs most frequently in infants and the elderly in the developing world this is in older children and young adults.
第十六章 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
Antiepilepsy Drugs & Anticonvulsion Drugs
【目的要求】
• 掌握苯妥英钠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作 用机制和不良反应;
• 熟悉卡马西平、苯巴比妥、乙琥胺、丙戊 酸钠及苯二氮卓类的抗癫痫作用特点与应 用;
• 了解癫痫的分类发病机制、抗癫痫药的作 用机制。
苯巴比妥(phenobarbital)
1. 抑制病灶异常放电,并阻止异常放电扩散; 2. 对大多数惊厥动物模型及癫痫发作有效,但缺
乏选择性,主用于癫痫大发作及持续状态; 3. 中枢抑制作用明显,不作为首选药。 4. 戊巴比妥钠静注可治疗癫痫持续状态。
丙戊酸钠(valproate sodium)
1. 广谱抗癫痫,对各型发作均有效。 2. 对大发作疗效<苯妥英钠、苯巴比妥;
2. 增强脑内GABA介导的突触抑制效应,如BZ类。
第二节 常用的抗癫痫药
苯妥英钠(phenytoin sodium) 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 苯巴比妥(phenobarbital, luminal) 丙戊酸钠(sodium valproate) 苯二氮卓类(benzodiazepines) 乙琥胺(primidone)氟桂利嗪(flunarizine) 拉莫三嗪(lamotrigine) 托吡酯(topiramate) 加巴喷丁(gabapentin) 扑米酮(primidone)
APD:动作电位时程;
【体内过程】
1. PO吸收慢慢而不规则;强碱性;不宜im.不同 制剂F显著不同,个体差异大;
2. 为肝药酶诱导剂,能加速多种药物代谢,如 皮质激素、奎尼丁、左旋多巴、环孢素、茶 碱、口服抗凝药 等。
【不良反应】
1.局部刺激: 胃肠反应;静脉炎。 2.急性毒性: 小脑前庭功能失调、心血管抑制。 3.慢性毒性:1)牙龈增生 2)外周神经炎 3)精神异常
苯妥英钠(phenytoin sodium)
【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1.抗癫痫:大发作、局限性发作(首选); 对小发作、肌阵挛发作无效,或加重小发作。
2.抗外周神经痛: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坐骨 神经痛
3.抗心律失常:强心苷中毒性快速型心律失常。 4.抗高血压: 轻症高血压,尤其伴癫痫的患者。
【Mechanism of Action】
对精神运动性发作疗效=卡马西平; 对小发作疗效>乙琥胺。 3. 肝毒性大—严重致肝衰竭、死亡,对小发 作首选乙琥胺。 4. 大发作合并小发作的首选药。
扑米酮(primidone) 又名 抗痫灵(antiepilepsirin)
• Seizures are controllable with medication in about 70% of cases.
• About 1% of people worldwide (65 million) have epilepsy,[ and nearly 80% of cases occur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4)巨幼RC贫血(甲酰四氢叶酸+B12) 5)低血钙、佝偻病、软骨症(补VitD) 4.其他:过敏反应、致畸反应、停药反应 等。
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 酰胺咪嗪)
1. 抑制异常放电向外周神经元扩散; 2. 广谱抗癫痫,是大发作、单纯性局限性发作、
精神运动性发作的首选药; 3. 抗外周神经痛疗效优于苯妥英钠; 4. 抗躁狂抑郁、抗心律失常、抗利尿作用。 5. 严重不良反应:骨髓抑制(少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