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策略研究

合集下载

新疆旅游广告宣传策略研究

新疆旅游广告宣传策略研究

新疆旅游广告宣传策略研究随着旅游消费需求的增长,旅游业已成为新疆经济的重要支柱行业。

作为中国最具文化特色的省份之一,新疆的旅游资源丰富,但是如何进行有效的宣传,吸引游客,成为新疆旅游业的发展瓶颈。

因此,本文将从广告宣传角度出发,探讨如何制定有效的新疆旅游广告宣传策略,以求提高新疆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一、目标受众的选择宣传策略的第一步是确定目标受众群体。

根据新疆旅游特色,目标受众可分为以下三类:1. 民族文化爱好者:新疆拥有深厚的民族历史文化,各大民族文化独具特色,如哈萨克斯坦、维吾尔族、回族等。

因此,对于那些喜欢了解、体验不同民族文化的旅游者,新疆是不可错过的一站。

2. 自然风光爱好者:新疆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优美的自然风光、壮丽的山川、独特的草原等等。

这类人通常会选择登山、探险等旅游项目,以追逐自然风光的美景。

3. 家庭娱乐型游客:这类游客通常带着家人一起旅游,他们注重舒适性和便捷性,希望在旅途中寻求放松、娱乐的方式。

二、广告宣传策略的制定1. 选择宣传媒介:网络宣传、电视媒体、户外广告等都是宣传新疆旅游的主要渠道。

在目标人群中选择适合宣传媒介,以达到最佳宣传效果。

2. 宣传内容制定:宣传内容应突出新疆旅游产品的特色和优势,引起受众的兴趣。

例如,在传播过程中,可以强调新疆的美食、音乐、服饰、建筑等文化风俗,引起民族文化爱好者的兴趣。

对于自然风光爱好者,可以突出山川、草原、沙漠等自然美景,引发他们的好奇心。

对于家庭娱乐型游客,可以强调新疆旅游的便捷性、舒适性,让他们感受到旅游的快乐和放松。

3. 营销策略制定:通过多种方式开展营销活动,以便吸引更多的游客。

例如,在和相关旅游机构合作推出“新疆民族文化之旅”、“新疆自然风光探险之旅”、“家庭欢乐之旅”等线路产品。

同时,为游客提供一些优惠的旅游套餐、机票酒店住宿折扣等福利,以便有效提高游客的满意度。

4. 宣传效果监测:对广告效果进行持续监测,以客观了解宣传活动的效果,以便及时进行改进。

基于用户画像的广告投放策略研究

基于用户画像的广告投放策略研究

基于用户画像的广告投放策略研究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广告投放已经成为企业推广和营销的重要手段之一。

然而,如何精准地将广告投放给潜在客户变得愈发重要。

为了提高广告的点击率和转化率,企业需要依靠用户画像进行广告投放策略的研究和制定。

用户画像是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用户数据进行挖掘、分析和总结,以揭示用户的行为、兴趣、偏好和需求等信息的客观模型。

基于用户画像的广告投放策略将广告内容和投放时机与用户画像相匹配,从而提高广告的点击率、提升用户体验和增加广告转化率。

下面将从用户数据采集、画像建立以及广告投放策略制定等方面进行详细讨论。

用户数据采集是构建用户画像的基础。

企业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搜集用户数据,如用户注册信息、社交媒体、网站浏览记录、购买历史等。

这些数据可以从用户身份、兴趣爱好、消费能力、地理位置等维度进行分析,以了解用户的需求和特征。

同时,隐私保护也是用户数据采集的关键点之一,企业应该采取必要的措施确保用户数据的安全和隐私。

基于用户数据采集得到的信息,可以建立用户画像。

通过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算法,可以对用户数据进行分析,识别出用户的共同特征和分类。

用户画像可以包括用户的年龄、性别、教育程度、职业等基本信息,以及用户的兴趣爱好、购买偏好、浏览行为等细分信息。

通过用户画像的建立,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目标用户群体,为广告投放策略提供依据。

基于用户画像的广告投放策略制定是广告推广的关键环节。

根据用户画像的分析结果,企业可以将广告内容和投放时机进行个性化匹配。

例如,针对年轻用户群体,可以投放有趣、时尚的广告,而对于中年用户群体,则可以投放更加稳重和实用性的广告。

根据用户的兴趣爱好和购买偏好,可以选择适合用户的广告渠道,如社交媒体、搜索引擎、视频网站等。

同时,定期的数据分析和优化也是广告投放策略的重要一环,可以根据广告效果进行调整和优化,提升广告投放的效果。

总结而言,基于用户画像的广告投放策略研究是企业推广和营销的重要方向之一。

基于博弈论的互联网广告投放策略研究

基于博弈论的互联网广告投放策略研究

基于博弈论的互联网广告投放策略研究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广告投放的方式和策略也在不断变革,探索更有效的广告模式成为业界关注的热点。

在此背景下,基于博弈论的互联网广告投放策略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探索。

本文将从博弈论的角度出发,探讨互联网广告投放策略的研究和应用。

一、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博弈论是一门研究决策者的策略选择及其结果对彼此的影响的数学分析工具,它主要应用于研究决策者之间的交互关系。

在博弈中,每一个决策者被称为一个“玩家”,每一次决策被称为一轮“博弈”,玩家的策略选择和博弈的结果对其之间的关系进行建模分析。

二、互联网广告投放的博弈论分析互联网广告投放表现出以下特点:广告主要针对人群分布进行投放,用户与广告之间具有简单的行为逻辑,广告投放主要以增加点击率和实现转化为主要目标。

在这种情况下,互联网广告投放可以被视为一种博弈关系。

具体分析如下:1. 玩家在互联网广告投放博弈中,玩家主要分为广告主和用户两类。

广告主的目标是通过投放广告,吸引用户注意,增加点击率,实现转化率,从而获得利益;用户的目标是获取信息、产品或服务,从而获得自己的利益。

2. 策略在互联网广告投放博弈中,广告主的策略主要是决定广告内容、投放时间、投放网站及投放位置等;用户的策略主要是选择是否点击广告、访问广告网站以及购买产品或服务等。

3. 收益与成本在互联网广告投放博弈中,广告主的收益主要由点击率、转化率和转化收益构成;用户的收益主要来自于获取信息、产品或服务,而成本主要是花费时间和金钱。

4. 博弈模型在互联网广告投放博弈中,可以采用博弈论的基础模型——纳什均衡进行分析。

在纳什均衡的模型中,每个玩家的策略选择都不会损害其自身利益,也不会损害其他玩家的利益。

三、互联网广告投放策略的研究与实践1. 定位精准用户定向投放是互联网广告中的一种有效投放策略,根据不同投放场景和目标人群,可以实现投放效果的最大化。

在博弈论模型中,广告主可以通过定位精准用户,并制定对应策略,从而减少他人投放的影响,获得更好的收益。

品牌定位与广告策略研究参考文献

品牌定位与广告策略研究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一、品牌定位研究1. Aaker, D.A. (1996). Building Strong Brands. New York: The Free Press.2. Keller, K.L. (1993). Conceptualizing, measuring, and managing customer-based brand equity. Journal of Marketing, 57(1), 1-22.3. Kapferer, J.N. (2012). The new strategic brand management: Advanced insights and strategic thinking. Kogan Page Publishers.4. Ries, A., & Trout, J. (2000). Positioning: The battle for your mind. McGraw Hill Professional.5. Kotler, P. & Keller, K.L. (2016). Marketing Management. 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6. Olins, W. (2008). On brand. Thames & Hudson.二、广告策略研究1. Ogilvy, D. (1985). Ogilvy on Advertising. Crown Publishing Group.2. Belch, G.E., & Belch, M.A. (2014). Advertising and Promotion: An 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s Perspective, 10thedition. McGraw-Hill Education.3. Rossiter, J.R., & Bellman, S. (2005). Marketingmunications: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Pearson Education.4. Tellis, G.J. (2004). Effective advertising: Understanding when, how, and why advertising works. Sage Publications.5. Smith, R.E. (2015). Integrated advertising, promotion, and marketingmunications. Pearson Education.6. Moriarty, S., Mitchell, N.D., & Wells, W.D. (2014). Advertising & IMC: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10th edition. Pearson.以上参考文献均对品牌定位与广告策略有较深入的研究和理论积累,可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有力支持和借鉴。

广告语言策略的研究与分析

广告语言策略的研究与分析

广告语言策略的研究与分析在现代社会中,广告已经成为人们重要的消费引导方式之一。

然而,众所周知,广告信号是一种有限的信息传递方式,有限的广告展现空间需要通过创意性的语言工具才能最大化地达到宣传效果。

这就需要广告语言的巧妙策略来突破人们的生理、心理、文化障碍,从而更好地驾驭人们的消费欲望。

本文将从开放、亲和、信任、说服四个维度展开对广告语言的研究与分析。

一、开放策略开放策略是广告语言的重要策略之一,它主要通过简短、生动、新奇的语言形式来吸引消费者的关注和兴趣,从而得到更广泛的推广。

例如汇源果汁在其广告中凭借着形象化的嘴型和生动的音效,让人们产生听到“咕噜咕噜”状声的直觉效应,随即想到口感唾液分泌的快乐以及果汁的清新口感。

而爱鲜蜂的广告则在其口号“ ——吃得新鲜,就是吃得幸福! ”中展现了对新鲜的态度,以带有亲和力和生活化的方式吸引消费者。

二、亲和策略亲和策略是广告语言中的一种常用策略。

它是指广告语言在尽可能地贴近消费者生活编织故事的同时,别具匠心地运用一些与生俱来的语言形态诱使消费者产生与产品的一种情感共鸣,从而促使消费者对其产生强烈的情感需求,形成消费的动机。

例如,中国乳业的广告口号"喝多了,才知道他好",也许平常我们对于牛奶随便喝喝不以为意,但当我们看到这样的广告时,就不由自主地联想到自己小时候喝牛奶,牛奶的味道勾起我们童年美好时光的记忆,自然而然的想要喝上一杯。

又如雅诗兰黛的口号“岁月静好,品味永恒”,这句充满了诗意的句子,让人们不由得产生了回忆往事的情感和对美好回忆的寄托,使得品牌的魅力不断扩大。

三、信任策略信任策略是广告语言中效果非常好的一种策略,它不仅仅强调了产品本身所具备的特性和优势,更重要的是强调了产品背后所共享的全球共识和公信力。

此类广告大多会用一些产品和品牌相关的权威机构、比拼报告等内容向消费者阐述产品的各种特性和优势,这样一来消费者就会认为此品牌是非常值得信赖和购买的,从而增加了忠实用户的积极性。

广告行业中的程序化广告购买策略优化研究

广告行业中的程序化广告购买策略优化研究

广告行业中的程序化广告购买策略优化研究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广告行业也面临着巨大的变革和挑战。

程序化广告购买作为一种快速发展的广告投放方式,已经成为广告主和媒体之间连接的重要桥梁。

为了更好地运用程序化广告购买策略,广告行业亟需对其进行优化研究。

一、程序化广告购买的定义程序化广告购买是一种利用技术手段实现广告投放、交易和管理的方式。

它通过实时竞价、数据分析和精准定位等技术手段,将广告主与媒体进行智能匹配,实现广告投放的自动化和精准化。

二、程序化广告购买的优势1. 提高广告投放效果。

程序化广告购买可以通过精准的定位和实时的竞价,将广告投放给真正感兴趣的用户,提高广告的点击率和转化率。

2. 提高广告投放效率。

传统的广告购买过程繁琐且耗时,而程序化广告购买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自动化技术实现广告投放,降低了广告购买的成本和时间。

3. 提高广告投放效用。

通过数据分析和精准定位,程序化广告购买可以更好地了解用户的兴趣和行为习惯,从而实现广告的精准投放,提高广告的效用。

三、程序化广告购买策略优化的目标优化程序化广告购买策略的目标是提高广告主的投放效果和媒体的收益。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程序化广告购买策略进行优化研究。

1. 数据的合理使用。

广告行业中拥有大量的用户数据和广告数据,通过合理分析和利用这些数据,可以更好地了解用户的兴趣和行为,从而实现广告的精准投放。

2. 竞价策略的优化。

合理设置竞价策略可以帮助广告主在有限的预算内获取最大的广告曝光量和点击量,同时也能保证媒体的收益最大化。

3. 广告创意的优化。

优化广告的创意可以提高广告的吸引力和点击率,通过运用创新的思维和创意,可以吸引更多的用户关注。

四、程序化广告购买策略优化的方法1. 数据分析。

通过分析用户的行为数据和广告数据,了解用户的兴趣和偏好,从而进行精准广告投放。

2. 策略实验。

通过不同的A/B测试和策略实验,比较不同策略的效果,找到最佳的广告购买策略。

广告投放策略分析与优化研究

广告投放策略分析与优化研究

广告投放策略分析与优化研究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广告已成为企业推广和营销的重要手段。

然而,由于竞争激烈和用户注意力的稀缺性,广告投放策略的分析与优化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深入探讨广告投放策略的分析与优化方法,通过对目标受众、渠道选择和广告创意等方面的研究,来提高广告投放效果,实现企业的商业目标。

1. 目标受众定位与分析广告投放的成功与否与目标受众的精准定位息息相关。

首先,需明确广告所要触达的目标受众群体的特征与偏好。

通过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工具,可以了解目标受众的年龄、性别、地理位置、兴趣爱好等信息,从而更好地选择广告渠道和制定广告创意。

其次,需要对目标受众进行行为分析,了解他们的购买习惯、信息获取渠道等,以便优化广告投放时机和方式。

2. 渠道选择与投放策略广告投放渠道的选择是影响广告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选择渠道时,需要综合考虑目标受众的行为特征、渠道的覆盖范围和用户体验等。

例如,对于特定的年龄段受众,可以优先选择社交媒体平台,如Facebook和Instagram;而对于特定地区受众,可以选择当地的本地媒体或论坛。

此外,还需要制定合理的投放策略,如是否选择定向投放、投放时间段和频次等。

3. 广告创意优化创意是广告投放成功的关键之一。

优秀的广告创意能够吸引目标受众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并最终促使转化行为的发生。

在广告创意的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目标受众的特征和喜好,采取个性化和情感化的创意表达方式。

同时,通过A/B测试等方法,可以评估不同创意版本的效果,进一步优化广告创意。

4. 数据分析与效果评估在广告投放过程中,数据分析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对广告投放数据的跟踪和分析,可以了解广告的展示率、点击率、转化率等关键指标,进而评估广告的效果。

通过分析数据,可以发现潜在问题和优化空间,并据此调整广告投放策略。

此外,还可以将广告投放数据与其他关键指标进行关联分析,如销售额、品牌知名度等,来评估广告对企业业绩的影响。

广告创意策略对消费者决策的影响研究

广告创意策略对消费者决策的影响研究

广告创意策略对消费者决策的影响研究随着市场日益竞争激烈,广告行业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当今社会中,人们接受广告的方式与以往不同,并且对广告的反应也更加灵敏。

当我们在考虑要购买某个产品或服务时,广告往往是我们做决策的重要因素之一。

广告创意策略的变化和创新,以及广告对消费者心理和行为的影响成为了消费者行为学领域内进行深入探究的热点话题之一。

创意在广告中的重要性广告的目的是吸引潜在客户的注意力,让他们了解即将推出的产品或服务,并鼓励他们进行购买。

在这样的前提下,广告创意策略对广告的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创意不仅仅是广告内容本身,还意味着广告的表现方式和效果。

广告创意是现代广告行业的核心,它是广告传递信息的基础,也是广告成功与否的决定因素之一。

不断变革的广告创意形式随着市场需求和技术的飞速发展,广告创意策略也在不断变化和创新。

有些品牌采取非常简洁、突出明显的符号和语言设计,而有些品牌采取了更大胆创新的方式,如通过音乐、元素等方式吸引潜在客户的注意力。

例如马自达在使用“Zoom-Zoom”这个标志性口号时非常成功,并在很大程度上吸引了年轻人。

一些品牌还会使用“冷幽默”“恶搞”等手段吸引受众的关注,如地球村创作的“Hip-pop”广告,用盖伦等明星演唱的歌曲呈现了富有活力和时尚感的生活方式,深受年轻人的喜欢。

这些创意都证明了创意对于广告传播和推广比价值的巨大影响。

广告创意对消费者决策的影响广告创意策略对消费者做出购买决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引起消费者兴趣及认知通过设计吸引人的广告创意,可以更好地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和认知,为品牌带来巨大的曝光和知名度。

在很多情况下,广告创意直接影响了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的认知和观感,大大促进了消费者做出决策的过程。

2.激发消费者购买欲望好的广告创意可以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使他们更有决定购买的意愿。

由于广告创意在设计和实现上的各种体现,往往吸引了消费者不同程度的核心关注,从而使他们控制自己的选择和消费行为,从而达到品牌推广和营销的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告策略研究【摘要】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普及,网络广告的发展也面临机遇和挑战。

本文从市场规模及销售额和媒体受众两方面对中国网络广告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网络广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建议。

【关键词】网络广告网络营销广告策略互联网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也已成为继电视、广播、报纸、杂志之后的第五大媒体。

以互联网为传播媒介的网络广告随着网络规模的快速膨胀也得以迅速发展,网络广告的市场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

以美国为例,美国行业组织交互式广告局(IAB)发布报告称,2006年美国网络广告市场收入创下近三年来的新记录,销售总额为168亿美元,年增长率达34%,超越了户外广告和商业类杂志广告,与广播媒体并肩而立。

网络广告已作为一种主要的营销方式为各界人士所关注。

本文通过对我国当前网络广告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其存在问题,并对我国网络广告的发展提出建议。

一、中国网络广告的现状1、从市场规模和销售额来看中国第一个网络广告诞生于1997年,至今已经有十年的时间了,中国的网络广告经历了坎坷的发展之路,目前正处于快速的增长时期。

中国互联网协会《INTERNET GUIDE 2007中国互联网调查报告》显示,2006年我国网络广告(不含搜索引擎在内)收入达49.8亿元,比2005年增长50.91%。

如果加上搜索引擎广告(15.7亿元人民币),2006年中国互联网广告总额将达到65.5亿元人民币。

报告预计,2007年、2008年中国网络广告市场规模将依然分别保持51.8%和55.6%的增长,到2007、2008年市场规模将分别达到75.6亿元人民币和117.63亿元人民币。

但从中国网络广告占整体广告市场的比重来看,根据iResearch的调研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互联网广告总额占整体广告市场的比重由2001年的0.6%迅速攀升至2006年的3.8%。

但这个比例与电视媒体、杂志和报纸三大主流媒体相比还是相差很远。

尼尔森媒介研究所公布的监测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三大主流媒体的广告收入较2005年增长22%,达到人民币3866亿元。

其中,与杂志、报纸相比,电视媒体占据的份额达到81%。

网络广告在中国正高速增长,但在整个广告市场所占比例还很低。

因此,我国网络广告的发展面临着机遇同时也需要应对挑战。

2、从媒体受众来看任何媒体上的广告必须是以该媒体受众为基础。

媒体和广告公司向广告主卖的其实不是广告本身而是媒体后面的受众。

一个媒体的广告价值取决于两个方面,即该媒体受众的数量和媒体受众的质量。

首先,从媒体受众的数量上看。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7年1月发布的第十九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调查报告》显示,中国互联网行业继续2006年上半年快速发展的态势。

其中网民人数、上网计算机数分别达到了13 700万人、5 940万台,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了23.4%和20.0%。

如此大的潜在用户群体,为网络广告与其他广告媒体抗衡提供了基本力量。

其次,从媒体受众的质量来看。

第十九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调查报告》还指出,在网民获取信息最主要途径中,网络独占鳌头,所占比例达47.4%;电视紧随其后,所占比例为30.6%;接下来是报纸,所占比例为15.7%;其他媒体所占比例都非常低。

由此可见,互联网已经充分融入网民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以及娱乐之中。

从网民对互联网的信任程度来看,本次调查结果显示,5.7%的网民非常信任,32.3%的网民比较信任,54.6%的网民感觉一般,5.7%的网民不太信任,1.7%的网民很不信任。

总体而言,对互联网持信任态度的网民要远多于不信任的网民,这表明了中国网络广告拥有较高质量的媒体受众。

二、网络广告存在的问题一个良好的互联网络环境将是网络广告存在并发展的重中之重。

然而,第十九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调查报告》指出,网民对互联网最反感的方面如下:■ 网络病毒28.7%■ 网络入侵/攻击(包括木马)16.7%■ 弹出式广告/窗口14.3%■ 垃圾邮件7.8%■ 网上虚假信息7.4%■ 诱骗/欺诈/网络钓鱼 6.9%■ 网上收费陷阱 6.9%■ 网上不良信息 5.7%■ 隐私泄漏 4.9%■ 其他0.7%其中,弹出式广告/窗体排名第三,占14.3%,与广告相关的还有垃圾邮件(占7.8%)和网上虚假信息(占7.4%)。

这些数据表明了网络广告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可简述如下。

1、网络广告的有效性有待提高无论是对于传统媒体广告还是网络广告,广告的最终目的就是销售或建立品牌资产。

简单地说,不管你的广告是在直接进行卖点诉求还是在树立品牌形象,最终广告的意义就在于广告信息传播后对销售状况的改变。

但目前大部分的网站的网络广告经营是依据广告的点击率来收费的。

但实际上,网民经常处于一种被动浏览的状态,也就是说并没有达到广告的营销目的。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调查统计,网民浏览网络广告的心态:■ 主动浏览21.1%■ 被动浏览26.3%■ 二者都有52.6%网民主动浏览广告所占的比例还很低,说明我国的网络广告的有效性还有待提高。

2004年一次关于网络广告的市场调查中,在问及网络广告该如何改进时,有超过40%的人认为网络广告应该加强其针对性。

如果广告与自己无关,人们一般情况下不会去关注广告活动。

因此,对潜在顾客群的了解十分有必要。

2、网络技术落后,网络广告的表现力还不够丰富中国网络广告的形式比较缺乏创新与想象力,在中国的网络媒体中,各种各样的网幅广告(Banner)铺天盖地,但极少有作品体现创新,所以并不是最好的方法。

网幅广告最初是供广告商们充分展示信息以便引导人们消费行为的一种方法,但这并不等同于厂家与消费者之间的交互行为。

许多网幅广告内容烦人,而且没有利用网页特有的技术来启发潜在消费者点击广告的欲望。

相反,弹出式的广告窗体或移动式的广告窗体反而引起顾客的反感和厌恶。

3、虚假和欺诈网络广告的存在由于缺少完善的管理体系以及互联网的虚拟性质,互联网上存在许多虚假和欺诈网络广告,而这些虚假信息直接阻碍了网络广告的发展,导致受众对网络广告持怀疑态度。

如互联网搜索引擎巨头Google 2006年6月28日由于登载法国名牌路易威登皮包假冒品的广告被法国一家法院罚款30万欧元。

4、互联网普及程度有待提高,潜在的媒体受众有待开发截止到2006年12月30日,我国网民人数达到了1.37亿人,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但是网民的比例远远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

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互联网普及程度明显落后,尤其是在农村以及中小城市,网络媒体与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铺天盖地的影响相比,相对较弱。

再加上无线上网在大部分地区还未普及,不便随时上网,与报纸、杂志可以随身携带相比,存在很大的劣势。

这些原因造成了我国网络广告在广告中占比例较低,也极大地影响了客户做网络广告的积极性。

三、网络广告的具体实施策略面对如此之大的用户群体,使网络广告有了以与其他媒体广告抗衡的基本力量。

但是,传统的电视广告、电台广告、报刊杂志广告、户外广告等形式,由于使用时间长,制作技术成熟,仍然严重压抑着网络广告的成长。

网络广告要在广告领域占据一席之地,必须从策略入手,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

1、定位策略所谓网络广告定位,是指网络广告宣传主题定位,就是确定诉求的重点,或者说是确定商品的卖点,企业的自我推销点。

如果说网络广告创意与表现解决的是“怎么说”的问题,那么网络广告定位解决的则是“说什么”的问题。

对绝大多数网络广告作品来说,宣传的根本目的是劝说目标公众购买网络广告主的产品、劳务或提高网络广告主的知名度。

用什么理由来说服呢?独特的理由,即不同于同类产品、同类服务、同类企业的理由。

越独特,越不同于他人,说服效果越好。

这种独特性,就是网络广告诉求的重点,也就是网络广告宣传的主题所在。

就其实质而言,网络广告定位也就是网络广告所宣传的产品、劳务、企业形象的市场定位,就是在消费者心目中为网络广告主的产品、劳务或企业形象确定一个位置,一个独特的、不同于他人的位置。

产品、劳务、企业的市场位置确定了,网络广告宣传的主题、特殊理由也就确定了。

常用的网络广告定位策略主要有抢先定位、比附定位、空隙定位、品牌形象定位、企业形象定位、文化定位等。

2、市场策略利用市场划分可以找到并描述自己的目标市场,确定针对目标市场的最佳营销策略。

○1.投资市场策略如何分配网络广告资金,或者说网络广告的投资重点应该放在什么样的市场,是网络广告市场策略的重点内容。

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确定网络广告投资额和根据产品市场销售指数确定网络广告投资额都是有效的方法。

○2.网络广告促销市场策略网络广告促销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通过商品网络广告,直接给消费者以馈赠,实质上是一种奖励购买的策略;另一种是间接促销,就是通过各种公共关系网络建立起企业的良好形象,提高企业的社会声誉,从而起到促销的作用。

3、心理策略消费者在购买过程的不同阶段中,有着不同的心理特征,心里策略就是指瞄准消费者购买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心里特征,进行网络广告宣传,从而引导消费者认知产品直到实现购买。

消费者购买心理阶段:认知阶段(知觉、了解)——感情阶段(兴趣、偏爱)——欲求阶段(确信、购买)。

把握消费者购买心理对广告的有效投放非常重要,广告内容是否能吸引消费者注意,是否能让消费者产生购买的兴趣,都是促成购买行为的重要前提。

而消费后的满意程度不仅能留住老用户,还能通过口口相传,发展更多新用户。

4、时间策略欲速则不达,准确地把握好时间,是网络广告成功的重要部分。

时机策略:抓住有利时机,发起网络广告攻势。

时段策略:巧妙安排时段,可以保证电机的较高有效性,还有利于费用的节省。

时序策略:就是网络广告发布与商品进入市场的先后顺序。

时限策略:是指在一次网络广告战役中,确定网络广告宣传时间长短以及热合使用既定网络广告时限的策略。

我国网民上网时间波动较大,抓住波峰时段施以广告宣传,比不分时段进行宣传效果更好,有效的广告投放时段,为广告主带来的效益越高。

例如,晚上21点是上网高峰时间,为60.9%,这个时段的广告效应就如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前五分钟的广告一样,具有很高的影响力。

5、导向策略导向策略是指网络广告作品诱导公众接受网络广告信息的方式。

导向策略又可分为利益导向策略、情感导向策略、观念导向策略、生活导向策略、权威导向策略和名人导向策略。

6、表现策略表现策略有很多种形式,其中以写实、实证、对比、衬托、夸张、渲染、悬念、娱乐、幽默、象征和定格较为常见。

四、网络广告的发展对策1、通过定向传播和精准营销提升广告有效性在第十九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网民经常使用的网络服务/功能是”这一调查项,网民的答案从“收发邮件(56.1%)、浏览新闻(53.5%)”到“征婚、交友、社区俱乐部(6.4%)”和“其他(6.4%)”,多达26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