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二年级下册语文1 古诗二首课前导学单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导学案教学案《课前预习单》

部编二年级语文下册课文预习单★1 古诗二首第一步:朗读古诗,识记作者(这两首诗的作者分别是、)第二步:再读古诗,标画字词(听范读,朗读,圈出生字,画出新词)第三步:查字典,认生字(查字典,学习课后“生字表”中的生字)第四步:学习“会写字”1.《咏柳》的作者是,诗人用独特的手法描写了,歌颂和赞美了春天的创造力。
2.《村居》的作者是,诗人描写了早春二月,儿童们兴致勃勃地的情景,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的“图”。
第六步:我的疑问:|★2 找春天第一步:朗读课文,标自然段(本课共有自然段)第二步:再读课文,标画字词(听范读,朗读,圈出生字,画出新词)第三步:查字典,认生字(查字典,学习课后“生字表”中的生字)第四步:学习“会写字”本文把春天比作。
她,所以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她,有着嫩绿的秀眉和色彩斑斓的眼睛;她,快乐地荡着秋千,兴奋地叫着、笑着……第六步:我的疑问:!★3 开满鲜花的小路第一步:朗读课文,标自然段(本课共有自然段)第二步:再读课文,标画字词(听范读,朗读,圈出生字,画出新词)第三步:查字典,认生字(查字典,学习课后“生字表”中的生字)第四步:学习“会写字”邮:左右结构,右边的“阝”不要写成“卩”。
递:半包围结构,书写时注意“辶”的写法。
原:半包围结构,由“厂”+“白”+“小”组成。
第五步: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本文是一个充满儿童情趣的故事,它运用的手法,讲述了长颈鹿大叔寄来包裹,鼹鼠先生不小心把包裹里的小颗粒漏在路上,春天的时候,通往松鼠太太家的路上开满了鲜花的故事。
:第六步:我的疑问:★4 邓小平爷爷植树第一步:朗读课文,标自然段(本课共有自然段)第二步:再读课文,标画字词(听范读,朗读,圈出生字,画出新词)第三步:查字典,认生字(查字典,学习课后“生字表”中的生字)第四步:学习“会写字”本文写的是1987年4月5日,83岁高龄的爷爷在北京天坛公园亲手栽种柏树的经过。
如今,这棵柏树已成了天坛公园一处美丽的风景。
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课文预习单(全册)

部编二年级语文下册课文预习单★1 古诗二首第一步:朗读古诗,识记作者(这两首诗的作者分别是、)第二步:再读古诗,标画字词(听范读,朗读,圈出生字,画出新词)第三步:查字典,认生字(查字典,学习课后“生字表”中的生字)第四步:学习“会写字”第五步:理解内容(带着本课“核心问题”“串珠问题”“导思”读古诗)1.《咏柳》的作者是,诗人用独特的手法描写了,歌颂和赞美了春天的创造力。
2.《村居》的作者是,诗人描写了早春二月,儿童们兴致勃勃地的情景,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的“图”。
第六步:我的疑问:★2 找春天第一步:朗读课文,标自然段(本课共有自然段)第二步:再读课文,标画字词(听范读,朗读,圈出生字,画出新词)第三步:查字典,认生字(查字典,学习课后“生字表”中的生字)第四步:学习“会写字”第五步: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本文把春天比作。
她,所以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她,有着嫩绿的秀眉和色彩斑斓的眼睛;她,快乐地荡着秋千,兴奋地叫着、笑着……第六步:我的疑问:★3 开满鲜花的小路第一步:朗读课文,标自然段(本课共有自然段)第二步:再读课文,标画字词(听范读,朗读,圈出生字,画出新词)第三步:查字典,认生字(查字典,学习课后“生字表”中的生字)第四步:学习“会写字”*帮你学生字。
邮:左右结构,右边的“阝”不要写成“卩”。
递:半包围结构,书写时注意“辶”的写法。
原:半包围结构,由“厂”+“白”+“小”组成。
第五步: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本文是一个充满儿童情趣的故事,它运用的手法,讲述了长颈鹿大叔寄来包裹,鼹鼠先生不小心把包裹里的小颗粒漏在路上,春天的时候,通往松鼠太太家的路上开满了鲜花的故事。
第六步:我的疑问:★4 邓小平爷爷植树第一步:朗读课文,标自然段(本课共有自然段)第二步:再读课文,标画字词(听范读,朗读,圈出生字,画出新词)第三步:查字典,认生字(查字典,学习课后“生字表”中的生字)第四步:学习“会写字”第五步: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4课、口语交际、快乐读书吧、语文园地)导学案含习题

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4课、口语交际、快乐读书吧、语文园地)导学案含习题1《古诗二首》导学案一、新课导入咏柳1.春天是一个万物生长的季节,是一个希望勃发的季节,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欣赏春天吧!观赏视频:《春天的中国》2.清朝有位诗人高鼎,他用写诗的形式来表达对春天的喜爱。
这首诗是诗人居住在乡村写下的一首诗,所以题目叫《村居》。
3.出示课题:村居村:乡村。
居:居住。
村居:在乡村居住。
咏柳1.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温暖的,是充满生机的,是美好的。
自古就有许多赞颂春天的的诗文。
2.今天,我们学习的《咏柳》,就是唐代大诗人贺知章,通过描写柳树来赞美春天的诗。
3.出示课题:咏柳咏:歌颂、赞美。
咏柳:赞美柳树。
那么,诗人在诗中是怎样赞美柳树的呢?二、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莺、拂”等11个生字,会写“诗、村”等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过程与方法:1.在听读诗歌中能关注读音和节奏。
2.用借助插图、图片,音、形、义结合等方法正确认读11个生字。
3.反复练读,懂得诗歌大意,体会诗韵。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诗人的情感,体会出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学习重点:1.正确认读本课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体会诗人的情感,体会出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学习难点:体会诗人的情感,体会出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学法指导:1.反复认读、图文识字等方法,认识生字新词。
2.听读、跟读、配乐朗读等方式读好诗歌,理解诗歌。
三、字词运用1.把生字和对应的音节连起来。
拂绦醉咏裁莺zuì fú tāo yǒng yīng cái2.拼一拼,写一写。
tóng nián bì lǜ huà zhuāng sī guā jiǎn dāo(童年)(碧绿)(化妆)(丝瓜)(剪刀)四、示范朗读(全文配音朗读)五、初读感知(一)初读感知,认读字词1.问题引领:读古诗,想想跟生字交朋友的方法。
统编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导学案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二、创设情境,画诗悟请(用时:20分钟)
(一)理解《村居》
1.教师引导学生仔细品读《村居》,一边读一边想:如果请你为《村居》画一幅插图,你会画什么?
2.教师引导学生再次仔细读一读诗句,想一想:我们在画这 些事物的时候应该把它们画成什么样?
2.搜集描写春天的其他古诗,比一比谁积累的最多。
1.学生朗读古诗,根据家人的建议再次练习朗读。
2.搜集古诗,请家人当老师,教一教,读一读。
可以丰富课外积累形式,制作古诗卡片、古诗小书签、古诗小报等。让学生的积累活动变得丰富而充满趣味。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诵读引入,表达交流(用时:5分钟)
1.教师板书课题,直接入课。
2.教师组织学生诵读两首古诗,并针对古诗节奏做适当指导,要在正确、流利的基础上读出古诗的节奏。 3.教师配乐,组织学生在音乐中诵读两首古诗。
1.学生齐读课题。
2.学生诵读古诗,一要读准每一个字音,读通每一个句子;二要尝试着读出古诗的节奏。
3.学生配乐诵读,读出节奏,读出古诗的美感。
例如:歌咏、吟咏、咏叹;柳树、杨柳、垂柳、柳条……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用时:20分钟)
1.教师组织学生自由朗读两首古诗,读准每一个字音。
2.教师组织学生展开小组合作,相互检测古诗朗读情况。
3.教师指名朗读古诗,集体纠正读错的字音。
4.教师将学生容易读错的生字集中板书在黑板上,组织学生展开小组合作,识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些生字。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 全册 导学案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导学案第一单元本组教材以“春天”为主题来选编教学内容。
《古诗二首》《找春天》《开满鲜花的小路》《邓小平爷爷植树》从不同角度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时,要继续夯实朗读、识字、写字等学段的基本目标,同时要让学生在入情入境的朗读中,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积累语言。
本单元还安排了语文园地一,包括“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我爱阅读”。
让学生在课外实践中感受春天的美好,激发学生对春天、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1.认识54个生字;会写3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找春天》《古诗二首》。
3.通过品读课文,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所描绘的情境,感受春天的美景以及课文所蕴含的主旨。
4.初步感知课文语言的优美,能积极参与找春天的实践活动,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1.认识54个生字;会写34个字。
复习、巩固常用的识字方法,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发现汉字规律。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古诗二首》…………………………………………………………………………………………2课时2.《找春天》……………………………………………………………………………………………2课时3.《开满鲜花的小路》…………………………………………………………………………………2课时4.《邓小平爷爷植树》…………………………………………………………………………………2课时语文园地一……………………………………………………………………………………………… 2课时教学本组课文时,要让学生通过充分朗读,感受春天的美丽,激发学生对春天、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同时要继续夯实朗读、识字、写字等学段基本目标,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发现汉字规律,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1.古诗二首1.制作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师)2.搜集描写春天的诗句。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1《古诗二首》导学案设计

二、初读课 文,学习生字 ( 用时: 20 分 钟)
1. 教师组织学生自由朗读两首 古诗,读准每一个字音。 2. 教师组织学生展开小组合 作,相互检测古诗朗读情况。 3. 教师指名朗读古诗,集体纠 正读错的字音。 4. 教师将学生容易读错的生字 集中板书在黑板上,组织学生 展开小组合作, 识记这些生字。 5. 教师利用生字卡片,组织学 生开火车认读生字, 巩固字音。 6. 教师组织学生在小组内展开 扩词活动,并选择喜欢的词语 说完整通顺的句子。 7. 教师组织学生自由朗读两首 古诗。
教师指导 1. 教师板书课题,直接入课。 2. 教师组织学生诵读两首古 诗,并针对古诗节奏做适当指 导,要在正确、流利的基础上 读出古诗的节奏。 3. 教师配乐,组织学生在音乐 中诵读两首古诗。 ( 一 ) 理解《村居》 1. 教师引导学生仔细品读《村 居》,一边读一边想:如果请你 为《村居》画一幅插图,你会 画什么? 2. 教师引导学生再次仔细读一 读诗句,想一想:我们在画这 些事物的时候应该把它们画成 什么样? 3. 教师组织学生集体交流,并 相机进行诗句意思指导: 第一句:二月,村子前后青草 渐渐发芽生长, 黄莺飞来飞去。 第二句: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 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 抚摸着堤岸,水汽烟雾般地凝 聚着。杨柳似乎为这浓丽的景 色所迷醉了。
插图时,还可以画什么?
还可以画几只小燕子。
6. 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诵读
6. 学生诵读古诗。
古诗。
1. 课件出示田字格中的 8 个生 1. 学生逐一观察生字,找一找哪些
字,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特点,
生字的笔画容易写错,交流后再商
抓住难写的笔画进行交流。
议记住易错笔画的好方法。
2. 课件将 8 个生字容易写错的
新部编二年级下册语文《咏柳》课前导学单

1《古诗二首》——《咏柳》学习任务单
学习任务一:理解题意,了解诗人。
1.理解题意,知道咏就是歌颂赞美的意思。
2.介绍诗人贺知章,了解诗人。
自我评价:
学习任务二:流利朗读,学习字词。
1.欣赏古诗,初步感知。
2.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注意停顿,最好能读出古诗的韵味。
3.认读词语:碧玉化妆丝绦丝带裁出剪刀
4.通过近义词对比,理解“绿丝绦”的词义。
5.书写生字“绿”。
自我评价:
学习任务三:理解诗意,体会感情。
1.知道“碧玉”、“妆”的字义,理解“碧玉妆成一树高”的诗意。
感受柳树的美。
2.知道“万条”、“绿丝绦”,体会诗句“万条垂下绿丝绦”中诗人丰富的想象力。
3.理解“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的诗意和写作手法,展开想象,思考“春风这把剪刀还可以裁出什么?”感受诗人对春天、对柳树的喜爱之情。
4.多种形式朗读练习。
自我评价:
学习任务四:背诵古诗,拓展诵读。
1.配乐背诵《咏柳》。
2.拓展借柳树来歌颂春天的诗句。
3.了解柳树在古诗词中的其他意向及特点,与家长一起搜集与柳树相关的诗句。
自我评价:。
部编语文教材二年级下册古诗二首《村居》导学案

部编语文教材二年级下册古诗二首《村居》导学案学习目标:1.图文结合,在感受春天的诗情画意中学会认5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2. 学习《村居》,初步了解诗歌的意思,想象春天田野的美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课前导学:1.查字典自学本课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借助工具书了解字义。
2.读熟古诗,搜集作者的相关资料。
一、知识链接1.写作背景清咸丰年间,政府政治腐败。
一心想通过科举考试踏上仕途的高鼎怀才不遇,和众多的心高志远却失意人生的读书人一样——苦闷彷徨。
一天,在朋友的邀请下,郁郁寡欢的高鼎去村郊散心解闷。
乡村的二月是最生气勃勃的季节。
阳光娇艳明媚,空气清新润朗。
泥土中散发着绿草的清香,鹅黄淡绿的草儿被风儿梳理得柔顺鲜润。
蓝天碧空如洗,把整个田野映衬得更加亮丽生动。
莺儿在天地间自由自在地飞翔。
听到它们发出悦耳得鸣叫声,高鼎得心情一下子变得轻盈愉快起来。
他沿着堤岸漫步。
河边的杨柳像善舞的女孩子,在春风中一会儿扭动着苗条的腰身,轻盈得曼舞;一会又用她们那柔软纤细的枝叶去轻拂堤岸------草青、水静、柳绿、莺飞,好一幅江南乡村风景图啊!高鼎完全沉醉在这美好的春色中了。
“放得高些,再高些!”忽然,高鼎听到了孩子们的嘻笑声。
循声望去,只见几个放学早归的小童,正趁着和暖的春风,忙着放风筝呢。
已经有一只风筝飞上天空,那是孩子们自己用纸糊成得老鹰风筝。
高鼎被乡村孩子们无拘无束的欢笑声所感染,举头凝望天空中随风高飞得风筝,他发现:风筝竟有着与乡村山水及孩子们的欢笑声一样的悠游自在!看着这群天真烂漫的孩子,高鼎心中的不快一扫而光,他按耐不住激动的心情,诗兴大发,随即吟诵出了流传千古的七言绝句《村居》。
一瞬间,他领悟到了陶渊明为何会放弃功名,归隐山村的那一份恬淡的心境,心也不由得向往和热爱起这乡村安逸无忧的生活了。
2.作者作品高鼎,清代后期诗人。
字象一,又字拙吾,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
高鼎生活在鸦片战争之后,大约在咸丰年间(1851~1861),其人无甚事迹,其诗也多不合那个时代,一般人提到他,只是因为他写了一首有关放风筝的《村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古诗二首预习任务单
《村居》预习任务:
任务一:初识古诗,认读生字。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试着读出七言诗的节奏。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任务二:了解作者和古诗的创作背景。
高鼎: (1851~1861),清代后期诗人。
字象一,又字拙吾,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
高鼎生活在鸦片战争之后,大约在咸丰年间,其人无甚事迹,其诗也多不合那个时代,一般人提到他,只是因为他写了一首有名的有关放风筝的《村居》诗(《村居》是一首七言绝句)。
著有《拙吾诗稿》。
任务三、学习书写“诗、村、童”。
童展笔顺:第九笔横,第十笔竖
任务四、查资料(书上做笔记)
纸鸢:
任务五、读古诗,看插图,想象诗中描写的景物。
诗中描写了()()()()()()()景物。
用()在书上圈出
任务六、知识点推送(书上做笔记)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写景)
拟人修辞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写人)
《村居》描写的是()季节,表达诗人对春天来临的()。
任务七、试背诵。
《咏柳》预习任务:
任务一:初识古诗,认读生字。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试着读出诗的节奏。
注意读音:妆绦裁
任务二:了解作者和古诗的创作背景。
贺知章,(约659年—约744年),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汉族,唐代著名诗人、书法家,越州永兴人。
少时就以诗文知名。
为人旷达不羁,有“清谈风流”之誉。
盛唐前期诗人,又是著名书法家。
任务三、学习书写“碧、妆、绿、丝、剪”。
绿展笔顺:右边八笔丝的偏旁:横(一)
任务四、查资料(书上做笔记)
咏:碧玉:丝绦:
任务五、读古诗,看插图,想象诗中描写的景物。
诗中歌咏了()这种事物,所以称为“咏物诗”,比如骆宾王的《》。
任务六、知识点推送(书上做笔记)
仅《全唐诗》已存咏物诗6262首,其中初唐504首,盛唐746首,中唐1455首,晚唐3557首。
咏物诗最多的在晚唐时期。
任务七、试背诵。
任务八、完成课后题。
“读一读,填一填”“读一读,记一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