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各大知名房企销售业绩盘点
地产排名0325

2011中国500强房企测评结果出炉新浪房产2011/3/22 18:43:42提要:3月23日,2011中国房地产500强测评成果发布会暨500强峰会在北京中国大饭店举行,“转型、创新、责任”成为本次峰会主题。
《2011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500强测评研究报告》由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与中国房地产测评中心联合发布,旨在分享领先企业成功经验,整合全产业链核心资源,探讨房地产业转型与发展。
2010年百强房企销售总额为1.41万亿元,占总销售额26.9%新浪房产(微博)讯3月23日,2011中国房地产500强测评成果发布会暨500强峰会在北京中国大饭店举行,“转型、创新、责任”成为本次峰会主题。
《2011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500强测评研究报告》由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与中国房地产测评中心联合发布,旨在分享领先企业成功经验,整合全产业链核心资源,探讨房地产业转型与发展。
同日发布的榜单还包括《2011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500强建材采购首选品牌测评研究报告》及2011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综合实力10强等系列测评榜单。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秘书长、中国房地产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苗乐如现场发言,近500家房地产企业与会。
苗乐如:对中国房企2010年的全面总结与经验透视中国房地产业协会秘书长、中国房地产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苗乐如表示,此次的测评成果发布是对中国房地产企业综合实力的年度综合测评,也是对房企2010年的全面总结与经验的透视,从而可以清晰地把握市场脉搏,有助于房企发展战略与经营模式的调整和优化,有助于提升房企应对未来变化局面的能力,有助于房企携手共进迎接“十二五”开局,推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据了解,此次测评较以前做了一些新的探索,首先充分考虑了2011年乃至“十二五”期间房地产市场形势发展、行业转型、结构调整以及时代要求,展示了成长型企业有效适应市场形势调整结构、加快转型、保持较快发展速度的成效;其次,测评充分体现了国家宏观调控和产业政策导向,除反映企业规模的总资产等指标外,还考虑了新开工面积、竣工面积、租赁经营、新材料新技术运用等内容,加重了销售面积在企业规模中的比重;再次,此次测评提高了体现企业社会责任指标的权重,强调了企业参与住房保障建设、税收贡献、社会捐赠等内容,以使测评结果更加完整,为促进房地产业调整转型和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深圳2011年一手房销售龙虎榜

2011年《深圳楼盘成交龙虎榜》【中海康城国际荣获成交量冠军,纯水岸荣获成交金额冠军;万科地产量价双冠军】2011年《深圳楼盘成交龙虎榜》来源:深圳房地产信息网新闻与研究部作者:吴上锦张粉层【注】本龙虎榜的成交数据来源于深圳市国土资源和房产管理局网上“销售公示”的“已签预售合同”数据,由于统计口径略有不同,可能与政府最终公布的成交数据存在一定的误差,本龙虎榜仅代表深圳房地产信息网观点。
本数据由深圳房地产信息网监测、收集、整理并撰写成文,排位依据为项目的成交面积。
目录1、2011年深圳各区新房成交汇总2、2011年楼盘成交龙虎榜之全市TOP102.1全市成交量TOP102.2全市成交金额TOP103、2011年楼盘成交龙虎榜之开发商TOP103.1开发商成交量TOP103.2开发商成交金额TOP104、2011年楼盘成交龙虎榜之宝安区TOP104.1宝安区成交量TOP104.2宝安区成交金额TOP105、2011年楼盘成交龙虎榜之龙岗区TOP105.1龙岗区成交量TOP105.2龙岗区成交金额TOP106、2011年楼盘成交龙虎榜之南山区TOP106.1南山区成交量TOP106.2南山区成交金额TOP107、2011年楼盘成交龙虎榜之福田区TOP107.1福田区成交量TOP107.2福田区成交金额TOP108、2011年楼盘成交龙虎榜之罗湖区TOP108.1罗湖区成交量TOP108.2罗湖区成交金额TOP109、2011年楼盘成交龙虎榜之盐田区TOP109.1盐田区成交量TOP109.2盐田区成交金额TOP1010、2011年楼盘成交龙虎榜之商业TOP1011、2011年楼盘成交龙虎榜之写字楼TOP101、2011年深圳各区新房成交汇总根据深圳房地产信息网的监测,2011年深圳全市共成交32020套新房住宅,成交面积2731861平方米,成交均价19000元/平方米。
各行政区方面,龙岗区成交1194245平方米/13421套,占总量的43.7%,成交均价14700元/平方米,宝安区成交978033平方米/11655套,占总量的35.8%,成交均价17300元/平方米,南山区成交335919平方米/3688套,占总量的12.3%,成交均价35200元/平方米,盐田区成交103181平方米/1294套,占总量的3.8%,成交均价19500元/平方米,福田区成交92077平方米/1541套,占总量的3.4%,成交均价30100元/平方米,罗湖区成交28406平方米/421套,占总量的1.0%,成交均价25000元/平方米。
中国房产企业前十名

中国房产企业前十强1.万科地产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0002),成立于1984年5月,是目前中国最大的专业住宅开发企业,也是股市里的代表性地产蓝筹股。
总部设在广东深圳,至2009年,已在20多个城市设立分公司。
2010年公司完成新开工面积1248万平方米,实现销售面积897.7万平方米,销售金额1081.6亿元。
营业收入507.1亿元,净利润72.8亿元。
这意味着,万科率先成为全国第一个年销售额超千亿的房地产公司。
这个数字,是一个让同行眼红,让外行震惊的数字,相当于美国四大住宅公司高峰时的总和。
在企业领导人王石的带领下,万科通过专注于住宅开发行业,建立起内部完善的制度体系,组建专业化团队,树立专业品牌,以所谓“万科化”的企业文化(一、简单不复杂;二、规范不权谋;三、透明不黑箱;四、责任不放任)享誉业内。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4年5月,是目前中国最大的专业住宅开发企业。
2008年公司完成新开工面积523.3万平方米,竣工面积529.4万平方米,实现销售金额478.7亿元,结算收入404.9亿元,净利润40.3亿元。
万科认为,坚守价值底线、拒绝利益诱惑,坚持以专业能力从市场获取公平回报,是万科获得成功的基石。
公司致力于通过规范、透明的企业文化和稳健、专注的发展模式,成为最受客户、最受投资者、最受员工、最受合作伙伴欢迎,最受社会尊重的企业。
凭借公司治理和道德准则上的表现,公司连续六次获得“中国最受尊敬企业”称号,2008年入选《华尔街日报》(亚洲版)“中国十大最受尊敬企业”。
万科1988年进入房地产行业,1993年将大众住宅开发确定为公司核心业务。
至2008年末,业务覆盖到以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三大城市经济圈为重点的31个城市。
当年共销售住宅42500套,在全国商品住宅市场的占有率从2.07%提升到2.34%,其中市场占有率在深圳、上海、天津、佛山、厦门、沈阳、武汉、镇江、鞍山9个城市排名首位。
2011年北京房地产报告

2011年住宅成交创近3年最低值 较2010年下跌2万套
据搜房网数据监控中心统计,2009年北京住宅成交179042套,2010年成 交111046套,至2011年仅成交91078套,2011年住宅成交创下近3年最低值。 从2011年各月的成交数字来看,仅有1月、12月住宅成交量高于1万套,211月成交量均丌足万套,且有5个月住宅成交量仅在5000套左史波劢。
单位:套 25000 74.42% 20000 59.52%
住宅成交套数对比
100.00% 80.00% 60.00% 40.00%
15000 4.98% 10000 17.18% -16.42% -28.41% -40.49% -56.03% 0 1月 2月 3月 4月 2011年 5月 6月 2010年 7月 8月 2009年 9月 环比 10月 11月 12月
单位:套 135000 130000 125000 120000 115000 110000 105000 100000 95000 90000 85000 80000
2011年住宅库存走势
2010年住宅库存走势
【 2011年北京住宅报价分析】
搜房网数据监控中心监测到的329个北京在售住宅项目中, 2011年12月28日报价不年内刜次相比,有175个住宅项目采叏 了调整销售价格的策略,卙在售楼盘总数的53.5%。 其中72个住宅项目降价促销,103个楼盘逆市涨价,价格 下调住宅项目同比2010年更是激增三倍。 购房者或因限购令都纷纷加入到了楼市观望的队伍中,开 収商也因为库存压力或打折或团购,或涨价或降价,采叏各种 营销方式回暖楼市,但从2011年北京住宅总的报价情况来看, 楼市限购令的出台使得整个住宅市场都处在重新摸索整合资源 的过渡时期。
2011年中国房地产销售额百亿企业榜

金融街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130
30
方兴地产(中国)有限公司
125
31
复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25
32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
124
33
SOHO中国有限公司
118
34
合景泰富地产控股有限公司
115
35
荣盛房地产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114
36
首创置业股份有限公司
110
37
合生创展集团有限公司
101
193
19
融侨集团
185
20
深圳华侨城股份有限公司
170
21
华夏幸福基业投资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165
22
北京首都开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153
23
佳兆业集团
153
24
金科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43
25
新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142
26
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
134
27
恒盛地产控股有限公司
133
28
金辉集团
131
2011年中国房地产销售额百亿企业榜
内容简介:在中国指数研究院监测的重点企业中,截至2012年1月4日的监测结果显示,万科、恒大、中国海外发展等37家企业2011年销售额突破百亿,与上年相比,百亿房企阵营的实力持续壮大。
企业名称
销售额(亿元)
销售面积(万平方米)
1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1215
1075
287
11
雅居乐地产控股有限公司
315
311
12金地(集团)股份Fra bibliotek限公司309
2011年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金额TOP20(20120202)

2011年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金额TOP20榜单排名公司名称2011年销售面积2011年销售金额2010年销售金额销售额同比增长率2011年销售目标2011年目标完成率(万平方米)(亿元)(亿元)(亿元)1万科集团10751215102618.5%140086.8% 2万达集团64690266136.5%800112.8% 3恒大集团122080452752.5%700114.8% 4绿地集团80877665019.4%110070.5% 5保利地产65073266010.9%515142.1% 6中海地产55870854529.9%650108.9% 7碧桂园68743233030.9%430100.5% 8龙湖集团32938333613.9%40095.7% 9华润置地30036622661.9%300122.0% 10雅居乐301315295 6.8%37085.2% 11世茂房地产24431526917.1%36087.5% 12富力地产226300321-6.4%32093.9% 13绿城中国159300522-42.5%55054.5% 14金地集团212290280 3.6%40072.5% 15远洋地产20326521423.8%30088.3% 16中信地产196255282-9.6%N/A N/A 17招商地产12221014346.9%200105.0% 18融创中国119192N/A N/A183105.0% 19融侨集团146185N/A N/A N/A N/A 20华侨城7518011655.2%180100.0%注: 1. 房企排名以“2011年销售金额”降序排列;2. 万达数据源引自《万达集团2011年工作总结》,其它房企数据采集自市场公司开信息(更精确数据以各企业年报为准);3.“销售额同比增长率”列中,红色字体为增长率超过30%,蓝色字体为负增长;4. “2011年度目标完成率”列中,红色字体为达到或超额完成,蓝色字体为未完成;5. 未知信息以“N/A”标注;6. 万达商业地产研究部搜集整理。
2011年全国房地产开发和销售情况

2011年全国房地产开发和销售情况一、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情况2011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61740亿元,比上年增长27.9%,增速比上年回落5.3个百分点,比1-11月回落2个百分点。
其中,住宅投资44308亿元,增长30.2%,增速比1-11月回落2.6个百分点,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为71.8%。
2011年,东部地区房地产开发投资35607亿元,比上年增长27.2%,增速比1-11月回落1.3个百分点;中部地区房地产开发投资13197亿元,增长25.5%,增速回落3.7个百分点;西部地区房地产开发投资12936亿元,增长32.8%,增速回落2.1个百分点。
2011年,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50.80亿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5.3%,增速比上年回落1.2个百分点,比1-11月回落2.6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施工面积38.84亿平方米,增长23.4%。
房屋新开工面积19.01亿平方米,增长16.2%,增速比上年回落24.4个百分点,比1-11月回落4.3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14.60亿平方米,增长12.9%。
房屋竣工面积8.92亿平方米,增长13.3%,增速比上年提高5个百分点,比1-11月回落9.0个百分点;其中,住宅竣工面积7.17亿平方米,增长13.0%。
2011年,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4.10亿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6%,增速比上年回落22.6个百分点,比1-11月回落0.4个百分点;土地成交价款8049亿元,下降1.9%,而上年为增长59.3%,1-11月为增长4.3%。
二、商品房销售和待售情况2011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0.99亿平方米,比上年增长4.9%,增速比上年回落5.7个百分点,比1-11月回落3.6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增长3.9%,办公楼销售面积增长6.2%,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面积增长12.6%。
商品房销售额59119亿元,增长12.1%,增速比上年回落6.8个百分点,比1-11月回落3.9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额增长10.2%,办公楼销售额增长16.1%,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额增长23.7%。
2011中国房企百强

2011中国房地产百强开发企业总榜单中国房地产百强开发企业总榜单中国房地产百强开发企业总榜单中国房地产百强开发企业总榜单由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所、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和中国指数研究院三家机构共同主办的“2011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研究成果发布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隆重举行1、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2、中国海外发展有限公司3、保利房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4、绿地集团5、绿城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6、恒大地产集团有限公司7、龙湖地产有限公司8、合生创展集团有限公司9、金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0、北京首都开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11、广州富力地产股份有限公司12、中信房地产股份有限公司13、华润置地有限公司14、远洋地产控股有限公司15、SOHO中国有限公司16、首创置业股份有限公司17、广东珠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18、金科地产19、新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20、江苏苏宁环球集团有限公司21、金融街控股股份有限公司22、招商局地产控股股份有限公司23、复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4、合景泰富地产控股有限公司25、恒盛地产控股有限公司26、卓越置业集团有限公司27、杭州滨江房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8、农工商房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9、北京金隅嘉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30、佳兆业集团控股有限公司31、阳光100置业集团有限公司32深业集团有限公司33、上置集团有限公司34、建业地产股份有限公司35、四川蓝光和骏实业股份有限公司36、青岛海尔地产集团有限公司37、天津市房地产开发经营集团有限公司38、宁波银亿集团有限公司39、金辉集团有限公司40、宝龙地产控股有限公司41、鑫苑(中国)置业有限公司42、沿海绿色家园集团43、福星惠誉房地产有限公司44、旭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45、方圆地产控股有限公司46、上海爱家豪庭房地产集团发展有限公司47、厦门禹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48、重庆协信控股(集团)有限公司49、上海景瑞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50、建发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51、上海三盛宏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52、福建正荣集团有限公司53、上海城开(集团)有限公司54、武汉地产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55、花样年集团(中国)有限公司56、河南正商置业有限公司57、重庆东原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58、浙江昆仑置业集团有限公司59、浙江佳源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60、联发集团有限公司61、上海中房置业股份有限公司62、百步亭集团有限公司63、深圳香江控股股份有限公司64、深圳市富通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65、广州颐和集团有限公司66、海亮地产控股集团有限公司67、武汉三江航天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68、龙光地产股份有限公司69、上海市上投房地产有限公司70、名流置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71、云南俊发房地产有限责任公司72、杭州开元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73、上海证大房地产有限公司74、广西东方航洋实业集团有限公司75、融信(福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76、上海三湘股份有限公司77、杭州宋都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78、福晟集团有限公司79、浙江金龙房地产投资集团有限公司80、天津津滨发展股份有限公司81、广东利海集团有限公司82、中大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83、中骏置业控股有限公司84、重庆光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85、浙江广厦股份有限公司86、莱蒙国际集团有限公司87、上海保集(集团)有限公司88、深圳市光耀地产集团有限公司89、青岛伟东置业有限公司90、重庆市兴茂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91、宁波奥克斯置业有限公司92、浙江祥生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93、奥宸地产(集团)有限公司94、泽科集团95、深圳市合正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96、力高(中国)地产有限公司97、重庆长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98、莱茵达置业股份有限公司99、广州百嘉信集团有限公司100、保亿置业集团有限公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各大知名房企销售业绩盘点
元旦过后,中国房企2011年的销售成绩单,开始陆续揭开盖头。
1月4日,万科、恒大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发布的2011年的销售业绩显示,龙头房企在调控年表现依然抢眼。
其中,万科2011年累计实现销售面积1075.3万平方米,销售金额1215.4亿元,较去年(同比)分别上涨20%、12%;恒大2011年实现合约销售面积1219.9万平方米,销售额803.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4.7%、59.4%。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企业研究中心总经理周建成称,万科、恒大这种高周转模式,在2011年非常占优,“2011年市场情况并不太好,因为限购、限贷政策,精品路线受到压制,而高周转模式的产品受限购的影响比较小,采取这种战略的房企销售情况也就比较好。
”
“高周转”的胜利
所谓“高周转”,在周建成看来,具体来说应该是“标识清楚,标准化、快速复制、资金高周转”,“这类企业走的是快速复制的路线,快速周转,快速滚动,产品周转模式和资金模式非常匹配,更主要的是与2011年的市场环境相匹配。
”
中国房产信息集团最新发布的《2011年度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TOP50》亦称,“高周转”型房企在2011年的销售表现更胜一筹,“去年销售金额榜前八位均为高周转企业”。
这前八名几乎囊括了内地一线房企,包括万科、恒大、绿地、保利、中海、万达、碧桂园和龙湖。
中房信在报告中分析,高周转必然会以牺牲利润率作为代价,但从整体效率上来看,周转率的提升弥补了利润率的降低,并且提升程度远远大于利润率的下降幅度,没有降低净资产回报率。
在开发商看来,“高周转”策略在2011年更为适用。
银亿集团销售总监王士章分析,采取高周转模式的房企做到了大规模,这样一来市场占有率就提高了。
在目前情况下,优先选择追求规模、追求市场占有率,是企业重要的战略选择,因为有了规模以后市场机会就会越多,企业既可以继续扩大规模,又可以提高利润率,可进可退。
“高周转能带来大规模、高市场占有率,符合当下房地产市场。
追求利润率的多数是中小型企业,五十强的企业多数都是高周转的。
”王士章说。
当高端遭遇调控
不过,坚守利润本身未必是错的。
上海宝华集团副总裁杨健分析,即便没有调控,作为房企来说,也会有高周转和固守利润这两种策略选择。
前者就是快进快出,周期较短;后者稳扎稳打,项目开发不是很多,做一个是一个,这和企业的资金要求有一定关系。
“像绿城、仁恒都是采用高回报的做法,而高周转的主要是一些上市公司,一般项目体量比较大,价格比较适中或偏低。
”杨健说,固守利润的企业对资金要求比较高,抗风险能力较差,如果销售不畅,资金回笼就会遇到问题。
绿城在2011年的遭遇,或许恰属此类。
此前的2011年12月29日,绿城以10.4亿元出售地王项目“外滩国际金融中心8-1地块”10%的股份,给SOHO中国(0410.HK)。
绿城中国首席财务长、董秘冯征称,“外滩8-1地块”的10%股权,是该公司近期出让的首个项目。
冯征透露,绿城中国需回笼50亿元,以充裕现金流,预计还会有项目“成功出让”。
环境因素不容小觑。
周建成认为,固守利润的经营模式,其实走的是精品路线,像绿城、星河湾,在2011年的市场环境下就非常不幸。
周建成说,这种战略模式不能说是错的,因为精品走的是高端路线,不强调快速复制,资金周转率也比较低,赶上去年的限购环境,因此做高端产品的房企,销售业绩在2011年是非常不理想的。
而新城集团总裁助理黄超则认为,其实高周转与固守利润并不是绝对和一成不变的,新城有的项目也是固守利润的,“不同的项目情况不一样,这与具体项目的具体情况息息相关,因此不能把高周转或固守利润称为模式。
”
“今年很多房企会撑不住”
不过,王士章强调,优先追求利润率的企业,扩张慢,周转慢,虽然净利高,但市场占有率低,项目少,未来的市场空间、增值空间也将会变得更小。
王士章分析,未来几年房企更需要快进快出,因为市场会越来越集约化。
王士章说,近几年,行业集中度程度越来越高。
2007年时销售过百亿的企业才10家左右,2008年变成了二十几家,现在过百亿的企业是41家。
虽然在调控,但行业集中度越来越高。
上述中房信的报告同样显示,2011年全国前十强企业市场份额达到10.43%,较2010年上升了0.32个百分点,但与2010年1.97个百分点的增长相比明显萎缩。
周建成预计,再经过一段时间,排名前十的房企所占的市场份额会上升到30%左右。
而2012年,至少前半年的并购、重组会更多,很多企业会撑不住。
周建成进一步说,对于行业来说,这是行业成熟的表现。
目前整个行业有6万多家企业,过于庞大。
王士章亦称,“目前集约化的空间还是很大。
在海外房地产行业发展比较成熟的地方,行业集中度都很高,比如香港6家企业就占领了70%~80%的份额。
小的房企很少。
预计2012年房地产行业并购重组的情况也会越来越多。
”
黄超同样认为,2012年行业内的并购、重组现象会越来越多,并购重组的规模会越来越大,随着调控的深入,行业内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情况将会加剧。
“如果现行调控政策下,中小房企的融资瓶颈难以解决,新进入房地产行业的企业将会越来越少。
”黄超分析,一些小的房企因无力开发,从而将手上的项目转让,接手的一定是规模大的、实力更强的企业,这些企业因为实力雄厚,即便眼前的项目不赚钱,未来仍然有发展的空间。
据周建成介绍,2010年全国房地产企业较2009年减少了17.5%,如果每年都按照这个速度,十年后全行业将只剩下3000-6000家企业。
而就2010年的情况看,当年各行业中,房地产行业的并购占比是最大的,“眼下的情况是并购的速度一年比一年快,愈演愈烈,全国都是这样。
”
但王士章也提到,对消费者来说,集约化程度过高会使价格慢慢形成垄断,或者有形成价格联盟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