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一维数组+冒泡排序

合集下载

课件-冒泡排序算法的数组实现.ppt

课件-冒泡排序算法的数组实现.ppt


for j=5 to 3 step -1

if R(j) < R(j-1) then 交换R(j) 和R(j-1) 的值
• 第三次冒泡排序〔i =3 ), j从5到4

for j=5 to 4 step -1

if R(j) < R(j-1) then 交换R(j) 和R(j-1) 的值
• 第四次冒泡排序〔i =4 ), j从5到5
5 3 3 3 33 3 3 3 44
3 5 5 5 55 5 5 5 55
算法分析
• 第一次冒泡排序〔i =1 ), j从5到2

for j=5 to 2 step -1

if R(j) < R(j-1) then 交换R(j) 和R(j-1) 的值
• 第二次冒泡排序〔i =2 ), j从5到3

for j=5 to 5 step -1

if R(j) < R(j-1) then 交换R(j) 和R(j-1) 的值
程序代码
当i从1 到4变化时 每次j从5到 i+1 R( j) < R( j-1),那么交换它们
• For i=1 to o i+1 step -1 ’每次j从5到 i+1

本学期考试成绩都出来了,对于总分前
三名发放奖学金。我们需要设计程序,对全
班同学成绩按总分排序。
那我们应该如何做?要解决这个问题, 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排序算法。
排序问题引入
• 排序:为了将一组杂乱的数据变成一组有序 的数据
冒泡法排序〔Bubble sort〕
• “冒泡法排序〞又叫“起泡法排序〞,是一 种比较简单、易懂的交换排序方法,它通过 相邻元素进行比较和交换,逐步将一个无序 序列排列为一个有序序列。

2014年本科插班生考试《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试卷

2014年本科插班生考试《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试卷

韩山师范学院2014年本科插班生考试试卷教育技术学专业 C语言程序设计试卷(A卷)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C语言的标识符必须以________或________开头。

2.C语言程序的执行是从________函数开始。

3.fgets函数的作用是从指定文件读入一个________。

4.表达式13%10的结果是________。

5. 若有定义:int a[3][5];则数组a中共有________个元素。

行下标的下界是________,行下标的上界是________。

6. 若x=3,y=2,则 x|y<<2的结果是___________。

7.数据的输入输出是针对________而言的。

1. 一个C程序的执行是从__________A.main()函数开始,直到main()函数结束B.第一个函数开始,直到最后一个函数结束C .第一个语句开始,直到最后一个语句结束D .main()函数开始,到最后一个函数结束 2. 一个C 程序是由__________。

A .一个主程序和若干子程序组成 B .一个或多个函数组成 C .若干过程组成D .若干子程序组成3. 下面不正确...的字符串常量是_________。

A. 'abc'B. "12'12"C. "0"D. " "4.以下结果为整数的表达式(设有int i;char c;float f;)_________ A.i+fB.i*cC.c+fD.i+c+f5. 设char ch;以下正确的赋值语句是_________ A.ch= '123’; B.ch= '\xff ’; C.ch= '\08’;D.ch=”\”;6. 设int m=1,n=2,则m=n 的值是_________ A.0B.1C.2D.37. 如下程序的执行结果是_________main() {int n=1,m=2;printf("%d %d ",++n,m++);} A.2 1B.1 2C.2 2D.1 18. 设int a=1,b=2,c=3; 则表达式a==c||a+b>=c 的值是__________ A. F B. 0 C. 1 D. T9. C 语言对嵌套if 语句的规定是:else 总是与 __________ 配对。

数组冒泡排序的原理

数组冒泡排序的原理

数组冒泡排序的原理
数组冒泡排序是一种基础的排序算法,它的原理是通过比较相邻
两个元素的大小来不断交换它们的位置,从而将较大(或较小)的数
不断“冒泡”到数组的最后(或最开始)的位置。

具体来说,它的实
现过程如下:首先将数组中的第一个元素与第二个元素比较,若它们
前后顺序不正确就交换它们的位置;然后将原先的第二个元素与第三
个元素比较,同样如果前后顺序不正确就交换它们的位置;依此类推,直到将整个数组中的元素比较完毕。

这样一次比较后,数组中最后一
个元素一定是最大(或最小)的元素。

接下来再次进行相邻元素的比
较和交换,但此时不包括已经排好序的最后一个元素,而是从头开始
到倒数第二个元素。

重复这个过程直至整个数组排序完成。

因为每次
通过比较和交换都使得一个元素到达了自己应该在的位置,所以这个
算法称为“冒泡排序”。

冒泡排序 ppt课件

冒泡排序 ppt课件

稳定排序
冒泡排序是一种稳定的排序算法 ,相同元素的相对位置不会改变

冒泡排序的缺点
时间复杂度高
冒泡排序的时间复杂度为O(n^2),在数据量大时 效率较低。
易受数据分布影响
如果待排序数据集已经部分有序,冒泡排序的性 能会受到影响。
交换操作频繁
冒泡排序需要多次遍历数据,进行大量的交换操 作。
其他排序算法的比较
01
选择排序
选择排序的时间复杂度也是O(n^2),但它的空间复杂度为O(1),且在
数据量较大时比冒泡排序略快。
02
插入排序
插入排序的时间复杂度同样是O(n^2),但它的空间复杂度也是O(1)。
在数据量较小或部分有序的情况下,插入排序的性能优于冒泡排序。
03
快速排序
快速排序是一种分治算法,其平均时间复杂度为O(nlogn),远优于冒
冒泡排序 PPT 课件
目录
• 冒泡排序简介 • 冒泡排序算法实现 • 冒泡排序的时间复杂度分析 • 冒泡排序的优缺点比较 • 冒泡排序的应用实例 • 总结与展望
01 冒泡排序简介
什么是冒泡排序
冒泡排序是一种简单的排序算法,通过重复地遍历待排序的 序列,比较相邻的两个元素,若它们的顺序错误则交换它们 ,直到没有需要交换的元素为止。
终实现数组的有序排列。由于其算法简单且稳定,冒泡排序在某些场景下是高效的。
冒泡排序在字符串匹配中的应用
总结词
基础、适用
VS
详细描述
在字符串匹配中,冒泡排序可以作为算法 的一部分,用于对字符数组进行排序。通 过将待匹配的字符串与模式串中的字符进 行比较和交换,冒泡排序可以帮助算法更 快地找到匹配项或排除不可能的匹配。尽 管冒泡排序在字符串匹配中的效率不是最 高,但由于其简单易实现,仍被广泛使用 。

什么是冒泡排序?什么是选择排序?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

什么是冒泡排序?什么是选择排序?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

什么是冒泡排序?什么是选择排序?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1.冒泡排序原理: 相邻的两个单位,⽐较存储的数据。

如果第⼀个单元的数据较⼤,就将两个相邻单元交换存储数据。

过程: 从起始单元开始⽐较,第⼀次循环,会选择出⼀个最⼤值,放在数组所有单元的最后; 之后,每次循环,都会⽐较出⼀个本次循环的最⼤值,放在当前参与⽐较单元的最后; 之前已经⽐较选出的单元,不会参与下⼀次⽐较。

优化: (1)最后⼀个单元已经通过倒数第⼆个单元参与⽐较了,因此最后⼀个单元就不⽤参与单次循环了。

(2)之前⽐较出的最⼤值,不再参与下⼀次的⽐较 (3)n个单元只要循环⽐较n-1次就可以,最后就⼀个单元时不⽤再循环⽐较。

核⼼: 交换存储的数据,两个相邻的单元⽐较数据⼤⼩,第⼀个单元数值较⼤就交换两个单元存储的数据。

var arr = [30, 33, 13, 2, 1];for (j = 0; j <= (arr.length - 1) - 1; j++) {for (var i = 0; i <= (arr.length - 1) - 1 - j; i++) {if (arr[i] > arr[i + 1]) {var middle = 0;middle = arr[i];arr[i] = arr[i + 1];arr[i + 1] = middle;}}}console.log(arr);2. 选择排序步骤: (1)先定义循环的起始位置默认为最⼩值所在位置,从起始位置下⼀个位置开始执⾏循环。

(2)如果有位置上的数值⼩于存储索引位置上的数值,就存储这个位置的索引值。

(3)循环结束后⽐较存储的索引是否是起始位置索引,如果不是就交换两个位置上的数值,会将本次循环的最⼩值,放置在循环的起始位置上。

(4)再执⾏多次循环完成排序。

核⼼ : 找到最⼩值的索引,再与起始位置交换数值。

优化 : (1)之前⽐较的数值不参与⼀次标记 (2)2 n个单元,只要⽐较n-1次 var arr = [5, 4, 3, 2, 1];//外层循环,最后剩下的那个数已经是最⼤的了因此就不⽤参与循环了,循环的次数要-1for (j = 0; j <= (arr.length - 1) - 1; j++) {//我们默认起始位置是最⼩值var min = j;//默认起始位置是最⼩值,⽐较的时候只需要从下⼀个开始⽐较就可以了for (i = j + 1; i <= arr.length - 1; i++) {//让min存储最⼩值的数组下标if (arr[min] > arr[i]) {min = i;}}//如果这个数组下标不是起始的数组下标//就交换min中存储的索引下标对应的数值和 j索引下标应的数值if (min != j) {var middle = 0;middle = arr[j];arr[j] = arr[min];arr[min] = middle;}}console.log(arr);总结:选择排序: (效率⾼) 如果发⽣⼤⼩顺序问题,只是做赋值索引的操作。

冒泡排序算法

冒泡排序算法

编辑ppt
6
观察原数据与第一、二趟排序后的数据
序号 1 2 3 4 5 6 7 8 数据 49 38 65 97 76 13 27 49
序号 1 2 3 4 5 6 7 8 数据 38 49 65 76 13 27 49 97
序号 1 2 3 4 5 6 7 8 数据 38 49 65 13 27 49 76 97
第二趟排序的步骤: 序号 1 2 3 4 5 6 7 8 数据 38 49 65 7163 172367 274769 4796 97
38<494,保9<持65不,6保变5<持7不67,6变保>1持3不,7交6变>换27位, 置交76换7>64位<99置,7交, 保换持位不置变
经过第二趟排序,实把现第了二什大么的目数的沉?到倒数第二个位置了!
编辑ppt
i:= i +1
否 i >7

j:=j+1

j>7是
结束 12
思考交流:
在我们刚才的算法流程图中,每一趟的排序
我们都进行了7次,是否每一趟的排序都需 要进行7次比较呢?
那么现在请你对我们刚才画出的算法流程图
进行优化,设计出更好的流程图避免不必要 的工作。
编辑ppt
13
观察原数据与第一、二趟排序后的数据
49>384,9交<换65位, 6保置5<持9不7,变保9持7>不796变7,>交139换,7交>位29换置7,>位交49置换, 交位换置位置
第经对一过比趟第原排 一数序 趟据, 排经一序过共,第一进把趟行最排了大序多的,少数实次沉现比到了较最什? 底么了目!的?
编辑ppt

C++数组、冒泡排序

C++数组、冒泡排序
大连理工大学 盘锦校区基础教学部
12
第十讲——数组、冒泡排序
数组初始化
3. 在对全部元素赋初值时,可以不指定数组长度; 例: double a[5] = {0.0, 1.0, 2.0, 3.0, 4.0}; 可以写成: double a[] = {0.0, 1.0, 2.0, 3.0, 4.0};
注意:后者,{}中有 5 个数,系统会自动定义数组a 的长度为5;但若定义的数组长度与提供初值个数不相 同,则数组长度不能省略;
大连理工大学 盘锦校区基础教学部
13
第十讲——数组、冒泡排序
数组初始化
注意: int array1[5] int array2[5] int array3[5] int array4[5]
大连理工大学 盘锦校区基础教学部
29
第十讲——数组、冒泡排

冒泡排序程序
// 外层循环 // 内层循环
大连理工大学 盘锦校区基础教学部
30
第十讲——数组、冒泡排序
数据交换
数据交换分析:
tmp = array[i]; array[i] = array[i+1]; array[i+1] = tmp; 考虑问题:用函数实现数据交换?
大连理工大学 盘锦校区基础教学部
17
第十讲——数组、冒泡排序
数组应用例子
大连理工大学 盘锦校区基础教学部
18
第十讲——数组、冒泡排序
数组应用例子
大连理工大学 盘锦校区基础教学部
19
第十讲——数组、冒泡排序
数组应用例子
切一刀
切二刀
切三刀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切四刀
令 q(n) 表示切 n 刀能分成的块数,由上图可知

信息学奥赛数据结构之一维数组

信息学奥赛数据结构之一维数组

信息学奥赛数据结构之一维数组一维数组(One-Dimensional Array)是数据结构中最简单的一种,它是一组连续的相同类型的数据元素的有序集合。

每个数组元素可以通过索引来访问,索引从0开始。

一维数组的定义方式为:数据类型数组名[数组大小]。

一维数组的特点有以下几点:1.数组元素的类型必须相同,即数组中的每个元素的数据类型都是相同的。

2.数组的大小是固定的,一旦数组定义完成,其大小就无法改变。

3.数组元素是连续存储的,可以通过索引来访问和修改对应位置的元素。

4.数组的下标从0开始,最大下标为数组大小减一、例如,一个大小为N的数组的下标范围为0到N-1一维数组的应用非常广泛,特别是在算法和程序设计中。

下面介绍一些常见的一维数组的应用场景。

1.在数学和物理计算中,一维数组可以用来存储和处理一组数据,例如存储学生的考试成绩、存储地区的气温变化数据等。

2.在图形学中,一维数组可以用来表示和操作图像数据。

一个存储图像的一维数组可以通过索引来访问和修改每个像素的颜色值。

3.在排序和算法中,一维数组被广泛应用。

例如,冒泡排序、选择排序和插入排序等算法都需要通过遍历一维数组来比较和交换元素的位置。

4.在动态规划中,一维数组被用来保存中间结果。

通过遍历数组的方式,可以计算出最终答案。

5.在模拟和游戏开发中,一维数组可以用来存储和操作游戏中的角色和道具信息。

通过索引和修改数组元素,可以实现对游戏场景的操作。

一维数组的操作包括访问元素、修改元素、插入元素和删除元素等。

例如,要访问数组中的第i个元素,可以使用数组名加上索引i的方式来访问,例如arr[i]。

要修改数组中的元素,可以直接使用赋值语句来修改,例如arr[i] = value。

要插入一个元素,需要先将插入位置后面的元素向后移动一个位置,然后再将要插入的元素放到指定位置。

要删除一个元素,需要先将删除位置后面的元素向前移动一个位置,然后再将数组的大小减一在编程中,为了更方便地操作一维数组,一些编程语言提供了一些数组库或者工具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4用数组方式解决Fibonacci数列问题,求出 Fibonacci数列的前20项存储在数组中,并将数 组内容输出。
分析:定义一个含有20个元素的数组f ,即 int f[20] ; 其中 f[0]=1,f[1]=1, f[n]=f[n-1]+f[n-2] (n≥2)
用一个循环结构:让循环变量n从 2到 20 ,循环体为 f[n]=f[n-1]+f[n-2]
单元七:一维数组的定义及应用
第一个问题是:输入100个学生的“C 程序设计”课程的成绩,将这100个分数从 小到大输出。 第二个问题是输入100个学生的“C程 序设计”课程的期中和期末成绩,算出总评 成绩,总评成绩为“30%×期中成绩 +70%×期末成绩”,计算总评成绩的分数 段情况。
整型 基本类型: 实型 字符型 、 枚举类型
一维数组在内存的存储形式:
int num[5]; num[0]= 12; num[1]= 13;num[2]= 14; num[3]= 15; num[4]= 16;
num num[0] num[1]
12
13 14
200 202
一组变量
num[2]
num[3] num[4]
204
206 208
15
a21
a22
a2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a24
2×4
在C语言中表示数列和矩阵的方法是: 数组:a[0]、a[1]、a[2]、a[3]、a[4]、a[5]
b[0]、b[1] 、 b[2]、b[3]、b[4] c[0][0] 、c[0][1] 、c[1][0] 、c[1][1] d[1][1][1] 、f[2][2][3][4]
16
注意:
(1) 数组的数据类型定义的是每个数组元素的 取值类型。对于一个数组来说,所有数组元素 的数据类型应该都是相同的。 (2) 数组名要符合用户定义字的书写规则,也 就是与普通变量一样。 (3) 在C语言的一个函数中,数组名不能与本函 数的其它变量名同名。 (4)数组长度不能是变量,也不能是或包含变 量的表达式,可以是常量或常量表达式。并且 常量表达式应是整型数,不能是小数 。
#include "stdio.h" void main() { int i,fib[20]={1,1}; /*初始化 printf("\n"); for (i=2;i<20;i++) fib[i]=fib[i-1]+fib[i-2]; for (i=1;i<=20;i++) { printf("%10d",fib[i-1]); if (i%5==0) printf("\n"); /*换行,每行输出5个 */ } }
项目3:学生总评成绩的统计与排序
涉及到的知识点如下:
单元一:while语句的流程以及应用 单元二:do-while语句的流程以及应用 单元三:for语句的流程以及应用 单元四:break、continue语句的应用 单元五:循环结构的嵌套练习 单元六:分支、循环结构的综合应用 单元七:一维数组的定义及应用 单元八:二维数组的定义及应用 单元九:学生总评成绩统计与排序的实现
其中 a,b,c,d,f :称为数组名。 方括号中的数:称为下标 下标是一个数时,也就是数列,称为一 维数组。 下标是两个数时,也就是矩阵,称为二 维数组。还有三维数组、四维数组等。
例如:有五名学生的一组学号: 12、13、14、15、16 int num[5]; num[0]= 12; num[1]= 13;num[2]= 14; num[3]= 15; num[4]= 16; int a,b,c,d,e; a= 12; b= 13;c= 14; d= 15; e= 16;
例【1】学校举行知识竞赛,有10个学生参 赛,请协助老师编写一个程序把成绩打印出 来。 解题步骤: 1、定义一个一维数组存放成绩 2、输出成绩。
代码实现 #include”stdio.h” main() {int i; int student[10]={90,78,67,98,34,56,75,80,50,92}; for(i=0;i<10;i++) printf(“%d”, student[i]); }
一维数组元素的输出
一维数组元素的输入
for(i=0 ; i<10 ; i++)
printf (“%d ”, a[i ]) ;
}
例 :用数组方式读入5个整数,并求和。 #include "stdio.h" main() { int i,data[5],sum=0; printf("\nPlease enter 5 integer:"); for (i=0;i<5;i++) scanf("%d",&data[i]); for (i=0;i<5;i++) sum=sum+data[i]; printf("Sum is %d\n",sum); }
数组类型
C语言的 数据类型
构造类型:
结构体类型 公用体类型
指针类型
空类型
什么构造类型? 所谓构造类型是指由基本类型数据按 一定的规则组成的,是用户自己按规则定 义的,数组是构造类型之一。 什么是数组? 在数学中我们学过数列、矩阵的概念, 数列通常表示为:a1 、a2 、a3、….、an 矩阵通常表示为: a11 a12 a13 a14

例【2】将例【1】中的10个学生的竞赛成绩从键盘输 入,计算出平均分,将平均分输出到屏幕上。 #include”stdio.h” #define SIZE 10 main() { int i,student[SIZE],sum=0,AVG; for(i=0;i<SIZE;i++) scanf(“%d”,&student[i]); for(i=0;i<SIZE;i++) sum= sum+student[i]; AVG=sum/ SIZE; printf(“the average is:%d”, AVG); }
定义数组中元 素的取值类型 定义数组 中元素的 个数
注意:数组长度只能是常量。
数组中的每个成员称为数组的一个 “数组单元”,保存在其中的数据值称 为“数组元素”,数组对象的整体有一 个名称,这个名称表示整个数组。
例如: int data[5]; 说明整型数组data,有5个元素。 float b[10],c[20]; 说明单精度浮点型数组b,有10个元素;单 精度浮点型数组c,有20个元素。 char string[20]; 说明字符型数组string,有20个元素。
一维数组的初始化 初始化是指在数组定义时给数组元素赋予 初值。 一维数组初始化的一般形式是: 数据类型说明符 数组名[数组长度]={数值,数 值,... 数值};
7.4
int data[5]={1,2,3,4,5}; 注意: (1) 允许初始化一部分元素,而不是全部。 int data[5]={1,2}; (2) 初始化数组时,允许省略数组的长度。 int data[]={1,2,3,4,5}; 与int data[5]={1,2,3,4,5};是完全等价的。 (3) 初始化数组时,不能对整个数组初始化。 例如,int data[5]=1;
单元七:一维数组的定义及应用
7.1 一维数组的定义 数组是具有相同数据类型的变量集,并拥 有共同的名字。 从概念上来说,数组是一组变量,这组变量 应该满足下列条件: (1) 具有有相同的名字 (2) 具有相同的数据类型 (3) 在存储器中连续存放
每个数组在使用之前都需要定义。 定义数组的语法是: 数据类型说明符 数组名[数组长度];
程序段一: #define Size 5 main() { int a[Size],b[Size+10]; /*正确 … } 程序段二: main() { int n=5; int data[n]; /*错误 …… }
*/
*/
7.2
一维数组的引用 引用数组单元的一般形式为: 数组名[下标] 数组下标从0开始,可以是整型变量或整型 表达式,但不能是浮点型的变量或浮点型表达 式;并且下标不能大于[数组长度-1],因为 超过部分没有被定义过,是不能正确使用的。 例如:data[4]、data[i+j]、data[i++]都是合 法的引用方式。

#include <stdio.h> #define SIZE 10 main() 例 3读10个整数存入数组,找出其中最大值和最小值 { int x[SIZE],i,max,min; printf("Enter 10 integers:\n"); for(i=0;i<SIZE;i++) 步骤: { printf("%d:",i+1); 1. 输入:for循环输入10个整数 scanf("%d",&x[i]); 2. 处理: } (a) 先令max=min=x[0] max=min=x[0]; (b) 依次用x[i]和max,min比较(循环) for(i=1;i<SIZE;i++) 若max<x[i],令max=x[i] { if(max<x[i]) max=x[i]; 若min>x[i],令min=x[i] if(min>x[i]) min=x[i]; 3. 输出:max和min } printf("Maximum value is %d\n",max); printf("Minimum value is %d\n",min);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