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例分析隧道拱部裂缝加固
隧道质量缺陷整治技术交底(U型裂缝)

工程名称隧道缺陷整治
接受交底
班组
交底项目衬砌拱部U型裂缝整治
(隧整2-10)
交底
日期
内容:
拱部U型裂缝根据施工现场查看,依据裂缝开口和断面形式,分类确定回填注浆、锚喷网加固及凿槽补嵌等整治措施。
方法如下:
(1)现场人工判断U型裂缝在衬砌截面形成的楔形体的形状,若呈如Ⅰ-Ⅰ断面(一)的“V”型式,一般是衬砌背后存在空洞或不密实,则参照“衬砌与初支间空腔回填处理技术交底”,注浆回填即可;
(2)若裂缝形成的楔形体呈如Ⅰ-Ⅰ断面(二)的倒“V”型式,则存在混凝土剥落掉块风险,参照“锚喷网加固施工技术交底”处理,之前若衬砌背后还存在空洞,还需注浆回填;
(3)若U型裂缝沿施工缝呈狭长状分布,则参照“止水带安装不规范技术交底”进行处理;
(4)若U型裂缝上述条件均不满足,而裂缝宽度大于等于2mm,则按“微小裂纹处理施工技术交底”进行处理。
示意图如下:
交底人:
技术负责人:接受人:
复核:
工程名称隧道缺陷整治
接受交底
班组
交底项目衬砌拱部U型裂缝整治
(隧整2-10)
交底
日期
交底人:技术负责人:接受人:复核:。
隧道拱架变形开裂处理方案.

新建广州至珠海铁路复工SG-5标段隧道工程高岭隧道DK129+770~785段初期支护开裂处理方案中铁六局集团广珠铁路五标段隧道项目部二○一○年六月四日高岭隧道初支收敛变形开裂处理方案一、工程概况及情况概述广珠铁路复工工程SG-5标段高岭隧道位于江门市沙堆镇,隧道全长355米。
高岭隧道起讫里程DK129+625~DK129+980,隧道布置为圆曲线、和曲线和缓直线。
隧道在DK129+625~DK129+980为5‰上坡。
2010年6月4日上午11时项目部人员对DK129+770断面进行监控量测时发现初支后钢拱架相比上次收敛值达到6mm,收敛变形过大加强监控,到下午2时工地作业人员在开挖下台阶DK129+776处,在开挖下台阶的过程中左侧边墙围岩太破碎,加之有渗水,出现塌方,初支外形成空洞,初支有裂缝。
截止此时,高岭隧道上台阶开挖里程至DK129+826,二衬施工里程至DK129+747.4,仰拱施工里程至DK129+765。
下午2时经现场技术人员观测,发生拱架收敛变形及喷混凝土开裂的里程为DK129+770~DK129+785。
隧道停止作业。
工地技术人员及时报告于项目部6月4日下午3时,项目部主管安全副经理朱红超立即赶往工地,查看工地:高岭隧道DK129+776处,在开挖下台阶的过程中左侧边墙围岩太破碎,加之有渗水,出现塌方,约12m3,初支外形成空洞,初支有裂缝1~3cm。
后于下午4点通知监理三分站主管隧道工程师赵宝龙,一行人在查看完工地后在高岭隧道现场召开了紧急工作会分析起因:高岭隧道处于地貌为:丘陵地貌,自然坡度为:20-35度,局部较陡,可达45度,地表植被发育。
以黏土为主组成,含碎块及生活垃圾,处于偏压浅埋段,本段设计为Ⅳ,变更为Ⅴ。
广东地区进入5月份以来雨水较大,致使隧道内水量较大,本地段属于砂岩加泥岩,遇水后极易滑落坍塌,地质条件很差。
并制定了初步现场处理措施和方案如下:6月4日晚,按照现场会的措施,工地立即对出现裂纹的地段进行加设横撑处理。
隧道拱顶渗漏水及裂缝处理方案

隧道拱顶渗漏水及裂缝处理方案隧道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承载着大量的交通流量和货物运输。
然而,隧道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会遇到拱顶渗漏水和裂缝等问题,给交通运输安全和隧道结构稳定性带来威胁。
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制定一套有效的处理方案。
一、渗漏水处理方案1. 检查隧道结构:首先,需要对隧道结构进行全面的检查,确定渗漏水的具体位置和原因。
可以使用无损检测技术,如红外线热成像仪、超声波检测仪等,来确定渗漏水的源头。
2. 寻觅渗漏水的途径:在确定渗漏水的源头后,需要进一步寻觅渗漏水的途径。
可以通过对隧道内部进行压力测试,或者使用颜色标记剂来追踪水流的路径,以确定渗漏水的途径。
3. 渗漏水修复:根据渗漏水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修复措施。
对于小范围的渗漏水,可以使用特种密封胶进行修复;对于大范围的渗漏水,可以使用聚合物注浆技术进行修复。
4. 隧道排水系统的完善:为了避免渗漏水再次浮现,需要对隧道的排水系统进行完善。
可以增加排水沟的数量和宽度,提高排水沟的排水能力,确保隧道内的积水及时排除。
二、裂缝处理方案1. 裂缝检查:首先,需要对隧道内部的裂缝进行全面的检查,确定裂缝的具体位置、形状和原因。
可以使用裂缝检测仪器,如激光扫描仪、摄像机等,来获取裂缝的详细信息。
2. 裂缝修复:根据裂缝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修复措施。
对于小范围的裂缝,可以使用聚合物修补剂进行修复;对于大范围的裂缝,可以使用钢筋混凝土修复技术进行修复。
3. 加固措施:为了增加隧道的结构强度,可以采取加固措施。
可以在裂缝周围加固钢筋,或者使用碳纤维加固材料进行加固,以提高隧道的抗震性能和承载能力。
4. 定期检查和维护:为了确保隧道的长期稳定性,需要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工作。
可以制定定期检查计划,对隧道进行全面的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裂缝问题,确保隧道的安全运营。
以上就是针对隧道拱顶渗漏水及裂缝处理的方案。
通过全面检查、确定问题源头、采取相应的修复措施和加固措施,可以有效解决隧道拱顶渗漏水及裂缝问题,提高隧道的运输安全和结构稳定性。
隧道仰拱施工缝渗水及衬砌开裂处理(技术交底)

关于隧道渗漏水及衬砌开裂的整治方案一、隧道的渗漏水问题经过现场的调查,发现渗漏水部位位于仰拱填充施工缝处、水沟边墙施工缝处、衬砌边墙及拱腰部位,根据现场渗漏情况及借鉴其它线经验,决定采用以引为主的方法处理渗漏水问题。
1、仰拱填充施工缝渗漏水处理方案对于洞口段仰拱填充施工缝有渗漏水部位,沿仰拱填充施工缝走向,先凿宽100mm、深200mm的矩形槽,矩形槽底按2%坡度引至隧道中心水沟,矩形槽底部采用φ80mm的半PVC管扣住,然后用细石砼将PVC管左右空隙填平至仰拱填充表面(剖面图见图1)。
图1.排水沟槽剖面图单位mm对于洞内段仰拱填充施工缝有渗漏水现象且水量较大时,先凿宽100mm、深150mm的矩形槽,矩形槽底按2%坡度引至隧道中心水沟,槽内埋设φ50的透水盲管,然后在槽中用10mm-20mm的洁净碎石填筑至盲管两边并埋住盲管,上方用无纺布通长覆盖、水泥胶封闭,再用细石砼与仰拱填充面找平。
(剖面图见图2)图2.排水沟槽剖面图单位mm对于洞内渗水量不大的区域,先凿宽100mm、深100mm的槽,矩形槽底按2%坡度引至隧道中心水沟,槽底部采用φ100的半PVC管扣住,然后用细石混凝土将PVC管左右空隙填平至PVC管顶部,上方用无纺布通长覆盖、水泥胶封闭,再用细石砼与仰拱填充面找平。
(剖面图见图3)图3.排水沟槽剖面图单位mm2、水沟边墙施工缝渗漏水处理方案根据现场的调查,发现水沟边墙施工缝渗漏水也是因为仰拱填充施工缝渗漏水引起的,和仰拱填充的施工缝渗漏水系是联通的,所以采取的处理措施和上述的方法相同,沿水沟边墙施工缝处理与仰拱填充施工缝处理的排水管路联通,进行综合治理。
(平面图见图4)排水槽布置平面图排水槽布置平面图排水槽布置平面图水沟边墙水沟边墙仰拱填充面施工缝隧道中心水沟隧道中心水沟图4. 仰拱填充及水沟边墙施工缝渗水引排平面图二、衬砌开裂后处理方案经过现场的调查,衬砌的开裂处主要位于环向施工缝处,在个别的综合洞室处也有开裂现象,裂缝较小(均在2mm以内),长度较短(均在1m以内),没有环向、纵向贯通,通过取芯机在裂缝处取的芯样显示,缝的深度在3cm以内,最深处也不到6cm,没有沿衬砌厚度方向贯通,对结构的受立影响微乎其微,经过认真分析后,制定了以下的整改方案。
隧道拱部裂缝病害的施工整治

段 ,首 先 采 用 钢 拱 架 临 时 支 护 加
固。临时钢拱 架与 隧道衬砌 间隙用 枕 木 头 或 薄 木 片 镶 嵌 支 撑 加 固 密
() 照 铁 路 局 下 发 的 《 1按 营业
线施 工安 全管 理实施 细 则》 ,与 有
关 站段 签定 安 全施 工 配合 协议 。 要
架时 , 必须严 格 按 照机 车 车辆 限界 进行搭 建 。进 出作业场 地 由轨 道车
话 科 二圃 铁 技《[
隧 道 拱 部 裂 缝 病 害 的 施 工 整 治
牵 引。
业台车 , 合人工架设 , 拱架 由 配 钢 轨道 车 运进 隧 道安 装 拱架 的 地点 。 供 电段 配合 施 工人 员 , 好 电调 停 要 电命 令 ,接 好地 线 通 知开 工后 , 将 拱 架 抬 到作 业平 板 车 上 , 然后 人 工 安装 。先安 装拱角 , 最后安 装拱 顶 。
地 面上放 出大样 。
镶 嵌 拱 圈架 与 隧 道 衬 砌 间 隙一 依 据设 计文 件 放样 并 制作 永 久性 加
固钢 拱 架一 在安 立永 久 性 钢 拱 架 位 置 处 凿 槽 一 镶 嵌 固 定 钢 拱 架
洞 顶 挂 钢 筋 网 片 一 喷 射 锚 固 混 凝 土一 打眼压浆 。
最 小施工 限界。 52 钢 轨 拱 架 制 作 .
处 的 洞 身混 凝 土 轮 廓 状 况一 依 据 实 际测 量 尺 寸 数 据 放 每 个 临 时 钢 拱架 大 样 图一 依 据 所 放 大样 图制 作 加 工临 时钢拱 架 ( 根据 施工 条件 拱 架 可为五 节 :即拱腿 、拱腰 、 拱 顶、 拱腰 、 拱腿 ) + 一 安装 拱腿一 架 立 _ 拼 装 拱 圈一 枕 木 头 或 薄 木 片 紧 密
隧道拱顶渗漏水及裂缝处理方案

沪昆铁路客运专线长昆湖南段CKTJ-Ⅷ标隧道拱顶渗漏水及裂缝处理方案中铁一局集团沪昆客专长昆湖南段项目经理部二○一四年五月十八日目录一、工程概况..................................................................................................... - 1 -二、编制依据..................................................................................................... - 2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2 -1、隧道渗漏水问题....................................................................................... - 2 -1.1 施工缝及沉降缝渗漏水................................................................ - 3 -1.2 二衬表面渗水................................................................................ - 3 -1.3 电缆槽沟槽底渗水........................................................................ - 3 -2、衬砌裂缝问题........................................................................................... - 3 -3、拱顶掉块(浮浆、空洞、修补)问题................................................... - 4 -四、处理方案..................................................................................................... - 5 -1、渗漏水处理方案....................................................................................... - 5 -1.1 二衬纵向施工缝处渗水(矮边墙纵向施工缝)........................ - 5 -1.2 二衬表面渗水................................................................................ - 6 -1.3 二衬环向施工缝渗水.................................................................... - 8 -1.4 仰拱施工缝渗水............................................................................ - 9 -2、裂缝处理方案......................................................................................... - 10 -2.1 总体施工方案.............................................................................. - 10 -2.2 壁可法裂缝修补工艺.................................................................. - 10 -2.3 质量控制标准.............................................................................. - 13 -3、拱顶掉块(浮浆、空洞、修补)处理方案......................................... - 10 -4、具体问题处理方案................................................................................. - 10 -五、施工注意事项........................................................................................... - 16 -六、工程线安全管理要求............................................................................... - 16 -隧道拱顶渗漏水及掉块、裂缝处理方案一、工程概况2014年4月,广铁集团株洲高铁工务段对我管段进行初步静态验收检查。
隧道初期支护开裂处理方案

新建兰新铁路第二双线LXS-3标东村隧道(DK116+260-DK116+220初支拱部开裂处理方案)编制:复核:审核:中交一航局兰新铁路甘青段项目经理部2013年03月15日目录1 现场施工情况 (1)1.1工程概况 (1)1.2现场施工情况 (2)2 发生开裂情况及原因分析 (4)3 处理方案 03.1工艺流程 03.2土方回填 (2)3.3掌子面支护、封闭.............................................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加设套拱 (2)3.5打设系统锚管 (3)3.6加强监控两侧................................................. 错误!未定义书签。
3.7清除开裂处皱皮、喷平 (6)3.8错开落下导 (7)3.9紧跟二衬、仰拱 (7)4 施工工期 (7)5 质量保证措施 (4)6 安全保证措施 (8)7 应急预案 (10)7.1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11)7.2应急准备与预防措施 (11)7.3外援联系电话 (11)7.4应急物资 (11)东村隧道出口初支拱部开裂处理方案1 现场施工情况1.1工程概况东村隧道出口DK116+260-DK116+220段原设计情况:地层岩性为泥岩夹砂岩,Ⅳ级围岩,采用Ⅳa-1型衬砌支护参数,拱部局部设Φ42小导管超前支护,台阶法施工。
2013年2月28日在施工至掌子面DK116+225时,拱顶及两侧拱腰有砂层,且泥岩胶结差,如下图所示:掌子面地质素描记录表制表单位:中交一航局兰新铁路项目经理部一工区编号:DCCK-344开挖工作面地质描述掌子面岩性为第三系泥岩夹砂岩,节理较发育,风化较弱,随时间会出现掉块现象,岩体破碎,局部夹杂砂层,砂层厚45cm~60cm,应及时做好支护,开挖后及时喷浆防止进一步风化。
附图Ms\Ss泥岩夹砂岩制表:张礼复核:孙银鹏监理工程师:刘国日期:2013年03月07日特申请变更,将DK116+245~DK116+225段变更为:按Ⅳb-1型衬砌支护参数施工,将初期支护钢架加强,全环设1榀/1.0mⅠ20a型钢钢架,为防止钢架落底失稳在上台阶中台阶拱架底部左、右两侧各增设2根Φ42锁脚锚管,单根长4.0米,并与钢拱架进行可靠连接;拱部设Φ42小导管超前预支护,小导管环向间距0.4m,纵向间距3m,单根长4m;采用三台阶法施工。
隧道拱顶渗漏水及裂缝处理方案

隧道拱顶渗漏水及裂缝处理方案一、隧道拱顶渗漏水问题的原因分析1.材料老化:隧道使用时间长,材料会出现老化现象,导致渗漏。
2.地质条件:隧道所处的地质条件可能存在较大的渗透压力,从而导致渗漏。
3.施工不当:施工过程中,如果没有采取正确的防水措施,易造成隧道渗漏。
4.设计缺陷:在隧道设计过程中,未考虑到一些渗漏水问题。
二、隧道拱顶渗漏水处理方案1.现场勘察:对渗漏问题进行现场勘察,找出渗漏的具体位置和原因。
2.渗透试验:对隧道拱顶进行渗透试验,确定渗透压力大小和渗漏路径。
3.渗漏防水材料:根据渗漏程度和渗透压力来选择合适的渗漏防水材料,如聚氨酯、环氧树脂等。
对渗漏部位进行修补。
4.防水层:加固隧道拱顶防水层,对渗漏严重的地方进行加强处理。
5.排水系统:在渗漏部位设置排水系统,将渗漏水快速排出隧道。
6.隧道排水通道:加大隧道排水通道的尺寸,保持排水通畅。
7.定期检测:定期对隧道进行检测,及时发现和处理渗漏问题,防止在渗漏扩大。
1.裂缝勘察:对隧道拱顶裂缝进行勘察,确定裂缝的位置、类型和长度。
2.强度分析:根据裂缝的类型和长度进行强度分析,确定是否需要进行修复。
3.清理裂缝:首先清理裂缝,清除杂物和松散的部分。
4.补强裂缝:根据裂缝宽度和深度,选择合适的补强材料进行补强,如改性聚合物、环氧树脂等。
5.加固处理:对于严重裂缝,需要进行加固处理,可以采用加固带、环氧树脂注浆等方式进行加固。
6.施工质量控制: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控制好加固材料的用量和施工质量,保证加固效果。
7.定期检测:定期对隧道进行裂缝检测,及时发现和处理新出现的裂缝,防止裂缝扩大。
综上所述,隧道拱顶渗漏水及裂缝处理方案主要包括现场勘察、渗透试验、防水材料选择、加固处理、定期检测等步骤。
在处理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措施,加固隧道拱顶,确保隧道的安全运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例分析隧道拱部裂缝加固
摘要:本文作者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某隧道拱部裂缝病害整治过程及施工工艺。
关键词:隧道;拱部;裂缝;加固
Abstract : Combined with the author’s engineering exampl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repair process an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a tunnel arch crack.
Key words: tunnel; arch; crack; reinforcement
施工天窗时间短、隧道长度长、病害距隧道进口远,给隧道病害整治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本文主要介绍了某隧道线隧道拱部裂缝病害整治的施工经验,包括施工方案、施工工艺流程、施工步骤等方面的内容,为今后整治同类病害积累了经验。
某隧道长4363 米,隧道拱部裂缝病害位置在距进洞口+1072—+2378 段范围内。
该区间内施工天窗时间短,隧道长度长,病害距隧道进口远,给隧道病害整治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
因此,如何有效组织施工是病害整治的关键所在,也是施工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1 病害介绍
某隧道全长4363米,施工地段地质情况复杂,围岩节理破碎。
距进洞口+1072—+2378段隧道拱顶混凝土衬砌裂缝严重,且混凝土拱顶局部开裂,掉落混凝土碎块,危及行车安全。
2 方案制定
按照设计单位对该段病害整治文件要求,距洞口+1072—2378段,首先采用钢拱架临时支护加固。
临时钢拱架与隧道衬砌间隙用枕木头或薄木片镶嵌支撑加固密贴,使钢拱架能完全承受隧道衬砌的压力,保证线路行车安全。
然后采用镶嵌钢拱架与洞顶挂网喷锚混凝土的方法进行永久性加固。
3 施工工艺流程
依据设计文件现场确定临时拱架位置→实测每个临时拱架位置处的洞身混凝土轮廓状况→依据实际测量尺寸数据放每个临时钢拱架大样图→依据所放大样图制作加工临时钢拱架(根据施工条件拱架可为五节:即拱腿、拱腰、拱顶、拱腰、拱腿)→安装拱腿→架立拼装拱圈→枕木头或薄木片紧密镶嵌拱圈架与隧道衬砌间隙→依据设计文件放样并制作永久性加固钢拱架→在安立永久性钢拱
架位置处凿槽→镶嵌固定钢拱架洞顶挂钢筋网片→喷射锚固混凝土→打眼压浆。
4 施工步骤
4.1 施工前准备
4.1.1 按照铁路局下发的《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实施细则》,与有关站段签定安全施工配合协议,要求供电段配合单位及时安排接触网工区降低承力索的高度。
4.1.2 利用行车间隙时间,确定钢拱架安装位置,标出钢拱架的安装位置线,整理人行道、水沟、电缆槽管路等,清理好钢轨拱架底脚。
4.1.3 利用施工天窗点在钢拱架安装位置两侧边墙上钻孔,预埋固定件。
预埋件的外露部分不得侵入最小施工限界。
4.2 钢轨拱架制作
4.2.1 临时钢拱架制作必须按照加固断面的实测数据进行加工制作,永久钢拱架制作按设计图纸尺寸进行制作加工。
4.2.2 制作时,先在平整的水泥地面上放出大样。
4.2.3 根据弯制弧度制作一个钢轨弯制台,利用弯制台将钢轨弯制成符合弧度要求的形状。
4.2.4 钢拱架成型后必须与水泥地面上的大样图进行校验,验收合格后方可安装使用。
4.3 施工作业台车的搭设
搭建拱架施工作业台车脚手架时,必须严格按照机车车辆限界进行搭建。
进出作业场地由轨道车牵引。
4.3.1 搭建轨道车平板上拱架施工作业台车脚手架时,必须选在无电区进行,如若有电,必须与有关部门联系停电后,再进行搭建作业。
4.3.2 轨道车可选择离施工点最近,按车务部门有关规定能存放、停留车辆的车站作为发、接车站,封闭点时运行至施工地点,施工完毕放回车站。
4.3.3 轨道车的存放,轨道车按路局的有关规定进行存放。
4.4 临时钢拱架架设
钢拱架安装架设必须在封锁区间内施工。
利用施工天窗封锁点时,必须按照《铁路工务安全规则》进行施工防护。
按照铁路局下发的《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实施细则》有关规定,配合单位的配合人员到场后方可开始作业。
钢拱架架设后,应认真检查施工限界,符合限界要求,达到放行列车条件后方可开通线路,放行列车。
架设采用钢拱架作业车配合人工架设。
4.4.1 边立柱的架设
利用施工天窗时间封锁施工区间,并按《铁路工务安全规则》要求设置驻站和工地防护。
供电段配合施工人员要好电调停电命令,接好地线,通知开工后,将钢拱架底脚放在立柱底脚位置处,人力固定底脚。
提升钢拱架,调整方向、距离,使钢拱架就位,用铁线将立柱与固定锚杆联结牢固,钢立柱底脚应互相联结,纵向垫木用扒锯钉牢,保证钢拱架立柱稳定。
4.4.2 拱顶安装
4.4.2.1 拱顶安装时必须在施工天窗封锁点内进行。
使用拱架施工作业台车,配合人工架设,钢拱架由轨道车运进隧道安装拱架的地点。
供电段配合施工人员,要好电调停电命令,接好地线通知开工后,将拱架抬到作业平板车上,然后人工安装。
先安装拱角,最后安装拱顶。
4.4.2.2 两侧钢拱架均就位后,调整钢拱架使顶部对正,上好夹板,临时拱架的底脚垫好抄手木楔。
钢拱架与衬砌间的空隙用木楔填充塞紧。
钢拱架底脚与基底间用水泥砂
浆填塞密实。
4.4.2.3 重复上述作业,架设第二排钢拱架。
4.4.2.4 两排钢拱架间,用钢筋螺杆拉紧,并撑紧木杆。
已架设钢拱架排数较少时,最外排的两个钢拱架可用斜木支撑,防止变位倾倒。
但斜木支撑必须与隧道边墙紧切,固定牢固,确保线路开通后的行车安全。
4.5 隧道永久加固
4.5.1 利用临时钢拱架安全支护的保护作用,在临时钢拱架中间,隔三榀临时拱架开一榀永久拱架沟槽。
沟槽的几何尺寸,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施工。
4.5.2 沟槽按要求凿好,经检查合格,立即安装永久钢拱架。
拱架安装到位后锚杆固定,预留好挂网铁件。
沟槽用喷射干硬性细石混凝土的方法进行填充加固。
4.5.3 依次循环,直至永久钢拱架沟槽凿除、拱架安装完毕。
4.5.4 待干硬性细石混凝土强度大于百分之八十以上时,拆除临时钢拱架,依据设计文件,在挂网加固范围内,按设计要求的厚度尺寸,凿除挂网范围内的原隧道混凝土表面。
表面凿除合格后,按照设计数量、孔径、深度要求,打挂网锚杆孔,并锚固锚杆。
4.5.5 按设计要求制作的钢筋网片,依据隧道的形状,把钢筋网片挂在凿除过的混凝土表面上,利用锚杆的固定作用把钢筋网片焊接牢固,保证线路开通后的行车安全。
4.5.6 按设计喷浆厚度,在挂网处喷射干硬性细石混凝土。
4.5.7 待干硬性细石混凝土强度大于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时,按照设计要求,在喷射细石混凝土的范围内,打压纯水泥浆的孔眼,对原隧道衬砌的混凝土墙后进行压浆处理,压浆压力达到设计要求压力时为止。
4.5.8 供电段配合人员按照有关要求恢复承力索到标准高度位置。
4.6 清理施工现场
4.6.1 处理压浆孔表面,使施工范围内的混凝土表面美观。
4.6.2 清理施工现场的杂物,整理、养护线路。
4.6.3 恢复施工时被损污的各种标志,要求正确、齐全、清晰、美观。
6 结论
原隧道加固时拱圈制作是依照竣工文件所标注尺寸进行加工制作,拱圈制作成型后安装部位的误差大,不易密贴;采用现场实测尺寸后,按照实际测量尺寸制作的拱圈,安装时比较密贴,受力均匀,支撑效果好。
按照该工艺流程施工,工地的施工防护、安装拱圈、凿槽、挂网、喷射混凝土、打眼压浆等作业有序,组织严密,能较好地保证行车和施工安全,工期、质量、经济效果十分明显。
参考文献:
[1] 朱永全.隧道工程[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7.
[2] 林才奎.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施工安全和保障技术[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10.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