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古诗三首》PPT课件

合集下载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4、古诗三首》(山行 赠刘景文 夜书所见)课件PPT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4、古诗三首》(山行 赠刘景文 夜书所见)课件PPT

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说说诗中所描绘 的美景。
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蜒 伸向山顶,在白云飘浮的地方 有几户人家。我停下来欣赏这 枫林的景色,那火红的枫叶比 江南二月的花还要红。
前面老师已经对这首古诗进行了详细的讲 解,接下来请同学们开启你的智慧之门,探究 以下问题。
诗中哪一句最能体现诗人对红叶对秋季的 喜爱之情?为什么?
【诗意】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 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的菊花的 花枝,还在傲寒斗霜。一年中最好的 景致,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橙黄橘 绿的秋季啊!
方法:把四句诗的意思连贯表达出来。
结构梳理
赠 刘
秋末的特征 荷尽无叶 菊残傲霜
鼓励友人
景 文
收获的季节
橙子金黄
积极向上
橘子青绿
诗人苏轼的眼中,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是 一个更能带给人们希望的季节。
代表作有《阿房宫赋》《遣怀》 《樊川文集》等
探究读
根据指导,朗读课文,探究下列问题: 《山行》这首诗描写
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从 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朗读指导
朗读《山行》时,语调舒缓, 注意停顿,最后三个字读时略加 重突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自由读诗文,找找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写出了山 路的绵长。
形象表现出白 云升腾、缭绕和飘 浮的动态,也说明 山之高。
从“白云生处有人家”一句中的“有人 家”,你能联想到什么?
“有人家”让人能联想到炊烟袅袅、鸡 鸣犬吠的乡野生活,让所见 之景充满生气,同时又照应 了前一句中的“石径”。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公开课PPT课件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公开课PPT课件
傲君橙橘
骄傲 君子 橙子 橘子
赠刘景文 [宋]苏 轼
读准节奏哦!
荷 尽/已 无/擎 雨 盖 ,
菊 残/犹 有/傲 霜 枝 。
一 年/好 景/君 须 记 ,
最 是/橙 黄/橘 绿 时 。
➢ 诗中描写了哪些秋天的景物呢?拿起笔来圈一圈吧。
赠刘景文 [宋] 苏 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借助插图背诵古诗。
板书设计
赠 刘 景 文
荷尽 凋落 菊残 傲霜 橙黄橘绿 丰收
色生 彩机 鲜勃 明勃
夜书所见
晚上 写 所看到的
shào
[宋]叶绍翁
作者简介
shào
叶绍翁 南宋人,江湖派
诗人,多写田园风光,代表作
《游园不值》。
➢自读古诗,读准字音。
夜书所见
shào
[宋]叶绍翁
xiāo
萧萧梧叶送寒声,
萧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带来阵阵寒 意,诗人独自一人行走在江边。假如你就是 客居他乡的叶绍翁,看到此情此景,你会产 生什么样的心情?又会想到什么呢?
郁闷,孤独。思念 家乡,思念家乡的亲人。
江上秋风动客情。 思乡之情
江上的秋风让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想象画面,读出诗人的思念。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tiǎo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tiǎo
挑 促织
逗蟋蟀。
注释
② [挑] 用细长的 东西拨弄。
③[促织] 蟋蟀, 也叫蛐蛐。
多音字
tiǎo(挑逗) (挑战)
挑 tiāo(挑选) (挑水)
料想,猜想。
篱笆。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课件(共39张PPT)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课件(共39张PPT)
际上也起着写景衬托的作用。
古诗主题
《山行》是一首明艳、充满生气描写和赞
美深秋山林风景的秋景诗。作者以丰富的想象,
生动的描写,凝炼的语言写的是在“山行”途
中目之所及的景物,表达了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作者简介
苏轼
(1037~1101)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
竖向笔画端正,横画均匀。上下中心对齐,重心安稳。
学写字
学写字
书写技能:“文”点画居中,横画宜短,撇与点交叉处正对上点。“刂”竖
画短,竖钩长,两笔端正,间距适中。
学写字
书写技能:“”点撇间距适中;三横画平行均匀,竖画居中。“皿”呈扁
形,竖向笔画间距均匀,两边竖向中稍斜,底横宜长。
学写字
书写技能:“艹”横画稍长,两竖居中,稍向中斜。“匊”撇短,横折钩下
过前后映衬,已经为描写枫林
铺平垫稳,蓄势已足,于是水
到渠成,引出了第四句,点明
爱好枫林的原因。
“霜叶红于二月花”,把
第三句补足,一片深秋枫林美
景具体展现在我们面前了。是
全诗的中心,是诗人浓墨重彩、
凝聚笔力写出来的。不仅前两
句疏淡的景致成了这艳丽秋色
的衬托,即使“停车坐爱枫林
晚”一句,看似抒情叙事,实
tiǎo 挑战、挑灯
朗读古诗
在山中行走
题目
这首诗写的
是诗人在山
中行走时所
看到的风景。




作者简介
杜牧
(803-852)
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
人)。精通兵法,有政治才能,诗文都写得很好,
诗以七绝最为出色。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

三年级上册语文-4《古诗三首(夜书所见) 》人教部编版 PPT课件

三年级上册语文-4《古诗三首(夜书所见) 》人教部编版 PPT课件

课堂演练
1.连一连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写枫林 写枫叶特有的美 写山,写山路 写云,写人家
课堂演练
2.填空。 《赠刘景文》是描写 秋 季的景色,作
者是抓住 败荷 、 残菊 、 橙黄 、 橘绿 四种 景物来描写的。
课下作业
1.《山行》中,“霜叶红于二月花” 把秋天之美描写得胜过春天,在你的生活 体验中,是否也感到秋天的某一处胜过春 天呢?动笔写一写吧。
课下作业
2.请你动笔画一画“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所描述的画面。
词语听写
学完课文, 一起来听写吧。
老师要开始报啦, 同学们听仔细了, 小手动起来!
1.经 典 电 磁 理 论很 容易解 释原子 的稳定 性. 2.根 据 经 典 电 磁理 论,电 子绕原 子核转 动时, 电子会 不断释 放能量 ,最后 被吸附 到原子 核上.
3.根 据 经 典 电 磁理 论,原 子光谱 应该是 连续的 . 4.原 子 的 核 式 结构 模型彻 底否定 了经典 电磁理 论. 5.高 温 物 体 发 出的 光通过 物质后 的光谱 上的暗 线反映 了高温 物体的 组成成 分. 6.同 一 种 物 质 的线 状谱与 吸收光 谱上的 暗线, 由于光 谱的不 同,它 们没有 关系. 7.让 学 生 进 一 步体 会物理 规律是 在接受 实践检 验的过 程中不 断地发 展和完 善的。
重难点解析
夜书所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写所思念的景象。
节候迁移,景物变换,最容易引起旅人的乡 愁。作者客居异乡,静夜感秋,写下了这首情思 婉转的小诗。
重难点解析
重难点1
风声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4《古诗三首》课件PPT(完美版)三年级上册语文部编

4《古诗三首》课件PPT(完美版)三年级上册语文部编

人教版 语文 三年级 上册
同音易混字
橙 chéng

字义:红和黄合成的颜色。如:橙黄。 组词:(橙色)(橙子)(橙黄橘绿)
字义:水清。如:澄清。 组词:(澄清)(清澄)(正本澄源)
运用:山橙园飘香,一条澄清的小溪从园中穿过,处处风景如画。 这条小溪的水很澄清。
人教版 语文 三年级 上册


傲 橘
“霜叶红于二月花”中的“红于” 可以换成“红如”吗?为什么?
不可以。“红如”指霜叶和二月花一样 “红”,而“红于”用了对比的手法, 写出了枫叶在经历风霜之后,颜色比二 月的花还要艳丽夺目的特点。这也是作
我会读
jìnɡ
xié zènɡ
liú
石径 倾斜 赠送 姓刘
cán
yóu
ào jūn
残败 犹如 骄傲 君子
chénɡ
橙黄

橘色
tiǎo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挑动
人教版 语文 三年级 上册
易错音
读读下面的词语,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赠. ( zhèng
径. (
jìng

zèn√g )
jìn )
橙. (
chéng

céng )
寒山:深秋时节的山。
石径:石子小路。
诗意:沿着弯弯曲曲的石子小路登上远处深秋时节 的山,在白云生出的地方有几户人家。
人教版 语文 三年级 上册
“远”字写出山路的绵长;
远上寒山石径斜,
“斜”字照应句首的“上”字, 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由于坡度 不大,故可乘车游山。
人教版 语文 三年级 上册
白云生处有人家。
人教版 语文 三年级 上册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精品课件(共125张PPT)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精品课件(共125张PPT)

你知道下列事物在古诗中的文化意蕴吗? 菊花 橘树 竹子 梅花
清高、 坚强
美满、 坚贞
正直、 坚韧
你还知道哪些?
高洁、 坚强








夜书所见
晚上写。 书,写。
[宋]叶绍翁
叶绍翁 字嗣(sì)宗,号
靖逸,南宋诗人。他是江湖派诗 人,诗以七言绝句最佳。主要作 品有《游园不值》《嘉兴界》 《四朝闻见录》等。
对照课文插图细细品味,诗中描绘了 哪些景物?
荷尽
橙黄
菊残
橘绿

荷尽已无擎雨盖
生机勃勃
了无生机
凋谢。
荷尽已无擎雨盖
撑起的雨伞。
凄清
比喻 悲伤
菊残犹有傲霜枝
争奇斗艳 迎风傲立
赞美
残败;枯萎。 还,尚且。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不怕霜冻,坚强不屈。
顽强不屈
萧瑟
荷尽已无擎雨盖, 对比
菊残犹有傲霜枝。
突出菊花_傲__霜__斗__寒__的形象,表 达了诗人对菊花的敬__佩__、__赞__美__之情。
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其诗豪放、旷达、俊逸,后人称杜甫 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主 要作品:《阿房宫赋》《江南春》《泊秦淮》 《过华清宫》等。
默读古诗,读准字音,识记生字。
xínɡ
山行
xié
歪斜
hán
寒山
fēnɡ
枫林
jìnɡ
石径
shuānɡ
霜叶
寒径斜霜
上下结构:__寒__、__霜___ 左右结构:__径__、__斜___
学习古诗的方法:
解诗题
读诗文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优秀PPT课件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优秀PPT课件
诗人描写了梧桐叶、秋风、儿童、篱笆、灯火 等景物,抒发了他思念家乡、追忆童年的感情。
层次梳理
梧叶 送 寒声 近处
秋风 动 客情
夜书所见
远处
儿童 挑 促织 篱落 一 灯明
郁闷孤独
对比反衬 更显孤寂
倍感亲切
主旨归纳
《夜书所见》中诗人通过对秋风落叶、小 孩捉蟋蟀、篱笆下的灯火等的描写,抒发了自 己在秋夜里思念家乡的情感。
状元成才路
傲霜凌寒的气概,间接表 状元成才路
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劝勉。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夜书所见 宋 叶绍翁
理解诗题
夜书所见
书:写;所见:所看到的。 夜书所见:夜间把自己所 看到的景象写下来。
作者简介
叶绍翁:字嗣(sì)宗,号靖 (jìnɡ)逸(yì),南宋江湖派诗人, 诗以七言绝句最佳,《游园不值》 最为著名,历来为人们所传诵。
诗歌朗读
夜书所见 [宋]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风声
漂泊在外的人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孤独、思乡之情
诗意:萧萧秋风吹状元动成才路 梧桐树叶,送来 阵阵寒意,状元江成才路 上的秋风让客游在外的 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残荷
残菊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深秋收获季节色彩鲜明而富有生气。
状元成才路
诗意: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 状元成才路
那就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时节。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层次梳理
荷尽无叶
秋末特征 残菊傲霜
赠刘景文
橙子金黄 收获的季节

2024部编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 》PPT课件

2024部编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 》PPT课件

复习内容和方法(二)
二、复习方法:
2 梳理总结:将本学期学习过的知识点进行梳理总结,形成系统化的知识体系,便于学
生记忆和理解。 强化练习:通过听写、默写、练习题等方式进行强化练习,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和掌握。 小组讨论: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学习经验和疑难问题,互相帮助解决问题, 提高学习效果。 个性化辅导: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个性化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和 问题。 评价反馈:及时进行评价和反馈,发现和纠正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帮助学 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⑥生:产生,生出,文中是说形成白云的地方。 ⑦车:轿子。 ⑧坐:因为。 ⑨爱:真爱,留恋。 ⑩枫林晚:傍晚时的枫树林。 ⑪霜叶:枫树的叶子经深秋寒霜之后变成了红色。 ⑫红于:比……更红。本文指霜叶红于二月花。
会写的字
寒径斜霜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译文: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顶, 在白云漂浮的地方有几户人家。
(3)找:另找一首描写秋天的诗,试着理解 ,体会作者的情感。
(4)学:收集杜牧的诗,借助资料进行自学 。
第二课时
《赠刘景文》 作者:苏轼
古时候,有一个人叫刘景文,他是一个有学 问、不怕困难的人。当时他已经50多岁了,可 是却没有受到朝廷的重用,所以他整天闷闷不 乐,心情很不好。他的好朋友苏轼就邀刘景文 到他家里做客,他们一边喝酒一边聊天,苏轼 很想帮刘景文树立信心。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译文:停下来欣赏这枫林的景色,那火红 的枫叶比江南二月的花还要红。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1)画:画一幅画,画出秋天的美景,在图画 中表达自己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云生处有人家
在那飘着白云的地方有 几户人家。
房 —人家 子
白 云
4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远远的山上有一条斜 斜的石头小路,在那飘着 白云的地方有几户人家。
5
枫 叶 | 霜 叶
我从这幅图片中 看到了( )。
霜叶红于二
那红色的枫叶比那 二月的花还要红。
6
y ú
月花
停车坐爱枫晚
29
小儿垂钓
唐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30
叶绍翁:南宋中 期文学家、诗人。 他是江湖诗派诗 人,他的诗以七 言绝句最佳,代 表作《游园不值》 《夜书所见》
31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山行
xí ng 行 远上寒山石径 行走 hᾴng 斜,白云生处 fēn 银 y g 有人家。停车 行
在山林中行走。 jì n xi 杜牧 g é
{
ú
坐爱枫林晚,
2
远上寒山石径斜
远远的山上有一条斜斜的石 头小路。
小 路 | 径
山 —远 山
jì n xi g é
我从这幅图片中看到
3
我从这幅图片中看到 了( )。
全景
24
深秋
25
深秋景
26
会写字

刘 枝 记
27
作业
• 1、把音节补充完整 L j c j ch j 刘 菊 残 君 橙 橘 2、组词。 于( ) 首( ) 枝( ) 3、写上合适的词。 一( )花 一( )歌 一( )枫叶 一( )诗 一( )枪 一( )白云
村居
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扬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fēn g
停下车来欣赏这 美丽的风景。
7
停车|坐爱|枫 林晚,霜叶|红
停下车来欣赏这美丽的 风景,那红色的枫叶比那二 月的花还要红。
8
于|二月花。
山行


远上|寒山|
石径斜, 白云|生处|
9
这首诗写的是( 秋 ), 喜 诗人杜牧( 天 )这个季节。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 欢 我是从 于二月花。 ( )这一句中体会出来 的。(朗读)
10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 径斜,白云| 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
11
我觉得( ) 小朋友读得好,因为 ( )。
12
学了这首诗,我知道了这首 诗的意思是: 远远的山上有一条弯弯曲 曲的石头小路,在那飘着白 云的地方有几户人家。停下 车来欣赏这美丽的枫叶,那 红色》图: 把你们对这首诗的感受全都 画进图里。
14
古诗两首
赠刘景文
15
苏轼图
Sdpjng.gif
16
我会认
• Zèng lí u •赠 刘 • Yóu jūn •犹 君 qí ng 擎 xū 须 jú cán 菊 残 chéng jú 橙 橘
17
理解词义 荷尽
18
擎雨盖
19
傲霜枝
20
菊残犹有傲霜枝
21
秋图
22
正是橙黄橘绿时
23
32
自学提示
(1)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2)图文结合,初步理解古诗,不理 解的地方做好记号。 (3)想象古诗描绘的情景。
33

xiāo
萧条
萧萧


促进
促织


篱笆
篱落
34
字词积累

tiāo tiǎo
挑水 挑战
35


客人
客气
36

luò
落水
落叶
37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38
萧萧梧叶送寒声,
萧萧:风声 送寒声:送来阵阵寒意
江上秋风动客情。
动客情:使客人产生了思念家乡之情
39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40
知有儿童挑促织,
知:料想 挑促织:捉蟋蟀
夜深篱落一灯明。
篱落:篱笆
41
促织 就是 蟋蟀,一种昆 虫。
42
43
44
作业
搜集关于思乡的古诗
4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