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辅导:霍乱发病机制
霍乱是怎么回事?

霍乱是怎么回事?*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霍乱的病理病因,霍乱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霍乱病因*一、发病原因1.病原霍乱的病原为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
霍乱弧菌包括两个生物型:古典生物型(Classical biotype)和埃尔托生物型(EL-Tor bio-type)。
这两种型别除个别生物学性状稍有不同外,形态和免疫学性基本相同,在临床病理及流行病学特征上没有本质的差别。
自1817年以来,全球共发生了七次世界性大流行,前六次病原是古典型霍乱弧菌,第七次病原是埃尔托型所致。
1992年10月在印度东南部又发现了一个引起霍乱流行的新血清型菌株(0139),它引起的霍乱在临床表现及传播方式上与古典型霍乱完全相同,但不能被01群霍乱弧菌诊断血清所凝集,抗01群的抗血清对0139菌株无保护性免疫。
在水中的存活时间较01群霍乱弧菌长,因而有可能成为引起世界性霍乱流行的新菌株。
himada等命名为O139群霍乱弧菌,而且认为它有可能取代O1群霍乱弧菌蔓延到世界各国,尤其是亚、非、拉美各国和地区,这些流行可能标志着第八次霍乱大流行的开始。
O139瑚群霍乱弧菌至今只有一个血清型,由于所分离的新菌株来自沿着孟加拉海湾的城市,故又称为Bengal型,目前这些命名已被“国际腹泻疾病研究中心”所认可。
Albert经过详细研究,将O139霍乱弧菌的病原特征综合如下:①为革兰阴性弯曲杆菌,大小(2~3)μm×0.5μm,单端鞭毛;②O1群霍乱弧菌抗血清不能制动;③在TCBS平板上菌落黄色,TTG A上呈灰色,不透明,中心黑色;④氧化酶、明胶酶试验阳性;⑤发酵葡萄糖、麦芽精、蔗糖、甘露糖,但不产气,不发酵肌醇及阿拉伯糖;⑥赖氨酸、鸟氨酸脱氢酶阳性,精氨酸脱氢酶阴性;⑦能产生吲哚;⑧在无氯化钠或3%氯化钠条件下生长,而8%氯化钠条件下不生长;⑨使羊红细胞溶血,鸡红细胞凝集试验阳性;⑩对多黏菌素B、复方磺胺甲噁唑及对氯苯(O139群霍乱弧菌抑制剂,10μg和150μg)有抗性。
2020年中医执业医师《传染病学》试题及答案(卷十一)

2020年中医执业医师《传染病学》试题及答案(卷十一)一、A11、引起霍乱腹泻的原因是A、内毒素B、肠毒素C、细菌的侵袭力D、菌群失调E、细菌的直接作用2、霍乱患者出现抗菌抗体中的抗凝集素抗体是在病后A、第1日B、第2日C、第3日D、第4日E、第5日3、霍乱大流行最重要的传播形式是A、食物污染B、苍蝇传播C、接触患者D、水源污染E、接触带菌者4、治疗霍乱常用抗菌药物为A、青霉素B、黄连素C、氟哌酸D、复方磺胺甲恶唑E、庆大霉素5、不属于霍乱的临床类型的是A、无症状型B、轻型C、中型D、重型E、暴发型6、霍乱的典型临床表现是A、先泻后吐B、先吐后泻C、只泻不吐D、腹泻伴腹痛E、吐泻同时发生7、霍乱最主要的病理生理改变是A、急性肾功能衰竭B、微循环障碍C、急性心功能不全D、脑功能障碍E、大量水分及电解质丧失8、霍乱最重要的治疗是A、补液B、镇静C、止痛D、降温E、止泻9、关于治疗霍乱补液原则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轻、中型患者可予以口服补液B、中型患者24小时补液量为4000~8000mlC、静脉补液以5:4:1溶液D、重型患者治疗应早期快速静脉补液E、重型患者应积极补钾二、B1、A.保肝为主B.补液为主C.对症为主D.抗菌为主E.抗病毒为主<1> 、治疗霍乱的关键是A B C D E<2> 、慢性乙肝治疗A B C D E2、A.发热,腹痛,腹泻,洗肉水样大便B.发热,腹痛,腹泻,脓血便,里急后重C.腹泻,呕吐,水样大便,无发热,无腹痛D.发热,腹痛,腹泻,水样大便E.低热,腹痛,腹泻,果酱样大便<1> 、急性菌痢典型表现为A B C D E<2> 、霍乱典型表现为A B C D E3、A.骨髓培养B.粪便培养C.血培养D.尿培养E.胆汁培养<1> 、确诊霍乱常用A B C D E<2> 、细菌培养确诊伤寒阳性率最高的是A B C D E4、A.病原体侵入肠黏膜上皮细胞和固有层引起病变B.病原体侵入血流,形成菌血症C.病原体在肠道内产生的毒素与肠黏膜上皮细胞的受体结合致病D.病原体侵入肠黏膜下层引起黏膜下脓肿E.由于病原体的过度繁殖,引起菌群失调<1> 、菌痢的发病机制是A B C D E<2> 、霍乱的发病机制是A B C D E5、A.<400mlB.<200mlC.<500mlD.<80mlE.<50ml<1> 、霍乱中型每日尿量为A B C D E<2> 、霍乱重型每日尿量为A B C D E6、A.家畜B.患者C.蚊虫D.毛蚶E.鼠类<1> 、流行性出血热传染源主要是A B C D E<2> 、霍乱传染源主要是A B C D E7、A.水样便B.蛋花样便C.果酱样便D.柏油样便E.脓血便<1> 、慢性迁延性菌痢大便为A B C D E<2> 、霍乱大便可见A B C D E8、A.<3000ml/日B.3000~4000ml/日C.4000~8000ml/日D.8000~12000ml/日E.>15000ml/日<1> 、霍乱重型患者补液量A B C D E<2> 、霍乱中型患者补液量A B C D E9、A.抗菌治疗B.补液治疗C.糖皮质激素D.静滴氯化钾E.强心治疗<1> 、可减少霍乱腹泻量及缩短排菌时间的治疗是A B C D E<2> 、霍乱中毒性休克用A B C D E10、A.肠毒素B.细胞毒素C.神经毒素D.内毒素E.类毒素<1> 、霍乱的主要致病物质是A B C D E<2> 、流脑的主要的致病物质是A B C D E11、A.呼吸道传染病B.肠道传染病C.人畜共患病D.虫媒传染病E.性传播疾病<1> 、流脑属于A B C D E<2> 、霍乱属于A B C D E一、A11、【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霍乱弧菌分泌霍乱肠毒素引起剧烈腹泻。
新整理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考试辅导-霍乱

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考试辅导:霍乱期可由数小时至5日,以1~2日为最常见。
多数患者起病急骤,无明显前驱症状。
病程一般可分为三期:泻吐期泻吐期多以突然腹泻开始,继而呕吐。
一般无明显腹痛,无里急后重感。
每日大便数次甚至难以计数,量多,每天2000~4000m l,严重者8000m l以上,初为黄水样,不久转为米泔水水样便,少数患者有血性水样便或柏油样便,腹泻后出现喷射性和边疆性呕吐,初为胃内容物,继而水样,米泔样。
呕吐多不伴有恶心,喷射样,其内容物与大便性状相似。
约15%的患者腹泻时不伴有呕吐。
由于严重泻吐引起体液与电解质的大量丢失,出现循环衰竭,表现为血压下降,脉搏微弱,血红蛋白及血浆比重显著增高,尿量减少甚至无尿。
机体内有机酸及氮素产物排泄受障碍,患者往往出现酸中毒及尿毒症的初期症状。
血液中钠钾等电解质大量丢失,患者出现全身性电解质紊乱。
缺钠可引起肉痉挛,特别以腓肠肌和腹直肌为最常见。
缺钾可引起低钾综合征,如全身肌肉张力减退、肌腱反射消失、鼓肠、心动过速、心律不齐等。
由于碳酸氢根离子的大量丢失,可出现代谢性酸中毒,严重者神志不清,血压下降。
脱水虚脱期脱水虚脱期患者的外观表现非常明显,严重者眼窝深陷,声音嘶哑,皮肤干燥皱缩,弹性消失,腹下陷呈舟状,唇舌干燥,口渴欲饮,四肢冰凉,体温常降至正常以下,肌肉痉挛或抽搐。
患者生命垂危,但若能及时妥善地抢救,仍可转危为安,逐步恢复正常。
恢复期少数患者(以儿童多见)此时可出现发热性反应,体温升高至38~39℃,一般持续1~3天后自行消退,故此期又称为反应期。
病程平均3~7天。
目前霍乱大多症状较轻类似肠炎。
按脱水程度,血压、脉搏及尿量多少分为四型。
中型与重型患者由于脱水与循环衰竭严重,一般较易诊断;而轻型患者则多被误诊或漏诊,以致造成传染的扩散。
1.轻型,仅有短期腹泻,无典型米泔水样便,无明显脱水表现,血压脉搏正常,尿量略少。
2.中型,有典型症状体及典型大便,脱水明显,脉搏细速,血压下降,尿量甚少,一日500m l以下。
传染病之霍乱(二)2024

传染病之霍乱(二)引言概述:霍乱,又称为“肆行性霍乱”或“埃尔卡“霍乱”,是一种由霍乱弧菌引起的严重肠道传染病。
在世界范围内,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人受到霍乱的侵袭,给全球公共卫生带来了严重威胁。
本文将对霍乱的发病机制、症状特点、传播途径、预防措施以及治疗方法进行详细的阐述。
正文内容:一、霍乱的发病机制1. 霍乱弧菌的生物学特征2. 霍乱弧菌引起霍乱的机制3. 霍乱的病原菌变异与抗药性的关系4. 人体对霍乱弧菌感染的免疫机制5. 环境因素对霍乱发病的影响二、霍乱的症状特点1. 霍乱的潜伏期和病程2. 典型霍乱的临床症状3. 不典型霍乱的表现特点4. 霍乱的并发症及其严重性5. 霍乱在特定人群中的表现差异三、霍乱的传播途径1. 水源污染和霍乱传播的关系2. 食物污染和霍乱的传播途径3. 霍乱病患者的直接传播4. 霍乱的流行季节和传播路径5. 物体表面和霍乱传播的相关性四、霍乱的预防措施1. 霍乱的卫生教育与宣传2. 饮用水源的净化和消毒3. 食品安全监管与卫生标准建设4. 个人卫生习惯的培养和改善5. 霍乱疫苗的研发与应用五、霍乱的治疗方法1. 霍乱患者的康复护理2. 止泻和补液疗法的应用3. 抗生素在霍乱治疗中的作用4. 利用替代治疗改善霍乱的症状5. 霍乱患者的并发症处理及预防总结:霍乱是一种严重的肠道传染病,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了巨大的健康威胁。
通过本文对霍乱的发病机制、症状特点、传播途径、预防措施以及治疗方法的阐述,可以更好地了解霍乱,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以减少疫情的发生和传播,保障公众健康。
医学概论霍乱2

实验室检查
(一)血常规及生化 (二)尿常规 (三)粪便 1、常规 2、涂片 3、悬滴检查 4、培养 (四)血清免疫学
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诊断依据 1、流行病学资料 发病前1周曾在疫区 活动,并与本病患者及其排泄污染物接 触。 2、临床表现 3、实验室检查
(二)诊断标准 具有下列之一者可诊断为本病: 1、有泻、吐症状,粪便培养霍乱弧菌阳性 者; 2、霍乱流行期间的疫区内,有典型泻吐症 状,迅速出现严重脱水、循环衰竭和肌肉痉 挛者。粪便培养阴性,但血清抗体效价增高4 倍以上; 3、在疫源检索中,粪便培养阳性且前后5天内, 有腹泻症状者,可诊断为轻型霍乱。
(3)尿毒症酸中毒 呼吸增快,神志意识障碍,嗜睡,感觉 迟钝,甚至昏迷。 (4)肌肉痉挛: 呕吐、腹泻 大量盐丧失 低血钠 腓肠肌和腹直肌痉挛。 (5)低血钾: 肌张力减弱,膝反射减弱或消失,腹胀, 可出现心律失常。
3、反应期或恢复期
脱水纠正后,大多数患者症状消失,逐 渐恢复。部分病人,因残存毒素吸收,又出 现发热反应,体温38—39C°,持续1—3天 自行消退。
思考题
1、典型霍乱的诊断依据是什么?
2、简述霍乱的治疗原则和主要治 疗措施。
纠正酸中毒,辅以抗菌治疗和对症治疗。 严格隔离至症状消失6天,粪便培养连续3次 阴性为止。 流食为主,剧烈吐泻者禁食,恢复期逐渐增 加饮食;重症患者注意保暖、给氧、鉴测生命体征。
(二)补液疗法
及时补充液体和电解质是本病治疗关 键
原则:早期、快速、足量;先盐后糖、 先快后慢、纠酸补钙、见尿补钾。 1、静脉补液 (1)补液的种类 多采用与丧失电解质浓度相似的“541” 液即每升含NaCl 5.0、 NaHCO3 4.0和KCl 1.0 另加50%葡萄糖20ml。
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中医内科学考点归纳与历年真题详解第25章 霍 乱【圣才

第25章霍乱
25.1考纲要求
辨证论治规律,干霍乱与腹痛的鉴别
25.2考点归纳
一、概念与病因病机
1.概念
霍乱是以起病急骤,卒然发作,上吐下泻,腹痛或不痛为特征的疾病。
因其病变起于顷刻之间,挥霍撩乱,故名霍乱。
2.病因病机
由于感受暑湿、寒湿秽浊之气及饮食不洁所致。
由于脾胃受伤,升降失司,清浊相干,气机逆乱,所以吐泻交作。
二、辨证论治
1.辨证要点
当辨寒热。
2.分证论治
表25-1
三、干霍乱与腹痛的鉴别
干霍乱症状为猝然腹中绞痛,欲吐不得吐,欲泻不得泻,烦躁闷乱;面色青惨,四肢厥冷,脉象沉伏,治以辟秽化浊,利气宣壅,方用玉枢丹。
腹痛是指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发生疼痛为主症的病证,多不伴呕泻。
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医师考试综合知识(试卷编号292)

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医师考试综合知识(试卷编号292)说明:答案和解析在试卷最后1.[单选题]对虚实错杂证运用先攻后补治则的主要根据是( )A)先祛邪不会伤正B)先扶正可致留邪C)正气虽虚尚可耐攻D)标症紧急先治其标2.[单选题]脱疽局部缺血期,患者足背动脉、胫后动脉的脉象多表现为A)弦数B)洪大C)结代D)微弱E)绝3.[单选题]鹅口疮好发于A)初生儿B)幼儿C)学龄前儿童D)学龄儿童E)青春期儿童4.[单选题]“直中”病机的发生,主要见于:A)正胜邪退B)邪去正虚C)正虚邪恋D)邪正相持E)阳虚寒盛5.[单选题]既能行气止痛,又能杀虫疗癣的药物是A)川楝子B)青木香C)佛手D)沉香E)香附C)脾D)肺E)肾7.[单选题]常见于头、脘腹、胁肋、腰背处的疼痛为A)隐痛B)酸痛C)重痛D)灼痛E)冷痛8.[单选题]肺痈溃脓期若气虚不能托脓,可在辨证用药的基础上加入A)党参B)生黄芪C)柴胡D)升麻E)薏苡仁9.[单选题]小儿何时尚不能站立、行走为立迟、行迟A)0~1岁B)1~2岁C)2~3岁D)3~4岁E)4~5岁10.[单选题]下列除哪项外,均为巴豆的功效?A)峻下冷积B)逐水退肿C)祛痰利咽D)破血消E)外用蚀疮11.[单选题]突发事件发生后,医疗机构在医疗救治中为防止交叉感染和污染应当A)采取应急技术指导B)采取卫生防护措施C)保证医疗器械供应D)及时供应药品E)及时治疗病患者C)枇杷叶D)竹叶E)侧柏叶13.[单选题]阳明头痛,可选用的引经药是A)羌活、蔓荆子B)羌活、川芎C)葛根、白芷D)柴胡、川芎E)吴茱萸、藁本14.[单选题]下列各项中,对十二皮部描述不正确的是A)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B)是络脉之气散布之所在C)其分部是以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分布范围而划分D)有保卫机体、抗御外邪和反映病证的作用E)加强了十二经脉的内外联系15.[单选题]治疗小儿水肿肺脾气虚证的首选方剂是A)知柏地黄丸B)参苓白术散合玉屏风散C)真武汤合黄芪桂枝五物汤D)实脾饮E)六味地黄丸加黄芪16.[单选题]胸痹心痛的病位在A)肾B)肝C)脾D)心E)肺17.[单选题]患儿,2岁。
霍乱

霍乱
二、病原学
1.形态与染色 1.形态与染色 2.分类 2.分类 3.培养特性 3.培养特性 4.毒素 4.毒素 5.抗原结构 5.抗原结构 6.抵抗力 6.抵抗力
霍乱
二、病原学
1.形态与染色 1.形态与染色 (1)革兰染色阴性 (2)有鞭毛 (3)运动活跃 (4)暗视野下:穿梭状运动 暗视野下: (5)涂片染色:鱼群样 涂片染色:
霍乱
六、临床表现
(二)临床分型
1.轻型 1.轻型 排便每日小于10次 血压、脉搏和尿量正常。 排便每日小于10次,血压、脉搏和尿量正常。 10 2.中型 排便每日在10 20次 10到 2.中型 排便每日在10到20次,血压在 11.79∼9.31kPa,24小时尿量小于500ml(少尿) 小时尿量小于500ml 11.79∼9.31kPa,24小时尿量小于500ml(少尿) 3.重型 收缩压小于9.31kPa 24小时尿量小于 9.31kPa, 小时尿量小于50ml 3.重型 收缩压小于9.31kPa,24小时尿量小于50ml 无尿)。 (无尿)。 (三)干性霍乱 少见;急性起病,无腹泻和呕吐,以休克为首发症状, 少见;急性起病,无腹泻和呕吐,以休克为首发症状, 多死于循环衰竭。 多死于循环衰竭。
霍乱
七、实验室检查
3.粪便检查 3.粪便检查 常规: (1) 常规:无特殊 米泔水样粪便在暗视野显微镜下可见: (2) 米泔水样粪便在暗视野显微镜下可见: 特 征性穿梭状运动的霍乱弧菌 (3) 涂片染色:革兰染色阴性,鱼群样 涂片染色:革兰染色阴性, (4) 培养可找到霍乱弧菌 4.血清学检查 抗凝集素抗体;恢复期/ 4.血清学检查 抗凝集素抗体;恢复期/发 :4倍以上升高 倍以上升高。 病:4倍以上升高。
霍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