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营养不良的表现和处理(儿保科)
小孩重度营养不良的样貌描写

小孩重度营养不良的样貌描写
小孩子如果重度营养不良,体重要比同龄同性别的小孩下降25%以上。
通常这种小孩看上去极度消瘦,对外界的反应很淡漠,反应很差,有明显的脱水表现,表现为前囟门凹陷、眼眶凹陷、皮肤的弹性极差,特别是在腹壁基本上没有皮下脂肪组织,这种小孩有时候电解质往往处于低钠、低氯、低钾的状态,心音也比较低钝,腹部常因为肠胀气比较饱满,肠鸣音减弱,四肢也会无力,四肢的末梢循环都比较差,四肢有时候也比较冷,循环也不是很好。
除此之外,这部分小孩常常会伴有维生素之类的缺乏,比如佝偻病骨骼方面的改变,或者有时候还会有维生素A缺乏,维生素A缺乏会出现干眼病,或者严重的会导致角膜穿孔情况,还会伴有营养不良性的贫血。
小孩的抵抗力都很差,所以对感染特别容易易感,对重度的营养不良除了评估以外,临床很重要的要寻找导致重度营养不良的原因,这个非常重要。
儿童营养不良健康指导

儿童营养不良健康指导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健康问题备受关注。
营养不良是儿童常见的健康问题之一,给他们的身体和智力发育都带来了不利影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家长和老师需要给予儿童正确的营养指导,以下是一些针对儿童营养不良的健康指导建议:
1. 建立合理饮食结构
儿童的饮食结构应该合理搭配,保证各类营养物质的摄入。
每日主食应以谷物、薯类为主,搭配适量的肉类、蔬菜和水果,保证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
2. 拒绝垃圾食品
垃圾食品中含有过多的糖分、盐分和油脂,长期食用会导致肥胖和营养不良。
因此,家长应该尽量避免给儿童食用垃圾食品,选择营养丰富的食物来满足他们的营养需要。
3. 注重饮食均衡
儿童的饮食应该均衡搭配,保证三餐定时定量,并且根据孩子的年龄和体质特点来调整饮食结构。
不要让儿童偏食,多样化的饮食有助于吸收各类营养。
4. 多参与体育锻炼
体育锻炼可以促进儿童的食欲,增强身体素质。
家长应鼓励孩子多参与体育活动,每天保证适量的运动时间,帮助他们保持健康的身体。
5. 定期体检并及时补充营养
定期带儿童进行身体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及时调整饮食结构和补充营养品。
如果出现营养不良的症状,务必咨询专业医生,遵医嘱用药或调整饮食。
通过以上健康指导建议,希望家长和老师能够认真对待儿童的营养问题,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保障他们的健康成长。
让每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为社会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婴儿营养不良分度标准

婴儿营养不良分为三度:轻度、中度和重度。
具体如下:
1、轻度营养不良:轻度营养不良宝宝的体重比正常同龄的孩子低15%-25%,腹壁皮下脂肪层变薄,但精神状态和身高正常。
2、中度营养不良:中度营养不良宝宝的体重比正常同龄的孩子低25%-40%,身高也低于正常值。
这时因孩子皮下脂肪层消失,出现肋骨、脊柱突出,同时因肌肉松弛,肌张力低下而无法站立,孩子会出现精神不振、乏力、哭声无力、皮肤苍白或无弹性、易烦躁、睡眠不踏实等症状。
3、重度营养不良:重度营养不良的孩子体重减轻40%以上,身高低于同龄的宝宝,孩子表现为精神萎靡、嗜睡、烦躁不安、肌肉萎缩,出现老人面容、额头有皱纹,以及皮肤苍白、干燥,还有毛发干枯、体温过低、脉搏紊乱、食欲低下等症状,易发生腹泻、呕吐合并感染。
营养不良有什么症状

营养不良有什么症状营养不良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虽然刚开始的时候,这种病看起来不严重,除了偶尔会头晕之外,几乎不会有任何的影响。
但如果重度营养不良的话,就会引起其他方面的疾病,身体的免疫力也会逐渐下降,因此人们一定要及早治疗。
营养不良有什么症状呢?该怎么治疗?营养不良有什么症状1、消瘦型营养不良临床表现多见于1岁以内婴儿,体重不增是营养不良的早期表现,之后,体重逐渐下降,患儿主要表现为消瘦,皮下脂肪逐渐减少以至消失,皮肤干燥、苍白、面部皮肤皱缩松弛、头发干枯,四肢可有挛缩。
皮下脂肪层消耗的顺序首先是腹部,其次为躯干、臀部、四肢、最后为面颊。
皮下脂肪层厚度是判断营养不良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营养不良初期,身高不受影响,但随着病情加重,骨骼生长减慢,身高低于正常。
轻度营养不良时精神状态正常,重度可有精神萎靡,反应差,体温偏低,脉细无力,无食欲,腹泻、便秘交替。
2、水肿型营养不良临床表现蛋白质严重缺乏所致水肿型营养不良,又称恶性营养不良病(Kwashiorkor),可见于1~3岁幼儿。
由于水肿,不能以体重来评估其营养状况。
水肿可由足背的轻微凹陷到全身性,常伴肝大,毛发稀疏,易脱落。
怎么治疗营养不良1、营养不良西医治疗营养不良的治疗原则是积极处理各种危及生命的合并症、祛除病因、调整饮食、促进消化功能。
2、并发症的处理处理危及生命的并发症严重营养不良常发生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如腹泻时的严重脱水和电解质紊乱、酸中毒、休克、肾功能衰竭、自发性低血糖、继发感染等。
3、祛除病因在查明病因的基础上,积极治疗原发病,如纠正消化道畸形,控制感染性疾病、根治各种消耗性疾病、改进喂养方法等。
营养不良是因为摄入到的营养物质不够引起的,一般来说,有营养不良症状的人,他的胃口多多少少都会有一点影响,所以才会摄入不到足够的营养。
如果情况比较严重的话,患者可以去医院让医生开一些开胃健脾的药,效果会好很多。
儿童营养不良的判断标准

儿童营养不良的判断标准摘要:一、儿童营养不良的判断标准概述二、儿童营养不良的判断方法1.体重不足2.身高不足3.体质指数(BMI)4.头围和胸围比例5.皮肤弹性6.血液学指标三、我国儿童营养状况及应对措施四、如何预防和改善儿童营养不良1.合理膳食搭配2.增加户外活动3.关注儿童生长发育4.定期体检5.家庭教育与宣传正文:儿童营养不良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
儿童营养不良不仅影响生长发育,还可能导致免疫力下降、学习能力减弱等。
因此,了解儿童营养不良的判断标准,对家长和医生来说都非常重要。
一、儿童营养不良的判断标准概述儿童营养不良的判断标准主要包括生长指标、生理指标和血液学指标等。
生长指标主要包括体重、身高、头围等,生理指标包括皮肤弹性、肌肉力量等,血液学指标包括血红蛋白、白细胞等。
二、儿童营养不良的判断方法1.体重不足:体重低于同年龄、同性别正常儿童平均体重的2个标准差(SD)或低于全国同龄儿童平均体重的80%。
2.身高不足: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正常儿童平均身高的2个标准差(SD)或低于全国同龄儿童平均身高的80%。
3.体质指数(BMI):BMI低于同年龄、同性别正常儿童BMI平均值的2个标准差(SD)。
4.头围和胸围比例:头围较小,与胸围比例不协调,可能表明营养不良。
5.皮肤弹性:皮肤弹性差,摸起来干燥、松弛,可能是营养不良的表现。
6.血液学指标:血红蛋白低于120g/L,白细胞总数低于4.0×10/L等。
三、我国儿童营养状况及应对措施近年来,我国儿童营养状况得到了显著改善,但仍有部分地区的儿童存在营养不良问题。
政府部门应加大投入,加强对基层卫生保健工作的支持,提高家长对儿童营养的认识。
四、如何预防和改善儿童营养不良1.合理膳食搭配:保证孩子摄入充足的食物,注重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平衡搭配。
2.增加户外活动:户外活动有助于提高儿童身体素质,增强免疫力。
儿科营养不良总结

儿科营养不良总结引言儿童是国家的未来,他们的健康发展对社会和家庭都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近年来儿科营养不良问题在全球范围内日益突出,给儿童的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本文对儿科营养不良的原因、表现以及防治措施进行总结,以期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一问题。
儿科营养不良的原因儿童的营养不良主要跟以下几个方面有关:1.饮食习惯不良:不规律的饮食习惯,如偏食、挑食等,会导致儿童无法摄取到多种营养物质,从而引发营养不良。
2.经济条件限制:一些家庭经济困难,无法提供儿童所需的营养食物,导致他们无法得到全面的营养供应。
3.患病或消化吸收问题:某些疾病会导致儿童的食欲不振或消化吸收障碍,从而导致营养不良。
儿科营养不良的表现儿童出现营养不良时,会出现以下一些常见的表现:1.生长缓慢:儿童身高体重增长缓慢,远远低于同龄健康儿童的生长速度。
2.贫血:由于缺乏铁、维生素B12等营养物质,导致贫血的表现,如皮肤苍白、乏力等。
3.免疫力低下:由于缺乏各种营养物质,使得儿童的免疫功能下降,容易感染病毒和细菌。
4.智力发育迟缓:缺乏必要的营养物质会导致儿童的大脑发育受到影响,智力得不到充分发育。
预防和治疗儿科营养不良的措施为了预防和治疗儿科营养不良,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措施:1.提供均衡的饮食:给儿童提供丰富多样的食物,保证各种营养物质的摄入,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合理安排饮食结构,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2.加强营养教育:向家长和儿童宣传营养知识,提高他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程度,让他们了解不同食物的营养价值和搭配原则。
3.改善经济条件:对经济困难的家庭提供经济援助,确保他们有能力购买到儿童所需的营养食物。
4.医疗干预:针对已经出现营养不良的儿童,需要进行医疗干预。
包括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补充营养物质的药物治疗、改善饮食结构、增加身体活动等。
结论儿童营养不良是一个严重的健康问题,关系到儿童的身体健康和发展。
通过采取科学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儿童营养不良的发生和影响。
营养不良 儿童管理措施

营养不良儿童管理措施营养不良儿童管理措施1. 背景介绍营养不良是指儿童长期处于营养摄入不足或者营养吸收不良的状态,导致身体发育受限、免疫功能下降等一系列问题。
营养不良在儿童中较为常见,严重影响儿童的健康和成长。
为了解决儿童营养不良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管理措施。
2. 提供均衡的饮食儿童的身体发育和大脑功能发展需要充足的营养,因此提供均衡的饮食是解决营养不良问题的关键。
应确保儿童的膳食包含五大类食物,即谷物、蔬菜、水果、蛋白质和乳制品。
此外,合理搭配不同食物,并尽量采用烹饪方法来保留食物的营养成分是非常重要的。
饮食管理的关键在于保证儿童每天摄入足够的热量、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3. 注重饮食的多样性提供多样的食材可以增加儿童的食欲,从而促进他们吃得更多、吃得更好。
多样的食材包括不同颜色的蔬菜和水果、不同种类的肉类和鱼类。
此外,鼓励儿童尝试新的食物,例如豆类、坚果和谷物,可以增加他们对营养丰富食物的接受度。
4. 增加进食频率营养不良儿童通常会出现食量不足的情况,因此增加进食的频率可以提高他们的能量摄入。
一般来说,每天应该定期提供三餐和两次小食,以确保每顿饭都吃得充足。
此外,注意餐间休息,避免让儿童过度饥饿或饱胀。
5. 进行体格发育监测定期进行体格发育监测可以帮助管理营养不良儿童。
通过体重、身高、头围等指标的检查,可以评估儿童的生长情况。
如果发现儿童的生长速度明显落后于同龄人,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改善其营养状况。
6. 营养补充品的使用在特殊情况下,如儿童无法通过饮食获得足够的营养,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营养补充品。
营养补充品可以补充儿童身体所需的营养素,提高他们的营养状况。
然而,使用营养补充品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和有效。
7. 家庭教育和支持除了以上管理措施,家庭教育和支持也是解决营养不良儿童问题的重要环节。
家长应该接受相关的教育,了解正确的喂养方法和饮食建议,并在家庭中营造良好的饮食环境。
孩子营养不良的症状,出现这5个表现,妈妈要重视

孩子营养不良的症状,出现这5个表现,妈妈要重视现在的孩子好像吃得更好、更精细、更讲究,但其实周围很多小朋友都营养不良,看来,吃得好并不等于补足营养呀,那么孩子营养不良有哪些表现呢?当孩子出现营养不良,就可能降低脑细胞的分裂率,导致神经调节功能失常,引起运动和语言发育迟缓。
当家长发现最近一段时间,孩子常出现反应“慢半拍”、健忘等表现时,就要多注意,可能是孩子身体发出营养不良的信号。
有些孩子会挑食、厌食,家长会以为是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吃饭习惯,其实还有可能是缺锌。
缺锌会让孩子基本上对所有食物都不感兴趣,严重时还会出现异食癖,例如咬指甲、吃铅笔头等,甚至精神无法集中、免疫力低下、免疫功能异常等!如果情况严重,就要及时到医院检查,让医生对症补充营养素。
情况不严重的话,可以通过食物补锌,常见富含锌的食物有:瘦肉、蛋黄、鱼肉、动物肝、牡蛎、花生米粉、核桃仁粉等。
宝宝偏爱油炸食物或甜食,容易引起上火和消化不良等问题。
另外,如果不爱吃果蔬,纤维素会摄入不足,影响肠道蠕动,导致口臭和便秘。
平时应控制,让孩子少吃甜食,不吃油炸垃圾食品。
家里常备新鲜时令水果,每顿多煮各类新鲜蔬菜,均衡孩子营养结构。
身高是孩子发育最直观的信号之一,身高与人体发育的很多营养元素有关,尤其是钙元素。
如果孩子的身高,不在正常范围值内,那么家长就要注意了。
一般孩子生长发育正常、没有特别的滞后,妈妈都无需担心,切不可盲目地乱进补,因为过量补钙也是有危害的。
钙元素丰富的食物推荐:牛奶、奶酪、紫菜、海带、黑豆、虾皮、鱼类、活虾、燕麦、苋菜、豆腐、泥鳅、动物骨头等。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营养不良的表现和处理(儿保科)
营养不良
1.病因
2.临床表现
3.实验室和其他特殊检查
4.诊断
5.治疗
6.随访
7.预后
一、病因
由于各种原因所致能量和蛋白质缺乏的一种营养缺乏症,常伴各种器官的功能紊乱,主要见于3岁以下婴幼儿。
感染性性因素:急性感染,慢性迁延性感染造成消耗增加,进食减少。
非感染性因素:菌群失调引起慢性腹泻;食物不耐受如乳糖不耐受小儿摄入乳及乳制品后乳糖不能消化而出现水泻;过敏如食物过敏造成严重的消化道症状如腹泻、血便及呕吐从而引起营养吸收障碍甚至排出增加;自身免疫性疾病:克隆氏病。
肿瘤:各种类型的肿瘤尤其是消化系统的肿瘤肠癌等。
先天畸形:唇裂、腭裂引起进食喂养困难,影响小儿摄食;幽门肥大性狭窄引起小儿严重呕吐摄入量下降,严重影响生长发育;
先心,心功能下降,尤其是青紫型先心将严重影响小儿的身高体重发育。
物质匮乏,劣质产品,主要见于一些贫困的地区,以及食品监察不规范的地区,比如安徽的大头娃娃事件即由于摄入蛋白质含量很低的配方引起,此乃人为因素。
喂养不当:缺乏正确的喂养知识,低蛋白,低热量喂食,辅食添加不当。
二、临床表现
营养不良造成的组织病理变化:
轻度:皮下脂肪减少,肌肉轻度萎缩。
重度:肠壁变薄,粘膜皱襞消失,心肌纤维混浊肿胀,肝脏脂肪浸润,淋巴组织胸腺萎缩,各脏器缩小。
营养不良造成的生理功能改变:
新陈代谢异常
1. 糖代谢:血糖偏低,糖原不足。
2. 脂肪代谢:脂肪大量消耗,血脂降低。
3. 蛋白质代谢:总蛋白(<4g/dl)、白蛋白减少(<2g/dl), 出现低蛋白水肿。
蛋白质摄入不足数天,即出现血清转铁蛋白、维生素A结合蛋白和前白蛋白减少。
4. 水、电解质:总液体相对较多,细胞外液低渗性、低渗脱水、酸
中毒、低钾血症、低钙血症。
组织器官功能障碍
1. 消化:消化液、酶、活性、蠕动、菌群失调→腹泻
2. 循环:心肌收缩力,心搏量,BP ,脉搏细
3. 肾脏:浓缩功能,尿比重
4. 中枢神经:抑制与烦躁交替
免疫功能下降
非特异性:粘膜屏障功能下降,NK细胞功能下降
特异性:体液免疫、细胞免疫
一般临床上主要表现为:
•早期,体重不增,以后皮下脂肪减少。
皮下脂肪消耗顺序:腹部→躯干→臀部→四肢→面部;腹部皮下脂肪 I°0.8~0.4cm, II°0.4cm以下,III°消失;肌肉萎缩、肌张力、皮肤苍白、干燥。
可伴下列症状:①贫血②各种Vit缺乏-尤其A.B.C ③营养不良性浮肿见于III°、面部、下肢→全身。
表现各器官功能低下的症状,尤其婴儿腹泻可迁延不愈易继发各种感染-鹅口疮、肺炎、TB、尿路感染。
临床上营养不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消瘦型-总热量、蛋白质、各种营养素的缺乏,以能量供应不足为主,
表现为体重明显减轻、皮下脂肪减少。
浮肿型-热量接近需要,而蛋白质严重缺乏,表现为水肿者。
消瘦-水肿型-介于两者之间。
三、实验室和其他特殊检查(需注明我院能查的项目+需送外院的项
目)
血清白蛋白浓度降低
身高、体重、头围、胸围、皮脂测定
视黄醇结合蛋白(本院尚未开展)
前白蛋白
甲状腺结合前白蛋白
血常规检查、网织红细胞、血清铁,转铁蛋白、红细胞游离原卟啉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
血清微量元素检测,钙、磷、碱性磷酸酶
血清维生素A测定(本院尚未开展),血清25羟维生素D3
血脂测定,血必需脂肪酸测定(本院未开展)
心肺功能检查
肝肾功能检查
免疫功能检查
四、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可以明确诊断及分度,但更重要的是寻找病因。
WHO建议将营养不良分为三种类型。
1.体重低下(underweight)
X-3SD≤体重/年龄<X-2SD 中度
体重/年龄<X-3SD 重度
2.生长迟缓(stunting)
X-3SD≤身高/年龄<X-2SD 中度
身高/年龄<X-3SD 重度
3.消瘦(wasting)
X-3SD≤体重/身高<X-2SD 中度
体重/身高<X-3SD 重度
儿童体格评价方法:
参考标准体格生长发育的测定指标可用于评价儿童的生长发育状态,在小年龄儿童中亦可以作为评价营养状态的有效指标。
这个参考指标往往是利用某一有代表性的国家或地区中健康人群的普查资料而制定。
评价方法有离差法、百分位数法、中位数法和曲线法。
具体评价项目及其意义如下:
(1)按年龄测身高(HAZ)
以不同年龄为横坐标,以相应身高为纵坐标,根据群体普查数据制订按年龄测身高量表。
此指标主要反映过去的营养状态。
(2)按年龄测体重(WAZ)
以不同年龄为横坐标,以相应体重为纵坐标制订按年龄测体重量
表。
此指标主要反映目前的营养状态。
(3)按身高测体重(WHZ)
以身高为横坐标,以相应体重为纵坐标,将健康人群普查的测得数据标在坐标图上,制订出身高-体重量表。
此指标主要反映综合营养状态。
(4)多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 WHO目前主张同时用上述3个指标来评价儿童的体格生长发育和营养状态。
W/A,H/A,W/H
(5)纵向监测法通过定期测定某个体的各项体格生长发育指标,并根据多次测定数据得出生长速率,以观察个体体格生长发育的趋势。
采用此法可以比较可靠地作出评价结论,其缺点在于需要较长的监测时间。
五、治疗
消除病因-加强护理,治疗原发疾病
调整饮食:
I~II:给予足够热卡
III:热卡由 40~60卡/kg→120~150卡/kg, 高蛋白,高热卡饮食,必要时鼻饲
促进消化,改善代谢
①药物:消化酶、维生素、锌、铁
②支持疗法:血浆、全血、氨基酸、脂肪乳剂
③中医治疗:推拿、针灸
治疗并发症:
抗感染、抗病毒、纠正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防止低血糖
六、随访
重症患者需住院治疗,轻症可三个月随访一次至正常
六、预防
•合理喂养
•合理的生活制度
•传染病和先天畸形的预防和治疗
•生长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