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冥有鱼》《紫藤萝瀑布》精品公开课教案

合集下载

2024年紫藤萝瀑布(一等奖公开课教案【】

2024年紫藤萝瀑布(一等奖公开课教案【】

2024年紫藤萝瀑布(一等奖公开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具体内容为《紫藤萝瀑布》。

本文是一篇状物抒情的散文,通过描绘紫藤萝花的美丽,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分析文章结构,品味语言,体会作者情感,学习借物抒情的手法。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章结构,学会借物抒情的写作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情感,激发学生对自然美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分析文章结构,品味语言,学习借物抒情的手法。

难点:理解作者情感,体会文章的哲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展示一组紫藤萝花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其特点,激发学生对自然美的兴趣。

4. 例题讲解:教师选取课文中的经典句子,分析其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引导学生品味语言。

5. 随堂练习: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句子进行仿写,巩固所学知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选取课文中的经典句子进行仿写;(2)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以“身边的美好”为题,写一篇状物抒情的作文。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状物抒情的作品,如《荷塘月色》等,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掌握文章结构,品味语言,学会借物抒情的手法,并能够将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同时,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情感,激发学生对自然美的热爱。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文章结构分析2. 借物抒情手法的掌握3. 作者情感的理解4. 课堂讨论与随堂练习的设计5. 作业设计与答案解析6.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文章结构分析文章结构的分析是理解课文的基础。

在本节课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起承转合,理解作者如何从描绘紫藤萝花的外貌逐步过渡到表达对生命的感慨。

2024年《紫藤萝瀑布》公开课教案

2024年《紫藤萝瀑布》公开课教案

《紫藤萝瀑布》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如“瀑布”、“紫藤”等。

(2)通过课文学习,了解紫藤萝的生长特点及其观赏价值。

(3)学会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紫藤萝瀑布的美景。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课文插图,引导学生感受紫藤萝瀑布的美丽。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3)运用多媒体手段,展示紫藤萝瀑布的实景,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感受作者对紫藤萝瀑布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紫藤萝瀑布的特点。

(2)学会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紫藤萝瀑布的美景。

2.教学难点:(1)紫藤萝瀑布的观赏价值及其在园林中的应用。

(2)如何用语言表达对紫藤萝瀑布的喜爱之情。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紫藤萝瀑布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

(2)引入课题:《紫藤萝瀑布》。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

(2)教师检查学生的自读情况,并对生字词进行讲解。

3.精读课文,深入理解:(1)学生细读课文,了解紫藤萝瀑布的特点。

(2)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紫藤萝瀑布的观赏价值及其在园林中的应用。

4.赏析课文,体会情感:(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紫藤萝瀑布的喜爱之情。

(2)学生分享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5.创作练习:(1)学生尝试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紫藤萝瀑布的美景。

(2)教师挑选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并给予评价。

6.总结延伸:(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布置作业:观察身边的植物,用日记的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四、板书设计《紫藤萝瀑布》1.紫藤萝瀑布的特点2.紫藤萝瀑布的观赏价值3.紫藤萝瀑布在园林中的应用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课文插图、小组讨论、多媒体展示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了紫藤萝瀑布的美丽。

《北冥有鱼》《紫藤萝瀑布》公开课教案

《北冥有鱼》《紫藤萝瀑布》公开课教案

《北冥有鱼》《紫藤萝瀑布》精品公开课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理解并掌握《北冥有鱼》和《紫藤萝瀑布》两篇文学作品的背景及主题。

分析并欣赏两篇作品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

提升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和审美情趣。

1.2 教学内容《北冥有鱼》的作者、背景及主要内容介绍。

《紫藤萝瀑布》的作者、背景及主要内容介绍。

两篇作品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分析。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手段2.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作品中的主题和修辞手法。

运用案例分析法,对两篇作品进行深入的文本分析。

利用小组讨论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2.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两篇作品的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

提供相关的阅读材料,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利用网络资源,获取更多的信息和支持。

第三章:教学过程与步骤3.1 教学导入通过展示《北冥有鱼》和《紫藤萝瀑布》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简要介绍两篇作品的背景和作者,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期待。

3.2 文本分析引导学生朗读两篇作品,感受语言的韵律和情感。

分析作品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象征等,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的深层含义。

探讨作品中的主题和思想,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3.3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作品中的某个方面进行讨论和分享。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4.1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讨论、小组讨论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两篇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评估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4.2 教学反馈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和建议,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定期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和困惑,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

第五章:教学资源与参考资料5.1 教学资源《北冥有鱼》和《紫藤萝瀑布》的原文文本。

与两篇作品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相关的文学评论和学术研究资料。

5.2 参考书籍与文献《北冥有鱼》和《紫藤萝瀑布》的注释解读版本。

《紫藤萝瀑布》精品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部编

《紫藤萝瀑布》精品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部编

《紫藤萝瀑布》精品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部编教案:《紫藤萝瀑布》精品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部编版)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选用自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学内容为第17课《紫藤萝瀑布》。

课文描绘了作者宗璞观赏紫藤萝瀑布的美景,从而领悟到生活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

本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旨在引导学生感受自然之美,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紫藤萝瀑布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等方式,了解紫藤萝的生长特点和瀑布的成因,提高学生的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难点:领悟课文所表达的生活哲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教学挂图。

2. 学具:课本、练习册、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紫藤萝瀑布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其美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5分钟)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在小组内交流分享。

3. 课堂讲解(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内容,讲解紫藤萝的生长特点和瀑布的成因,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4. 品读感悟(10分钟)学生分组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讨论课文所表达的生活哲理。

5. 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检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6. 课堂小结(3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紫藤萝瀑布板书内容:生长特点:攀援生长,紫白色花朵瀑布成因:水流冲击,形成瀑布生活哲理:珍惜生命,拥抱生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背诵课文《紫藤萝瀑布》。

(2)以“我眼中的紫藤萝瀑布”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1)背诵课文《紫藤萝瀑布》。

(2)我眼中的紫藤萝瀑布:夏天,紫藤萝盛开,像一片紫色的云彩。

《紫藤萝瀑布》公开课教案

《紫藤萝瀑布》公开课教案

《紫藤萝瀑布》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积累“迸溅、伶仃、忍俊不禁”等词语。

(2)学习作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朗读、品味文章语言,感受紫藤萝花的特点。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理解作者的情感变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体会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受,感悟生命的永恒和美好。

(2)培养学生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感受紫藤萝花的形象特点。

(2)理解作者情感的变化,体会作者对生命的感悟。

2、教学难点(1)领悟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2)引导学生对生命的深度思考,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体会文章的语言美和情感美。

2、提问法通过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3、小组合作探究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一组紫藤萝花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所看到的景象。

提问:看到这些美丽的紫藤萝花,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引出课题《紫藤萝瀑布》。

(二)作者简介简单介绍作者宗璞的生平及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作者的经历对其作品的影响。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画出文中的生字词,借助工具书解决。

2、思考:文章围绕紫藤萝花写了哪些内容?(四)精读课文,品味语言1、找出描写紫藤萝花的语句,从颜色、形状、香气等方面进行赏析,感受其美丽与生机。

例如:“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紫藤萝花比作瀑布,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紫藤萝花的繁茂和生机勃勃。

2、分析文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体会语言的优美。

比如:“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北冥有鱼》《紫藤萝瀑布》公开课教案

《北冥有鱼》《紫藤萝瀑布》公开课教案

《北冥有鱼》《紫藤萝瀑布》精品公开课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1.1 理解并掌握《北冥有鱼》和《紫藤萝瀑布》两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寓意。

1.1.2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1.1.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

1.2 教学内容1.2.1 《北冥有鱼》:介绍作者、背景、主题,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表现手法,解读寓言故事的意义。

1.2.2 《紫藤萝瀑布》:分析诗歌的意象、节奏和韵律,解读诗人的情感和观点。

第二章:教学方法和手段2.1 教学方法2.1.1 讲授法:讲解文章背景、主题、结构和表现手法。

2.1.2 互动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和思考,培养批判性思维。

2.1.3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文本,让学生深入理解和感悟。

2.2 教学手段2.2.1 多媒体教学:使用PPT、视频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2.2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和信息。

第三章:教学安排3.1 课时安排本章节共计4课时,每课时45分钟。

3.2 教学步骤3.2.1 第一课时:《北冥有鱼》讲解引入:介绍庄子及其作品《庄子》讲解:分析文章背景、主题、结构和表现手法解读:寓言故事的意义和启示3.2.2 第二课时:《紫藤萝瀑布》讲解引入:介绍诗歌背景和作者讲解:分析诗歌意象、节奏和韵律解读:诗人的情感和观点3.2.3 第三课时:案例分析选取相关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培养批判性思维3.2.4 第四课时:总结与作业布置总结本章节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4.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4.3 学生互评:组织学生互相评价,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材:《北冥有鱼》《紫藤萝瀑布》相关文本。

5.2 参考书籍:庄子《庄子》、相关诗歌鉴赏书籍。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紫藤萝瀑布》公开课精品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紫藤萝瀑布》公开课精品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紫藤萝瀑布》公开课精品教案一. 教材分析《紫藤萝瀑布》是部编版七年级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描绘了作者徐霞客在一次探险过程中,意外发现了一处美丽的紫藤萝瀑布,并通过对这个瀑布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本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对学生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通过学习本文,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培养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具有一定的审美鉴赏能力。

但同时,他们对于自然美景的感悟和保护意识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感受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2.难点:体会作者通过对紫藤萝瀑布的描绘,表达出的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为学生创造一个富有诗意的教学环境,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提高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合作探讨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促进课堂互动。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和音乐资料,用于课堂教学的辅助。

2.准备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跟读和模仿。

3.准备课堂讨论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紫藤萝瀑布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

–提问:“你们认为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呈现(10分钟)–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2024年初中七年级语文《紫藤萝瀑布》公开课精彩教案

2024年初中七年级语文《紫藤萝瀑布》公开课精彩教案

2024年初中七年级语文《紫藤萝瀑布》公开课精彩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紫藤萝瀑布》。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文章的阅读理解、生词学习、修辞手法分析以及文章主题的探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文章中的生词、短语,提高词汇运用能力。

2. 分析文章的修辞手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3. 通过对文章主题的探讨,引导学生体会生命的美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文章主题的深入理解和探讨。

教学重点:生词学习、修辞手法分析以及文章主题的把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教材、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紫藤萝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美的关注,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自主阅读:让学生自行阅读课文,并标注出生词、短语,思考文章的主题。

3. 生词学习:讲解文章中的生词、短语,让学生做好笔记,并适时进行巩固练习。

4. 修辞手法分析: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并进行例句讲解。

6. 例题讲解:针对文章的重点、难点,设计典型例题,进行讲解和示范。

7.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与文章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生词、短语:用不同颜色粉笔标注,突出重点。

2. 修辞手法:以图表形式呈现,直观明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生命的理解。

2. 答案:引导学生从文章中找到与生命相关的句子或段落,结合自己的感悟进行阐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思考在生词学习、修辞手法分析等方面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其他关于生命的文章,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进一步感悟生命的美好。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生词学习2. 修辞手法分析3. 文章主题探讨4.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5. 板书设计6. 作业设计详细补充和说明:一、生词学习1.词义:讲解生词的基本词义,同时拓展其在不同语境下的意义,提高学生的词汇运用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冥有鱼》精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文言语感。

2.理解大鹏形象的特点,感受大鹏形象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3.欣赏庄子雄奇瑰丽的想象,初步体会《庄子》的艺术特色。

【重点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大鹏形象的特点。

难点:感受大鹏形象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欣赏庄子雄奇瑰丽的想象。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方法】朗读、讨论、点拨
【教学设计】
一、导入:《西游记》中金翅大鹏雕的形象
二、整体感知:
1、填词语,说故事:
北冥有鱼——化而为()——乘()而飞——()视大地
2、教师归纳:化而为鸟——乘风而飞——俯视大地
三、研读形象:
1、品读笔法:庄子是怎样描写鲲鹏之大的?哪些词语最能体现鲲鹏的大,用着重号标出来。

2、发挥想象:鲲化为鹏,什么发生了变化?
3、悟读动作:圈出描写大鹏起飞动作的词语,读一读,品一品,思考:大鹏凭借哪些条件(外在条件和内在努力)才飞上高空?从中
你感受到大鹏怎样的精神?
4、小结:庄子笔下的鹏是什么样的形象?
四、拓展延伸:
摘抄诗句:诗人借助大鹏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大鹏形象有了哪些更深刻的内涵?
(1)“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里。


——李白《上李邕》
(2)“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3)“通当为大鹏,举翅摩苍穹。


——白居易《我身》
(4)“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毛泽东
五、作业布置:
1、以《我心中的鹏》为题抒写感受,不少于300字。

2、课外选读《庄子》。

板书设计:
北冥有鱼
化而为鸟——乘风而飞——俯视大地
《紫藤萝瀑布》公开课精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掌握写景的方法。

2.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理解作者由花的自衰而盛所感悟出的人生哲理。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掌握写景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理解作者由花的自衰而盛所感悟出的人生哲理。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导语。

2.请学生板书题目和作者。

3.播放紫藤萝的图片。

二、研读课文
(一)赏一树繁花
1.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花之“盛”的语句。

2.思考:作者是如何描写花之“盛”的?请从以下两个句子中,任选一句加以赏析。

(1)“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2)“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3.小结写景方法。

(二)诉一缕忧伤
1.默读第7、8、9自然段,找出文中描写十年前家门外的那株紫藤萝的语句。

思考:这是一株怎样的紫藤萝?
2.思考:面对眼前这样一树生命力旺盛的藤萝,作者的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三)悟人生哲理
合作探究:如何理解“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句话的含义?
三、布置作业
观察生活中的景物(如:菊花、竹子、梅花等等),仿照课
文写景的方法,写一个片段,并能借物抒发自己的人生感悟。

四、课堂小结
1.再次回味文中精彩语段,老师和学生们轮流朗读。

2.教师寄语。

板书设计:
紫藤萝瀑布
宗璞
茂盛活泼精神的宁静
盛生命的长河无止境生命力强生的喜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