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结算业务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影响分析

合集下载

浅析第三方支付业务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浅析第三方支付业务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浅析第三方支付业务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作者:严政来源:《时代金融》2012年第18期【摘要】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国内第三方支付业务发展迅速。

第三方支付作为一种新的网络支付工具和信用中介,不仅具备支付结算功能,而且能对交易双方进行资金监管,逐步为广大的商家和客户所接受。

第三方支付与商业银行业务之间存在一定的合作、互补和竞争关系,本文从银行角度,通过分析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的业务影响,提出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商业银行第三方支付影响近年来我国第三方支付市场发展迅速,人民银行关于第三方支付政策陆续出台。

自2011年至今,人民银行已陆续分两批公布了101家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的首批企业名单,第三方支付企业的合法地位也取得了确认。

第三方支付业务的快速发展不仅给在传统支付渠道中占主体地位的商业银行带来巨大的挑战,同时,也为商业银行通过与第三方支付企业合作进行业务创新创造了有利机遇。

因此,重视第三方支付行业快速发展带来的影响,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应对挑战,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成为商业银行迫切需要面对的课题。

一、第三方支付业务的发展现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网络技术应用的日益成熟,电子商务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作为电子商务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第三方支付机构也分享了电子商务高速发展的盛宴。

2011年是中国第三方支付行业发展进程中至关重要的一年,不仅行业整体交易规模继续保持高速攀升,增速超过100%,同时多项监管法规相继颁布,也使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全面进入监管时代。

截止2011年底,101家支付企业已相继获得支付业务许可,中国的第三方支付行业迎来发展的黄金时代。

根据易观智库的数据报告显示,2011年中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市场全年交易额规模达到21,610亿元人民币,较2010年增长99%。

市场格局方面,支付宝以46%的市场份额仍然排名第一,财付通和银联网上支付分别以21.2%和10.8%的市场份额占据第二和第三,市场占比前三家的支付企业在整个互联网支付市场中占到78%。

我国第三方支付业务对商业银行业务的影响研究

我国第三方支付业务对商业银行业务的影响研究

Qiye Keji Yu Fazhan1第三方支付1.1第三方支付概念第三方支付是指具有一定资金实力和信誉保障的非金融机构,通过与银联或网联签订协议对接,以中介的形式为用户提供网络交易的支付模式。

第三方支付打破了原有的货钱相交的模式,买方挑选加购心仪的商品,通过第三方平台注册的账户进行支付,第三方支付平台到账货款,通知卖家发货,卖家发货后,买方收到商品进行验收,确认收货后,第三方支付将货款转至卖家账户。

1.2第三方支付发展现状1.2.1用户多,交易规模大2003年阿里巴巴集团首次推出支付宝服务,2004年支付宝从阿里巴巴集团独立出来,至此发展成全国最大的第三方支付平台。

过去人们用银行卡进行支付交易,随着第三方支付的兴起,银行卡使用相对的烦琐,人们逐渐摒弃银行卡而选择第三方支付方式。

截至2020年,支付宝的月活用户量已增至8.7亿人,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第三方支付综合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640335.5亿元,支付宝、腾讯金融和银联商务分别以48.44%、33.59%和7.19%的市场份额位居前三位[1]。

1.2.2业务广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电子信息技术的进步,第三方支付结合应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不断创新发展,现已渗透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1)支付、转账、结账业务。

用户可以使用支付宝、微信进行网购、水、电、煤、通信等缴费,只要实体店里有微信或者支付宝的二维码,客户都可以线下扫码支付。

多种生活App 与支付宝、微信合作,如滴滴打车、美团外卖等。

(2)网络借贷业务。

2015年4月,支付宝推出“蚂蚁花呗”,“蚂蚁花呗”服务实质就是支付宝给消费者提供的一笔小额借贷用于淘宝天猫平台购物。

用户可以自己申请调节一定的额度,实现当月买,下月还。

不仅如此,“蚂蚁花呗”还可以分期付款,支付宝会收取小额的利息。

此外,支付宝还推出了“蚂蚁借呗”,根据用户不同的芝麻信用分数,支付宝给不同用户提供不同的额度,用户可以随借随还,相对于“蚂蚁花呗”,“蚂蚁借呗”可以把资金提现到“余额”项里,用户的资金调配更加灵活。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状况分析及对策建议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状况分析及对策建议

THANKS
感谢观看
人工智能重塑客户
服务
人工智能技术助力银行提升客户 服务的智能化水平,通过数据分 析和预测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精 准的服务支持。
06
案例分析:XX银行中间业务发展 策略研究
XX银行中间业务现状及问题分析
业务规模较小
XX银行中间业务规模与国际先进 银行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整体收
入水平较低。
品种单一
XX银行中间业务主要集中在传统 结算、汇款等低附加值领域,缺乏 创新性和个性化产品。
XX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对策建议
加强产品创新和研发
银行应加大投入力度,开发具有差异化和个性化的中间业务产品, 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
提升营销能力和客户黏性
银行应加强市场调研,制定有效的营销策略,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 诚度。
加强风险管理
银行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加强风险识别、评估和控制,确保 中间业务风险得到有效防范和管理。
汇交易等,满足客户全球化金融需求。
中间业务与金融科技的融合发展
金融科技引领业务
变革
金融科技的发展深刻改变了中间 业务的服务模式和业务流程,银 行借助科技力量推动中间业务的 转型升级。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
利用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安 全性等特点,商业银行在中间业 务领域探索应用场景,提高交易 的透明度和安全性。
中间业务的定义与特点
• 定义:中间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在资产和负债业务的基础上,利 用技术、信息、机构网络、资金和信誉等方面的优势,不运用 或较少运用银行的资金,以中间人的身份代理客户办理收付、 咨询、租赁和其他委托事项,提供服务收取费用的业务。
中间业务的定义与特点
01
特点
02
1. 不运用或较少运用银行的资金。

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及对策

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及对策

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及对策摘要:近几年来,在中国人民银行以及各市场主体的共同推动下,互联网金融开始不断发展,其中最典型的莫过于第三方支付的迅速壮大。

第三方支付具备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方便,这个特点使得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渐渐被替代,因为大家不再需要花费手续费以及佣金,对商业银行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障碍。

据中国人民银行2018年1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称,1月人民币存款增加3.86万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 1.59万亿元,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理财项目被灌注了大量资金。

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快速发展,使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的发展受到了阻碍,大大提升了商业银行进行存款的成本。

关键词:第三方支付;商业银行;冲击;对策1前言1.1研究意义互联网金融,尤其是第三方平台的发展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产生了极大的冲击。

在各方势力冲击的大环境下,商业银行应该积极制定相应的方案和措施,不然其业务发展必然会遇到较大的困难。

本文结合我国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发展优势,在分析其给商业银行经营带来的影响之下,提出应对之策,对包括互联网金融平台和商业银行在内的整个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具有较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1.2研究背景2016年第三方支付机构中,支付宝的交易金额市场占有率就达到了61%,基本形成寡头垄断市场。

第三方支付平台凭借其线上方便、快捷的特点,积累了大量的用户数据,它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吸引着大家的关注。

1.3第三方支付的概念互联网金融是指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投资和信息中介服务的新型金融业务模式。

在早期,随着网络科技、网民用户的增多,线上交易数量呈现出递增趋势,但是买卖双方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在这种背景下,第三方平台(一个处于电子商务和银行之间公正的第三方支付服务的中介机构)应运而生,作为买卖双方之间的桥梁,促成线上交易的圆满进行,从最初支付宝的支付结算业务起步,慢慢衍生出理财、贷款等业务。

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影响研究

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影响研究

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影响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电子商务和网络金融的快速发展,第三方支付作为一种新兴的支付方式,逐渐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第三方支付以其便捷、高效的特点,改变了传统的支付方式,对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影响,分析其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商业银行应如何应对这种变革。

本文将概述第三方支付的发展历程和现状,阐述其在中国市场的普及程度和影响力。

接着,通过分析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种类和特点,探讨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支付结算、代理收付、银行卡业务等中间业务的具体影响。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进一步分析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客户关系、风险控制等方面的影响,揭示其背后的经济学原理和市场逻辑。

本文还将探讨商业银行在面对第三方支付冲击时应采取的策略和措施。

通过分析国内外商业银行的成功案例和实践经验,提出商业银行应如何调整业务结构、优化服务流程、创新金融产品,以应对第三方支付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对第三方支付和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预测未来可能出现的新的竞争格局和商业模式。

本文还将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和研究展望,以期为我国商业银行和第三方支付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第三方支付的发展现状与特点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崛起和互联网的普及,第三方支付作为电子商务交易的重要支撑,在中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第三方支付平台以其便捷、安全、高效的特性,吸引了大量的消费者和商家,对传统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据统计,近年来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保持了高速增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特别是在移动支付领域,其便捷性和普及性使得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使用第三方支付完成交易。

产品创新层出不穷:第三方支付平台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如二维码支付、NFC支付、声波支付等,以满足不同消费者和商家的多样化需求。

与商业银行的合作与竞争并存:一方面,第三方支付平台与商业银行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电子支付业务的发展;另一方面,随着第三方支付平台在支付领域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其与商业银行的竞争也日趋激烈。

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盈利的影响

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盈利的影响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报告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影响的研究院系: 金融系专业: 金融学班级:姓名:朱芸学号:指导教师:起迄日期:摘要近年来,我国互联网金融迅速发展,尤其是第三方支付模式,在交易规模方面产生了快速的增长,而且已经形成了六个主要发展模式:第三方支付,P2P网络借贷,互联网货币基金,金融互联网服务,众筹融资和数字货币。

其实,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出现和发展在给商业银行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使商业银行面临着客户流失、存款流失的挑战。

不仅是商业银行,许多传统的金融机构正处于需要改革的时期,尤其是在互联网金融的时代压力下。

互联网公司借助网络平台,为越来越多的金融消费者提供专业的贷款、理财等个性化的金融业务,这也意味着金融业和互联网产业之间存在着业务重叠的部分。

因此本文主要就第三方支付和商业银行之间的影响方向和程度进行探讨。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第三方支付;影响2The impact of third party payment on profitability ofcommercial banks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finance in China, especially the third-party payment model, has produced a rapid growth in the scale of transactions, and has formed six major development models: third-party payment, P2P network lending, Internet money funds, financial Internet services, crowdsourcing financing and digital money. In fact,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ird-party payment platform not only brings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to commercial banks, but also makes commercial banks face the challenges of customer loss and deposit loss. Not only commercial banks, but also many tradition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re in need of reform, especially under the pressure of Internet finance. With the help of network platform, Internet companies provide more and more financial consumers with professional loans, financial management and other personalized financial services, which also means that there is a business overlap between the financial industry and the Internet industry. Therefore, this article mainly discusses the direction and degree of influence between the third party payment and commercial banks..Key words:Internet finance; third party payment; influence3目录摘要 (2)1绪论 (5)1.1研究背景 (5)1.2选题意义 (6)1.3本文研究思路 (6)2第三方支付的概念 (6)3第三方支付的特点 (7)3.1低成本性 (7)3.2方便 (7)3.3安全性高 (8)4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有利影响 (8)4.1加快我国商业银行的调整 (8)4.2促进我国银行改革创新 (8)4.3优化我国商业银行市场格局 (8)5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不利影响 (9)5.1对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的影响 (9)5.2对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业务的影响 (9)5.3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受影响,手续费收入减少 (10)5.4对商业银行资产的影响 (10)6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建议与对策 (10)6.1注重客户体验,转变经营方式 (10)6.2提高信息技术水平,提升综合服务 (11)6.3构建支付结算平台,拓展银行优势业务 (11)6.4加快人才队伍的建设 (12)7结论 (12)参考文献 (13)谢辞 (14)41绪论1.1研究背景随着科技和经济的不断创新,互联网金融行业有着突飞猛进的发展,它正快速的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论文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金融领域的竞争也愈演愈烈。

商业银行在竞争不断激烈的市场上也不断创新,尤其是具有表外性、服务性、低风险、高收益、低资本占用性为特征的中间业务的产生更是对银行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间业务占比已成为衡量现代商业银行的重要标志之一,各银行也将如何扩大中间业务的收入作为发展的重点之一。

未来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将更大程度上依赖于中间业务的竞争,因此,发展中间业务对现代商业银行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商业银行为了规避金融管制以及风险,进行金融创新而积极开展中间业务,对于我国来讲,现阶段由于利率市场化的进一步深化以及国际银行业对于银行的监管进一步加深,商业银行为了能更好的发展,开展中间业务势在必行。

本文正是基于这种环境下,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中间业务的基本概念,它是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

目前中间业务按其功能分为九大类业务,并有着资金非占用性、低风险、低成本、高收益以及多元化的特点。

之后本文叙述了商业银行开展中间业务的理论依据,认为商业银行开展中间业务主要是为了规避金融管制、逃避金融风险以及进行金融创新等。

同时分析了我国开展中间业务的现实依据。

本文运用图表分析方法对目前我国14家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经营现状进行了对比分析。

国有银行无论是总量方面还是创新方面都普遍领先于股份制银行。

然后,本文对影响中间业务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

所选用的样本为我国4家国有银行与10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的各种数据。

本文选取了2003年至2009年间14家银行的总资产、存贷比、不良贷款率、员工人数、存款等数据,运用面板分析方法对中间业务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同时,选取了我国2000至2009年间的GDP与一年期定期存款存贷利差,用最小二乘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中间业务的收入进行实证分析。

结果表明,一国的GDP、银行的总资产、存贷比与中间业务收入存在正相关关系,银行的员工人数、存贷利差与中间业务收入存在负相关关系。

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应对措施研究

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应对措施研究

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应对措施研究一、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第三方支付作为一种新型的支付方式,以其便捷、高效的特点迅速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第三方支付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支付习惯,也对传统的商业银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以期为我国商业银行在数字化时代的转型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第三方支付的出现,极大地提升了支付效率和用户体验,使得消费者能够随时随地完成支付交易。

第三方支付平台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为商家提供了更为精准的营销服务,进一步推动了电子商务的发展。

对于商业银行而言,第三方支付的发展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

商业银行可以通过与第三方支付平台合作,拓展业务范围,提升服务质量;另一方面,第三方支付的发展也加剧了金融市场的竞争,对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研究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应对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深入分析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包括业务结构、客户群体、盈利模式等方面,并结合实际案例,提出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帮助商业银行更好地应对第三方支付带来的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

1. 第三方支付概述及发展现状第三方支付,作为一种具备实力和信誉保障的独立机构,通过与银联或网联等支付清算组织进行对接,为交易双方提供了高效、便捷的网络支付服务。

在支付过程中,第三方支付机构扮演着中介的角色,确保交易资金的安全和透明流转。

其服务范围涵盖了线上购物、线下消费、跨境支付等多个领域,为广大消费者和企业提供了多样化的支付解决方案。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应用,第三方支付行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支付场景不断丰富,从最初的线上购物扩展到线下餐饮、交通出行、公共服务等各个领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支付体验。

支付技术不断创新,如二维码支付、NFC支付、生物识别支付等新型支付方式不断涌现,进一步提升了支付的便捷性和安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支付结算业务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影响分析
作者:杨萌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5年第04期
摘要: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银行机构开始逐步重视中间业务发展,商业银行之间的金融业务竞争已从传统的存贷款业务领域扩展到新兴的中间业务领域,支付结算业务不仅做为商业银行广大客户办理支付结算活动提供了便捷的服务,同时也为商业银行办理中间业务带来了安全、稳定的收益,是商业银行汇集闲散资金、扩大资金来源的重要手段,在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中的作用无疑是重要的。

关键词:支付结算;中间业务;商业银行;影响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4-000-01
一、中间业务收入发展现状
银行支付结算是市场经济各个资金清算的中介,是社会经济活动的枢纽。

经过近些年的发展,银行支付结算业务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支付结算方式由原来的票据支付结算、汇兑、托收承付和委托收款发展到通存通兑、电子汇兑以及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

支付结算手段由原来的单点手工处理发展到依靠电子化、网络化,出现了柜员机、销售终端、客户服务中心等客户自助设备,支付结算服务的时间和空间得到了延伸。

支付结算范围由原来的货币市场扩大到证券市场和保险市场,由国内支付结算扩人到国际支付结算,由客户与客户之间的清算扩人到客户内部资金的划拨清算。

支付结算业务的发展已成为商业银行的支柱业务和品牌形象的象征。

支付结算不仅是商业银行为客户提供支付中介、资金转移的服务,而且是商业银行的一项重要的中间业务,是银行稳定而无风险或风险程度较低的收入来源。

电子化的应用和电子支付方式的兴起,更是商业银行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发展支付结算类中间业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国商业银行的支付结算类中间业务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观念阻碍。

一些金融机构不重视支付结算工作,没有认识到支付结算业务是一项重要的中间业务。

很多基层行的经营管理者认为支付结算类中间业务是存贷款业务的附属业务,居次要地位。

一些金融机构则以经营传统业务的思想去经营支付结算类中间业务,以吸收存款
多少作为是否开办支付结算类中间业务及判断其好坏的标准。

把开办支付结算类中间业务仅作为吸收和稳定存款的一种附带的服务项目,忽略了支付结算类中间业务增效创收的功能。

(二)宣传不力。

由于对支付结算类中间业务缺乏足够的认识,没有合理的定位,对支付结算的宣传也不重视,致使客户对银行的结算品牌不了解,对收取结算费用缺乏认识。

一些金融机构虽然作了宣传,但只是针对一些个体的结算产品,没有从全行的角度出发、对整个行支付结算的总体形象进行宣传,更没有突出品牌形象。

(三)行为不规范。

(1)目前一些金融机构在办理支付结算业务时害怕丢客户、丢业务,不收或少收结算手续费,甚至牺牲结算原则代客户垫款,或者‘乱收费”,侵害消费者的利益等无序竞争情况时有发生。

部分支付结算类中间业务成为银行的无偿服务,不讲价格,不计成本,致使服务价值扭曲错位,银行不能收取应得的收益。

(2)支付结算业务票据流通过程中,一此金融机构和企业或个人对票据的有关法律法规缺乏了解,把握不准,有意无意造成票据无理拒付,退票行为屡禁不门,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经济秩序,一定程序上使支付结算业务的发展受到压抑。

(四)创新意识不强。

创新是发展中间业务的推动力,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特殊客户群体的出现,个性化支付结算的要求,都对银行的支付结算提出新的要求,但目前一些金融机构对支付结算业务的发展无动于衷,对新技术的应用较少,电子化程度不高,创新意识不强,新产品推出少。

三、发展支付结算类中间业务的建议
(一)转变观念,是发展支付结算类中间业务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中间业务与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共同构成了现代银行业务的三人支柱。

商业银行必须改变经营策略,人力发展中间业务。

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合理定位。

要逐步建立效益考核机制,考虑投入产出,考虑经营成本,同时也要考虑社会效益。

当前要根据我国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积极开发新的业务品种,同时借鉴国外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先进经验,引进适合我国国情的支付结算类中间业务品种。

(二)加强宣传,以促进支付结算类中间业务的发展。

支付结算产品要抢占市场份额,需要包装和泛的宣传。

商业银行要充分认识到加强支付结算产品宣传的重要性,要把形象宣传和产品宣传有机结合起来,加人宣传力度,改进宣传质量。

要突出重点,宣传各行的特色支付结算品牌、创新支付结算品牌和整合支付结算品牌,提高支付结算品牌的社会认知度,从而达到提升商业银行整体形象的效应。

(三)规范行为,合理竞争,合规办理业务。

必须做到:一要对侮项支付结算业务的服务范围、业务流程、权责利益、法律规定等严格规范。

银行要严格支付结算法规制度,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二要按规定收费。

商业银行是服务性企业,对社会提供的服务要有合理收费,
以明确服务双方的职责。

不得多收或少收、不收费用,同时也要禁门“乱收费”。

三要调整支付结算收费范围和标准,对银行支付结算业务的收费范围和标准进行调整。

(四)支付业务创新,以推动支付结算类中间业务的发展。

业务创新,是银行支付结算水恒的卞题。

商业银行要勇于开拓创新。

要创新支付工具,通过加强对支付结算业务的研究,因地制宜,创新一此适合本地区并方便社会信用的支付工具。

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创新电子支付工具。

要拓展业务范围,鼓励个体工商户、个人使用支付结算工具,办理转账结算。

要积极试行保付支票,促进社会信用提高。

要积极开办国内信用证业务。

通过不断扩展支付结算业务服务范围,更好地为客户服务。

要加人科技投入,高科技手段是中间业务创新和发展的关键,是中间业务竞争的核心,知识经济时代的显著特点是数字化、网络化。

商业银行可以借助高科技手段,不断提高支付结算类中间业务的科技含量,使之功能多样化、产品多元化,形成自身的独特优势和规模效应。

(五)加强风险防范,以促使支付结算类中间业务稳健经营。

要严格结算内控制度,熟练掌握各项支付结算业务规定,要培养高级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品行索质和责任感,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防范风险。

积极倡导同业自律机构发挥同业自律机制的作用,加强行业协作,促进商业银行的自律管理,共同防范支付结算少从险,使支付结算类中间业务健康发展。

作者简介:杨萌(1980-),男,本科,就职于中国人民银行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中心支行,助理政工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