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九年级地理复习北方东北学案五四制

合集下载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湘教版》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湘教版》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导学案导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将能够了解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特点,认识东北地区的资源优势和生态环境问题,培养对东北地区的热爱和珍爱认识。

一、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1. 东北地区位于中国的东北部,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个省份。

2. 东北地区东临黄海、渤海,西接内蒙古自治区,北界俄罗斯,南邻朝鲜。

3. 东北地区地势东高西低,呈南北走向,地形复杂,有长白山、张广才山等山脉,还有松花江、辽河等主要河流。

二、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1. 气候:东北地区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春秋变化明显。

2. 植被:东北地区植被丰富,森林覆盖率较高,有大片的针叶林和阔叶林,还有草原和湿地。

3. 动植物资源: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和林业生产基地,盛产大豆、玉米、小麦等农作物,还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和矿产资源。

4. 生态环境问题:近些年来,东北地区面临着环境污染、森林砍伐、草原退化等问题,生态环境受到破坏,需要加强珍爱和治理。

三、东北地区的资源优势1. 农业资源:东北地区气候适宜,土地肥沃,适合种植粮食作物,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

2. 林业资源:东北地区森林资源丰富,木材产量大,是我国重要的木材生产基地。

3. 矿产资源:东北地区有丰富的煤炭、铁矿、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基地。

4. 水资源:东北地区拥有丰富的水资源,有利于发展水利工程和水产养殖业。

四、珍爱东北地区的生态环境1. 加强环境珍爱: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减少污染排放,珍爱水、土壤、大气等环境资源。

2. 推动绿色发展:发展循环经济,推动清洁生产,加快绿色产业发展,实现经济增长和环境珍爱的良性循环。

3. 培养环保认识: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大众对环境珍爱的认识和认识,共同参与生态环境珍爱工作。

五、教室练习1.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是哪里?A. 华北地区B. 华东地区C. 东北地区2. 东北地区的气候属于什么类型?A. 季风气候B. 热带气候C. 阳光气候3. 东北地区的资源优势包括哪些?A. 农业资源B. 林业资源C. 矿产资源D. 水资源六、课后作业1. 了解你所在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特点,并写一篇小作文。

九年级地理北方地区复习教案

九年级地理北方地区复习教案

九年级地理北方地区复习教案柳陂中学孙许强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道北方的位置、范围、面积和人口等基本情况。

2.通过引导学生读图表、分析对比,使学生识记北方的区域特征3.了解北方人文旅游资源;重要的农业生产特征与森林资源的分布。

4.了解北方的矿产资源及重要的工业基地。

5.分析因地制宜发展生产的成就、问题及措施;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相当巨大。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材料和图片,培养学生提炼有效信息和解读信息的能力(2)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意识二、教学重点:北方的自然环境、农业特征、矿产资源三、教学难点:分析北方地区气候、地形、河流与农业生产、灾害防治、人民生活的关系。

四、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读图法、谈话法、分组活动法、讨论法、引导法、比较法等五、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

六、教学过程:【引入】(多媒体显示)地图《北方地区》引入一、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一)、北方地区范围、位置和自然环境【读图】媒体显示本区的范围、地形区等【学生活动】1.读图说出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完成学案。

2.读图找出北方地区的各省级行政区。

3.说说本区的面积和人口占全国的比例及民族组成。

(二)、北方地区的气候媒体显示图片,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并学生完成相应学案练习。

(三)、北方地区的河流媒体显示图片,教师点拨认识主要河流及其突出的水文特征。

(四)、北方地区的矿产资源引导学生回顾北方地区的主要矿产及其能源基地。

二、农业生产特征及主要农产品(一)、指导学生读图,课本,小组合作完成对比东北平原、华北平原的农业生产差异。

(二、)学生活动合作探究“东北平原农业生产的有利和不利条件”三、交通、城市与工业生产【读图】(出示矿产资源布图)找找看本区有哪些矿产基地?大庆油田、胜利油田、鞍山铁矿、华北油田、中原油田、大同煤矿等【活动】说明山西省是我国生产煤炭最多的省份。

《北方地区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北方地区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北方地区》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言本节课将围绕“北方地区”展开学习。

通过本讲授,学生将了解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资源分布等方面的知识,加深对北方地区的认识,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拓展视野,增长见识。

二、前置知识请同学们回答以下问题:1. 北方地区一般指哪些省份?2. 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是什么?3. 北方地区的主要资源有哪些?三、学习目标1. 了解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2. 掌握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3. 了解北方地区的主要资源分布;4. 培养对地理知识的兴趣,拓展地理视野。

四、学习过程1. 地理位置北方地区一般指东北、华北、西北等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宁夏等省份。

北方地区跨越东、北、西三个方向,地域广阔,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请同学们查看地图,标注出北方地区的范围。

2. 气候特点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是寒冷干燥,冬季寒冷漫长,夏季炎热短促,昼夜温差大。

东北地区冬季常有寒潮,气温骤降;而西北地区则有沙尘暴、干旱等气候特点。

请同学们列举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并思考对当地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 资源分布北方地区资源丰富,主要集中在煤炭、石油、天然气、铁矿石、铝土矿等矿产资源方面。

东北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煤炭、铁矿石资源基地,西北地区则以石油、天然气资源为主。

请同学们分析北方地区资源分布的特点,思考资源丰富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和资源分布情况。

北方地区地域广阔,气候条件苛刻,但资源丰富,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希望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对北方地区有更深的认识,拓展地理知识,增长见识。

六、课外拓展1. 请同学们整理一份关于北方地区经济发展的资料,并进行简单的汇报。

2. 选择一个北方地区的城市,了解其独特的文化和风土人情,写一篇作文分享。

七、参考资料《地理教科书》《中国地图集》以上就是本节课的导学案,希未同学们认真学习,继续探索地理的奥秘!第二课时一、导入引导1. 热身活动:请同学们说出北方地区的一些地理特点和气候特点。

初中学地理北方教案

初中学地理北方教案

初中学地理北方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和气候特点,提高学生的地理知识水平。

2. 通过分析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点,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 引导学生掌握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方式,认识农业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1. 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2. 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3. 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4. 北方地区的人文特点5. 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方式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气候特点、自然环境和人文特点。

难点: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方式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北方地区的图片、地图、视频等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采用案例分析法,以具体的北方地区为例,分析其地理特点和农业生产方式。

3.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4. 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北方地区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北方地区的景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通过地图展示,让学生明确北方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3. 分析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讲解北方地区的气候类型,如温带季风气候,以及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4. 探究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分析北方地区的地形、植被、水资源等特点,让学生了解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5. 讲解北方地区的人文特点:介绍北方地区的文化、民俗、历史等人文特点,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6. 分析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方式:讲解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特点,如旱地农业、小麦、玉米等作物的种植,以及农业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7. 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分析自己家乡的农业生产方式,探讨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8.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反思地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六、课后作业:1. 绘制我国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图。

《北方地区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中图版北京》

《北方地区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中图版北京》

《北方地区》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资源优势等基本情况;2. 了解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及主要产业;3. 了解北方地区的文化特色和名胜事迹;4. 了解北方地区的民俗风情和饮食文化。

导学内容:一、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及气候特点1. 北方地区概述:北方地区是指中国的东北、华北、西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省份。

2. 气候特点:北方地区地处寒温带,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昼夜温差大,气候干旱。

二、北方地区的资源优势和经济发展现状1. 资源优势:北方地区拥有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是中国的重要能源基地;同时也具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如小麦、玉米、大豆等。

2. 经济发展:北方地区的经济以工业和农业为主,工业以煤炭、钢铁、石油化工为主导产业,农业以谷物种植、畜牧业为主要产业。

三、北方地区的文化特色和名胜事迹1. 文化特色:北方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如京剧、杂技、民间艺术等文化形式;同时也有着奇特的民俗风情和节庆活动。

2. 名胜事迹:北方地区有着浩繁的名胜事迹,如北京的故宫、长城、颐和园等;西安的兵马俑、大雁塔等。

四、北方地区的民俗风情和饮食文化1. 民俗风情:北方地区的民俗风情丰富多彩,如春节的舞狮、元宵节的灯笼节等传统节庆活动。

2. 饮食文化:北方地区的饮食文化以面食为主,如北京的炸酱面、山西的刀削面等;同时也有着丰富的烤肉、涮羊肉等特色菜肴。

导学活动:1. 小组讨论:请学生分组讨论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资源优势等内容,并进行汇报。

2. 观看视频:播放北方地区的风土人情、名胜事迹等相关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北方地区的文化特色。

3. 教室展示:让学生自主选择北方地区的名胜事迹或民俗风情进行钻研,并进行展示。

4.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北方地区的实地考察,亲身感受当地的文化氛围和饮食文化。

导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对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资源优势、经济发展现状、文化特色、民俗风情和饮食文化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了他们对北方地区的兴趣和认识,同时也拓展了他们的地理知识和文化视野。

东北地区导学案

东北地区导学案

东北地区导学案一、地理位置及自然环境东北地区位于中国东北部,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个省份。

该地区地处中国东北部,东临日本海,与俄罗斯相邻,地势东北高西南低,是中国的重要的经济区域。

东北地区属于寒温带季风气候,冬季漫长而严寒,夏季短暂而温暖,降雨较少。

由于气候条件的限制,东北地区的植被主要为针叶林和草原,动植物资源丰富,是中国的重要的粮仓之一。

二、人文风貌及经济特色东北地区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森林资源、矿产资源等,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和农业基地。

盛产大豆、玉米、小麦等农作物,同时也是重要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产地。

此外,东北地区也是中国的重要的工业基地,有着悠久的工业传统。

锦州石油化工园区、大连港、哈尔滨飞机制造厂等都是中国重要的工业企业和基地,对中国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三、文化遗产及旅游资源东北地区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如长白山、五大连池、吉林长春等知名景点。

这些景点融合了自然美景与人文历史,吸引着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东北地区还有着独特的民俗文化和地方特色,如冰雪节、二人转等传统表演,体现了当地人民的生活风情。

同时,东北地区的饮食文化也非常有特色,如东北菜、东北饺子等美食享誉中外。

四、教育机构及科研成果东北地区拥有众多优质的教育机构和科研机构,如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大学等。

这些学校在科研领域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东北地区的科研人员在材料、机械、化工等领域有着深厚的造诣,为中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同时,东北地区的教育体系也在不断创新,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五、未来发展方向及展望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东北地区也在加快转型升级,致力于构建现代化的产业体系和发展模式。

未来,东北地区将继续发挥其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加大改革开放力度,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同时,东北地区也将继续推动创新发展,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中考地理东北地区复习学案

中考地理东北地区复习学案

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复习学案一、明确复习目标1.运用地图及资料,说出东北地区的位置及范围,描述东北地区的主要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

2.运用地图及资料,归纳东北地区的人口、城市分布特点。

3.运用地图及资料,理解东北地区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的特点。

4通过复习,理解各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影响。

二、知识梳理,构建网络---自主学习阶段(一)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1.位置:东北地区位于中国部,地处的核心位置,东、北两面与及为邻;西接;南连_____省,与_____半岛隔海相望,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2.地形特征:东北地区的地形以、和为主,地表结构大致呈状。

3.气候特征:东北地区属气候,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暂。

东北地区自南向北跨带、中温带与带,冬季气温差异明显。

东北地区的降水多集中在季;冬季降雪较多。

【规律链接】东北地区的山河分布:东北地区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西部是大兴安岭、东北部是小兴安岭、东南部是长白山脉,中部是我国最大的平原—东北平原,黑龙江、乌苏里江、鸭绿江等河流在外围环绕,山环水绕的格局十分明显。

(二)人口与城市分布1.人口分布:(1)东北地区人口分布不均匀。

中部和南部平原地区人口多,其中平原和平原人口较为稠密。

相比之下,山区人口偏少,黑龙江省是人口相对稀疏的地区。

(2)在东北地区分布较广,是东北地区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

2.城市分布:(1)交通:东北地区的交通运输网,占主要地位,纵横交错的铁路连接着全区各主要城市和工矿中心。

(2)城市:东北地区城市主要集中在沿线地区。

①是东北地区北部的中心城市,又是重要的铁路枢纽。

②是中国著名的汽车制造基地。

③是东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名胜古迹众多。

【易混点拨】(1)东北的城市沿交通干线分布;东北的工业区沿矿产资源分布,属于资源型布局。

(2)哈尔滨是重要的铁路枢纽;沈阳是东北最大的交通枢纽。

(三)产业分布1.农产品生产基地:(1)发展农业的优势:东北地区资源丰富,气候,农业生产条件较好。

2021年九年级地理复习.疆域学案五四制

2021年九年级地理复习.疆域学案五四制

2021年九年级地理复习1.1疆域学案五四制一、明确目标:1、我国的经度、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优越性。

2.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我国濒临的海洋;会说明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

3、知道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读图记住它们的位置、名称、简称及行政中心。

教学重点、难点: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性;中国的行政区划二、导学问题前置自学1、我国的陆地总面积万平方千米,居世界位。

领海及内水面积为______平方千米。

我国的陆上疆界长万千米,海岸线长多千米(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陆上相邻的国家有个,隔海相望的国家有个,我国南北端相距千米,东西相距 _ 千米。

2、我国的海陆位置是:;纬度位置是,经度位置是。

从南北半球看,属于;从东西半球看,属于。

4、领土四端:最东端;最西端;。

最南端,最北端。

5、14个陆上邻国中,面积最大的是;人口最多的是;与我国有不连续国界的是。

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是。

其中有个是内陆国。

6、我国濒临的海洋自北向南依次是;两个内海是。

最大的岛屿是,第二大岛。

7、我国的行政区划基本上分为()、()、()。

国家还根据实际情况需要设立。

我国共有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个省、个自治区、个直辖市和两个特别行政区。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8我国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优越性?答:我国的纬度位置是北纬4—53度之间,大部分在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东西跨经度(73°E—135°E)60多度,领土广大和气候的差异,为我国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海陆位置:东临洋:使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夏季降水;有利于发展事业;同海外各国交往。

西部深入大陆内部,使我国陆上交通能与直接往来。

三、达标拓展:(10ˊ)1(xx年襄阳市)读(图地-41)四省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5分)(1)三江源地区位于图中的省区是。

(填代码)(2)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位于图中的省区是。

(填代码)(3)四省区中,气候最干旱的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九年级地理复习北方东北学案五四制
教学目标:(2ˊ)1、掌握北方地区气候、地形、自然景观等自然地理特征。

2.理解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3、掌握东北三省的自然特征和经济特点
问题导学(22ˊ)
一、读北方地区图
1、A______山脉 B______山脉 C______山
脉 D______平原 E______平原 F_____
高原
①______(临国) ②______(临国)
③______河流④______河流⑤______
河流⑥______河
海洋:8 9
2、在图中A~D四个地点中,甜菜适合种在______,谷子适合种在______,冬小麦适合种在______,苹果适合种在______。

3、国家为缓解华北地区缺水,采取了___________等跨流域调水工程,从长远看__________才是农业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4、分析华北地区春季的原因及对农作物的影响和解决春旱
采取的措施:
二、1、省级行政区的名称:A为,B的简称是,
C为。

山脉:D____________ E ;F ,
河流:1 2 3 4
K所代表的地形区是,此地作物熟制
为,盛产、、
、等,是我国程度最高、提供的粮食生产基地。

东北三省地形以
和为主.河流中中朝界河的是和,中俄两国的界河是______ _____,其山河分布的大势是。

2.东北三省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气候类型是,特点是冬季,夏季,降水集中在_______。

主要是受因素的影响。

雪期由北向南越来越______是受的影响,积雪厚度由东向西越来越______是受、的影响。

4.东北平原北部地区开发较晚,一片荒芜,被称为,经过开发变成了。

现在东北平原面临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_________国家决定停止开荒,建了一批自然保护区。

湿地的功能有。

5、东北三省是我国著名的____工业基地,主导工业部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重要的综合型工业中心有______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东北地区的工业中心主要集中分布在。

6、东北三省发展成我国商品粮基地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7、东北三省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
8、东北三省传统民居具有____ ____ _______特点,与当地自然条件的关系
达标拓展:、1、高原:A_______
山脉:B_______ C_____
河流:D______ E______ F______
城市。

①______ ②_______ ③______ ④
______⑤______
省区:一______ 二______ 三______四
_______五_______
2、黄土高原上最富集的能源矿产是_____。

3、黄土高原大部分从温度带看,属于____ _____带;从季风区看,属于___________区;从四大区域位置看,位于___________地区;从阶梯位置看,位于_________阶梯。

B山是________ ________两个地形区的分界线。

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

特有的传统民居,陕北民歌。

4、黄土来源“说”。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的黄土堆积区。

黄土是从、和被吹过来的。

列举证据:
5、黄土地貌景观:、、、等多种多样的黄土地貌景观。

是黄土高原农业发达、人口集中的地区。

原因是这里
6、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危害和解决措施?
7、黄土高原坡脚、陡坡、缓坡的治理措施有什么差异?
8、分析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有那些?\27803 6C9B 沛34500 86C4 蛄37626 92FA 鋺29504 7340 獀 25570 63E2 揢Z28249 6E59 湙u 27441 6B31 欱? \
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