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将心比心
将心比心的词语的词义

将心比心的词语的词义将心比心用指自己的心地比照别人的心地。
将心比心的词义大家知道吗?下面请欣赏店铺给大家带来的将心比心的词语的词义相关内容,大家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将心比心的词语的词义[释义] 将:把。
用自己的心地比照别人的心地。
比喻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
[语出] 宋·朱熹《朱子语类》:“譬如交代官相似;前官之待我者既不善;吾毋以前官所以待我者待后官也。
……俗语所谓将心比心;如此则各得其平矣。
”[正音] 将;不能读作“jiànɡ”。
[近义] 推己及人设身处地[反义] 恩将仇报[用法] 用在人与人相处方面。
一般作谓语。
将心比心的词语的接龙将心比心→ 心谤腹非→ 非誉交争→ 争长黄池→ 池鱼林木→ 木本水源→ 源清流净→ 净几明窗→ 窗间过马→ 马迟枚疾→ 疾不可为→ 为德不卒→ 卒极之事→ 事半功百→ 百态横生→ 生别死离→ 离本徼末→ 末大不掉→ 掉臂不顾→ 顾彼忌此→ 此唱彼和→ 和蔼可亲→ 亲不隔疏→ 疏不间亲→ 亲操井臼→ 臼杵之交→ 交臂历指→ 指不胜屈→ 屈鄙行鲜→ 鲜有其比→ 比比划划→ 划地为牢→ 牢不可拔→ 拔本塞源→ 源清流清→ 清跸传道→ 道傍苦李→ 李白桃红→ 红白喜事→ 事半功倍→ 倍称之息→ 息兵罢战→ 战不旋踵→ 踵迹相接→ 接耳交头→ 头白齿豁→ 豁达大度→ 度量宏大→ 大败而逃→ 逃避现实→ 实报实销→ 销毁骨立→ 立场不稳→ 稳步前进→ 进本退末→ 末节细行→ 行家里手→ 手不辍卷→ 卷帙浩繁→ 繁称博引→ 引车卖浆→ 浆酒霍肉→ 肉薄骨并→ 并存不悖→ 悖逆不轨→ 轨物范世→ 世代书香→ 香草美人→ 人不自安→ 安安合适→ 适材适所→ 所当无敌→ 敌变我变→ 变动不居→ 居安虑危→ 危辞耸听→ 听谗惑乱→ 乱蝶狂蜂→ 蜂虿有毒→ 毒赋剩敛→ 敛锷韬光→ 光采夺目→ 目别汇分→ 分浅缘薄→ 薄唇轻言→ 言必有中→ 中风狂走→ 走骨行尸→ 尸骨未寒→ 寒蝉僵鸟→ 鸟钞求饱→ 饱谙世故→ 故步不离→ 离本趣末→ 末路穷途→ 途穷日暮→ 暮楚朝秦→ 秦关百二→ 二八佳人→ 人才辈出→ 出榜安民→ 民胞物与→ 与人无争→ 争长竞短→ 短兵接战→ 战火纷飞→ 飞必冲天→ 天宝当年→ 年方弱冠→ 冠屦倒施→ 施不望报→ 报本反始→ 始料所及→ 及锋而试→ 试才录用→ 用兵如神→ 神安气定→ 定乱扶衰→ 衰草寒烟→ 烟波钓徒→ 徒陈空文→ 文炳雕龙→ 龙标夺归→ 归根到底→ 底里深情→ 情不可却→ 却病延年→ 年丰时稔→ 稔恶藏奸→ 奸臣当道→ 道傍之筑→ 筑舍道傍→ 傍观必审→ 审几度势→ 势不得已→ 已陈刍狗→ 狗傍人势→ 势不俱栖→ 栖冲业简→ 简单明了→ 了不长进→ 进谗害贤→ 贤才君子→ 子不语怪→ 怪诞不经→ 经纶济世→ 世代相传→ 传柄移藉→ 藉草枕块→ 块儿八毛→ 毛宝放龟→ 龟鹤遐寿→ 寿比南山→ 山包海容→ 容当后议→ 议不反顾→ 顾彼失此→ 此动彼应→ 应变将略→ 略不世出→ 出尘不染→ 染苍染黄→ 黄尘清水→ 水碧山青→ 青出于蓝→ 蓝田出玉→ 玉惨花愁→ 愁肠百结→ 结不解缘→缘波讨源→ 源深流长→ 长安少年→ 年复一年→ 年富力强→ 强嘴拗舌→ 舌敝唇焦→ 焦熬投石→ 石沉海底→ 底死谩生→ 生不逢时→ 时变是守→ 守常不变将心比心的词语的造句1. 将心比心,刘小邦相信只要自己诚心诚意对待李信,那么就一定能够得到李信的真心,毕竟在秦国今后李信很难再有大的作为。
将心比心朋友圈的句子

将心比心朋友圈的句子
1. 将心比心,宽容不计较,友谊长久。
2. 朋友圈中的亲情,将心比心才能保鲜。
3. 友情的种子,需要将心比心的呵护。
4. 分享快乐,将心比心才能增添幸福。
5. 将心比心,不伤友情,朋友才能久远。
6. 朋友圈里将心比心,才能交到真朋友。
7. 真心对待朋友,一切将心比心。
8. 将心比心,关爱朋友,友情永不消散。
9. 情谊的火种,将心比心是养料。
10. 友谊的标尺,将心比心是基准。
11. 将心比心,更懂朋友的辛酸。
12. 亲情的聚集地,将心比心朋友圈。
13. 感恩的心,将心比心的表达。
14. 谦和待人,将心比心交朋友。
15. 朋友圈里,将心比心才能收获快乐。
16. 用爱心为朋友圈加热度,将心比心不留遗憾。
17. 心有所属的友谊,将心比心不言放弃。
18. 将心比心,体谅朋友的每一种情感。
19. 真正的友谊需要将心比心的付出和经营。
20. 张望太远,忽略身边,将心比心不失偏颇。
21. 朋友圈中的真挚,将心比心是不二法则。
22. 善待朋友,将心比心不二选择。
23. 将心比心,持久友谊的秘诀。
24. 真正的温暖,将心比心的陪伴。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8将心比心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8将心比心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8课《将心比心》主要是通过事例来揭示做人的道理,所以一定要正确的将课文读熟。
WTT在此整理了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8课《将心比心》,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8课《将心比心》原文奶奶给我讲过这样一事:有一次她去商店,走在她前面的一位阿姨推开沉重的大门,一直等到她跟上来才松开手。
当奶奶向她道谢的时候,那位阿姨轻轻地说:“我的妈妈和您的年龄差不多,我希望她遇到这种时候,也有人为她开门。
”听了这事,我的心温暖了许久。
一天,我陪患病的母亲去医院输液,年轻的护士为母亲扎了两针也没有扎进血管里,眼见针眼鼓起青包。
我正要抱怨几句,一抬头看见了母亲平静的眼神她正在注视着护士额头上密密的汗珠,我不禁收住了涌到嘴边的话。
只见母亲轻轻地对护士说:“不要紧,再来一次!”第三针果然成功了。
那位护士终于长出了一口气,她连声说:“阿姨,真对不起。
我是来实习的,这是我第一次给病人扎针,太紧张了。
要不是您的鼓励,我真不敢给您扎了。
”母亲用另一只手拉着我,平静地对护士说:“这是我女儿,和你差不多大小,正在医科大学读书,她也将面对自己的第一个患者。
我真希望她第一次扎针的时候,也能得到患者的宽容和鼓励。
听了母亲的话,我的心里充满了温暖与幸福。
是啊,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能将心比心,就会对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对孩子增加一份关爱,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8课《将心比心》教材解读中国有句成语,叫作“将心比心”。
意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万善集》中有云:“物我一体,将心比心”。
“将心比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本文以“将心比心”为题,通过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两个小故事,揭示了令人深思的人生哲理。
文章最为感人的是两处人物的语言描写。
其一:“我的妈妈和您的年龄差不多,我希望她遇到这种时候,也有人为她开门。
”这位“阿姨”首先想到的是别人,沉重的大门一旦松手,就会撞到后来的尾随者,于是她一直等后来者跟上才松手,然后想到自己,希望自己的妈妈遇到这样的情况时,也有人会这样做。
《将心比心》读后感8篇

《将心比心》读后感8篇《将心比心》读后感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意思是:自己不愿做的事情,不要强加于人,要理解他人、善待他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自从我学习了《将心比心》这篇课文后,让我更进一步理解这句话。
这篇课文的作者是中国作家姜桂华。
主要讲述的是,作者的奶奶给作者讲:奶奶去商店时,前面的一位阿姨为奶奶推开沉重的大门,奶奶跟上才松手;作者陪妈妈输液鼓励护士的经历,说明如果在生活中能将心比心,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读了《将心比心》后,我深受启发。
在社会上,有很多人都不懂得将心比心,但是你换位思考一下,别人如果不对你将心比心,你是什么样的感受,将心比心,可以对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可以对孩子增加一份关爱,也会使人与人之间生出一份宽容和理解,这样我们的生活该多美好呀!我学完这篇课文之后,一直不由自主的回想起自己的事情。
有一次我和妈妈去超市,购完物后,我和妈妈都两手提着沉甸甸的东西准备回家。
到了超市大门,门上挂着又重又硬的塑料门帘。
虽然我两手提着东西,但是我可以用身体顶住门帘让自己过去,刚好我前面有位叔叔掀开门帘出去,“啪”的一声,门帘重重地砸在我的脸上,疼得我前仰后合,东西也撒了一地,我非常生气,很想谴责他。
但是我立马打消了这个念头,我心想,我刚学完《将心比心》,懂得人与人之间要多一些宽容和理解,不能因为这点小事计较,这位叔叔可能有重要的事情需要办理,于是我就释怀了,和妈妈捡起撒落在地上的东西就直接回家了。
所以,我们一定要随时随地的将心比心,不管有没有学过《将心比心》这一课。
这样我们的生活永远美好,永远没有烦心事。
《将心比心》读后感2前几天,我们学了《中彩那天》,《万年牢》,《尊严》,《将心比心》,其中,我最喜欢《将心比心》这一课。
这一课主要讲了两件事,第一件事是:一天,奶奶去商店,走在他前面的一位阿姨帮他推开沉重的大门,一直等到她跟上来才松开手,当奶奶向她道谢的时候,那位阿姨却没有说不用谢,而是希望别人也能为她的她的妈妈推开大门。
8将心比心

8、将心比心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将心比心”这一成语的意思。
2、进一步学习抓住人物的语言和动作来体会人物特点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这一单元的主题是——以诚待人。
通过前几篇课文的学习,我们认识了诚实有信的父亲;认识了讲究认真,讲究实在的父亲;认识了有尊严的哈默、善解人意的杰克逊大叔。
我们在了解这些人物的时候是通过人物的语言和动作来进行的。
今天,我们学习本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将心比心。
继续练习抓住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来了解人物的特点这一方法。
2、“将心比心”是什么意思?3、这两个心,第一个指的是我们自己的心,第二个指的是别人的心。
“将心比心”指的是用我们自己的心来比照别人的心。
意思就是做事时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
二、初读课文:1、这篇课文讲述了哪两个小故事?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2、经历这两件事情的“我”,心里有什么感受?请用横线画出相关词语。
(温暖)三、再读课文过渡语:如果你亲身经历了这两件事,你心里也会暖暖的,对吗?再读这两件事,事情的哪些地方温暖了你的心?请在这些地方做好记号。
看谁体会的最细致、最深刻。
(一)自己悟读。
(二)组内交流。
(三)全班交流。
老师及时点拨。
(四)感情小结。
1、老师用课文的最后一段进行小结,范读。
2、让我们男同学把这段话发自肺腑地送给女同学好吗?3、让我们女同学把这些话真诚地送给男同学,好吗?4、让我们一起把这些话送给所有人。
四、拓展空间,升华感情。
(一)同学们,这一撇一捺的“人”字本就相互支撑,生活中将心比心,让我们觉得温暖的事情很多很多,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昨天晚上我们写的温暖的故事。
1、组内交流。
2、全班推荐交流。
(二)创设情境,学以致用。
课间,如果有人不小心碰掉了你的铅笔盒,你会怎么做?(三)课文学完了,我们收获了很多。
这就是我们每位同学的一颗滚烫的心。
(上课前,老师把这颗心画到黑板上。
)如果让你在自己心中装入一个你认为分量很重的词,你会装什么?(尊重、理解、关心、帮助、勉励、诚信、友好)如果你的心中装的是这些,那么你的人生必定是美好的。
8将心比心全面版

母亲用另一只手拉着我, 平静地对护士说:“这是我的 女儿,和你差不多大小,正在 医科大学读书,她也将面对自 己的第一个患者。我真希望她 第一次扎针的时候,也能得到 患者的宽容与鼓励。”
母亲对小辈的宽容和鼓 励令人感动,爱自己的孩子 是本性,不足为奇,爱别人的 孩子,却是高尚。古人亦云: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母亲就是一个这样的人。
——鲁迅 得饶人处且饶人。——《红楼梦》语 记人之长,忘人之短。——张九龄
只要我们坚持了,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或许,为了将来,为了自己的发展,我们会把一件事情想得非常透彻,对自己越来越严,要求越来越高,对任何机会都不曾错过,其 目的也只不过是不让自己随时陷入逆境与失去那种面对困难不曾屈服的精神。但有时,“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更需要用时间持久的用心去做一件事情,让自己其中那小 小的浅浅的进步,来击破打破突破自己那本以为可以高枕无忧十分舒适的区域,强迫逼迫自己一刻不停的马不停蹄的一直向前走,向前看,向前进。所有的未来,都是靠脚步去 丈量。没有走,怎么知道,不可能;没有去努力,又怎么知道不能实现?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那不如,生活中、工作中,就让这“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完完全全彻彻底底的 渗入我们的心灵,着心、心平气和的去体验、去察觉这一种灵魂深处的安详,侧耳聆听这仅属于我们自己生命最原始最动人的节奏。但,这种聆听,它绝不是仅限于、执着于 “我”,而是观察一种生命状态能够扩展和超脱到什么程度,也就是那“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深处又会是如何?生命不止,奋斗不息!又或者,对于很多优秀的人来说,我们 奋斗了一辈子,拼搏了一辈子,也只是人家的起点。可是,这微不足道的进步,对于我们来说,却是幸福的,也是知足的,因为我们清清楚楚的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隐隐约 约的感觉到自己的人生正把握在自己手中,并且这一切还是通过我们自己勤勤恳恳努力,去积极争取的!“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当我们坦然接受这人生的终局, 或许,这无所皈依的心灵就有了归宿,这生命中觅寻处那真正的幸福、真正的清香也就从此真正的灿烂了我们的人生。一生有多少属于我们的时光?陌上的花,落了又开了,开 了又落了。无数个岁月就这样在悄无声息的时光里静静的流逝。童年的玩伴,曾经的天真,只能在梦里回味,每回梦醒时分,总是多了很多伤感。不知不觉中,走过了青春年少, 走过了人世间风风雨雨。爱过了,恨过了,哭过了,笑过了,才渐渐明白,酸甜苦辣咸才是人生的真味!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所以,面对生活中经历的一切顺境和逆境都学会 了坦然承受,面对突然而至的灾难多了一份从容和冷静。这世上没有什么不能承受的,只要你有足够的坚强!这世上没有什么不能放下的,只要你有足够的胸襟! 一生有多少 属于我们的时光?当你为今天的落日而感伤流泪的时候,你也将错过了明日的旭日东升;当你为过去的遗憾郁郁寡欢,患得患失的时候,你也将忽略了沿途美丽的风景,淡漠了 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没有十全十美的生活,没有一帆风顺的旅途。波平浪静的人生太乏味,抑郁忧伤的人生少欢乐,风雨过后的彩虹最绚丽,历经磨砺的生命才丰盈而深刻。 见过了各样的人生:有的轻浮,有的踏实;有的喧哗,有的落寞;有的激扬,有的低回。肉体凡胎的我们之所以苦恼或喜悦,大都是缘于生活里的际遇沉浮,走不出个人心里的 藩篱。也许我们能挺得过物质生活的匮乏,却不能抵挡住内心的种种纠结。其实幸福和欢乐大多时候是对人对事对生活的一种态度,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就是一粒小小的 沙子,也有自己精彩的乾坤。如果想到我们终有一天会灰飞烟灭,一切象风一样无影亦无踪,还去争个什么?还去抱怨什么?还要烦恼什么?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 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一生真的没有多少时光,何必要和生活过不去,和自己过不去呢。你在与不在,太阳每天都会照常升起;你愁与不愁,生活都将要继续。时
8将心比心

8将心比心(详案)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生活中只有将心比心,才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与理解。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知识能力检测:1、有感情朗读课文。
2、说出从课文中懂得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懂得在生活中与人相处应将心比心。
教材说明:本文以“将心比心”为题,通过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两个小故事,揭示了令人深思的人生哲理。
教学中,让学生通过与文本人物的对话交流,受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熏陶;同时体会作者如何进行人物语言描写,而使表达产生感人的效果。
教学准备:录音机、磁带、词语卡片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听说咱们班有很多爱听故事的同学,谁喜欢听故事?你喜欢吗?你呢?看来我们都是知音呀。
那太好了,今天我就投大家所好讲个故事。
故事是这样的:有一位年轻的母亲因生活所迫,肩负起了照顾婆婆和孩子的重任。
她每天都起早贪黑地做事,打理家里的一切,虽然艰辛,但她无怨。
她每天晚上回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自己的婆婆端洗脚水,帮婆婆洗脚,这俨然已成为一道温馨而又特殊的风景。
有一天,这位母亲为婆婆洗完脚回房间时看到自己的儿子晃晃悠悠地端来一盆水,她感到很非常惊讶。
这时,她的孩子用稚嫩的声音认真地说:“妈妈,洗脚。
”看着如此贴心、懂事的孩子,母亲的心里暖烘烘的,感动地泪流满面。
多懂事的孩子呀,原来她为婆婆洗脚的这一幕,已深烙孩子心中。
听了这个故事你想说些什么?(这真是个感人的故事——是呀,你懂得用心去聆听故事。
这位妈妈真孝顺——你打心眼儿里钦佩她。
妈妈和孩子都很孝顺——妈妈为婆婆洗脚的行为潜移默化地感染了孩子。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A、孩子受妈妈的感染,将心比心,学会了孝顺自己的妈妈。
今天的课文,也讲述了两个感人的故事,请看我写课题——(板书:将心比心)然后请生读课题。
B、你们手中拿的就是这篇文章。
课堂中最美的是朗朗的读书声。
(出示:现在请自由读课文三分钟,在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读完后告诉老师和同学你知道了什么?)C、把你认为最难的地方找出来读一读?(指名读句并正音。
人教新课标(标准实验版)四年级下册_第8课_将心比心_同步测试小学语文-有答案

人教新课标(标准实验版)四年级下册第8课将心比心同步测试小学语文-有答案填空题1. 给下面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zhā zā年轻的护士为母亲扎________了两针也没有扎进血管里。
小女孩扎________着小辫子。
2. 给下面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jīn jǐn她正在注视着护士额头上密密的汗珠,我不禁________收住了涌到嘴边的话。
前面在修路,禁________止通行。
3. 选字组词。
道到________谢4. 选字组词。
暖缓温________5. 选字组词。
夜液输________6. 选字组词。
厉励鼓________7. 选字组词。
容戎宽________8. 选字组词。
福幅幸________9. 选字组词。
理里________解10. 选字组词。
终冬________于11. 照样子,写词语。
将心比心________________12. 照样子,写词语。
闷闷不乐________________13. 照样子,写词语。
高高兴兴________________14. 填入恰当的词语。
________的护士15. 填入恰当的词语。
________的汗珠16. 填入恰当的词语。
________的眼神17. 填入恰当的词语。
________的话语语言表达修改病句。
母亲用另一只手拉着我,宁静地对护士说:“这是我的女儿,和你差不多大小。
”修改病句。
同学们参加了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现代文阅读课内阅读《将心比心》。
奶奶给我讲过这样一件事:有一次她去商店,走在她前面的一位阿姨推开沉重的大门,一直等到她跟上来才松开手。
当奶奶向她道谢的时候,那位阿姨轻轻地说:“我的妈妈和您的年龄差不多,我希望她遇到这种时候,也有人为她开门。
”听了这件事,我的心温暖了许久。
(1)什么事情让“我的心温暖了许久”?(2)从阿姨的话语中,“我”体会到了什么?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人教新课标(标准实验版)四年级下册第8课将心比心同步测试小学语文-有答案填空题1.【答案】zhā;zā【考点】拼音【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扎:是个多音字,zā,捆,缠束:扎着小辫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将心比心【教材分析】《新课标》指出要“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因此,教师的任何一次深情并茂的讲授都比不过学生自己与作者将心比心的交流。
《将心比心》是一篇略读文章。
在这个以“真诚待人”为主题的单元里,本文以“将心比心”为题,通过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两个小故事,揭示了令人深思的人生哲理:如果在生活中我们能将心比心,那么,我们就会对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对孩子增加一份关爱,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故事显浅而紧扣生活,“将心比心,以爱换爱”的呼唤直逼人的心灵深处。
学习本文的目的是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会人与人要宽容、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多关心他人。
【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生活中只有将心比心,才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与理解。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与难点】学生懂得在生活中与人相处应将心比心。
【课前预习】1.读中学:标清自然段,读准生字、认读字,读通句子。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让学生养成用心观察认真书写的习惯,从而树立“端端正正写字,堂堂正正做人”的人生观。
2.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3.读中疑把你不理解的问题,写在课后问题的下面。
【口语秀】说说你眼中的妈妈。
【教学过程】组块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1.师讲述故事有一位年轻的母亲因生活所迫,肩负起了照顾婆婆和孩子的重任。
她每天都起早贪黑地做事,打理家里的一切,虽然艰辛,但她无怨无悔。
她每天晚上回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自己的婆婆端水洗脚,这俨然已成为家中一道温馨而又特殊的风景。
有一天,这位母亲为婆婆洗完脚回房间时看到自己的儿子晃晃悠悠地端来一盆水,她感到非常惊讶,这时,孩子用稚嫩的声音认真地说:“妈妈,洗脚。
”看着如此贴心,懂事的孩子,母亲的心里暖烘烘的,感动地泪流满面。
多懂事的孩子呀,原来她为婆婆洗脚的这一幕,已深烙孩子心中。
2.听了这个故事你想说些什么?【德育点评析:从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出发,既简洁省时地带领学生步入学习新知的轨道,又能有效调动全体学生的参与热情,为学生后面的学习做好思想和内容上的双重准备。
】组块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1.孩子受妈妈的感染,将心比心,学会了孝顺自己的妈妈。
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也讲述了两个感人的故事。
请大家打开课本,用自己最甜最美的声音来朗读课文,看看课文给我们带来了哪两个感人的故事。
(1)检查多音字:扎血(2)回答讲了哪两件事?(帮助推门,理解过失)(3)经历了这两件事的“我”,心里有什么感受?(温暖、幸福)【德育点评析:学习是自己的事情,自己的事情就要自己负责。
学生通过读课文,识生词,逐步养成预习的习惯。
同时让学生学会提纲挈领,找到事物的内存的主要联系。
】组块三:指导自学,品读感悟你说的正是我想的,如果你亲身经历着这两件事,你的心里一定也会感到幸福温暖与幸福?那么,事情的那些地方温暖了你的心,令你感动呢?(一)交流第一件事1.描写阿姨动作的句子。
(1)学生自由谈体会:从这里可以看出阿姨的善良,阿姨的善良,温暖了我的心。
(2)这位阿姨帮助的是她的亲人和朋友吗?如果你是老奶奶,你心里会怎么想?(3)面对这样一位素不相识的陌生人,阿姨也能耐心与真诚地帮助,让我们大家一起来读一下这个句子,读出暖暖的感觉。
2.描写阿姨语言的句子:(1)学生自由谈体会。
(是啊,阿姨的心中无时无刻不在牵挂着自己的老母亲,这种纯洁的爱,令你沉浸在温暖之中是吗?)(2)从阿姨的话中让我们结识了一位阿姨,同时也让我们明白了:要想获得别人的关心和帮助,首先要自己先去关心、帮助别人。
【德育点评析:善待每个人,将心比心是一种道德美德,在自信的体会分析中学生明白要想获得别人的关心和帮助,首先要自己先去关心、帮助别人。
】(二)交流第二件事预设:“母亲被连扎两针,还对护士说:‘不要紧,再来一次!’”(1)如果你遇到了这样被扎了两针的情况,你会怎么样?(2)因疼痛而痛哭,埋怨或者是责备,而母亲为什么还那么平静,难道不痛,你猜猜她当时是怎么想的?(3)你认为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有关母亲说的话(1)学生谈感动原因。
(2)师:这位母亲很爱孩子,想着自己的孩子,心里装的都是孩子,他想让自己的孩子得到别人的宽容和鼓励,就必须(3)听了母亲的话,“我”的心情是温暖的、幸福的,一开始我的心情就这样吗?练笔:原来想责怪护士的我,因为母亲的话语,而感到温暖和幸福。
将心比心,激动地想:。
【德育点评析:在读人物的过程中,领悟将心比心,为他人着想,设身处地地投入故事中,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真正地感受课文中要传达地思想主题。
】组块四:积累运用,写法迁移(积累运用,拓展延伸)1.过渡:同学们,这一撇一捺的“人”字本就相互支撑,生活中,我们用理解、宽容与关爱对待一个个陌生人的事例比比皆是。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林秀贞三十年如一日,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义务赡养了六位孤寡老人,她的儿女以她为骄傲,她的事迹令九州动容。
同学们,在我们身边你是否发现了将心比心的事例?谁能说说。
2.学生自由交流。
3.一段默默的祝福,一句轻轻的问候,一次紧紧的依偎,一声深深地安慰,都是“将心比心”的表现。
4.如果我们理解了阿姨和母亲的话,肯定也会这样想:(读课文最后一段话)【德育点评析:在现实生活真实的故事中感受将心比心,在交流中提高自己的意识境界,将理解、宽容与关爱融入自己的生活。
】组块五:推荐阅读,布置作业1.推荐阅读:《包容的智慧》。
2.在生活中,你遇到过将心比心这样的故事吗?经历了这件事,你有什么想法呢?请你把自己的心路历程记录下来,与大家分享。
【板书设计】将心比心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德育点评析:这样的板书设计,简约而不简单,画龙点睛,布局合理。
把课文内容和主旨相结合,重点鲜明地呈现在学生眼前,彰显了简洁之美,是语文学习成为学生追求传统美德、创造美好生活的教育资源。
】【课后反思】本次我选择的是一篇略读课文——《将心比心》,这是一篇很简短的小文章,文中用两个小事例展现出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应将心比心,用自己的真心去换取他们的真心,这样我们的世界会变得更加和谐。
文章语言精练,没有曲折的故事情节,却给读者带来很大的震撼力。
因为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做到大胆放手,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合作能力,用自己最感兴趣,最擅长的方法学习,通过自由阅读,同桌,全班交流,来取长补短,达到整体的完整。
如:学生在初读课文时,我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书,将自己感动的语句画出来并写出感受,然后思考课文主要写了哪几件事?学生读书的兴趣很浓,交流时的气氛也比较好。
纵观整节课,切实有效的学习效果得到了听课老师们的肯定。
但是在上课、评课的整个过程中也引发了我很多的反思。
一、“将心比心”在字典上的解释是站在对方的立场,替对方着想。
但课文中两个例子,(阿姨帮助奶奶开门,是希望自己的母亲碰到这种情况的时候,也有人为她开门;母亲宽容与体贴护士,是希望别人也能这样对待她那即将当护士的女儿。
)给人的感觉是他们帮助别人是希望别人也能给他们给予帮助。
这与我们平常经常所说的帮助别人不求回报有一定的距离。
在教学中,我们该如何处理比较恰当而不造成这种误解?所以最后的总结应该定位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还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上?我个人认为文章虽然讲了两个小故事,涉及到了尊老爱幼,但我们在讲授时不能仅限于文本本身,就将主题定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老爱幼上,这样的思维方式太局限。
会不会在引导上有误?让学生觉得只有老人和孩子是值得将心比心的,而其他年龄段的人是不是就可以不必了呢?所以最终我还是选择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角度。
却和老教师们的思路不同,我应该在日后怎样去处理这些类似问题呢?二、课前,我虽然意识到应尽量避免一些问题。
但在教学中,由于教学机智不够,还是出现了很多遗憾。
如,请学生说说生活中将心比心的事情时,时间不够,不能让学生畅所欲言,对学生出现的突发问题也没有及时的予以回应和纠正。
如果能抽更多的时间来解释和引导学生的思路,相信对学生理解“将心比心”会更有帮助。
看来,教学确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在以后的教学中,吾将上下而求索!略读课文究竟该怎么上呢?我只是粗浅地认为略读课文也应该做到“精”、“略”得当。
虽然略读教学讲究“简”、“略”,但也需要有“精”的部分,否则略读就成了“泛读”,那效率就低下了。
由于受教学时间的限制,略读课文中需“精”读的点要更突出,更集中。
因此我们需要反复斟酌,寻找准确的着力点,从而使力气真正花在刀刃上。
正如《将心比心》中出现了两个小故事,该如何把握呢?是两个都具体展开还是选择其一?在反复的思考后我选择了后者,我就课文中第二个故事而展开具体化,事实证明这样既节省时间、不显重复,教学效果又良好。
其次在教学方式上,教师应更关注学生的自学能力,不用过分注重朗读等方面的重复指导,应给学生创设机会让其大胆自学,让学生的课堂学习不受拘束。
最后在教育意义上,我想通过对这篇文章的学习,学生一定会受到教育,懂得在生活中多从别人的角度出发为他人着想,给别人多一份宽容和尊重。
作为老师的我,通过对本文的学习也深受体会,在教育孩子的同时自身也受到了教育,在教育教学中也学会了将心比心,这是我更有价值的意外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