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将心比心教学实录12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下册《将心比心》教学实录

四年级下册《将心比心》教学实录

四年级下册《将心比心》教学实录《将心比心》教学实录1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第三自然段。

2.理解课文内容,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

3.通过对最后一个自然段的语言文字揭示的道理,联系课外阅读材料和生活实际,深刻体会“将心比心”这一成语的涵义。

教学重、难点1.体会“将心比心”这一成语的涵义。

2.联系生活实际,交流对最后一个自然段的理解。

教学时间第一课时教学方法自学辅导法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生字词。

1. 板书课题,学生书空,教师提醒学生书写要点,注意“将”的多音字读法。

2. 围绕文题谈话,学生交流对文题的理解。

3. 检查字词,教师相机指导理解词语,注意“重”,“扎”的读音。

沉重道谢鼓励尊重关爱理解扎针温暖3. 读通句子。

请同学们自选课文中的一个自然段或文中的几句话来读一读,要求字音准确、语句流畅。

然后出示句子,学生齐读:“是啊,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能将心比心,就会对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对孩子增加一份关爱,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二、再读课文,探究学习。

1.自学第一段,想想哪些地方让你感到温暖?阿姨为什么能够这样做?(学生在自学基础上进行交流,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

)2.自由读课文第二段,想想哪些地方让你感到温暖?在书上做些批注。

(1)学生交流读后感受,教师引导重点探究以下问题:母亲的“宽容”体现在哪里?母亲又是怎么鼓励护士的?她为什么能这么做?(2)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段。

3.学习第三段。

(出示句子)是啊,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能将心比心,就会对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对孩子增加一份关爱,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1)请你谈谈对这一段话的理解。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请你阅读这两个故事后,谈谈感受。

(一)发生在我身上将心比心的小故事去年“十一”的一天,妈妈带我到南宫水世界去玩儿。

我们换好游衣进入游乐区后,突然看见离水滑梯不远处有一个摔倒的小女孩儿。

《将心比心》教案(优秀10篇)

《将心比心》教案(优秀10篇)

《将心比心》教案(优秀10篇)《将心比心》教案设计篇一略读课文《将心比心》,这是一篇很简短的小文章,文中用两个小事例展现出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应将心比心,用自己的真心去换取他们的真心,这样我们的世界会变得更加和谐。

文章语言精练,没有曲折的故事情节,却给读者带来很大的震撼力。

因为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做到大胆放手,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合作能力,用自己最感兴趣,最擅长的方法学习,通过自由阅读,同桌,全班交流,来取长补短,达到整体的完整。

如:学生在初读课文时,我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书,将自己感动的语句画出来并写出感受,然后思考课文主要写了哪几件事?学生读书的兴趣很浓,交流时的气氛也比较好。

纵观整节课,切实有效的学习效果得到了听课老师们的肯定。

但是在上课、评课的整个过程中也引发了我很多的反思。

一、将心比心在字典上的解释是站在对方的立场,替对方着想。

但课文中两个例子,(阿姨帮助奶奶开门,是希望自己的母亲碰到这种情况的时候,也有人为她开门;母亲宽容与体贴护士,是希望别人也能这样对待她那即将当护士的女儿。

)给人的感觉是他们帮助别人是希望别人也能给他们给予帮助。

这与我们平常经常所说的帮助别人不求回报有一定的距离。

在教学中,我们该如何处理比较恰当而不造成这种误解?所以最后的总结应该定位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还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上?我个人认为文章虽然讲了两个小故事,涉及到了尊老爱幼,但我们在讲授时不能仅限于文本本身,就将主题定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老爱幼上,这样的思维方式太局限。

会不会在引导上有误?让学生觉得只有老人和孩子是值得将心比心的,而其他年龄段的人是不是就可以不必了呢?所以最终我还是选择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角度。

却和老教师们的思路不同,我应该在日后怎样去处理这些类似问题呢?二、课前,我虽然意识到应尽量避免一些问题。

但在教学中,由于教学机智不够,还是出现了很多遗憾。

将心比心教学设计(优秀5篇)

将心比心教学设计(优秀5篇)

将心比心教学设计(优秀5篇)《将心比心》教案篇一《将心比心》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组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通过记叙两个日常生活中的小故事来启示人们在生活中要学会将心比心,尊重老人,关爱孩子,让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课文内容浅显易懂,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自读自悟的方法进行课文学习,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拿到课文后读了几遍,脑海中开始思考这节课的教学思路。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文章描述的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平常事情,备课时是这样设计的:学生读熟课文后解决几个问题,谈谈对这篇课文的理解。

以往大多数课堂上的大部分时间都是我在滔滔不绝的讲着,台下一双双小眼睛聚精会神的看着我,小耳朵竖着在认真听,孩子们发言的时间很少。

语文课上总觉得时间过的很快,时间不够用,每每听到下课铃声响起总觉得还有很多东西没讲到,感觉意犹未尽还想继续下去,这时候却没有考虑到学生们的感受。

很多时候忽略了他们的想法,导致课堂效果不理想。

这节略读课文让他们自己去学习看看效果怎样。

一上课,我先放课文录音,让学生们跟读课文,目的是为了纠正生字的字音,模仿如何能讲课文读的有声有色也就是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进而了解课文内容。

跟读一遍课文后,学生再分段朗读再继续了解课文。

读完课文老师抛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这时学生再一次快速浏览课文寻找答案。

在这反复的阅读中渐渐的熟悉了课文内容对老师抛出的问题自然应对自如。

在交流问题时大家的表现很是让我吃惊,平时课上几乎不举手的庞硕同学这节课举了好几次手,叫起他来回答的还很好,我想他读懂文章了,有自信了,有勇气在课堂上展示自己了,很替他高兴。

课堂上你一言我一语,大家发言都很积极,说出了自己的见解,还有的学生结合实际生活给大家讲了一些例子来说明将心比心的意义。

大家在对待老人和孩子方面也都提了不少建议,他们的建议都是发自内心的想法,很真诚,很温暖。

看到大家这样的表现我很高兴,自己想要的不就是这样的课堂吗?很多时候我们觉得学生自己做不好,可我们给他们机会尝试来吗?教学中我们应该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文学殿堂中的奥秘,让学生们的自主合作能力得到提升;其次,要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在阅读中领悟文章主旨;第三,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将心比心》教案(精选14篇)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将心比心》教案(精选14篇)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将心比心》教案(精选14篇)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将心比心》教案篇1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生活中只有将心比心,才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懂得在生活中与人相处应将心比心。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在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哈默用自己的言行维护了个人的尊严,同时也赢得了人们的尊重。

今天,我们学习第8课《将心比心》,认识更多值得我们尊重的人。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出示自渎提示:(1)、课文讲了几件事?这几件事中哪一个是重点?(2)、画出课文中最让你印象深刻的句子和同学交流,然后多读几遍。

三、细读课文,探究情感(一)让我们先来交流第一件事:哪些地方让你有了温暖的感觉?1、句子:“有一次她去商店……松手”。

(1)说说为什么温暖了你的心?(2)她帮助的是她的亲人和朋友吗?如果你是老奶奶,你心里会怎么想?(学生畅谈到的“真诚帮助,善良”等等中,教师有意提升一下“陌生人”。

(面对这样的一位素不相识的陌生人,阿姨也能耐心与真诚地帮助。

)(3)朗读:读出暖暖的感觉。

(有一次她去商店走在她前面的一位阿姨推开沉重的大门,一直等到她跟上来才松开手。

)2、句子:“阿姨对老奶奶的话。

”学生自由谈体会。

(是呀,阿姨的心中无时无刻不在牵挂着自己的老母亲,这种纯洁的爱,令你沉浸在温暖之中是吗?)(二)第二件事:哪些地方让你有了温暖的感觉?1“一天……涌到嘴边的话”(1)说说为什么让你感到温暖?(2)如果你遇到了这样被扎了两针的情况,你会怎么样?(3)因疼痛而痛哭,埋怨或是责备,但母亲为什么还那么“平静”,难道不疼,你猜猜他当时怎么想?(顺学生的话随机:从哪里看出母亲的敏感、关爱理解别人的心?)2、“只见……果然成功了”(出示:不要紧,再来一次。

)(1)“不要紧,再来一次”这简短的一句话,是简简单单就能说的出口的吗?为什么让你感到不简单?(已经打了两针了,而且还起了青包,当已经察觉到年轻护士是个新手。

将心比心教案

将心比心教案

体会生活中只有将心比心,才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将心比心教案,欢迎阅读参考!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将心比心》语文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将心比心》语文教案1【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生活中只有将心比心,才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引导同学懂得在生活中与人相处应将心比心。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心、说心导入:同学们,方老师拿到课文已经读了20遍,始终被一个字深深感动了,想知道这是什么字吗?(板书),看到这个心,你想说什么?生说:是呀,心的含义很多很多,俺们今天要学的这篇课文主要讲讲谁的心?一颗什么心?请同学们走进课文,自由读读。

生说师板书:阿姨母亲二、读心、悟心1、阿姨的心:导语:阿姨有颗怎样的心,请同学们认真默读第一段,考虑这个问题。

根据同学回答板书。

导语:你从什么地方可以算出阿姨有颗善良的心?出示句子:“有一次,奶奶去商店,走在她前面的一位阿姨推开繁重的大门,一直等到她跟上来才松开手。

”导语:你读懂了什么?(根据同学的回答指导同学朗读)导语:还可以从什么地方看出阿姨是个这样的人?出示句子:那位阿姨轻轻地说:“俺妈妈和您的年龄差不多,俺希望遇到这种时候,也有人为她开门。

”将心比心的教案1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生活中只有将心比心,才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与理解。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懂得在生活中与人相处应将心比心。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当你坐在拥挤的公交车上时,这时突然上来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当你在路上行走时,身旁的一位小朋友突然摔倒了。

面对这样的情形,你会怎么做?今天,我们将学习《将心比心》这篇课文,学完课文以后,也许你就会毫不犹豫地告诉老师答案了。

《将心比心》语文教案

《将心比心》语文教案

《将心比心》语文教案《将心比心》语文教案1一、教材分析《将心比心》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略读课文。

在这个以“真诚待人”为主题的单元里,作为本单元的最后一篇__,__以"将心比心"为题,通过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两个小故事,揭示了令人深思的人生哲理:如果在生活中我们能将心比心,那么,我们就会对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对孩子增加一份关爱,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故事显浅而紧扣生活,在情感态度教育方面,它通过揭示“多为别人着想”这一道理,突现了本组教材“以诚待人”的专题。

从知识技能方面,它是“与文中人物进行对话,感受人物思想品质”这一训练重点的有利承接。

可以说,这是一篇有助于学生独立阅读、感悟、理解并从中明白一定道理的好__。

“将心比心,以爱换爱”的呼唤直逼人的心灵深处。

__的教学目的是引导学生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会在生活中将心比心,宽容他人、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这个道理。

二、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通过自主学习用自己的话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2.能辨别多音字“将”的不同读音;正确读出“扎”这个翘舌音字;理解“将心比心”的本义以及在课文中的真正含义;4.通过品读人物的语言描写,体会人物的品质,感悟生活中只有将心比心,才能以爱换爱。

把“将心比心”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关心自己的长辈、朋友,体谅别人的感受。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结合课文所写的两件事,体会将心比心的真正含义。

难点:通过品读人物的语言描写,体会人物的品质,感悟生活中只有将心比心,才能以爱换爱。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广告视频《妈妈,洗脚》,音乐《爱的奉献》五、教学时数:一个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导入:1.上课之前,让我们先来看一下这几张图片。

请看大屏幕(1)如果你细心一点,你会发现,电梯里常常有一面镜子,那么这面镜子有什么作用呢?许多人可能回答不上来。

当我偶然间知道了真实的答案时,我心里的感动,像微雨似的纷纷落下。

《将心比心》语文教案(精选6篇)

《将心比心》语文教案(精选6篇)

《将心比心》语文教案(精选6篇)《将心比心》语文教案(精选6篇)《将心比心》语文教案篇1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生活中只有将心比心,才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引导同学懂得在生活中与人相处应将心比心。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心、说心导入:同学们,方老师拿到课文已经读了20遍,始终被一个字深深感动了,想知道这是什么字吗?(板书),看到这个心,你想说什么?生说:是呀,心的含义很多很多,俺们今天要学的这篇课文主要讲讲谁的心?一颗什么心?请同学们走进课文,自由读读。

生说师板书:阿姨母亲二、读心、悟心1、阿姨的心:导语:阿姨有颗怎样的心,请同学们认真默读第一段,考虑这个问题。

根据同学回答板书。

导语:你从什么地方可以算出阿姨有颗善良的心?出示句子:“有一次,奶奶去商店,走在她前面的一位阿姨推开繁重的大门,一直等到她跟上来才松开手。

”导语:你读懂了什么?(根据同学的回答指导同学朗读)导语:还可以从什么地方看出阿姨是个这样的人?出示句子:那位阿姨轻轻地说:“俺妈妈和您的年龄差不多,俺希望遇到这种时候,也有人为她开门。

”导语:你能像阿姨一样轻轻地说吗。

同学读。

导语:同学们,阿姨的语气是轻轻的,但让俺们感到不轻的却是什么呢?导语:是呀,阿姨真是拥有一颗之心的人,是什么原因使阿姨拥有这样一颗美好的心呢?让俺们一起读第一段。

(板书:将比)导语:是啊,学会了将心比心,人与人之间就多了一份爱心,读最后一段;学会了将心比心,俺们的天空更蓝,读最后一段;学会了将心比心,俺们阳光更绚烂,读最后一段;阿姨的这颗心让“俺”感到了──温暖(板书)2、母亲的心:导语:默读第二段,考虑母亲有颗怎样的心?你从哪里看出来?出示句子:“俺正要抱怨几句,一抬头看见了母亲平静的眼神──她正在注视着护士额头上密密的汗珠。

”导语:你读──读懂了什么?(指导同学朗读)导语:你还没完从什么地方看出母亲有颗这样的心?指导朗读:只见母亲轻轻地对护士说:“不要紧,再来一次!”导语:你读──你想对母亲说什么?出示句子:母亲用另一只手拉着俺,平静地说:“这是俺的孩子,和你差不多大小,正在医科大学读书,她也将面对自身的第一个患者,俺真希望她第一次扎针的时候,也能得到患者的宽容和鼓励。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将心比心(12)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将心比心(12)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将心比心(12)人教新课标教学目的:1、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设身处地〞这一成语的意思。

3、培育先生独立阅读的才干。

教学重、难点:依据教材剖析,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先生可以依据自己身边发作的大事,设身处地肠去换位思索。

教学进程:〔一〕欣赏故事,导入课题。

1、故事欣赏:一个暴风雨的早晨,有位老人在海边看到许多小鱼被抛到沙滩上。

老人想到太阳一晒这些鱼都会死,叹息一声朝前走了。

前往时,却见一个七八岁的男孩把鱼捡回海里。

老人很感动,也弯腰来帮助。

老人说你救了他们,谁也不知道,谁也不会在乎的!男孩却说:小鱼在乎!2、导入〝设身处地〞,指点意思:设身处地:拿自己的心对比他人的心,指遇事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思索本文讲了哪两件事。

1、出示生字词:指名读、开战车读、齐读2、课文主要内容填空:①奶奶给〝我〞说了一件动人的事:奶奶去_________,一位阿姨为她____________。

②〝我〞陪患病的母亲去________,母亲对护士的任务____________。

3、小结课文内容:课文主要内容:①奶奶给〝我〞说了一件动人的事:奶奶去___商店__,一位阿姨为她推开繁重的大门,不时等到她跟下去才松手。

②〝我〞陪患病的母亲去医院输液,母亲对护士的任务给予了宽容和鼓舞。

〔三〕第一件事1、从〝繁重〞、〝不时〞、〝才〞这些词语体会到什么?2、小结:这位〝阿姨〞首先想到的是他人,繁重的大门一旦松手,就会撞到后来的跟随者,于是她不时等后来者跟上才松手,我体会到阿姨对奶奶的关心和保护。

〔四〕第二件事1、自读第二件事,体会人物的感情。

2、小结:要想失掉他人的宽容和鼓舞,就要自己先去宽容、鼓舞他人。

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

以自己对他人的宽容和鼓舞,换取他人对自己的宽容和鼓舞。

就如孟子所说的:爱人者,______。

〔五〕换位思索,升华情感1、假设你是那位阿姨,你会怎样做呢?假设你是文中的那位母亲,你会怎样做呢?假设对那位护士停止责骂,将会有什么结果呢?2、小结,升华最后一段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将心比心◆知识与技能:1、自主识字。

读准多音字“扎、禁”。

2、能正确读写下面的词语:沉重、涌到、输液、尊重、患者、宽容、增加、眼神、道谢、温暖、抱怨、鼓励、实习、将心比心等。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1、利用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体会“将心比心”的含义。

3、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做批注,在小组内讨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1、想象人物的心理活动,体会情感。

2、体会生活中只有将心比心,才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与理解。

◆导学重点:1、识记生字词语。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积累语言。

◆导学难点: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通过课文的研读,理解“将心比心”。

◆教学准备标准化双语教学平台;教学PPT◆学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教师走进教室,师生相互问好一、谈干家务,导入新课1、师:问同学们一个问题,你们在家里——帮家里干过活吗?生:干过。

2、师:干过哪些活呀?生:洗衣服、扫地……3、师:还有吗?生:拖地、洒水4、师:看来啊,你们都能够在家干活,你们都是好孩子。

5、师:作为一个家庭成员,在家里帮爸爸妈妈干点儿活是应该的,是不是?(生:是。

)爸爸妈妈养我们这么大,他们非常辛苦。

通过自己干活,我们能感受到父母的辛苦,这感受的过程就叫将心比心。

今天讲的课文题目——将心比心。

好,和我一起写(板书课题)。

(生:书空课题)。

6、师:注意笔顺啊。

将心比心。

好,(请同学们)一起把课文的题目读一遍。

生:齐读课题。

二、播放视频,形成同理心。

7、师:这里有一段非常感人的视频,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班班通播放《帮妈妈洗脚》公益广告)(生:观看视频。

)……8、师: (视频定格在洗脚)你觉得这个视频里面,最让你感动的地方在哪里?生:小孩子打水给妈妈洗脚。

9、师: 老师也觉得这里令人非常感动。

那么小的孩子颤巍颤巍端着一个大盆子,水溅到孩子的脸上,看到这里,老师这心里一下子就(右手向上拍胸口)特别热,眼睛湿润了。

10、师: 小孩子这么小,他就知道给妈妈打水洗脚,他?谁教他的呀? 生:妈妈。

11、师: 妈妈,妈妈怎么教他的?生:(七嘴八舌)他看到妈妈给奶奶洗脚。

12、师: 他在哪里看到的?生:他从门缝里看到的。

13、师: 阿依博塔说生:妈妈给奶奶洗脚,他看见了。

14、师: 确实,这段视频就叫《帮妈妈洗脚》。

这个小朋友看见妈妈再给奶奶洗脚,他会怎么想?“妈妈给奶奶洗脚,我也要给妈妈洗脚。

那,我也可以给妈妈洗脚啊,是不是?(生:是。

)15、师: 这就是将心比心的具体表现。

16、师: (到黑板前)大家看,(板书心、心)心和心。

这个心是小同学、小朋友的心。

这个是妈妈的心。

(点击画面)视频里的小朋友想到了“妈妈给奶奶洗脚,我给(师生齐说)妈妈洗脚”。

三、初读课文,解决生字新词17、师: 请打开第八课,我们准备读课文。

(PPT 出示学习目标)。

课文中写了两件令人感动的事。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中写了哪两件事。

默读,拿起笔来,把自己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圈画出来。

生:默读课文。

18、师: (发现部分学生默读困难,随即利用班班通中的标准化双语教学平台,打开第八课,逐段播放课文朗读录音)生:边听边读边批注。

19、师: (读完后,巡视课堂,查看学生批注情况。

)小组内检查一下批注情况,生字认识不认识,不认识的,可以寻找学习伙伴获得帮助。

生:(小组学习活动:学习伙伴互相帮助。

)20、师: (学生问“涌”的读音),涌yǒng,(板书)生:(合作解决生字读音。

)21、师: (巡视小组合作情况)还有一些不理解的词语怎么办呢? 生:可以查字典、查教材1+1。

生:问同学,查资料书。

生:还可以联系课文里的句子理解词语。

22、师: 好,继续学习。

(巡视课堂)注意,讨论要轻声,不能影响到其他组的同学。

生:(在组长的带领下,开展伙伴互助、查阅工具书、读课文等形式解决识字解词问题)23、师:(巡视课堂,轻声询问)你哪些词语不理解?(生:“抱怨”不理解。

)你准备怎么办?(生:看教材1+1)24、师:(巡回到教室第四小组,悟空组,问)玛丽卡,你有哪些不理解的词语?(生:抱怨)也是“抱怨”是吧?还有哪些?(继续巡回教室)可以把意思批注在课文里。

阿尔那依,你有哪些词语不理解?(生做思考状)25、师:(走到爱迪生小组)抱怨是什么意思啊?生:心中不满,数说别人的不对。

生:埋怨。

26、师:埋怨,对,抱怨就是埋怨。

生:我不理解“关爱”。

27、师:“关爱”的意思你不知道?(看其他学生)生:关心。

生:关心爱护。

生:关怀爱护。

28、师:对,(看提问学生)“关心”和“关怀”是近义词29、师:我希望同学们以后预习的时候,在课本上批注。

30、师:好,抬头,面向——黑板,解读目标(略)。

四、听力练习,圈画词语31、师:我们做一个小小的游戏,请同学们拿起笔来,老师念一个词语,请你快速在课文中找到并画出。

比一比谁画得块。

生:圈画词语:沉重、涌到、输液、尊重、患者、宽容、增加、眼神、道谢、温暖、抱怨、鼓励、实习、将心比心。

32、师:(鼓励性评价)哎,有些同学非常快,他们读课文读得非常认真,对课文非常熟悉。

33、师:小组内开火车,把这些词语朗读一遍。

注意读准字音。

生:(小组内开火车朗读词语。

纠正错音)五、理解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4、师:(点击PPT)读完了,我们来看黑板上的这个问题,(点击PPT)文中讲述了哪两件将心比心的事情?生(举手的学生不多。

)35、师:看来这个问题比较难?好,那我们发挥集体的力量,各抒己见,小组讨论。

生:(小组讨论)36、师:(巡视课堂,提示可以利用工具书帮助概括。

)讨论的时候,你要听明白同学的话,还要发表自己的意见。

不论是谁发言,都能为你们组争光。

生(继续讨论,讨论有结果后举手)37、师:爱迪生小组,开始。

生:第一件事讲了有一次,一位奶奶去商店的时候,一位阿姨帮他推开深(沉)重的大门。

(教师提示:沉重的大门)38、师:第二件事……生:第二件事是,有一次(读成一声了),一位父亲(同学提示:母亲!)去(读成一声了)……39、师:(发现学生概括存在困难)好,你们组的玛克沙提来说……生:第二件事,一天,母亲去医院输液,有一位医生(教师提示:医生?其他学生改正:护士!)来打针,一位护士来扎针,她扎了两次,没扎进血管里。

那位(阿姨)奶奶跟她轻声说,不要着急,再来一次。

那位护士果然第三针成功了,那位护士终于长出了一口气,她说:“阿姨,真对不起,我是来实习的。

”40、师:恩,就说了这件事。

(古丽娜孜和玛克沙提)你们两个请坐。

发言继续,龙马组……生:嗯,一位……(教师插话)41、师:我们在概括两件事的时候,要注意语言的—生:通顺。

42、师:通顺,这是一个要求。

还有一个呢,要把这件事情简单的—最短的话——说清楚。

43、师:你的眼睛要看着热斯古丽,注意倾听。

生:奶奶去商店买东西,有一位阿姨给她开门。

44、师:好,(鼓励的)说的挺好的。

生:第二件事,一天,母亲去医院输液,一位护士给母亲扎了两针也没有扎进血管(“管”变调)里。

第三次果然成功了。

那位护士说,阿姨,真对不起,我是来实习的。

45、师:(面向全体)你们发现没有,今天热斯古丽说话特别好,是不是?为他鼓掌吧!生:(鼓掌)46、师:今天,热斯古丽你说话这么通顺,真好,请坐!47、师:老师刚才发现了,我们对第一件事概括的都非常好,第二件事—是不是有点儿啰嗦了啊?(学生回应)后边的两个组,希望你们把第二件事概括好。

悟空组——生:(阿依克里木)请同学们注意听我讲——第一件事是:一位阿姨帮奶奶推开沉重的大门儿。

第二件事是:我陪母亲到医院打针,一位年轻的为母亲扎针。

(教师提示:一位年轻的—)护士。

(教师:把这句话再说一遍)我和母亲去医院打针,一位年轻的护士为母亲扎针。

(教师提示:扎针,一声)48、师:第二件事的概括,老师觉得好多了,越来越短了,而且越来越清楚了。

好,来,智慧组!生:请大家听我讲。

(教师提示:转过去,面向大家)第一件事是:阿姨为奶奶开门。

第二件事是:护士为母亲扎针。

49、师:(惊讶的面向全体)你们觉得阿依博塔说的怎么样?生:(弱弱的)可以。

50、师:尤其是第二件事,很短,但,这句话能不能概括这件事?(示意学生阿依博塔)再说一遍……生:护士为母亲扎针。

51、师:(重复学生的话)护士为母亲扎针。

(面向全体)能不能概括这件事?(学生齐说:能)能不能说明白这件事的意思?(学生齐说“能”)52、师:非常好。

咱们的语言在一步一步地变好。

尤其是第二件事。

(面向学生)马克沙提,你们的马克沙提,他把课文简单的复述了一遍。

热斯古丽呢,他说的比马克沙提稍微短了一些。

阿依克里木,说的比前面两个组又短了一些,而且说的很清楚。

阿依博塔说的最短,也能够把事情说明白。

所以,我们在概括的时候,要注意用最短的话把事情说的最明白、最清楚。

53、师:(点击PPT出示阿姨和母亲说的话,示意学生齐读)生:齐读。

54、师: 同学们概括的比老师的还短,而且能把事情说很清楚,你们比老师还厉害。

55、师: 我们做个小游戏(PPT 链接课堂检测)每个组内可以抢答。

第一组第一题,第二组第二题,以此类推。

第一题:选择正确的读音:沉重.()zh òng zh ōngch óng ch óng 第二题:选择有错别字的一项:尊敬 遵照 遵守 遵敬鼓励 奖历 历史 厉害第三题:属于多音字的一项:励 尊 重 写第四题:选词填空。

()的眼神幽静 平静 沉静 安静()的汗珠广阔 宏达 远大 密密()的工作飞快 紧张 柔和 温暖()的笑容 大吼 明白 幸福 默默第五题:读一读,写一写沉(重zh òng ) (输sh ū)液 (扎zh ā)针 抱(怨yu àn )(额é)头 鼓(励l ì) (尊z ūn)重56、师: (点击鼠标,呈现课堂检测动画)选择正确的注音。

第几个? 生:第一个57、师: (点击鼠标)选择有错别字的一项。

热斯古丽,哪个错了? 生:尊敬58、师: 这个“遵”应该是那个“遵”?生:遵守的“遵”59、师: (点击鼠标)还是选择有错别字的一项,第三组—生:奖励60、师: “奖励”错了,应该是“鼓励”的“励”,“厉害”的“厉”加一个“力”。

61、师: (点击鼠标)属于多音字的一项。

生:重62、师: (点击鼠标)填空生:平静的眼神生:密密的汗珠生:紧张的工作生:幸福的笑容、63、师: (点击鼠标)读一读,写一写。

请同学们拿起笔来,本子,速度快一点。

第一个字,读一读,写一写。

生:在课堂练习本上写字。

64、师: 只写一个字就行了,重,沉重。

自己拼读。

生:(书写汉字。

)65、师: 写方格里的字。

……注意写字的姿势……头抬起来……三个三,还记得吗?输液、抱怨、扎针、额头、鼓励、尊重66、师:(巡视课堂并批改)“额头”的“额”是哪个“额”?67、师:(巡视到第四组智慧组,迪娜拉旁边,轻声)尊重的尊,错了吧?68、师:(转身到教室中间)小组内互相对一下69、师:(巡视第一组,智慧小组)我发现,有的同学写的字很工整、漂亮、干净;有的同学就不行了,写错字,涂了个大黑疙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