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专题_比例尺部分

合集下载

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学问目标:通过阅读各类地图,使同学初步了解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等基本学问力量目标:通过绘图、计算、比较以及用地图设计线路等实践活动,使同学初步具备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地图的力量,如会运用比例尺在地图上量算两地之间的距离,在地图上区分方向,查找地理事物,确定旅行路线等,关心同学初步建立起图的空间概念。

情感目标:通过实践活动,对同学进行乡土教育,环境教育,增加喜爱家乡的情感和爱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第一节着重阐述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这是阅读地图必需把握的基础学问和基本技能,在今后的全部的地理教学过程中要反复应用。

但这部分内容较枯燥,同学不简单直接接受,在开头教学之前,要设计如何导入。

由于同学在学校过平面图的学问,本章一开头从一张动物园导游图引入,目的是引起同学读图的爱好,了解"什么是地图"以及"地图的重要性"〔其他的同学熟识的图也可以,笔者此次采纳的是所在学校的校内图〕,目的是通过探究身边熟识事物,激发同学求知的主动性,使同学能够快速进入老师设计的问题情景。

比例尺部分的教学重点是关于比例尺计算公式的进一步引申和应用。

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通过阅读地图册上的三幅地图,学会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法:文字式、数字式和直线式。

其次个层次,比例尺的应用,通过"做一做"应用比例尺可以量算两地间的实地距离,用比例尺公式可以做换算:〔1〕始终已知图上距离和实地距离,求比例尺。

〔2〕已知比例尺和实地距离,求图上距离。

〔3〕已知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求实地距离。

第三层次,比例尺的大小,通过对相同图幅的 "北京市地图"和"中国地图"关于两幅图范围的大小、所表示的地理事物的详略程度、比例尺大小的比较,得出:〔1〕如何区分地图比例尺的大小:即分子为1,分母愈大,比例尺愈小;分母愈大,比例尺愈小。

各种比例尺地形图

各种比例尺地形图

1:500、1:1000、1:2000地形图1:500、1:1000、1:2000地形图主要用于小范围内精确研究、评价地形,可供勘察、规划、设计和施工等工作使用。

平面控制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按3°分带计算平面直角坐标。

当对控制网有特殊要求时,采用任意经线作为中央子午线的独立坐标系统,投影面亦为当地的高程参考面。

分幅编号:采用正方形或矩形,其规格为50cm×50cm 或40cm×40cm。

图号以图廓西南角坐标公里数为单位编号,X 在前Y 在后,中间用短线连接,如:1:2000,10.0—21.0;1:1000,10.5—21.5;1:500,10.50—21.75。

带状或小面积测区的图幅,按测区统一顺序进行图幅编号。

1:5000地形图1:5000地形图主要用于小范围内详细研究和评价地形,可供各部门勘察、规划、设计,科研等使用,也可作为编制更小比例尺地形图或专题地图的基础资料。

1:5000地形图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3°分带,其分幅、编号是以1:1000000地形图为基础,将每幅1:1000000地形图划分成192行192列,共36864幅1:5000地形图,在1:1000000地形图编号后加上1:5000地形图的比例尺代字、行列号,即为1:5000地形图的编号。

如J50H093093。

每幅1:5000地形图的范围是经差1′52.5″、纬差1′15″。

1:5000地形图 城市居民地示意图 1:1万地形图1:1万地形图主要用于小范围内详细研究和评价地形,城市、乡镇、农村、矿山建设的规划、设计,林斑调查,地籍调查,大比例尺的地质测量和普查,水电等工程的勘察、规划、设计,科学研究,国防建设的特殊需要,以及可作为编制更小比例尺地形图或专题地图的基础资料。

1:1万地形图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3°分带,航空摄影测量方法成图。

分幅、编号:20世纪70年代前以1:2.5万地形图为基础,将每幅1:2.5万地形图划分成2行2列,共4幅1:1万地形图,用1、2、3、4表示,在1:2.5万地形图编号后加上表示1:1万地形图的代号,即为1:1万地形图的编号。

地图比例尺等高线

地图比例尺等高线

在地图上填绘注记时, 1 注记要写得清晰匀正,大小合适。 2 字的排列,横写 从左向右,
竖写 自上而下。
等高线及其判读
陡崖的判读 重难点 等高线的判读
等高线的应用
一.基本知识 1、 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
某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 直距离叫相对高度

1000米
1500米

某点到海 平面的垂 直距离叫 绝对高度, 即海拔
读下图,从山峰向下望,将不能看见哪一点( )
A.A点 C.C点
B.B点 D.D点
A
下图为某山地的局部等高线图。等高距为20米,AB为空中索道, 回答19~21题。
19、图中索道AB(图中距离6.4厘米) 的长度最接近( ) A、300米 B、320米 C、310米 D、305米 20、乘索道上行的方向是( ) A、东北 B、西南 C、正北 D、正南 21、图中有一瀑布,瀑布及选择观赏的位置分别位于( ) A、甲、乙 B、丙、丁 C、丙、甲 D、乙、丁
﹍。
简略
小结
实地范围相同时:
比例尺越大,图幅面积﹍大﹍,内 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图幅面 积﹍小﹍,内容越﹍﹍简。略
应用:
大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小﹍的比例尺地图
。如世界政区图等;小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
﹍大﹍的比例尺地图。如平面图、军事图、旅
游图等。
3.比例尺的缩放
(1)比例尺缩放的计算
①原比例尺放大到n倍,放大后的比例尺为 :原比例尺×n;原比例尺放大n倍,则放大 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1+n)。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500米
海平面

2、等高线的定义
等高线—— 海拔高度相同的点的连线

高中地理地图复习课件

高中地理地图复习课件
(1)河流ab段的流向为( B )
A.自西北向东南
B.自东南向西北
C.自东北向西南
D.自西南向东北
(2)断崖顶部的E点海拔可能为( D )
A.59m B.99m C.199m
D.259m
(3)此断崖的最大高度可 能为( D )
A.150m
B.99m
C.210m
D.249m
31
假设比例尺、等高距相等的情况下:
45
课堂练习
2、在一张长为42厘米,宽为40厘米的图纸上绘制中国
的区域轮廓图,图幅边缘各留空2厘米,最适宜的比例
尺为
B
A、1:5000000
B、1:15000000
C、1:3000000
D、1:50000000
46
课堂练习
3、在比例尺为1:140000000的世界地图上,量得北京
到莫斯科的图上距离为44厘米,两地的实地距离是
C.六十万分之一
D. 60 0 60 120 180 240千米
4
小规律
不要忘记哟!
由千米换算成厘米时, 要在千米数字后加上五个零, 由厘米换算成千米时, 要在厘米数字中去掉五个零。
5
2、比例尺的表示方法:
(1)数字式:1:10000000或1/10000000
(2)文字式: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千米
21
(3)、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各种地形(小地形)的等高线形态: 山顶、盆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缓坡、陡坡、峡 谷等
22
(3)常见地形的等高线形态
闭合曲线, 外低内高, 用 表示
等高线凸向低处, 山脊线也称分水 线
等高线凸向高处, 山谷线也称集水 线

初中地理中考复习专题比例尺 (有答案)

初中地理中考复习专题比例尺 (有答案)

初中地理中考复习专题比例尺(有答案)一、单选题(共13题;共28分)1. ( 2分) 如图所示,该地图缺少的基本要素是( )。

A. 比例尺B. 图例和注记C. 方向D. 经纬网2. ( 2分) 某地图的比例尺为1:25000000,在图上量得两地间的距离是2厘米,则这两地间的实地距离是()A.5千米B.50千米C.500千米D.5000千米3. ( 2分) 如果下列四幅图的图幅大小相等,则比例尺最大的是()A. 甲B. 乙C. 丙D. 丁4. ( 2分) 一幅残破地图,比例尺已失去,但知地面上A,B两地相距120千米,图上两地相距为12厘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为()A. 1:1000 000B. 1:100 000C. 1:10 000D. 1:10 000 0005. ( 2分) 下列四幅地图中,比例尺最小的是()A. ①B. ②C. ③D. ④6. ( 2分) 下图为四幅区域示意图,按比例尺从小到大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①③②④B. ④③②①C. ①②③④D. ④②①③7. ( 2分) 关于图中①、②两幅等高线地形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 ①图表示盆地地形B. ①图的比例尺比②图大C. 甲—乙的实际距离小于丙—丁的实际距离D. 甲—乙的坡度比丙—丁的坡度小8. ( 2分) 读经纬网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甲、乙两图中,比例尺较大的是甲B. A,B均在南半球,西半球C. B地的经纬度为(23.5°S,126°E)D. 当太阳直射B地时,泰安市学生正午的身影一年中最短9. ( 4分) 如图是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的简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四幅简图,按比例尺大小排序正确的是()A. ①>③>④>②B. ③>②>④>①C. ②>④>③>①D. ④>①>②>③(2)图中省区与简称搭配正确的是()A. ①—新B. ②—皖C. ③—蜀D. ④—粤10. ( 2分) 如图,甲乙丙三艘船同时出发驶向180°经线,而且同时到达,速度最慢的是()A. 甲B. 乙C. 丙D. 乙和丙11. ( 2分) 某学校东西长200米,南北宽140米。

考点8地图的基本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等

考点8地图的基本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等

D位于C的西南 方 F位于C的 南 方
极点俯视图上判读方向
①看极点处的字或字母。 ②看图中标注的经度度数。若东经度数沿顺时针方向
增大,则极点为南极点;若东经度数沿逆时针方向增 大,则极点为北极点。
③看极点及其附近的海陆分布。我们知道,南极地区
是大陆,北极地区是大洋。
经纬网图中的方向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等高线—— 海拔高度相同的点的连线
100 100 100
200 100 200 200 200
100
100
100
100
等高线原理
山顶
坡陡的 地方
坡缓的 地方
等高线
密集 。
等高线
稀疏 。 P17
2. 等高线地形图
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接而成的封闭曲线,叫做等高线。
等高距
B A
等高线的特点:
甲在乙的西北方向
丙在丁的东方
地图上的方向
南北方向的判断
1、两个相比较的地点同是北纬,则纬度数值大的在北 面,纬度数值小的在南面。 2、两个相比较的地点同是南纬,则纬度数值大的在南 面,纬度数值小的在北面。 3、两个相比较的地点分别为南纬和北纬,则南纬的地 点在南面,北纬的地点在北面。
地图上的方向
1. 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海拔相同。 坡度陡 海拔高 分布密集—— 数值大—— 2. 等高线 3. 等高线 海拔低 坡度缓 分布稀疏 —— 数值小——
2.等高线地形图的制作
读图观察等高线地形图的特点
同一等高线上海拔有何特 点? 同一等高线上海拔相等 每条等高线必封闭 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 等高距有何特点? 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 等高距相同。 等高线疏密与坡度的陡 缓之间存在什么联系 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 高线稀疏坡度缓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
1:5万及更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图幅由于条件所限,尚未完成。不过未能测完的地区主要分布在西部的青藏高 原、塔里木盆地等地区,而处于中部和东部的非边疆地区已经基本完成了基础地形图的全覆盖。
表达要素
图廓间要素
图廓外要素
图廓内要素
图廓外要素包括:图幅名、图幅号、邻接图幅示意图、比例尺、坡度表、三北方向指示、制图单位、制图时 间、图例等。
图幅号释义
图幅号为十位代码。表示该图幅的比例尺、表达的区域范围等信息。例如:H49C
其中第一位是大写英文字母,表示该图幅范围所属的1:100万图幅的纬度范围。从赤道开始,每4个纬度用一 个字母表示。0-4°N对应的字母是A,4-8°N对应的字母是B……依此类推,则上面举例中的H表示这个图幅所在 的1:100万图幅的纬度范围是28-32°N。
第八至十位为三位阿拉伯数字。表示该图幅在其所在1:100万的图幅中所在的分幅列数。
全中国图幅总数量
根据上述七种比例尺的地图每个图幅能表达的实地范围大小的不同,能够覆盖全中国的所有地形图图幅的数 量对于不同比例尺的基本地形图是不一样的。根据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提供的数据,从1:5万开始,每种比例 尺能够覆盖全国范围的图幅数和已测得的基础地理数据的图幅数见下表 。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
国家基本地形图
01 基本概念
03 分幅方法
目录
02 地图投影 04 图幅号释义
目录
05 全中国图幅总数量
07 保密与数据获取
06 表达要素
中国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是根据国家颁布的测量规范、图式和比例尺系统测绘或编绘的全要素地图,也可 简称“国家基本地形图”“基础地形图”“普通地图”等。
保密与数据获取
待完善。
谢谢观看

高二地理比例尺练习题

高二地理比例尺练习题

高二地理比例尺练习题比例尺是地理学中的重要概念,用于表示地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例关系。

在高二地理学习中,掌握比例尺的计算和应用是非常基础和关键的一部分。

本文将通过一些练习题来帮助同学们巩固和提升对比例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练习题1:某地图上,两地的实际距离为60公里,图上的距离为6厘米。

求该地图的比例尺是多少?解答:比例尺 = 地图距离 / 实际距离根据题意,地图距离为6厘米,实际距离为60公里。

则比例尺 = 6厘米 / 60公里 = 0.1厘米/公里练习题2:某地图上,A地到B地的实际距离为120千米,图上的距离为4厘米。

求该地图的比例尺是多少?解答:比例尺 = 地图距离 / 实际距离根据题意,地图距离为4厘米,实际距离为120千米。

则比例尺 = 4厘米 / 120千米 = 0.0333厘米/千米练习题3:某地图上,两地的实际距离为240公里,图上的距离为6厘米。

该地图的比例尺是0.05厘米/千米。

求实际距离为多少?解答:实际距离 = 图上距离 / 比例尺根据题意,图上距离为6厘米,比例尺为0.05厘米/千米。

则实际距离 = 6厘米 / 0.05厘米/千米 = 120千米练习题4:某地图上,A地到B地的图距离为10厘米,比例尺为1:50000。

求实际距离为多少?解答:实际距离 = 图上距离 ×比例尺根据题意,图上距离为10厘米,比例尺为1:50000。

则实际距离 = 10厘米 × 50000 = 500000公分 = 5公里练习题5:某地图上,两地的实际距离为300公里,比例尺为1:200000。

求图上的距离为多少?解答:图上距离 = 实际距离 / 比例尺根据题意,实际距离为300公里,比例尺为1:200000。

则图上距离 = 300公里 / 200000 = 0.0015公里 = 15米通过上述练习题的解答,我们可以发现比例尺的计算和应用方法是非常简单和灵活的。

只需要根据题目给出的信息进行换算,就可以得到所要求的答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兴中学
二、《比例尺、地图》专题训练
命题人田洪村
1.判读比例尺大小的正确方法是()
A.比例尺是个分数,分母愈大,比例尺愈大
B.图上表示的内容愈详细,选用的比例尺就愈大
C.地图上所画地区的范围愈小,选用的比例尺就愈小
050
D.1/50000的比例尺比千米的比例尺小
2.在1:10000000的中国政区图上,测量长江的长度为62厘米,那么长江在地面上的长度为()
A.62000千米B.620千米C.620000千米D.6200千米
3.一幅残破地图,比例尺已失去,但知地面上A、B两地相距120千米,图上两地相距为12厘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为()
A.1:10000B.1/100000
C.1:10000000D.1/1000000
4.关于地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绘制学校平面图宜采用小比例尺
B.以北极为中心的地图要根据指向标来辨方向
C.在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较陡
D.各种彩色地图上的绿色部分都表示平原
5.关于图例和注记的解释,正确的是()
A.图例是用来表示各地理事物的文字和数字
B.注记是用来说明地理事物的符号
C.常用的图例符号有统一的规定
D.在地图上,所有城市都是用一样的符号
6.在甲乙两张图幅大小相同的地图上,某两地间的距离在地图上的距离分别为8厘米、4厘米,这说明()
A.甲图表示的实地地域范围比乙图广
B.进行工程建设选用乙图更为实用
C.甲图的比例尺比乙图小
D.甲图所表示的内容比乙图更详细
7.将1:3000000的原图比例尺放大或缩小一倍,则放大或缩小后的新图上一厘米各代表的实际距离是()
A.60千米和15千米
B.15千米和60千米
C.30千米和60千米
D.15千米和30千米
8. 在中国交通图上量得沈阳到西安的直线距离为5厘米,两地的实际距离为1500千米,该图的比例尺是:
A.1:30000000 B.1:3000000 C.1:300000 D.1:30000
9. 某地图上,甲乙两地相距11.1厘米,且都位于北半球的同一条经线上,当夏至日太阳位于上中天时,测得甲地太阳高度为60°,乙地为50°,那么该地图的比例尺是( )
A.1:24000000
B.1:3000000
C.1:500000
D.1:10000000
10. 在北半球的一幅天气分析图上,A高气压1020HPa中心位于(60°N,92°E),B高气压1030HPa 中心位于(50°N,92°E),两地图上距离为11.1厘米,则该天气分析图的比例尺是( )
A.1:500000
B.1:10000000
C.1:1500000
D.1:2000000
11. 在一张地图上,60°N纬线上有两地,其图上距离为11.1厘米,地方时相差2小时.则此图的比例尺是( )
A.1:15000000
B.1:1000000
C.1:30000000
D.1:1500000
12.读右图,两幅图表示的区域实地范围相同,图甲比例尺为1∶100 000,则( ) A.图乙的比例尺为1∶200 000
B.图乙的比例尺为1∶400 000
C.图乙表示的地理事物较图甲详细
D.图甲比例尺是图乙的4倍
13.某测绘局要绘制新开发镇的平面图,采用2种比例尺绘制,其中甲图比例尺是乙图的3 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甲图比例尺为1∶30 000,则乙图比例尺为1∶10 000
B.甲图的图幅面积一定是乙图的9倍
C.乙图上反映的地理事物比甲图详细
D.甲图中1 cm表示的距离是乙图的3倍
读下图,回答14~15题。

14.甲、乙、丙三艘船同时出发驶向180°经线,而且同时到达,速度最快的是() A.甲B.乙C.丙D.乙和丙
15.若图示甲、乙、丙三处阴影面积相同,则关于三个阴影区域比例尺大小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的比例尺最小,丙的比例尺最大
B.甲、乙、丙的比例尺相同
C.甲大于乙,乙大于丙
D.乙的比例尺最小
2005年春,世界一些地区爆发了严重的禽流感,某地采取了严格的防御对策:疫情发生地3km内家禽全部扑杀;3-5km内强制免疫;1km内活禽
市场必须关闭。

读某地禽流感疫情分布图,判断16-18
题:
16.该分布图的比例尺是
A.1:100000 B.1/200000
C.1:300000 D.1/600000
17.图中数码代表的村落,必须强制免疫的是
A.①③⑤ B.③⑤
C.③④⑤ D.①②
18.禽流感对人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A.造成人口年龄结构严重老化
B.传染疾病,影响人口素质
C.造成区域环境容量增加D.使人口迁移数量猛增
根据右图中甲、乙、丙、丁四地的经纬度位置,判断7-9题。

19.若甲、丙两点间的图上距离为2.2cm,则该图的比例尺约为
A.1:1000万 B.1:10000万 C.1:500万 D.1:5000万
20.图中四地
A.乙、丁两地地方时相同
B.甲、丙两地昼夜长短相同
C.乙、丁两地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D.甲、丙两地日出、日落时间相同
2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四地均位于西半球太平洋上
B.图中四地自转线速度相同
C.物体从甲地向南做水平运动,将向西偏
D.甲地位于北京的东南方,丁地位于北京的西南方
二、综合题
22.读图2-1-7中甲、乙两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岛在乙岛的方向,乙岛在哪个半
球:、。

(2) 图的比例尺大,图的实际面积大。

(3)甲岛南北两端图上距离是3.2厘米,乙岛南北两端
图上距离是3.4厘米,两岛南北距离相差千米。

23. 读图2-1-13,对比两大半岛回答下列问题:
(1)两图中比例尺较大的是。

(2)甲半岛上的山脉走向为,乙半岛上的山脉走
向为。

(3)A地如果是3月21日中午12时,B地区时此时应是。

(4)B地位于A地的方向。

(5)甲半岛地势特点是,乙半岛地势特点是。

(6)甲半岛东侧海域比乙半岛东侧海域盐度,原因是。

三、高考真题
图2-1-15亚洲两个国家略图。

读图回答24-26题。

24.两国的临海分别是
A.红海、亚丁湾B.安达曼海、泰国湾 C.地中海、波斯湾 D.阿拉伯海、孟加拉湾
25.②图所示国家的自然特点是
A.面临海洋、降水丰沛 B.地势低平、植被茂盛 C.冬温夏凉、四季如春 D.沙漠广布、炎热干燥
26.据地理坐标判断,甲乙两地距离约为
A.300千米B.550千米C.1 300千米 D.1 550千米
2004年7月28日,我国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黄河站(78º55′N,11º56′E)建成。

据此回答4-5题。

27.从黄河站往正南方,将到达
A.斯堪的纳维亚半岛 B.西伯利亚C.阿拉斯加D.大不列颠岛28.黄河站至北极点的距离约为
A.600千米 B.900千米 C.1200千米 D.1500千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