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脱水技术探索

合集下载

三甘醇天然气脱水装置技术改造及效果解析

三甘醇天然气脱水装置技术改造及效果解析

三甘醇天然气脱水装置技术改造及效果解析一、前言随着能源资源的日益枯竭和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天然气成为了当今社会最为重要的能源之一。

而天然气脱水装置作为天然气处理的关键环节,其技术改造对于提高天然气产量、降低生产成本、保护环境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以三甘醇天然气脱水装置技术改造及效果解析为主题,结合实际案例对该技术进行深入探讨。

二、技术改造的背景与意义1. 技术改造背景传统的天然气脱水装置主要采用三甘醇脱水工艺,其工艺流程相对复杂,操作成本高,存在能耗大、设备易堵塞、脱水效率低等问题。

随着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许多企业开始尝试对天然气脱水装置进行技术改造,以提高脱水效率、降低能耗、提升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

技术改造对于三甘醇天然气脱水装置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方面,通过技术改造可以提高天然气的脱水效率,降低运行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新型脱水技术可能会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符合环保要求。

技术改造对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降低成本、保护环境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三、技术改造方案1. 新型吸附剂的应用在三甘醇天然气脱水工艺中,吸附剂的选择对脱水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三甘醇脱水工艺中,通常采用的是硅胶作为吸附剂。

而在技术改造中,可以尝试采用新型的吸附剂,如分子筛、活性炭等,这些新型吸附剂具有更强的吸附能力和更高的表面活性,可以提高脱水效率。

2. 改进设备结构在技术改造中,还可以对天然气脱水装置的设备结构进行改进。

采用新型的填料结构,提高填料的利用率;采用更先进的脱水塔结构,提高气液接触效率等。

3. 优化工艺流程针对传统的三甘醇脱水工艺中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优化工艺流程来提高效率。

改进脱水塔的进料和排气系统,优化吸附剂再生系统等。

四、技术改造效果解析1. 脱水效率提高通过引入新型吸附剂和改进设备结构,可以显著提高天然气脱水效率。

新型吸附剂具有更强的吸附能力和更高的表面活性,能够更有效地吸附天然气中的水分,提高脱水效率;而改进设备结构能够提高填料的利用率和气液接触效率,进一步提高脱水效率。

浅析天然气处理装置的脱水方法

浅析天然气处理装置的脱水方法

浅析天然气处理装置的脱水方法天然气是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而其中所含的水分对于天然气的使用和运输都会带来一定的危害。

对于天然气中的水分进行有效的处理十分重要,而天然气处理装置的脱水方法也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天然气中的水分主要有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形式。

自由水是指在天然气中以液态存在的水分,而结合水则是指水分和天然气中的其他组分形成化学或物理结合状态的水分。

对于这两种形式的水分,传统的脱水方法主要包括结露点法、吸附法、分子筛法和冷却凝结法等。

下面将对这些脱水方法进行浅析。

结露点法是一种常用的天然气脱水方法,它利用结露点的原理来使天然气中的水分凝结成液态,然后通过分离器进行分离。

结露点法的工作原理是通过降低天然气的温度使其中的水分达到饱和,进而发生凝结,最终被捕获和分离。

而结露点法通常会选择使用低温脱水和高压脱水两种方式。

低温脱水方法适用于温度较低的情况下,通过降低天然气的温度使其中的水分达到饱和并凝结,然后再通过分离器将水分分离出来。

而高压脱水方法则是通过增加天然气的压力来实现水分的凝结和分离。

结露点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易于控制,且对天然气中的杂质也有一定的去除效果,但缺点是需要大量的能源用于降低天然气的温度或增加天然气的压力,且对设备的要求也比较高。

吸附法是另一种常用的天然气脱水方法,它利用固体吸附剂来吸附天然气中的水分。

常用的吸附剂包括硅胶、分子筛和活性炭等。

吸附法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将含有水分的天然气与吸附剂接触,使其中的水分被吸附在吸附剂上,从而实现脱水的目的。

而当吸附剂饱和后,可以通过升温或减压的方式来再生吸附剂,使其中的水分被释放出来,从而实现脱水的目的。

吸附法的优点是对天然气中的杂质去除效果好,能够实现连续操作,并且再生后的吸附剂可以循环使用,但缺点是需要额外的再生设备,且再生过程中会产生废水和废气。

天然气处理装置的脱水方法有很多种,每种方法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天然气的成分、水分含量、工艺条件和经济性等因素来选择合适的脱水方法。

天然气常用脱水处理工艺技术研究

天然气常用脱水处理工艺技术研究

天然气常用脱水处理工艺技术研究发布时间:2022-04-24T09:17:59.168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2年第1期作者:李勇国[导读] 天然气脱水处理过程在整个天然气净化过程中至关重要,目前国内外常用的天然气脱水处理工艺技术主要有低温分馏法、三甘醇吸收法、固体吸附法以及膜分离法脱水工艺等李勇国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二采气厂神木处理厂陕西榆林 719000摘要:天然气脱水处理过程在整个天然气净化过程中至关重要,目前国内外常用的天然气脱水处理工艺技术主要有低温分馏法、三甘醇吸收法、固体吸附法以及膜分离法脱水工艺等。

这其中每种脱水方法的脱水机理、适用环境、主要设备等关键节点又各不相同。

基于此,本文对不同脱水工艺优缺点及使用范围进行分析,为不同条件下相关气田采用针对性脱水工艺技术的选择提供借鉴。

关键词:天然气处理;脱水工艺;脱水机理0 前言天然气中过量的水蒸汽存在不小的危害。

首先,商品化天然气的热值会降低;其次,降低商品天然气的管道输气能力;另外在天然气的集输、加工处理过程中,气体的工艺条件会发生一些变化,比如温度的降低,压力的升高等因素会造成水蒸汽的凝结形成液态水,液态水与气体中的酸性组分结合会加快设备的腐蚀。

严重时会形成冰或者固态的水合物,会造成输气管道堵塞等严重后果。

因此一般情况下天然气需要对过量的水分进行脱除,以满足下游加工、使用的要求。

1低温分离技术1.1工艺原理低温脱水的原理是在一定的压力条件下,天然气的温度降低到水的露点以下时,天然气中就会有液态水析出,但在此时的压力和温度下天然气中的水蒸汽还是饱和的。

将析出的液相水分离后,将天然气的温度提高或者天然气所处的压力减小,这时天然气中的水蒸汽变为不饱和状态,因此便降低了天然气的含水量[1],从而降低其水露点。

根据低温分离法工作原理,可知低温分离器通常在低温与高压的条件下进行操作。

被脱水后的天然气的水露点即为该高压下的操作温度,一般脱水要求达到防止天然气在输气管道中析出液相水形成水合物。

浅析天然气处理装置的脱水方法

浅析天然气处理装置的脱水方法

浅析天然气处理装置的脱水方法天然气处理装置是一种用于将原始天然气转化为高质量燃料的设备,其中包括除硫化、除水等工序。

脱水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下面将对天然气处理装置的脱水方法进行简要分析。

一、原理在天然气处理装置中,水蒸气和天然气是混合在一起的。

而在气体流程中,高速流动的气体会带走其中的水分子。

这些水分子会沿着管道积累,并影响设备的性能,同时也会降低燃烧效率。

因此,为了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燃烧效率,必须从气体中去除水分子。

天然气处理装置的脱水过程本质上就是利用一些物理或化学方法将水蒸气从气体中去除。

二、方法1.干燥法:这是一种物理方法,利用干燥材料吸附空气中的水分子,从而将水分子从气体中去除。

干燥材料可以是沥青、硅胶、分子筛等,具体的选择取决于需要处理的气体和设备要求。

2.冷凝法: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将水蒸气通过构建一个冷却器将其从气体中分离出来。

外部的冷却器会使气体中的水汽冷却并凝结成水,之后可以用附加的设备将其收集起来。

这种方法非常适合对湿度较高的气体进行处理。

3.吸附法:吸附法利用具有交换功能的物质,比如分子筛,可以吸附掉天然气中的水蒸气成分。

此时,分子筛会释放出之前吸附的水蒸气,然后给出来的干燥的天然气。

当分子筛达到吸附极限后,需要通过加热和脱压方式进行再生。

这种方法适合对湿度非常高的气体进行脱水。

4.凝胶法:在天然气处理中采用凝胶法,指的是采用具有亲水性并吸附天然气中水分子的凝胶材料。

凝胶吸附水分子时,凝胶材料的颜色通常会由无色变成蓝色或其他颜色,便于操作人员判断凝胶是否需要更换或替换。

三、总结脱水是天然气处理过程中很重要的步骤,通常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

不同的脱水方法有各自的优点和适应性。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根据气体的净化要求、运行状态、处理能力和成本等因素综合考虑,逐一选择适用的方法。

天然气脱水技术浅析

天然气脱水技术浅析

天然气脱水技术浅析摘要:本文概述了目前国内外油气田普遍应用天然气脱水技术,包括低温冷凝法、吸收脱水法、吸附法等。

总结了传统天然气脱水技术的原理、应用现状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阐述了近年来新型脱水技术的原理、技术优势及其不足,并分析了天然气脱水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天然气脱水技术天然气从地层开采出来后都含有一定量的游离水和气态水。

游离水可以通过分离器实现分离,但气态水通常以饱和状态存在于天然气中,用分离器不能完成分离。

在一定的条件下, 这些气态水可能会析出, 形成液态水。

这些液态水将导致水合物生成造成冻堵,还会引起管道腐蚀。

因此,必须脱除天然气中的气态水,防止水合物和酸液的形成,保证设备及工艺的安全正常运行。

一、传统脱水工艺天然气脱水的方法多种多样,传统的方法有低温冷凝法、吸收脱水法和吸附脱水法三大类。

1.低温冷凝法低温冷凝法也称为低温分离法,是依据焦耳-汤姆逊效应,使高压天然气膨胀制冷获得低温,将气体中一部分水蒸气和烃类冷凝析出,再进行分离。

这种方法多用于高压凝析气田。

该法使用的装置设备简单,不需要增压设备;一次性投资低,装置操作费用低。

但是部分脱水循环处于水合物生成范围内,需添加抑制剂防止水合物生成,并配备相关抑制剂回收系统;深度脱水时需配备制冷设备,相应提高了工程投资和使用成本高。

2.吸收脱水法吸收脱水是利用溶剂对天然气中烃类的溶解度低,而对水的溶解度高,且对水蒸气具有较强的吸收能力,使天然气中的水蒸气及液态水被溶剂吸收。

吸水后溶剂经过再生后,能够返回系统循环使用。

目前,普遍采用的吸收脱水溶剂主要有甲醇、乙二醇、二甘醇(DEG)和三甘醇(TEG),其中主要是三甘醇。

主要原因是,与甲醇、二甘醇相比,三甘醇(TEG)的贫液浓度可以达到99%以上,露点降通常为33~47℃,甚至更高,操作过程中携带损失少,热稳定性较好。

但是,当存在轻质油时,三甘醇会有一定程度的发泡倾向;天然气含有酸性组分时,易造成设备和管道的腐蚀,并使三甘醇溶液呈酸性;不能脱除天然气中含有的凝析油。

浅析天然气处理装置的脱水方法

浅析天然气处理装置的脱水方法

浅析天然气处理装置的脱水方法天然气是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其含有大量的水分和杂质,需要经过处理才能被使用。

天然气脱水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工艺,其目的是去除天然气中的水分,以保证天然气的品质和安全。

为了实现天然气的高效脱水,人们设计了各种天然气处理装置,采用不同的脱水方法,本文将对天然气处理装置的脱水方法进行浅析。

天然气处理装置的脱水方法主要包括物理脱水和化学脱水两种方式。

物理脱水主要是通过物理手段使水分脱离天然气,主要包括凝结脱水、吸附脱水、膜分离脱水等方法。

而化学脱水则是通过添加化学试剂将水分转化为其他物质,达到脱水的目的。

凝结脱水是一种常见的物理脱水方法,其原理是利用温度差使天然气中的水汽凝结成液体,然后将液体与天然气分离。

常见的凝结脱水设备有冷凝器和冷冻器。

冷凝器利用低温使水分凝结成液体,然后通过分离装置将水分与天然气进行分离。

而冷冻器则是通过低温冷冻水分,然后将冻结的水分与天然气进行分离。

这两种方法都能有效去除天然气中的水分,但对能耗要求较高,需要耗费大量的能源才能实现脱水。

吸附脱水是一种常用的物理脱水方法,其原理是利用吸附剂吸附天然气中的水分,达到脱水的目的。

常见的吸附剂有硅胶、分子筛等。

当天然气通过吸附剂层时,水分会被吸附在吸附剂颗粒表面,从而实现脱水。

吸附脱水方法有较高的脱水效率,能够满足高纯度天然气的要求,但吸附剂的使用寿命较短,需要定期更换和再生。

膜分离脱水是一种新型的脱水方法,其原理是利用特定的膜材料将天然气中的水分与天然气进行分离。

常见的膜材料有聚合物膜、陶瓷膜等。

当天然气通过膜分离装置时,水分会在膜的作用下被分离出来,达到脱水的目的。

膜分离脱水方法具有操作简单、不需加热、脱水效率高等优点,但膜材料的选择和制备对脱水效果有较大影响。

化学脱水是一种常用的脱水方法,其原理是通过添加化学试剂将水分转化为其他物质,达到脱水的目的。

常见的化学脱水方法有脱硫脱水、脱碳酸盐脱水等。

脱硫脱水是通过添加脱硫剂将天然气中的硫化氢转化为硫酸氢钠,从而将水分与天然气进行分离。

撬装式天然气脱水装置技术探究

撬装式天然气脱水装置技术探究

撬装式天然气脱水装置技术探究撬装式天然气脱水装置是一种利用物理原理进行天然气脱水的装置。

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天然气进入脱水装置:天然气首先通过管道进入到撬装式脱水装置。

2. 分离水分:在脱水装置中,天然气中所含的水分被撬装式装置中的特殊材料吸附分离出来。

3. 干燥天然气输出:经过脱水装置处理后,干燥的天然气通过管道输出至下一道工艺。

撬装式脱水装置利用特殊的吸附材料将天然气中的水分分离出来,从而使得输出的天然气变得更加干燥,符合工业生产的要求。

二、撬装式天然气脱水装置的优点1. 操作简便:撬装式脱水装置无需使用化学药剂,仅需定期更换吸附材料即可,操作简便方便。

2. 效率高:撬装式脱水装置能够在短时间内将天然气中的水分分离出来,处理效率非常高。

3. 节能省电:相比于传统的化学脱水方法,撬装式脱水装置无需大量消耗电能和化学药剂,更加节能环保。

4. 成本低廉:由于撬装式脱水装置无需使用大量化学药剂,因此成本较低,更加经济实惠。

5. 无污染:撬装式脱水装置无需使用化学药剂,对环境无污染,符合现代环保要求。

撬装式天然气脱水装置主要应用于石油、化工、天然气和其他相关领域。

其主要应用领域包括:1. 天然气生产:在天然气生产的过程中,天然气中的水分会对下游设备造成损害,因此需要进行脱水处理,撬装式脱水装置能够满足天然气生产中的脱水需求。

2. 化工工业:在化工工业中,天然气作为重要的原料之一,脱水后的干燥天然气能够保证化工生产的正常进行。

3. 石油工业:在石油开采和精炼过程中,天然气脱水装置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保障石油生产过程中的气体质量。

4. 其他领域:除了上述应用领域外,撬装式天然气脱水装置还可以应用于发电、供暖等领域,满足不同领域对天然气脱水的需求。

随着现代工业的不断发展,撬装式天然气脱水装置技术也在不断向着更加高效、节能环保的方向发展。

未来撬装式天然气脱水装置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高效节能:未来的撬装式脱水装置将更加注重提高处理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实现更加高效节能的脱水处理。

撬装式天然气脱水装置技术探究

撬装式天然气脱水装置技术探究

撬装式天然气脱水装置技术探究
撬装式天然气脱水装置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油气田和天然气输送工程中,用于除去天然气中的水分的设备。

其特点是具有结构紧凑、操作简单、维修方便等优点。

本文将从设备原理、操作过程和技术细节三个方面进行探究。

一、设备原理
撬装式天然气脱水装置的原理是利用分离膜对天然气中的水分进行分离,从而达到脱水的目的。

它采用膜分离技术,通过高效的膜材料对天然气中的水进行分离,从而使天然气达到脱水的效果。

其主要设备包括进气净化器、储气罐、分离器、压缩机和电控系统等组成。

二、操作过程
撬装式天然气脱水装置的操作过程相对简单,首先,需要将进气净化器中的初步过滤净化,将含纯度较高的天然气送入储气罐进行暂存,然后向分离器中输送天然气,分离器中的分离膜对水分进行分离,从而使天然气达到脱水的效果。

最后,将脱水后的天然气进一步压缩,送入管道或储气罐中储存。

三、技术细节
针对膜分离技术的撬装式天然气脱水装置,有一些技术细节需要注意。

首先,使用高质量的膜材料,保证其脱水效果和稳定性。

其次,要注意膜的组合和堆叠方式,以提高脱水能力和质量。

此外,还需要控制进出口压力差,避免对膜产生不良影响。

此外,如何处理分离后的水分也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般采用蒸发或化学方法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然气脱水技术探索
作者:崔向阳
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年第07期
摘要:井口流出的天然气几乎都为气相水所饱和,甚至会携带一定量的液态水。

天然气中水分的存在往往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含有CO2和H2S的天然气在有水存在的情况下形成酸而腐蚀管路和设备;在一定条件下形成天然气水合物而堵塞阀门、管道和设备;降低管道输送能力,造成不必要的动力消耗。

水分在天然气中的存在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事,因此,需要脱除天然气中的部分水分,以满足管输和用户的需要;对于天然气液化和提氦过程,则对脱水的要求更为严格.
关键词:天然气;脱水;技术
中图分类号:[TE99] 文献标识码:A
天然气从地层采出至消费的各个处理环节,水是最常见的杂质组分,通常处于饱和状态。

处于液相状态的水,在天然气的集输过程中,通过分离器就可以从天然气中分离出来。

但天然气中含有的饱和水汽,不能通过分离器分离。

一般认为天然气中的水分只有当它以液态存在才是有害的,因而工程上常以露点温度来表示天然气中的水含量。

露点温度是指在一定压力下,天然气中水蒸气开始冷凝而出现液相的温度。

1 天然气中液相水存在的危害
水在天然气中的溶解度随压力升高或温度降低而减小,因而对天然气进行压缩或冷却处理时,要特别注意估计其中的水含量,因为液相水的存在对处理装置及输气管线是十分有害的。

1.1 冷凝水的局部积累将限制管线中天然气的流动,降低输气量,而且水的存在(不论气相或液相)使愉气增加了不必要的动力消耗,也给有关处理装置(如轻烃回收装置)上的机泵和换热设备带有一系列棘手的问题。

1.2 液相水与二氧化碳或与硫化氢相混合即生成具有腐蚀性的酸,天然气中酸气含量愈高,腐蚀性也愈强。

硫化氢不仅会引起常见的电化学腐蚀,它溶于水生成的HS-能促使阴极放氢加快,而且HS-又能阻止原子氢结合为分子氢,这样就造成大量氢原子聚集在钢材表面,导致钢材氢鼓泡、氢脆及硫化物应力腐蚀、破裂。

此时,管道必须采用价格昂贵的特殊合金钢,但如天然气中不含游离水则可以用普通碳钢,大大节约了成本。

1.3 处理含水天然气经常遇到的另一个棘手问题是,其中所含水和小分子气体及其混合物可能在较高的压力和较低温度的条件下,生成二种外观类似冰的固体水合物,可能导致输气管线或其他处理设备堵塞,给天然气的净化、储运造成很大困难。

因此,天然气一般都应先进行脱水处理,使之达到规定的指标后才进入输气干线。

各国对管输天然气中水分含量的规定有很大不同,这主要由地理环境而定。

含水量指标有“绝对含水量”和“露点温度”两种表示法,前者指单位体积天然气中水的含量,以kg/m3为单位;后者指一定压力下,天然气中水蒸气开始冷凝结露的温度,用℃表示。

通常管输天然气的露点温度应比输气管线沿途的最低环境温度低5℃以上。

2 天然气脱水的方法
有一系列方法可用于天然气脱水,并使之达到管输要求。

按其原理可分为冷冻分离法,固体干燥剂吸附法和溶剂吸收法三大类。

近年来国外正在大力发展用膜分离技术进行天然气脱水,但目前在工业上还应用不多。

2.1 冷冻分离法
通过将天然气冷却,使其中大部分水蒸气冷凝出来。

从天然气的最大体积含水量与压力、温度的关系中可知,当压力一定时,天然气的含水量与温度成正比,所以含一定量水蒸气的天然气,当温度降低时,天然气中的水蒸气就会凝析出来,这就是低温分离法的原理,具体方法有如下两种。

2.1.1 膨胀冷却法。

利用天然气本身压力节流膨胀而降温,使部分水蒸气冷却凝析出来。

膨胀降温时为防止冻结,应在节流降温前注入乙二醇或二甘醇。

此法简单、经济,但脱水深度不够深,只适用于井场初步脱水,且适应于高压气田。

2.1.2 加压后冷却。

将天然气(一般指压力较低的天然气)加压后再冷却,由于天然气的含水量随压力的升高而降低,随温度降低而降低,经加压、冷却后,天然气中的水蒸气就凝结为液态水析出。

2.2 固体干操剂吸附法
利用固体干燥剂对水蒸气的吸附能力,将天然气中的水蒸气吸附下来,固体干燥剂丧失能力后,用高温气流对干燥剂进行再生,再生的干燥剂重复利用。

2.3 溶剂吸收法
利用溶剂或溶液对水蒸气的吸收能力,将天然气中的水蒸气吸收下来。

吸收水蒸气后的溶剂或溶液(生产上称为富液)经再生后,溶剂或溶液可循环使用。

这是目前夭然气工业中应用最普遍的脱水方法。

3 三甘醇脱水工艺
来自净化气气液分离罐的脱酸气体汇合后作为三甘醇脱水塔的进料。

高压三甘醇脱水塔装有填料让高纯三甘醇与天然气进行逆流亲密接触,高纯度三甘醇吸收天然气中的水汽,达到-15℃的水露点。

三甘醇的纯度是脱水塔中水露点控制的一个最关键的因素。

干燥后的气体离开脱水塔进人净化气气液分离罐,气液分离罐可以保护下游的产品气管线免受三甘醇吸收塔的扰动,而且可帮助收集从吸收塔顶出来的净化气中携带的三甘醇。

来自脱水塔的富三甘醇被送到闪蒸罐。

三甘醇进行闪蒸分离出其中溶解的天然气。

这些闪蒸出来的天然气被送到焚烧炉进行燃烧并回收热量产生高压蒸汽。

三甘醇闪蒸罐也用来收集和脱除可能从净化气中带出和聚积的烃类。

轻烃被定期排至液烃排污罐。

三甘醇闪蒸罐装有液位控制器以便在循环流量不稳定时进行调节。

闪蒸后的三甘醇先流经过滤器除去固体颗粒(比如:铁锈),然后再进入活性炭过滤器脱除可能聚积并危害整个操作系统的烃物质。

过滤后的三甘醇流入贫/富换热器中被贫三甘醇预热后进入再生塔。

预热后的富三甘醇流经再生塔的散装填料然后进入再沸器。

三甘醇进入一个釜式的再沸器,利用高压蒸汽(2.8MPa)加热脱除其中的水和烃类。

为更有效的脱除富三甘醇中的水和烃类,富三甘醇被加热到刚好低于其降解温度(204℃)。

从三甘醇再沸器出来的气体向上流经再生塔与进口的富三甘醇逆流接触。

再沸器的上部装有冷却翅片用作冷却器以便回流,从而把三甘醇的损失降至最小。

回流的液体流经散装填料到达富三甘醇进口处。

再生塔出来的气体进人焚烧炉进行处理。

再沸器中的三甘醇流经溢流堰,再到再生塔的汽提柱。

三甘醇与汽提气在散装填料中逆流接触。

汽提气从离开再沸器的三甘醇中吸收水汽。

离开汽提气柱的三甘醇纯度达到99.5%。

三甘醇的纯度可以通过增加流经汽提柱的气流量来得到提高从而满足露点降的要求。

然后贫三甘醇流进缓冲罐。

来自缓冲罐的贫三甘醇流入贫/富换热器冷却至56℃。

冷却后的贫三甘醇流向三甘醇泵。

往复泵将贫三甘醇的压力升至脱水塔的压力以上后,三甘醇被打入脱水塔的顶部并在填料中进行分散。

脱水单元也有一个三甘醇排污罐,用来收集设备和液位计排出的三甘醇。

三甘醇排污罐能确保大量的三甘醇不会排入油水排污系统,并保存和循环使用该单元中的三甘醇。

三甘醇排污罐装有泵用来将三甘醇打回到闪蒸罐进行重复利用。

脱水单元也有一个三甘醇补充罐,它可以盛装整套单元所需的三甘醇。

补充罐里的三甘醇可以泵入该单元的闪蒸罐以供使用。

结束语
工业化天然气脱水的方法很多,应根据脱水的目的、要求和处理规模等.并结合各种脱水方祛的特点进行经济和技术比较,从而选择出最为合适的脱水方法和脱水工艺.对三甘醇脱水工艺来说.目前的技术已日趋发展成熟,但仍有一些工艺设备、参数的选择和确定缺乏足够的理论依据,这有待于设计人员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进行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王淑娟.天然气处理工艺技术[M].石油工业出版社,2008.
[2]靳明三.天然气集输与处理技术[M].石油工业出版社,2009.
[3]苏建华.天然气矿场集输与处理[M].石油工业出版社,20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