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广告史
第2章:广告发展史

⑶ 国有大型广告公司组建
1979年,北京广告公司成立;广东省广告公司、广州市广告 公司、天津广告公司等相继成立。
⑷ 广告研究和广告教育起步
1980年,《人民日报》发表《必须研究广告学》的文章。
1981年,中国广告学会成立,同年第一届广告学术会议在太 原举行。 1983年,厦门大学开办广告学专业,这是我国高校开办的第 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广告专业。
2、近代中国广告
1815年8月,英国传教士马礼逊在马来西亚创办了《察世俗每 月统纪传》,这是最早刊登广告的定期中文刊物。
1853年,由英国传教士在香港发明并销售到广州、上海等地 的《中外新报》刊登了商业广告。
1915年,意大利人贝美在上海开设了贝美广告公司;1918年 美国人克劳在上海开设广告公司……
卖货郎
⑸ 悬物广告
如卖酒的店铺在门口悬挂一面酒 旗或垒个“当垆”; 卖药的悬挂葫芦在药铺上空。 《史记· 司马相如列传》中:“相 如置一酒舍沽酒,而令文君当 垆。”
当垆卖茶 文君故里
⑹ 灯笼广告
以灯笼为广告,是唐 代以后酒楼、饭馆的 特色之一。唐代以后, 酒楼、饭馆的特色之 一,就是悬挂灯笼。
古希腊和古罗马,也出现过许多招用佣人、出租房屋 的广告。
一、国外早期广告发展阶段
1.原始广告阶段:15世纪以前
这一时期的广告形式主要有口头广告、实物广 告、标志广告、文字广告等类似我国古代广告 现形式。 公元四世纪前后,以色列、古罗马、古希腊店 铺开始使用标志广告如牛奶厂前画只牛,茶馆 前画只水壶等。
1702年12月,当时的英国日刊报纸《伦敦每日时报》 公布,在报纸上刊登广告的税额一律为1先令。1712年, 英国议会通过了对报纸和报纸广告征税的法案。
中国广告史的发展历程

中国广告史的发展历程中国广告史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演变,广告行业也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和变革。
以下是中国广告史的主要发展历程。
古代广告时期:在古代,广告形式多样,主要通过咏史铭、纪事碑和木刻画等方式来传播信息。
这些文字和图像经常出现在宫殿、庙宇和街道等重要场所,宣传皇帝的功绩、美德和治国方略。
明清时期:明清时期,广告萌芽,演变成了一种商业广告的形式。
当时的广告主要以文字和图案的结合形式出现在社会各个角落,如商店牌匾、店铺招牌等。
在城市中心地区,商家还会雇佣广告人员通过街头叫卖或咏史礼品的形式向顾客宣传商品。
近代广告起步:进入近代,随着西方现代化和工业化的影响,广告在中国开始转型和发展。
这个时期的广告以墙报、传单和海报的形式传播,涉及的内容包括商品广告、政府宣传、交通信息等。
同时,广告的制作逐渐出现专业化,使用了更加醒目的颜色和照片,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
解放后:1949年后,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时期,广告行业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限制和调整。
国家垄断了大部分的媒体资源,广告表现形式和传播内容都受到严格的控制。
广告的主要目的是宣传国家方针政策、弘扬社会主义精神、宣传商品和服务。
改革开放以来: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广告行业经历了蓬勃发展。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品生产和消费均有了大幅增长,广告行业也迅速发展起来。
1980年代后期,电视广告和户外广告成为最主要的广告形式,同时报纸、杂志和互联网等媒体也开始兴起。
互联网时代:进入21世纪,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广告行业发生了巨大变革。
互联网广告逐渐崛起,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使得广告传播更加个性化和定制化。
搜索引擎广告、社交媒体广告和电子商务广告成为当前中国广告市场的主要形式,广告主通过精准定位和大数据分析来实现广告效果的最大化。
当前形势:当前,中国广告行业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一方面,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为广告行业带来更多创新和个性化的机会;另一方面,消费者对广告的反感和忽视也不断增加,广告行业需要更加科学、艺术和有趣的方式来吸引消费者的关注。
中国古代广告发展史

中国古代广告发展史
中国古代广告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
在宋代以前,广告主要以叫卖声、旗帜、幌子等形式出现。
其中,最早的旗帜广告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悬帜广告。
唐代开始出现酒旗广告,这时的酒旗也称酒帘、酒旌、青帜、青帘、酒家望子等。
到了宋代,社会繁荣,经济富裕,百姓安定,广告的发展也进入一个高峰。
招牌广告发展起来,几乎每家商店都有自己的招牌名称。
此外,音响广告也得到发展,商家把原始的吆喝叫卖声与歌谣、快板、词曲相结合,使其更加悦耳动听并更具诱导性。
印刷术的发明也推动了印刷广告的出现,北宋时期济南刘家针铺所用的广告铜版雕刻是世界上最早的印刷广告实物。
元代的广告则呈现出新的特点,广告内容更加丰富多样,形式上则采取了图文并茂的方式。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广告的发展历程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多元的过程。
中国古代广告的发展历史

中国古代广告的发展历史从现有资料看,中国广告的雏形起源于商周时代,据《周记》记载,当时凡是进行交易,都要“告子士”,而交易则需要以铭文的形式刻于青铜器上。
比如西周格伯簋就记述了格伯用4匹好马与倗生交换土地30田的交易。
到战国时代,随着生产的发展,商业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商品交换变得极为频繁,各地的特产如北方的马匹、南方的鱼、东方的盐、西方的皮革等都可以在中原市场上买到。
在这种商业大发展的前提下,广告应该是不可避免的一种促销手段。
虽然没有现代种种先进的广告媒介,但人们可以通过销售现场广告如声响广告、实物广告、幌子广告等来对自己的商品进行宣传。
声响广告。
声响广告在古时有着最重要的地位,因为古时没有广播、没有电视、没有电脑、没有大屏幕,商人们只能靠自己的一张嘴“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比如《韩非子》记载:“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这就是一种现场叫卖广告。
这种声响广告,随着经济的发展,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从事各种行业的经营者,按照他们的经营方式、特点和经营对象、服务对象的不同,在叫卖的腔调、内容等方面都有不同,特别是后来这种声响广告又增加了吹打乐器,使其表现能力更为丰富,传播效果更为广泛。
声响广告是中国传承最为悠久的广告形式之一,也是内涵最丰富的广告形式之一,比如清代《燕京杂记》中就有记载说,京城里常有挑着担子走街串巷的小商贩,他们的吆喝声悦耳动呼,韵律感觉强,很是吸引人。
今天,老北京吆喝已经成为了北京市的传统民俗文化。
直到今天,声响广告仍然是广大商家使用最为广泛的广告形式,我们常见的商家挂个大喇叭不停地叫卖就是声响广告的新形态。
实物广告。
声响广告虽然有很好的表现效果,但实际运用中却有各种限制,比如时间方面不可能一天二十四小时不停运用,比如效果方现可能有人对声响有不同的理解,就像有人可能不了解拨浪鼓声代表着货郎来了。
于是,人们又发明了实物广告,店里卖什么,就把商品的实物放在店铺门口,路人一见就知道店铺的经营范围。
中国古代广告史

第一章第三节原始社会的广告活动(p15)原始社会广告活动与原始人所使用的原始媒介直接关联,其信息交流凭借的传播媒介主要有三类:一时符号系统,包括语言,绘画,音乐,舞蹈等;二是实物系统,比如与信息传递有关的牛角,石磐,还包括凝结了人文信息的各种物品,其本身既是传播的内容,又是文化载体;三是人体系统,包括人的肢体语言和种族迁徙等。
其中,面对面的人际交流即口语传播是最基本,最主要的传播方式。
广告在这种原始的信息交流活动中产生了,反映原始人日常生活琐事的图像文字,表形文字,把特定信息传递给受众的拟态与手势语,以及雕刻,舞蹈,绘画等都属于原始社会广告表现形式。
先秦时期的广告表现(p21)(一)夏商周时期广告的表现形态:原始的实物广告和口头广告必然存在。
如《诗经*氓》中的记载:“氓之蚩蚩,抱布贸丝”,证明了实物广告在当时已经出现,是原始广告的形式之一;《楚辞*天问》记载:“师望在肆……鼓刀扬声。
”《楚辞*离骚》中记载:“吕望之鼓刀兮,遭周文而锝举。
”吕望和师望都是指姜太公,他在被周文王起用之前。
曾在朝歌做买卖,鼓刀扬声,高声叫卖,以招徕顾客。
人们认为这里的“鼓刀”和“扬声”已经是比较经典的口头叫卖的广告形式。
(二)春秋战国时期商业广告的初步发展1.悬物广告由于经商人数众多,春秋时期商人阶层出现了分化,分为行商和坐贾。
行商和坐贾的分化直接导致了新的广告形式的出现。
坐贾守着固定的场所和摊位经营,为了引人注目,除了口头和实物陈列展示广告外,他们还把陈列在地上的商品悬挂起来,以期达到吸引顾客购买的目的。
这样,在实物陈列广告的基础上就出现了悬物广告。
悬物广告就是商品经营者在门前悬挂与经营特征和范围有关的物品或习惯性标志,起到招牌广告的作业。
2.标记广告标记广告是另一种古老的广告形式。
最初在产品上刻上铭文,年号是为了表示私有权和纪念,装饰。
随着生产的分工和商品交换的扩大,开始成为产品生产者的标记。
有些文字还兼有实物广告和文字商标的职能。
中国广告史

《申报》是近代中国发行时间最久,
有广泛影响的报纸。原名《申报江新报》, 清同治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1872年4月30 日)。该报十分重视商业新闻和广告。
彩色画报 1876年,天主教会首先在上海设 立石印书局,开始只能印刷书刊。 1904年上海文明书局进口了彩色 印刷机,中国开始有自己印刷的彩 色印刷品。 众多画报中《良友》最具代表 性《良友》画报于1926年诞生于上 海,创办者是伍原始、最简单的广告形式。叫卖广告往往要与 实 物广告相配合,即售卖商品者在陈列物品的同时,通过叫喊来 吸引买主,卖什么吆喝什么。以叫卖来兜售商品,不同行业的吆 喝叫卖往往声调不同,使人一听就知道在卖什么。与之相联系的 是音响广告,有时二者相互配合。
(三)音响广告
音响广告是在口头广告的基础上产生的。西周以前,经 商者以走街串巷、贩运叫卖为主,由于吆喝不但费口舌, 声音又传不远,于是“音响广告”就应运而生了。 在西周的时候,卖糖食的小贩就已经懂得以吹箫为音响 媒介,引起人们注意而招揽生意。行商采用不同的器具, 摇、打、划、吹,以各类特殊音响来代表不同的行业。货 郎打“小铜锣”,摇“巴郎鼓”;卖油郎敲打的“油梆 子”;磨刀人拿的4块刀形铁片串成的“铁滑链”,让铁片 互相撞击。这种音响广告,至今还流传于全国各地。
《遐迩贯珍》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以时事政 治为主的刊物。在新闻编辑上,它以新闻标题 简明扼要来反映新闻内容,是中国近代报刊在 新闻编辑业务上的一个飞跃。《遐迩贯珍》也 是中国最早刊载新闻图片的中文报刊,有科普 插图及为配合新闻报道而绘制的插图。1854年, 该刊连载发表广东人罗森随美国东印度舰队侵 略日本时拍摄的采访图片,不仅极具史料价值, 也是中国最早的新闻性摄影日志。
19世纪60年代后,上海成为商业报纸的出版中心。其中著 名的报纸如《上海新报》、 《申报》等,从报纸经营和商品促 销的需要出发,都热衷于刊登广告。创办于1861年11月的《上 海新报》,创刊伊始即发表启事,诱导读者做报纸广告:“开 店铺者„„似不如叙明大略,印入此报,所费固属无多,传阅 更觉周密。”
中国广告的发展历史

电视广告:精美绝伦的拍摄、剪辑、色调都体现了 “崇洋”的审美心理。 户外广告:大量国产品牌开始出现在户外广告的媒体 上。三九药业还把广告做到了美国。
公益广告:1986年央视策划推出了《广而告之》,属 于电视台的公益广告节目。 1991年,摄影工作者懈海龙在山区采访时为苏明娟拍 摄了一张“大眼睛”的新闻照片,随后以这张照片为 主要图形设计的希望工程公益广告在全国推广。
1986~1997的崇洋
社会背景:深化改革 1986年8月,江泽民同志为上海广告公司题写“发展广告 事业,促进对外贸易”,标志着我国广告行业跨入大发展 的阶段。
服装:健美裤、文化衫、旅游鞋、迷你裙、增高鞋。。。 电影:末代皇帝、秋菊打官司、狮子王、泰坦尼克号、辛 德勒名单。。。 歌星:谭咏麟、梅艳芳、董文华、毛阿敏、崔健、郑钧、 刘欢。。。 流行语:时装、空调、电脑、股票、申奥、追星、卡拉 OK。。。
宋代以后的元、明、清各朝代,广告的应用异常活跃,
但是广告的形式却未有创新。
近代广告发展概况
1920~1949的摩登
社会背景:城市、十里洋场 服装:旗袍 电影:野草闲花 歌星:周旋、白光、王人美。。。 流行语:战争、租界、洋货。。。
广告形式
月份牌广告:20世纪30年代出现在上海的一种广告形 式,它既具有绘画作品的属性,也具备商品广告的传 播功能。
春秋时期,河南省登封县告咸镇发掘出土的东周陶器
上都印有“阳城”篆体陶文字样的标记,它被认为是 我国最早的文字广告。
在唐朝的商业活动中,出现了多种广告形式,有口头 叫卖、招贴广告、商品展销会等。
北宋时期,随着大店铺的出现,开始流行新的广告形
中国古代广告的历史

中国古代广告的历史
中国古代广告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
在古代,人们并没有
像现在这样发达的媒体和通讯技术,因此广告形式更为简单,多以口
头宣传和物品展示为主。
在商业发展初期,商人们会在市场、街道或集市上大声宣传自己
的产品。
他们会高声呼喊产品的好处,并以全神贯注的口才吸引顾客。
另外,他们还会制作一些简单的标牌或告示牌,以突出自己的商品特色。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开始制作一些艺术性更强的广告物品,如
画册、宣传册或海报。
这些广告作品通常以手工书写和绘画,传播商
品的信息和卖点。
商人们还会将这些广告物品放置在城市的公共场所,如寺庙、桥梁、墙壁上,以便吸引更多的目光。
在古代,商人们还会利用一些特殊的技巧和创意吸引顾客的注意力。
比如,他们会在一些重要的节日或庙会上,举办一些大型的促销
活动,吸引更多的人前来购买他们的产品。
此外,一些商人会雇佣艺
人表演、唱歌或跳舞,以吸引更多关注度。
与现代不同,古代中国的广告并没有那么直接和普及。
信息的传
播主要依靠口耳相传、物品展示和一些小规模的活动等方式。
然而,
这些古代广告形式仍然为商人们提供了宣传自己产品、吸引顾客的机会,为中国商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广告史
中国广告文化是在中华大地生根发芽起来的,它吸收了中华文化的精髓而茁壮成长。
它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避免地打上深深的民族烙印。
如果用马克思社会发展学说来分析,人类在原始部落时期就已经出现简单的物物交换,随之而来实物陈列、吆喝等最原始的广告形式就开始出现。
由是观之,上下五千年,我国广告的历史也是相当悠久的。
然而在这漫长的历史演进中间,许多中国古代的广告表现形式却源远流长,如溪流从四面八方奔涌而来,汇成江河,注入海洋。
据说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广告是在埃及古城亚伯斯发掘出来的一张“纸草”广告,内容是寻找一名逃跑的奴隶。
“纸草”比较独特,是用埃及尼罗河沿岸盛产的一种像芦苇一样的植物制成的。
从这份广告的制作材料上看,就明显体现出广告的地区性和民族性。
中华大地作为人类重要发源地之一,并且通过考古发现我国的原始社会开始时间并不比国外晚,甚至还更早。
如果追溯中国广告的历史,绝对是无比漫长的。
即使暂时缺少实物见证,我们也敢肯定地说中国广告活动的悠久历史完全可以和其他几大文明相媲美。
谈到中国古代广告文化的世界性,不能不首先想起造纸术和印刷术,二者同属于举世闻名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我国是造纸术和印刷术的首先发明和使用者。
据历史学家考证,直到公元10世纪,纸张才传入欧洲,纸张生产那更是两百年之后的事了。
而中国先进印刷术的发明和进步,也很快随着中外海上和陆路交流贸易的扩大,传遍世界。
造纸术连同印刷术一起,为世界文化的进步和传播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中华广告文化的世界性传播,是随着中华文化圈的确立扩大而逐渐铺开的。
在中国古代史上有几个中外交流比较频繁的阶段。
其一,是汉朝。
张骞通西域后,匈奴也被赶到北方大漠,出现中原与西域交通的一个新时期。
汉王朝在西域设置都护府,经营西域,在丝绸之路上来往着大批东西方的商旅。
其二,唐朝。
唐朝又被称为“大唐帝国”,唐朝皇帝被尊称为“天可汗”。
这时的都城长安,更是国际性的大都市。
其三,元朝。
元朝是一个地跨亚欧两洲的大帝国。
蒙古人的铁蹄几乎踏遍亚洲,向西直到多瑙河。
第四,明清之际,也就是明末清初,此时很多西方传教士东来。
中国古代社会的商人具有极其朴素的广告意识。
他们往往用所售实物、用各种招牌,或仅仅以自己的噪子作道具,达成广而告之的促销目的。
其具体形式有叫卖、标记、幌子、招牌等。
这些朴素的广告形式大部分延续至解放之前,有些甚至延续至现在。
《晏子春秋》和
《吕氏春秋》中的记载“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肉于内”却与之极为类似,也许这就是“迷惑式”标记广告的开始呢。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拥有广告的国家之一。
早在西周时期,便出现了音响广告。
《诗经》的《周颂·有瞽》一章里已有“萧管备举”的诗句,据汉代郑玄注说:“萧,编小竹管,如今卖饧者吹也。
”唐代孔颖达也疏解说:“其时卖饧之人,吹萧以自表也。
”可见西周时,卖糖食的小贩就已经懂得以吹萧管之声招徕生意。
下面我们来例举一下中国古代的广告历史:
西汉时期,出现了所谓的“仿单”广告。
仿单广告在宋元时期很是普遍,不仅商家为了宣传商品、招徕顾客,经常将仿单随附商品一起出售,手工艺人也经常在制品上加上字号标记,
西汉的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故事成为中国古代广告史上的一段佳话,成语“美女当垆”也源于此。
隋唐出现中国历史上一个发展的高潮,政治经济文化空前鼎盛,也带来中国古代广告的一个新阶段。
到了唐朝,作为国际性大都市的都城长安夜市上,无数高鼻深目的中亚、东欧和北非的商人混迹于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可想而知,当时已经有了中国最早的灯饰广告。
这在中国古代商业和广告史上是值得纪念的一页。
宋元时期的商标广告。
当时,人们只需见到铺户在门前挂个“花栲栲儿”、“松柯儿”一类的物件,便会知道店家是做胭脂绒生意或卖村酒的。
宋代收买旧货的小贩手上的一件拿手工具——“惊闺”,“惊闺”,言外之意就是通过敲击,发出独特的声响,惊动了闺房里的人们,引起她们的购买欲望。
因此,“惊闺”的实质就是一种音响广告。
明清时的音响广告和叫卖广告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发展得更为成熟,而以京师一带为代表。
又如宋代大诗人苏轼也与广告也曾结下不解之缘。
在苏东坡的笔下也留下了不少善做广告的小商贩形象。
比如《东坡志林》中,苏东坡记载了一个精于做广告卖方子的江湖道人。
到了元代还出现了我国最早的征稿广告。
在明代,朱元璋称帝,曾经出游时写下一副对联,就使苗家生意兴隆,可见名人广告的巨大魅力。
这种情况清代也有,可见名人效应广告在古代就已经开始盛行了。
我国领土广大,人口众多。
正所谓“一方水土养活一方人”,自然条件及地理环境的差异,形成了全国各具特色的风俗习惯和人文环境。
再加上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最终影响了广告文化的发展,使商业广告文化也呈现出丰富的地区性。
中国古代虽然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但在自然经济的夹缝中商品经济仍然在顽强地生存发展着
.与此相适应,中国的广告历史亦渊源流长.但由于中国古代的商品经济不很发达,广告也只是在实物陈列、叫喊、招牌、旗帜、原始的印刷等几种古老的广告形式中徘徊.认真研究中国古代广告的发展,不仅对于理清中国广告的发展有学术意义,而且对于中国目前广告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