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中国古代广告的发展及表现
第二章 广告发展简史

1858年,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份中文商业报纸《香港 中外新报》,也以商情、船期和广告为主要内容。
其广告竟占报纸版面的3/4。
19世纪60年代,上海成为商业报纸的出版中心。 著名的报纸有《上海新报》、《申报》等。这些 报纸从报纸经营和商品促销的需要出发,都热衷于 刊登广告。
这一时期的报纸,起初刊载的大部分是外商广告。 维新运动后,我国一些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相继创 办了具有商业性质的报纸,如《苏报》、《湘 报》,这些报刊的广告主要宣传国货。
我国最早的广告画也出现在南宋时期,这是一幅推 销“眼药酸”的广告。
二、我国近现代广告
(一)近代报纸广告的兴起
对中国现代广告的产生促进作用最大的是现代 报纸事业的发展。
我国是世界上创办报纸最早的国家之一。早在 唐宋时期,我国就出现了原始形式的报纸——邸 报。
1853年9月3日,英国传教士在香港出版了第一份中 文报刊《遐迩贯珍》,报纸除经营广告业务外, 还率先宣传广告对商业的作用。它开启了中文报 纸广告先河。
1918年成立的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是我国最早 的广告研究机构。
1920年9月,上海圣约翰大学报学系成立,这是 我国最早成立的新闻系,广告学作为“报学”的 子项目,是该系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
当时,已有专门论述广告的书籍出现。如徐宝璜 的《新闻学》(1918年初版),戈公振的《中国 报学史》等。我国人撰写的第一本广告学专著是 1926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蒋裕泉写的《实用广告 学》。
霓虹灯广告:1926年上海南京路伊文斯图书公司在橱窗 内开始设置“皇家牌打字机”英文霓虹灯广告。1927年, 露天的霓虹灯广告首次在上海出现。
路牌广告:多涉及香烟、药品和电影广告。主要树立在街 边要道口、屋顶、铁路沿线和风景区。
论中国古代广告发展及表现

公益广告设计中的情感表现:感染力与接受度的关键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公益广告设计的情感表现也将不断创新和发 展。数字化技术的运用将为公益广告的情感表现提供更多的可能性,例如通过虚 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将观众带入一个全新的情感体验中。此外, 文化元素的加入也将为公益广告的情感表现增添独特的魅力,使广告更具有地方 特色和吸引力。
基本内容
2、加强口头广告与纸质广告的结合:在当今社会,口头广告和纸质广告仍具 有很高的价值。现代广告应注重口头广告与纸质广告的结合,以达到更好的宣传 效果。
基本内容
3、创新是广告发展的关键:现代广告业应注重创新,不断探索新的广告形式 和表现方式,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和提高竞争力。
基本内容
4、强化政府的监管作用:政府应加强对现代广告业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虚 假宣传、恶性竞争等行为,以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
基本内容
2、文化元素丰富:古代中国的广告表现形式注重文化元素的融入,如诗词、 对联、绘画等。这些文化元素不仅提高了广告的艺术价值,还增强了消费者的文 化认同感。
基本内容
3、区域性明显:古代中国的广告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特征。不同地区的 广告形式和内容都有所不同,反映了地方文化和经济发展的差异。
结论
然而,古代秘书工作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为了适应时代的需求,现代秘书工 作需要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和管理能力,同时还要掌握现代科技和信息技术。未来,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秘书工作将会发生更多的变革和挑战。因此,古 代秘书工作的经验与教训将为现代秘书工作提供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引言
引言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教育体制和政策也在不断 演变。教育盛衰论和古代教育发展周期都是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教育盛衰论的 是教育对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影响,而中国古代教育发展周期则的是中国古代 教育体制和政策的发展过程。本次演示将探讨这两个课题的相关研究,并提出研 究问题。
第二章 广告的产生与发展

音响广 告
彩楼广 告
悬物广 告
印刷广 告、叫 卖广告
中国古代广告
二、中国近代广告的发展
• 中国近代广告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新中 国成立前这一时期的广告。
(一)多种媒体形式广告的发展
彩印招贴广告 1
空中广告 7
2、3 报刊广告、广
播广告
霓虹灯广告 4
5、6
路牌广告、橱 窗广告
1、彩印招牌广告
报〉
3、广播广告
• 1923年,美国奥斯邦在上海建造了中国第 一座广播电台。
• 1927年,由中国人自己开办的广播电台在 上海出现,主要依靠广告来维持营运。
• 刀936年,上海已有华资私人广播电台36座, 主要依靠播放广告来维持。
4、霓虹灯广告
• 1926年,上海南京路伊文斯图书公司橱窗 内,开始设置“皇家牌打字机”广告。其 后,外商在上海建立霓虹灯厂。
第二章 广告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中国广告发展简况
• 一、中国古代广告的起源与发展 • 我国的广告萌芽产生于3000多年前的原始
社会末期。 • 南宋《梦粱录》记录的叫卖广告,此外还
有:实物广告、招牌广告、音响广告、彩 楼广告、悬物广告、印刷广告等。
GBUTtem
中国古代的广告形式
招牌广 告
实物广 告
•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我国沿海沿江地区 被迫开放,外国资本纷纷进入各个通商口 岸。为了抢占市场,大力向中国倾销商品, 一些外国洋行在其所在国印刷了大龄的招 贴广告,带到中国来。最先以上海为发源 地,继而是广东、香港、哈尔滨。
• 1915年,上海引进了彩色印刷机。20世纪 20年代初,美女图案开始出现在香烟招贴 画广告中,它吸收了西洋画的环境布局和装 饰效果。
第二章 广告起源与发展

二、近代广告向现代广告过度
1850年——1911年,世界上最有影响的报纸先展和人们对信息的需求,报纸、杂志加速向大众化发 展,成为主要广告媒介。 1851年,美国《纽约时报》 1872年,日本《每日新闻》 1896年,英国《每日邮报》 这些报纸的主要收入来自广告,广告也成为沟通产销信息的 主要手段。以当时《纽约时报》为例,广告篇幅占整个篇幅的 62%,随着媒介的成熟壮大,专业广告公司开始兴起,标志 着广告开始向现代广告过度。
美国是世界上广告业最发达的国家,也是现代广告的发源地。
从1841年诞生第一家广告公司到现在,美国广告公司已有 150多年的历史。纽约是公认的世界广告中心之一,著名的 麦迪逊大街集中了10多家大型的美国广告公司,是美国广告 业的象征。
口头广告
叫卖,最原始最简单、最常 见的广告形式。 辅佐周文王建立霸业的姜太 公在未被起用时曾隐居市井, 操屠宰之业。他在铺子里 “鼓刀扬声”,高声叫卖以 招徕主顾。 古希腊的奴隶市场和牲畜市 场也是通过有节奏的吆喝作 广告宣传。
招牌和幌子
印刷广告
我国现存最早的工商业印刷广告,是收藏在上海 博物馆的北宋时期济南刘家针铺的一块广告铜板,这 则广告要比欧洲出现的第一张英文印刷广告早四五百 年。
(二)广告新技术的应用
近代广告向现代广告发展的另
一个重要表现是新技术在广告 领域的应用。 1853年,在摄影技术发明不到 几年的时间里,纽约的《每日 论坛报》第一次采用照片为一 家帽子店做广告。从此摄影图 片成为广告的重要表现手段。 宣传车和实物馈赠,美国第一 家最大规模的服装店。 挂历广告,可口可乐。 1910年夏末,巴黎举行第一次 国际汽车展,用荧光灯管装饰。 一年后,在巴黎蒙马特林荫大 道的时装店,安装了第一个霓 虹灯广告招牌。
广告历史

第一章中国古代广告的起源与早期发展1、中国古代广告的历史分期:广告的萌芽时期,包括原始社会时期和先秦时期;广告的初步发展传播时期,包括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广告的发展和兴盛时期,包括隋唐时期;广告的成熟繁荣时期,包括宋元明清时期。
2、先秦时期,我国的政治广告最典型的表现形式主要有“进善之旌”、“诽谤之木”、“敢谏之鼓”、“悬诸象魏”及“振木铎巡于路”等。
第二章中国古代广告的传播1、西汉末年,长安九市中最有名的一市就是槐市。
2、汉代社会广告,零丁——寻人招贴3、汉代商业广告:旗亭:汉代市场内标志性建筑,市官的官舍。
汉代称市亭,也称市楼,并以其上高悬旗帜为标志而被称为旗亭。
悬壶售药:悬壶是中国古代医生的职业标志和广告招揽工具,属于幌子广告的一种类型。
美女当垆(文君当垆):利用美人吸引顾客,进行促销的广告手法。
4、隋唐时期的社会广告:科举放榜——唐代出现的一种特殊广告。
一直延续到清代(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八月)。
5、自宋代伊始从真正意义上出现了一种新的也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广告形式——公益广告。
6、北宋东京出现了娱乐场所“瓦肆”。
7、彩楼、欢门广告是宋代新出现的广告形式。
彩楼主要是指店铺的门面装饰,欢门则主要指喜庆节日临时用彩色的纸帛或树枝鲜花扎成的栅栏或特殊造型,军事店家为吸引或招徕顾客而设计的广告形态。
8、正面雕刻有“济南刘家功夫针铺”的标识字样,画面中央雕刻“玉兔抱杵捣药”的图案。
图案两旁有八字“认门前白兔儿为记”分列两旁。
刘家针铺的广告铜板是目前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印刷广告文物,被视为是印刷广告中的典型代表。
9、中国最早的名人广告大概源于相马专家伯乐(伯乐相马)。
10、明清时代出现名人书写的招牌和楹联广告。
楹联广告是具有我国民族风格的一种文字广告形式。
招牌广告是从中国古代的文字幌发展演化而来的。
第三章中国古代广告的特点及发展规律1、文明社会的文化广告大体可分为三类:一是与服饰文化相关联的广告表现形式。
古代广告的发展与演变

而英国的商家则通 过展示不同颜色的 布料或者商标来区 分不同的商品或品
牌
01
02
03
04
3
第3部分
工业革命时期的广告
工业革命时期的广告
工业革命时期,随 着生产力的提高和 商品经济的发展, 广告的形式和内容 也发生了巨大的变
化
19世纪中叶,英国 的威廉·塔尔伯特 发明了招贴画,这 是一种可以粘贴在 墙壁上的海报广告
单
但是,古代的广告也有其独特的特
03
点和魅力,下面我们将以#的方式详
细介绍古代广告的发展与演变
1
第1部分
古代广告的起源
古代广告的起源
广告的起源可以追溯 到古代的集市贸易时
期
这些都可以被为广 告的雏形
而在中国,早期的广 告形式包括口头叫卖 、悬挂旗帜、敲打竹
板等
x
x
x
x
x
在那个时候,人们通 过口头叫卖、展示物 品、表演等方式来吸
20xx
古代广告的发展与演变
-
1 古代广告的起源 3 工业革命时期的广告 5 数字广告 7 结论
2 中世纪时期的广告 4 现代广告 6 古代广告对现代广告的影响
古代广告的发展与演变
广告是人类社会商品经济发展的产
01
物,它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不断
演进
在古代,由于缺乏现代技术和大众
02
媒体,广告的形式和内容都相对简
随后,印刷技术的 发展又催生了许多 其他的广告形式,
如报纸、杂志等
这些新媒体的出现 为广告提供了更为 广阔的空间,商家 们也开始使用更为 复杂的策略来吸引
顾客
例如,可口可乐的创 始人通过有奖销售的 方式让人们争相购买, 而艾默里·巴克里则 用幽默的广告词吸引 人们关注他的苏打水
中国古代商业广告的发展

中国古代商业广告的发展一、中国古代广告的萌芽与初步发展大约在夏朝,我国出现了农业、手工业与商业的分工,行商阶层开始出现。
随着商业的逐步发展,商品交换日趋频繁和广泛,为了把商品交换出去,就必须把商品陈列于市场,同时,为了吸引他人来与自己交换,就必须要叫喊等。
实物陈列和叫喊是最早的广告形式。
这种形式的广告流传至今,其它的广告形式,基本都是从这种广告形式中演变而来,只不过是采用了新的手段和工具,注入了新的内容。
随着经济的发展,商业的进步,口头广告和陈列广告作为广告的表现形式,在这一时期已经成为商业活动中的普遍存在现象,随着口头叫卖广告形式的多样化,新的广告形式开始出现。
由于在商代和西周时期,商品交换的地区范围和交换种类不断扩大,商人以走街串巷、贩运叫卖为主,由于口头叫卖声不但使商人感到疲乏,而且声音也不够大,于是“音响广告”出现了。
于是商人开始采用不同的器具,敲、打、吹等,以各类声音来代表不同的行业。
殷商时代,有个叫格伯的人把马卖给棚先,这件事被记在了青铜器上。
湖北鄂州出土的青铜镜上有意味很浓的文字广告的记载。
这是可以追述的最早的文字广告形式,到了慢慢发展到了图文并茂的形式。
它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行商和坐贾的分化。
坐贾守着固定的场所,必须想办法来招揽客户,除了口头叫卖和陈列展示外,为了引人注目,他们开始把陈列在地上的交换物悬挂起来,以引起别人的注意,达到让顾客购买产品的目的,这样就在实物陈列广告的基础上出现了悬物广告。
悬挂广告是实物广告的进一步发展,商品生产者往往在门前悬挂与经营特征有关的物品或习惯性标志的广告形式。
但是由于悬物广告存在着不雅观、笨重等原因,于是经营者就开始尝试用布、帛等材质画上物品的形象进行悬挂。
从这时开始原始“旗帜”广告开始出现并和悬物广告一样成为了春秋战国时期又一重要的广告表现形式,使古代广告传播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时期,表现出了明显的广告传播色彩。
二、秦朝至南北朝时期我国商业广告的进一步发展秦代商业广告的形式和内容和春秋战国时期相比并没有实质的变化,但由于秦代的商业贸易多为官府控制,而且在重农抑商政策的指导下,加强了对市场的管理,在这样的商业贸易环境中出现了一种由市场管理者统一规定的新型的广告形式——悬牌广告:在湖北出土的云梦秦简曾记载,如果商品的价值超过一钱,就应该悬挂商品的价格牌明码标价。
(完整版)广告的起源和发展

中国广告的发展历程
秦汉-中国广告的开创时代
秦刻石广告 车旗广告 标记广告 铭文广告 旗帜广告 名人广告 中医广告
中国广告的发展历程
三国至隋唐-中国广告上升为艺术的时代
旗帜广告 标记广告 书法广告 酒的广告 户外广告 商标广告 铭文广告 文房四宝上的广告
动物崇拜
远古时期的广告现象 ---黄帝的旗帜
二 八卦图腾
甲骨文和金文中与旗相关的文字
中国广告的发展历程
夏商周时期-中国历史上以政治广告为主的年代
夏朝的广告现象
禹铸九鼎广告天下
商朝时期的广告现象
文字广告
铭文广告
图腾广告
音响广告
西周时期的广告现象
政治广告 军事广告 音响广告
中国古代广告
《清明上河图》-灯笼广告 灯笼是照明工具,我国古代
有在灯笼上题字的传统。通 常是宅院、姓氏、府衙,在 元宵节的时候还有花灯和灯 谜。在灯笼上题字用作广告 宣传,便成为了早期的灯箱 广告。 在《清明上河图》中发现了 灯箱广告,这是对灯箱广告 的最早的记载。 这一时期的 灯箱 通常三面有字,采用明 火照明,因此设有防火的木 栅栏,以避免灯箱倾倒造成 失火。
铜版的印刷品既可用作针铺的 包装纸,也可印制招贴画,是 目前世界上最早的印刷广告实 物,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广告 的发达程度。
宋元时期的广告现象
北宋“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广告铜版 II
对产品原料、制造质量、使用效果、 优惠条件、售卖方法着意宣传,突 出店铺讲求诚信和质量的经营之道, 提醒消费者用商标来区别真伪,防 避伪劣产品,文字简省而信息密集, 深谙广告宣传之道,体现出强烈的 宣传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印刷广告——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广告铜 板。中国古代现存最早的印刷广告,并 附文字说明。 “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不误宅 院使用;客转为贩,别有加饶。请记 白”。
济 南 刘 家 工 夫 针 铺 铜 板 印 刷 广 告
六、小结
从春秋战国至唐宋时期,口头叫卖和实 物陈列广告逐渐衍化为音响、幌子、招 牌、酒旗商品展览等广告形式,并在宋 代出现彩楼、欢门、印刷品等新型广告, 使中国古代广告发展走向兴盛,并呈现 出丰富多彩的内容。
第二章 中国古代广 告的发展及表现
第一节 中国古代广告发展的 主要特点
一、中国古代广告的出现及存在,多 与人们的生存、生活需要直接关联。 二、中国古代广告的发展水平与当时 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及信息传播的 方式、途径密切相关。
三、社会广告和商品广告是古代广告 的两种主要形式,但在不同的社会 发展阶段,其比重有所不同。
2、中国古代的商品交换和市 场发育
神农氏“日中为市” 黄帝时期“市不预贾” 王亥驾牛车氏族部落之间做买卖 商代商业阶层产生 西周城市商业萌芽 舜“贩于顿丘,就时负夏”
原始部落据土边缘产品交易图
原始民间交易图
春秋战国出现一些大的商业中心 隋朝出现商业都市
宋代出现国际贸易中心,出现早市、日市和夜 市 明清时期在都城和沿海港口则出现贸易中心和 商品集散地 中国古代的商业广告无论是在时间上,还是在 空间上都不能超出市场的范畴。
四、政治广告受政权更迭影响较 大,而商品广告则受市场发育程 度的制约。二者的变化,均呈现 出独特的规律性。
1、新政权建立,便颁布政令, 晓谕四方
禹铸九鼎,以示天下。 商代和周代的“诰书”。 战国时代的“令”。 秦代的“制”、石刻。 汉代的“策书”、“诏书”。 魏晋时期的“露布”。 政治广告主要是自上而下的信息交流活动。
清代诏书
露布。最初指不加检讨公开发布的官文 书,后指形似旌旗用于通报战况和发布 捷报的信息传播工具。 制。也称“制书”,帝王诏书的一种, 古代帝王下书有四:一曰策书,二曰制 书,三曰诏书,四曰诫敕。
策。也称策书。汉代帝王对臣下封土、 授爵或免官的一种文书,多书写于简册 之上,称为策 诰。原文为“警诫”、“诫勉”。后特 指夏、商、周较为流行的一种有训诫、 勉励色彩的政治广告。隋唐以后,帝王 授官、封赠的命令也称诰。 。
原始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农业的出现 畜牧业的出现 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
原始社会的两次社会大分工
牧畜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广告商品交换与原始形式
剩余产品出现为交换提供了可能 劳动者技术呈现出专业化倾向,主要从 事自己所熟练的技术生产,有交换产品 的需要。 交换形式趋向完善。从物物交换→等价 物交换→实物货币→货币。 商品广告产生,最初的实物陈列广告和 口头叫卖广告出现。
秦始皇的中央集权制和汉代的休养生息政策为 商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声响广告出现(招徕市声)借助工具发出声音 代替叫喊。如箫等。 “其时卖饧之人,吹萧以自表也”(汉代郑玄 笺注) 实物陈列的新形式——垆。指酒肆门口安放酒 瓮的土台子,作为酒铺的幌子。 “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垆”(东汉涛人辛延 年诗句)。
烽火预警。 “孤山几处看烽火,壮士连营候鼓鼙”。 纸鸢传书。纸鸢也称之为风筝。 《独异志》载:“候景围台城,简文作 纸鸢,飞空告于外”。 击鼓为号。周幽王击鼓悦褒姒。
汉代阳关烽火台遗址
彩楼、欢门 灯笼、彩旗 纹身艺术 图腾崇拜 雕刻壁画 结绳记事 图画文字
古代阴山崖画
商代青铜鼎,商代商业繁荣的标志
志。两层含义。“志”通“帜”,上多 书写将领的姓氏,起广告标识作用。 “志”通“讠志”,做记号,立标记, 起到广告识别作用。 诏。原始意义为“告诉”,“告知”, “教诲”之意。汉代以后,特指皇帝向 臣民颁发的命令和文告。 檄文。古代官府用以征召、晓谕或声讨 的文书。与檄文相关的还有檄羽、檄移。
文 君 当 垆 卖 酒
汉代市肆图
三、魏晋时期的广告表现形式
北魏始尚文治、商业出现繁荣 出现实物示范广告,现场展示广告 “河东人刘白堕者,善酿酒,季夏盛暑, 以罂贮酒,暴日中一旬,酒味不动,饮 之为美”,以致“京师朝贵出郡远相馈 赠,逾以千里”。
四、隋唐时期的广告表现形式
城市商业初具规模。广州、扬州成国际 性商业城市,都城长安成为国际贸易中 心。 唐朝对市场有一套严格管理制度。市由 官设,市中分肆,价格官定,悬牌经营。
李 太 白 酒 幌
唐《千古神品 春雷》标记广告
五、宋代广告表现形式
北宋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商业得到发展。 取消“日中为市”限制,商业活动活跃。 商业贸易出现日市、晓市、夜市分化。
清明上河图中汴京繁华景象
口头广告更具魅力。 “是月季春,万化烂漫,牡丹芍药,棣 棠木香,种种上市 ,卖花者以马竹篮铺 排,歌叫之声,清奇可听”。 声响广告更具专业特色,用不同的器具 摇、打、划、吹等发出不同响声表示不 同行业。
三、元、明、清时期的广告表现
口头广告、音响广告、招牌;幌子、灯 笼广告依然存在。 “墙外卖药者九年无一日不过,吟唱之 声甚适”(范成大《范石湖集》) “挂起招牌,一声喝采,旧店新开”。 店堂装饰,商店的门面修饰。 “今杭城茶肆亦如之,插四时之花,挂 名人画,装点门面”。
Hale Waihona Puke 明代千芝堂药店横额吟唱广告
新的广告形式—彩楼、欢门。 彩楼:店面装潢、装饰、目的是吸引顾 客,起到广告宣传作用。 欢门:指装饰有彩色纸、帛的门窗、多 在节假喜庆之日搭起,意为欢乐之门。 宋代丰乐楼“珠帘绣额,灯烛晃耀” 《东京梦华录》:“凡京师酒店,门首 皆彩楼、欢门”。
彩 楼
宋 代 《 眼 药 酸 》 杂 剧 广 告
第四节 中国古代广告的发展
一、元、明、清三代,中国古 代商业继续发展
人口增多和人口移动频繁。 全国形成不同地区商业中心。 印刷技术较为成熟。
二、元、明、清时期广告特点
广告多是对中国古代早期广告的继承和 发展,广告创新不多,表现形式日趋完 备。 广告表现的内容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清代《潞河督运图》大运河通州段的繁忙 景象
元 代 包 装 纸 广 告
服饰和旗帜广告
四、小结
元、明、清时期人们更注意古代广告的 外在表现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所以,才 能促使中国古代广告不断发展,在表现 形式上不断走向成熟。
第五节 中国古代的“社会广
告”
一、“社会广告”的含义
社会广告在原始社会里主要指与人类生活密切 相关的特定信息传递活动,如击鼓为号,烽火 预警,图腾崇拜等,在阶级社会里则指政治、 军事和文化广告。“社会广告”概念的提出, 主要是相对于“经济广告”和“商品广告”而 言。 在中国古代社会的不同历史时期,“社会广告” 与“商品广告”作用与地位互有消长,主体地 位互有交替。
山西平遥古城明清街日升昌记钱庄幌子
印刷广告。主要是印书、印制话本小说 或戏曲的插图绣像。作为广告宣传。 “本坊谨依经书重写绘图,参订编大字 本,唱与图合。使寓于客邸,行于舟中, 闲游坐客。得此一觉始终,歌唱了然, 爽人心意。”(弘治戊午年(1948年) 刊本《奇妙全像西厢记》出版商金台岳 家书铺的出版说明)。
第三节 中国古代广告的兴盛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广告表现
行商坐贾的出现 “商之为言章也,章其远近,度其有亡, 通四方之物,故谓之为商。贾之为言固 也,固其有用之物,待以民来,以求其 利者也,故通物日商,居买日贾。” 口头广告进一步发展 陈列广告→悬物广告→招幌广告发展
战国时期的天枰和环权
二、秦汉时期的广告表现
国际性的商业展览 隋炀帝时:“天下之舟船,集于通济桥东,常 有万余艘,填满河路。商贾贸易车马,填塞于 市。诸蕃酋长入朝者,常请于东市交易,炀帝 许之,先命整顿市肆。檐宇如一,咸没纬帐, 珍货充集,人物货盛。卖菜者,藉以龙须席, 胡客或过酒食店,悉令邀延就座,醉饱而散, 不取其直”。
招牌广告得到发展:牌指物价牌,标有 物品名称及经营者姓名、实际起到招牌 广告的作用。 旗帜广告尤其是酒旗盛行,有“酒旗风” 之说。 “水村山廓酒旗风”(唐· 杜牧) “酒店门前二尺布,过来过往寻主顾” 《元曲· 后庭花》
五、广告市场发育不成熟,广告
市场中的多角关系尚未形成。
广告活动通常尚未超出狭义市场的范围 广告的发布者、商品生产者和商品经营 者在大多数情况下三位一体。 不具备形成广告行业这一独立分工的条 件。
第二节 中国古代商品广告的 出现及初期表现
一、商品广告出现的物质条件
1.商品广告的出现,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 换的必然产物;而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的出现则与人类生产力发展水平不断提 高和社会分工的出现直接关联。
原始社会,“社会广告”占据着较 大比重,只是到了原始社会末期, 商品广告才开始出现。 在中国古代社会的夏、商、周以后 不同历史时期,“社会广告”与 “商品广告”并存,互有增长。
政治广告是中央政权和地方官府进行政 权管理和权力延伸的重要工具。 军事广告同国家的战事及军情的通报和 军队的调遣直接关联。 文化广告则与不同时期民众的日常生活 文化娱乐和宗教文化活动密切相关。
誓。流行于夏、商、周三代,是战争状态下告 诫出征将士的言辞。 判。本义指唐、宋官制,即以高官兼较低职位 的官称判。如州判、通判等。具有古代政治广 告意义的则指判牍,一种文体名,判决司法案 件的文书、文章。 令。战国、秦汉时期,县级行政长官称令,中 国封建社会历代相沿,明清改称知县。作为政 治广告的令,则是指命令、政令、军令等。
二、“社会广告”包含的内容
政治广告:指统治者设立的象征权力或权威的 标志、事物,以及统治者颁布的政令、法规、 文件、文书等。 军事广告:古代社会传递的军事信息,调动军 队,安排军事活动的命令、文书及相关的信息 传递活动。 文化广告:与人类生存、生活密切相关、促进 文明发展、社会进步、娱乐群众、传播文化信 息的信息传递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