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中药炮制学 2
中药炮制学第九章净选加工课件

(3)细罗:罗筛底系丝绢或细铜丝织成, 每1cm2 有8个眼。
此外还有头罗筛、二罗筛,罗底孔眼每1cm2有 10-13孔之分,最细的每1cm2有15、17、19、20个 孔眼,供筛细粉用。
4.套筛 即细罗筛,外有圆形木套,上覆以 盖,
二、药材软化程度的检查方法
1.弯曲法; 2.指掐法; 3.穿刺法; 4.手捏法
真空加温润药机
减压冷浸润装置
第二节 饮片类型及切制方法
一、饮片类型
(一)常见的饮片类型及规格 1.极薄片:
厚度为0.5mm以下,如羚羊角、鹿角等。 2.薄片:
厚度为1~2mm, 如Hale Waihona Puke 榔. 当归. 天麻等。 3.厚片:
厚度为2~4mm, 如茯苓. 山药. 花粉等。 4.斜片:
(一)机器切制 1.剁刀式切药机 2.旋转式切药机 3.多功能切药机
(二)手工切制 (三)其他切制
1.镑;2.刨;3.锉;4.劈;
第三节
一、自然干燥
饮片的干燥
特点: 1.不需特殊设备 2.适合所有饮片类型 3.受场地限制、气候影响 4.易污染
第三节 饮片的干燥
一、自然干燥 1.粘性类—烘焙法/晒干法
第二节 清除杂质
一、挑选
二、筛选 1.竹筛 圆形浅边,底平有孔,直径约5070cm,
四周边高3-4cm,底部孔眼大小不一,以孔的大小 分下列几种:
(1)大眼筛:每个眼孔约为0.40cm2。 (2)中眼筛:每个眼孔约为0.15cm2。 (3)小眼筛:每个眼孔约为0.10cm2。 (4)细眼筛:每个眼孔约为0.08cm2。 另有大眼圆孔或六角形孔眼筛(俗称半夏筛) 。
中药炮制学-第九章净选加工-小凯

厚度为2~4mm, 如茯苓. 山药. 花粉等。 4.斜片:
厚度为2~4mm,倾斜度小的称瓜子片(桂.桑 枝), 倾斜度稍大而体粗者称马蹄片(大黄), 斜度更 大而药细者,称柳叶片(甘草.黄芪.木香等)。
2020/4/22
5.直片(顺片):
厚度为2~4mm, 如大黄、防己、升麻等。
6.丝(包括细丝和宽丝):
细丝2-3mm,如黄柏、陈皮等均切细丝;
宽丝5-l0mm, 瓜蒌皮、荷叶等均切宽丝。
7.段(咀、节):
长为10~15mm,长段又称“节”,短段称 “咀”。如薄荷.荆芥.香薷.益母草.党参.小蓟等 。
8.块: 为8~12mm3的立方块。如阿胶丁.神曲等 。
圆片;骨牌片;肚片;蝴蝶片;凤眼片;如 意片;剪片等。 2020/4/22
2020/4/22
第三节 饮片的干燥
一、自然干燥 1.粘性类—烘焙法/晒干法
2.粉质类—晒干法/烘焙法 3.油质类—日晒/微火烘焙法 4.芳香类—阴干/微火烘焙法 5.色泽类—白宜晒/黄宜小火烘
2020/4/22
二、人工干燥
(一)翻板式干燥机 (二)热风式干燥机 (三)红外线辐射装置设备 (四)微波干燥技术 (五)太阳能集热气干燥技术
2020/4/22
二、饮片的切制方法
(一)机器切制 1.剁刀式切药机 2.旋转式切药机 3.多功能切药机
(二)手工切制 (三)其他切制
1.镑;2.刨;3.锉;4.劈;
2020/4/22
• 第三节 饮片的干燥
• 一、自然干燥 • • 特点: • 1.不需特殊设备 • 2.适合所有饮片类型 • 3.受场地限制、气候影响 • 4.易污染
中药的炮制学(重点)

中药炮制学(重点)第一章绪论1.中药炮制是根据中药理论,依照辩证施治用药的需要和药物的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
2.《雷公炮炙论》刘宋南北朝以“炮炙”作书名,而在正文中多用“修事”。
《本草纲目》李时珍明朝正文中设有“修制”专项。
《修事指南》张仲岩清朝以“修事”作书名,而正文中用“炮制”。
3.三类分类法:明代陈嘉谟《本草蒙筌》(此种分类方法基本能反映出炮制的特点,但对饮片切制及切制前的洁净和软化处理等未包括其中。
)火制:煅、炮、炙、炒水制:渍、泡、洗水火共制:蒸、煮第二章中药炮制基本理论4. 制则(定义、举例)1)相反为制:指用药性相对立的辅料(含药物)或某种炮制方法来制约中药的偏性或改变药性。
【酒制大黄】2)相资为制:指用药性相似的辅料(含药物)或某种炮制方法来增强药效。
资,有资助之意。
【盐制知母】3)相畏为制:指用某种辅料(含药物)来炮制某药物,以制约该药物的毒副作用。
【生姜制半夏】4)相恶为制:指炮制时可以利用某种辅料或某种方法来减弱药物的烈性。
(即某种作用减弱,使之趋于平和,以免损伤正气。
)【麸炒枳壳、煨木香】5)相喜为制5. 醋制入肝经,蜜制入脾经,盐制入肾经6. 炮制对重要毒性的影响:炮制对中药的影响是通过炮制消除或降低药物治疗剂量下对人体的伤害,其主要途径:1)使毒性成分发生改变。
如:川乌、草乌等。
2)使毒性成分含量减少。
如:巴豆、干漆等。
3)加入具解毒作用的辅料。
如:白矾制天南星、半夏等。
(可降低毒性的辅料:甘草、生姜、醋、明矾、石灰、黑豆等。
)7.改变药物作用的部位或增强对某部位的作用炮制可以改变药物的作用部位,如生诃子偏入肺经,长于清金敛肺利咽,用于治疗咽痛失音,肺虚久嗽。
煨诃子炮制后使涩敛之性增强,专入大肠经,增强了涩肠止泻的功效,用于老人久泻久痢及脱肛症。
炮制可以调整某些药物的一药多经,使其作用专一。
如柴胡、香附等经醋制后有助于引药入肝经,更好地治疗肝经疾病。
中药炮制学(重点)

中药炮制学(重点)中药炮制学(重点)第一章绪论中药炮制是一项制药技术,根据中药理论,根据辩证施治用药的需要和药物的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来进行。
历史上,中药炮制有不同的称呼,如《雷公炮炙论》、《本草纲目》、《修事指南》等。
分类法主要有火制、水制和水火共制,但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第二章中药炮制基本理论中药炮制的制则包括相反为制、相资为制、相畏为制、相恶为制和相喜为制。
此外,不同的炮制方法也会对药物的效果产生影响。
中药炮制还可以根据不同的经脉来进行,如醋制入肝经,蜜制入脾经,盐制入肾经。
同时,炮制还可以通过消除或降低药物治疗剂量下对人体的伤害来改变药物作用的部位或增强对某部位的作用。
第三章中药炮制对药物的影响中药炮制对含苷类药物的影响主要包括溶媒、易溶于水、易水解和防酶解。
同时,炮制方法也会对药物的效果产生影响,如少用醋炮制。
在饮片切制前,药材需要进行软化处理,以便切片更加均匀。
软化的要求如下:1)药材应选用新鲜、质地较硬的品种。
2)软化时间应控制在适当范围内,过长或过短都会影响切片效果。
3)软化过程中要注意水温和水量的控制,以免影响药材的药效。
4)软化后的药材应及时晾干,以免影响后续的加工和保存。
15.切片的要求:1)切片应均匀,大小适中,厚度一致。
2)切片应避免损伤药材的有效成分。
3)切片应保持干燥,避免受潮霉变。
4)切片应按照药材的不同部位和用途进行分类和包装。
1)软硬适度是指药材的硬度与合水率成反比关系,规定了药材的平均合水率。
药材软化需要控制含水率,以避免因水而伤害其药性。
2)药透水尽是指药材在适当水处理后,药材内部各部分水分的渗透速度为零,即各个部分的含水量相同。
15.片1)按厚度分类:极薄片为0.5mm以下,薄片为1~2mm,厚片为2~4mm。
2)按照片类型分类:顶片又称顶头片,斜片为椭圆形或长圆形的片,特点为个细、质地坚硬,直片又称顺刀片,特点为个粗、质地疏松,刨片又称压片。
中药炮制学1-8

23
4、气候、环境和身体素质不同,对用药的要求也不同。 为了适应其气候、环境体质的差异,就需要炮制,调整中
药的性能。
如外感风寒,麻黄,冬季宜生用,夏季宜制用身体强壮者 宜生用,老人,儿童及虚人感冒用制绒。紫苏冬季宜用苏 叶,发汗解表力强,夏季宜用苏梗,发散力弱,以免过汗, 同时暑多携湿,苏梗又理气化湿。(湿阻则气滞。) 由上可知,中药必须通过炮制,才能适应中医辨证 施治,灵活用药的要求,所以炮制是中医运用中药的一大 特色。
了炭药止血理论。
3、《本草蒙筌》:明代,陈嘉谟,第一次系统归纳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辅料 炮制原则。
wupingan0913@
12
二、中药炮制的发展:
(三)近现代(中药炮制的振兴和发展时期)
1、药典和各种炮制专著的出现。 2、中医药高等教育重视《中药炮制学》,并被列 为专业课。 3、中医药科研方面,资助项目向炮制倾斜,并取
炮制:简单地说,就是对中药原药材进行净选、 切制、炮炙,以供临床调配或制剂的过程,是一 项传统的制药技术,历史上又称“炮炙”、“修 制”、“修治”、“修事”。
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中药理论,按照医疗,调 配,制剂的不同要求,以及药材自身性质所采取 的一项制药技术 。主要包括对原药材净制、切制、 炮制三个环节。
1、中药的发现和应用:(人类发现食物的同时发现了中 药、中药炮制是随着中药的发现和应用而开始产生的)
2、火的出现与应用:(炮生为熟,用火加工食物发展为 炮制药物) 3、酒的发明与应用(辅料炮制,丰富了炮制内容) 4、陶器的发明与应用(改变药物服用方法,极大丰富了 炮制内容)
wupingan0913@ 8
wupingan0913@
22
又如青蒿,既可以清虚热,又可清实热,除配
华北理工中药炮制学课件第9章 净选与加工

益智
四、去毛(remove the fur or down)
bone or turtle shell)
某些动物类药物,均须除去残肉筋膜,纯 洁药材。如龟甲、鳖甲、豹骨、猫骨等。 ✓传统用刀刮、挑选、浸漂等。 ✓现代常用胰脏净制法和酵母菌净制法。
十一、去杂质及霉败品
一般指除去土块、砂石、杂草及霉败品。
九、去头尾、皮骨、足、翅
部分动物类或昆虫类药物,需要去头尾或足翘, 目的是为了除去有毒部分或非药用部分。 ✓乌梢蛇、金钱白花蛇、蕲蛇等均去头尾; ✓斑蝥、红娘子、青娘子均去头足翅; ✓蛤蚧须除去鳞片头爪; ✓蜈蚣须除去头足。
蕲蛇
红娘子
蛤蚧
十、去残肉(remove the fresh remained on animal
1.分离药用部位 如麻黄去根,草果去皮,莲子 去心,扁豆去皮,使作用不同的部位区分开来, 使之更好地发挥疗效。 2.进行分档 在水处理和加热过程中分别处理, 使其均匀一致。如半夏、白术、川芎、川乌、附 子等。
白术
莲子
扁豆
草果
二、净选加工的目的
1.分离药用部位 2.进行分档
3.除去非药用部位
使调配时剂量准确或减少服用时的副作用。 如去粗皮、去瓤、去心、去芦等。
六、去核(remove the core from fruit )
即去除果实类药材的种子。清《修事指南》谓“去 核者免滑” 。
✓ 去除非药用部分:如北山楂: ✓ 消除副作用:如山茱萸 ✓ 分离不同药用部分 :如川楝
最新中药炮制学_课件_第2章讲学课件

思考题: 1.中药入药前为什么需要炮制? 2.举例说明传统的制药原则? 3.举例说明临床选用炮制品的原则?
吸氧
河北省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神经内科三区
定义
第七节 炮制对制剂的影响
一、炮制对制剂的影响
1.汤剂和中成药对饮片炮制品种的要求 中成药处方固定,对药物的炮制品种要求相应 固定。 汤剂通常是医生根据病人的病情和身体素质随 证处方,对药物的炮制品种要求灵活多变,常根据 用药意图而定。
2.汤剂和中成药对饮片的外观质量与内在质 量的要求
饮片的外观质量从形态、色泽、气味、 质地来控制。对形态的要求,汤剂比中成药 严,对色泽、气味、质地要求,基本相同。
有的原药材中还可能混有外行相似的其他有毒药物, 如八角茴香——莽草,黄芪——狼毒,贝母——光 菇子(丽江慈菇),天花粉——王瓜根等,这些异
物若不拣出,轻则中毒,重则造成死亡。
二、 加工切制与临床疗效
因药材来源不同、形状和质地各异,通 过切制,可提高煎药的质量,或者利于进一 步炮制和调配。 软化——切制——干燥
制药的具体方法: 1.制其形:改变药物的外观形状和分开
药用部位。
2.制其性:改变药物的性能。 3.制其味:调整中药的五味。 4.制其质: 改变药物的性质或质地。性 质,包括改变药性和功用
第四节 炮制对药性的影响
一、炮制对四气五味的影响 1.通过炮制,矫正药物过偏之性。 2.通过炮制,使药物性味增强。 3.通过炮制,改变药物性味,扩大药物用
缺氧类型
动脉血氧分压 动脉血氧饱和度 动静脉氧压差
常见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因
《中药炮制学》复习笔记:第九章炙法

《中药炮制学》复习笔记:第九章炙法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加入一定量的液体辅料拌炒,使辅料逐渐深入药物组织内部的炮制方法。
目的:使药物在性味、功效、作用趋向、归经和理化性质方面发生某些变化,起到降低毒性、抑制偏性、增强疗效、矫嗅矫味等作用,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疗效。
分类:(根据所加辅料不同)可分为酒炙、醋炙、盐炙、姜炙、蜜炙和油炙。
第一节酒炙法: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加入一定量酒拌炒的方法。
·[一般每100kg药物,用黄酒10~20kg]目的①改变药性,引药上行【大黄、黄连、黄柏等】②增强活血通络作用【当归、川芎、桑枝等】③矫臭去腥【乌稍蛇、蕲蛇、紫河车等】方法先拌酒后炒药~适用于质地较坚实的根及根茎类药物【黄连、川芎、白芍等】先炒药后加酒~多用于质地疏松的药物【如五灵脂】注意事项①加入一定量酒拌匀闷润过程中,容器上面应加盖,以免酒被迅速挥发。
②若酒的用量较少,不易与药物拌匀时,可先将酒加适量水稀释后,再与药物拌润。
③药物加热炒制时,火力不宜过大,一般用文火,勤加翻动,炒至近干,颜色加深时,即可取出晾凉。
※【大黄】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
【当归】伞形科植物当归的干燥根。
[传统习惯止血用当归头,补血用当归身,破血用当归尾,补血活血用全当归]【黄连】毛茛科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或云连的干燥根茎。
(以上三种分别习称“味连”、“雅连”、“云连”)【白芍】毛茛科植物芍药的干燥根。
【乌梢蛇】游蛇科乌梢蛇的干燥体。
【蟾酥】蟾酥科动物中华大蟾蜍或黑眶蟾蜍的干燥分泌物。
【续断】川续断科植物川续断的干燥根。
→续断:补肝肾,通血脉为主;~酒炙,能增强通血脉,强筋骨作用;~盐炙,增强补肾强腰的作用。
第二节醋炙法: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加入定量的米醋拌炒至规定程度的方法称为醋炙法。
·[一般为每100kg药物,用米醋20~30kg,最多≯50kg]目的①引药入肝,增强活血止痛的作用【乳香、没药、三棱、莪术;柴胡、香附、青皮、延胡索】②降低毒性,缓和药性[主要用于峻下逐水药]【京大戟、甘遂、芫花、商陆等】③矫臭矫味,便于服用[主要用于某些具特殊气味的药物]【乳香、没药、五灵脂等】方法先拌醋后炒药~适用于大多数植物类药材【甘遂、商陆、芫花、柴胡、三棱、元胡等】先炒药后喷醋~适于用树脂类、动物粪便类药材【乳香、没药、五灵脂】注意事项①醋炙前药材应大小分档;②若醋用量较少,不易与药材拌匀时,可加适量水稀释后再与药材拌匀;③用文火炒制,勤加翻动,使受热均匀,炒至规定的程度;④树脂类、动物粪便类药材必须先炒药后喷醋;且出锅要快,防熔化粘锅,摊晾时宜勤翻动,以免相互粘结成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概述
(一)含义 加辅料炒法: 净制或切制后的药物与固体辅料同炒的方
法。 (二)目的 • 1. 降低毒性; • 2.缓和药性; • 3.增强疗效; • 4.矫臭矫味等。 (三)分类
麸炒、米炒、土炒、砂炒、滑石粉炒、蛤粉炒等。
六安市长安小学
• 火力要求:砂炒用武火,其余用中火。 • (一)操作方法 • 1、手工操作 • 2、炒药机操作 • (二)注意事项 • 1、炒前净制药物,去杂,大小分档; • 2、炒前药物要干燥,以免粘附药物; • 3、先炒辅料(至一定程度)再投药物共炒。 • 4、药物炒后应立即出锅,筛去辅料; • 5、部分质硬药物需“砂烫醋淬”.
• 麸炒——减低其刺激性,缓和燥性和酸性,增强 健胃消胀的作用。用于宿食停滞,呕逆嗳气。 麸炒枳壳因其作用缓和,同时宜用于年老体弱 而气滞者.
六安市长安小学
[炮制研究]
去瓤枳壳生品和炮制品的挥发油含量均比连瓤枳壳高 ,可见枳壳的挥发油大多数在果皮,瓤作为非药用 部分除去是有一定道理的。
动物实验表明,枳壳对大鼠肠道平滑肌有一定兴奋作 用,可使胃肠运动收缩节律增强而有力。对未孕及 已孕家兔离体或在体子宫均有兴奋作用,使子宫收 缩有力、肌张力增强。其有效成分均为会挥发油。 麸炒后挥发油含量减少,从而减缓了枳壳对肠道平 滑肌的刺激,这点完全符合古人云:"麸皮制其燥 性而和胃"及有关文献对枳壳生用峻烈,麸炒略缓 的记载。
中火,并要求火力均匀,可预先取少量麦麸投 锅预试。 3. 药物达到标准时要求迅速出锅,以免造成炮 制品发黑、火斑过重等现象。 • 4.辅料用量要适当。麦麸量少,烟气不足,达 不到熏炒要求;麦麸量多,造成浪费。
六安市长安小学
苍术
• [处方用名] 苍术、茅苍术 、炒苍术、焦苍术。
• [来源] 本品为菊科植物茅 苍术Atractylodes lancez (Thunb.) DC 或北苍术 Atractylodes chinensis (DC.) Koiz,的干燥根茎。
六安市长安小学
枳壳
[处方用名] 枳壳、炒枳壳 。
• [来源] 本品为芸香科植物 酸橙Citrus aurantium L. 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未成 熟果实。
• [历史沿革] 麸炒、炒焦炙 、麸炒醋熬、米泔浸后麸 炒等,现行主要有麸炒等 炮制方法。
六安市长安小学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炮制方法]
• 1.枳壳——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捞出闷润 ,去瓤,切薄片,干燥,筛去脱落的瓤核。
• 3.焦苍术—取苍术片置热锅内,用中火炒至褐色 时,喷淋少许清水,再文火炒干,取出放凉,筛 去碎屑。
• 4. 制苍术— 净苍术片,用米泔水浸泡数小时, 取出,置炒制热锅内,用文火炒干,筛去碎屑。
六安市长安小学
六安市长安小学
焦苍术
麸炒苍术
[炮制作用]
• 1.生苍术—— 温燥而辛烈,长于燥湿、祛风、 散寒之力强,而且能走表去风湿, 用于风湿痹痛 ,感冒夹湿,湿温发热,脚膝疼痛。
• 2.麸炒枳壳——先将锅烧热,均匀撒入定量麦麸 ,用中火加热,待烟起投入枳壳片,不断翻动, 炒至淡黄色时取出,筛去麦麸,放凉。 枳壳片每100kg,用麦麸10kg。
六安市长安小学
枳壳
六安市长安小学
麸炒枳壳
[炮制作用]
• 生枳壳——作用较强,可行气宽中除胀。用于 胁肋胀痛。如治肝气郁结,胸膜痞胀疼痛。
• [历史沿革] 米汁浸炒、醋 煮、炒黄、土炒、制炭等 ,现行主要有炒焦、麸炒 等炮制方法。
六安市长安小学
[炮制方法]
• 1.苍术—原药材,除去杂质,用水浸泡,洗净, 润透,切厚片,干燥,筛去碎屑。
• 2.麸炒苍术—先将锅烧热,撒入麦麸,用中火加 热,待冒烟时投入苍术片,不断翻动,炒至深黄 色时取出,筛去麦麸,放凉。
2.对药理作用的研究
苍术提取物及β-桉叶醇、茅术醇、苍术酮对四氯化碳一级培养鼠 肝细胞损害均有明显的预防作用。苍术苷对小鼠、兔和犬有降血糖 的作用,所含挥发油有祛风健胃作用,苍术所含β-桉叶醇成分具抗 缺氧作用。
2.对炮制工艺的研究
苍术80℃30min烘品和70℃30min烘品的挥发油含量与米泔水 品挥发油含量相近, 适用于规模大生产。
六安市长安小学
二、麸炒
(一)含义
•
麸炒:将净制或切制后的药物用麦麸熏炒的方法。又
称“麦麸炒”或“麸皮炒”。
• 麦麸为小麦的种皮,呈褐黄色。主含淀粉、蛋白质及 维生素等;性味甘、淡。能和中益脾。与药物共制能缓和
药物的燥性,增强疗效,矫味,使药物色泽均匀一致。
麦麸还能吸附油质,亦有作为煨制的辅料。麦麸性味甘 平,具有和中作用。明《本草蒙筌》有"麦麸皮制抑酷性 勿伤上膈"的记载。故常用麦麸炒制补脾胃或作用强烈及 有腥味的药物。
六安市长安小学
僵蚕
• [处方用名] 僵蚕、白僵蚕、炒僵蚕。
六安市长安小学
(二)分类
• 1.净麸炒或清麸炒——麦麸未制者; • 2.蜜麸炒或糖麸炒——麦麸经用蜂蜜或红
糖制过者。
六安市长安小学
(三)目的 • 1. 增强补脾和胃作用
如山药、白术等,经麦麸炒制后,可增强其疗效。 • 2. 缓和药性
某些作用强烈的药物,如枳实具强烈的破气作用、苍 术药性燥性,经麸炒后药性缓和,不致耗气伤阴。 • 3.矫臭矫味
• 2.麸炒—— 缓和燥性,气变芳香,增强健脾燥 湿作用。用于脾胃不和,痰饮停滞,青盲雀目 。
• 3.炒焦—— 辛燥之性大减,用于固肠止泻。
六安市长安小学
[炮制研究]
1.对化学成分的研究 苍术炮制后其挥发油含量为生品>炒黄品>炒焦品>麸炒品>米泔
水品,生品>80℃20min烘品>100℃20min烘品>150℃20min烘品 >70℃30min烘品>80℃30min烘品。炮制后苍术挥发油含量均较生 品有显著降低。
如僵蚕,生品气味腥臭,经麸炒后,矫正其气味,便 于服用
六安市长安小学
(四)操作方法 • 预热(中火或武火)——投麦麸(至起烟)
——投药——翻炒(药物表面呈黄色或深黄色) ——出锅——筛去麦麸——放凉。
• 麦麸用量 药物:麦麸=100kg:10kg。
六安市长安小学
(五)注意事项
• 1.药物应干燥,以免药物粘附焦化麦麸。 • 2.麦麸要起烟投药;注意火力适当,麸炒一般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