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温度和温度计1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1 温度 同步练习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1 温度 同步练习课件

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温度时的示数为 90 ℃ + 4 ℃ = 94 ℃ .
18. 甲、乙、丙三支酒精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都一样,甲和乙玻璃管的内径相同,
甲玻璃泡的容积比乙大,乙和丙玻璃泡的容积相同,乙的内径比丙细,由此可
判断这三支温度计的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 A
A. 甲最长
B. 乙最长
C. 丙最长
8. 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位同学在做“测量物体的温度”的实验. (1) 甲测量时操作的错误是 _温__度__计__的__玻__璃__泡__碰__到__烧__
_杯__底__部___. (2) 乙读数时操作的错误是 _把__温__度__计__的__玻__璃__泡__从__液__
_体__中__拿__出__读___. (3) 丙应该读出的温度是__-2_2___ ℃ .
到山崖的时间为总时间的一半,所以声音从人传到山崖的时间 t = 1 × 3 s = 1.5 s ,
2

v
=
s t
得,小华距山崖的距离为
s
=
vt
=
340
m/s
×
1.5
s
=
510
m
.
能力提升
11. (2020鄂州)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不能产生声音的是(
B)
12. (2020济宁)以下与声现象有关的几个实验中,能说明声音的产生原因的是
7. 古诗《小儿垂钓》中有“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小儿面对路人询问, 只是招招手却默不作声,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角度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 声音能在水中传播,会惊跑鱼儿 B. 回答路人的询问会产生声波,而招手则不会产生声波 C. 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不能在水中传播 D. 声波从空气传入水中后,传播速度不变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 3-1 温度和温度计--课件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 3-1 温度和温度计--课件

玻璃管
细心观察
温度计的玻璃泡连着细细的玻璃管,常见的温度计都 是这样的构造吗?
认识温度计
观察玻璃泡里装着的液体 , 你知道是什么吗?
煤油 水银
观察交流
我们在“拿”、“放 ”温度计应该注意什 么?
温度计要小心拿放,小心破裂。 如果温度计的用温度计前应该 明确哪些事项呢?
1.这是一支摄氏温度计吗?即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吗? 2.温度计上的每一个刻度表示多少度? 3.它能测量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分别是多少?
实验观察
用手捂住温度计的玻璃泡,观察温度计产生的变化 ,你发现了什么?
温度计玻璃泡中 的液体会上升
如果一会放开手,过段时间会有什么变化?
仔细想一想
从嘴里呼出的热气能使温度计的液柱上 升,我们在靠近温度计时该怎样呼吸呢?
( 24℃ )>(23℃ )>(22℃ ) 如果乙同学的读数是准确数,那么为什么另外两名同学读出 的温度数与他不一样呢? 乙同学读数准确,是平视,甲读数是仰视,丙读数时是俯视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1.通过对比水的温度,知道物体的冷热是温度。 2.通过观察温度计知道温度计的构造,使用温度计的注 意事项。 3.会科学的读和写温度。 4.会从温度计上准确读取温度。
摄氏温度的读和写
读作:
零下8℃
写作:
-8℃
68摄氏度
6℃
0℃
零下3摄氏度 -3℃
请你读写出下面的温度
读作: 写作:
读作: 写作:
读作: 写作:
31℃
29℃
30℃
知识拓展
你知道温度计是根据什么原理设计的吗 ?
利用固体、液体、 气体受温度的影响 而热胀冷缩等的现 象为设计的依据。

3_1《温度》教案

3_1《温度》教案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请学生欣赏章首图──雾淞。

然后用PPT展示相关温度图片师:面对这样美丽的风景,你想知道哪些相关它的知识?学生提问:例如,它是怎么形成的?雾淞的形成需要什么条件?为什么我们这里没有这种风景?师:要弄清楚这些问题,我们就要探知形态各异的物质世界。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第四章《物态变化》.大家刚刚提出的问题都与温度相关,我们的探究就从温度开始。

二、实行新课1、温度(板书)[生甲]什么叫温度?[生乙]我们凭感觉能知道物体的冷、热,感觉可靠吗?[生丙]用什么仪器测温度?[师]现在问题提出来了,大家讨论,看能否解决[生甲]我们把物体的冷热水准叫做温度(板书)[生乙]凭感觉来判断物体的冷热是不可靠的[生丙]应该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师]既然凭感觉来判断物体的冷热不可靠,我们怎么来验证.[生甲]很冷的冬天,在没有暖气的房间里会觉得很冷,不过从外面走进屋子里的人会觉得比较暖和.[生乙]我们通过实验也能得出.[想想做做][生丙]我们把一左手插入放热水(热水越热越好,以不烫手为宜)的烧杯里,右手插入放冷水(冷水充足冷,可加冰块)的烧杯里,然后同时抽出手,插入温水烧杯里.这时,我们觉得在左手感到温水冷、右手感到温水热.[师]同一杯水两只手的感觉是不一样的,这就说明人们的感觉只能大致区分温度,要准确地判断和测量温度,就要选择科学的测量工具——温度计(thermometer).2、.温度计[师]我们用桌上的东西自制一个温度计.在广口瓶内加入一些带颜色的水,配一个橡皮塞,橡皮塞上插进一根一端封闭的细玻璃管.把细玻璃管封闭的一端加热,使玻璃管内的空气跑出一些,迅速用橡皮塞塞住瓶口.大家做完了以后,将广口瓶放入热水里,仔细观察细管中水柱的位置,再放入冷水里,观察水柱位置,得出结论.[生甲]放入热水里,细管中水柱上升.[生乙]放入冷水里,细管中水柱下降.[生丙]这可能是因为液体热胀冷缩的缘故吧.[师]是的,家庭和实验室里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里面有的用酒精,有的用煤油,还有的用水银.现在我们看挂图和投影,来理解它们,(投影片课本图4.13,挂图温度计的构造).教师指导,学生相互讨论.[生甲]投影片上,甲是实验室用的温度计,乙是体温计,丙是寒暑表.[生乙]温度计的基本构造:玻璃外壳、液体泡、毛细管(内径很细,粗细均匀)、温度计的使用、液体、刻度、符号.[生丙]温度计上符号为C,表示摄氏温度[生乙]甲图的量程是-20 ℃—110 ℃,最高温度是110 ℃.最低温度是-20 ℃,分度值1 ℃.[生戊]乙图的量程是35 ℃—42 ℃,最高温度42 ℃.最低温度是35 ℃,分度值0.1 ℃.[生己]丙图的量程是-30 ℃—50 ℃,最高温度50 ℃.最低温度是-30 ℃,分度值1 ℃.[师]怎样才能准确读出所测的温度,并且不会损坏温度计?所测液体温度能否超过量程?[想想议议][生甲]要准确读出所测的温度,要看清量程和分度值.[生乙]假如所测的温度过高,超出了温度计的量程,将测不出温度,温度计里的液体可能将温度计胀破.[生丙]假如所测的温度过低,低于温度计的最低温度,将测不出温度.[生丁]寒暑表所测量的最高温度是50 ℃,最低温度是-30 ℃,分度值是1 ℃,主要是根据我国绝大部分地区的常年温度范围确定的.[生戊]体温计所测量的最高温度是42 ℃,最低温度是35 ℃,分度值是0.1 ℃,是根据人体温度的变化范围确定的.[师]同学们对体温计理解很多,也会使用.那么一般温度计将如何准确使用?请大家看图3.1--3[想想议议][生甲]第一个图错误是把温度计玻璃泡位于容器底部[生乙]第二个图错误是把温度计玻璃泡位于容器侧壁.[生丙]第三个图错误是温度计玻璃泡没有全部浸没在液体中.[生丁]还有可能发生的错误是:没有等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就读数.[生戊]读数时温度计离开了被测液体.[生己]使用温度计时还可能发生的错误是读温度计示数时眼睛没有平视.[师]大家知道了使用温度计常犯的几种错误,哪又该如何准确使用温度计呢?[生甲]要认清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零刻度线.[生乙]测量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但不能碰容器底或容器壁.[生丙]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生丁]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教科版科学三下3.1《温度和温度计》教案

教科版科学三下3.1《温度和温度计》教案

教科版科学三下3.1《温度和温度计》教案一. 教材分析《温度和温度计》这一节内容是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的一个重要知识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温度的概念,学会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并能够理解温度对生活环境的影响。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究温度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内容之前,已经掌握了长度、重量等基本测量知识,对科学探究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对温度的概念和温度计的使用还不够了解,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逐步掌握。

同时,学生在生活中对温度有直观的感受,但缺乏对温度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因此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操作。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温度的概念,学会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并能够对温度进行简单的记录和描述。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实践,培养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增强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温度的概念,学会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2.难点:学生能够对温度进行科学的观察和记录,理解温度对生活环境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温度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直观演示法:教师通过实物演示,讲解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温度计、热水、冷水、冰块、记录表格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温度计,记录表格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提问:“你们在生活中是怎样感觉温度的?”引导学生回顾生活中对温度的感受。

然后展示一些图片,如热水、冷水、冰块等,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温度的高低。

2.呈现(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温度的概念,解释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然后讲解温度计的使用方法,让学生了解如何正确测量温度。

【核心素养目标】3-1 温度 教案

【核心素养目标】3-1   温度   教案

第三章物态变化3.1 温度教学目标:1.物理观念:(1)了解温度。

(2)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3)会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

2.科学思维:通过自制温度计,了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3.科学探究:通过实验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学会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

4.科学态度与责任:(1)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2)通过亲身感受,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重点:温度和温度计的使用。

教学难点:正确使用温度计。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用具:多媒体、温度计、水、烧杯、暖水瓶、体温计、电子温度计、红外线测温仪、寒暑表、自制温度计(玻璃瓶、开孔橡皮塞、玻璃管)。

教学互动设计: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炎热的夏天人们在水中享受清凉;寒冷的冬天人们在雪地滑冰锻炼热身。

温度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物理学中通常用温度(temperature)来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热的温度高,冷的温度低。

人们凭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这种感觉可靠吗?如图所示,把两只手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

过一会,再把双手同时放入温水中。

两只手对“温水”的感觉相同吗?二、新课讲授,师生互动(一)温度计要准确地判断温度的高低,就要用测量温度的工具——温度计进行测量。

想想做做自制温度计在小瓶里装满带颜色的水。

给小瓶配一个橡皮塞,橡皮塞上插进一根细玻璃管,使橡皮塞塞住瓶口,如图。

将小瓶放入热水中,观察细管水柱的位置,然后把放入冷水中,观察水柱的位置。

想想看,自制的温度计是根据什么道理来测量温度的?怎样用自制温度计测量温度?自制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来测量温度的。

方法。

家里和实验室里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里面的液体有的用酒精,有的用水银,有的用煤油。

(二)、摄氏温度温度计上的符号℃表示摄氏温度。

摄氏温度是这样规定的:把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摄氏度,沸水的温度定为100摄氏度,分别用0℃和100℃表示; 0℃和100℃之间分成100个等份,每个等份代表1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3-1温度(解析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3-1温度(解析版)

3.1 温度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在防范新冠肺炎的疫情中,体温计发挥了重要作用。

如图所示的是一支常用体温计,下列关于该体温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它的示数是38C︒B.它的分度值是1C︒C.它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D.它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规律制成的2.0℃的冰与0℃的水比较A.冰冷B.水冷C.水与冰冷热程度一样D.以上判断都不对3.一个标准大气压下,一刻度均匀的温度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时,示数为10℃℃用它测沸水的温度时℃读数是90℃℃若用它测得某容器中的温水为70℃℃则温水的实际温度应为A.50℃B.55℃C.75℃D.80℃4.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A.65℃B.74℃C.66℃D.78℃5.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的温度时,如图所示的方法中正确的是()A.B.C.D.6.下列关于实验仪器使用方法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但温度计不可以离开被测液体读数B.待测液体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C.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面写上单位D.使用刻度尺测长度时,没有零刻度线是无法使用的7.我国在高温超导研究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早已获得热力学温度为100K的高温超导材料.热力学温度(T)与摄氏温度(t)的换算关系是T=t+273.15,热力学温度100K相当于()A.273.15℃B.100℃C.-173.15℃D.-100℃8.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体温计,下列关于体温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的分度值是1℃B.它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C.它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D.它可以放置在沸腾的水中高温消毒9.两支内径粗细不同的温度计,下端玻璃泡中水银量相等,将它们同时插入同一杯热水中,则水银柱上升的高度和温度计示数分别是()A.上升高度一样,示数相等B.内径细的升得高,示数也大C.内径粗的升得低,但两支温度计的示数相同D.内径细的升得低,示数也小10.一支原来示数为38℃的体温计,未经下甩,便用来测量一个正常人的体温,如果当天气温为35℃,那么体温计的示数为A.37℃B.38℃C.36.5℃D.35℃11.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在标准大气压下,将它放入沸水中,示数为85℃,放在冰水混合物种,示数为5℃.现把它挂在教室墙上,其示数为25℃,教室内的实际气温为A.28℃B.25℃C.30℃D.32℃12.严冬,湖面上结了厚厚的冰,但冰下而鱼儿仍在游动,为了测出冰下水的温度,徐强同学在冰上打了9m个洞,拿米一支实验室用的温度计,用下列四种方法测水温,最准确的是A.用线将温度计拴牢从洞中放入水中,待较长时间后估计温度计示数已经与外周水温一致后,再从水中提出,读出示数B.取一塑料饮水瓶,将瓶拴住从洞中放入水里,水灌满瓶后取出,再用温度计测瓶中水温C.取一塑料饮水瓶灌满水,将温度计悬吊在瓶中,再将瓶拴住从洞中放入水里一段时间后将瓶取出,立即从瓶外观察温度计示数D.手拿温度计,从洞中将温度计插入水中,待较长时间后取出立即读出示数13.小婷测体温前,忘了甩体温计也没看体温计的示数,她用这个体温计测量病人的体温结果是38℃。

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可打印在一张纸)

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可打印在一张纸)

三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操作内容、材料及现象1-2、种植我们的植物实验内容:观察播下去的种子在土壤中会发生的变化实验材料:透明玻璃杯、卫生纸、凤仙花种子、土壤、水实验步骤:1、在透明玻璃杯的内壁垫几层纸,装进一些土壤,使纸巾贴住杯壁。

2、把凤仙花种子放在杯壁和纸的中间(不同的方向都放置种子)。

3、往土壤中浇适量的水,不要让种子浸在水里。

4、观察种子的变化。

实验现象及结论: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芽和叶;植物的根向下生长,根的生长速度快。

1-3、我们先看到了根实验内容:研究植物根的作用实验材料:1支试管、带根的新鲜植物1棵、植物油、水、记号笔实验步骤:1、选择一棵带根的植物装入有水的试管中,使根完全浸泡在水中。

2、在水面上滴些植物油,使试管中的水不会被蒸发到空气中,并在水面处做好标记。

3、观察试管中的水量有什么变化。

实验现象:经过一段时间后,试管中的水量减少了。

实验结论:植物的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1-5、茎越长越高实验内容:研究茎的作用实验材料:1段新鲜的芹菜、装有红色水的烧杯、小刀实验步骤:1、取一段新鲜的芹菜和装有红色水的烧杯。

2、将芹菜放入烧杯中。

3、观察芹菜的变化。

4、将芹菜横切开,观察它的横切面。

实验现象:过一段时间,芹菜变红了,将芹菜横切开,发现它的横切面也是红的。

实验结论: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植物的茎能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从上向下将绿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3-1、温度和温度计实验内容:比较水的冷热实验材料:1杯热水、1杯冷水、2杯温水实验步骤:1、桌上放4只杯子,1号杯内装凉水,2号、3号杯内装温水,4号杯内装热水。

2、把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1号杯和4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然后马上将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2号和3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

3、把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2号杯和3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然后马上将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1号和4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

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3.1温度与温度计练习题解析

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3.1温度与温度计练习题解析

3.1温度与温度计练习题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0小题)1.(2012•莆田)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如图所示的四种方法中正确的是()A.B.C.D.考点: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

专题:应用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

分析: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要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液体充分接触,不要接触容器底或容器壁.解答:解:A、玻璃泡与液体充分接触,没有接触容器底或容器壁.此选项正确;B、玻璃泡与容器壁接触了.此选项错误;C、玻璃泡与液体接触的太少.此选项错误;D、玻璃泡与容器底接触了.此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在物理实验和现实生活中经常使用温度计,应该掌握其使用和读数方法.2.(2012•大连)下列温度中,约在36~37℃之间的是()A.人的正常体温B.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C.冰箱冷藏室的温度D.人感觉舒适的环境的温度考点:温度。

专题:应用题。

分析:估测法是通过自己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了解,结合物理概念、规律、物理常数和常识对物理量的数值、数量级进行快速做出合理估测的方法.解答:解:A、人的正常体温为37℃,正确,符合题意.B、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错误,不合题意.C、冰箱冷藏室的温度为10℃以下,错误,不合题意.D、人感觉舒适的环境的温度为25℃,错误,不合题意.故选A.点评:考查估测能力,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与生活中多积累,将物理知识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3.(2011•南宁)如图所示,读取温度计示数的方法中,正确的是()A.甲B.乙C.丙D.丁考点: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

专题:图析法。

分析:该题目是一道基础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学生对温度计的读数方法.在读数的时候,视线应该和温度计内的液柱上表面相平.解答:解:温度计的正确读数方法是视线应该和温度计内液柱上表面相平.即上述四种情况中,甲乙两情况属于俯视,即读出的数据会偏大,丁是仰视,即读数会偏小.即只有丙是正确的.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温度计的读数方法,题目较易,注重基础.4.(2009•仙桃)如图所示的是一支常用体温计.下列关于该体温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的示数是8℃B.它的分度值是1℃C.它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D.它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考点:体温计的使用及其读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零上温度从0℃往上 读,数字越大,表示
温度越高。
0 0
零下温度从0℃往
下读,数字越大,表
示温度越低。
读温度计的正确方法
A俯视 B平视 C仰视
观察温度计上的温度时要平视。
观察温度计上的温度时要平视 平视
各种各样的温度计
思考:
• 数字温度计是怎样测定温度的? • 体温计在使用前为什么必须用力甩几 下? • 为什么有的温度计的玻璃管做成棱柱 形状的? • ……
每一小格 代表1℃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写作:-1 ℃
等分100份 1份为1摄 氏度
写作:90 ℃
三、摄氏温度的读和写
读一读,摄氏温度表上的温度
读作:20摄氏度
写一写,摄氏温度表上的温度
写作:20℃
20
10
读作:12摄氏度 写作:12℃
0
0
读作:零下4摄氏度 写作:-4 ℃
只凭感觉判断温度是不可靠的
人们可以通过温度计来准确测 量出物体的具体温度。
一、什么是温度?
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温度的单位是什么?
温度的常用单位是摄氏度, 用℃来表示。
二、观察温度计
刻度 液柱
玻璃管
玻璃泡
使用温度计前需要弄清楚的物问题:
1.这支温度计的单位是摄氏度吗?
2.温度计上的每一格刻度表示多少摄氏度?
3.它能测量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 分别是多少?
用手捂住温度计的玻璃 泡,观察温度计液柱产生的变 化。
放开手,等一会又有什 么现象呢?
常用液体温度计 是利用玻璃管内 的液柱随温度变 化而上升和下降 来测量温度的。
100℃ b.水沸腾时的温度规定 为100℃ 0℃ a.把冰水8.2摄氏度 写作:38.2℃
37
读出温度:
0℃ (人体正常温度) 37℃ (水沸腾的温度) 100℃ 43.1℃ —10℃ —34.5℃
(水结冰的温度)
把下列温度由高到低排列
0℃ 37℃ —43.1℃ —10℃
37℃ > 0℃> —10℃> —43.1℃
怎 样 认 数 字 温 度 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