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物理 第七章 分子动理论 课时3 分子间的作用力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3
高中物理 第七章 分子理论 第3节 分子间的作用力课件3高二选修33物理课件

到对方的内部,说明固体分子间也存在着空隙。
12/9/2021
第四页,共四十五页。
二、分子间的作用力
□ 1. 分 子 间 同 时 存 在 着 相 互 作 用 的 ___0_1_引__力____ 和 □ __0_2__斥__力____。分子间实际表现出的作用力是引力和斥力的 __□0_3__合__力____。
第九页,共四十五页。
02 课堂合作(hézuò)探究
12/9/2021
第十页,共四十五页。
考点 分子间的作用力
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的宏观证据 1.引力 (1)当外力欲使物体拉伸时,组成物体的大量分子间将 表现出引力以抗拒外界对它的拉伸。 (2)分子间虽然有空隙,大量分子却能聚在一起形成固 体和液体,说明分子间存在着引力。 (3)固体保持一定的形状,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12/9/2021
第二十三页,共四十五页。
3.分子力与物体三态不同的宏观特征 分子间的距离不同,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也就不一样。 固体分子间的距离小,分子之间的作用力表现明显,其 分子只能在平衡位置附近做范围很小的无规则振动。因此, 固体不但具有一定的体积,还具有一定的形状。 液体分子间的距离也很小,液体分子可以在平衡位置附 近做范围较大的无规则振动,而且液体分子的平衡位置不是 固定的,因而液体虽然具有一定的体积,却没有固定的形状。
12/9/2021
第二十八页,共四十五页。
何空间,所以总是充满容器,由于气体分子间距离远大于 r0,分子间几乎无作用力,就是有,也表现为引力,所以 B 错误。抽成真空的马德堡半球,之所以很难拉开,是由于 球外大气压力对球的作用,所以 C 错误。
12/9/2021
山东省专用2018_2019学年高中物理第七章分子动理论第3节分子间的作用力讲义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

第3节分子间的作用力1.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其合力表现为分子力。
2.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少,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但斥力比引力变化的更快。
3.分子动理论的内容: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一、分子间的作用力1.分子间有空隙(1)气体很容易被压缩,说明气体分子间有很大的空隙。
(2)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减小,说明液体分子之间存在着空隙。
(3)压在一起的金片和铅片,各自的分子能扩散到对方的内部,说明固体分子之间有空隙。
2.分子间的作用力(1)分子间同时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当两个分子的距离为r0时,分子所受的引力与斥力大小相等,此时分子所受的合力为零;当分子间的距离小于r0时,作用力的合力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的距离大于r0时,作用力的合力表现为引力。
二、分子动理论1.内容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2.统计规律(1)微观方面:各个分子的运动都是不规则的,带有偶然性。
(2)宏观方面:大量分子的运动有一定的规律,叫做统计规律。
大量分子的集体行为受统计规律的支配。
1.自主思考——判一判(1)水很难被压缩,这是分子间存在斥力的宏观表现。
(√)(2)气体总是很容易充满容器,这是分子间存在斥力的宏观表现。
(×)(3)用力拉铁棒的两端,铁棒没有断,这是分子间存在引力的宏观表现。
(√)(4)气体容易被压缩,说明气体分子之间有空隙。
(√)(5)分子间的引力随距离的增大而增大,斥力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2.合作探究——议一议(1)当压缩物体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物体“反抗”被压缩,这时分子间还有引力吗?提示:分子间同时存在分子引力和斥力,当物体被压缩时,分子斥力大于分子引力,分子间表现为斥力,此时分子间仍存在引力。
(2)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又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那么为什么大量分子能聚在一起形成液体或固体而不散开?提示:由于分子间存在引力,引力使分子聚集在一起而不分开。
2018_2019学年高中物理第七章分子动理论3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层训练新人教版选修3_3

A级抓基础1.酒精和水混合后体积减小表明( )A.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B.分子间有间隙C.分子永不停息地运动D.分子是微小的解析:酒精与水混合后,由于酒精分子进入了水分子间的空隙内,故总体积在减小;故本现象说明分子间是有空隙的.答案:B2.(多选)下列事例能说明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的是( )A.金属块经过锻打能改变它原来的形状而不断裂B.拉断一根钢绳需要用一定的外力C.食盐能溶于水而石蜡却不溶于水D.液体一般很难压缩解析:金属块锻打后能改变形状而不断裂,说明分子间有引力;拉断钢绳需要一定外力,也说明分子间有引力;而液体难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液体分子间距较小,压缩时分子斥力很大,一般很难压缩;食盐能溶于水而石蜡不溶于水是由物质的溶解特性决定的,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无关.答案:ABD3.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由引力F引和斥力F斥两部分组成,则( )A.F引和F斥是同时存在的B.F引总是大于F斥,其合力总表现为引力C.分子间的距离越小,F引越小,F斥越大D.分子间的距离越小,F引越大,F斥越小解析: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它们的大小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但斥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变化而变化得更快一些.当r<r0时,合力表现为斥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当r>r0时,合力表现为引力,合力的大小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正确选项是A.答案:A4.“破镜难圆”的原因是( )A.玻璃分子间的斥力比引力大B.玻璃分子间不存在分子力的作用C.一块玻璃内部分子间的引力大于斥力;而两块碎玻璃片之间,分子引力和斥力大小相等,合力为零D.两片碎玻璃之间,绝大多数玻璃分子间距离太大,分子引力和斥力都可忽略,总的分子引力为零解析:破碎的玻璃放在一起,由于接触面的错落起伏,只有极少数分子能接近到分子间有作用力的程度,因此,总的分子引力非常小,不足以使它们连在一起.答案:D5.(多选)如图所示是描述分子引力与斥力随分子间距离r变化的关系曲线,根据曲线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F引随r增大而增大B.F斥随r增大而减小C.r=r0时,F斥与F引大小相等D.F引与F斥都随r减小而增大答案:BCDB级提能力6.下列现象可以说明分子间有引力的是( )A.用粉笔写字在黑板上留下字迹B.两个带异种电荷的小球相互吸引C.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能吸引轻小的纸屑D.磁体吸引附近的小铁钉解析:毛皮摩擦的橡胶棒能吸引轻小的纸屑及两带电小球相吸是静电力的作用,磁铁吸引小铁钉的力是磁场力,二者跟分子力是不同性质的力,故B、C、D错,粉笔字留在黑板上是由于粉笔的分子与黑板的分子存在引力的结果,故A正确.答案:A7.两个分子从远处(r>10-9 m)以相等的初速度v相向运动,在靠近到距离最小的过程中,其动能的变化情况为( )A.一直增加B.一直减小C.先减小后增加D.先增加后减小解析:从r>10-9m到r0时,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随距离的减小,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动能增加;当分子间距离由r 0减小时,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随距离减小,分子间作用力做负功,分子动能减小,D 正确,A 、B 、C 错误.答案:D8.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间存在分子力的是()A .两铅块能被压合在一起B .钢绳不易被拉断C .水不容易被压缩D .空气容易被压缩解析:两铅块能被压合在一起、钢绳不易被拉断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而水不容易被压缩是因为水分子间距小,轻微压缩都会使分子力表现为斥力,因此选项A 、B 、C 都能说明分子间存在分子力.空气容易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距大,不能说明分子间存在分子力,因此选D.答案:D9.甲分子固定于坐标原点O ,乙分子从远处静止释放,在分子力作用下靠近甲.图中b 点是引力最大处,d 点是分子靠得最近处,则乙分子加速度最大处可能是( )A .a 点B .b 点C .c 点D .d 点解析:a 点分子力微弱,c 点处分子间的作用力为零,乙分子的加速度为零.从a 点到c 点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分子间的作用力做正功,速度增加,从c 点到d 点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分子间的作用力做负功.由于到d 点分子的速度为零,因分子引力做的功与分子斥力做的功相等,即F -cd ·L cd =F -ac ·L ac ,所以F d >F b ,故乙分子在d 点加速度最大,正确选项为D.答案:D。
高中物理7.3 分子间的作用力

积盾市安家阳光实验学校高中物理第七章分子动理论3-37.3 分子间的作用力★课标要求(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实际表现出来的分子力是引力和斥力的合力。
2.知道分子力为零时,分子间距离r0的数量级。
3.知道分子间距离r<r0时,实际表现的分子力为斥力,这个斥力随r 的减小而迅速增大。
4.知道分子间的距离r>r0时,实际表现的分子力为引力,这个引力随r 的增大而减小。
5.知道r增大到什么数量级时,分子引力已很微弱,可忽略不计。
6.能用分子力解释简单的物理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用宏观物体来模拟和理解微观规律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子间作用力随分子间距的变化规律,理解量变和质变的变化关系。
★教学1.分子间的分子力随分子间距离变化的规律。
2.能用分子力解释简单的现。
★教学难点分子力随分子间距离变化的规律。
★教学方法讲练法、电教法、举例法★教学用具:玻璃管、酒精、水、录像带、投影仪、投影片★教学过程(-)引入课教师:(提问)(1)什么叫扩散现象?什么叫布朗运动?(2)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思考并回答)(1)不同的物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扩散现象证明了气体、液体和固体的分子都是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2)布朗运动是指悬浮在液体中的颗粒的无规则运动,布朗运动是液体或气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
教师:(总结)布朗运动和扩散现象都说明分子间存在空隙,如果固体和液体的分子是一个挨着一个地紧靠在一起的,颗粒或分子就不会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因此就不可能有布朗运动,也不可能产生扩散现象。
物体都是由一个个分子组成的,而且分子之间还有空隙,可是要把固体的一跟另一分开却是很困难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本节课我们来学习这个问题。
(二)进行课1.分子间有空隙[演示]在长约1m一端开口的玻璃管里装上一半水,再沿管壁慢慢地把染色的酒精注满,这时可清楚地看到水和酒精的面,把管口封闭,上下颠倒几次,使水和酒精混合在一起,观察总体积的变化。
人教版高中物理课件第七章分子动理论7.3分子间的作用力

材料科学
材料科学中涉及到分子间作用力的研究,如高分子材料的性能、材料的界面行为等。
CHAPTER
实验与观察
05
探究分子间的作用力随距离的变化关系,理解分子力的特点。
实验目标
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分子间的引力与斥力,通过改变两分子间的距离,观察弹簧测力计读数的变化。
实验原理
弹簧测力计、两个小球、细线、支架、尺子等。
CHAPTER
分子间的作用力概念
02
分子间的引力使得物体可以被拉向一起,就像绳子上的两个小球一样。
引力
分子间的斥力使得分子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就像桌球一样,彼此之间存在一定的排斥力。
斥力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决定了物质的三态,即固态、液态和气态。在固态时,分子间的引力较强,物质形状固定;在液态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处于平衡状态,物质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在气态时,分子间的斥力大于引力,物质形状变得非常稀薄。
人教版高中物理课件第七章分子动理论7.3分子间的作用力
contents
目录
引言分子间的作用力概念分子间作用力的类型分子间作用力的应用实验与观察习题与解答
CHAPTER
引言
01
掌握分子间作用力的基本概念和种类。
理解分子间作用力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能够运用分子间作用力的知识解释一些常见的物理现象。
THANKS
感谢观看
库仑力范德华力来自 CHAPTER分子间作用力的类型
03
范德华力是分子间普遍存在的一种相互作用力,它主要是由于分子间的相互接近和排斥引起的。
范德华力的大小与分子间的距离有关,距离越近,范德华力越大。
范德华力包括取向力、诱导力和色散力,其中取向力与分子的极性有关,诱导力与分子间的电场强度有关,色散力与分子的变形程度有关。
2018_2019学年高中物理第七章分子动理论第3节分子间的作用力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_3

r=r0,F=0
r<r0,F表 现为斥力
r>r0,F表 现为引力
①当弹簧处于原长时 (r = r0) ,象征着分子力的合力 为零。 ②当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时 (r < r0) ,象征着分子力的 合力为斥力。 ③当弹簧处于拉伸状态时 (r > r0) ,象征着分子力的 合力为引力。
4.分子力的宏观表现
逐渐向甲移动,直到不能再靠近为止。在这一过程
中,下列有关分子力对乙做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子力对乙总是做正功
B.分子力对乙总是做负功
C.先是乙克服分子力做功,然后分子力对乙做正 功
D.先是分子力对乙做正功,然后乙克服分子力做
功
解析
分子间的距离大于 r0 时,分子力表现为引
力,分子乙在靠近平衡位置的过程中,分子力对乙做
10 - 9 m ,分子力已近似为零了,总的分子引力非常 小,所以碎玻璃不能接合 ,若把玻璃加热 ,玻璃变
软,亦可重新接合。
课堂互动·突破考点
考点一 分子间的结构理论,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又
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绕核运动的带负电的电子形成的 电子云组成的。可见,分子是一个复杂的带电系统,毫 无疑问,分子间的作用力应属于电磁力。 2.分子力的特点 (1)分子间总是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实际表现出来 就是它们的合力。
正功,当分子间距离小于r0时,分子力表现为斥力,当 分子乙继续向分子甲靠近的过程中,分子力做负功, 选项D正确。 答案 D
考点二
分子动理论
1.热学的两个分支
(1) 热力学:关于热现象的宏观理论,它研究热现象 的一般规律,不涉及热现象的微观解释。
(2) 统计物理学:关于热现象的微观理论,从分子运
动的角度来研究宏观热现象的规律,用统计的观点处理 大量分子的热运动。
20182019学年高中物理第7章分子动理论第3节分子间的作用力课堂达标新人教版选修33

第七章第三节分子间的作用力1.(多选)(山东省荷泽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CD ) A.在研究布朗运动实验中,显微镜下观察到墨水中小炭粒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反映了液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B.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一定先减小后增大C.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分子引力和分子斥力都减小但是分子斥力减小的更快些D.在真空、高温条件下,可以利用分子扩散向半导体材料掺入其他元素解析:墨水中的碳粒的运动是因为大量水分子对它的撞击作用力不平衡导致向各方向运动,这反映了液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故A正确;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分子引力和分子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的增大而减小,故C正确,B错误;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越大,因此在真空、高温条件下,可以利用分子扩散向半导体材料掺入其它元素,故D正确。
2.(河北省冀州中学2017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如图所示,用细线将一块玻璃板水平地悬挂在弹簧秤下端,并使玻璃板贴在水面上,然后缓慢提起弹簧秤,在玻璃板脱离水面的一瞬间,弹簧秤读数会突然增大,主要原因是( D )A.水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B.玻璃板受到大气压力作用C.水与玻璃间存在万有引力作用D.水与玻璃间存在分子引力作用解析:弹簧秤读数增大的原因是水与玻璃板间存在分子引力作用,故选D。
3.(江苏省徐州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如图所示,纵坐标表示两个分子间力的大小,横坐标表示两个分子间的距离,图中两条曲线分别是两分子间引力、斥力的大小随分子间距离的变化关系,e为两曲线的交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ab为斥力曲线,cd为引力曲线,e点横坐标的数量级为10-10mB.ab为引力曲线,cd为斥力曲线,e点横坐标的数量级为10-10mC.若两个分子间距离大于e点的横坐标,则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D.若两个分子间距离越来越大,则分子力一直做正功解析:在F-r图象中,随着距离的增大斥力比引力变化的快,所以ab为引力曲线,cd为斥力曲线,当分子间的距离等于分子直径数量级时,引力等于斥力。
高中物理 第七章 分子理论 第3节 分子间的作用力习题课件3高二选修33物理课件

第十九页,共二十四页。
A.乙分子由 a 到 b 做加速运动,由 b 到 c 做减速运动 B.乙分子由 a 到 c 做加速运动,到达 c 时速度最大 C.乙分子由 a 到 b 的过程中,两分子间的分子力一直 做正功 D.乙分子由 b 到 c 的过程中,两分子间的分子力一直 做负功
12/9/2021
第二十页,共二十四页。
12/9/2021
第十八页,共二十四页。
10.(多选)如图所示,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 O,乙分 子位于 x 轴上,甲分子对乙分子的作用力与两分子间距离的 关系如图中曲线所示,F>0 为斥力,F<0 为引力。a、b、c、 d 为 x 轴上四个特定的位置,现把乙分子从 a 处由静止释放, 则( )
12/9/2021
12/9/2021
第九页,共二十四页。
解析 固体难于拉伸,是分子间引力的表现,故 A 正 确;B 中液体的流动性不能用引力、斥力来说明,原因是 分子的振动与无规则运动,B 错误;打气筒给自行车轮胎 打气,越打越费力,是因为气体的压强增大,C 错误;D 中说明钢分子间有空隙,油从筒壁中渗出,是外力作用的 结果,而不是钢分子对油分子有斥力,D 错误。
12/9/2021
第十三页,共二十四页。
解析 锯条弯到一定程度就会断裂是因为断裂处分子 之间的距离大到一定程度时,分子力不能发挥作用而断裂; 给自行车打气时越打越费力,是因为胎内气体分子多了以 后气体的压强增大,而不是分子之间斥力起作用。选项 A 和选项 B 的解释是错误的,选项 C 和选项 D 的解释是正确 的。
第七章 分子(fēnzǐ)动理论
第3节 分子(fēnzǐ)间的作用力
12/9/2021
第一页,共二十四页。
03课后课时(kèshí)精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案3 分子间的作用力[目标定位] 1.通过实验知道分子间存在着空隙和相互作用力.2.通过图象分析知道分子力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3.明确分子动理论的内容.一、分子间的作用力[问题设计]图1如图1所示,把一块洗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下面,使玻璃板水平地接触水面,若想使玻璃板离开水面,在拉出玻璃板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与玻璃板的重力相等吗?为什么?答案不相等;因为玻璃板和液面之间有分子引力,所以在使玻璃板拉出水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要大于玻璃板的重力.[要点提炼]1.在任何情况下,分子间总是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而实际表现出来的分子力是分子引力和斥力的合力.2.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r的增大而减小,随分子间距离r的减小而增大,但斥力变化得快.3.分子力与分子间距离变化的关系(1)分子间距离r=r0(平衡距离)时,F引=F斥,分子力为零,所以分子间距离等于r0的位置叫平衡位置.(2)当r<r0时,F斥>F引,分子力F表现为斥力.(3)当r>r0时,F斥<F引,分子力F表现为引力.当r≥10r0时,F引和F斥都十分微弱,可认为分子力F=0.(4)分子力随分子间距离变化的图象如图2所示,当r<r0时,合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当r>r0时,合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图2二、分子动理论[问题设计]参与热运动的某一个分子的运动有规律可循吗?大量分子的运动呢?答案以气体为例,气体分子在无序运动中不断发生碰撞,每个分子的运动速率不断地发生变化.在某一特定时刻,某个特定分子究竟做怎样的运动完全是偶然的,不能预知.但对大量分子的整体,在一定条件下,实验和理论都证明,它们遵从一定的统计规律.[要点提炼]1.分子动理论的内容(1)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2)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3)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2.分子动理论是热现象微观理论的基础,大量分子的集体行为受到统计规律的支配.3.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宏观表现(1)当外力欲使物体拉伸时,组成物体的大量分子间将表现为引力,以抗拒外界对它的拉伸.(2)当外力欲使物体压缩时,组成物体的大量分子间将表现为斥力,以抗拒外界对它的压缩.一、分子力的宏观表现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的体积很难被压缩,这是分子间存在斥力的宏观表现B.气体总是很容易充满容器,这是分子间存在斥力的宏观表现C.两个相同的半球壳吻合接触,中间抽成真空(马德堡半球),用力很难拉开,这是分子间存在吸引力的宏观表现D.用力拉铁棒的两端,铁棒没有断,这是分子间存在吸引力的宏观表现解析水是液体、铁是固体,正常情况下它们分子之间的距离都为r0,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恰好平衡.当水被压缩时,分子间距离由r0略微减小,分子间斥力大于引力,分子力的宏观表现为斥力,其效果是水的体积很难被压缩;当用力拉铁棒两端时,铁棒发生很小的形变,分子间距离由r0略微增大,分子间引力大于斥力,分子力的宏观表现为引力,其效果为铁棒没有断,所以选项A、D正确.气体分子由于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能够到达容器内的任何空间,所以很容易就充满容器,由于气体分子间距离远大于r0,分子间几乎无作用力,就是有作用力,也表现为引力,所以B错.抽成真空的马德堡半球,之所以很难拉开,是由于球外大气压力对球的作用,所以C错.故正确答案为A、D.答案AD二、分子力的特点例2关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子力随分子间距的增大而减小B.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的增大而减小C.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D.当分子间距r>r0时,分子间只有引力解析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这两个力都随分子间距的变化而变化,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引力、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的增大而减小,但分子力(引力与斥力的合力)却不是这样.当分子间距r<r0时,斥力比引力大,分子力表现为斥力,并随r的增大而减小;当r>r0时,引力比斥力大,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在某阶段逐渐增大,然后又逐渐减小.通过上面的分析可知,B、C项是正确的,A、D项是不正确的.故正确答案为B、C.答案BC针对训练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O,乙分子位于r轴上,甲、乙两分子间作用力与分子间距离关系图象如图3所示.现把乙分子从r3处由静止释放,则( )图3A.乙分子从r3到r1一直加速B.乙分子从r3到r2过程中呈现引力,从r2到r1过程中呈现斥力C.乙分子从r3到r1过程中,两分子间的分子力先增大后减小D.乙分子从r3到距离甲最近的位置过程中,两分子间的分子力先减小后增大答案AC解析乙分子从r3到r1一直受甲分子的引力作用,且分子间作用力先增大后减小,故乙分子做加速运动,A、C正确;乙分子从r3到r1过程中一直呈现引力,B错误;乙分子从r3到距离甲最近的位置过程中,两分子间的分子力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D错误.三、分子力的功例3分子甲和乙距离较远,设甲固定不动,乙分子逐渐向甲分子靠近,直到不能再近的这一过程中( )A.分子力总是对乙做功B.乙分子总是克服分子力做功C.先是乙分子克服分子力做功,然后分子力对乙分子做正功D.先是分子力对乙分子做正功,然后乙分子克服分子力做功解析如图所示,由于开始时分子间距大于r0时,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因此分子乙从远处移到距分子甲r0处的过程中,分子力做正功;由于分子间距离小于r0时,分子力表现为斥力,因此分子乙从距分子甲r0处继续向甲移近时要克服分子力做功.故正确答案为D.答案 D1.(分子力的宏观表现)如图4所示,两个接触面平滑的铅柱压紧后悬挂起来,下面的铅柱不脱落,主要原因是( )图4A.铅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B.铅柱受到大气压力作用C.铅柱间存在万有引力作用D.铅柱间存在分子引力作用答案 D解析挤压后的铅分子之间的距离可以达到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的距离范围,故不脱落的主要原因是分子之间存在引力,故D正确,A、B、C错误.2.(分子力的特点)两个分子之间的距离为r,当r增大时,这两个分子之间的分子力( )A.一定增大B.一定减小C.可能增大D.可能减小答案CD解析分子间同时存在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题设的r是大于r0(平衡距离)还是小于r0未知,增大多少也未知.由图可知,分子间距离r在从无限小到无限大的区间内,分子力随r的增大是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3.(分子力的特点)如图5所示,设有一分子位于图中的坐标系原点O处不动,另一分子可位于x轴正半轴上不同位置处,图中纵坐标表示这两个分子间分子力的大小,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斥力或引力的大小随两分子间距离变化的关系,e为两曲线的交点,则( )图5A.ab线表示引力,cd线表示斥力,e点的横坐标约为10-15 mB.ab线表示斥力,cd线表示引力,e点的横坐标约为10-10 mC.ab线表示引力,cd线表示斥力,e点的横坐标约为10-10 mD.ab线表示斥力,cd线表示引力,e点的横坐标约为10-15 m答案 B解析由于分子间斥力的大小随两分子间距离的变化比引力快,所以题图中曲线ab表示斥力,cd表示引力,e点引力和斥力平衡,分子间距离的数量级为10-10 m,所以B选项正确.4.(分子力的功)如图6所示,甲分子固定于坐标原点O,乙分子从无穷远处静止释放,在分子力的作用下靠近甲.图中d点是分子靠得最近的位置,则乙分子速度最大处可能是( )图6A.a点B.b点C.c点D.d点答案 C解析从a点到c点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分子间的作用力做正功,速度增加;从c点到d点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分子间的作用力做负功,速度减小,所以在c点速度最大.题组一分子力的宏观表现1.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其原因是( )A.分子已占据了整个空间,分子间没有空隙B.分子间的空隙太小,分子间只有斥力C.压缩时,分子斥力大于分子引力D.分子都被固定在平衡位置不动答案 C解析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在做无规则的热运动,且分子间存在着空隙,故A、D选项错误.压缩固体和液体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只不过是斥力大于引力,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故选项B错误,选项C正确.2.对下列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两块铁经过高温加压将连成一整块,这说明铁分子间有吸引力B.一定质量的气体能充满整个容器,这说明在一般情况下,气体分子间的作用力很微弱C.电焊能把两块金属连接成一整块是分子间的引力起作用D.破碎的玻璃不能把它们拼接在一起是因为其分子间斥力作用的结果答案ABC解析高温下铁分子运动非常激烈,两铁块上的铁分子间距很容易接近到分子力起作用的距离内,所以两块铁经过高温加压将很容易连成一整块,电焊也是相同的原理,所以A、C项正确;通常情况下,气体分子间的距离大约为分子直径的10多倍,此种情况下分子力非常微弱,气体分子可以无拘无束地运动,从而充满整个容器,所以B项正确;玻璃断面凹凸不平,即使用很大的力也不能使两断面间距接近到分子引力作用的距离,所以碎玻璃不能接合,若把玻璃加热,玻璃变软,则可重新接合,所以D项错误.3.表面平滑的太空飞行器在太空中飞行与灰尘相互摩擦时,很容易发生“黏合”现象,这是由于( )A.摩擦生热的作用B.化学反应的作用C.分子力的作用D.万有引力的作用答案 C解析当表面平滑的飞行器在太空中与灰尘相互摩擦时,可以使飞行器表面与灰尘的距离达到分子力作用的范围内,而发生“黏合”,因此是分子力的作用,C项正确.题组二分子力的特点4.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当分子间距增加时,分子间的( )A.引力增加,斥力减小B.引力增加,斥力增加C.引力减小,斥力减小D.引力减小,斥力增加答案 C解析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当分子间距增加时,分子间的作用力都减小,即引力和斥力都减小,但斥力变化的快,故C正确.5.清晨,草叶上的露珠是由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的水珠,这一物理过程中,水分子间的( )A.引力消失,斥力增大B.斥力消失,引力增大C.引力、斥力都减小D.引力、斥力都增大答案 D解析因为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水珠时,分子间的距离变小,而分子引力和分子斥力均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故D选项正确.6.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由引力F引和斥力F斥两部分组成,则( )A.F斥和F引是同时存在的B.F引总是大于F斥,其合力总是表现为引力C.分子之间的距离越小,F引越小,F斥越大D.分子之间的距离越小,F引越大,F斥越小答案 A解析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它们的大小都是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但斥力变化得更快一些.当r<r0时,合力表现为斥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当r>r0时,合力表现为引力,引力的大小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正确选项是A.题组三分子力的功7.两个分子从远处(r>10-9 m)以相等的初速度v相向运动,在靠近到不能再靠近的过程中,其动能的变化情况为( )A.一直增加B.一直减小C.先减小后增加D.先增加后减小答案 D解析从r>10-9m到r0时,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随距离的减小,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动能增加;当分子间距离由r0减小时,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随距离减小,分子间作用力做负功,分子动能减小,D正确,A、B、C错误.8.有甲、乙两个分子,甲分子固定不动,乙分子由无穷远处向甲靠近,直到不能再靠近为止,此过程中:(1)若不考虑其他作用力,则整个过程中乙分子的加速度怎么变化?(2)不考虑其他作用力,乙分子的动能怎么变化?答案(1)由于乙分子只受分子力作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乙分子的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分子力成正比,也就是乙的加速度的变化与分子力的变化一致,即在整个过程中,乙分子的加速度大小是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加速度的方向先是指向甲,后是沿甲、乙连线指向乙.(2)根据动能定理,乙分子的动能变化量等于合力即分子力对乙分子所做的功,由于分子力对乙分子先做正功后做负功,所以乙分子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