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三生物竞赛试题: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文档资料

合集下载

高考生物三年真题专项汇编卷(2018-2020)考点十八:体液调节及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高考生物三年真题专项汇编卷(2018-2020)考点十八:体液调节及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高考生物三年真题专项汇编卷(2018-2020)考点十八:体液调节及与神经调节的关系(2020全国Ⅰ卷,3)1.某研究人员以小鼠为材料进行了与甲状腺相关的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切除小鼠垂体,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机体产热减少B.给切除垂体的幼年小鼠注射垂体提取液后,其耗氧量会增加C.给成年小鼠注射甲状腺激素后,其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会增强D.给切除垂体的小鼠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其代谢可恢复正常(2019全国Ⅲ卷,3)2.下列不利于人体散热的是( )A.骨骼肌不自主战栗B.皮肤血管舒张C.汗腺分泌汗液增加D.用酒精擦拭皮肤(2019全国Ⅰ卷,4)3.动物受到惊吓刺激时,兴奋经过反射弧中的传出神经作用于肾上腺髓质,使其分泌肾上腺素;兴奋还通过传出神经作用于心脏。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B.惊吓刺激可以作用于视觉、听觉或触觉感受器C.神经系统可直接调节、也可通过内分泌活动间接调节心脏活动D.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会使动物警觉性提高、呼吸频率减慢、心率减慢(2020全国新高考Ⅰ卷,8)4.碘是甲状腺激素合成的重要原料。

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膜上的钠—钾泵可维持细胞内外的Na+浓度梯度,钠—碘同向转运体借助Na+的浓度梯度将碘转运进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碘被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活化后,进入滤泡腔参与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长期缺碘可导致机体的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B.用钠—钾泵抑制剂处理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会使其摄碘能力减弱C.抑制甲状腺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可使甲状腺激素合成增加D.使用促甲状腺激素受体阻断剂可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2020全国新高考Ⅰ卷,18) 5.(多选题)某人进入高原缺氧地区后呼吸困难、发热、排尿量减少,检查发现其肺部出现感染,肺组织间隙和肺泡渗出液中有蛋白质、红细胞等成分,被确诊为高原性肺水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患者呼吸困难导致其体内CO2含量偏高B.体温维持在38 ℃时,该患者的产热量大于散热量C.患者肺部组织液的渗透压升高,肺部组织液增加D.若使用药物抑制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可使患者尿量增加(2019浙江4月选考,21)6.下列关于下丘脑与垂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垂体可通过神经细胞支配其他内分泌腺B.垂体分泌的激素通过管道运输到体液中C.甲状腺激素能作用于下丘脑但不能作用于垂体D.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可通过下丘脑相联系(2019海南卷,13)7.下列有关人体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免疫系统可对癌变细胞进行监控和清除B.在神经调节中反射弧是完成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C.神经细胞、内分泌细胞和免疫细胞均可释放化学物质D.幼年时缺乏甲状腺激素不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2019海南卷,16)8.某哺乳动物属于季节性繁殖动物。

【江苏省】2018年高考生物-体液调节及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专题练习-答案

【江苏省】2018年高考生物-体液调节及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专题练习-答案

体液调节及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答案1~5.CDAAB 6~10.DDDⅠ真题演练1~5.DCDCDⅡ模拟过关1~5.ACBDB 6~10.BCCDC 11~12.AB13.(1)1;2(2)A组注射适量的人胰岛素,B组注射等量鱼的胰岛素,C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3)血糖浓度;A、C组血糖浓度正常,B组血糖浓度降低;C组血糖浓度正常,A、B组血糖浓度降低14.(1)B、C(必须答出B);增加(2)突触小泡;(特异性)受体(3)抗利尿激素;下丘脑体液调节及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解析1.解析胰岛B细胞分泌的是胰岛素,降低血糖,应抑制②③。

2.解析a和c都是升血糖,为协同作用。

3.解析长时间不饮水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

4.解析一次性过量饮水会使细胞外液的离子浓度降低,导致组织水肿,从而使细胞肿胀,功能受损。

治疗时可静脉滴注高浓度的NaCl溶液,升高细胞外液的离子浓度,使离子浓度恢复正常。

5.解析出现女性特征,说明是雌性激素起作用。

6.解析激素甲乙分别为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当甲状腺激素增加时,将会抑制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

7.解析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受神经和体液的共同调节。

8.解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由于靶器官、靶细胞上有特异性受体,所以激素能作用于特定的靶器官和靶细胞;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

Ⅰ真题演练1.解析胰岛素是唯一一种降血糖的激素。

只能注射,不能口服。

2.解析甲、乙分别为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功能分别是降低血糖和升高血糖,葡萄糖氧化分解导致血糖下降。

3.解析激素是内分泌腺分泌的,通过体液运送,具有调节作用,它的化学本质可能是蛋白质,也可能是其他物质,如固醇。

4.解析胰岛A细胞和B细胞分别产生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分别用于升高血糖和降低血糖。

5.解析机体稳态的维持离不开反馈调节。

Ⅱ模拟过关1.解析当血糖浓度降低时,激素①分泌量增加,说明激素①为胰高血糖素,由胰岛A细胞分泌。

饭后半小时,图中的激素②分泌量增加,该激素是胰岛素,是由图中的胰岛B细胞分泌的。

【江苏省】2018年高考生物-体液调节及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专题练习

【江苏省】2018年高考生物-体液调节及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专题练习

江苏省2018年高考生物专题练习体液调节及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1.如图表示正常人体血糖来源和去向,下列关于血糖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②和⑤过程的糖原不完全相同B.血糖来源增加,去路减少,则引起血糖升高C.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能促进②③过程D.胰岛素能促进④⑤⑥过程2.下图为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血糖平衡的调节过程中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B.正常人一次性吃糖过多,也可出现尿糖现象C.结构①通过传出神经释放的神经递质影响甲的分泌活动D.图中a与c表现为拮抗作用3.哺乳动物因长时间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不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A.血浆渗透压降低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C.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增强D.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新吸收作用增强4.一次性过量饮水会造成人体细胞肿胀,功能受损。

可用静脉滴注高浓度盐水(质量分数为1.8%的NaCl 溶液)对患者进行治疗。

其原理是()A.升高细胞外液的离子浓度B.促进抗利尿激素的分泌C.降低细胞内液的离子浓度D.减少细胞外液液体总量5.不能将塑化剂添加到食品中,否则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研究表明,塑化剂会使男孩出现女性化行为倾向,女孩出现性早熟等症状。

由此可推测,塑化剂对人体的上述影响与某种激素的生理作用相似,该激素是()A.雄性激素B.雌性激素C.生长激素D.甲状腺激素6.如图表示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激素甲为促甲状腺激素B.激素乙为甲状腺激素C.激素乙的分泌受激素甲的影响D.激素乙增加一定促进激素甲的分泌7.某运动员在马拉松比赛过程中,生命活动的调节方式是()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激素调节D.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8.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兴奋在反射弧上都是以电信号形式传导B.激素有选择地被血液运送到靶器官、靶细胞C.脑干内有呼吸中枢、体温调节中枢等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D.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都是通过反射弧完成的Ⅰ真题演练1.不科学的生活方式使得有“富贵病”之称的糖尿病患者日益增多。

高考生物《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生物《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生物《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真题练习含答案1.[2024·浙江1月]越野跑、马拉松等运动需要大量消耗糖、脂肪、水和无机盐等物质。

运动员到达终点时,下列各种激素水平与正常的相比,正确的是()A.抗利尿激素水平高,胰高血糖素水平低B.抗利尿激素水平低,甲状腺激素水平高C.胰岛素水平高,甲状腺激素水平低D.胰岛素水平低,胰高血糖素水平高答案:D解析:越野跑、马拉松等运动后,运动员体内血糖大量消耗,血糖含量降低,胰岛素含量降低,胰高血糖素含量上升,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糖;此时,机体代谢旺盛,甲状腺激素水平较高;同时机体大量排汗,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综上可知,A、B、C错误,D正确。

2.下列关于体温调节、水和无机盐平衡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炎热环境中皮肤是机体散热的主要器官B.体内失水过多时,仅通过抗利尿激素分泌的增多就能维持平衡C.人体体温、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都离不开下丘脑D.人体正常体温以及水和无机盐平衡的维持都离不开神经—体液调节答案:B解析:人体散热的主要器官是皮肤,此外肺通过呼气、大肠通过排便等也能散失部分热量,A正确;体内失水过多时,除了通过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以减少尿量外,还要通过饮水等方式来补充水分才能维持水分的平衡,B错误;人体正常体温的维持以及水和无机盐平衡的维持都离不开下丘脑和神经—体液调节,C、D正确。

3.下列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内环境渗透压的增高使下丘脑某部位产生渴觉②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的活动③下丘脑中分布有许多神经中枢,如体温调节中枢、呼吸中枢、血糖平衡调节中枢④下丘脑既是重要的神经调节中枢,又是重要的内分泌腺⑤下丘脑能通过神经支配人体器官的活动,如支配肾上腺的分泌活动⑥下丘脑既能接受神经信号的刺激也能接受激素信号的刺激A.①④⑤B.④⑤⑥C.②③⑤D.①③⑥答案:B解析:内环境渗透压的升高,使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神经冲动,通过有关神经传至大脑皮层产生渴觉,①错误;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通过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来促进甲状腺的活动,进而来调节体温,②错误;下丘脑中分布有许多神经中枢,如体温调节中枢、水盐平衡调节中枢、血糖平衡调节中枢,呼吸中枢在脑干,③错误;下丘脑中分布有体温调节中枢、水盐平衡调节中枢、血糖平衡调节中枢等,所以下丘脑是重要的神经调节中枢,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抗利尿激素等,所以下丘脑是重要的内分泌腺,④正确;下丘脑能通过神经支配人体器官的活动,如体温调节时支配肾上腺的分泌,⑤正确;下丘脑受大脑皮层的控制,同时还受甲状腺激素的负反馈调节,因此下丘脑既能接受神经信号也能接受激素信号的刺激,⑥正确。

高考生物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免疫调节大题习题20题Word版含答案及解析

高考生物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免疫调节大题习题20题Word版含答案及解析

高考生物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免疫调节综合大题习题20题1.“今朝春气寒,自问何所欲“。

用吃喝来御寒,这未尝不是一个好办法。

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在寒冷的环境中,人体体温能保持相对恒定是在神经和体液的共同调节下,______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低温刺激冷觉感受器并使之产生兴奋,兴奋传至下丘脑,使下丘脑分泌的______增加,该激素作用于______细胞。

(2)葡萄酒中所含的乙醇能使大脑的相关神经中枢系统兴奋。

适量地饮葡萄酒有利于缓解疲劳,松弛神经,促进血液循环和机体的新陈代谢等。

当乙醇刺激的神经元的轴突上某部位时,这个部位的细胞膜内电位发生的变化是______。

【答案】 (1). 产热量和散热量 (2).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3). 垂体(4). 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解析】体温调节是神经—体液的调节,在寒冷时,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有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的过程。

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在垂体上,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作用在甲状腺上,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

【详解】(1)在寒冷的环境中,人体体温能保持相对恒定是在神经和体液的共同调节下,产热量和散热量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低温刺激冷觉感受器并使之产生兴奋,兴奋传至下丘脑,使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加,该激素作用于垂体细胞。

(2)当乙醇刺激的神经元的轴突上某部位产生兴奋时,这个部位的细胞膜内电位发生的变化是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点睛】1.体温调节的中枢在下丘脑,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只能作用在垂体上,因为只有在垂体上有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特异性受体。

2.神经细胞未受刺激时膜电位是外正内负,受刺激兴奋时变成外负内正。

2.下丘脑是机体调节过程中联系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枢纽。

(1)研究表明,人体在摄入250毫升的某酒精饮料后会排出800毫升至100毫升的水,排出水分相当于摄入水分的4倍,导致机体脱水。

2018届高三生物必修3--神经体液调节

2018届高三生物必修3--神经体液调节

问题引领.如图表示健康人体在某种环境条 件发生改变时,内环境中某种激素的含量变 化。条件变化和激素对应正确的是( ) A.食物缺碘——生长激素 B.食物过咸——抗利尿激素 C.过度饥饿——胰岛素 D.温度过高——甲状腺激素
B
2、下图中曲线表示某健康成年人分别饮1升清水及饮1 升生理盐水后的尿生成速率。错误的叙述是 ( )
A
D.使作用范围广
二、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协调
实例一 人体的体温调节 1.体温恒定的意义
体温的相对恒定,是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保证新 陈代谢等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2.体温恒定的原理—— 产热 = 散热
细胞中有机物的氧 化分解释放能量(肝 脏、骨骼肌最多)
主要通过汗液的蒸发、 皮肤内毛细血管的散热, 其次还有呼吸、排尿和 排便等
寒冷
刺激
皮肤冷觉感受器兴奋
传入神经
下丘脑体温调节 中枢的分析综合
皮肤血管收缩→血流 量减少→散热减少
皮肤立毛肌收缩, 产生“鸡皮疙瘩”
骨骼肌不自主战栗 →产热量增加
神经—体液调节
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 素增加→代谢增强→ 产热量增加
(二)体温的调节
炎热
刺激
皮肤毛细血管舒张→血 流量增加→散热增加
皮肤温觉感受器兴奋
节,体液调节是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
2.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
统的发育和功能。
动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常常同时受神经调节和体 液的调节,正是由于这两种调节方式的协调,各器官、 系统的活动才能协调一致,内环境的稳态才能得以维 持,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才能正常进行,机体才能适应 环境的不断变化。
练中结
B
A.饮清水后约1h,尿生成速率达到峰值 B.饮清水后0.5h,血液中的抗利尿素浓度降低 C.在3h内,饮清水较饮生理盐水产生的尿量多 D.3h后两条曲线将不再交叉或重叠

高中生物一轮复习专题18 体液调节及与神经调节的关系(讲解部分)

高中生物一轮复习专题18 体液调节及与神经调节的关系(讲解部分)

栏目索引
3.实验结论:小肠黏膜在盐酸的作用下分泌的某种化学物质促进胰腺分泌 胰液,这种化学物质被命名为① 促胰液素 。 二、内分泌腺及相应激素、靶细胞总结
1.下丘脑
2.垂体 3.甲状腺:甲状腺激素 4.胰岛
几乎全身各种细胞。
栏目索引
5.性腺
促进生殖器官等发
育及生殖细胞生成 说明: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 三、激素调节的特点 1.微量和高效。 2.通过体液运输。 3.作用于② 靶器官和靶细胞 。 (1)如胰高血糖素的靶器官主要是肝脏,原因是该器官细胞上有胰高血糖素 的受体。
4.作为神经中枢:下丘脑中有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水盐调节中 枢等。 下丘脑是内分泌系统的总枢纽,同时也受大脑皮层的调控。下丘脑的部分 细胞既能传导神经冲动,又有分泌的功能。 二、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三种模型
栏目索引
栏目索引
方法二 动物激素功能的实验探究
方法技巧
一、常用的三种处理方法 1.切除法:切除相应腺体。适用于个体较大的动物。 2.饲喂法:在饲料中添加激素。只适用于甲状腺激素、性激素等小分子激 素,多肽和蛋白质类激素不能用饲喂法。 3.注射法:向动物体内注射某激素。适用于各种激素。
栏目索引
(2)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所以机体需要源源不断地
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
四、体液调节
1.概念:③ 激素 等化学物质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
2.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特点的比较
比较项目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作用途径
反射弧
体液运输
反应速度
迅速
较缓慢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江苏省】2018年高考生物-体液调节及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专题练习-答案

【江苏省】2018年高考生物-体液调节及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专题练习-答案
C.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主要受血糖浓度的调节,也受神经调节
D.饮水不足会引起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新吸收水
12.下列有关动物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外液渗透压的改变可影响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的量
B.肾小管通过主动运输吸收水的过程受抗利尿激素的调节
C.摄盐过多后饮水量的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
(2)分别对A、B、C组施以自变量处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江苏省2018年高考生物专题练习
体液调节及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
1.如图表示正常人体血糖来源和去向,下列关于血糖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②和⑤过程的糖原不完全相同
B.血糖来源增加,去路减少,则引起血糖升高
C.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能促进②③过程
D.胰岛素能促进④⑤⑥过程
2.下图为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C.激素参与的调节不属于体液调节
D.激素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产生
4.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在人体血糖调节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胰岛A细胞分泌胰岛素,使血糖水平升高
B.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使血糖水平降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生物竞赛试题: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本文导航 1、首页2、非选择题【】温故而知新,大家只要做到这点,一定可以提高学习能力。

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三生物竞赛试题,方便同学们查看复习,希望大家喜欢。

一、选择题1.(2018广东高考)短跑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声后迅速起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起跑动作的产生是非条件反射的结果B.调节起跑动作的神经中枢是听觉中枢C.该反射有多个中间神经元先后兴奋D.起跑反应的快慢取决于小脑兴奋的程度解析:起跑动作的产生是一种条件反射,A错误;调节起跑动作的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中的躯体运动中枢,B错误;起跑反应的快慢主要取决于突触的多少,D错误。

答案:C2.(2018新课标全国卷)人在恐惧、紧张时,在内脏神经的支配下,肾上腺髓质释放的肾上腺素增多,该激素可作用于心脏,使心率加快,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肾上腺素作用的靶器官包括心脏B.该实例包含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C.该肾上腺素通过神经纤维运输到心脏D.该实例中反射弧是实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解析:反射弧是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因肾上腺素可作用于心脏,所以肾上腺素作用的靶器官包括心脏;该实例包含神经调节(内脏神经支配)和体液调节(肾上腺素完成调节);肾上腺素为动物激素,是通过血液(体液)运输到心脏的。

答案:C3.下列不属于下丘脑功能的一项是()A.参与体温相对稳定的调节B.感受渗透压变化C.合成抗利尿激素D.分泌促胰岛素释放激素解析: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能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改变参与水盐平衡的调节;能合成抗利尿激素;下丘脑不能合成促胰岛素释放激素。

答案:D4.(2018江苏高考)右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a、b、c、d、e 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Ⅰ、Ⅱ 表示突触的组成部分),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正常机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B.切断 d、刺激 b,不会引起效应器收缩C.兴奋在结构 c 和结构 b 的传导速度相同D.Ⅱ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解析:反射弧中神经细胞之间突触的存在,决定了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只能是单向的;图中d为传入神经,切断d后刺激b,仍能引起效应器收缩;结构b为神经纤维、结构c为突触,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比在突触部位的要快;Ⅱ为突触后膜,其上发生的信号变化为化学信号电信号。

答案:A5.下列关于体液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体液调节比神经调节持续时间长B.体液调节比神经调节作用范围广C.参与体液调节的化学物质就是各种激素D.参与体液调节的化学物质需要体液传送解析:体液调节速度慢,需要时间长;作用范围广;参与体液调节的化学物质可以是各种激素或体液中化学成分;参与体液调节的化学物质需要通过体液传送。

答案:C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英语听力考试中涉及言语中枢的W区、H区和V区B.胰岛素一般是从新鲜的动物胰腺研磨液中获得的C.体温调节中人体散热主要通过激素调节实现D. 糖浆是糖尿病检测的最重要指标解析:听力考试时涉及的言语中枢有视觉中枢、听觉中枢和书写中枢,胰岛素是胰岛B()细胞合成的,胰腺细胞能产生胰蛋白酶,所以研磨胰腺不能获得胰岛素;体温的调节主要通过神经调节来实现;血糖含量是糖尿病检测的重要指标。

答案:A7.在下列①~④中,甲、乙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所给模型表示的是()①甲胰高血糖素,乙胰岛素②甲甲状腺激素,乙促甲状腺激素③甲细胞外液渗透压,乙抗利尿激素分泌量④甲皮肤血流量,乙体温A.只有①③B.只有②④C.只有②③④D.都可以解析:甲状腺激素对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是抑制作用,促甲状腺激素对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是促进作用;血流量增大会使体温降低,体温降低会使血流量降低。

答案:A8.(2018浙江高考)在离体实验条件下单条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示意图如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b 段的Na+内流是需要消耗能量的B.b~c 段的Na+外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C.c~d段的K+外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D.d~e段的K+内流是需要消耗能量的解析:a~b 段和 b~c 段分别表示动作电位的去极化、反极化过程,此时Na+内流,顺浓度梯度进行,该过程不消耗能量。

c~d段和 d~e段表示复极化过程,此时 K+外流,该过程也不消耗能量。

答案:C9.已知突触小体释放的某种递质与突触后膜结合,可导致突触后膜Cl-内流,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抑制。

能正确表示突触前膜释放该种递质前、突触后膜接受该种递质后的膜电位状况以及兴奋的传递方向的图示是()解析:突触前膜释放该种递质前,即当兴奋传到突触小体,刺激突触小泡释放某物递质时,此时由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膜电位状况为外负内正;突触后膜接受该种递质后,导致突触后膜Cl-内流,导致内负外正状态加强,即正反馈调节;兴奋的传递方向为电信号(外负内正)化学信号(释放递质)电信号(外正内负加强)的过程,即B图示。

答案:B10.(2018龙岩质检)给正常小狗实施垂体切除手术后,短期内小狗血液中的三种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a)、促甲状腺激素(b)、甲状腺激素(c)的含量变化见下图,其中正确的是(横轴为时间,纵轴为激素含量)()解析:小狗摘除垂体后,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故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的抑制作用减弱,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增加。

答案:B本文导航 1、首页2、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11.兴奋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传导过程中,有时存在一个突触引起的兴奋被后一个突触抑制的现象。

下图是突触2抑制突触1兴奋传导的过程示意图,请回答:(1)图中没有体现的内环境构成部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a段表示________电位,b点时膜外是________电位。

(3)甘氨酸(Gly)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可作为神经递质,它的受体是膜上某些离子的通道。

当兴奋抵达时,贮存在__________________内的Gly释放出来,并与分布在__________上的Gly受体结合。

当Gly与受体结合后,通道开启,使________(阴/阳)离子内流,导致A处的兴奋不能传至B处。

释放到突触间隙的Gly可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再被利用,图中结构①表示________________。

上述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内环境由组织液、血浆、淋巴三部分组成,突触间隙是组织液,因此图中没有体现的内环境构成部分是血浆和淋巴。

(2)坐标图中a段表示静息状态时膜内电位,b点时膜内电位逆转,此时膜受刺激后,膜电位转化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即b点时膜外是负电位。

(3)据右图可知,当兴奋抵达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Gly到突触间隙,并与突触后膜上的离子通道乙结合,使离子通道开放,离子内流。

因该图是突触2抑制突触1兴奋传导的过程即A处的兴奋不能传至B处。

也就是说该离子内流的结果是维持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应该是阴离子内流。

图中释放到突触间隙的Gly可通过结构①主动运输进入细胞再被利用,结构①表示载体蛋白,这一过程体现了细胞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和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的作用。

答案:(1)血浆和淋巴(2)静息负(3)突触小泡突触后膜阴载体蛋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和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12.某生物兴趣小组同学设计实验对过量使用生长激素可降低胰岛B()细胞的敏感度进行验证。

实验材料:健康小鼠若干只、生长激素溶液、胰岛素溶液、生理盐水、血糖含量检测仪、注射器等。

(1)分析变量: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检测指标是血糖含量。

(2)实验步骤:①将生理状况相似的健康小鼠随机均分为两组,编号为甲、乙,同时______________,检测其血糖含量并作记录,作为初次测量值。

②甲组小鼠注射过量的生长激素,乙组小鼠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③一段时间后,检测两组小鼠的血糖含量并与________进行比较。

④预期结果(请在坐标图中绘出两组可能出现的结果)。

⑤为探究生长激素的确是通过降低胰岛B()细胞的敏感度,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高血糖,请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构建实验思路进行二次实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该实验的自变量为生长激素的含量,因变量为血糖含量。

(2)实验中要选择生长发育状况相似的健康动物,平均分组后进行分组处理,一组注射过量生长激素,另一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最后观察小鼠血糖含量。

答案:(1)过量的生长激素(2)①给两组小鼠口服大量的葡萄糖溶液③初次测量值④如右图所示⑤再给甲组小鼠注射一定量的胰岛素溶液,发现小鼠的血糖含量很快会降低。

13.下丘脑在维持内稳态中起关键作用,是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

下图表示下丘脑对某些组织器官生命活动的控制,图中A~C表示三种不同的组织器官,1~8表示相关的组织或细胞,虚线箭头表示下丘脑经由延髓再进一步发出的自主神经,实线箭头表示通过相关激素建立的联系。

据图分析:(1)图中所示的神经分泌细胞具有双重功能,为神经和内分泌两大信息之间架起了联系的桥梁,其分泌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图中A表示肾脏的部分结构,已知刺激因素是机体失水,则某种激素X是________(填物质名称)。

(3)图中B表示胰腺的部分结构。

在精神紧张时,指向B的虚线箭头促进8细胞分泌相关激素,则与8相互拮抗的7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同时,由于下丘脑中的糖中枢反射性兴奋还会由虚线箭头传到________(器官),使血糖升高。

(4)如果人突然进入寒冷环境中,产生冷觉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

同时,为了促进产热,不仅增加肾上腺素的分泌,还能通过________调节的方式促进C分泌相应的激素,进而加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增大产热量。

(5)根据上述问题的角度,简要归纳下丘脑在维持个体稳态中的功能,并各举一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神经递质在神经调节中具有重要的媒介作用,促激素释放激素、促激素等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中具有调节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