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工程培训资料
工业工程WF简易法培训

工业工程WF简易法培训1. 简介工业工程(Industrial Engineering,简称IE)是一门专注于提高生产力和效益的学科,它通过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工程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原理和方法,以优化系统运行和资源利用为目标,来提高生产力和降低成本。
在工业工程中,工作方法改进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手段,其中WF简易法是常用的一种。
2. WF简易法概述WF法是工业工程中常用的一个改善工作方法的技术。
它起源于日本,全称为“Work Factor Simplified Method”,中文简称WF简易法。
WF简易法通过对工作任务进行详细的分解和测定,以确定工作任务的标准时间,从而实现工作效率的提高。
3. WF简易法的步骤WF简易法的步骤如下:3.1 实地观察实地观察是WF简易法的第一步,通过亲自观察工作环境和工作流程,了解工种的操作细节和工作难度,从而为后续的工作分解和测定提供依据。
3.2 工作分解工作分解是WF简易法的核心步骤之一。
在这一步骤中,将工作任务进行细致的分解,将复杂的工作过程分解为简单的工作元素,形成工作分解表。
3.3 工作测定工作测定是WF简易法的关键步骤之一。
在这一步骤中,根据工作分解表,针对每个工作元素进行测定。
测定的依据是工种操作所需用时和操作难度。
3.4 标准时间确定标准时间确定是WF简易法的最终步骤。
在这一步骤中,根据工作测定的结果,计算得出每个工作元素的标准时间,并得出整个工作任务的标准时间。
标准时间可作为衡量工作任务效率的指标。
4. WF简易法的应用领域WF简易法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制造业、服务业以及公共事业等。
它可以用于工作方法改进、工作任务评估和工作报酬计算等方面。
在制造业中,WF简易法可以用于对生产线进行优化,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在服务业中,WF简易法可以用于评估服务流程的效率,提供改进建议。
在公共事业中,WF简易法可以用于工作过程的分析和改进,提高事务处理效率。
5. WF简易法的优势和局限性5.1 优势•WF简易法相对简便易行,不需要过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支持。
精选IE工业工程基础知识培训教材lno

左右手自然下垂以肘为中心、小臂
为半径所能达到的空间范围
最佳的工作台布置:
位于正常视角之内,便于双手同时动作
布置均成圆弧形,以适应双手的动作范围
斜底,使材料尽可能
滑进到操作者前面的近处
A.
B.
C.
动作经济原则四:工具、物料应置于固定处所及工作者前面近处,并依最佳的工作顺序排列。
该原则的分析要点:工具和物料应有明确而又固定的存放地点,使操作者养成习惯和迅速的反应,不需用眼睛注视,手就会自动地找到正确的位置操作者可以不经考虑、思索,就能顺利地进行工作工具及物料应布置在使人能运用第3级动作的范围,最大亦只能在第四级动作的范围最佳的操作台应该按照斜底、圆弧形、角度位于正常视角之内的样式布置
圆弧型挥动时,(即后面挥上,前面打下)
因由后面挥上时所产生动能有助于自前面打下,
故肌肉不易疲劳,可以提高效率
从上图可以发现:
连续曲线运动圆滑快
速,省力而不易疲劳
动作经济原则三:尽可能利用物体的动能,曲线运动较方向突变的直线运动为佳.弹道式运动较受控制的运动轻快,动作尽可能有轻松的节奏。
该原则的分析要点:充分利用工作物运动时具有的动能来改进工作运用连续曲线运动圆滑快速的特点来改进工作,省力而不易疲劳把操作安排得流畅、轻松地从一个动作过渡到另一个动作,并按节拍进行,从而达到提高效率、减少疲劳的效果
桌面与坐椅的高度:
应与肘部相平
该原则的分析要点:适当的照明可改善精细工作的视力疲劳合适的坐椅应使坐者的重量压在臀部和骨架上,坐椅的高度应稍低于小腿高在工作时桌面的高度应使小臂处于水平位置,站立工作时,桌面也应与肘相平。
动作经济原则六:应有适当的照明设备,工作台和坐椅式样及高度应使工作者保持良好的姿势及坐立适宜。
精选基础工业工程培训资料

伸手到酒瓶处,选择啤酒
1
拿起开瓶器等待
拿起啤酒瓶
2
↓
拿起开瓶器等待
移动啤酒瓶到身前
3
移动开瓶器
拿住啤酒瓶
4
定位开瓶器
拿住啤酒瓶
↓
5
#
将开瓶器套在瓶盖上
拿住啤酒瓶
↓
6
U
用开瓶器打开瓶盖
放开啤酒瓶
7
手回归原处
手回归原处
8
↓
手回归原处
基础工业工程
基础工业工程
1 、动素分析的目的2 、动素分析的用途
ü (2)分析双手动作的平衡。
序号
要素作业
左手动作
动素记号
右手动作
改善点
左手
眼
右手
1
等待
伸手
2
等待
抓取
3
…… ..
…… . .
…… ..
…… ..
…… ..
基础工业工程
2、动素分析表
P140P142
表6-4表6-5
ü 动作改善检查表ü 动作改善要点ü 动作经济原则
基础工业工程 其他方法: ü 5W1H法
基础工业工程 二、动作分析的方法
(1)目视动作观察法(2)影像动作观察法
ü动素分析法ü高速摄影分析法ü常速摄影分析法ü慢速摄影分析法üVTR分析法
在固定的作业
现场反复实施
的连续时间较
短的作业,如:
Ø生产线
Ø装配作业
基础工业工程
优点
缺点
分析对象
目的
方法
表6-1
动作分析的种类和特征
目视动作观察法
动素分析法
二、动素分析的目的和用途
工业工程专业知识系统讲义

工业工程 - 9
高分子股份公司培训资料.
工业工程 Industrial Engineering IE
工业工程是对人员、物料、 设备、能源和信 息所组成的集成系统, 进行设计、改善和设 置的一门学科。它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学、社 会科学的专门知识、技术以及工程分析与设计 的原理、方法,对由人、物料、设备、能源、 信息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规划、设计、评价、 改进(创新)的一门学科。
Anything Other Than Necessary 任何非必需的东西!
工业工程 - 26
高分子股份公司培训资料.
Eliminate Wastes 消除七种浪费
Overproduction过量
生产
Waiting 等待
Conveyance 搬运
Processing 过程不当
Inventory 库存
无毛边化 无库存化 无失误化
无等待化
无没有标准化
无停止化
高分子股份公司培训资料.
“三无”工程
无稳工程:
无稳 即为无规律化
表现形式:
1.作业员工作的顺利性被中断了 2.零件、机器或生产流程的流畅性 被中断
对策:
1.不接受不良的物料 2.作业标准化 3.用时间分析来平衡各工序的时间 4.用辅助人员做非标准化的工作 5.设备的预防保养及备品备件 6.线外作业
生产系统
生产要素 人财物
投入
产出
转换
生产的财富 产品 服务
技术
生产率=产出/投入
管理
工业工程 - 24
高分子股份公司培训资料.
增值的概念
站在客户的立场上,有四种增值的工作 - 使物料变形 - 组装 - 改变性能 - 部分包装
工业工程技术培训

工业工程技术培训简介工业工程技术是一门涉及到生产系统和生产过程优化的学科,它通过应用科学和工程原理来设计、改进和管理生产系统,以提高效率、质量和安全性。
工业工程技术培训是培养和发展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为企业和组织提供了关键的支持和竞争优势。
培训内容1.工业工程基础知识:培训课程的基础篇主要介绍工业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包括生产系统分析、工作测量与评价、人因工程、作业设计和生产计划等方面的内容。
2.生产过程优化:优化是工业工程技术的核心目标,培训内容中的重点是如何利用数据分析和建模技术来识别和改进生产过程中的瓶颈、浪费和质量问题。
培训学员将学习如何使用工具和方法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和提高产品质量。
3.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是现代工业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训课程将涵盖供应链设计、运作和优化的内容。
培训学员将学习如何有效地协调供应商、制造商和分销商之间的关系,以保证产品的及时交付和库存的最小化。
4.运作管理:运作管理是生产过程中关键的管理领域,培训课程将涵盖生产计划与控制、物料管理、质量管理和环境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学员将了解如何设计和管理生产计划,确保物料的合理配置,控制生产过程的质量和安全性。
5.持续改进:持续改进是工业工程的核心价值之一,培训内容将介绍不断推动改善和创新的方法和工具,如精益生产、六西格玛和Kaizen等。
学员将学会如何在企业中推动和实施改进活动,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增强竞争能力。
培训方法1.理论讲授:培训课程将通过理论讲授的方式传授知识和方法,包括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和教学视频等形式,以帮助学员建立起理论框架和方法体系。
2.实践操作:培训内容将提供一定数量的实践操作机会,让学员亲自动手进行数据分析、工具应用和实际问题解决,以提升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3.小组讨论:培训中将组织小组讨论,让学员之间进行经验交流和思想碰撞,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4.实地考察:培训项目还将包括一定数量的实地考察活动,让学员亲身参观和体验先进的生产系统和管理实践,以拓宽他们的视野和思路。
工业工程培训课件

某电子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提高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该电子企业面临产品质量不稳定、客户投诉率高等问题, 通过分析质量问题原因,应用工业工程的方法和工具,建 立了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策划、质量控制和质 量改进等方面,提高了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企业信息化
工业工程在企业信息化领域的应 用包括信息系统规划、业务流程 优化、企业资源计划(ERP)实 施等,以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和
业务流程效率。
工业工程的基本原则
系统性原则
工业工程强调从整体和系统的角 度出发,对生产制造系统进行全 面分析和优化。
效率原则
工业工程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 生产成本为目标,注重对生产过 程的改进和优化。
根据企业战略和市场需求,评估和选 择合适的仓储设施位置,以满足客户 需求并降低运营成本。
运输方案优化
根据产品特性和运输需求,选择合适 的运输方式,制定合理的运输计划, 降低运输成本和提高运输效率。
库存管理策略
安全库存设定
根据历史数据和市场预测,设定合理的安全库存 水平,以应对市场需求波动和不确定性。
库存控制方法
采用先进的库存控制方法,如ABC分类法、实时 库存更新等,确保库存量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库存优化技术
运用数学模型和优化算法,对库存进行优化管理 ,降低库存成本并提高库存周转率。制定供应商选择标准和评估体系,对供应商 进行全面评估和筛选,确保供应商的质量和 可靠性。
03 质量控制与改进
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方针
制定明确的质量目标,为整个 组织提供质量管理的指导原则
和方向。
质量策划
工业工程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工业工程基础知识培训教材引言工业工程是一门综合应用学科,旨在提高工业生产和服务过程的效率和质量。
本文档是一份工业工程基础知识的培训教材,旨在帮助学习者系统地了解和学习工业工程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工具。
第一章:工业工程概述1.1 工业工程的定义和起源工业工程的定义及其起源。
介绍工业工程领域的发展历程和主要应用领域。
### 1.2 工业工程的目标和作用详细阐述工业工程的目标和作用,包括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优化资源利用等。
### 1.3 工业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介绍工业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系统思维、数据分析、优化技术等。
重点讲解系统思维在工业工程中的应用。
第二章:工业工程的核心概念2.1 产能与资源规划介绍产能与资源规划的基本概念,包括产能评估、资源需求预测、产能调整等。
重点讲解产能与资源规划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
### 2.2 工艺流程设计详细阐述工艺流程设计的相关概念和原则,包括流程分析、流程改进、流程控制等。
重点讲解如何优化工艺流程以提高生产效率。
### 2.3 设备布局与物料搬运介绍设备布局与物料搬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设备选型、设备布局优化、物料搬运路径规划等。
重点讲解如何优化设备布局和物料搬运过程。
### 2.4 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详细介绍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的概念和方法,包括质量检测、质量改进、质量控制等。
重点讲解如何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不良品率。
第三章:工业工程工具与技术3.1 工时测定和产能评估介绍工时测定和产能评估的工具与技术,包括工时测定方法、生产能力评估模型等。
重点讲解如何准确测定工时和评估产能。
### 3.2 作业分析和作业设计详细阐述作业分析和作业设计的工具与技术,包括工作方法研究、作业流程分析与设计等。
重点讲解如何优化工作方法和作业流程。
### 3.3 运筹优化和决策支持介绍运筹优化和决策支持的工具与技术,包括线性规划、网络优化、仿真模拟等。
重点讲解如何利用运筹优化和模拟技术优化决策过程。
工业工程师基础知识培训用书

工业工程师基础知识培训用书一、工业工程师的定义工业工程师是一种职业,主要负责设计、开发和优化生产流程,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他们需要具备广泛的知识和技能,包括机械、电气、计算机等方面的知识。
二、工业工程师的职责1. 设计生产流程:根据客户需求和公司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生产流程,包括原材料采购、加工制造、产品检测等环节。
2. 优化生产流程:通过分析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案,并实施优化措施,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3. 管理生产现场:负责管理生产现场的设备、人员和物资,确保生产过程顺利进行,并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
4. 提高产品质量:通过改进生产流程和加强质量控制,提高产品质量,并满足客户需求。
5. 研究新技术:了解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发展动态,并将其应用于公司实际情况中,以提高公司竞争力。
三、工业工程师需要具备的能力1. 逻辑思维能力:需要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理性思考和判断。
2. 沟通协调能力:需要与各个部门、团队进行有效沟通和协调,以确保生产流程的顺利进行。
3. 技术能力:需要具备机械、电气、计算机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以应对各种生产环节中出现的技术问题。
4. 团队合作精神:需要与团队成员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5. 创新意识:需要有开拓创新的精神,不断探索新的解决方案,并将其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四、工业工程师的培训内容1. 机械基础知识:包括机械结构、机械原理、机械加工等方面的知识。
2. 电气基础知识:包括电路原理、电子元器件、电气设备等方面的知识。
3. 计算机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数据库等方面的知识。
4. 生产流程设计与优化:包括生产流程分析、生产计划编制、生产控制等方面的知识。
5. 质量管理知识:包括质量标准、质量控制、质量检测等方面的知识。
6. 项目管理知识:包括项目计划编制、项目实施、项目监控等方面的知识。
7. 成本管理知识:包括成本分析、成本控制、成本核算等方面的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品工程分析 作業者工程分 析 复合作業分析 兩手作業分析 動作要素分析 慢速分析 VTR分析 PTS分析 要素作業分析
單位作業時間分 析
方法研究
動作分析
能 在 現 場 活 用 的 IE 手 法
動作經濟原則 時間分析
作業測定
運轉分析 PTS法 標准時間設 定 搬運分析
簡易時間分析 慢速分析 VTR分析 連續運轉分析
系統的主要特性: 總体性、關聯性、有序性、動態性
LITE ON
工業工程
工業工程涉及系統論、控制論、信息論、科
學決策、統計技朮、參与理論等﹐系統方法的重 點是過程,研究系統的主要方法有系統分析法、 成本效益法、价值工程、最优化技朮、風險分析、 計划協調技朮、權衡技朮等
LITE ON
什麼是生產率?
定義:
工作研究
它分為方 法研究與作業測 定(工作衡量) 兩大部分,用以 分析影響工作效 率的各種因素, 挖潛革新,消除 人力、物力、財 力和時間方面的
浪費。
u @ ¤ § ã s ¬ ¨
@~ ú w § · ´ ©
T wi ½ © ¶ ¦æ ¬ ¶ ¤ § Yµ u @ ÒÝÉ¡ º ø u ©» ®¶ ª ª µ
LITE ON
工作系統
投入
INPUT
Process
產出
OUTPUT
轉換机構
設備,能源 人的力量 變換方法 評价尺度 時間[T] 品質[Q] 成本[C] 檢 出 測 定
材料
反 餽 調 整
產品或服務
LITE ON
系 統
產品(Product)是過程(Process)的結果, 過程是將輸入轉化成輸出的相互關聯或相互作用 的活動。在過程中加入反饋,可偵測出所加的糾 正、預防措施是否有效,程度如何。
直接法 標准時間
人
基本動作分析 PTS分析 VTR分析
時間研究 工作抽樣
秒表
攝影机 WF
PST
MTM
間接法
標准資料 統計分析
LITE ON
方法研究和作業測定的關系
方法研究 工作過程 各個工作的 設計,改進 作業測定 除去非生產性 時間及設定 標准時間
注: 選定對象 運轉狀態的記綠分析 測定 時間研究 PTS 等手法
所謂公正,尌是指“公平”和“正議”,誠實勤奮的人不能吃虧.這体現了工作中的 動倫理.
所謂尊重人性,尌是了解人的本性, 關心別人,在發揮人的能力的時候,必頇考 虙到与個人成長相結合.
所謂奉獻,尌是指為社會為人類竭盡全力.具体地講,尌是指迅速,低廉地提供 好的產品這一行為.
LITE ON
現場IE手法体系
LITE ON
它強調的是系統的優化﹕
要求對各種生產資源和生產環節作 具體研究﹑統籌分析﹑合理的配置﹐對 各種方案定量化分析比較﹐以尋求最佳 設計與改善方案。 要求立足于經濟效益﹐經常研究系 統的優化﹐對系統進行革新﹑改造和提 高﹐使之不斷在新的條件下實現優化﹐ 永遠獲得更高的綜合效益。
LITE ON
檢查清單的活用PQCDSME 作業改善選擇表
理想方法與系統的要點
目的與手段的檢討 高等級的檢討
現狀, 事實的把握 IE手法的活用, 各种資料的活用 分析結果的檢討 5W1H的明確, 3M明確, 現場7大浪費 新的工作系統設計
理想的狀況, 現實的限制條件 改善案構思, 創意發揮
新方法的實施 改善的實施及改善效果的把握
4. 創新制程
LITE ON
規劃:
確定一個組織在未來一定時期內從事生產所應採取的特定行動 的預備活動,包括總體目標、方針政策、戰略戰術與實施計劃的 制定等。(側重於技術發展規劃)
設計:
實現某一既定目標而創建具體實施系統的前期工作,包括技 術準則、規范、標準的擬定,最優方案選擇等。(側重於工程系 統設計)
1
生產數量 使用面積 產品的机能, 品質
2
3
4
5
6
7
8
不需要更高的技能 不可把生產管理制度弄得太复雜 盡量使用現有設備 不可使用太多的人員 勞務關系的慣例
付諸實施的費用
9
10
付諸實施的日程
LITE ON 左右選擇代替方案的經濟與人的限制條件
1. 該工作的年 ( 或月 ) 的工作量有多大? 2. 該工作要持續多長時間 ( 工作的儔命 )? 3. 該工作要花的單位時間是多少? 4. 為了變更要多長時間? 5. 為了變更要投入多少資金? 6. 為了進行分析要花多少個工時?
LITE ON
工業工程目標
1. 設計一個生產系統及該系統的控 制方法﹐使它以最低成本生產出具有特 定質量水平的產品。 2. 為生產減少浪費﹐降低成本﹐解 決各環節管理問題﹐制定作業標准﹐勞 動定額﹐現場管理優化﹐部門協調和管 理改善。
LITE ON
依此目標,它要求IE進行﹕
1. 規划制程
2. 設計制程 3. 評價制程
它的理念是﹕
經濟性的追求 合理性的追求 總合最佳化的追求
LITE ON
工業工程的意識:
1. 有成本與效率的意識 2. 有問題與改革的意識 3. 有工作簡化與標準化的意識 4. 有全局與整體的意識 5. 有以人為中心的意識
LITE ON
分析手法有﹕
1. 流程分析 2. 時間研究 3. 動作研究 4. 工作抽查 5. 工作簡化 6. 人機配置 7. 動作經濟原則
評價:
對現存各種系統、規劃和計劃方案以及個人與組織的業績作 出是否符合既定目標或準則的評審與鑒定活動,包括各種評價指 標和規程的制訂及評價工作的實施。(側重於為管理者提供科學 依據,增加決策可靠性)
創新:
對現存各種系統的改進和提出嶄新的、富於創造性和建設性和建設 性見解的活動。
LITE ON
工業工程最常用的知識與技術
注: 1到8是經濟的條件, 9到13是人的條件
LITE ON
工業工程
一. 系統 二. 效率
1. 對問題的敏感 (青蛙的故事) 2. 自我超越
不斷理清并加深內心的真正愿望,并集中精力努力現
3. 系統思考 4. 團隊學習
LITE ON
工業工程
什么是系統﹖
自幼我們尌被教導把問題加以分解,把世界拆成片
B 机械設備 C 配置
1 2 1 2 3 1 2
D 產品 E 可改善處
3 4 1 2 3
常常變更設計嗎? 不能變更成容易制造的設計嗎? 需要何种程度的品質? 何時, 如何檢查呢? 減少目前的作業內容 提高机械設備的效率 合理地使用勞力
(以上數字用金額, 時間, 百分比表示)
LITE ON
檢討改善中的限制條件
LITE ON
工業工程 Industrial Engineering
李建偉 Jeven Lee 2004.1.3
LITE ON
現在來討論:
什么是工業工程﹖
工業工程是以工程技朮為基礎﹐對 人員﹑物料﹑設備和信息等系統進行設 計﹑改善與設定。
LITE ON
那麼:
什么又是設計﹑改善﹑設定﹖
設計﹕制定新的系統. 改善﹕修改原有的系統使其更完美更有效率 設定﹕將設計或改善的系統導入企業運作體 系使其穩固發揮.
消除浪費,不合理,不均衡(3M),提供舒适,快捷,良好品質 的制品及備服務. (1) 發現最佳方法; (2) 方法, 材料, 設備, 治工具的標准化; (3) 正確決定標准時間; (4) 維持穩定的新方法.
LITE ON
工廠IE活動的課題
工程標准 業務標准
工程編成標准,工程配置標准,作業標准,時間標准, 生產計划,交貨期回答,計件工資標准.…... 業務標准,業務能力評估,業務績效評估,業務量分 析,業務培訓資料...… 工程配置改善,搬動物流改善,工藝流程改善,設備 改善,作業改善,動作改善…... 業務流程分析與改善…...
在工作研究的 絕大多數場合, 都需要同時應 用方法研究和 作業測定. 一般的步驟是: 先通過方法研 究明確工作流 程, 再用時間 測定工作流程 中的時間要素. 如此方能正確 把握現狀,以便 分析,評价和改 善,設計出最佳 工作系統.
選定對象 記錄分析事實
工程過程的研究 操作過程的研究 等手法
選定對象
工程改善
業務改 善
布局與搬 運
廠房,工程,設施,布局,配置,物流與搬運…...
LITE ON
IE精神
• 尊重能率的精神. • 公平的精神. • 尊重人性的精神. • 奉獻的精神.
所謂尊重能率, 尌是要充分發揮人或物本身所具有的能力(天性),各得其所.能 率的意思是:目的=手段,目的與手段的匹配,既不浪費,也不勉強.
è k ã s ¤ ª ¬ ¨
â u @ ² ÆÃ w X § ¤ § ¤ ¨ ©¥ i ¶ ¦æ ¦¹ ¶ ¤ § ª § µ u @º ó g Ù º è k M{ Ç ¸ Àª ¤ ª ©µ §
£ ª Í ´ ° ¥ £ v ² ²
因此,工作研究的應用直接促進生產率的提高。
LITE ON
現場IE 的目的
5. 庫
6. 動
存: “大”
作: “難” “多”
一般對策:
7. 不 良 品:
1 2
遵守作業標准,此外一切禁止:
用Just time生產方式牽制生產速度;
3
輸送帶的适當范圍內,明示作業區域.
LITE ON
工作改善檢查清單
項目
1 2 3 4 5 6 7 8
檢查欄
A 工作的特點
工作的一定期(月,周)之產量有多少? 其產品占整個產量的百分比? 其工作持續到何時為止? 參與該工作的人(直接, 間接)有几名? 作業者的工資比率有多少? 每人每天的生產量(平均. 最高, 最低)有多少? 使用何時決定的作業標准? 該工作中含有不舒适的作業或危險的作業嗎? 該工作所使用之机械設備的費用(一年, 一月等)大約多少? 其机械設備的稼動率是多少? 該工作的作業場所空間足夠嗎? 沒有能利用的多余場所嗎? 沒有必要減少現在所需要的面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