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工程学习资料

合集下载

工业工程考试复习资料

工业工程考试复习资料

5.工作研究是工业工程体系中最重要的基础技术,它包括( )两大技术。

A .方法研究和作业测定 (p36)B .人因工程和动作分析C .工作分析和工作设计D .运筹学和系统工程技术6.工艺程序分析的分析改进对象包括加工和( )。

7.对产品生产过程中搬运、储存、等待等隐藏成本进行分析时,通常选用(A .布置和经路分析B .作业分析C . 流 程 程 序 分 析D .(p67)10.( )可用于分析一名操作者同时操作多台机器的情况。

A .流程程序分析B .人 - 机作业分析C .联合作业分析D .(p110)11.( )可用于发现作业现场的工具、物料、设备等的不合适的放置情况。

A .布置和经路分析B .动作分析C .双手作业分析D .1.工业工程的最终目的是( D )。

C .提高产量DA .改善工作环境B .减轻劳动强度2. 工业工程技术人员主要从事生产系统的设计和( C.)。

再设计 (p31)A .管理B .实施D3. 工业工程的功能是对生产系统进行规划、设计、评价、( )。

A . 改善B .实施C .维护 D4. 某一给定时期的产出量与投入量之比是(D )。

A .单要素生产率B . 多要素生产率C .全要素生产率D . 静态生产率提高生产率维护创新(p29) A .等待B .搬运C .检验 (p55)D . 8.作业分析研究的最小单位是( )。

C .操作 (p109)DA .程序B .工序9.程序分析的符号“D ”表示( )。

A .搬运B .检验C .等待 (p98 停滞 ) D13.动素分析中,动素符号“→”表示( )。

储存)。

工艺程序分析动作储存双手作业分析流程程序分析12.为了了解共同作业时每个作业人员的作业率,一般可采用()。

A.人-机作业分析B.联合作业分析C.闲余能力分析 D .在动素分析中,将动素分为有效动素、辅助动素和无效动素,定要设法取消。

A .检查 B .拿住 (p136) C .思考将工具放在操作者前面的固定位置处”是动作经济原则中关于(A .动作方法B . 作业现 场布置C .工夹具与机器(p155)将电烙铁固定在操作台上, 左右手分别拿着工件和焊丝进行焊接作业。

基础工业工程知识点

基础工业工程知识点

第一章工业工程学科形成和发展1.工业工程定义:工业工程(IE)是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学和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及工程分析的方法,将人力﹑物资﹑装备﹑能量和信息组成一个集成系统, 并对这样的系统进行规划﹑设计﹑评价和改进的活动。

2.工业工程历史发展1)IE的萌芽时期●以泰勒的动时研究为代表的科学管理时代2)IE形成期●以休哈特统计质量控制为代表工业工程时代,是工业工程走向科学的形成期3)运筹学发生影响的时期●以运筹学成为学科主要理论基础的优化技术时代,是工业工程方法和技术的丰富成熟期4)工业与系统工程时期●以系统科学与现代的计算机技术、IT技术和信息技术为特征的工业与系统工程时代3.工业工程的应用领域●基础工业工程形成时期的应用领域主要是制造性工业企业的生产活动。

在现阶段,随着工业工程学科的发展和社会对工业工程的需求,其应用领域已扩展到所有社会组织的运营活动,涉及工商业,行政机关、军事单位、交通运输、学校、医院、各类公私团体等组织的运营业务工作。

●工业工程的研究对象可以是任何社会组织的业务活动4.基础IE与现代IE的关联1)相同点①基础工业工程与现代工业工程所追求的本质目标相同。

通过各种优化方法或技术,改善运营系统,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

②基础工业工程与现代工业工程的意识相同。

成本和效率意识;问题和改革意识;工作简化和标准化意识;全局和整体化意识;以人为中心的意识。

③工业工程学科的性质没变:工业工程是一门工程学科,IE要学习大量的工程技术和数学方面的课程。

它是一门技术和管理有机地结合的边缘科学。

2)区别点:①基础的以经验和定性分析为主;现代的以定量分析为主。

②基础的以通过基层生产现场中作业研究来降低劳动成本为主;现代的以研究整体系统的优化、降低各种资源消耗、提高整体系统的生产率为主。

③早期的IE以提高制造现场作业效率和改进生产管理为主;现代IE则面向企业经营管理全过程。

④早期的IE单兵独进,现代IE已经成为为企业CIMS、进而为企业发展到LAF企业提供管理集成基础结构的有效工具。

精选基础工业工程培训资料

精选基础工业工程培训资料
分析要点
伸手到酒瓶处,选择啤酒
1
拿起开瓶器等待
拿起啤酒瓶
2

拿起开瓶器等待
移动啤酒瓶到身前
3
移动开瓶器
拿住啤酒瓶
4
定位开瓶器
拿住啤酒瓶

5
#
将开瓶器套在瓶盖上
拿住啤酒瓶

6
U
用开瓶器打开瓶盖
放开啤酒瓶
7
手回归原处
手回归原处
8

手回归原处
基础工业工程
基础工业工程
1 、动素分析的目的2 、动素分析的用途
ü (2)分析双手动作的平衡。
序号
要素作业
左手动作
动素记号
右手动作
改善点
左手

右手
1
等待
伸手
2
等待
抓取
3
…… ..
…… . .
…… ..
…… ..
…… ..
基础工业工程
2、动素分析表
P140P142
表6-4表6-5
ü 动作改善检查表ü 动作改善要点ü 动作经济原则
基础工业工程 其他方法: ü 5W1H法
基础工业工程 二、动作分析的方法
(1)目视动作观察法(2)影像动作观察法
ü动素分析法ü高速摄影分析法ü常速摄影分析法ü慢速摄影分析法üVTR分析法
在固定的作业
现场反复实施
的连续时间较
短的作业,如:
Ø生产线
Ø装配作业
基础工业工程
优点
缺点
分析对象
目的
方法
表6-1
动作分析的种类和特征
目视动作观察法
动素分析法
二、动素分析的目的和用途

(完整版)工业工程基本知识点汇总

(完整版)工业工程基本知识点汇总

(完整版)工业工程基本知识点汇总1, 简述什么叫生产线平衡?依照流动生产线的工程顺序,从生产目标算出作业周期时间,将作业分割或结合,使各个工位的工作负荷达到均匀,提高生产效率的技法叫生产线平衡;2, 一般在什么情况下必须进行现场改善?1), 生产系统发生变更时; 2), 因技术的进步变化时; 3), 设计变更时;4), 现状的工场布置效率低时; 5), 生产量常有增减时; 6), 现场必须移动时; 7), 新产品投入时5,请说说作为一名IE工程师应具备哪些条件?问题的创造能力,问题的解决能力,抽象化能力,综合能力,创造能力,经济性价值判断能力,理解人际关系能力,表现能力,推销自己的能力等;6.标准时间由作业时间,宽放时间组成;7.生产的四要素指的是人员,机械设备,原材料和方法8.生产效率指的是在单位时间内实际生产的合格品数量与标准产能的比值;9.作业周期指的是加工对象从投入至产出所需要的总时间10.通常作业的基本动作有:伸手,搬运\,抓取,放手,拆卸,安置,旋转,加压等11.影响生产质量的因素有: 人员,机器,设备,方法,环境及材料等12.通常产品投放流水线时主要依据工程作业流程图文件进行排拉作业;13. ‘5S’管理中,5S指的是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14, ○--- (加工) ◇---- (质量检查) □--- (数量检查) ▽----- (储存)15.质量改善循环‘PDCA’指的是计划,执行,检查,矫正16. ‘PTS’指的是预定动作时间标准法;17,ISO是(国际化标准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STANDARDIZATION) 18, ISO-2000版体系文件包括: 质量手册/QM,程序文件/QP,作业指导书/OP,窗体/WI四阶文件;19.ERP (Enterprise Resourse Planning)企业资源规划。

基础工业工程复习资料

基础工业工程复习资料

第一章一、工业革命的开始:泰勒和吉尔布雷斯的侧重点(掌握)1、日本工业工程协会(JIIE)的定义:工业工程师这样一种活动,它以科学的方法、有效地利用人、财、物、信息、时间等经营资源,优质、廉价并及时地提供市场所需的商品和服务,同时探求各种方法,给从事这些工作的人们带来满足和幸福。

(日本强调IE应该以人为驱动,通过改善达到经营目的)2、美国工业工程师协会(AIIE):是对人员、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所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设计、改善和设置的一门学科,它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术,以及工程分析和设计的原理与方法,对该系统所取得的成果进行确定、预测和评价。

(美国强调IE应该以技术为驱动,通过设计达到经营目的)三、工业工程的组成:1、基础IE;属于古典IE,是指方法研究(ME:Method Engineering)和作业测定(WM:Work Measurement);2、应用IE;以基本IE为基础,把生产活动中的所有因素作为对象的IE,包括QC、VE、OR等;四、基础IE的组成:(掌握)1、动作分析;动作分析就是对作业动作进行细致的分解研究,消除不合理现象,使动作更为简化,更为合理,从而提升生产效率的方法。

2、工程分析;对作业集合(即工程,比如完成某一产品生产的一系列作业,如生产电路板的插件、焊接、组装、检查等一系列作业)进行改善。

3、时间分析;找出时间利用不合理的方面进行改善。

4、搬运与布置;即现场管理。

第二章一、生产率的含义:(知道)生产率就是衡量企业生产要素(资源)使用效率的尺度。

(知道)二、生产率概念的发展:(知道)1、单要素生产率:只考虑一种资源投入所计算出的生产率,既产出量和资源投入量之比。

生产率=产出量总和/某要素投入量2、全要素生产率:考虑全部资源投入所计算出的生产率,既产出量与全部资源投入量之比。

全要素生产率=产出总量/全部资源投入量三、工业企业生产率的测定:(知道)1、实物指标:采用重量、容量、件等单位2、标准实物指标:将实物指标转换成一种标准指标3、价值指标:设定一个标准价值作为计量单位;4、劳动消耗量指标:常用度量劳动量的单位,常“人·日”“人·年”;四、生产率测定方法:(掌握怎么计算)1、静态生产率:静态生产率=测定时期内总产出量/测定时期内要素投入量2、动态生产率:动态生产率=测定时期内静态生产率/基准期静态生产率动态生产率反映了不同时期生产率的变化。

基础工业工程知识点

基础工业工程知识点

基础工业工程知识点1.工业设计:工业设计是将艺术与科学融合在一起,以创造适合大规模生产的产品。

它涉及产品的外观、功能和用户体验的设计。

一个好的工业设计可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价值。

2.工程经济学:工程经济学是一种决策分析工具,用于评估不同投资方案的经济性。

它考虑了项目成本、收益和风险,以确定最佳的决策方案。

工程经济学在工业工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帮助决策者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

3.生产系统设计:生产系统设计是将工业工程原理应用于生产环境的过程。

它涉及识别和理解生产流程中的问题,设计适当的工作站和布局,优化物流和材料流动,并开发出高效的生产计划和调度策略。

4.质量管理:质量管理是确保产品和服务符合标准和客户要求的过程。

它涉及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等方面。

质量管理方法包括六西格玛、质量功能部署和统计过程控制等。

5.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是协调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和零售商之间的物流和信息流的过程。

它的目标是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效率和响应能力,以满足客户的需求。

供应链管理涉及供应商选择、采购、库存管理、运输和配送等方面。

6.人因工程:人因工程研究人与机器的交互,旨在提高人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并减少人为失误。

它涉及工作站和工作环境的设计,以配合人体工程学原理;同时也关注人员培训和心理健康等方面。

7.采购管理:采购管理是组织和管理采购活动的过程。

它涉及供应商选择、合同管理、交付时间管理和采购成本控制等方面。

采购管理的目标是确保所采购的物品和服务质量满足要求,并以最优的成本获取。

8.环境管理:环境管理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管理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它涉及环境评估、污染控制、废物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环境管理的目标是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衡。

9.项目管理:项目管理是在特定时间范围内,通过规划、执行和控制来实现项目目标的过程。

它涉及项目计划、资源管理、风险管理和沟通管理等方面。

项目管理方法包括甘特图、网络图和关键路径法等。

(完整版)基础工业工程重要知识点整理

(完整版)基础工业工程重要知识点整理

基础工业工程第一章生产与生产率管理第一节.企业生产动作1.制造过程(生产过程)是将制造资源(原当否,劳动力,能源等)转变为有形财富或产品的过程.2.离散型机械制造企业:指以一个个单独的零件组成最终成品的生产方式.其生产组织类型按其规模,重复性特点又可分为车间任务型,流水线型(1)车间任务型生产:企业的生产同时在几个车间交叉进行,生产的零部件最终传送到装配车间装配,装配好的成品由质量部门检测,合格件出厂将会市场的一种生产组织方式.(适用于单件,小批量生产方式的机械制造企业).其特点:是每项生产任务仅使用整个企业的一小部分能力和资源,另一个特点是生产设备一般按机群的方式布置,将功能相同或类似的设置按空间和行政管理的隶属关系组建生产组织,形成诸如车,刨,铣,等工段或班组.(2)流水线型生产:加工对象按事先设计的工艺过程依次顺序地经过各个工位,并按统一的生产节拍完成每一道工序的加工内容的一种生产组织方式这是一种连续的,不断重复的生产过程.其流水线生产的基本特点是:工作地专业化程度高,按产品或加工对象组织生产;生产按节拍进行,各工序同期进行作业,重复相同的作业内容;单件作业时间与相应工序的工作地数比值相等;工艺过程是封闭的.3.流程型钢铁制造企业:包括重复生产(大批量生产),连续生产.其中连续生产与重复生产有很多相同之处,区别仅在于生产的产品是否可分离流程型制造是指通过对于一些原材料的加工,使其开头或化学属性发生变化,最终形成新开头的新材料的生产方式,它们的产品常常不是以新取胜,而是以质优价廉取胜.4.重入离散型电子制造企业:产品或零件在制造过程中被藉此机器重复架式次以上的制造过程.其多用于制造现代微电子产品.5服务型企业:不管是从事制造业还是从事服务娄,都必须为人人们提供服务,以社会服务为中心来组织生产,生产的产品只有让顾客满意,只有得到顾客的承认,才能实现产品的价值,企业才能生存.服务型企业动作类型的划分一般有以下两种方式:按顾客的需求特性分(能用型服务,专用型服务),按系统的运用特点分(技术密集型服务,人员密集型服务)第二节生产率与生产率管理衡量生产率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通过使用较少的投入生产相同的产出或者通过使用相同的投入生产较多的产出来改善经营.工业工程的功能就是规划,设计,管理和不断改善生产系统,使之更有效地运行,取得更好的效果生产率管理就是对一个生产系统的生产率进行规划,测定,评价,控制和提高的系统管理过程,其实质是以不断提高生产率为目标和动力,对生产系统进行积极地维护和改善.生产率测定与评价的概念:是对某一生产,服务系统或社会经济系统的生产率进行测定,评价及分析的活动和过程.其包括(生产率测定,生产率评价)其意义在于:在整个生产率工程及管理工作过程中,生产率测评的地位与作用十分重要,它回答在哪里寻找机会来提高生产率,并指明改善与提高的工作量大小,因此,生产率测评是生产率提高的前提,是生产率管理系统过程的中心环节和实质内容之一.生产率测定的基本方法:静态生产率=测定期内产出量/测定期内要素投入量影响生产率及因素的提高途径:一是增加资源的投入,如增加投资,更新设备,吸收外资引进技术,提高劳动强度等,二是从改进方法入手,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技术水平和操作熟练程度,充分挖掘企业的内部潜力,努力降低成本,促使企业走内涵发展的路子第二章工业工程概述第一节工业工程1. 19世纪80年代一般认为泰勒和吉尔布雷斯是IE的开山鼻祖.2.最具权威和今天仍被广泛采用的是美国工业工程师协会于1955年正式提出,后经修订的定义:工业工程是对人员,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设计,改善和实施的工程技术,它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学和社会科学的专门知识和技术,结合工程分析和设计和原理与方式法,对该系统所取得的成果进行确定,预测和评价.(日本工业工程师协会深感过去的定义已经不适于现代生产的要求,故对IE重新定义如下:IE是这样的活动,它以科学的方法,有效地利用,人,财,物,信息,时间等经营资源,优质,廉价并及时提供市场所需要的商品和服务,同时探求各种方法给从事这些工作的价位带来满足和幸福.该定义特别把对人的关怀写入定义中,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这也是IE与其他工程学科的不同之处.)对于IE的定义,有人甚至简化成一句话,IE是质量和生产率的技术和人文状态,或者可以这样说IE是用软科学的方法获得最高的效率和效益.3.对于IE定义都旨在说明(1)IE的学科性质, IE是一门技术与管理相结合的交叉学科(2) IE的研究对象. IE是由人员,物料,设备,能源,信息组成的各种生产及经营管理系统以及服务系统.(3)IE的研究方法: IE是教学,物理学以及社会科学中的专门知识和工程学中的分析,规划,设计等理论,特别与系统工程的理论,方法和计算机系统技术关系密切.(4) IE的任务, IE是如何将人员,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等要素设计和建立成一个集成系统.并不断改善,从而实现更有效的运行.(5) IE的目标.是提高生产率和效率,降低成本,保证质量和安全,获取多方面的综合效益.(6) IE的功能.是对生产系统进行规划,设计,评价和创新.4工业工程的内涵:(1)IE的核心是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生产率(如果用一句主来表明工业工程师的抱负,那就是提高生产率)(2)IE是综合性的应用知识体系(3)IE应用注重人的因素(4)IE是系统优化技术5.工业工程与生产率工程的关系工业工程就是在人们致力于改善生产系统,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率,降低成本的初中中产生的一门学问,它把技术和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研究如何把生产要素组成生产力水平更高和运行更有效的系统,去实现提高生产率目标的工程技术所谓生产率工程就是创新生产率改善的方法,手段和过程,以及创造性解决生产率管理问题的模式研究,,开发和实施.由此可以看出工业工程与生产率工程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它们的关系体现为:(1)工业工程与生产率工程是有着共同的目标(提高企业的生产率)(2)工业工程技术和方法是企业提高生产率的直接途径,即工业工程是生产率工程的基础(3)工业工程技术的发展将推动生产率管理和控制访求的改善,而生产率改善方法的创新,发展将促进生产率工程的发展(4)生产率工程的发展将丰富工业工程技术,方法,推动工业工程的发展.第二节工业工程的产生与发展过程1.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工业调整发展而后出现了:泰勒,吉尔雷斯(动作研究),甘特(甘特图)2.工业工程的发展历程工业工程形成和发展的演变过程,实际上就是各种用于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知识,原理和方法产生与应用的历史.从科学管理开始,到现在,可以总结IE的重大发展及特点(1)科学管理时期(20世纪初~20世纪30年代中期)(2)工业工程时期(20世纪20年代后期~现在)(传统工业工程或经典工业工程(20世纪20年代后期~现在); 工业工程与运筹学结合(40年代中期~70年代中期); 工业工程与系统工程结合并共同发展(70年代中后期~现在))第三节工业工程的内容系统和人才素质1. 工业工程学科的性质:从工业工程的含义和内容可以看出,它完全符合工程的定义,具备工程学所应用的我自,和所有其他工程学科一样, 工业工程具有利用自然科学知识和其他技术方法进行观察,实验,研究,设计等功能和属性.工业工程的首要任务是生产系统的设计,即把人员,物料,设备,能源,信息等要素组成一个综合的有效运行的系统.工业工程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工业工程与管理(其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把人力,特效,能源,设备,信息和生产技术组成一个更有效,更加富于生产力的综合系统)2.工业工程的内容系统工业工业的范畴:有17个分支:生物力学,成本管理,数据处理与系统设计,销售与市场,工程经济,设计规划(含工厂设计,维修保养,物料搬运等),材料加工(工具设计,工艺研究,自动化等)应用数学(运筹学,管理科学,统计质量控制,统计和数学应用等),组织规划与理论,生产计划与控制(库存管理,运输路线,高度,发货等),实用心理学(心理学,社会学,工作评价,人事实务等),人的因素,工资管理,人体测量,安全,职业卫生与医学.3.工业工程的应用重点:目前我车常用的工业工程知识和技术如下:工作研究,设施规划与设计,生产计划与控制,工程经济,价值工程,质量管理与可靠性,人因工程,组织行为学,管理信息系统,现代制造系统.4.工业工程人才的素质结构工业工程是一种技术职业,从事这种专门职业的人员自然也相应地称为工业技术人员,他们的职责主要就是把人员,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等联系在一直,以求得有效的运行美国工业工程师学会给工业工程技术人员下的定义是:工业工程技术人员是为达到经营者的目标(目标的根本含义是要使企业取得最佳利润,且冒最小风险)显然,IE技术人员需要懂得广泛的技术和管理知识,才能应付宽广复杂的IE的业务,增强其综合分析事物的能力。

《工业工程导论》课件

《工业工程导论》课件
设备维护与管理
制定设备维护计划,定期检查、保养和维修 设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质量控制
运用统计过程控制、质量检测等方法,确保 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工厂布局与物流规划
合理规划工厂布局,优化物料流动路径,降 低运输成本。
工业工程在物流业中的应用
配送路线优化
通过分析配送需求和交通状况 ,制定最优配送路线,降低运
03
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质量管理对于企业的成功至关重要,它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客户
满意度、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体系的定义
质量管理体系是指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的组织的管理体系。它是一套完整的、相互关联 的要素,这些要素构成了组织的质量管理活动。
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
详细描述
人机协同强调人与机器的协作,通过人机交互、智能控制等技术,提高生产过程 中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人工智能则利用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技术,模拟人 类的智能行为,实现自主决策和优化控制。
THANKS
感谢观看
工业工程的学科体系
基础理论
包括运筹学、管理科学、系统工程等基础理论。
方法与工具
包括工作研究、生产计划与控制、质量控制与可 靠性等。
应用领域
涉及制造业、物流业、服务业等多个领域,如生 产流程优化、物流配送规划、服务效率提升等。
02
生产系统设计与优化
生产系统概述
1 2 3
生产系统定义
生产系统是指将输入的原材料、零部件等经过一 系列的加工、组装等过程,转换为输出的产品或 服务的整体系统。
详细描述
工业4.0是德国政府提出的概念,旨在通过互联网、物联网和 大数据等技术,实现制造业的智能化转型。智能制造则强调 制造过程中的智能化和自主化,通过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 技术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作延误A:工作延误是指不可测量的、混杂的工作或中断,不直接与生产的单件或部件数量相关。

每一个等于或多余6分钟(0.1小时)的这种延误在完成工作的职业评比中支付,延误记录在每日工作记录中或其它以被认可的表格中,或由领班承认。

少于6分钟的工作延误在整个一天的工作中是不可积累的。

(忽略不记)B:工作延误因素用在由一道工序的全部标准分钟决定100个单件或部件的工时定额中。

这些因素用于补偿少于6分钟的工作延误。

(1)下列清单说明工作延误因素百分比包含的各种延误,这个必要的清单没有包含所有的延误,但它解释了工作延误因素所包含的延误类型。

a)工序间的改变——用于工作与班长、职员、质检员等等联系;查看定货单并定货(储备物);准备和安排工作场地和材料;搬走或更换设备的保护物;带上或脱下下列物品:围裙、手套、眼镜、绑腿、油漆保护物(防护油)等;查看工作和设备;分类、点查和记录零件;punch jop clock(打卡机)或记录时间,领取工具,要求工作,要求卡车、拖拉机,存货,油罐、供应物资等;搬运物料箱装货。

b)设备和加工中注意的问题——对工具和设备进行调整和较小的维修;取油润滑设备;机械或电的故障;加入冷却液、稀释剂和加工材料;检查和维护工装、夹具、检具、rettingstops(终止润滑);运走(刨削下的)薄片(切屑)。

c)班次的开始或/和结束——开始或关闭设备;开、关窗户;开、关灯;清理过道;取和放置设备;清理设备和工作场地。

(2)这些工作延误的百分比因素是通过对工厂工序的延误进行大量的详细的研究和多年获得的经验决定的。

一个操作者操作一台机床时,在大多数情况下,工作延误因素是4%,当一个操作者看管联合机床或操作两台机床时如一个加热炉,一台压力机时,工作延误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6%。

C:以一定机率出现的工作要素或/中断,直接影响到生产的单件或部件得数量,但不是在每一个周期中都出现,没有包含在工作延误因素中,应作如下处理:(1)将要素按时间比例分配到工序的激励定额中,如果:a.要素包含的机率要求的完成时间少于6分钟(7.8标准分钟)b.机率在每班次至少出现一次。

(2)如果机率要求的定额少于6分钟(7.8标准分钟),一个班次出现的次数少于一次,对机率建立单独的激励定额。

(3)生产的单件或部件是指在激励定额包含的单元如生产的单件,部装件,工装安装,工作改变等等。

(4)在C段中指的机率的组成是由上面提到的工作要素或中断,或这样的一个要素和中断,如果他们是按顺序出现的。

注:使用机率的频率应该是要素出现的平均频率。

在决定所有联合机床的平均频率中,联合工序机率的频率是相同或相近工序中要素的合计,并且,在决定怎样对一个要素支付工资时,所有相同或相近的要素应以相同的方法对待。

例如,在工序中换钻头要素的情况下,使用更换钻头的时间应该以相同的方法支付。

工作延误百分比因素工序名称百分比因素单芯轴钻103钻——联合105钻——多头钻104车床104拉刀104攻丝机104镗铣104径向钻104铣床104锯104定中心机床104无中心机床104磨外圆104磨内孔104平面磨104钻孔攻丝复合刀具104车丝机床104手工铣103滚齿机104平衡机104熔炉填料104制芯(工作台)104制芯(机器)104单元成型(机械化振压)104振压场面成型(包括浇铸)104场面或工作台成型(包括浇铸)104浇铸106卸106搬运重物和外壳(扒箱)106磨104刨104锉103混沙(面和芯)104滚磨机——联合104喷沙或喷丸104粗磨104产品锻工106锻床106手工校直-冷103液压校直103铸造搬运104热压106电力制动106冲压-冷106冲压-热106剪棒料106剪板料106回转剪料(落料)104折弯机104弯套管机-冷104弯套管机-热106矫正压力机-冷104矫正压力机-热106落锻-冷104落锻-热106接料104板料滚圆104板料工作台工作104手动折弯-热106液压或空气压力-下料、冲压、成型-冷106液压冲压-热106矫正机104冷锻机104铆104热滚圆106冷滚圆104火焰切割机104多头火焰切割机106弧焊104乙炔焊104点焊或多点凸(堆)焊104自动弧焊机105钎焊机104清理焊渣103电阻对焊或火焰焊104手动浸105气动浸104手刷104喷漆105金属清理——漆前准备104防护层——手工104防护层——喷射105木工车间锯104切断锯104粘胶105通用锯104造型105刨工104细木工104Gainer104制榫机104磨砂机104凿榫机104多头扩孔105木工车床104带式锯104热处理传送带式炉104批量类型炉104罐状炉104感应淬火104装配装配线106其它装配104三人以上的小组或更多人的小组106贮入仓库和存件搬运输出板条104停车104制作板条箱或箱子104手工装车104材料搬运104发运检查104贮入仓库和/或停车三人或多人一起协调工作106混杂的热缠绕机106冷缠绕机104火焰切边104浇铸巴式合金104手工去刺103清洗机(线)103混杂件清洗机106联合加工设备104冲压成形机104***下列情况下,对三人组或更多人一组的工作应用6%的工作延误:(1)三人或更多的成员完成相同的工作(一个件,部装,或整机装配)。

(2)没有工作成层或者说工作单元不多于一层的工作,由一组成员中的任何两个成员完成工作要素。

生理及疲劳宽限Ⅰ.生理及疲劳宽限的需要众所周知,正常的工人不能一整天都工作没有生理需要,如喝水、去卫生间、或吸烟等。

我们也知道由于工作的疲劳,工人可能会减慢工作速度。

在重体力劳动中,如搬运20——50磅重的零件,操作者在班次结束时,速度减慢的趋势要比轻体力劳动者,如搬运2——3磅重的零件时大得多。

换言之,他一整天的平均速度都会变小。

在迪尔公司工时定额方案下,生理疲劳因素用来增加时间宽限,以此提供生理需要及疲劳的恢复。

当工作疲劳增大时,时间宽限也增加了,同样地,在使用这个系统时工业工程师在评定操作者的完成率时不需要由于疲劳量大而给定高的完成率。

Ⅱ.生理及疲劳因素A.目的:生理宽限因素的目的是为工人提供生理需要时间,增加完成任务的常规时间。

疲劳宽限因素的目的是为工人提供休息和恢复时间,增加完成任务的常规时间。

在工作中发生生理需要时间,个人也有从疲劳中恢复的趋势,所以,不可能在两者都存在时,将疲劳宽限分离出来。

因此,将两者联合起来变成一个百分比因素如10%,18%,42%等等。

应用在工作要素中最小的生理及疲劳宽限百分比因素为10%,这就接近8小时工作日中的44分钟,包括这些项目的休息和恢复、15分钟短暂午餐和休息、填写每日工作报告、去卫生间等等。

B.因素的使用:应用这些因素之前,有必要决定每一个工作要素的常规时间。

通过适当的生理及疲劳宽限因素,可以增加这个要素的常规时间,增加的时间叫标准时间或标准分钟。

*8%的生理及疲劳宽限应用在机床或加工完成周期中的等待时间。

热宽限5%额外的疲劳宽限应用在一定要素由于过热的恢复中,有许多因素影响热疲劳量,除了正常的生理疲劳宽限,都给予了5% 平均数。

热宽限的应用条件:要将5%额外的热宽限应用在一个要素中,下列两种情况必须同时存在:1,考虑的要素必须是工序中的一部分,在该工序中材料被加热到350°F或以上。

1,操作者完成要素的区域必须特别热,这些热是由加热设备或(和)材料产生的。

注:加热设备必须是在加热材料过程中,使温度达到350°F或以上,材料被定义为“热”,它的温度在工序中必须超过350°F。

特别热工作区域的定义条件::a),在装卸过程中,距开放式设备3英尺内,并使操作者直接暴露在热源中或者在热材料3英尺内。

下列设备没有热宽限:1,感应淬火设备(HT30,HT31)2,火焰淬火设备(HT35)3,小型加热设备,如装配中使用的热铆4,焊接热宽限是怎样应用于工作要素中的:额外5%在做时间研究时,只能加在上面定义的完成工作要素特别热的情况下,对每个要素增加5%的常规生理及疲劳宽限时间。

热宽限是怎样应用于机床或加工时间中的:当工作区域特别热的情况下,对所有的机床或加工时间加入5%,通过对常规内在延误公式中1.08加入5%,内在延误公式变为:I.D.A.=[M.T.*1.13-R/1.30]*1.10注:1,当两个人搬运一个物体时,使用物体的二分之一来决定应用的生理及疲劳因素。

2,当物体滑动、转动、或提升没有提升物体的全部重量,决定使用力的磅数,用这个值来决定应用的生理及疲劳百分比。

2,腰部区域:从肩膀下部到膝盖上部,但不能超出。

3,考虑用“扔”的方法,手工存储零件为腰部区域。

*100%的时间搬运重量时,应用全部腰部区域来手工存储搬运要素。

如果搬运的重量不同,一个要素的生理及疲劳宽限将不同于另一个要素。

例如:生理及疲劳百分比因素搬运5#零件从工作台到工装 11%搬运25#零件从工作台到工装 16%搬运40#零件从工作台到工装 22%实际中用大于1的数来表示百分比因素例如:16%表示成1.16等等,然后,代替将常规时间加入16%,而将常规时间乘以1.16,以提供相同的结果。

Ⅲ.生理及疲劳因素的应用在下表中,列出了典型钻孔工序的生理及疲劳宽限。

生理及疲劳因素到和从桌上到和从箱中要素 5#铸件 40 #铸件 5#铸件 40 #铸件1.搬铸件到工装上 1.11 1.22 1.16 1.292.钻孔(手动进给) 1.13 1.13 1.13 1.133.从工装上搬铸件 1.11 1.22 1.16 1.29这些因素用来增加从下列时间研究或标准数据中得到的常规时间:例1:铸件重量为5#,搬运铸件从和到工作台上。

常规时间生理及疲劳因素标准分钟1.从工作台搬铸件到工装上 0.070 1.11 0.0782.铸件钻孔(手动进给) 0.050 1.13 0.0573.从工装上搬铸件到工作台 0.040 1.11 0.044合计: 0.160 0.179焊接腰部区域非腰部区域换焊条 1.12工装准备 1.10 1.12焊接中移动 1.10 1.12取或放线 1.10提升或降低除尘罩 1.10旋转枢轴式夹具(平衡式) 1.13 1.17翻转夹具指示 1.10+#1 1.10+#1应用防飞溅工具 1.10 1.12喷射焊 1.15电阻对焊或电栓焊 1.15气体保护金属丝焊 1.15弧焊-焊丝直径为3/16″或更小垂直向上头顶或不方便的位置 1.17所有其它部位的焊接 1.15弧焊-焊丝直径为7/32″或1/4″垂直向上头顶或不方便的位置 1.19所有其它部位的焊接 1.17弧焊-焊丝直径大于1/4″垂直向上头顶或不方便的位置 1.21所有其它部位的焊接 1.19使用乙炔焊具切割、焊接或钎焊 1.17乙炔切割机导向 1.13焊接清理用手锤清理弧焊焊渣 1.15 1.18用5磅重的气凿清理飞溅 1.18 1.22磨飞溅(便携式手动砂轮) 1.18+#1刷飞溅(手动金属丝刷) 1.13 1.16用便携式磨具刷飞溅 1.13+#1用脚踏开关操作点焊 1.10用焊把补焊 1.15用便携式手锤除飞溅 1.15装配使用手锤(2磅或更轻) 1.15 1.18使用4磅手锤 1.18使用6磅大手锤 1.21使用8磅大手锤 1.25使用10磅大手锤 1.29使用12磅大手锤 1.34使用14磅大手锤 1.39使用16磅大手锤 1.45用扳手拧紧或松开螺母或螺栓螺纹直径为1/2 ″ 1.15 1.20用扳手拧紧或松开螺母或螺栓螺纹直径为9/16 ″到1″ 1.17 1.23用扳手拧紧或松开螺母或螺栓螺纹直径为1-1/8″或更大 1.19 1.25用手装配螺母或螺栓 1.10 1.12开始用手带上螺母或螺栓 1.10 1.12用速度扳手或动力螺丝刀拧紧或松开螺母或螺栓 1.12 1.15用速度扳手或counter balanced拧紧或松开螺母或螺栓 1.12 1.17便携式 1.10+#1 1.14+#1装配(连续的)用扭矩扳手拧紧螺母 1.16 1.23张开开口销 1.12 1.15用手折、缠绕、拧捆金属丝 1.12 1.15用钳子拧紧包上金属丝 1.14 1.19操作润滑油枪(手工) 1.13 1.17操作润滑油枪(空气) 1.10 1.12使用手工螺丝刀要求低压力 1.11 1.14要求高压力 1.15 1.20使用开口环钳子 1.12常规用链轮升降机升或降材料 1.11+#1(用#1表示强加外力)用滑轮升降机升或降材料 1.11+#1(用#1表示强加外力)=零件重量/(股数-1)使用手工锉要求低压力 1.12 1.15 要求高压力 1.15 1.20使用手工锯(金属或木料) 1.14 1.19往零件或包上用金属绑标签 1.10 1.12使用便携式钻(钻孔直径1/4″) 1.15 1.20 drift hold w/punch by hand 1.11 1.14 cradle(轻柔的)磨或抛光 1.12带式砂轮机 1.14清扫 1.12use pencil grinder(研磨) 1.12用速度扳手式工具去刺 1.12应用传动夹头(drive dog) 1.11便携式手动砂轮机去刺 1.13+#1用气动缠绕机拧金属丝 1.20用气动锤钉钉 1.15 1.20 油漆喷漆 1.15 1.18用模板字镂 1.10 1.12 贴不粘胶 1.10 1.12用手工刷漆 1.10 1.12 用防护条 1.10 1.12 振压造型由头上漏斗填料 1.18拍打成型 1.11挤压 1.12手动筛子 1.18装填 1.13喷丸处理 1.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