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媒体作业-文献引用

合集下载

数字媒体专业工学一体化教学研究与实践①——以影视后期课程为例

数字媒体专业工学一体化教学研究与实践①——以影视后期课程为例

数字媒体专业工学一体化教学研究与实践①———以影视后期课程为例郝好(江苏省无锡技师学院,江苏无锡214000)一、数字媒体专业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现状推广一体化教学改革,是为了实现“入校及入企”。

通过真实的有代表性的工作任务,让校内的教学与实际工作岗位一致,通过一体化教学,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校企共育的方式锻炼学生达到市场需求水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数字媒体专业发展现状通过人社部三批一体化课程教学课改,大部分专业已经有了部颁的课程标准和配套的工作页。

但是数字媒体专业没有部颁标准,因此需要进行校本的一体化课程开发。

目前数字媒体专业已经开发了校本的图像处理、图形绘制、动态图形设计、影视后期制作工作页。

将市场需求的职业岗位任务进行迁移,转化为学习任务,学校定期召开企业座谈会、专家委员会,共同研讨,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

营造企业氛围,打造一体化工作站,模拟企业工作环境。

(二)影视后期课程改革现状通过市场调研、企业专家多次研讨,将影视后期制作课程作为工学一体化教学的第二门课程,确定了MG 动画制作、动态海报制作、企业产品宣传片制作、企业文化宣传片制作四个典型性工作任务。

二、数字媒体专业工学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思考(一)增强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细化课程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学最关键的一个环节。

教学设计能力也是一体化教师必备的能力之一。

教学设计的第一步就是选题,选取有学习价值的、有代表性的工作任务,不仅要能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同时还要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第二步,进行学情分析,确定学生的知识量储备,个性特征,优缺点,通过信息化手段、小组协作规避缺点,取长补短,展开针对性设计。

第三步,确定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分为课前—课中—课后,分三个阶段制定。

将易掌握的知识放在课前完成,课中攻克任务中最重要、最关键、最核心的知识点,课后巩固拓展并延伸。

目标的制定要明确工学一体化教学完成的内容,要量化,可用三段式或者四段式表述。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概论作业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概论作业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概论作业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概论作业一、作业要求1、作业内容:数字媒体产业的国内外发展状况;数字媒体产业的研究领域;数字媒体产业的发展趋势和发展前景;数字媒体产业的就业情况。

中心论点明确,内容充实,论证严谨,论据可靠,文字通顺,严禁抄袭,。

2、体裁:论文,把论文打印一份,同时交电子版本,周五下午四点交到本班的学委(包括电子版),然后由学委统一交到基础实验楼515B。

3、字数:来稿一般控制在5000字以内。

三、作业格式1、作业请按如下顺序撰写:标题(不超过20字),作者姓名(不超过3人),摘要(不超过200字),关键词(3—5个),正文参考文献(请见参考文献格式),作者简介(每位作者的真实姓名、出生年月、电话、E-mail)。

作业格式详见附件。

2、参考文献格式如下:期刊:[序号]作者.文章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始页-终止页.如:陈宇.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回顾与前瞻[J].教育与职业,2004,(1):46-48.专著:[序号]作者.书名[M](版别,卷别).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始页-终止页.如:腾大春.美国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216.会议论文:[序号]作者.文章名[C].会议名称,会议地点,出版年:起始页-终止页.目前,服装结构设计学科组拥有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其中闽都学者1人、教授2人、副教授1人、讲师1人、助教5人;博士占20%、硕士占70%; 2名教师有国外学习、研究经历;35岁以下年轻教师的比例达到60%。

成为学缘广泛,学历、职称、年龄结构合理,具有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和发展潜力的学科组。

服装与艺术工程系拥有较完备的专业实验室,如服装工艺实验室、服装设计实验室、服装CAD 实验室、服装打板室、服装材料学实验室等,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自主能力和动手能力提供了物质基础;另外,学校的实习基地再现了服装企业生产管理实习过程,启动与企业运作一一对应的实训系统,锻炼了学生实际制版能力及灵活运用结构原理进行样板技术开发能力。

数字媒体毕业论文

数字媒体毕业论文

数字媒体毕业论文数字媒体毕业论文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媒体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这个数字化时代,数字媒体对于传播信息、娱乐消遣、商业运作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数字媒体毕业论文成为了许多学生选择的研究方向之一。

数字媒体毕业论文的研究内容非常广泛,可以涵盖从数字媒体的技术原理到应用实践的各个方面。

其中,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是数字媒体的影响力和社会影响。

在这个领域中,研究者可以探讨数字媒体在社交媒体上的传播效果、数字媒体对于公共舆论的影响以及数字媒体对于个人心理健康的影响等等。

这些研究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数字媒体的作用和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

另外一个有趣的研究领域是数字媒体的创新应用。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数字媒体的应用也在不断扩展。

研究者可以探索数字媒体在教育、医疗、娱乐等领域的创新应用。

例如,数字媒体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为学生提供更加生动、互动的学习体验;数字媒体可以通过远程医疗技术为偏远地区的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数字媒体可以通过游戏化设计提升用户体验等等。

这些创新应用的研究可以为我们探索数字媒体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有益的参考。

此外,数字媒体毕业论文也可以关注数字媒体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方式。

随着广告市场的不断发展,数字媒体已经成为许多企业获取收入的重要渠道。

然而,数字媒体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方式也面临着许多挑战。

例如,随着广告技术的进步,用户对于广告的屏蔽意愿也在增加,这给广告商带来了困扰。

因此,研究数字媒体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方式,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方式,对于数字媒体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进行数字媒体毕业论文研究时,研究者还需要掌握一定的研究方法和技巧。

数字媒体的研究可以采用定量研究方法,如问卷调查、实验设计等;也可以采用定性研究方法,如深度访谈、案例分析等。

根据研究目的和问题的不同,研究者可以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和技巧,并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

最后,数字媒体毕业论文的撰写也需要一定的技巧。

传统手工艺中数字媒体技术论文

传统手工艺中数字媒体技术论文

传统手工艺中数字媒体技术论文一、数字媒体技术的运用要适应各类手工艺的不同技艺特点毫无疑问,在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其世代累积而来的精湛工艺技巧,而不同类别的手工艺的技术特点各不相同,展示时的侧重点也必然有所区别。

因此,如何利用各类数字媒体技术的优势来展示不同工艺种类的技艺特点显得十分关键,苗绣使用的工具和材料较为简单,主要有底布、彩线、针、剪刀、剪纸花样和绣花绷架等,熟练的绣女甚至不需要任何资料或绣花绷架,仅凭技艺和经验即可随手刺绣。

但是刺绣的针法则十分丰富多变,有平绣、锁绣、插绣、结绣、辫绣、挑绣、网绣、错绣、劈丝绣、梗线绣、打籽绣、点绣、洒绣、贴绣和堆花等几十种之多,十分讲究根据所绣的对象和艺术效果来选择不同的针法。

同时,刺绣的过程极为耗时而缺乏体系感,一副精美的披肩往往需要数月时间才能绣成,而一件做嫁妆的绣花服装一个妇女需要数年甚至十多年时间才能完成。

从展示设计的角度来看,如此大的信息量很难在有限的空间内全面展示,也无法在短时间内让观众理解。

因此,数字媒体技术在此的应用目的应该是将丰富的信息进行整合、分类展示以供观众有选择性地观看,并提供给观众后续理解的机会。

例如在实物、图片展柜的一旁,可以用视频投影的方式播放绣女进行刺绣的演示视频并配以简洁易懂的解说词,使观众在短时间内对苗绣的工艺形成一个基本概念;同时设置数台触屏查询机,将苗族历史文化、苗绣针法及纹样的详细资料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存储在多媒体中,让观众任意了解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网络虚拟数字展馆在这里也可以派上用场,意犹未尽的观众回家后还可以在线上详细了解在实体展馆中未能覆盖到的内容;更为便捷的是利用移动智能终端,观众只要下载展馆的APP即可获得全面的展品信息,或者举起手机扫描展品说明上的二维码,就可当场获取展品的信息,而这些下载的信息即使在观众离开展馆后还保存在手机中,留给观众充分的时间进行反复查阅,还可以通过等社交平台分享给更多的人群,进行再次传播。

数字媒体技术对艺术创作的影响论文

数字媒体技术对艺术创作的影响论文

数字媒体技术对艺术创作的影响论文数字媒体技术对艺术创作的影响论文一、引言数字媒体技术作为新时代的产物,为社会生活交流提供了更为丰富的传播平台,在艺术设计创作中,为艺术设计提供了新的发展模式,使艺术创作获得更加持久的生命力。

通过数字媒体技术与艺术创作紧密的结合,创新了艺术创作形式,缩短了传统的艺术观念与商品之间的距离,增强了艺术的亲和力。

二、数字媒体技术的含义数字媒体技术是以信息科学为主导,将信息传播技术应用于媒体、教育、娱乐、广告等多个行业的信息媒体技术。

数字媒体技术结合了计算机图形学,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媒体交互、数字音频处理技术等多项技术,通过网络通信技术以及计算机完成对文字、图像、音频等信息的处理,将分散单一的信息组合转换成具备一定观赏性的艺术作品进行传播,是一种兼具操作和实践的应用技术。

三、数字媒体技术的特点及现状数字媒体技术是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相比于传统的信息传播技术,数字媒体技术以网络和计算机为平台,操作更为方便,由于减少了传统传播下手工制作的步骤,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

网络传播的便捷高效性,使得数字媒体技术在信息传播中的交互性更高,使得信息资源实现网络共享的最大化。

数字媒体技术也是一种能够呈现模拟画面,构建虚拟世界的技术,这让很多现实生活中无法达成的设想、构思,能够获得一个具象化的途径。

数字媒体技术还是一门具备较强综合性的技术,能够将图形、音频等元素结合起来,创造出多彩的数字影像。

四、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技术促使艺术作品突破旧有的单一传播渠道,以一种更好的形式被大众所接受,要保持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不仅需要更为国际化的平台作为支撑,还需要打造好本土化的文化内涵。

不再是单纯的抄袭,艺术创作者应该发挥文化产业的特点,同时提高自身艺术修养,创造出富有内涵的艺术作品,不能是简单的利用数字媒体技术将艺术创作变成流水线上平凡的产品。

五、数字媒体技术对艺术创作的影响1、丰富艺术形式,拓宽表现形式。

数字媒体产业发展现状参考文献

数字媒体产业发展现状参考文献

概述数字媒体产业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数字媒体产业也在不断壮大和发展。

本文将就数字媒体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深入探讨,分析该产业的主要特点和趋势,并结合相关参考文献进行论证和分析。

一、数字媒体产业的概念数字媒体产业是指利用电脑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进行信息创作、生产、传播和利用的产业。

该产业包括数字内容生产、数字媒体技术开发、数字媒体产品制造等诸多方面,涵盖了数字音频、数字视瓶、数字图像等多种形式的数字内容。

数字媒体产业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于推动经济发展、促进文化交流和提升社会效益都起着重要作用。

二、数字媒体产业的发展现状1. 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据统计显示,数字媒体产业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产值逐年攀升。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进步,数字媒体产业的创新和发展势头十分强劲。

全球范围内,数字媒体产业已成为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

2. 技术创新成为核心竞争力数字媒体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的推动,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为数字媒体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应用,使数字媒体产业在内容创作、传播方式、用户体验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突破。

3.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随着用户需求的不断变化,数字媒体产业的结构也在不断优化升级。

传统媒体与数字媒体的融合,数字媒体内容的个性化定制、互动性增强等都成为了发展的新趋势。

数字媒体产业正在朝着更加多元化、个性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三、数字媒体产业的核心问题1. 版权保护难题数字媒体内容的传播和共享往往会涉及到版权保护的问题,盗版、侵权等现象时有发生。

数字媒体产业在发展中面临着如何有效保护版权,保障创意产权的重大问题。

2. 公共文化服务不足数字媒体产业发展中,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还不够健全,公共文化资源共享程度不够高,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不足等问题亟待解决。

3. 监管制度不完善随着数字媒体产业的迅猛发展,监管体制也需要不断完善。

数字新媒体论文2600字_数字新媒体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数字新媒体论文2600字_数字新媒体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数字新媒体论文2600字_数字新媒体毕业论文范文模板数字新媒体论文2600字(一):数字媒体技术在新媒体环境中的应用摘要:随着互联网的逐步普及,我们已步入一个“万物皆媒”的新媒体环境,而数字媒体技术在该媒体环境中的应用也日渐广泛。

本文首先对数字媒体技术进行了简介,然后分析了数字媒体技术对传统媒体行业的冲击,最后重点从报刊广播、电视电影、动漫制作、网络游戏、广告展示等五个方面阐述了数字媒体技术在新媒体环境中的应用。

关键词:数字媒体技术;新媒体环境;应用1数字媒体技术及其对传统媒体行业的冲击1.1数字媒体技术所谓数字媒体技术,是指通过现代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等来处理文字、图形(图像)、音(视)频、动画等媒体信息的一种综合性应用技术,其涵盖了数字媒体(通常所言为感觉媒体)的获取、存储、处理、传播、输出、管理以及安全等所有环节。

数字媒体技术通过计算机对数据的整合处理,可以实现抽象信息的具体化,从而方便人们的感知、处理与传播。

数字媒体技术所涉及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数字信息的获取与输出技术、数字信息的存储、处理与传播技术、数字信息的管理与安全技术,此外还包括基于这些技术的其他综合性技术,如流媒体技术、计算机动画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

1.2数字媒体技术对传统媒体行业的冲击?底置教寮际醵源?统媒体行业的冲击,关键在于引发了微信息的广泛传播。

(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如智能手机等)都为微信息的传播提供了绝佳的载体与平台,直接打破了传统媒体行业原有的垄断地位,形成了传播源头多样化、传播渠道交互化、传播受众个性化以及传播效果智能化的新媒体行业。

微信息的传播导致了信息“碎片化”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文字信息的“碎片化”文字信息逻辑性强、容易控制,是占比最大的信息类型,但在基于数字媒体技术的新媒体中,其表征被逐步分割弱化,文字很容易被复制、摘取、粘贴、编辑、转发以及二次加工并赋予不同的意义,从而导致信息的“碎片化”。

关于传播学的国外文献

关于传播学的国外文献

关于传播学的国外文献以下是关于传播学的一些国外文献的例子:1. McQuail, D. (2010).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 Sage Publications.(《大众传播理论》)2. Hall, S. (1980). Encoding/decoding. In S. Hall, D. Hobson, A. Lowe, & P. Willis (Eds.), Culture, media, language: Working papers in cultural studies, 1972-79 (pp. 128-138). Hutchinson.(《编码/解码》)3. Gitlin, T. (1980). The whole world is watching: Mass media in the making and unmaking of the New Left.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全世界都在看:大众媒体对新左派的塑造和解体》)4. McCombs, M., & Shaw, D. L. (1972). The agenda-setting function of mass media.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36(2), 176-187.(《大众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5. Jenkins, H. (2006). Convergence culture: Where old and new media collide.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融合文化:新旧媒体的碰撞》)6. Couldry, N. (2012). Media, society, world: Social theory and digital media practice. Polity.(《媒体、社会、世界:社会理论与数字媒体实践》)7. Habermas, J. (1989). The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public sphere: An inquiry into a category of bourgeois society. MIT Press.(《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对资产阶级社会范畴的探究》)8. Meyrowitz, J. (1985). No sense of place: The impact of electronic media on social behavior. Oxford University Press.(《无处感:电子媒体对社会行为的影响》)这些文献代表了传播学领域的经典和重要研究,涵盖了传播理论、媒体影响、社会媒体等方面的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