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道路与梦想》有感
道路与梦想读后感

道路与梦想读后感在翻开《道路与梦想》这本书之前,我从未想过自己会被这样一段关于逐梦的历程深深触动。
书中所描绘的那些坚持与奋斗,那些挫折与崛起,仿佛是一道道光,照亮了我内心深处对于梦想的渴望和对于人生道路的思考。
作者以其亲身经历,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充满挑战与机遇、泪水与欢笑的追梦之旅。
这让我不禁回想起自己曾经经历过的一件小事,虽然与书中的宏伟叙事相比微不足道,但却也是我在追寻梦想道路上的一个真实写照。
那是一个夏日的午后,阳光炽热得仿佛能把柏油路都烤化。
我怀揣着满心的期待,走进了一家小小的画室。
当时的我,一心想要成为一名出色的画家,用画笔描绘出我眼中的美丽世界。
画室里弥漫着颜料和松节油的味道,墙壁上挂满了各种风格的画作,有写实的人物肖像,有抽象的色彩碰撞,还有宁静的风景写生。
每一幅画都像是在诉说着一个故事,让我沉醉其中。
我报名参加了一个为期两个月的绘画课程。
开课的第一天,老师发给我们每人一块画板、一张画纸和一套画笔,然后简单地介绍了一些基本的绘画技巧和理论。
我满心欢喜地坐在画架前,准备大展身手。
然而,当我真正开始动笔的时候,才发现事情远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简单。
我想要画一个苹果,可画出来的却像是一个歪歪扭扭的土豆。
线条不流畅,色彩不均匀,整个画面看起来糟糕透顶。
我感到无比的沮丧,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否真的有绘画的天赋。
但是,我并没有放弃。
每天放学后,我都会第一个冲到画室,拿起画笔不停地练习。
我从最基本的线条开始,一遍又一遍地画着直线、曲线、折线,直到我的手腕酸痛得几乎抬不起来。
我也会仔细观察身边的事物,用心去感受它们的形状、色彩和纹理。
我会盯着一个苹果看上半个小时,只为了记住它的光影变化;我会在公园里坐上一整天,只为了画出一片让自己满意的树叶。
在这个过程中,我也遇到了很多困难。
有时候,我会因为调不出想要的颜色而急得直跺脚;有时候,我会因为画错了一笔而想要把整幅画都撕掉。
但是,每当我想要放弃的时候,我都会想起自己的梦想,想起那些让我心动的美丽画作,然后告诉自己再坚持一下,再努力一点。
《道路与梦想》读书笔记

《道路与梦想》读书笔记道路与梦想《道路与梦想》是一本畅销书,作者是罗伯特·弗罗斯特。
这本书以诗意的文字描绘了人生道路上的选择与梦想追求。
通过主人公的旅程,我们可以深刻地理解和思考自己的人生道路和梦想。
下面是对这本书的读书笔记。
这本书以一位南方农夫的儿子作为主人公,他从小就有一个梦想,那就是成为一名文字工匠。
然而,他的家庭和环境对他的梦想并不支持,因为他们认为农业是唯一的生计途径。
然而,这位主人公坚持自己的梦想,并立志成为一名文学家。
故事开始于主人公的高中毕业典礼。
他站在一个分岔路口前,面临两条道路的选择。
这个分岔路口成为了整个故事的一个隐喻,象征着每个人都会在人生中面临选择的时刻。
主人公注意到一条路少有人走过,他被它的冒险和未知所吸引,于是他毅然决定选择这条少人走过的路。
这个选择对他的一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他的旅程中,主人公遇到很多困难和挑战,但他从未放弃他的梦想。
他追求着那些美丽的风景和惊人的经历,这些都在他的心中笼罩着光芒。
他意识到,虽然这条路可能更加艰难和孤独,但它确实是他自己的选择,他为自己辨别出了不同的生活之路。
在书的结尾,主人公回顾了他的选择和旅程。
他发现,这条少有人走过的路给了他更多的机会和幸福,尽管它也带来了许多困难。
他理解到,他的选择不仅是为了他自己的人生,也是为了他的家人和那些未能选择的人们。
他的经历给他的人生增添了更多的美好和意义。
这本书通过主人公的旅程,深刻地揭示了人生中面临选择的重要性。
每个人都会在人生中经历类似的选择,选择决定了我们的道路和梦想。
人们常常会选择那条被大多数人选择的路,因为它看起来更加简单和安稳。
然而,对于追求梦想的人来说,选择一条少有人走过的路是必要的。
这条路可能更艰难,但它给了我们更多的机会和自由。
它会让我们成长并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幸福。
这本书也提醒了我们,追求梦想并不容易。
在我们的旅程中,我们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挑战。
然而,只有坚持和信念才能使我们战胜困难,实现我们的梦想。
《道路与梦想》读后感

《道路与梦想》读后感《道路与梦想》读后感4篇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
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道路与梦想》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道路与梦想》读后感1今晚一口气读完了王石的这部自传,有些感想立刻记下。
王石这个名字很早就听说过,由于身边有几个朋友都说过万科开发的楼盘都不错,所以对王石这个人开始有些关注。
去年王石在清华作了一次演讲,我特意赶去聆听。
听完讲座,对此人感觉用一个词来讲:朴实。
今天,读完王石的小传,对此人经历才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
由于我是郑州人,所以对王石就有了几分亲近感。
在作者的经历中,我们看到,作为万科的创始人王石,他是与万科在一起成长,他成就了企业,在经营企业的过程中也成就了王石。
我常想,很多初创的企业所用有的资源都是一样的,所面对的环境也是一样的,但为什么有的成功,有的失败了呢? 其时,对于创业型的企业,她的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的领头人,领头人所具备的知识、远见、胆识、性格是这个企业能够脱隐而出的真正原因。
评价一个人是否成功,往往是看他作了哪些成功的事。
但,为什么他能作成那些事,而别人就没有呢。
这其中,当然有客观条件的原因,但最重要的恐怕还是人的因素,如何做人才是关键。
其时,做人和做事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做好了人,一定会做成事,而作成了事,才能成就一个人。
从王石的小传中我们看到,是他不甘平庸的性格,使他奔赴改革开放的深圳,抓住了历史的机遇;是他吃苦耐劳、务实的态度感动了车调员,得到了计划外的车皮,使企业开始起步;是他个性中的执着,使他能够秉承规范经营理念,使企业做强做大;是他经历人生波澜后的平静心态,使他在 50 几岁时能登上珠峰。
佛学中常提修行二字。
修和行其时就是做人和做事。
来到世间的每个人都在修行,改造自己和改造世界是同时进行,相互影响,不能分离。
只有个人的修养到达更高的层次,他才能在更高的层面上更好的驾驭他的事业。
《道路与梦想》读后感

《道路与梦想》读后感《〈道路与梦想〉读后感》在繁忙的生活中,我偶然读到了《道路与梦想》这本书,它就像一道光,照亮了我内心那些关于梦想与坚持的角落。
这本书没有那种华丽的词藻和高深的理论,有的只是一个个真实而动人的故事,就像是作者在你面前,跟你娓娓道来他的人生经历。
书中描述的那些挫折与奋斗,迷茫与坚定,让我仿佛看到了自己在梦想道路上的影子。
作者在书中讲述了他如何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和梦想,一步一个脚印地在充满荆棘的道路上前行。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曾经的一段经历。
那是我决定要学习绘画的时候,身边几乎没有人支持我。
他们都说,画画能当饭吃吗?这又不是什么正经出路。
可我心里就是有那么一股劲儿,认定了这就是我想要追求的梦想。
刚开始的时候,我连画笔都握不好,画出来的东西简直就是四不像。
线条歪歪扭扭,色彩搭配得一塌糊涂。
但我没有放弃,每天一有时间就拿起画笔,不停地画。
有时候画得入了迷,连饭都忘了吃。
记得有一次,为了画好一幅风景画,我特意跑到郊外去写生。
那天的太阳特别大,晒得我头皮都发烫。
可是我顾不上这些,找了个树荫坐下,就开始认真观察眼前的景色。
远处的山峦起伏,绿树成荫,还有一条小溪在潺潺流淌。
我想要把这一切都画下来,可真正动手的时候才发现,太难了!我画了擦,擦了画,纸都快被我擦破了。
汗水顺着脸颊不停地流,流进眼睛里,辣得我睁不开眼。
就在我想要放弃的时候,我看到了一只小蝴蝶。
它在花丛中翩翩起舞,似乎完全不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只是专注地享受着自己的世界。
那一刻,我突然觉得自己很懦弱。
一只小蝴蝶都能如此坚定地追求自己的生活,我为什么不能为了自己的梦想坚持下去呢?于是,我重新振作起来,继续画。
不知道过了多久,太阳都快落山了,我终于完成了那幅画。
虽然它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但对我来说,那是我努力的成果,是我在梦想道路上迈出的一小步。
从那以后,我更加努力地学习绘画。
我参加各种培训班,向老师和同学请教,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技巧。
道路与梦想第三章读后感

道路与梦想第三章读后感《道路与梦想》是一本极其感人的小说。
这本小说分为三章,每一章都表现了主人公为寻找自己的梦想孤军奋战的艰辛。
在第三章中,主人公达夫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成为了一名成功的飞行员。
这篇文章将会从道路与梦想、梦想的力量和成长的关系三个方面来谈论第三章的读后感。
一、道路与梦想在现实中,我们很多人从小就被告诫照着“传统的”道路走:读书、考大学、找工作、过好自己的生活。
尽管这个道路中蕴含着一些真实的哲学原则,却很少有人真正地按照这个方案走完整个人生。
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的梦想,根据梦想走自己的道路能让人生更充实和有意义。
达夫在书中勇敢地顺着自己的心,寻找自己的“飞行”梦想。
他完成了他的梦想,他在他的道路上获得了成功。
在我们的生命中,也许我们会迷茫、彷徨甚至放弃,但是为了自己的梦想我们要追求一份真实和自由。
二、梦想的力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但是要成功实现梦想并非容易。
在生活的旅途中,我们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和挑战。
然而,成功的人总是能够坚定信仰,克服所有的挫折,并付诸实践。
达夫心中总是有一个自己的梦想,这是他走上飞行事业的最初动力。
梦想就是我们生命中的指南针。
梦想的力量能将我们每一个人从困境中解救出来,从而让我们能够完全挖掘出自身潜能。
三、成长的关系许多人都认为,到了一定年龄就不需要再成长了。
但实际上,成长是一个人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
只要我们不断成长,我们就会变得更好。
达夫在寻找自己的飞行梦想的过程中,成长了很多。
他学会了如何与人相处,如何成为一个真正的领导者。
在达夫人生的旅途中,他一路上都在不断地成长。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像达夫一样,在成长的过程中寻找自己的梦想。
综上所述,寻找自己的梦想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达夫在寻找自己的梦想的同时,实现了自己的成长,并获得了成功,在这个过程中他坚持了自己的信仰,坚定了自己的梦想,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通过“道路”和“梦想”的叙述,切实地反映出现代人的僵化思维。
读《道路与梦想》有感作文

三一文库()〔读《道路与梦想》有感作文〕导语:拜读了王石的《道路与梦想》的书籍。
我得到的不少的感受,下面小编跟大家分享一下,欢迎阅读。
▲第一篇:读《道路与梦想》有感今晚一口气读完了王石的这部自传,有些感想立刻记下。
王石这个名字很早就听说过,由于身边有几个朋友都说过万科开发的楼盘都不错,所以对王石这个人开始有些关注。
去年王石在清华作了一次演讲,我特意赶去聆听。
听完讲座,对此人感觉用一个词来讲:朴实。
今天,读完王石的小传,对此人经历才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
由于我是郑州人,所以对王石就有了几分亲近感。
在作者的经历中,我们看到,作为万科的创始人王石,他是与万科在一起成长,他成就了企业,在经营企业的过程中也成就了王石。
我常想,很多初创的企业所用有的资源都是一样的,所面对的环境也是一样的,但为什么有的成功,有的失败了呢?其时,对于创业型的企业,她的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的领头人,领头人所具备的知识、远见、胆识、性格是这个企业能够脱隐而出的真正原因。
话题作文道路与梦想读后感(4篇)小学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中考作文-高考作文-节日作文及各类中小学生作文。
评价一个人是否成功,往往是看他作了哪些成功的事。
但,为什么他能作成那些事,而别人就没有呢。
这其中,当然有客观条件的原因,但最重要的恐怕还是人的因素,如何做人才是关键。
其时,做人和做事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做好了人,一定会做成事,而作成了事,才能成就一个人。
从王石的小传中我们看到,是他不甘平庸的性格,使他奔赴改革开放的深圳,抓住了历史的机遇;是他吃苦耐劳、务实的态度感动了车调员,得到了计划外的车皮,使企业开始起步;是他个性中的执着,使他能够秉承规范经营理念,使企业做强做大;是他经历人生波澜后的平静心态,使他在50几岁时能登上珠峰。
佛学中常提修行二字。
修和行其时就是做人和做事。
来到世间的每个人都在修行,改造自己和改造世界是同时进行,相互影响,不能分离。
只有个人的修养到达更高的层次,他才能在更高的层面上更好的驾驭他的事业。
道路与梦想读后感

道路与梦想读后感当我合上《道路与梦想》这本书时,心中仿佛有一团火在燃烧。
这团火,是对那些勇敢追逐梦想者的敬佩,也是对自己人生道路的重新审视。
书中所描绘的种种经历,让我深深感受到,梦想就像是远方的灯塔,而道路则是通往那灯塔的曲折小径。
在这条道路上,充满了未知、挑战和无数次的跌倒与爬起。
作者在书中讲述了自己如何在艰难的环境中,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一步步朝着梦想迈进。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曾经的一段经历。
那是我决定参加一场全市的演讲比赛的时候。
说实话,刚开始,我心里真没底。
站在那么多人面前说话,我能行吗?但梦想的小火苗在心里烧啊烧,我告诉自己,试试呗,万一成了呢!于是,我开始了疯狂的准备。
每天早上,天还没亮,我就爬起来对着镜子练习。
一遍又一遍,练到自己都觉得烦了,可还是不停歇。
我仔细琢磨每一个字的发音,每一个手势的力度,每一个眼神的交流。
白天,只要有空闲时间,我就找个没人的角落,自己模拟演讲。
有时候,路过的人会投来奇怪的目光,我也不在乎。
我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我要把这场演讲做到最好!晚上,我抱着厚厚的资料,研究各种演讲技巧,学习优秀演讲者的经验。
那段时间,我感觉自己就像个书呆子,满脑子都是演讲的事儿。
到了比赛那天,我紧张得手心冒汗。
看着台下密密麻麻的人群,我的心都快跳到嗓子眼儿了。
但是,当我踏上舞台的那一刻,所有的紧张好像一下子都消失了。
我只记得自己的梦想,只记得这段时间付出的努力。
我开始演讲,声音一开始还有些颤抖,但慢慢地,我越来越自信,越来越投入。
我看到台下观众的眼神,从疑惑到专注,再到赞许。
那一刻,我知道,我成功了!比赛结束后,虽然我没有拿到第一名,但我收获了比名次更重要的东西——勇气和自信。
我明白了,梦想的道路上,没有一帆风顺的。
会有质疑,会有困难,会有无数个想要放弃的瞬间。
但只要坚持下去,总会看到希望的曙光。
就像书中的主人公一样,他们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遭遇了无数的挫折,但从未放弃。
他们用汗水和泪水,书写了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道路与梦想》读书笔记.doc

《道路与梦想》读书笔记第一篇:道路与梦想读后感《道路与梦想》读后感王石.一个中国地产界的泰斗.其经营管理的万科是中国乃是世界上最大的房地产公司.如果说有什么吸引读者来阅读这本书.那么王石的个人经历了.如果还有什么使我对他个人产生了尊敬的情感.那么就是他一直倡导的社会责任的精神和对个人欲望对金钱的理智对待使我肃然起敬.王石的个人经历并不是十分的传奇,他并不是名牌大学的毕业生.没有显赫的家事.他30岁之前的经历很平凡.当过部队的运输司机.干过繁重的锅炉工.也当过一名出色的外贸翻译,但他给我留下的最深印象就是能够吃苦.再大的困难都不曾低头,有着坚强的意志。
王石成功的三个要素:——对商业的敏锐感:这个是难以学习的,他有着对大势的敏锐的直觉,天生的生意人,精明写在脸上——持续的学习:他个人在八十年代初的业余时间就坚持学习英语,多做知识储备等,现在也是大量的读书。
企业也在一直寻找标竿学习,比如早年学(更多内容请访问首页:)索尼,后来学新鸿基的客户关系管理等。
现在学美国的最大的房地产公司。
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进步,这是万科成长壮大的重要原因之一。
——持之以恒的价值观:对企业经营有恒定的指导,有价值观做指导,企业和人都不会迷失方向,“企业家可以并且也应该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企业之存在以社会之存在为条件,企业应该建立在企业家的社会责任观念上,而不是建立在企业家的权利观念上。
”王石认为企业,商人最基本的品质就是诚实守信的。
假如不是这样的就称不上一个好的企业和商人。
只有是企业和商人后才能够承当社会公民的责任。
万科和王石对于慈善事业的不懈贡献,对自身住宅楼质量的严格要求,都为为行业的健康发展树立起了正确的标杆。
王石做企业的几个经验——要进退有数:没有哪个企业每个决策都是正确的,所以必须知道如何挽救错误的决策,王石在停建万科第一个超高层的决策上显示了决心和勇气;在贸然登顶某座高峰时,下山途中面临死亡威胁的决策都是显示了王石对退的决策的把握有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在未来成就王石和万科
——读《道路与梦想》有感
有一本非常有名的全球畅销心灵励志书,名叫《活在当下》,这本书告诉人们一个道理:过去和未来都是难以触摸的,只有当下才是能够把握的,所以一个人与其沉寂在对过去失败的懊悔中或者是对未来的恐惧之中,不如好好地把握现在。
从一个个人的人生境界而言,我很赞同作者的这个观点,但如果是把这个观点放到一个企业和一个企业家身上,如果只是活在当下,相信这个企业肯定走不远,甚至很可能因为没有预计到未来的变化而轰然倒下,拥有一百多年历史、曾经被认为不可战胜的柯达公司就是典型的例子。
相比之下,万科这样一家以贸易起家的企业,却在短短不到三十年的时间里,成功蜕变成为国内最大的专业房地产上市公司,我认为,这正是因为它的创始人王石始终心存忧患意识,时时走在当下的前面。
正如《道路与梦想》这本书的名字一样,王石和他的万科始终在梦想中寻找自己的道路,并沿着这条梦想之路一路前行,最终脱颖而出。
不管王石如何自谦,也不可否认万科公司团队协作的能量确实非常之强大,但对于万科而言,一路走来,如果没有王石在整个过程中的时时超前引领,那么万科很可能早已沦为一家因为汇率稍微波动就惶惶不可终日的传统贸易公司,或者是在多元化发展中走向大而不强的平庸之辈,亦或者成为一个虽然富有却缺乏现代企业精神的家族企业。
而之所以万科能成就今日的辉煌,我认为,靠的就是王石和万科始终活在未来的超前意识。
如果说王石放弃政府机关的公职去特区淘金只是顺应当时的经济大潮,那么从后来他发现倒卖玉米的商机那一刻起,王石就已经用其超前的意识将绝大部分那个时代的人抛在了身后。
如果说在倒卖玉米和录像机遇到困境时候的反向操作只是王石本人超前意识的牛刀小试,那么从一家单纯的贸易公司转型成为一家多元化的科技公司,再从多元化的发展走向专业化的地产公司则是万科在超前意识引领下实现的宏大战略转型。
事实证明,正是这种在当时很多人想不通的超前意识,现在看来是万科通向辉煌道路的关键因素。
实际上,就是在万科真正走进了专业地产公司这条坦途大道之后,公司也面临着诸多战略性问题需要解决,例如公司大股东的问题。
在对股权分散的反思之后,王石决定引入财力雄厚且认同万科企业文化的大股东华润。
这在当时就引
发了员工的忧虑:经营班子会不会被大改组,大股东的介入会不会对公司经营班子的决策和经营产生制约等等……而这些担心几乎和现在公司员工在面临股改时所表现出的忧虑惊人地相似。
而从万科引入华润之后获得成功来看,我们也完全有理由对公司股改后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在规范化运营方面,万科的前瞻性也值得公司借鉴。
在打造“阳光照亮的体制”过程中,万科提出“专业化+规范化+透明度=万科化”,在规范化方面,王石可以说下了巨大的决心,他告诫公司员工,规范化运营是未来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尽管当下选择规范化可能面临被淘汰的风险,但它宁愿冒这个风险,因为不走规范化道路,未来肯定要被淘汰。
在规范化运营方面,万科确实做到了极致,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经济环境中,万科甚至敢于宣布公司永远不行贿,不仅令同行折服,也赢得了社会公众的尊重。
在内部管理上,万科的前瞻性同样值得学习。
目前公司系统上线工作已经全面启动,系统上线对公司未来的内部管理将带来颠覆性的改变。
对于这种改变,不少员工肯定有所担忧。
但如果回头看看万科,就会发现,人家在15年前就已经做到了无纸化办公。
正是因为如此,作为上市公司老总,王石去攀登珠峰的一个月过程中,可以完全不听一个公司方面的电话,只要一台笔记本电脑,就实现了处理公司事务一网打尽,这是何等的具有前瞻性啊!
与上述建立的超前制度相比,万科在人才培养方面的超强意识才是其能够在纷繁变化的形势下始终保持持续快速发展的秘密武器。
因为再好的制度,没有优秀的人才去操作,制度的效果也难以实现事半功倍。
在这一点上,万科通过培养优秀的人才做到了。
万科将对“人”的关注作为一以贯之的企业精神,在这种精神指导下,万科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很多原本在不起眼的岗位上工作的员工成为了高管层面的得力干将。
正是这么一大批优秀的职业经理人,让王石可以放心地不再兼任公司总经理,现在又可以放心地去美国学习。
可以说,现在的万科,即使没有了王石,其未来的前景依旧光明。
而这一切正是因为,这间公司本身就活在未来,未来的梦想已经铺在脚下,成为了实实在在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