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最新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必修4哲学与文化第一单元第三课把握世界的规律《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教学设计

高中政治教材同步统编版(2019)必修4 哲学与文化第一单元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第三课把握世界的规律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内容]:本册书采用了人民教育出版社《思想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3单元第七课第二框《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主要的学习内容有: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和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等。
[学情分析]学生此前已学过唯物论的有关基本知识,和辩证法部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一课,本课作为前一节课的方法论,学生学习本课有一定的延续性。
此部分内容与生活密切相关,学生学习将有一定的兴趣;联系的观点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这对初学哲学,对哲学、世界观、方法论关系不是很明确的学生来说,在学习上有一定难度。
[设计思想]: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和教学生活化的原则,结合高二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紧密联系学生的思想和社会实际,设疑问难,循序渐进,用丰富而生动的现实材料来引出和论证相关观点。
充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精神,课前准备充分,课上组织讨论,提高认识,并将思想认识内化,避免空洞说教和简单灌输。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识记: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系统的含义与特征。
2、理解系统优化的方法;综合性思维方式。
3、运用:举出生活中的典型事例,运用相关原理,组织学生讨论如何才能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最优目标;运用所学知识,剖析生活实例,说明如何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培养和锻炼综合性思维,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使学生初步具有坚持和把握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的能力,初步具有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安排自己学习和生活的能力。
在处理问题时,既要看到整体与部分之间的联系又要看到它们的区别,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学会运用综合性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和处理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1、通过“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方法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可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典型事例的分析,帮助学生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及综合性思维方式等知识点的思路与方法。
2021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7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世界是普遍联系的1.辩证法与形而上学:2.联系的观点:3.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的哲学依据:唯物论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认识论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要做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辩证法联系是多样的,要分析事物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要与时俱进,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考查角度一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1.(2019·全国卷Ⅱ·T22)最近,科学家设计和制造出一种小蛋白,这种小蛋白自我组装成螺旋状的蛋白长丝。
该研究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天然蛋白丝,进而研制出自然界没有的全新材料,如超过蜘蛛丝强度的人造纤维等。
这表明( )①人类能够基于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②实践可以把自在事物的联系转化为人为事物的联系③人为事物的联系比自在事物的联系更高级、更复杂④人为事物的联系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具有“人化”的特点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选A。
科学家设计和制造出一种小蛋白,该研究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天然蛋白丝,进而研制出自然界没有的全新材料,这表明实践可以把自在事物的联系转化为人为事物的联系,人类能够基于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①②正确;③说法错误,人为事物的联系不一定比自在事物的联系更高级、更复杂;④说法错误,人为事物的联系仍然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考查角度二联系的多样性2.(2019·江苏单科·T29)“蜜蜂不食人间仓,玉露为酒花为粮。
”有统计显示,在人类利用的1 330多种作物中,有1 000多种需要通过蜜蜂来传授花粉。
通过蜜蜂的异花授粉作用,既能提高授粉质量和作物产量,又能增强种子的生命力,还可以显著减少化学药物的使用。
21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方略核心考点·精准研析 43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含解析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核心考点·精准研析世界是普遍联系的1.辩证法与形而上学:2.联系的观点:3.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的哲学依据: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唯物论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认识论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要做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辩证法联系是多样的,要分析事物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要与时俱进,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考查角度一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1.(2019·全国卷Ⅱ·T22)最近,科学家设计和制造出一种小蛋白,这种小蛋白自我组装成螺旋状的蛋白长丝。
该研究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天然蛋白丝,进而研制出自然界没有的全新材料,如超过蜘蛛丝强度的人造纤维等。
这表明( )①人类能够基于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②实践可以把自在事物的联系转化为人为事物的联系③人为事物的联系比自在事物的联系更高级、更复杂④人为事物的联系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具有“人化”的特点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核心素养科学精神:全面理解联系的客观性,理论联系实际,利用有利联系为社会发展、人民生活做出贡献考查能力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解释与验证、预测与选择【解析】选A。
科学家设计和制造出一种小蛋白,该研究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天然蛋白丝,进而研制出自然界没有的全新材料,这表明实践可以把自在事物的联系转化为人为事物的联系,人类能够基于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①②正确;③说法错误,人为事物的联系不一定比自在事物的联系更高级、更复杂;④说法错误,人为事物的联系仍然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考查角度二联系的多样性2.(2019·江苏单科·T29)“蜜蜂不食人间仓,玉露为酒花为粮。
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 3.7.1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作业与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1.宋代徐玑在《黄碧》中说,“水清知酒好,山瘦识民贫”。
其中所呈现的水与酒、山与民的关系告诉我们( )A.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B.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C.事物的联系是多样化的D.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答案 D解析材料中水与酒、山与民的关系是人类实践的产物,尽管它呈现着“人化”的特点,但仍然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D正确;A本身错误,并不是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B与材料中的人为事物的联系不符,排除;C没有体现,舍去。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
2.“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此论述体现的哲理是( )A.联系是普遍的,事物都处在联系中B.联系是客观的,人无法建立新的联系C.联系是无条件的,任何两个事物都相互联系着D.联系是多样的,不同联系对事物存在和发展的作用相似答案 A解析联系是普遍的,事物都处在联系中,A正确。
联系是客观的,人们可以根据事物之间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联系是有条件的,但并非任何两个事物都存在联系;联系是多样的,不同联系对事物存在和发展的作用是不同的,B、C、D错误。
3.中国古人把日全食称“天狗食日”。
在古人看来,日食是天降灾难,预示着人间将会出现灾难。
而事实上世界上每天都有灾难产生,大灾小难正好印证了这种观点的正确性。
所以这种观点一直被很多人所接受。
认为日食必然带来灾难这一观点错在违背了( ) A.联系的普遍性原理,认为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B.联系的条件性原理,没有认识到灾难是不需要条件的C.联系的客观性原理,以主观想象联系代替客观真实联系D.联系的多样性原理,忽视了其他因素也会引起灾难答案 C解析联系具有普遍性,并不意味着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故A错误;灾难的发生也是需要条件的,故B错误;联系是客观的,这要求我们要承认联系的客观性,不能主观臆造事物的联系,而认为日食必然带来灾难这一观点就属于主观臆断的联系,因此它错在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原理,以主观想象联系代替客观真实联系,故C正确;材料中“认为日食必然带来灾难”是一种主观臆造的联系,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没体现联系的多样性,故D 不符合题意。
思想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高考练习题答案解析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高考练习题1、(2018•浙江11月选考)陕西榆林在治沙过程中,一方面和其他沙区一样种草植树,另一方面又充分利用本地沙区独特生态,积极发展特色种植业、精深加工业、沙漠旅游业等,既改善了生态环境,又为群众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和增收途径。
当地实现生态惠民的哲学依据是()①运动既有绝对性又有相对性②系统既有整体性又有有序性③联系既有普遍性又有多样性④矛盾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D解析一方面和其他沙区一样种草植树,表明矛盾具有普遍性,另一方面又充分利用本地沙区独特生态,积极发展特色种植业、精深加工业、沙漠旅游业等,表明矛盾具有特殊性,故④符合题意;积极发展特色种植业、精深加工业、沙漠旅游业等,既改善了生态环境,又为群众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和增收途径,表明联系既有普遍性又有多样性,故③符合题意;①错误,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②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2、(2021-山东潍坊高二期中)5.2020年北京消费季第一场大型直播带货活动迎来开门红。
“央视Boys"与北京卫视主持人联手, 在某网络平台直播间卖力吆喝"。
最终,这场3小时的直播创下了13.9亿元的销售成绩。
直播带货无疑是近期最值得关注的新型消费模式,在疫情防控期间更是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青睐。
对于“直播带货”,从哲学角度理解正确的是( )①联系是普遍的,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②敢于改造联系的客观性,勇于创新③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④要创造事物的本质联系,与时俱进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 B[详解]①③:“央视Boys"与北京卫视主持人联手,在某网络平台直播间“卖力吆喝”。
最终,这场3小时的直播创下了13.9亿元的销售成绩,这说明联系是普遍的,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①③正确。
②:联系的客观性是不能被改造的,②错误。
④:事物的本质联系属于规律,是不能创造的,④错误。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练习

第一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一、判断题1联系是普遍的,因此,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相互联系。
提示:F联系是普遍的,强调绝对孤立的事物是没有的,并不意味着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2 “互联网农业”行动计划的实施,表明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提示:F联系具有客观性,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互联网农业”行动计划的实施,表明人们根据事物之间固有的联系建立了新的联系。
3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提示:T二、选择题4我国地质学家研究发现,青藏高原7 2021处的地区已受到南亚工业排放和中东油井燃烧产生的烟尘扩散污染。
在全球变暖影响下,青藏高原的冰川正发生全面和加速退缩。
这说明①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②事物联系都有“人化”的特点③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④自然界按照自身的规律运动变化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A气候变暖、青藏高原的变化与人类活动有关,①选,④不选;人为事物联系才有“人化”特点,故②观点错误;冰川发生全面和加速退缩说明③符合题意。
5受一些民间说法的影响,各地医院出现扎堆生“凤凰鸡年宝宝”的现象。
这种挑日子生宝宝的做法①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②主观臆造了并不存在的联系③是发挥意识活动主动创造性的体现④是根据自身需要建立人为事物的联系A②④ B③④ C①③ D①②解析:D受一些民间说法的影响,挑日子生宝宝,是把主观臆造的联系强加给事物,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①②正确。
③不合题意。
人们只能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④错误。
6“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对苏轼的《琴诗》理解正确的是①琴声是人的活动的产物,具有鲜明的“人化”特点②琴声来自于琴与指之间的相互作用,与人的主观世界无关③琴、指、琴声以及三者之间的联系都具有客观实在性④只要指与琴发生相互作用,就能产生美妙的音乐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B本题考查联系的客观性。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第4册 第一单元 第三课 第一框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调:“要从保护人民健康、保障国家安全、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高 度,把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系统规划国家生物安全风险防 控和治理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国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这个全新 论断丰富了国家安全体系的内容要素,完善了国家安全体系的顶层 设计,同时也为维护国家生物安全明确了路径。
课堂篇议题探究
议题一
判一判整体的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提示:错误。只有当部分以合理、有序的方式组成一个整体时, 整体功能才会大于部分功能之和;当各个部分以无序、欠佳的方式 组成一个整体时,整体功能会小于部分功能之和。
课前篇自主预习
(2)联系:二者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①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的 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 ②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整 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部分。
序、合理、优化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就会大于各部分功 能之和。
第三种是整体的功能小于各部分的功能之和。即当各部分以无
序、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各部分原有的性能得不到发挥,力量 削弱,甚至相互抵消,使整体功能小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课堂篇议题探究
议题一
议题二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2.全面把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议题一
议题二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课堂篇议题探究
3.联系的多样性与条件性 (1)联系的多样性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联 系的性质、形式、地位和作用多种多样。联系的多样性实际上强 调的是联系是多种多样、各有特点的。 (2)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条件是多样的、多变的, 所以,任何具体事物的联系也是有条件的。认识和把握任何具体事 物的联系都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 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3-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课件(75张)

一切事物都与周围 横向联 其他事物联系着 系
自然界 人类社会 人的思维
纵向联
相互联系系的
统一整体
联系的普遍性
表现(原理) 1 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
或那样的联系 2 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
也是相互联系的
3 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方法论: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 的观点看问题。
喜鹊报喜,乌鸦报丧 米的妈妈是谁?花 因为花生米 米的爸爸是谁?蝶 因为蝶恋花 米的外婆是谁?妙笔 因为妙笔生花 米的外公是谁?苞米花,因为又抱过米, 又抱过花
这种所谓的“联系”有着哪些共同特点? A、不是事物本身固有的 B、是主观臆造的的联系 C、没有客观依据,实质上是唯心主义。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把握事物的固有联系,切忌主观随意
多样性 要求我们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
条件性
和发展的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 和条件为转移。
3.1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学习目标
1、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区别与联系) 2、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和方法论要求(重) 3、系统的含义、系统的基本特征 4、系统优化方法的要求(难)
井底之蛙
盲人摸象
从哲学的角度说说他们的可笑之处在哪里? 以部分代替整体,混淆二者的界限
自然界存在普遍联系
探究问题:从上面图文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中美贸易战
世界疫情缘何加速上升?
人类社会存在普遍联系
严重影响美国零售业,中国家具行业 受影响 最严重 ,企业 停产, 农民工 返乡
探究问题:从上面图文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马列主义
一
毛泽东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思想
本课的核心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联系的多 样性
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一切以时 间、地点为转移。
判断
1、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
√
×
2、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
3、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具有 “人化” 的特点,所以,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
√
4、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
小结:
3. 一些大学生在招聘中遭遇“姓氏歧视”。一位“裴”姓同学就因 为这“倒霉”的姓氏失去了即将到手的会计职位,因为老板说“裴” 和“赔”同音,不吉利。这种认识:( ) A、夸大了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 B、割裂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C、否认了联系的客观性 D、否认了联系的普遍性
4. 苏通大桥的建造,将缩短南通与上海和苏南的距离,使南通直 接进入上海经济圈,接受上海经济的辐射和产业转移,为南通和江 苏苏中、苏北地区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这说明:( ) A、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 B、人们可以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C、事物的联系并不具有客观性,人们可以创造 D、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
思考:
珠港澳大桥为什么要建海底隧道, 一桥到底不行吗?
联系: 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
约和相互作用。
大桥建设不仅要考虑与通航、航空的关系,同时还要考虑水阻问题、生态问题、台 风问题、海水侵蚀等问题。 白海豚问题——大桥横穿白海豚的繁殖地,建设期必须错开白海豚繁殖期; 台风问题——珠江口台风多,对大桥的稳定性及行车安全设计上有较高要求; 海水侵蚀问题——海水对混凝土的逐步侵蚀,影响大桥结构和使用寿命。
人生观价值观
我是谁? 是什么?
我能怎样活?
我想怎样活?
唯物论
能否认识? 怎样认识?
世界
怎么样?
辩证法
认识论
唯物论:揭示了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 认识论:揭示的是人类认识的基本规律。 辩证法:揭示了世界的状况及规律。
第三单元的核心问题:
世界是怎么样的: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联系、发展、矛盾的。
第三单元基本结构:
海 陆
空
在自然界中
食物链
联系具有普遍性
在社会生活中
机械 钢铁
房地产产业链条
家电 家具
玻璃
水泥
建筑材 料
房地产
其他产品
卫浴灯饰
广告
服务业
装修 设计
物业管理
在思维领域
科学发展观的产生
马克思主义
继承与发展
邓小平理论
继承与发展 继承与发展
科学发展观
继承与发展
毛泽东思想
“三个代表”
联系具有普遍性
(二) 联系的特点
孤立
总特征:
静止
形 对 而 上 立 学
唯 物 矛盾规律(第九课) 辩 实质和核心: 证 法 根本要求: 创新(第十课)
联系、发展的观点(七、八课)
片面
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形而上学(综合探究)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白海豚问题——大桥横穿白海豚的繁殖地,建设期必须错 开白海豚繁殖期;台风问题——珠江口台风多,对大桥的 稳定性及行车安全设计上有较高要求;海水侵蚀问题—— 海水对混凝土的逐步侵蚀,影响大桥结构和使用寿命,等 等。
下列观点中不能正确反映事物普遍联系原理的是( A、雨露滋润禾苗壮,万物生长靠太阳
)
B、地震预示国家兴衰,闰八月将有灾难
C、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主观臆想的联系
D、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对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018年10月24日,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后,总里程 55公里,从香港到珠海的公路交通将从三、四小时缩短到 几十分钟。
知识疏理
原 理
原理内容
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 整体。
方 法 论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切忌用孤立、片 面的观点看问题。
联系的普 遍性
联系的客 观性
(1)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 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 切忌主观随意性 (2)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 有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联系是多样的。世界上的事物 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 多样。
本质联系
≠
偶然联系
必然联系
思
考:
这些联系说明联系有什么 特点?
(二)联系的特点 3、联系的多样性
(1)原因: (2)表现: 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 的。
直接联系 & 间接联系 内部联系 & 外部联系 本质联系 & 非本质联系 必然联系 & 偶然联系 因果联系,整体与部分的联系……
海水—白海豚 江水—泥沙
客观的, 不以人的意 识为转移
人为事物的联系 ——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
沟通港珠澳的大桥
请判断下列选项属于自在事物联系,还是人为事物联系? 1、水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自在联系
人为联系 人为联系
2、我国的嫦娥奔月工程
3、中国铁路大提速,动车组列车开行 4、自然界中的食物链 5、花开花落,潮起潮伏 6、南水北调
港珠澳大桥跨越珠江口伶仃洋,连接香港、珠海、澳门三 地,由于伶仃西航道和铜鼓航道对通航要求较高,远期要 保障30万吨游轮的通航能力。但要满足30万吨游轮的通航 能力,就必须建造一座桥面高度超过80米,桥塔高度达到 200米的超级大桥。但由于大屿山机场在航道处限高为120 米。因此,不可能采用桥梁方案跨越这两条航道,如果找 不到解决的办法,那么,港珠澳大桥就将陷入无疾而终的 困局。
“裴”姓同 “赔”……
生物入侵
竭泽而渔
杀鸡取卵……
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
想 一 想
联系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 移的,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 力呢?
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原理总结2
联系客观性原理
方法论 世界观
联系是 客观的
要 求
(1)要从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切 忌主观随意性。 (2)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 的具体联系。
事物内部
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 是相互联系的
表 现
事物之间
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联系着 自然界
客观世界
整个世界
人类社会 人的思维 主观世界
普遍联系 的有机整 体
原理总结1:
世界观
联系普遍性原理
方法论
联系是普遍的
要 求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孤 立的看问题。
合作探究
小明最近心情不好,觉得自己看破红尘,准备当和尚去, 想与世隔绝,不与任何事物有联系。他的目的能否实现?
特别是在“一国两制”框架下,三地成功 创立的完整的大桥工程决策体系,对未来大 湾区整体基础设施建设是极为宝贵的财富。
眼前利益、长远利益 局部利益、整体利益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城门 失火了
鱼与水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火水鱼”
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
二童子学棋
师傅领进门
修行在个人
外部联系
内部联系
≠
”
现象(非本质)联系
思考:小明同学能不能通过意念活动,再把55公里的 路程缩短为1公里?
不能,因为人为事物的联系也是客观的。
铁路的建成只有通过实践这一客观的物质活动才能完成,形成之后便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具有客观性。
2、联系的客观性
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事物的联系就其与实践的关系来说,分为
自在事物的联系 ——没有人类实践参与
猎 人 与 鸟
他们会说什么?
猎 人 回 到 家 时 肚 子 饿 了
粮食没有了。 我的饭呢? 虫子太多了。 怎么没有了? 鸟都死了。 虫子为什么那么多? 全被你打死了。 鸟怎么都死了? 了 会为 没什 饭么 吃鸟 呢都 ?死
自主学习 3min
1、联系的含义 2、联系普遍性的表现 3、联系客观性的含义、类别 (P54-56)
下列关于联系的客观性表述正确的是
①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 ②自在事物的联系在人类产生之前就有,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③人为事物的联系呈现“人化”特点, 受人的意识控制 ④无论是自在事物的联系还是人为事物的联系都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A.①②④ C.①②③ B.①③④ D.②③④
揭秘港珠澳大桥(三)
港珠澳大桥的起点是香港大屿山,经大澳,跨越珠江口,最后 分成Y字形,一端连接珠海,一端连接澳门,以公路桥的形式连接香 港、珠海及澳门。大桥通车后,港珠澳三地车程将由三个多小时缩 短至半小时,这将极大缩短港珠澳三地间的距离。但由于投资巨大, 有人质疑大桥的经济效益,认为耗资上千亿的大桥成本难以回收,是 一座“尴尬的大桥”。
人为联系
自在联系 自在联系
联系的客观性
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事物的联系就其与实践的关系来说,分为
自在事物的联系 ——没有人类实践参与 人为事物的联系 ——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 客观的, 不以人的意 识为转移
1、要求我们从事物 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 切忌主观随意性。
“8”同“发” 喜鹊报喜,乌鸦报丧
启示:
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没有一个 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联系既然是普遍的,是否意味任何两个事物都具有联系? (比如奥巴马和现在的你有没有联系?) 判断: 1.联系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 正确
2.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
错误
注意:联系是有条件的!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联系具有普遍性,但 并不意味着任何两个事物都有联系,因为任何两个事物的联系是具体的,有条 件的。只有在一定条件下两个事物之间才能建立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