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放射学(实习生课)

合集下载

介入科实习报告自我总结

介入科实习报告自我总结

一、前言时光荏苒,转眼间我在介入科的实习生活已接近尾声。

在这段时间里,我不仅学到了丰富的临床知识,还锻炼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现将我在介入科实习期间的学习、工作及收获进行总结,以期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提供借鉴。

二、实习概况介入科是我实习的第二阶段,也是我第一次接触到介入治疗这一领域。

在实习期间,我跟随科室的老师们学习了介入治疗的基本原理、操作流程以及相关疾病的治疗方法。

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我对介入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介入治疗有了更全面的掌握。

三、实习收获1. 知识收获(1)掌握了介入治疗的基本原理:介入治疗是一种微创手术,通过导管技术将药物或器械送入病变部位进行治疗。

我了解了介入治疗的基本原理,包括导管技术、药物选择、器械使用等。

(2)熟悉了介入治疗的操作流程:在实习期间,我跟随老师们参与了多个介入治疗手术,熟悉了手术的准备工作、操作步骤、术后护理等环节。

(3)了解了介入治疗的相关疾病:介入治疗适用于多种疾病,如肿瘤、血管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

我了解了这些疾病的治疗方法,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打下了基础。

2. 技能收获(1)提高了动手能力:在介入科实习期间,我参与了多个手术,亲身体验了手术操作的流程。

通过实践,我的动手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

(2)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介入治疗手术需要多个科室的医生、护士共同参与,我学会了如何与同事们协作,共同完成手术。

(3)提升了沟通能力:在实习期间,我与患者、家属及同事进行了多次沟通,学会了如何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了沟通能力。

3. 思想收获(1)树立了严谨的工作态度:介入治疗手术要求医生具有严谨的工作态度,我深刻认识到严谨的重要性。

(2)培养了敬业精神:在实习期间,我看到了老师们对工作的敬业精神,这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增强了责任感:作为一名医护人员,我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我将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四、实习反思1. 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结合:在实习过程中,我发现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存在一定的差距。

介入放射学 ppt课件

介入放射学  ppt课件

PPT课件
55
鼻咽癌并出血 左侧颈外动脉造 影,示左上颌动脉增 粗,迂曲,鼻咽部有 大量肿瘤血管,实质 期见肿瘤染色和造影 剂外溢,超选插管注 入明胶海绵和钢圈后 出血停止。
PPT课件
56
鼻咽血管纤维瘤 右侧颈外动脉造影示 咽升动脉增粗,分支增多, 肿瘤呈椭圆形,实质期鼻 咽部可见明显椭圆形肿瘤 染色。在右侧咽升动脉注 入明胶海绵颗粒至肿瘤血 管大部份消失。2周后手术, 手术野清楚,出血量极小。
PPT课件 60
患者 女 32岁 重度贫血。血管造 影见子宫肌瘤约11.8X10Cm大小,介 入治疗半年后 B超复查,瘤体大小约为 PPT课件 2.3X1.8Cm,其内仍见碘油沉积。
61
弥漫型肝癌 肝动脉造 影显示肝右 叶弥漫型肝 癌,注入碘 化油乳剂后 可见存积尚 可。
PPT课件
62
巨块型肝癌 肝动脉造 影显示肝右 叶巨块型肝 癌,注入碘 化油乳剂后 可见存积较 好。
PPT课件
16
左半结肠动脉
PPT课件
17
肾动脉及肾上腺动脉
PPT课件
18
左精索静脉
PPT课件
19
股深动脉
PPT课件
20
PPT课件
21
PPT课件
22
PPT课件
23
介入放射学的应用范畴

经导管血管栓塞术 血管性疾病的治疗 治疗肿瘤 灭活器官 经皮血管扩张 经导管药物治疗 溶栓 心血管介入诊疗 经皮腔内诊疗
PPT课件
58
患者 男,50岁,右中央型肺癌。支气管动脉造影显示 右侧支气管动脉增粗,分支排列紊乱,右肺门区可见大量 新生血管,染色较深。局部灌注化疗三个月后复查见右肺 门肿块明显缩小,原肺门角阴影基本消失,新生血管明显 减少。

介入科实习生实习报告

介入科实习生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介入治疗作为一种微创手术方式,在临床治疗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了更好地了解介入治疗技术,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我于2021年7月1日至2021年9月30日在我国某知名医院的介入科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实习。

二、实习单位及科室介绍实习单位为我国某知名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综合性医院。

介入科是该院重点科室之一,拥有先进的介入设备和技术,开展各类介入手术,如血管介入、非血管介入、肿瘤介入等。

三、实习目的1. 了解介入科的基本情况,掌握介入治疗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术;2. 培养临床思维,提高诊疗水平;3. 学习与患者沟通技巧,提高医患关系处理能力;4. 适应临床工作环境,为今后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基础。

四、实习内容及收获1. 介入科基本知识学习在实习期间,我认真学习了介入科的基本知识,包括介入治疗的定义、适应症、禁忌症、术前准备、术后处理等。

通过查阅资料、请教老师,我对介入治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介入手术观摩与操作在实习期间,我观摩了多种介入手术,如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经皮肾穿刺造瘘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等。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参与了部分手术操作,如穿刺术、导丝操作、导管操作等。

3. 临床诊疗能力提高通过实习,我对临床诊疗能力有了显著提高。

在老师指导下,我学会了如何分析病例、制定治疗方案,并参与患者的术前讨论和术后随访。

4. 沟通能力提升在实习期间,我学会了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顾虑,为他们提供心理支持和健康指导。

5. 团队协作能力增强介入科是一个团队协作紧密的科室,实习期间,我学会了与同事相互协作,共同完成手术和诊疗任务。

五、实习总结1. 实习收获通过三个月的实习,我收获颇丰。

不仅掌握了介入治疗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术,还提高了自己的临床诊疗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 实习不足在实习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

介入放射学的教学设计

介入放射学的教学设计

CT影像诊断
阐述CT成像原理、扫描技 术、图像重建与后处理及 其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MRI影像诊断
介绍MRI基本原理、脉冲 序列设计、图像重建及其 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介入操作规范及安全注意事项
介入放射学基本操作规范
涵盖介入放射学常用器械使用、手术 操作规范等方面的内容。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安全防护措施
发展历程
从早期的血管造影术到现代的介 入放射学,经历了不断的技术创 新和拓展应用领域的过程。
临床应用领域及重要性
临床应用领域
涉及心血管、神经、肿瘤、外周血管 等多个领域,如心脏介入、神经介入 、肿瘤介入等。
重要性
介入放射学已成为现代医学不可或缺 的一部分,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 效显著等优点,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 治疗选择。
项等。
考核标准与成绩评定方法
考核标准
制定明确的考核标准,包括操作技能、理论知识、安全意识等方 面。
考核方式
采用模拟操作、案例分析等多种考核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介入 放射学技能。
成绩评定方法
根据考核标准,制定具体的成绩评定方法展与未来趋势探讨
新型介入技术介绍
02
基础知识与技能培养
放射学基本原理和概念
01
02
03
放射学基本概念
包括放射线、放射性、放 射源等基本概念的解释和 定义。
放射学基本原理
涵盖放射性衰变、射线与 物质相互作用等基本原理 的阐述。
放射防护与安全
介绍放射防护的基本原则 、措施以及安全操作规范 。
影像诊断方法与技术
X射线影像诊断
包括X射线的产生、特性、 成像原理及其在医学诊断 中的应用。
介入放射学的教学设计

介入放射学简介

介入放射学简介

介入放射学简介——seldinger技术2009-02-27 07:50分类:字号:小介入放射学(Interventional Radiology)是美国著名放射学家Margulis于1967年首先提出,是7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一门由临床影像医学与临床微创医学相结合的医学边缘学科,它是在临床影像医学(X-ray、CT、MR、B-us等)引导下,通过经皮穿刺途径或人体原有孔道,将特制的导管导丝等细微器械插至病变部位进行诊断性造影和治疗,或采集活体组织标本,进行病理学、细胞学、细菌学及生化检查等。

介入放射学以其微创性、并发症少、疗效好等特点而受到医学界的普遍重视。

The Seldinger technique is a medical procedure to obtain safe access to blood vessels and other hollow organs. It is named after Dr. Sven-Ivar Seldinger (1921-1998), a Swedish radiologist from Mora, Dalarna County, who introduced the procedure in 1953介入发展Development of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介入放射学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控索过程,是人们长期同疾病斗争的经验总结。

其发展简史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早期探索阶段1896年,Hasher、Morton在Roentgen发现X线不久,即开始用石膏作造影剂进行尸体动脉造影。

1910年,Franck和Alwens进行狗、兔的动脉造影试验。

1923年,Berberic使用溴化锶注入人体血管进行造影,同年,Sicard和Forestier用碘罂子油作静脉造影。

1924年,Brook用50%的碘化钠作人体股动脉造影。

介入放射学

介入放射学
精品课件
造影剂的作用
不透X光线,又是液体,当与血液混合后,充 满了血管,就使得整个管腔都弯成不透X线了, 从而在X光下可以看得到了
精品课件
介入产品常用度量单位
French (F) 一般指导管外径
Inches (in) 一般指导丝外径
Gauge (G) 一般指穿刺针外径
mm
PSI ( 千帕 )
指导管承受的注射压力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穿刺针规格
以G (Gauge) 表示 最常用18G: 内径 1.06mm (0.042 in) ,可过 0.038 导丝 也可用20G 内径 0.64mm (0.025 in),可过 0.021导丝 长度多为 7cm
精品课件
导丝
精品课件
导丝的作用
导引钢丝 对导管起到支撑和引导作用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第二节 介入放射学器材
精品课件
第三节 栓塞物质
生物栓塞物质 自体血凝块、冻干硬脑膜 海绵类 明胶海绵 聚乙烯醇 簧圈类 不绣钢圈 微型铂金丝圈 可脱落球囊 组织坏死剂 无水乙醇 鱼肝油酸钠
精品课件
第三节 栓塞物质
粘胶类 氰丙烯酸异丁酯 微粒、微球、微囊类 碘油 中药类 白芨 莪术油 物理因素 电凝等

医学影像技术《1.1介入放射学课程标准》

医学影像技术《1.1介入放射学课程标准》

?介入放射学?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介入放射学是医学影像学中一门新兴的边缘科学,是研究在医学影像诊断设备的引导下,利用穿刺针、导管及其它介入器材,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课程,是高等学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必修课。

其内容包括:经皮穿刺引流术;经导管血管栓塞术;经导管药物灌注术;经皮经腔血管成形术;非血管管腔扩张术及其他疗法等。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具有介入放射学的根本知识和根本技能;能够利用介入放射学的方法诊断和治疗常见的病症,掌握介入放射学常用方法的操作要点、适应症及并发症,了解目前各种不同疾病进行临床综合治疗的方法。

培养学生具有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以及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医德和爱岗敬业、勇于奉献的情操。

为学生学习相关专业知识,提高全面素质,增强适应职业变化能力和继续深造的能力打好根底。

〔二〕课程教学目标课程教学总体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具备医学影像技术专门人才所必需的介入放射学的根本知识和根本技能;掌握介入放射学常用方法的操作要点,初步形成一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打下根底;并注意渗透思想教育,逐步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和职业道德观念。

1知识目标:〔1〕掌握介入放射学的定义;理解介入放射学影像监视设备的类型;掌握介入放射学使用的常用器材;掌握介入放射学方法分类;〔2〕掌握介入放射学常用方法的操作要点、适应症及并发症;〔3〕掌握介入放射学常见并发症的处理;〔4〕理解介入放射学新技术的临床应用。

2能力目标:〔1〕掌握seldinger技术的步骤;〔2〕具备一定的常用栓塞材料和化疗药物的选择和使用能力;〔3〕能掌握造影导管等常用介入器械的使用。

3素质目标:〔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2〕具有继续学习的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自觉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3〕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合作交流意识,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介入医学ppt课件

介入医学ppt课件
1968年Newtont用栓塞血管的方法治疗脊柱血管瘤获得 满意效果。
12
1969年Dotte介r首先入提放出了射血学管内发支架展的简设想史,并在犬实验
研究中证实了血管内支架能够嵌入血管壁,保持血管腔通 畅达两年半之久。由于20世纪70年代PTA的兴起,使内支 架的研究受到冷落。直到14年后,PTA显示缺陷以后,血 管内支架才得到重视和发展。 1974年Grunzing发明了双腔带襄导管用以作腔内血管成术, 较之Dotter的同轴导管更先进。3年后他又用这种导管成 功地为一患者在清醒状态下作了冠状动脉成形术
9
介入放射学发展简史
1930年Bamey Brooka在手术中用肌肉栓塞颈动脉海绵窦瘘成功 1941年,Farinas采用股动脉切开插管作腹主动脉造影 1951年,Peizce通过套管作经皮置管术。同年,Biermam用手术
暴露颈动脉和肱动脉的方法作选择性内脏动脉置管造影术,并 作为化疗药物推注的途径 1953年Seldinger首创了经皮股动脉穿刺、钢丝引导插管的动、 静脉造影法,由于此法操作简便,容易掌遏,对病人损伤小, 不需结扎修补血管,因而很快被广泛应用。他本人也因此获得 诺贝尔奖。
14Biblioteka 1987年以后介,入Sigw放ar射t、R学ou发ssea展u、简Str史ecker和
Robkin等相继报道了一些新的内支架。随着内支 架材料、形态、投递技术的研究,其种类不断增 多,应用范围越来越广。
自膨式支架 药物洗脱支架
15
16
1965年,Sano用导管法成功地栓塞了先天性动-静脉畸 形
11
介入放射学发展简史
1967年,Porstman采用经腹股沟动静脉双途径插入特 制的导管进行栓塞的方法,栓塞未闭的动脉导管,取 得了令人惊叹的成功。同年, Baum与Nusbaum经导管 灌注血管加压素治疗消化道出血取得成功,接着又开 展了血管栓塞术治疗出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术前示支气管动脉增粗、迂曲,出血
术后出血动脉闭塞
肝动脉瘤(伴胆道出血)栓塞
CT示肝左叶动脉瘤
肝动脉瘤胆道出血栓塞(DSA)
动脉瘤
肝动脉瘤胆道出血栓塞
术后载瘤动脉及瘤体闭塞
肾脏出血的栓塞治疗

经皮 肾穿 刺取 石后 持续 血尿, 行右 肾动 脉造 影及 栓塞 止血。
鼻 咽 癌 并 出 血 及 栓 塞 治 疗 后
经皮血管栓塞术—治疗肿瘤



姑息性栓塞治疗 适于不能手术切除的恶性富血管肿瘤,可 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及明显延长患者生存期 ,部分肿瘤行栓塞术后,病情改善,肿块 缩小,再行二期手术切除 相对根治性栓塞治疗 适于少数良性富血管肿瘤如子宫肌瘤、 鼻咽血管纤维瘤和极少数恶性肿瘤如肝癌 恶性肿瘤常用化疗性栓塞
鼻咽 血管 纤维 瘤术 前栓 塞, 2周后 手术, 手术 野清 楚, 出血 量极 小。
经皮血管栓塞术—治疗血管性疾病




动静脉畸形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 AVM) 动静脉瘘(arteriovenous fistula, AVF) 动脉瘤 对全身各系统均有很大的治疗价值,尤其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血管性病变治疗价值更 大 血管瘤如颜面部、四肢、躯干血管瘤等
经皮血管栓塞术—止血



外伤性出血 肝、脾、肾、骨盆、胸腔 医源性出血 外科手术术后出血,术后感染 引起动脉炎或动脉瘤破裂出血,活检术术后 出血等 肿瘤出血 鼻咽部肿瘤、肺癌、妇科肿瘤等 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 产后大出血、瘢痕妊娠、宫外孕及宫外孕破 裂出血等 大咯血
支气管扩张大咯血行支气管动脉栓塞
出血性病变的灌注治疗

适应于下列疾病引起的上、下消化道出血 1.出血性胃炎 2.食管贲门粘膜撕裂伤 3.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 4.胃十二指肠疡出血 5.小肠和结肠大面积出血性炎症 6.憩室出血 7.血管造影检查无明显异常征象的消化道 出血患者
降结肠憩室出血灌注治疗
灌注垂体后叶素前血管造影示出血
灌注垂体后叶素后造影示出血停止
子宫肌瘤介入治疗
子宫肌瘤子宫动脉造影
子 宫 肌 瘤 栓 塞
子宫动脉DSA 示子宫及子宫 肌瘤染色,予 行栓塞治疗
子宫肌瘤栓塞 子 宫 肌 瘤 栓 塞 术 后
子宫肌瘤栓塞前后1月CT比较
术前
术后1月CT
肝血管瘤栓塞治疗
CT 示 右 肝 巨 大 血 管 瘤
肝血管瘤栓塞治疗
栓塞后栓塞剂沉积良好


国外开展主要始于60年代,1953年 Seldinger首创经皮血管穿刺技术 (Seldinger技术),奠定了现代血管造 影的基础、也成为介入治疗学的基础技术 国内开展于80年代初,林贵,陈星荣、 刘子江等
影像设备



X-ray DSA CT MRI USG
介入器材
Seldinger技术(改良)
巨块型肝癌TACE术
两次TACE术后一年 肿瘤显著缩小,瘤 内可见碘油沉积 TACE术前CT
肝癌多枝动脉供血
肝动脉供血 支 气 管 动 脉 供 血
膈动脉供血

肝癌外科手术前可行DSA检查,可帮助发 现CT及MRI检查未发现的其他多部位发 病的小病灶、非典型病灶及转移灶
肺癌灌注化疗

右中央型肺癌,支气管动脉造影。局部灌注化疗三个 月后复查见右肺门肿块明显缩小。


穿刺血管 置入导丝 退出穿刺针 沿导丝置入 导管鞘
介入放射学的特点



以综合影像诊断技术为基础 结合外科手术及内科治疗原理 特有的导管及导丝操作特点 覆盖全身各系统 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临床专业学科
介入放射学临床应用

能干嘛? 从头到脚 从血管到非血管 涉及内、外、妇、儿、五官
stanford A 型
stanford B 型
主 要 适 用 于 B 型 主 动 脉 夹 层
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


适应于肾动脉开口以下的腹主动脉瘤、假 性动脉瘤、夹层动脉瘤 特制支架可用于累及肾动脉病变。
双侧髂总动脉瘤
支架植入术后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再通
介入放射学
龙岗区人民医院介入科 余辉
什么是介入放射学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IR


以影像诊断为基础,在医学影像诊断设备 的引导下,利用穿刺针、导管、导丝及其 他介入器材对疾病进行治疗或采集组织学 、细菌学及生理生化资料进行诊断的学科 。 介入性诊断和介入性治疗。
介入放射学的渊源
非血管系统介入技术



造影术 经皮穿刺活检术 经皮穿刺引流/灭活术 造瘘术 成形术
造影术

鼻泪管造影
经皮穿刺活检


CT、超声等导向下,切割组织或抽吸腔 内液体作细胞学、组织学、生化、免疫组 化检查 穿刺活检前需进行CT平扫+增强检查,以 评估病灶血供,预防出血。
CT肺穿刺活检
CT示右纵隔肿块
介入诊疗分类(按治疗途径)

血管介入放射学 非血管介入放射学
血管介入放射学应用
血管造影 血管内物理、生化资料采集、测
定 血管内治疗技术
血管造影
用于心脏,全身各系统动、静脉及 富血管病变造影
颈内动脉(脑血管)造影
颈内动脉(脑血管)造影
椎动脉造影
显示 左侧 椎动 脉、 基底 动脉 及双 侧大 脑后 动脉

对体内空腔结构建立与体外相通的瘘口, 以便机体暂时得到改道
肾造瘘
用于肾积水
成形术



用球囊导管扩张因外伤、肿瘤、手术疤痕 等原因引起的狭窄通道,使之畅通 在狭窄的腔道放置支架,借助其支撑力使 管道狭窄部扩张通畅 椎体成形术--用球囊、骨水泥等扩充、填 充骨折的椎体,使之复位,恢复椎体正常 形态,减低症状及后遗症。
颈内动脉海绵窦瘘DSA
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经眼静脉引流,眼静脉明显曲张
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栓塞后
左髂内动脉瘤栓塞
DSA示左髂内动脉瘤
左髂内动脉瘤栓塞后
栓塞后瘤体闭塞
手部血管瘤治疗
术前
术后
经皮血管栓塞术—治疗肿瘤

手术前辅助性栓塞 适应于富血管肿瘤如脑膜瘤、鼻咽血管纤 维 瘤、富血管性肾癌、肝癌和盆腔肿瘤等。 有利于减少术中出血及术中转移、有利于 肿块剥离、有利于肿块完整切除
血管内治疗技术


经导管血管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embolization,TAE ) 经导管药物灌注术(Intraarterial infusion,IAI) 经皮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 各种手术常联合使用,如栓塞术+灌注术 灌注术+成形术 经导管内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TACE )
结束,谢谢关注
胆管细胞癌胆道梗阻成形+内外引流术
胆管细胞癌胆道梗阻成形+内外引流
肝脓肿引流术
适应证:细菌性肝脓肿;对药物反应差伴 混合感染的阿米巴肝脓肿;包虫囊肿
胰腺假性囊肿穿刺引流

胰腺假性囊肿首选保守疗法 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囊肿不消退或囊肿过 大采用介入治疗
胰腺假性囊肿
穿刺引流术中、术后
造瘘术
脾栓塞术
栓塞前DSA
栓塞后(栓塞约60%)
经导管药物灌注治疗



出血性病变的灌注治疗(灌注垂体加压素缩 血管止血) 恶性肿瘤的灌注化疗(肺癌、胰腺癌、肠癌 及其他恶性肿瘤靶血管灌注化疗) 动脉血栓灌注溶栓治疗(血栓或栓子引起的 冠状动脉、脑动脉、肺动脉、腹主动脉、肾 动脉、肠系膜动脉及四肢动脉栓塞) 缺血性病变灌注治疗(脑血管痉挛、急必非 闭塞性肠系膜血管出血、肢体缺血性病变, 医源性损伤等引起的血管痉挛)
食 道 术 后 吻 合 口 狭 窄
球囊扩张
扩张后食管吻合口通畅
贲门失弛缓征球囊扩张
扩 张 后 食 道 通 畅
食 道 造 影 示 贲 门 失 弛 缓 症
行球囊扩张
食管癌支架植入术
支架 可附 带放 射粒 子, 从而 可达 到通 畅食 道及 放疗 双重 作用
晚其食道癌狭窄
支架植入后通畅
输卵管再通术
肝血管瘤栓塞治疗后3个月
瘤体显著萎缩变小
胸骨血管瘤栓塞
肱骨骨肉瘤灌注化疗栓塞
经皮血管栓塞术—器官灭活


内科性脾切除 指通过导管行脾动脉分支栓 塞术来消除脾亢进的功能、又维持脾脏的 免疫功能。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脾大 、脾功能亢进,器官移植前后的免疫抑制 者,继发于脾静脉血栓形成和肝硬化的曲 张静脉出血。 甲状腺栓塞术 用于甲腺功能亢进的非手术 治疗
脑血管造影见巨大动静脉畸形
腹腔动脉造影
显示 肝动 脉、 脾动 及胃 十二 指肠 动脉
腹腔动脉造影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
肝动脉造影示肝右叶癌灶
骨盆外伤盆腔出血动脉造影
治 疗 前 造 影
栓 塞 后
下肢动脉造影
胫前动脉闭塞
术后恢复通畅通畅
血管内测压、采样

血管内测压如腔静脉测压等 血管内定位采血,采集特定部位血管内的 血样标本进行分析,主要用于内分泌病变 及有内分泌功功肿瘤如功能性胰岛细胞瘤 、肾上腺肿瘤、嗜铬细胞瘤及垂体微腺瘤 等,如肾上腺静脉采血、岩下窦采血
术前准备




术者作好思想和物品准备、详细了解病情、 设计治疗方案、准备防范措施。 三大常规、出凝血时间、术前四项、肝肾 功能、胸片、心电图 患者详细的知情告知 术前备皮 对尿失禁、或操作时间过长者,留置导尿 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