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

合集下载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对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认知功能影响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对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认知功能影响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对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认知功
能影响
刘锋昌;封红春;姬金花;李璇;李翠;范凯;薄敏智;苑英奎
【期刊名称】《临床内科杂志》
【年(卷),期】2022(39)5
【摘要】双侧颈动脉可提供大脑70%的血液供应,对脑部供血起着重要作用^([1-2])。

一旦发生颈动脉狭窄,后果较为严重。

患者颈动脉狭窄后出现的临床症状与其狭窄程度、斑块的稳定性及脑部的侧支循环建立等具有相关性^([3-4])。

多项临床研究证实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对颈动脉狭窄的治疗安全有效,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治疗颈动脉夹层和颈动脉狭窄等均取得一定疗效^([5-6])。

目前CAS已成为临床治疗颈动脉狭窄及粥样硬化的重要干预手段。

【总页数】3页(P343-345)
【作者】刘锋昌;封红春;姬金花;李璇;李翠;范凯;薄敏智;苑英奎
【作者单位】陕西省西安市北方医院神经内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1.12
【相关文献】
1.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对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生活质量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2.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对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3.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对无症状重度颈动脉狭窄病人认知功能的影响
4.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对无症状重度颈动脉狭
窄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5.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对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现状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现状
造 r 新的机会 。多组 临床试 验证实 , 其对卒 中二级 预防的效果 与经典的颈动脉内膜切除 术相 同 , 且 并
随着保护技术 的应用和防止再狭窄技 术的成熟 , 介入治疗将 在颈 动脉狭窄治疗 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 脑缺血 ; 预防 ; 支架
N SE E S 和 A A A C T、C T C S三 大临 l 验 证 实 , 床试
窄患者进行 了研究 ,A 组 患者大多仅采用 球囊扩 CS 张, %的患者随机在扩张后 安放 了支架 。结果分 2 2
析 显示 ,T 至 少 与C A同样 有效 , 且随 着 支架 技 PA E 而 术 的改进 和保 护 装 置 的应 用 , A 的 疗 效将 进 一 步 CS 提高 :I 致残性 卒 中发生 率 、 亡率 等危 险性 指标 () 死
( aoi n etb a A tr rn hmia An ip s C r t a d V re rl rey T a s d n l go h -
肺功能低下 肾功能不全而不能耐受全身麻醉或 易 引起合并 症或 死亡 而放 弃 手术 治疗 , 手术 本 身有 且 引起心肌梗死、 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的危险 , 全 身麻 醉和插 管的不适 和肺 炎也是潜 在 的并 发症 颈
P A 安全 .0d卒 中死 亡率 分别 为 2 和 5 T更 3 % % 。
颈 动脉 内膜切除 术 ( A) a 可降 低 >7% 的有症状 狭 O 窄 和男性 6 % 的无 症 状 狭 窄患 者 的 卒 中危 险性 , 0 是治 疗颈 动脉 严重 狭 窄 的常 规 方 案 但 C A的 E 疗 效取决 于术者 的技术 , 果 有症 状 和 无 症状 患 者 如 围手术期 死亡 率分别 超过 6 和 3 ,E % % C A的卒 中二 级 预防效 果 即被抵 消。许 多 患 者 由于 伴 有心 脏 病 、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与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狭窄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与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狭窄

论 著
颈动脉 内膜切除术与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狭窄
翟 宝进 ,焦德 让 ,常斌鸽 ,王 毅 ,郭玉绵 ,王 实
( 武警 医 学 院附 属 医院 脑 系科 中心 ,天 津 3 0 6 ) 0 12

要: 【 目的】介绍应用 C A和 C S治疗 颈内动脉 粥样硬化狭 窄的体会 。 【 E A 方法 】收集 3 2例症状性 颈 内动
【 文章编 号】 10 —0 120 )60 3—3 【 0 854 (0 6 0 —5 30 中图分类号 】 R 4 . 【 534 文献标识码 】 A
Ex e inc n t e ma a e n fe ta r n a a o i t e o c e o i t n ss wih CEA p re e o h n g me to x r c a i lc r td a h r s lr tc s e o i t
atr A ee 1 % a d 3 6 ( / 8 n p t ns A tr E f Sw r 4 eC n . % 12 )i ai t . f A, teertsw r 0 a d 2 % ( / ) ep ci l . e eC h s ae ee % n 5 1 4 ,rse t e vy
t n u l l aon a iai sw r r r dd r gflw u .【 eut】C m ie 0dsrk ddahrt i .D p xut u de m nt n e p f me ui l —p R sl o e r s x o ee o n oo s o bnd3 t e n et ae o a s
c od rr s ns i E n A .[ t d】C So C A wr pr re n 2ptn f r g rme— a t t y t os t C AadC S Me os A r E e eom do aets fi o x r ia e e iw h h e f 3 i s u en f

滤器保护下的症状性颈动脉狭窄颈动脉支架成形术24例

滤器保护下的症状性颈动脉狭窄颈动脉支架成形术24例

陕西医学杂志 2008 年 6 月第 37 卷第 6 期 已经发生的该类型弹响, 关节镜下进行纤维组织结节 清理是一较为理想的办法 , 具有操作简单、 创伤小、 感 染机会少以及复发几率低等优点。 5 髌股关节疼痛 术者通常在修整完髌骨周围 骨赘后, 对于髌骨周围的软组织深层进行电凝, 以破坏 支配髌骨感觉神经纤维 , 来减少疼痛的发生 , 假体旋转 力线不良会导致膝关节功能不良 , 这种膝不存在假体 松动、 感染和机械轴线不良 , 但会造成髌股关节痛、 无 力等不适 , 晚期导致手术失败和翻修。 更换髌骨假体的 病例 , 髌股关节疼痛的情况相对减少 , 但是 , 由于髌骨 假体在屈伸膝的过程中难以消除不良的应力影响, 因 此是否更换髌骨尚存在争议。 参考文献
[ 1 ] B erend K R , Lom ba rdi A V , J r M a llory T H. R ap id recove ry p rotocol fo r pe ri2 op era tive ca re of to tal hip and tota l kneea rthrop la sty p at ien ts. Su rg Techno l Int, 2004, 13: 2392 247. [ 2 ] Sk inne r H B , Shin tan i E Y. R e su lts of a m ultimoda l ana lge sic tr ia l invo lving pa tients w ith to ta l h ip or tota l knee ar throp la sty. Am JO rthop, 2004, 33 (2) : 85292. [ 3 ] RAND JA , M or rey B F, B ryan R S: P a te llar tendon rup tu re afte r to ta l knee ar throp la sty. C lin O rthop , 1989, 244: 233 . [ 4] Em e r son RH Jr , Head W C , M a linin TL : R econstruc tion of pa tella r tendon r up tu re af te r tota l knee a rthrop la sty w ith an ex ten so r m echanism 1990, 260: 154 . [ 5 ] David C P, D eberah BS, Ge ra rdA E. Syno ia l entrapm en t: a comp lica tio ofposter io t stabilized TKA. J Bone Jo int Surg (Am ) , 2002, 84: 21742 2178. (收稿: 2007208 2 02) allog raft. C lin O r thop

颈动脉狭窄的支架治疗

颈动脉狭窄的支架治疗

S N hn u H NXna i et ,Te吼 Pol’ H st iohn ,Sadn 500 尸 R h a m gn Cn r h g e e e s o ilfl ceg h nog220 , . .C i p pao a n
i e e i s w r u e t l o c s sd r o re o b l n il e n t t lae .Re ut : tn l e mn a c nc l f trd v e e s o a ae u ig te c u s alo f td a d s n ee s d l c e d lf n h f o na e r s l Se t a n tW t h ia y s p e s e l s c e d n o s n c n o l a o so c r d u h a ee rlh mo r a e e e r l s h m esrk ,e t n al h 4 p t ns u c e e a d n i i a tc mp c t n c u r ,s c c rb a e r g ,c rb a e e i t e e ,i l t e3 a e t. d g f i i i e s h i o i A trte e lc d h t t weew l e p d d ee rl lo o rv ,a d p t n ’smpo l vae .Co cu i n:n f y w r p a e ,te s n r el x a e ,c rb a o d f w i o e n a e t y tmsal it e h e es n b l mp d i s e d n lso I ve e a e t f c c d c mp c t n ,c rt r r tnig h s a s nf a ta v tg v r c sia e h i u a o d el iw o t r p ai e ia y a o l a o s aoi aty s t a i ic d a a e o e l sc tc n q e o c rt l f h e n i i d e e n g in n a l f i —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病人的护理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病人的护理
形术成为治疗颈动脉狭 窄的主要治 疗手段。我院神经 内科从 过高可给予尼莫通微量 泵静脉输入 , 创侧肢 体制动 1 , 测 2h 监 20 06年 3月至 2 0 07年 6月为 4例颈动 脉狭窄病人施行 C S 生命体征 , A, 持续心电监 测及动态血压 2 , 血管痉挛 , 医 4h 防止 按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嘱给予补液 , 利尿 , 抗感染治疗。鼓励患者 多饮水 , 促进造影剂
明显好转。术前均做颈动脉彩超检查及 C 、 R 检查 , TMI 数字减 疗 , 穿刺点易出血或形成 皮下血 肿。拔鞘时 嘱患者放松 , 局部
影血管造影 ( S ) D A 显示颈动脉狭窄 6 % 一 5 0 9 %。
12 手术方法 . 采用局 麻 , 患者 紧张或不配 合者可全麻 。采 按压 2 i, 0rn 按压力度 以既能使穿 刺点不 出血 , 能触到足背 a 又 动脉搏动为宜。 按压后用绷带加压包扎 , 沙袋压迫 6h并嘱患
() 1 血管痉挛 由于手术 中导 管
变性质 、 部位、 围及侧支循环 , 范 根据代偿 情况确定治疗方案 和 2 3 2 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
手术方法 , 在路图的指 引下 , 先将保护装置送到病变远端 , 再将 导丝长时 间在血管 内停 留, 刺激血 管而 导致 血管痉 挛, 表现 为 支架输送到位 , 支架 的自膨性 , 依靠 使支架缓慢展开 , 必要 时使 嗜睡、 烦躁、 多语 、 偏瘫 , 痉挛越强 , 临床症 状越 明显…。我们应 用球囊扩张 , 再造影复查置入支架后 的血管狭 窄段 和远 段的血 密切观察患者疼痛程度 , 意识状态 , 肢体活动情况 , 保证尼莫 通 流情况 , 术毕 , 留动脉鞘。 保
巴胺 4 静滴 , 0mg 阿托 品 0 5m . g静脉推 注补液治 疗后恢 复正

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狭窄48例临床观察

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狭窄48例临床观察

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狭窄48例临床观察(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摘要】目的探讨支架成形术在治疗颈动脉狭窄中的价值及并发症的防治。

方法对48例颈动脉狭窄患者50侧颈动脉狭窄进行支架成形治疗。

对比患者手术前后临床症状的改变及脑血流值的变化。

结果48例患者中50支颈动脉接受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狭窄均成功解除,技术成功率100%,48例患者术后脑血流值均有明显改善,其中39例(81.2%)临床症状症状消失或好转,术中栓子脱落1例,治疗后恢复。

术后30 d随访42例,再狭窄2例,死亡2例。

结论支架成形术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障碍,改善临床症状,是治疗颈动脉狭窄安全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颈动脉狭窄是较常见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严重威胁人们生命和生活质量,介入治疗有着药物或其他治疗不可替代的优势。

近年来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狭窄以其微创、安全、手术简单、恢复快、适应证宽等特点,得到较快发展。

我科从200809~200910应用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狭窄48例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809~200910我科治疗颈动脉狭窄患者48例。

男29例,女19例,年龄36~87岁,中位年龄74岁。

全部患者中频繁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41例(85.4%),既往有脑梗死者21例(43.8%),其中4例遗留轻度肢体活动障碍。

入院后均以全脑血管造影DSA检查证实颈动脉狭窄,并在术前及术后1周行XeCT检查。

对48例颈动脉狭窄患者50支颈动脉狭窄进行支架成形治疗。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在DSA机监视下进行腔内介入治疗操作。

操作要点如下:(1)穿刺置入血管鞘:经股动脉穿刺,引入8F或9F血管鞘。

(2)血管造影:引入血管鞘后即通过血管鞘或经鞘引入的导管造影,再次确定狭窄部位,观察病变范围、程度。

(3)球囊扩张:在路图引导下,通过闭塞段血管,将脑保护装置通过狭窄段,置于狭窄段远端4 cm左右并释放;根据血管粗细选择适当球囊进行扩张,最后撤出球囊,行支架释放,造影证实支架形态位置正确,血流通畅后撤出脑保护装置,再次行支架段和脑血管造影,了解支架效果[1]。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疗效观察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疗效观察

颈 动脉 支 架成 形 术 治 疗 症 状 性 颈 动 脉 狭 窄 的疗效 观 察
赵伟 丽 , 百会 , 单 崔其 福 ( 赤峰 学 院附属 医院 , 内蒙古 赤峰 0 4 0 ) 2 0 0
[ 要 ] 目的 观 察 颈 动 脉 支架 成 形 术 治 疗 症 状 性 高危 颈 动 脉 狭 窄 的 短 期 疗 效 和 安 全 摘 性 。方 法 采 用 颈 动 脉 支 架 成 形 术 治 疗 2 5例 症 状 性 颈 内 动 脉 狭 窄 患 者 ( 窄 率 >7 % , 狭 O N C T 法 ) 于 围 手术 期 进 行 抗 血 小板 聚 集 治 疗 , 床 随 访 2 1 AS E , 临 ~ 2个 月 。 结 果 2 5例 患 者
Ab ta t src :0be t eI Oo sret es otem u aieefc n aeyo aoi n ipat n tn igo y — jci ti t b ev h h rtr cr t feta dsft fcr t a go lsya dse t nsmp v s v d n tmai aoi reyse oi wihh i o tccr t atr tn s t ihrs d s g k.Meh d 5cs fp t nswihsmpo t aoi reyse oi se o i to s2 ae o ai t t y tmai c t atr tn s(tn s s e cr d s s rt >7 ae 0% ,NAS T to CE meh d)weete tdwi aoi n ipa t n tnig,a dgv n a t og ln uigp rp r — r rae t c rt a go lsya dse t h d n n ie n i a ua t r eo ea c d 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
目的观察使用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对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35例,对其实施CAS治疗,对比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流动力学情况及临床效果。

结果治疗后血流动力学各指标均明显改善,颈动脉狭窄程度显著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实施CAS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能够减少颈动脉狭窄,使主要责任血管血流速增強,具有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

标签:颈动脉支架成形术;症状性颈动脉狭窄;临床疗效
脑血管病变造成脑部组织缺血性卒中是临床致死率最高的几种脑部疾病之一,也是脑部疾病致残主要原因之一,而引起缺血性脑卒中最为重要的原因之一是粥样硬化所导致的颈动脉狭窄。

以往临床常应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进行治疗,但其手术并发症且病死率较高[1]。

近年来临床开展使用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尝试治疗颈动脉狭窄,本文作者亦对我院颈动脉狭窄患者开展CAS治疗,取得较理想临床疗效,现将所观察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8年4月~2013年5月收治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35例,男19例、女16例,年龄43~68岁。

所有病例均有较明显脑缺血临床症状,出现一侧肢体的无力感或黑矇,影像学检查表明颈动脉狭窄已超过50%,均已确诊为颈动脉狭窄。

所有患者均已清除本次实验内容,自愿参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要求。

1.2方法术前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药物治疗;局麻消毒后在右侧股动脉处穿刺,置入动脉鞘全身肝素化,将引导导管在导丝的导引下送入病灶处近心端,而后使用扩张球囊对颈动脉狭窄处进行预扩张,并将支架送入准确放置在预定位置,释放支架并对狭窄病灶处情况进行观察,如有必要再次使用球囊予以扩张,反复观察治疗后病灶扩张情况以及各附近动脉血流及组织供血情况,达到目的后完成手术,并继续服用相关药物,注射低分子肝素。

1.3观察指标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各指标情况(大脑中动脉MCA、前动脉ACA、后动脉PCA的平均血流速度Vm)及颈动脉狭窄程度的改变,并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

1.4数据处理对患者数据应用SPSS软件17.0版实施统计学检验。

可信区间95%,检验水准为0.05,P﹤0.05表明样本数据差异明显且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后血流动力学各指标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颈动脉狭窄程度显著降低,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CAS是近年来临床新开发研究的颈动脉狭窄临床治疗方法,通过血管成形术演变而来,经过不断的对血管成形术进行完善、改良,而逐渐形成成熟的CAS 治疗术式[2]。

相比以往临床上常使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具有较突出的临床优势,CAS的手术风险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相比CEA明显降低,改善了CEA高病死率等应用缺陷,且其遵循微创原则,血流受阻时间缩短,对颅神经不产生损伤,尤其适用于高位颈动脉狭窄或颅内狭窄等情况[3]。

患者在CAS术中及术后仍会出现部分并发症,如术中心律失常、血压降低、急性脑出血、血管痉挛以及术后穿刺处血肿、颅内出血、颈动脉再次狭窄等,因此临床上需要根据该术式的适应症严格判断选取适宜患者实施治疗,并对患者治疗期间及治疗后情况进行密切的跟踪观察,出现并发症或不良反应需及时予以处理。

本实验中亦有4例患者发生不良脑血管事件,经处理后均有明显恢复,经6个月~1年随访无1例患者死亡。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血流动力学各指标均明显改善,颈动脉狭窄程度显著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由此可见,实施CAS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能够减少颈动脉狭窄,使主要责任血管血流速增强,具有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阚雪锋,熊斌,郑传胜,等.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临床分析[J].放射学实践,2012,27(8):906-909.
[2]李生,李宝民,周定标,等.对侧颈动脉闭塞患者颈动脉成形支架置入术的临床分析[J].中华外科杂志,2011,49(4):303-306.
[3]张朝贵.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老年症状性颈动脉狭窄23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2):334-33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