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部编版七下语文配套练习册答案

合集下载

七年级语文下册配套练习册综合性学习答案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配套练习册综合性学习答案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配套练习册综合性学习答案及答案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任务。

(1)2019年是我国70华诞,全国各地纷纷开展庆祝活动,寄托对祖国的祝福。

下面两项是从庆祝华诞的一副对联中抽取出来的,请你把它们放回原处。

A.苦尽甘来B.薪传火递上联:七十载峥嵘岁月,________(填写字母),成就中华盛世,四方人民喜迎神州华诞;下联:五千年灿烂文明,________(填写字母),泽被寰宇新潮,九州儿女共庆华夏春秋。

(2)赵明的父亲即将六十大寿,他给好朋友王长风发了一份请柬,邀请他来参加寿宴。

请柬中有一处敬谦辞使用错误,请你找出并改正。

________【答案】(1)A;B(2)错误:令尊改成:家父(家严、家君)【解析】【分析】(1)结合“岁月”分析,不能传承。

故“苦尽甘来”合适,“薪传火递”不合适。

“灿烂文明”可以传承,接“薪传火递”合适。

(2)结合题干要求“有一处敬谦辞使用错误”分析,重点在请柬中分析“敬谦辞”即可。

自己的父亲应该称家父、家严,家君等。

“令尊”是指对方的父亲。

是一种敬辞。

故应该把“令尊”改为“家父(君、严)”。

故答案为:⑴A;B⑵错误:令尊改成:家父(家严、家君)【点评】⑴本题考查对联的拟写,注意结合语境,选出符合语境的对联内容。

⑵本题考查语言的准确运用,注意谦辞敬辞的把握。

2.综合性学习“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七年级(1)班开展了“孝敬亲老,从我做起”的主题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1)你认为可以通过哪些活动方式来达到活动目的?请写出两个。

活动项目一:________;活动项目二:________(2)请你扣住主题,为此次活动写一则宣传标语。

________(3)在母亲节来临之际,请你给母亲发一则微信,表达对母亲的感恩之情。

(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答案】(1)讲有关“孝敬亲老”的感人故事;办有关“孝敬亲老”为内容的手抄报;开展“孝敬亲老”为主题的征文比赛等;开展“孝敬亲老”的演讲比赛等;(2)如:“孝敬亲老,弘扬美德”、“饮水要思源,为人不忘亲”、“人生首要,莫过于孝”等,能体现活动主题和具有宣传号召作用。

2019七年级下册练习册语文答案参考

2019七年级下册练习册语文答案参考

2019七年级下册练习册语文答案参考P17 父亲送我一幅画13、(1)rú (2)luán (3)jiù (4)gū14、离别之苦。

15、人生的驿站。

第一个站台是指人生的起点,第二个是指人生的不同阶段的目标,或目的地!16、不矛盾,父亲的话是从把握命运,做生活的强者来说的;而后边却是从亲情的角度说的。

17、靠自己的拼搏去掌握自己的命运。

18、是相关离别的语句即可。

例: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P7 母亲的诗10.母亲鼓励“我”克服困难去上学;母亲鼓励“我”准确对待人生的挫折,努力去创造成功。

11.第一件事:母亲教育“我”用欣赏眼光的去看待困难。

第二件事:母亲教育“我”准确对待眼前的困难,把困难看成机遇。

12.母亲随口说出的话语言朴实,却给我极大的教育和鼓励,因而在我看来,母亲的话就像诗一般优美,表现了我对母亲的敬爱和感激之情。

13.(1).采用倒叙的方式,既揭示了我在母亲的教育下成才的的主题,又引人入胜。

文章主体部分采用大致相同的结构方式,这种循环往复的方式,突出了母亲对我的印象,产生了诗一般的意境。

(2).从小事写出母亲的大爱,将平凡化为奇妙,从小学时期到步入社会,母亲给了“我”无数的人生启迪。

14.略15.例:读书把知识的门推开了,知识把真理的门推开了,真理把道德的门推开了,道德把生活的门推开了。

温和的春天把炎热夏天的门推开了,炎热的夏天把清爽宜人秋天的门推开了,清爽宜人的秋天把寒冷刺骨冬天的门推开了,寒冷刺骨的冬天把来年好收成的门推开了。

星辰把黑夜的门推开了,勤劳把富裕的门推开了,真诚把爱的门推开了,爱把生活的门推开了。

P12 上帝没有看轻卑微15.1~4是一层,5~6是一层。

前一段是叙事,后一段是议论。

16.更能体现出两位名人的卑微,有利于中心的表达。

17.具体指向布拉格,梵高和安徒生一类的出身卑微但有着很大成就的人。

18.不应该因自己地位的低下而放弃儿时的梦想,更不应该因为被人歧视而消沉,为不被人赏识而苦恼。

初一下册语文配套练习册参考答案人教版(2019)

初一下册语文配套练习册参考答案人教版(2019)

初一下册语文配套练习册参考答案人教版(2019)第一单元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积累与使用:1.qí yōng liǎn tìtǎng 鉴博觅叵 2.(1)C (2)A (3) B (4)C 3.(1)鉴定和欣赏;少有人来(2)指学识深而且广;书念得很多的老学者(3)形容人声喧闹 4.(1)一个“可”字表达了儿童对下雪天的喜爱之情。

(2)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对离开百草园时的无奈和恋恋不舍之情。

5.《朝花夕拾》周树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理解与鉴赏:1.起引起下文的作用。

2.B 3.作者调动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器官,动静结合,融情于景、事,写出了对百草园美景无比喜爱的感情。

4.排比: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

比喻:如果不怕刺,还能够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

拟人: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拓展与提升:1.一位女教师救助一个因“一念之差”而偷书的小女孩,改变了小女孩的一生2.善良、高尚、有爱心、责任心和善解人意3.第一次笑是对小女孩的安慰,是为了减轻小女孩的恐惧和愧疚。

第二次笑是为自己的行为改变了小女孩的一生而感到高兴和欣慰4.示例:您还记得十几年前,在书店里被您认作女儿而领出来的那位偷书的小女孩吗? 5.赞同式反对均可,但要言之成理。

2 爸爸的花落了积累与使用:1.zhǔ xiū zān dǎn 惧骊默栅 2.(1)禁(襟)(2)至(致)(3)聊(撩)(4)针(征) 3. (1)形容困苦或受窘的样子(2)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3)稀疏不集中(4)知己的朋友 4.(1)将“广大”调到“官兵”前(2)将“随声附和”改为“异口同声”理解与鉴赏:1.因为老师的话使我想起了在家里发生的那一幕,触发了我内心的伤感。

2.爸爸表面虽然严厉,可内心却充满对我的无限关爱。

爸爸对我要求很严格,是希望我从小养成爱读书的良好习惯。

3.不行。

因为我当时在静默地读书,内心是逐渐安定下来的,所以用“安静”比“平静”更合乎当时的情境。

新部编七年级 语文下册配套练习册综合性学习答案及答案

新部编七年级 语文下册配套练习册综合性学习答案及答案

新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配套练习册综合性学习答案及答案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2019年4月15日,(甲)(A.有目共睹B.家喻户晓)的巴黎圣母院发生大火,大火迅速将圣母院塔楼的尖顶(乙)(A.吞噬B.吞食)。

巴黎圣母院久负盛名的玫瑰花窗,在此次大火中也遭受损坏。

花窗是哥特式大教堂中特有的圆形玻璃窗,内呈放射状,镶嵌①(A.qiàn B.qiànɡ)着美丽的彩绘玻璃,设计高度繁复像多瓣的玫瑰花。

当阳光照射到玫瑰窗,教堂内呈现出五彩斑lán②(A.澜 B.斓)的效果。

如今,大火造成塔尖坍塌、窗花焚毁,这些损失让人无比心痛!让我们为巴黎圣母院祈祷,愿她浴火重生,重新迸射出绚丽的光彩!(1)为①处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根据②处拼音选择正确的汉字。

(只填序号)①________;②________(2)从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

(只填序号)甲________;乙________(3)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原句:重新迸射出绚丽的光彩!【答案】(1)A;B(2)B;A(3)重新焕发出绚丽的光彩!(“迸射”改成“焕发”或“散发”或“闪耀”)【解析】【分析】(1)对于字音题型,平时要注意积累,读准字音,标准调号。

拿不准的字要查字典。

如“镶嵌”:以物嵌入,作为装饰。

读“xiāng qiàn”,注意据义定音。

字形题中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

辨析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

如“澜”与“斓”都是左右结构的字,造字法为形声字,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辨别字形。

(2)有目共睹:大家的眼睛都能看得见。

形容极其明显。

家喻户晓:家家户户都知道。

形容人所共知。

“巴黎圣母院”闻名世界,所以选用“家喻户晓”。

吞噬:吞吃,吞咽;整个地吞下去,快速地吞并,兼并。

吞食:吞吃。

这里形容大火迅速将圣母院塔楼的尖顶烧毁,所以适宜选择“吞噬”。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配套练习册阅读理解答案含答案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配套练习册阅读理解答案含答案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配套练习册阅读理解答案含答案一、七年级语文下册现代文阅读理解训练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氤氲豆角香王一如①一直以为,外婆这辈子过得太苦,几乎不曾享受过什么好的东西。

②以前,每当我独坐在外婆家的院子里,想到这一点时,抬头总会看见外婆忙碌的身影。

她小心地穿梭在一人多高的豆角藤蔓里,佝着背,弄着什么,像是在对土地虔诚地祷告。

在外婆身上,我看到了一个农人最原始的模样:辛勤、质朴、坚韧,与土地融为了一体。

我也看到了土地最温顺的一面:【A】裸露在外的黝黑皮囊,似隐隐泛着油光,亲昵地吻着外婆微微陷进泥土里的布鞋,像个讨喜的孩子。

③农作物、土地和老屋,几乎构成了外婆生活的全部。

这便更加印证了我对外婆的看法——除了这些土到根里的东西,外婆确实是再无其他了。

只是当我看到外婆仰起头露出的比太阳还灿烂的笑脸时,又不由得怀疑起来——外婆好像已经拥有了全世界最宝贵的东西。

④在那个重男轻女的年代,外婆对书籍的渴望,一早就被时代和艰难的生活变作泡影。

外婆早早地学会下所做饭、挑水洗衣、操持家务,大一些又承担起照顾弟弟妹的责任,后来便随父母在外打工赚钱,最后嫁人、生子……同那个时代的很多人一样,外婆一出生,命运便被长辈固定在了一条路上,除此之外,无路可走。

⑤那时,外婆嫁给了全村最穷的一户人家,过着紧巴巴的日子。

待有些余钱,外婆便在屋后开垦了一片地,买了些豆角种子,清明前后种下去。

豆角好活,产量又高。

几场春雨之后,那些沉睡的豆角种子在潮湿的泥土中被暖阳一晒,便探出了嫩芽。

正是这些生命力顽强的豆角,这些油油的绿意,给外婆带来了无尽的勇气和希望,似将地的生活都点亮了。

即使在更艰苦的岁月里,有了豆角的陪伴,外婆也不曾退缩。

⑥外婆感慨豆角生命力顽强,我看外婆又何尝不是呢?当外婆笑着跟我讲这些故事时,我忽地从中悟到这样两个词:坚强不屈,苦中作乐。

这是一种尽管“天欲雪”,也能笑问“能饮一杯无”的心境。

⑦外婆种豆角的习惯,保持至今。

七年级下册语文配套练习册答案2019

七年级下册语文配套练习册答案2019

七年级下册语文配套练习册答案2019第一单元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这道题目的设计目的是要求同学们能够读懂课文,学会从整体上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同时也要初步了解阅读文章的一些技巧和步骤。

)1."从......到......"表示这篇文章大致包括两部分,同时也告诉我们文章前后两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主要是写"我"在百草园的经历;第二部分写"我"在三味书屋里学习的情景。

2.(本题是要让大家知道,我们平常说话也好,写文章也好,在讲完一个内容转入另外一个内容的时候,不能过于突然,中间有过渡的成分,这样文章才显得自然。

其实,老师们上课的时候,同样很讲究过渡。

同学们注意留心一下,这样有利于大家掌握好听课的节奏。

)从开头"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到中间"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是写百草园的部分;从"出门向东"到文章结尾"这东西早巳没有了吧"是写三味书屋的部分;中间"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是两部分之间的过渡段。

3.(本题主要是协助同学们从整体与部分的结合上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

因为课文内容复杂,大家可能难以理解得很深刻。

不过,只要有所理解,只要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言之有物,言之成理,也就有了进步。

)这三种说法都有一定道理,学生无论赞成哪种说法,老师都会给予适当肯定。

第一种说法,从文章的整体上看,写百草园的部分充分写出了童年时代的自由与无拘无束。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百草园的动植物是那么地吸引童年时代的"我"!此外,在百草园里,还有很多乐趣:首先是神秘的传说,其次是激动人心的捕鸟的游戏和趣味相投的小伙伴闰土......所以说,百草园带给"我"的是自由与快乐,百草园里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2019)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配套练习册答案参考

(2019)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配套练习册答案参考

(2019)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配套练习册答案参考《母亲的诗》1、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文中母亲的两件事答:母亲鼓励“我”克服困难去上学;母亲鼓励“我”准确对待人生的挫折,努力去创造成功。

“我”害怕寒冷,听到妈妈说关于门的故事而变得不畏惧风雪;是说“我”因找不到工作挫折心情低落,听见母亲说关于门的故事,又重新竖起了信心。

2、母亲所做的两件事,分别对“我”有何影响答:第一件事:母亲教育我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困难。

第二件事:母亲教育我准确对待眼前的困难,把困难看成机遇。

母亲为“我”的勇敢奠下基础。

母亲给了“我”生活中的坚定的信念。

3、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用简要的语言加以概括。

(写出四处)答:母亲是一个:淳朴的,体贴的,关键时刻给我以力量的,教子有方的农村妇女形象、4、“母亲不是诗人,母亲不会写诗”,但母亲随口说的话,为什么竟被“我”称为诗?答:母亲随口说去的话语言朴实,却给了我极大的教育和鼓励,因而在我看来母亲的话与诗一般优美。

表达了我对母亲的敬爱和感激之情。

因为母亲这段话充满了感情与爱,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与信心。

所以被“我”称为诗。

5、本文在结构上颇具特色,请至少指出两点,并试作分析答:采用倒叙的方式既揭示了我在母亲的教育下成才的主题,又引人入胜。

文章主题部分采用了大致相同的结构方式,这种循环往复的方式,突出了母亲对我的影响形成了如诗一般的意境。

从小事情写出母亲的大爱,将平凡化为奇妙。

从小学时期到步入社会,母亲给了“我”无数的人生启迪。

6、仿照:“花朵把春天的门推开了/绿阴把夏天的门推开了/果实把秋天的门推开了/风雪把冬天的门推开了”这个句式,写一组句子、答:星辰把黑夜的门推开了,勤劳把富裕的门推开了,真诚把爱的门推开了,爱把生活的门推开了书本将知识的门推开了/知识将真理的门推开了/真理将道德的门推开了/道德将生活的门推开了温和的春天把炎热夏天的门推开了,炎热夏天把清爽宜人的秋天的门推开了,清爽宜人的清秋把寒冷刺骨的冬天的门推开了,寒冷冬天把来年的好收成的门推开了《上帝没有看轻卑微》问题:1、这篇文章可分为两层,用“/”在文中分层,并说出理由。

七年级 语文下册配套练习册综合性学习答案含答案

七年级 语文下册配套练习册综合性学习答案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配套练习册综合性学习答案含答案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九华山,山山相连,连绵起伏,山腰那曲折险峻的实木栈道,如缕缕飘带缠绕在青山绿水间,成为一道旖旎的风景;幽深的峡谷中氤氲的山气,如神奇的轻纱帷幔,绘成了一幅山水画卷。

粗犷的山峦,敦实的栈道,别样的情趣,人在景中走,景随人流动。

及至山diān,俯瞰栈道蜿蜒曲折,远眺山气撩绕缥缈,心中荡漾着回归的欢乐。

真可谓人在天庭走,胸生万里云。

(1)给划线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敦________实②山diān________③俯瞰________(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粗犷的山峦”中,“犷”的意思是________(4)把文中画线句子改为反问句,不得改变原意:________。

【答案】(1)dūn;巅;kàn(2)“撩绕”;“缭绕”(3)粗野(4)心中怎能不荡漾着回归的欢乐?【解析】【分析】(1) 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以及多音字的辨别能力。

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和多音字。

注意“俯瞰”的读音。

(2)撩绕——缭绕。

“缭绕”意思是一圈圈向上飘起。

(3)“粗犷”的意思是豪放,豪壮;“犷”的意思是粗野。

(4)本题考查改写句子。

“心中荡漾着回归的欢乐”改成反问句:心中怎能不荡漾着回归的欢乐?故答案为:⑴dūn;巅;kàn⑵“撩绕”;“缭绕⑶粗野⑷心中怎能不荡漾着回归的欢乐?【点评】⑴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拼读能力和汉字的识记书写能力。

这类题除平时的积累外,需注意容易混淆的形似字和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形近字和易错字的写法。

⑵此题考查学生修改错别字的能力。

错别字主要是因音同或形似而错,掌握这个易错点,阅读短文,根据语镜、词义判断一些易错的汉字,仔细辨析即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