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测量技术总结
地质测量个人工作总结7篇

地质测量个人工作总结7篇第1篇示例:在地质测量工作中,我始终严格遵守规范操作流程,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赢得了领导和同事的认可。
每次任务前,我都会认真查阅相关资料,明确任务要求和工作目标。
在实地测量中,我会细心地设置测量点、采集数据,并在工作完成后及时整理资料并汇总成报告。
在野外工作中,遇到问题时我也会积极主动地与同事商讨解决方案,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地质测量中,技术水平和专业知识的掌握至关重要。
我在高校学习期间认真学习地质学、地质测量等相关专业知识,并通过实践课程加强了测量技能的训练。
在工作中,我还不断学习新的测量技术和工具的使用方法,提高自己的测量水平。
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我能够熟练掌握各种测量设备的使用方法,并能够准确地进行各类地质测量工作。
在地质测量工作中,团队合作也是至关重要的。
我深知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与团队成员密切合作,才能更好地完成任务。
在团队中,我能够尊重他人意见,有效沟通,协调合作,共同攻克难题,保证测量工作的高效完成。
在团队合作中,我也能够积极分享自己的经验和知识,相互学习、相互帮助,不断提升整个团队的测量水平。
在工作总结中,我还要强调对风险的识别和防范。
在地质测量工作中,可能会遇到一些不可预料的情况,可能会面临各种风险和挑战。
我会在工作前认真评估可能存在的风险,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确保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工作中,我还会保持警惕,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保障工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地质测量工作是一项需要细心、严谨、专业、协作的工作,我在工作中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测量水平,积极与团队合作,保障测量工作的高效完成。
我相信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会不断提升自己,为地质测量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感谢领导和团队的支持和信任,让我得以在这个领域做出更多的贡献。
【以上仅为个人工作总结,如有不妥之处,还请指正。
谢谢!】。
第2篇示例:地质测量是地球科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分支,通过对地质构造、地质体性质和地下资源等方面的观测和研究,可以为地质工程、资源勘查和地质灾害预测等领域提供重要参考和数据支持。
地形测量实习心得体会

地形测量实习心得体会
在地形测量实习中,我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体会。
首先,我学会了如何正确使用地形测量仪器和设备。
在实习过程中,我熟悉了测量仪
器的基本操作,如地面控制点的设置和测量、地面测量的技巧等。
我学会了如何正确
使用各种测量仪器,如全站仪、测距仪、水准仪等。
其次,我深刻体会到了地形测量的重要性。
地形测量是绘制地图和制定地质规划的基础,对于土地利用和城市规划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实际操作,我深刻认识到了地形
测量对于城市建设和规划的重要性,并且对于自然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也起到了关键
的作用。
另外,我还学会了如何进行地形测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地形测量数据处理是地形测
量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对测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可以得到更加准确和可靠的结果。
我学会了如何使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和地形测量数据处理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最后,我深刻认识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在地形测量实习中,我与同学们共同工作,相互协作,解决问题。
通过与他人的合作,我学会了如何与他人有效沟通和合作,从
而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
通过地形测量实习,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培养了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这对于我的专业发展和个人成长都非常有益。
我将继续努力学习和提高,为地形
测量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地形测量实训心得

地形测量实训心得地形测量实训心得一:一、实习目的本次地形测量实习的目的是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将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培养动手能力,熟练掌握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决实际问题最有效的方法,以及更好地掌握所有学习过的理论知识。
二、实习任务⒈以5秒网中各点为已知点布设单一导线(附合导线或闭合导线)。
要求导线边为6到8条,边长为100米到150米左右,具体操作过程如下:一是野外选点、埋设标志(木桩及铁钉),画观测略图;二是利用经纬仪进行测角,致意左右角,要求测水平角及垂直角,记录要清楚,特别是觇标的高度及仪器的高度要即使量取、三是室内进行解算,求出各导线点的平面坐标及高程(三角高程)。
⒉以四等水准要求测设水准网,高程系统采用1956不黄海高程系统。
水准点起算为丹东市规划设计院三等水准网点,校墙角III-3(高程为13.430米)⒊利用已布设的导线点进行图根二次加密:布设单三角形交会、侧方交会、前方交会、后方交会,各作出一个点并进行解算。
⒋测绘山地地形图,比例尺的1:500(根据实习任务完成情况定)三、仪器设备⒈水准测量:DS3水准仪、水准尺、尺垫。
⒉经纬仪导线观测:DJ6光学经纬仪、全站仪、花标、钢卷尺。
四、测区概况本次实习区域为校外实习基地,其地势较为平坦,其中部分地区为耕地、厂矿、居民区、坟地。
植被种类较少,无大型野生动物。
山路略为崎岖,给我们的测量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五、技术要求⒈水准测量:⑴方法采用S3水准仪、中丝法、配合木质双面水准标尺、观测顺序是后-后-前-前或黑-红-黑-红,要求尺子三丝能读数。
⑵每测段进行往返测。
往返测限差:仪器检校i角20″;前后最大视距100米,视距差≤3米,每站视距累积差≤10米;同一尺子黑红面读数之差3㎜,黑红面高差之差5㎜;检测间歇点高差之差5㎜;测段往返测高差不符值限差±20㎜ ;环线闭合差限差㎜(公式中K为路线或环线的长度以公里计算)。
⑶注意事项:①各测段采用测站数必须是偶数站,观测时打伞,记录时须将观测者、记录者、测站的起点及终点、日期书写清楚。
大学生地形测量实训心得总结范文五篇

大学生地形测量实训心得总结范文五篇由新疆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统一部署安排,邓文彬、高长年为指导老师的,为期两周的地形控制测量实习已经结束了,我们测绘工程的专业班学生从这次实习中学习到了很多东西,也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测绘人员的艰辛。
学年前阶段是以理论学习为主,对测绘专业的了解不是很全面。
我们在整个实习期间都保持着严肃认真的态度,因为我们知道测量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地形测量实习对培养学生思维和动手能力、掌握具体工作程序和内容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也对今后走向工作岗位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目的与要求本次实习目的与要求就是熟练掌握常用测量仪器(水准仪、经纬仪、)的使用,掌握导线控制网的布设和三(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和计算方法。
分发仪器后,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习。
先进行水准测量。
在校内选择地籍井盖内的水准点作为起始点(已知其高程),再校外围绕学校布设一条闭合水准路线。
水准点选在道路路边(不得将点选在道路中间,以免发生交通事故),点位确定后做好标记并编号。
四等水准测量采用中丝读数法,每站观测顺序为:后-前-前-后,并且观测的测站数为偶数。
二、水准仪的使用1:安置仪器2:粗略整平3:瞄准水准尺4:精确整平5:读数在平时的日常学习中我已经对DS3水准仪的使用有过实际操作,这次所使用的水准仪是自动安平水准仪,又比之前所试用的较之先进,每次读数都省去了精平的操作,使我们的每次观测都能顺利的快速完成,大大的提高了我们的测量速度。
这次实习我们首先做的是从水准点出发再回到已知水准点的水准路线,在这第一次的校外实习中我们就遇到了许多问题。
比如:出了学校我们主要在人行道上进行设站,过往的行人直接影响了我们测量的正常进行;现在正值夏天,炎热的天气、刺眼的阳光,不但影响着仪器的读数还考验着我们同学门的耐力。
但在进行测量的过程中我们保持平静的心态来寻找合适的机会,用坚强的意志接受阳光的考验。
在检验所测数据的时候,做到发现错误立即解决对读数结果超限的时候立即返工,同时还发现测量工作一般都在规定的记录表格上如实地反映出测、算过程和结果,表格中有计算校核,∑a一∑b=∑h,这只说明计算无误,但不能反映测量成果的优劣。
地质测量个人工作总结8篇

地质测量个人工作总结8篇第1篇示例:地质测量个人工作总结在地质测量工作中,我始终秉承着勤奋认真、积极进取的工作态度,尽心尽力完成每一项工作任务。
在野外地质勘测中,我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严格执行测量标准,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我也注重与同事之间的合作,密切配合,共同完成测量任务,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工作过程中,我深刻了解到了技术和知识的重要性。
我主动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和专业素养。
通过参加各种培训和学习交流,我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了自己的技术水平,增强了自己的应变能力,更好地适应了工作的需要。
在工作中,我也注重与客户的沟通和协调。
在工作中,我时刻关注客户的需求,竭诚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
与此我也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积累教训,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和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为客户提供更加满意的服务。
这一年的地质测量工作让我受益匪浅,不仅锻炼了我吃苦耐劳的精神,也增强了我的团队合作意识。
我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不断的学习,我一定能在地质测量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就,为地质测量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展望未来,我将继续保持对地质测量工作的热情和执着,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努力为公司的发展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我也希望能够与更多的同行进行交流和合作,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为地质测量事业的发展努力奋斗。
相信在公司的关心支持和团队的协作努力下,我一定能在地质测量工作中取得更加辉煌的业绩,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2篇示例:地质测量个人工作总结一、工作背景本人自从大学毕业以来,一直从事地质测量工作。
在这段时间里,我深刻感受到了地质测量工作的重要性和挑战性。
通过实际的工作经验,我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和能力,在专业知识上也有了较大的进步。
以下是我在地质测量工作中的个人总结。
三、工作中的困难与挑战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也遇到了不少困难和挑战。
首先是工作环境的恶劣。
地质勘探和灾害监测往往需要在野外恶劣的环境中进行,工作条件艰苦。
测量工作总结范文5篇

测量工作总结范文5篇第1篇示例:测量工作总结范文一、前言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团队在测量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了一些挑战和问题。
为了更好地总结经验,发现不足,改进工作,特进行测量工作的总结。
二、工作成果1. 完成了XX区域的地形测量工作。
经过团队的努力,我们按照计划完成了XX区域的地形测量工作,并且准确地获得了地势高程、地貌特征等数据。
这些数据为相关规划和工程建设提供了重要基础。
2. 参与了XX工程的监测测量。
我们的团队积极参与了XX工程的监测测量工作,及时掌握了工程进展和变化情况,有效地保障了工程质量和安全。
3. 新技术的应用。
在测量工作中,我们积极探索和应用了一些新技术和新方法,例如XXXXX,为测量工作的精准度和效率提升带来了很大的帮助。
4. 团队合作。
在测量工作中,团队成员之间密切配合,相互协助,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
大家在工作中形成了良好的氛围和团队协作精神,充分发挥了团队的优势。
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1. 测量精度亟待提高。
在实际的测量工作中,我们发现一些数据的精度还不够高,影响了后续的工程规划和建设。
需要我们加强技术研究和方法改进,提高测量的精准度。
2. 快速响应能力有待改善。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需要我们迅速响应并进行测量工作,但由于各种原因,我们的响应速度还不够快,需要我们做出调整和改进。
3. 个别成员工作态度和能力有待提升。
在团队中,个别成员的工作态度和能力还有待提升,需要我们进行培训和引导,确保整个团队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四、改进措施1. 提高技术水平。
我们将加强技术学习和研究,探索新的测量方法和工具,提高整个团队的测量技术水平和精准度。
2. 加强团队建设。
我们将加强团队内部的沟通和协作,举办团队活动,增强团队凝聚力和协作精神,形成更加和谐的工作氛围。
3. 定期培训和考核。
我们将组织定期的培训活动,提高团队成员的技术水平和综合能力,并且建立健全的考核制度,激励团队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地形测量的知识点总结

地形测量的知识点总结一、地形测量的基本概念1. 地形测量的定义地形测量是指对地球表面的各种特征和地貌进行测量、观测和描述的科学方法和技术。
2. 地形测量的分类地形测量可以分为地面测量和空中测量两种类型。
地面测量主要包括传统的测量方法和技术,如测量仪器、测量工具、测量原理等;空中测量则是指利用卫星、飞机等空中平台对地形进行测量和观测。
3.地形测量的应用地形测量在地理学、地质学、土地规划、环境保护、城市规划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二、地形测量的常用仪器和工具1. 光学仪器包括经纬仪、水准仪、光学测距仪等。
这些仪器主要用于地面测量,可以测量地面的高程、坡度、角度等参数。
2. 电子仪器包括全站仪、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接收机、激光测距仪等。
这些仪器具有测量精度高、工作效率高、数据处理方便等优点,已经成为现代地形测量的主要工具。
3. 遥感技术包括卫星遥感、航空摄影遥感等。
这些技术可以快速、大范围地获取地表数据,对地形的测量和观测具有很大的帮助。
4. 地理信息系统(GIS)GIS是由地理信息数据库、地理信息处理系统、地理信息输出系统和地理信息获取系统组成的一种集成信息系统。
通过GIS技术,可以对地形数据进行管理、分析、显示和输出,为地形测量提供了便捷的手段。
三、地形测量的基本原理1. 高程测量原理地形测量中,高程是一个重要的测量参数。
高程测量通常使用水准仪、全站仪、GNSS接收机等仪器进行测量,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大地水准面来测量地表高程。
2. 坡度测量原理坡度是地形的一个重要特征,对于道路建设、水资源管理、土地规划等具有重要意义。
坡度测量的原理是通过测量地表两点之间的高程差和水平距离计算得出。
3. 形状测量原理地形的形状特征包括谷地、山脊、河流、湖泊等,对地形的形状进行测量观测是地形测量的一个重要内容。
形状测量的原理是通过地面测量、航空摄影、卫星遥感等方式进行测量观测。
4. 地形特征分析原理地形测量的数据分析是地形测量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对地形数据的分析可以揭示地表的地貌特征、地形变化等信息。
地形测量技术总结汇报范文

地形测量技术总结汇报范文地形测量技术总结汇报一、引言地形测量技术是地球科学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对地球表面的测量数据进行收集、处理和分析,以揭示地球表面的形态和特征。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地形测量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取得了重要的成果。
本报告旨在总结目前常用的地形测量技术,并探讨其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
二、常用的地形测量技术1. 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GPS是一种基于卫星导航系统的地形测量技术,通过接收卫星信号并利用三角测量原理,可以实现对地球表面位置的准确测量。
GPS有很高的定位精度,在航空、航海、地质勘探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2. 遥感技术遥感技术是通过航空或卫星传感器获取地面信息的一种测量技术。
它可以利用可见光、红外线、雷达等不同波段的电磁辐射,获取地形、土壤、植被等各种地物的信息。
遥感技术具有高效、高精度和大范围的特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地质勘探、环境监测、城市规划等领域。
3. 激光雷达测量技术激光雷达测量技术是近年来地形测量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
它利用激光束进行测量,并通过计算激光束的往返时间来确定目标物体的距离。
激光雷达测量技术具有高精度、高效率和非接触性的特点,已广泛应用于数字地形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 DEM)的生成和三维地形重建等领域。
4. 摄影测量技术摄影测量技术是通过摄影测量仪器进行相片测量,进而获取地形信息的一种测量技术。
它可以通过获取不同角度或高度的相片,并利用三角测量原理来推导出地面物体的坐标和高程信息。
摄影测量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如地图制图、城市规划、环境监测等。
三、地形测量技术的应用1. 地质勘探地形测量技术在地质勘探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通过获取地质构造的高程和形态信息,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了解地球内部的结构、构造和演化过程,为资源勘探和灾害预测提供重要依据。
2. 城市规划地形测量技术在城市规划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共享知识分享快乐旺苍县云雾山矿区1:2000比例尺地形测绘技术总结2011年9月.成都旺苍县云雾山矿区1:2000 比例尺地形测绘技术总结编写者:李茂生审核者:李明2011 年9 月. 成都目录1、概述. (1)1.1 、目的和任务 (1)1.2 、测区概况 (1)1.3 、已有资料及利用情况 (1)1.4 、项目实施概况 (2)2、作业技术依据. (3)3、坐标和高程系统. (3)4、控制测量. (3)4.1 、起算数据 (4)4.2 、首级控制 (4)4.3 、图根控制测量 (4)4.4 、高程控制测量 (5)5、地形测量. (5)6、质量评述. (7)1、内业检查情况 (7)2、外业检查情况 (8)3、结论 (8)7、资料成果. (8)旺苍县云雾山矿区1:2000比例尺地形测绘技术总结1、概述1.1、目的和任务采用数字测图的方式,开展云雾山矿区采矿权区域内约4平方公里范围的1:2000比例尺地形测绘工作。
为进一步探明矿区远景储量,地质矿产勘查设计、施工提供准确、现势的基础测绘数据、资料。
1.2、测区概况测区位于广元市旺苍县大河乡的云雾山地区,地处川北山区,平均海拔高程1600 m左右;测区以合儿山为中心,向四周延伸,面积约4平方公里。
测区交通不便,距旺苍县城约45km,距旺苍县大河乡政府约10km,有碎石公路与县道相通。
测区内植被茂密,人烟稀少,只在测区东部有3-4户人家及少量耕地。
大部分地方为灌木丛、小竹林杂生的灌木林地,局部有小面积松树林,通行和通视困难,给野外测量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
1.3、已有资料及利用情况1、收集的本区1:2000地质地形图,作为本区控制选点及工作线路图使用。
2、由业主方收集的本区域旺苍云雾山林区的控制点2个,位于云雾山山顶和老君山山顶。
经了解得知,该成果属1954年北京坐标系与1956年黄海高程系。
检核后较差符合要求。
1.4、项目实施概况1.4.1、项目主要技术人员1.4.2、主要仪器设备1、华星双频GP宓收机4台,标称平面测量精度:(土2.5mm+1x iO-6D),高程测量精度:(5mm+1x 10-6D)2、华星动态GPS接收机1套RTK(1+1);3、TopconGTS-331 全站仪2 台(2〃级);3、华硕笔记本电脑3台,微机2台;4、HDS2003 (GPS数据处理软件1套;5、南方CASS7.1地形地籍成图软件3套;6、Canon ix4000打印机1台,HP 800绘图仪1台。
1・4・3、完成工作时间及完成的工作量从2010年4月13日开始进场作业,外业共投入控制组1个,测图组2个, 于2010年5月17日结束外业。
共布设GP(日控制点8个,图根控制点21 个, 测绘1: 2000比例尺地形图2平方公里。
于2010年6月17日结束图件绘制、资料整理、检查、报告编制等内业工作。
1.4.4、安全生产项目区位于川北山区,气候变化无常,有效工作日较少。
部分地方山势陡峻, 岩层松散,人烟稀少,开展工作的安全风险系数比较高。
尽管如此,项目作业过程中,作业组长、作业员遵守《测绘生产安全操作手册》,克服了困难,安全完成了任务。
2、作业技术依据1、《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 18314-2001 ),以下简称“ GPS规范”;2、《地质矿产勘查测量规范》(GB/T18314-2001),以下简称“勘测规范”;3、《1 :500 1 : 1000 1 : 2000地形图图式》(GB/T7929-1995),以下简称图式”;4、《1:500 1 :1000 1 :2000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程》 (GB/T14912-2005) 以下简称“数字测图规程” ;5、本区《技术设计》,以下简称“设计”3、坐标和高程系统1、地图投影:高斯-克吕格投影,3°分带,中央子午线108° 00' 00〃2、平面坐标系统:1 954年北京坐标系。
3、高程系统:1956年黄海高程系。
4、控制测量本区以GPS(二级)级网作为首级平面控制,在首级控制基础上加密图根点,覆盖了全测区。
4.1、起算数据4.2、首级控制1、选点、埋石根据测区现状,本区首级点沿测区内视野开阔、便于安装操作、附近无障碍物的地方布设,兼顾已有的主要地质勘探工程位置。
控制点位位于基岩上,采取钻孔打入钢筋作为固定标志,并在旁边醒目显眼处用油漆喷涂点号。
其中相互通视的点位为:GPS1和GPS2通视;GPS4和GPS7和G-01通视;A-01和A-02通视,D6和D6-1同事通视;D9和D9-1通视。
控制点GPS1 GPS8 位于测区外。
2、观测与计算本区GPS空制点平面和高程数据采用华星双频GPS接收机以E级精度观测,采用HDS2003数据处理软件进行数据平差计算。
GPS空制点的高程采用GPS以合高程。
平面坐标和高程结果均取位到0.001m。
4.3、图根控制测量图根点在首级控制的基础上采取全站仪极坐标法布测和RTK测定,数量和点位以满足碎部测量的需要为原则。
测图区域内有GPS K制点11 个,图根点31个。
平均每平方公里达到10个控制点,充分满足了碎部测量的需要。
本区图根点编号前冠A,后面以三位或四位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如T001、T002、……图根点全部采用临时标志,在泥土地段打入木桩,在基岩地段钉水泥钉或以红油漆喷涂表示。
以RTK观测的图根点,其高程与坐标直接采用观测成果;以极坐标法观测的图根点,其垂直角观测一个测回,视距控制在300 m以内, 米用三角测量高程。
图根点坐标取位到0.001m,高程取位到0.01m。
4.4 、高程控制测量1、本区以GPS( E)级网中GJ-2点的高程值(2188.050 )作为高程控制网的起算数据。
2、首级控制点的高程采用GPS拟合高程。
3、R TK 图根点直接解算测定高程,计算精确到0.01m。
4、图根点的高程采用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定,其垂直角以5〞级以上全站仪中丝法对向观测一测回,指标差较差与垂直角较差不大于15〞,仪高、觇高精确量至毫米。
图根点采用近似平差法计算,高程计算精确到0.01m。
5、地形测量本区采用野外GPS、全站仪采集数据,导入计算机解算、转换、成图的数字测图方式,内外一体化作业。
成图软件采用南方CASS7.1地形地籍成图软件。
5.1 测绘方法与技术要求使用全站仪尽量采用极坐标法测量,部分开阔地区采用RTK 直接测出坐标和高程。
对于隐蔽或不易到达的地方使用距离交会法、方向交会法,特别困难的地方使用部分解析法。
测图比例尺为1: 2000,基本等高距为2.0m,高程点注记到0.01m。
1、在碎部测量设站时,增加了对RTK 图根点数据的校验。
2、地貌部分加大了数据采集密度,辅以草图,当天施测完后及时绘图,发现无法有疑问的地方,次日到现场仔细核对。
3、碎部点坐标以经平差后的控制点坐标计算得到。
4、全站仪测量地形、地物的最大视距为300m。
边长观测时将气象因子置入仪器自行改正,同时也考虑了仪器加常数、乘常数的影响。
5.2 测绘内容及取舍本区地形图测绘内容主要包含测量控制点、居民地及各类工矿建(构)筑物及其它设施,交通、管线、水系及附属设施,地貌和土质、植被等各项地物、地貌要素,以及地理名称注记等。
1、本区图上反映的测量控制点主要包括GPS(E)级控制点及图根控制点。
2、房屋轮廓以墙基外角为准,并按建筑材料与性质分类,注记楼房层数(平房不注记层数)。
本区房屋性质按“砼” 、“砖”、“木”、“简单房屋”等区分表示,分类原则遵照“图式”相规定执行。
3、集中的居民地调查注记了院落名称和地理名称。
4、一般房屋和围墙轮廓凸凹实地小于1m,简单房屋小于0.3m时,采用直线连接。
房屋相邻间距大于1.5m 时,均分开表示。
5、由于本测区地物稀少,故具有方位意义的临时性房屋、简易棚房和破坏房屋也进行了测绘。
6、能够确认的主要地质工程(坑口等)、独立地物能按比例尺表示范围的, 实测外廓,中间填绘符号;不能依比例尺的,准确表示点位或定位线,绘上相应符号。
不足以清楚表明的,还特别加有文字注记。
7、8、2 米以上的大车路、乡村路、小路等按实际宽度测绘,并注记了路面材料,不足2 米的以单线表示。
9、宽度2 米以下的冲沟以单线表示,冲沟标绘有水流方向。
10、自然形态的地貌以等高线表示,建筑物内部不绘等高线。
11、各种天然形成的斜面坡、陡坎,其比高小于等高距的1/2 时未予表示;人工修筑的陡坎未到1/2等高距时则根据周围地形地物选择表示。
相邻地块高差在2m 以上时,一般加绘有坎子符号。
12、耕地、林地及其它地类实测范围, 配有相应的表示符号, 地坎适当取舍, 以等高线配合符号表示, 能够反映旱地的地貌形态。
对具有方位意义的小面积植被加以了测绘表示。
13、高程注记平均密度为图上每平方分米5-15个,注记点选注于明显地物、地貌特征点的位置,注记至0.01 米。
5.3、地形图的绘制和要素分层地形图采用南方CASS地形地籍成图软件7.1绘制,作业方法按南方CASS 软件的要求进行。
地形图数据(.dwg文件)分层如下:6、质量评述产品执行二级检查、一级验收制度,即小组自检互查,测区项目组检查,业主检查验收。
在小组、测区自查互检的基础上,项目技术人员按“设计”要求对本项目成果内业抽查了100%,外业抽查了20%。
1、内业检查情况从内业检查的情况看,整个图面交待较清楚,地形地物相对关系合理,房屋建筑材料、地理名称与植被符号、高程注记等内容齐全,文字、数据注记规格大小适宜、统一,主要电力线、通讯线走向连贯,图幅接边良好。
不足之处是有的文字、数据注记位置选择不佳,文字注记间隔不规范。
2、外业检查情况外业检查分同精度全站仪散点检查和巡视皮尺量距检查。
从全站仪设站检查来看,建筑物角点及地质工程点平面位置精度及高程精度都较高,中误差小于“勘测规范”的限差。
巡视检查地物点间距中误差符合规范的要求,地貌反映逼真。
巡视检查中也发现有问题和不足之处,图根点图上有注记实地难以找到点位情况也有出现,这些情况反映了部份作业员工作不够细致。
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以及验收单位初检提出的内、外业问题,都及时组织安排相关人员按照有关要求做了相应的纠正处理。
3、结论通过检查,本区控制测量充分利用已有成果,基本控制方案合理,观测、计算无误。
在已有足够基本控制点的情况下直接以RTK 、全站仪发展图根点是适宜的,检查得出的地形图数学精度是较高的,也是可靠的;计算机成图软件选择合乎相关要求,数字化图要素分层正确;图面内容反映完整,主要地物无遗漏,植被符号配置正确,地貌反映逼真,高程注记较为均匀,文字、数字注记位置恰当,整饰良好。
因此,提交的地形图数据完全可以满足地质矿产勘查设计、施工的需要和利用。